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中教大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 推全民理解原民文化
校園
第1799期
中教大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 推全民理解原民文化
焦點
2024-11-15
【記者吳妤潔報導】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於10月23日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中教大原住民族教育及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陳盛賢表示,校方在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教育法》第五條(註一),以及政府推廣「全民原教」的背景下成立該中心,期望建立完整「邵族學」。 註一:為發展及厚植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中央原住民族主管機關應會商教育、科技、文化等主管機關,建構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中長程計畫,並積極獎勵原住民族學術及各原住民族知識研究。 陳盛賢說明,中心主要以推展原民文化與建構原民意識為宗旨,服務對象擴及全國,「原民教育就是全民對原住民族有所了解,全民對於原民文化能尊重、欣賞跟接納。」除了透過田野調查建構原住民族知識系統外,亦會辦理學術研討會發表研究。在教育文化方面,則以伊達邵國小為實驗標的,藉由故事文本、測驗和課程讓學生了解邵族的價值觀,也會讓學生在部落過年時錄下活動影片,進一步進行文化分析。 對於大專校院成立原住民族知識研究中心,新竹縣桃山民族實驗小學校長蘇美娟給予肯定,「大學來做這樣的事情,譬如說重新爬梳文獻跟分類資料,讓我們至少有一個儲存的空間。」但部落耆老們漸漸消逝,他認為校方應加快田野調查的速度,並公開調查資料,也建議透過辦理工作坊或教案的方式,讓知識得以傳承。中教大體育學系學生楊璐珈則表示,校方成立中心對保留原住民族文化有一定重要性,能讓有興趣的人透過此管道了解、認識原住民族文化。 台灣繼續前進原住民教育文化產業協會執行長Valis ismahasan指出,早期原住民族缺乏文字紀錄,多數學者會利用語言學或符號學理論,試圖定義原住民的文化發展,也可能因詮釋不同產生衝突。他建議中心在傳遞原住民族知識時,須注意師資人才的平衡,「有時候太偏學術界的話,會失去部落那種教育建構的生活溫度。」若廣邀真實生活在部落的人參與課程設計,能讓知識體系的建立更加客觀與宏觀。 為培育原民師資,學生除了能透過多元文化教育課程了解原鄉教育現況外,陳盛賢也進一步說明,原民師資培育分為在學、在職和知識研究中心三階段進行。首先大學端會設立原住民族之民族教育次專長課程,正式老師則會持續進修和研習,最後則依靠知識研究中心建立完整知識體系,挖掘原民的知識和價值。然而,教育部近年雖積極推動全民原教,但原住民族文化師資仍略顯不足。蘇美娟指出,現階段多是校內現職老師推廣原民文化,但在各校的占比近乎於零,且目前國內並未針對原民文化老師制定相關法規,授課老師的鐘點費不固定,造成較少學生願意投入教職,「將來有沒有可能有所謂的文化老師,像族語老師一樣專職化?」蘇美娟建議可以透過在各大學開設學分課程,讓學生通過後能獲得證照到學校任教。
在台僑生傳遞家鄉特色 文化日展大馬多元樣貌
生活
第1799期
在台僑生傳遞家鄉特色 文化日展大馬多元樣貌
2024-11-15
