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文大視天氣調整候車點 學生盼公告更及時
2024-11-15
校園
服務中心搬遷惹議 中興住宿生控權益受損
2024-11-15
國際
美大學校園推投票政策 盼提升青年政治參與度
焦點
2024-11-15
校園
【大學事】強颱災損致通勤困難 師生盼大學視災情自主停課
2024-11-15
國際
馬大服儀指南多次惹議 學生呼籲校方修改多次穿依規定
2024-11-15
國際
伊朗女大生脫衣抗議 頭巾令再引衝突
2024-11-15
校園
中教大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 推全民理解原民文化
焦點
2024-11-1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生活
第1795期
脫口秀串連古今故事 眷文節引青年走「近」眷村
焦點
2024-10-04
【記者林以晴報導】2024新北眷村文化節(以下簡稱眷文節)9月28日在空軍三重一村開幕。今年以「在一村,說眷村」為主題,青年創新為核心,舉辦「初生之犢不畏唬」大專院校脫口秀爭霸賽,希望透過走讀、文創市集,以及短影音挑戰等活潑有趣的方式,帶動年輕人用新角度接觸眷村文化,展現眷村「青風潮」。 今年眷文節的亮點是第一屆舉辦的初生之犢不畏唬脫口秀爭霸賽,冠軍得主為國立臺灣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的岩子晅。他以自己遠距離的戀愛經驗作為脫口秀主題,「我等待著不知何時會回來的人,這和眷屬等待家人歸來的心境很像。」他笑著說道。在培訓過程中,選手們參觀了空軍三重一村的展覽,也觀賞了有關過去生活樣貌的紀錄片,認識眷村的歷史、飲食文化、音樂,也將這些融合進表演。 脫口秀專場演出中,觀眾席除了年輕人,也有60幾歲阿嬤帶著六、七歲的孫子前來觀賞。觀眾時而捧腹大笑、時而點頭贊同,十分沉浸在現場的氛圍。空軍三重一村目前的經營單位,時藝多媒體傳播股份有限公司三重一村營業所專案經理陳奕璇表示,選手用幽默的方式將古今故事串聯,不只能喚起老一輩人記憶,也能吸引年輕人了解眷村。 大部分年輕人對眷村的印象,都停留在外省人士居住的地方、低矮樓房等刻板框架中。岩子晅表示,原本對眷村不太熟悉,因為參加脫口秀比賽而有機會貼近眷村,翻轉對眷村古老、不有趣的印象,他說:「眷村承載著過去居民生活的回憶。」 走進眷文節,會發現眷村經過時代更迭,已有不一樣的樣貌。過往空蕩的老房子,現在有青旅、餐廳、酒吧等特色商家進駐,但房屋和街區外貌仍沒有太大改變,只是牆壁多了充滿童心的彩繪,更有展覽、甬道體驗等認識眷村歷史的活動。「希望這些新的故事可以吸引年輕人回來走走看看。」陳奕璇表示。原本單調的空間被活力填滿,但仍然不失本質,保留懷舊氛圍。 眷村文化的推廣仍面臨挑戰。台灣眷村文化學校蒐藏研究員胡朝欽表示,年輕人對眷村文化的關注度仍不高,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它也屬於台灣多元文化的一部份。他認真地說:「眷村文化載體是曾經在那裡生活過的人們。」胡朝欽也希望大眾重視消失的眷村,雖然建築被拆除了,還是可以將原屋主資訊、眷村特色等記憶和故事保留作亮點,吸引年輕人接觸眷村。
生活
影音
第1785期
開箱新竹將軍村 文化節再現眷村風貌
2023-11-16