【記者張博媛台北報導】2024第三屆馬來西亞文化日Hari Budaya Malaysia於9日至10日在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以「Jom Berkebaya一起來秀可峇雅」為主題,藉美食市集、舞團與僑生表演,展示馬來西亞的美食及服飾等文化遺產,讓留學生能一解鄉愁,同時也讓台灣民眾深入了解馬來西亞的多元文化特色。 大馬市集人潮絡繹不絕,民眾人手一份馬來西亞特色美食,如叉燒酥、斑斕糕等,不到中午許多美食便已售罄。就讀國立政治大學的馬來西亞文化日總召謝芊怡熱情地介紹各個攤販,他說:「這裡有馬來西亞美食、特產、食材攤販,也有僑生定居台灣後開的餐廳『池先生』進駐。」他也提到,今年除了延長活動天數,更邀請多個國家的外交官員一同慶祝,邀請大家一同品嚐馬來西亞美食。 除了市集外,馬來西亞文化日在10日舉辦「在台僑生跨國串聯」,邀請三組在台馬來西亞僑生演唱多首馬來西亞流行歌曲,以及融合家鄉特色的自創曲,不僅唱出對故鄉的思念,同時也給予在台僑生鼓勵,「希望你們知道你們不是孤單的!」來自僑生團體「聯合世代」的學生黃靖傑向觀眾喊話道。 今年馬來西亞文化日以傳統服飾可峇雅(kebaya)(註一)為主題,謝芊怡和許多攤販皆穿上可峇雅,其他馬來西亞文化日團隊成員也披上蠟染(batik)(註二)服飾,共同慶祝文化日,展現多元文化的核心價值。謝芊怡說明,期待透過活動讓台灣人感受馬來西亞的人情味,「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機會能讓大家接觸道地的馬來西亞美食和文化。」他補充道,也希望藉馬來西亞文化日激起國人的團結與愛國之心。 註一:可峇雅(kebaya)是來自麻六甲、檳城的娘惹文化中的傳統服飾,馬來人與華人後裔即稱為娘惹。 註二:蠟染(batik)是一種古老的傳統工藝,盛行於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 除了作為活動主辦方,也有許多僑生以表演者和觀眾身份參與了馬來西亞文化日。「在台僑生跨國串聯」的表演者,臺北城市科技大學流行音樂事業系學生陳彥勛表示,很少有馬來西亞人會特別來台學音樂,「所以我希望透過音樂傳遞家鄉文化,甚至獨有的口音特色。」他說。來自國立臺灣大學的觀眾曹弘恩是今年初才來台的僑生,他說道:「吃到這裡的食物真的有回到家鄉的感覺,像是椰漿飯很還原!」不過他也補充,如果未來能有機會參與文化日的籌備,希望可以融入更多馬來西亞文化特色,像是馬來播棋(congkak)(註三),給台灣民眾不一樣的文化體驗。 註三:馬來播棋(congkak)是以彈珠進行的兩人對弈遊戲。 活動志工長,國立清華大學學生張居易表示,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家,「如果台灣展現的是民主自由,那馬來西亞展現的就是多元與包容。」他說道。馬來西亞是個多元文化的社會,歡迎不同種族的人民交流,活動希望也把這樣的環境帶到馬來西亞文化日,讓僑生、台灣人在這裡形成新的群體並互相扶持,在台灣這片土地持續形塑多元文化環境。
舞台劇傳達營養知識 舞樂交織呈現多元文化
生活
第1798期
舞台劇傳達營養知識 舞樂交織呈現多元文化
焦點
2024-11-08
【記者吳恒儀花蓮報導】「一天鹽巴六平匙!」站在集會所的屋簷下,演員們身著原民服裝,向部落長者們宣導飲食觀念。花蓮縣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攜手光復鄉冉而山劇場推出「2024營養花吃UP!」行動舞台劇巡迴列車,10月5日起從花蓮吉安好客藝術村出發,每週六陸續於光復、豐濱、瑞穗、富里、秀林及花蓮市演出,在10月26日來到巡迴最後一日。 行動列車停靠在各部落的集會所,能夠遮風避雨的室外半露天空間瞬間成為地方劇場,將演員與觀眾們凝聚起來。