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張雅媜、邱昭華新竹採訪報導】氣勢磅礡、整齊劃一的儀隊表演,為「2023新竹眷村文化節」拉開序幕,此活動在將軍村開放圖書資訊園區盛大展開。活動以《開箱・飄香》為主題,藉由蒐集舊眷戶的老物件設置展覽,並邀請眷戶製作中國各省特色傳統料理,舉行美食饗宴,重現眷村文化與過往記憶。活動現場,民眾不僅可以品嚐眷村美食、體驗手作樂趣外,也可以欣賞豐富精彩的中國傳統表演。民眾走進將軍村二期重修眷舍,更可以觀賞《轉個彎,走入將軍村》常設展。策展人蔡乙慈說明展覽設置理念,「我們希望彷彿回到一個眷村的客廳,所以會布置一些老照片、老家具等等,重拾當年眷村的風貌。」展覽開幕當天,吸引許多將軍村眷戶前來參觀。因都市計畫需求,房舍已被拆除的原眷戶梅淑慧站在老照片前邊比劃邊分享:「最旁邊一家,這就是我們的老家。我62年嫁到這裡,102年才搬出來,跟我公婆住了40年才搬到國宅,所以當初拆其實很不捨。」即使眷村承載許多眷戶深厚的情感與回憶,但在都市規劃的需求下,現今台灣許多眷村同樣面臨拆遷命運。導覽員Rick提及:「眷村一定要長期活化下去,如果今天辦了這個活動之後,大家就不太願意來,或者人越來越少,那當然大家會考慮它的長期效益 。」他建議,未來眷村內店家可以透過舉行特色活動,並結合附近社區資源,來拓展民眾對於眷村的認識程度。眷村蘊含許多軍官家屬對於家的記憶,更記錄台灣戰後歷史,但如何讓民眾走進將軍村,了解眷村歷史脈絡,並延續舊時代的特有風貌,是眷村文化將面臨的重要課題。
生活
影音
第1736期
文化節水林登場 烤千斤番薯望挑戰金氏紀錄
2020-11-18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廖澄妤、張華真雲林採訪報導】民眾戴上布手套,拿起鏟子往土窯一挖,濃郁的番薯香氣撲鼻而來。被稱為番薯故鄉的雲林縣水林鄉,14日由鄉公所舉辦番薯文化節。今年主題為「今生金氏薯光再現」,主辦單位於現場準備815公斤的烤番薯供參與民眾品嚐,並透過此活動,挑戰烤番薯350公斤的金氏世界紀錄,從早上8點一直烤到破紀錄為止。參與民眾除了可以享用現成的烤番薯外,還能親手炕窯。從挖坑、堆土塊、生火燒窯,到最後利用燒紅土塊的餘溫將食物悶熟,不論是烤番薯、雞肉,還是玉米都不成問題。這項活動不僅得以維繫居民情誼,也讓參與者體驗早年農業休耕期常見的文化,享受箇中趣味。參與民眾蔡英義表示,自己從小炕窯到大,如今已邁入知命之年仍來同樂。他說:「(炕窯)有夠好,又很有趣,尤其又可以帶小孩子來。」番薯對水林的重要性,也能從此活動窺見端倪。有著金黃果肉的台農57號,是水林最重要的農產品。當地每年種植1000多公頃的番薯,會在農曆春節左右收成,因土壤與氣候適宜,使其味道特別香甜,口感較一般番薯來得綿密。品質高產量也多,讓水林番薯成了在地特色。鄉長許山埜表示,當地地質帶鹽份,且半土半沙,再加上受東北季風吹襲而濕潤,因此最適合種番薯,「我們這裡種出來的番薯特別好吃!」參與民眾鄒庭涵分享,過去在飲料店工作時,就常聽說水林的番薯特別好吃,因此自己會在備做地瓜牛奶的原料時偷吃幾口。他覺得,水林番薯相較於其他番薯的口感好上許多,「不像有些地瓜是那種澀澀的,這邊的就比較綿,然後比較好吃。」而為杜絕不肖業者打著水林名號銷售番薯,鄉公所推動「水林番薯產地證明標章」,不僅能保障番薯農民權益,行銷上也能與其他番薯做出區隔。鄉公所農經課課員邱奕融說:「我們公所想要用這個標章來造成市場區隔。」近年來,當地農民更透過契約耕作的方式,事先與廠商協調產品數量及交貨規格等,以改善過度生產導致的滯銷問題。一年一度的番薯文化節,是水林鄉民積極參與的盛會。現場除了烤番薯世界紀錄挑戰、千人炕窯及挖番薯體驗活動外,還有農特產市集與學生表演,吸引許多外地民眾前來參加。主辦單位期望,透過這場盛事,讓更多人認識在地以引為榮的水林番薯。
生活
第1714期
料理搭起世代橋梁 粄條節融合新舊創意