花蓮族群多元,劇本曲目因地制宜,準備了阿美、閩南、客家、布農等不同族群的歌謠,載歌載舞間穿插營養知識科普,並以「mipaliw」(註)阿美族部落勞動換工的互助精神融入生活情節,藉由劇中konayat賣膏藥的故事,喚起長者們的回憶。 註:阿美族語,「互助換工」之意。(資料來源:mipaliw共創都蘭計畫 ) 參與舞台劇演出的冉而山劇團成員,Karding和Sera皆來自阿美族,目前分別就讀於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和社會工作學系。Karding表示,自己從小便跟著劇場感受行為藝術,對藝術行政也頗有興趣,此次演出負責接洽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而Sera則提到,不同於以往行為藝術展演,「營養花吃UP!」是劇場初次嘗試穿插健康教育的純戲劇表演形式。「konayat在劇中作為串聯起故事的主軸,更用以達成衛教目的。」Karding說道。劇中靈魂人物konayat,在1950至1960年代穿梭在醫療匱乏的花東各部落送藥品,是長輩熟悉的歷史人物。 冉而山劇場作為「貧窮劇場」(註)並非代表貧困,而是希望在有限資源內激發更多可能性。團長 Adaw Palaf Langasan表示:「這裡是提供對行為藝術、戲劇等場域有嚮往的部落族人學習的團隊。」學生青年在行為藝術與戲劇表演中摸索內心,是更認識自己的過程。Sera來自花蓮的港口部落,他認為學生不僅為劇場帶來新的活力跟想像,也負擔藝術行政的重要角色。 註:與聲光華麗的「富有劇場」相反,強調演員的自我探索與顯現,剝去「外在人格面具」,以自己本貌面對觀眾。(資料來源:北藝大博班實驗室) 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營養師李昀婷,同時也是行動舞台劇計畫的主要創作者,他表示營養師很常在據點裡給部落長者上課,呼籲日常多食用在地藜麥、糙米等,促進新陳代謝。他說道:「希望用蔥、薑、蒜和馬告、刺蔥等原住民香料,減少鹽巴的攝取,可以刺激嗅覺和味覺。」他也提到,因為上課效益有限,才發想出以較動態活潑的舞台劇形式,較能被長輩所接受。「以長輩們的思想、原有的文化與生活習慣切入,更能傳達我們的資訊。」李昀婷補充道。標語「少鹽少糖多全穀」貫穿全劇,現場觀眾兼社區志工的郭美玲認同表示,在據點工作時也能應用標語準備餐食、提醒長輩。 花蓮縣衛生局健康促進科長詹瑞慧認為,通過此次合作看到更多青年參與地方議題的可能,「是否可能與花蓮的慈濟大學、國立東華大學合作,我們都保持開放的心態。」他說道。Sera也表示:「學生可以思考、建立與自己所處土地的連結。」只有意識到自身與土地的聯繫後,產生的行動才是真實、自信的。
【社論】該引進印度移工嗎?借鏡過去談多元文化學習
校園
第1790期
【社論】該引進印度移工嗎?借鏡過去談多元文化學習
2024-03-13
台灣計劃與印度簽署勞務合作備忘錄(MOU),勞動部長許銘春也於11月13日核實,消息一出即在國內引起爭論,更有「反對增加新移工國」團體於凱達格蘭大道發起遊行。處於大缺工時代的台灣,真的非得透過引進印度移工才能解決此問題嗎?倘若未來印度移工真的來台,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強調多元的台灣社會,能否藉此近一步實踐多元文化教育的內涵?3日「反對增加新移工國」團體於遊行提出四項訴求:一、暫緩新增移工來源國;二、增設人民發聲平台;三、增訂移工管理辦法,解決失聯移工問題;四、改善台灣勞動環境,根本解決缺工問題。他們雖再三聲明活動絕無帶有種族歧視,僅盼政府重視此議題,且從四項訴求觀之也的確偏向中性。但實際從現場民眾的論述,仍可看到不少對印度移工乃至不分國籍移工的偏見。例如,在第三點訴求中,遊行群眾即指出若解決失聯移工問題,回流到勞動市場的移工可補足部分勞動缺口,仔細觀察,現場民眾的用詞卻有「失聯」與「逃逸」移工之分。