2019-11-20
【記者楊家威屏東報導】一個食材,能煮出多少種吃法?第五屆「屏東粄條文化節」活動以「老青共創粄藝傳奇」為主題,於16日邀請六堆在地居民及高屏地區餐飲科系學生到屏東台糖縣民公園擺攤販售自家製作的粄條料理,並在「料理秀環節」邀請老一輩及年輕廚師向民眾展示自家拿手好菜。活動透過粄食料理,讓老青兩代展開對話,共同傳承屏東地區粄條文化。 主辦單位邀請樂團到現場作開幕表演,樂團把日常生活中會出現的餐飲器具變成他們演出的工具,表演方式奇特、台風搞怪,成功吸引民眾注視。 圖/楊家威攝活動於下午4時正式開幕,現場各攤位早已準備就緒,製作各式各樣的傳統、在地美食。料理秀環節中,主辦單位邀請嘉賓到台上示範製作粄條料理,而台下12組廚師也專注於即將要展示的作品上。老一輩廚師運用多年手藝,煮出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口味面帕粄;而年輕人則用盡心思,製作出有別傳統的創新粄食料理。 粄條不單是麵條的形態,更能轉變成不同的風味及類型。圖中的粄食料理名為阿英婆芋頭粄,它以煎煮的方式料理,香氣濃郁。 圖/楊家威攝展示環節中,12鍋口味各異的粄食並排陳列長桌上,陣陣香氣撲鼻而來。大仁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學生的作品「怪味雞絲面帕粄」,將四川風格的怪味醬料以涼拌手法混合粄條,酸甜苦辣麻的多重滋味配上粄條彈牙的口感,吃起來格外清爽。大仁科大餐旅管理系二年級的江志龍表示,「怪味雞絲面帕粄」不只跳脫傳統粄食料理概念,做法也十分容易上手。 製作怪味雞絲面帕粄的原材料,從上到下,左至右;分別是粄麵、蘿蔔絲、香葉、雞絲、怪味醫、青瓜絲,簡單而且口感豐富。 圖/楊家威攝本次粄條文化節希望透過料理交流讓粄食文化得以傳承。大仁科大團隊成員、白鈞益提及,老一輩能把過去的粄條知識透過活動傳授給年輕人,但活動未能提供足夠時間讓大家互相交流,較為可惜。江志龍則認為,本次活動讓他對面帕粄有更深層的認識,並達到不同世代交流的效果。現場攤販、竹田老人關懷協會成員曾韻嬌提到,年輕人會主動到他們攤位上跟他們交流,詢問他們客家小吃的做法,他期望年輕人能藉此理解老一輩過往生活經驗。「老一輩有其獨特的(料理)祕方,年輕人便會跟他們產生對話。」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處長陳麗萍表示,活動提供參與者互相接觸的契機,共同認識不同粄食,他也期望民眾在創新之餘仍能不忘傳統。他坦言,不希望今天受邀同學製作料理的初衷僅是為應付活動,「很多年輕人不是第一次來,他們一次一次的不一樣。」他也期待同學明年受邀來活動時,能創造出不一樣的味道。 大仁科技大學師生專心致志地聆聽活動嘉賓所提供的意見,活動嘉賓指他們所調配的味道十分恰當,讓口腔充滿醬料的餘韻。 圖/楊家威攝
生活
第1709期
西螺大橋踩街 串古今中外歷史記憶
2019-10-16
【記者傅有萱雲林報導】響亮的鼓聲及鞭炮聲為踩街活動揭開序幕,參與的成員們各個身穿特色服飾,面對鏡頭毫不羞澀,大方地擺出原先排練好的姿勢,並大聲呼喊著:「我愛台灣!我愛西螺!」由雲林縣西螺鎮公所主辦的「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於12日正式開幕。適逢西螺大橋通車66週年,主辦單位特別加入「國際踩街嘉年華」,並在橋上設計歷史回顧攝影展,希望能喚起在地民眾對西螺大橋的情感,也吸引觀光客一同感受在地文化特色。 繽紛的鞭炮及響亮的鼓聲為活動拉開序幕,此次的開幕典禮有別於以往在舞台上舉行,首次移到西螺大橋前方開場。 圖/傅有萱攝 主辦單位將平時專門給車輛通過西螺大橋封住,讓民眾可以走上橋,感受這座已有66年歷史的建設。 