所以,究竟是失聯移工還是逃逸移工?儘管遊行主辦方多以失聯移工稱之,但在不少新聞片段中仍可聽到民眾以「逃逸」一詞說明移工的失聯情況。事實上,過去移民署就曾公開呼籲,移工失聯的原因百百種,有時也並非勞方個人因素而「逃逸」,可能是在勞資不平等下,因資方的不合理對待而採取的最後手段。 「反對增加新移工國」團體12月3日於凱達格蘭大道遊行,抗議引進印度移工來台一事。 圖/胡王子行攝此外,針對遊行團體提到,解決失聯移工即可解決一部分缺工需求也可能並非絕對。誠如上述所言,在台移工與資方關係常處不對等。移工儘管失聯,但大多留在台灣形成地下勞動市場。許多雇主也會聘用這些俗稱的「黑工」,這是屢見不鮮的現象。根據移民署統計,截至今年10月失聯移工人數已超過8萬5000人,約佔在台移工人數11%。因此,失聯移工雖未算入勞動力,但實際上仍補足不少台灣的缺工問題。現實來看,政府的確需解決失聯移工問題,但解決失聯移工後,回流的勞動力能否抵銷對印度移工的需求,此因果關係有待更精準地計算才能得知。回歸問題本身,我們真的需要印度移工嗎?根據勞動部今年公布的第四次人力需求調查,比較民國113年1月底與112年10月底人力需求增減,其中製造業與營建工程業的人力需求最大。而這正好也是外籍移工來台,排名第二與第三的職業類別。此外,移工來台從事最多的職業為家事移工(看護工),然對比外籍看護工與本國看護工,後者受《勞基法》保障,雇主的聘用成本落差可想而知。因此,從台灣的缺工需求與來台移工的職業推論,我們對移工的需求應該是存在的。然而,印度文化與我們同樣大不同,印度人多信仰印度教,再來則是伊斯蘭教。前者視牛為聖獸而不吃牛,後者視豬為污穢的牲畜而不能吃。兩項肉類在台灣家戶或日常餐廳都是常見的肉類之一,未來若印度家事移工進入家中,雇主對移工的文化敏感度顯得更重要。但進一步了解目前勞動部施行的「雇主聘前講習」,僅透過網路觀看影片即可完成。但文化的了解是需日積月累學習的,一小時的講習顯得非常流於形式。倘若真如政府所規劃引進印度移工,那我們又該注意什麼?也許可以試著回溯印尼移工來台的經驗。民國78年台灣開放印尼移工來台,由於宗教信仰的不同,兩國間有很大的文化差異。但我們可以看到,從過去人們覺得穆斯林開齋節「佔據」台北車站,到現今台鐵會為開齋節慶典事先預備,以利活動與乘客雙方的順利進行,可見移工帶來的文化,能讓整體社會形成一個大型教室,同在其中的台灣民眾皆有機會一同在此實踐多元文化教育。因此,在真有引進印度移工需求的前提下,不妨將印度移工的引進視為我們學習多元文化的機會。現今台灣,不同族群間的互動愈趨和諧。以新住民為例,過去常稱他們為外籍新娘,如今以新住民稱之,除不以「外籍」稱之,更期待新住民的來到能將其母國特色注入台灣。儘管接觸多元文化的過程中難免有摩擦,或出現過於本位主義的評論,但若沒有人與人的交流、文化之間碰撞,是無法建立民眾的多元文化意識。且在文化教育學中,「體驗」(erleben)即一項很重要的概念,對於一個文化的學習,不能單靠書本了解,而需藉由實際接觸,才能達到下一個「了解」(verstehen)的層次。台灣是一個多元的社會,我們重視多數,但也要保護少數;我們維護自身文化,同時更要嘗試擁抱多元文化,方能有更寬闊的眼界領略世界。而在現今的缺工浪潮下,倘若印度移工真能為我們補足勞力缺口,同時也還有機會讓我們實踐多元文化教育的真諦,那引進印度移工一事似乎是可期待的。
領群眾跨越台馬種族隔閡 馬來西亞文化日重建大馬印象
生活
第1771期
領群眾跨越台馬種族隔閡 馬來西亞文化日重建大馬印象
2022-11-16
【記者邱楷淇綜合報導】馬來西亞舞者們身穿繡有織金花卉圖樣的娘惹衫,隨羊皮鼓聲擺動身體。馬來西亞商業及工業協會為宣揚馬來西亞文化,於13日在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首辦「2022馬來西亞文化日」,邀請在台馬來西亞餐廳和大馬文教人士一同響應市集,各類演出也展現馬來西亞文化多元面貌。 馬來西亞商業及工業協會於13日在國立臺灣博物館首辦馬來西亞文化日,當日市集掛滿了隨風飄揚的馬來西亞國旗。 圖/邱楷淇攝主辦方邀請眾多藝文團體,包括表演二十四節令鼓的馬來西亞藝文團體「众擊坊」、以罕見廣東獅演出著名的「飛鷹醒獅團」,而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南方節奏手鼓團」,其馬來手鼓演出令觀眾讚嘆不已。手鼓是最能代表馬來西亞的樂器,在當地時常為民間慶典揭開序幕。身為馬來西亞文化日策展人,同時也是南方節奏手鼓團團長的吳振南表示,希望具穿透力的手鼓之音,能跨越台馬之間的種族、語言隔閡,讓馬來西亞的文化特色深植台灣人心。 南方節奏手鼓團為觀眾帶來歡快的手鼓表演,團長兼馬來西亞文化日策展人吳振南也一展好歌喉。 圖/邱楷淇攝「我們馬來西亞的文化很多元,那你認同的到底是什麼文化?」吳振南向台下觀眾發問。馬來西亞因其地理、歷史,文化可以看見馬來、中華、伊斯蘭等元素,因此吳振南將馬來西亞文化總結為「努桑塔拉文化」(Nusantara)(註),這也是他的策展方向。他期盼透過馬來西亞文化日,在台灣人心中建立一個更完整的馬來西亞文化印象。註:努桑塔拉(Nusantara)這個詞是源自古爪哇語「nusa」(島嶼)+「antara」(以外)的組合詞,可以粗略地翻譯為「外島」,而吳振南在此將其譯為「群島」。「我在台灣的同學還會問我是不是住在樹上,他們也搞不懂馬來人和馬來西亞人的差異。」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的李浩然無奈表示,雖然同學與他相處融洽,但他們對於馬來西亞仍有許多錯誤印象。不過他也表示,此活動讓台灣人充分了解馬來西亞文化,消除刻板印象。馬來西亞名產燒包攤老闆徐宗清看見不少台灣人踴躍和馬來西亞店家交流後開心表示,感覺大家都是一家人,「在馬來西亞文化日看見此景,就像回家一樣開心。」 燒包專賣店的老闆徐宗清來自馬來西亞,他賣的馬來西亞名產燒包在現場掀起一陣炫風。 圖/邱楷淇攝移民從原生地遷徙到居住地,促使文化融合,馬來西亞文化日總監陳心怡強調:「移民如何詮釋母國文化,文化又如何跨越種族產生共鳴,就是個需要不斷精煉的過程。」陳欣怡也期望未來馬來西亞文化日繼續舉辦,讓遊子彼此聯繫情感,一解鄉愁,也讓台馬有更多機會可以交流。
美大生種族衝突影片瘋傳 再掀多元文化爭議
國際
第1753期
美大生種族衝突影片瘋傳 再掀多元文化爭議
2021-10-07
【記者王嘉瑜綜合報導】9月23日,一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ASU)學生發生爭執的影片在Twitter上瘋傳。影片中,兩名白人學生身穿聲援川普的T恤,筆電上貼有「警察的命也是命(PoliceLivesMatter)」貼紙,在校內的多元文化中心讀書,此舉造成在場的有色人種(BIPOC,Black, Indigenous, and people of color)學生們不滿,學生薩拉.特科拉(Zarra Tekola)錄下影片,要求兩名白人學生離開。影片至今累計超過500萬次觀看,再次挑起美國社會的種族對立問題。 影片轉發者以「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學生發生這樣的離譜事件」下註,貼文在推特上累計超過500萬次觀看次數。 圖/截自「Libs of Tik Tok」推特「請懲罰拍攝影片的學生。否則會讓他們逃脫種族騷擾與霸凌的罪名。」Twitter上,網友們以種族歧視者、惡意騷擾者稱呼特科拉,認為他們要求白人學生離開多元文化中心,並不是在維護少數族群權益,而是在撕裂包容多元文化的共享空間。也有民眾認為,此次事件是美國社會種族平權運動的無限上綱。 學生身穿聲援川普T恤、貼有「警察的命也是命」貼紙為本次事件導火線,引發兩方支持者論戰。 圖/截自「Libs of Tik Tok」推特在場學生米麗亞姆.阿賴亞(Miriam Araya)在1日的記者會上還原事件現場。他描述,影片開始前他在一旁開讀書會,「那兩位白人學生似乎想用非言語的攻擊方式,將電腦上的#警察的命也是命貼紙朝向我,企圖引起我的注意。」阿賴亞解釋,他試圖向白人學生反映此舉並不妥當,不知道會演變成激烈衝突。為了聲援影片拍攝者,多元文化團結聯盟(Multicultural Solidarity Coalition)在網路上發起「#捍衛多元文化中心(DefendMSC)運動」,呼籲大眾重新了解事件原委。 多元文化團結聯盟通過臉書發布倡議內容,包含解釋「警察的命也是命」運動及捍衛校內多元文化中心空間。 圖/截自多元文化團結聯盟臉書9月24日,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發布聲明,說明上述事件為不同族群學生間的摩擦,並將與事件涉入者私下詳談。至今,校方未再公開說明此事件。阿賴亞認為,校方對於種族歧視事件態度消極。他舉例,此次爭議的發生地──多元文化中心,是經歷五年的倡議與連署才在本學期成立,但校方直至爭議發生前都未雇用行政人員進駐,空間疏於管理也是此次事件發生的主因之一。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校方發布官方聲明,指出事件起源於學生之間的不同意見,遭網友質疑校方避重就輕。 圖/截自亞歷桑那州立大學官方網站支持影片拍攝者的亞歷桑那州立大學社會主義學生組織(Students for Socialism ASU)主席丹尼爾.洛佩茲(Daniel Lopez)指出,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位處右翼(註)的社會環境。他說:「當你走在校園,很難不遇到散佈仇恨言論、偏激的右翼學生。」他表示,多元文化中心提供邊緣族群學生不受種族歧視威脅的空間,因而有存在的必要。註:右翼支持者在種族議題上多採取保守主義,排斥多元族群論述,甚至不相信種族歧視存在。亞歷桑那州立大學反種族歧視委員會主席利亞.薩拉特(Leah Sarat)認為,影片拍攝學生已在當下明確說明,白人學生的貼紙抵觸多元文化中心理念,白人學生如果願意進一步了解,或許此次事件就能以更好的方式解決。他也期望此爭議可以讓校方重新檢視政策缺失,真正改善大學校園裡的種族歧視問題。
派對裝扮引爭議 林奇堡學生盼尊重多元文化
國際
第1715期
派對裝扮引爭議 林奇堡學生盼尊重多元文化
2019-11-27
【記者楊家威綜合報導】每個族群皆有各自的文化特色,若這些文化不被重視、甚至被嘲笑,便可能引起反彈。19日,林奇堡大學(University of Lynchburg)一群學生在主題派對上,以他國文化作裝扮。他們身穿闊邊帽,雨披,黏上假鬍鬚和手繪紋身,展現他們所認為的墨西哥文化。此舉隨即引來墨西哥學生不滿,他們相繼在社交平台推特(Twitter)上公開指責這群學生的行為,並認為墨西哥文化不被尊重。「我認為參與派對的人沒有惡意,但任何人都不能以刻板印象來嘲笑他人及其文化。」林奇堡大學環境科學系學生珍達.菲利普斯(Jade Phillips)表示,過往在校內並沒有類似狀況發生,學生有如此反應,基於林奇堡大學學生組成多元,學校也提供包容性極高的環境。珍達進一步指出,學生的反應完全合理,他們試圖為校園發生的事件做出改變、讓他人了解正確的墨西哥文化。 林奇堡大學的學生因應校內發生的文化、種族衝突事件,在校園組織集會,表達他們的訴求。 圖/盧比.格蘭特提供文化衝突為變革的開端,也是學生需要正視的問題。林奇堡大學生物醫學學系學生盧比.格蘭特(Ruby Grant)指出,有色學生人數佔校園25%,而西班牙裔學生只佔5%,意見容易被忽視。21日學生組織集會表達訴求,並宣導文化及種族的多元性。「他們有權利做出回應,讓他們的聲音和其他人一樣被聽見。」格蘭特坦言,作為白人學生,他無法充分說明其他族裔學生在校園遇到的狀況,也永遠無法體會有色人種的感受。目前唯有支持這群弱勢的學生,並為他們提供協助,讓他們爭取平等的權利。林奇堡大學校內設有「平等與共融辦公室(Office of Equity and Inclusion)」,機構旨在保障不同族群人士的權益,並為他們建立一個公正、包容的環境。林奇堡大學哲學系、政治及犯罪學系學生摩根.史密斯(Morgan Smith)認為,肇事學生對校園多元氛圍帶來負面影響。他建議,校方應對此類行為採取零容忍政策,讓他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抗議期間,學生提出一系列要求,包括讓學生接受多元文化教育、促進各方的對話等,格蘭特提及,「沒有對話,我們的學校就無法發展和變革。」
立牌禁移工席地而坐 東協廣場管理陷兩難
新知
影音
第1690期
立牌禁移工席地而坐 東協廣場管理陷兩難
2018-11-28
【記者林傑立、孫佾妘、陶怡軒綜合採訪報導】北漂青年在近期成為熱門話題。除了北上就學或求職的國人外,在台灣更有一群遠離家鄉,來台尋找工作的移工〔註〕。位於台中的東協廣場,不僅提供他們假日休閒的場所,更販售各式東南亞特色商品。在台移工阿美表示,他每周日都會與朋友到東協廣場購物,也肯定東協廣場的便利性。台中市政府於2016年開始,針對東協廣場進行軟硬體改善,更成立國際移工服務中心,期盼打造友善移工的環境。但周圍新進駐的商家卻紛紛設置告示牌,禁止移工坐在走道上,甚至連花圃也在規定範圍,限縮了移工們的活動空間。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台中辦公室專員王俐婷認為,台灣社會面對移工的需求相對粗暴,唯有符合規範才會提供移工空間。他說:「我們發現滿高比例的移工,其實都有被趕過的經驗。」台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則回應,有些告示由民間單位自行設立,而戶外範圍的公共空間由大樓管委會所管轄,必須要遵守他們的規章。台灣國際移工協會曾批評,設立禁止席地而坐告示牌是不尊重移工自身文化的行為。但立牌上的禁止規範,其實主要影響的為印尼及越南移工,而沒有席地而坐文化的菲律賓移工,,則不會對此行為感到不舒服。目前東協廣場聚集印尼、越南、菲律賓及泰國移工,告示牌看似影響全體移工,但其實各國間仍存在不少文化差異,甚至會演變成移工之間發生衝突的原因。在台移工馬佑說:「我覺得有很多人坐在各處,對我而言不太舒服。」他說明,許多來東協廣場的移工國籍都不相同,例如菲律賓、印尼、越南,他們並不了解彼此的狀況,也因為語言不同無法互相了解。東協廣場聚集了多元的移工族群,因為各自擁有不同的文化,難以用統一的標準規範不同國籍的移工。市政府與管委會在改善硬體的同時,也應顧及各國的文化差異,讓移工間減少因為語言及習慣不同所產生的嫌隙。降低彼此間的衝突,才能讓東協廣場真正成為多元文化共融的空間。〔註〕依據勞動部統計處資料,外籍工作者分為「產業及社福外籍勞工」與「外國專業人員」。本文所指移工為外籍勞工。https://youtu.be/6y_tiqxVspI
舞出家鄉情 新住民展母國魅力
生活
第1642期
舞出家鄉情 新住民展母國魅力
2016-12-22
【記者王若璞新北報導】著繽紛斑斕的傳統服飾,來自各國的新住民翩翩起舞,一時之間異國風情渲染全場。第一屆「新住民教育揚才計畫-新住民舞蹈比賽」17日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台藝表演廳熱鬧開賽,吸引35隊舞團報名,舞風橫跨東南亞、南洋、中國、遠至非洲。教育部盼能利用舞蹈打破語言限制,讓多元文化在台灣傳承下去。 第一屆「新住民教育揚才計畫-新住民舞蹈比賽」17日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台藝表演廳熱鬧開賽,教育部盼能利用舞蹈打破語言限制,讓多元文化在台灣傳承下去。圖/王若璞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學生羅曉婷來自香港,為創新越南傳統民俗舞,特地融入國標舞技巧,讓觀眾耳目一新。羅曉婷表示,準備過程讓她更加了解越南傳統服飾,相較於中國旗袍一般在膝蓋開衩,越南國服一路開衩到腰際,並搭配寬鬆的褲子,方便活動。隊員、國立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的田中優里平時認為,歧視的觀念是因為對該文化不了解,而舞蹈以生動的方式拉近民族距離,可以消除歧視。本次競賽規定三分之一以上的參賽者須為新住民,導致台籍人士參與度較不踴躍,難以達到幫助台灣人認識新住民文化的效果。協辦人、台藝大表演藝術學院院長劉晉立表示,第二屆會調整方向,強調評分標準以新住民舞蹈特色為主,降低身分限制,讓台灣人也能同樂。越籍新住民黎艷竹表示,台灣學校對新住民的教材普遍不夠充分,導致孩童常以「來自國外」替代「來自越南」介紹母親國籍。黎艷竹希望藉由這次舞蹈比賽,讓大家看見新住民母國的魅力,更盼政府在教育面容納多元語系,讓學童的文化觀從小紮根、以母親的國籍為傲。本屆比賽受限於經費,並沒有獎金或是交通費補助,但現場不見任一參賽者抱怨,整體可說是靠新住民的熱情支撐。劉晉立希望,第一屆的成功能讓教育部劃撥更多經費,以分區初賽解緩參賽者通車辛勞,決賽補助車馬費,讓新住民參與意願提升。「不論早來晚來,都是台灣人。」劉晉立解釋,不同於以往偏重台灣角度,鼓勵新住民學習台灣語言與文化,現今政策逆向思考,希望新住民主動出擊,以自身文化底蘊與在地互動,讓台灣與新住民的力量兼容並蓄。
教部倡多元文化 助外籍生體會台灣風情
生活
第1634期
教部倡多元文化 助外籍生體會台灣風情
2016-10-26
 【記者江殷年高雄報導】對外國學生而言,能夠認識台灣家庭是一件很吸引人的事情。教育部22日即於高雄市舉辦新住民文化日,媒合來自19個不同國家的境外學生和台灣接待家庭,一同體驗台灣文化。  「我想認識台灣文化!」來自印尼、現就讀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的巴加勇(Yohanes Sibagariang)說。雖然已在台灣生活一年,仍因為台印文化差異而感到不適應,因此希望透過接待家庭深入了解台灣風俗民情。他舉例說到,在台灣問他人年齡和「為什麼還沒結婚?」總是被投以奇怪的眼光,「但這在印尼是很平常的事情,你也可以問我幾歲。」來自西班牙、現到國立成功大學交換的蘇菲亞.譚(Sofia Ten)則表示,希望和接待家庭一起去看台東原住民的祭典,並想體驗台灣的新年。     教育部「友善台灣─境外學生接待家庭專案計畫」成立已六年,計畫協同主持人王永鵬表示,活動旨在推廣媒合台灣接待家庭和境外學生,並重在文化交流,「我們鼓勵台灣家庭帶學生參加各種婚喪喜慶和生活中的大小活動。」  王永鵬也表示,希望台灣成為境外學生第二個家。對此,來自日本的宇田奈緒認為,外國學生難以認識新朋友,但「台灣人真的很友善,願意和我當朋友這點真的很令人驚喜。」來自法國的柯岱安則對台灣的食物印象最深刻,她表示台灣有很多非常美味的素食料理,「對素食者來說,台灣是最好的國家之一。」 台灣接待家庭教外國學生包越南春捲。圖/江殷年攝 各國學生興奮穿著越南各色、於不同場合穿著的服裝。圖/江殷年攝 外國學生完成春捲開心拍照。圖/江殷年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