圖/葉世賢提供西螺大橋全長1939公尺,橫跨雲林及彰化兩縣,有「遠東第一大橋」的美譽。民國80年初,政府開始推動西螺大橋轉型為觀光大橋,並於87年由在地的螺陽文教基金會舉辦首屆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成功吸引不少人前往參加,此後這個節日就成為西螺鎮的年度重大節日。雲林縣西螺鎮立幼兒園園長廖周全就表示,自己從小在西螺長大,學生時期的他,經常在下課的空檔跑到橋下打水漂,「每次看到這座橋就會想到小時候的日子,它就像陪著我長大一樣。」 西螺大橋陪伴雲林及彰化居民走過一甲子,讓許多民眾對這座橋有著深厚的情感。 圖/傅有萱攝 主辦單位在西螺大橋擺上此次活動相關的裝置藝術,吸引民眾前往拍照。 圖/傅有萱攝本次踩街嘉年華加入了「國際」元素,有參與隊伍穿上日本和服及美國牛仔造型服飾,象徵著西螺大橋建造時的歷史(註)。其中更有來自泰國、印尼及馬來西亞交換學生參與踩街遊行,他們揮舞中華民國與自己家鄉的國旗、戴上色彩鮮豔的花圈,與民眾熱情擁抱,現場氣氛十分活絡。參與此次踩街遊行的明道大學泰國交換生宋麗華也提到,自己剛來到西螺的第一天,便被紅色的西螺大橋吸引,「當我走在這座充滿故事文化的大橋上時,有種說不出的感動,就好像見證了它的歷史一樣。」註:西螺大橋於日治時期開始興建,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政府暫停工程,後來由美援協助完成建造。故西螺大橋邊有著美國、日本、中華民國國旗,象徵大橋由三國共同建造完成。 來自明道大學的各國交換學生們手舉國旗,熱情活潑地向一旁民眾揮手。 圖/傅有萱攝 此次參與踩街的隊伍,除了日本和服及美國牛仔裝扮外,還有來自媽媽們組成的森巴舞團。 圖/傅有萱攝 紅色的西螺大橋十分吸睛,一旁還有插著中華民國、日本及美國的國旗,象徵大橋由三國共同建造。 圖/傅有萱攝除了各式表演活動,現場也設有西螺大橋的歷史回顧攝影展,讓民眾在橋上漫步時,能夠欣賞西螺大橋從過去到現在的風貌。西螺鎮公所民政課里幹事王明正表示,西螺大橋乘載了許多當地居民的情感,是一個令西螺人驕傲的建設,「我們把橋封起來,放上很多它過去的照片,讓民眾可以上去走走看看,就好像在說它的故事一樣,讓它永遠不會被忘記。」 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為此地年度重大節日,活動從白天持續到晚上,讓夜晚的西螺鎮熱鬧無比。 圖/王明正提供西螺大橋如今已經陪伴雲林及彰化居民走過一甲子,紅色的大橋成為在地著名的打卡景點,但同時也因為觀光人潮的湧進,讓不少人質疑西螺在地民生會受到影響及破壞。對此王明正表示,政府單位未來將持續投入文化保育行動,希望這裡的文化被更多人看見的同時,不會被外界給干擾、破壞,「提升西螺能見度,同時讓在地特色永續發展,是我們持續在努力抓的平衡。」
生活
第1709期
西螺大橋踩街 串古今中外歷史記憶
2019-10-16
【記者傅有萱雲林報導】響亮的鼓聲及鞭炮聲為踩街活動揭開序幕,參與的成員們各個身穿特色服飾,面對鏡頭毫不羞澀,大方地擺出原先排練好的姿勢,並大聲呼喊著:「我愛台灣!我愛西螺!」由雲林縣西螺鎮公所主辦的「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於12日正式開幕。適逢西螺大橋通車66週年,主辦單位特別加入「國際踩街嘉年華」,並在橋上設計歷史回顧攝影展,希望能喚起在地民眾對西螺大橋的情感,也吸引觀光客一同感受在地文化特色。 繽紛的鞭炮及響亮的鼓聲為活動拉開序幕,此次的開幕典禮有別於以往在舞台上舉行,首次移到西螺大橋前方開場。 圖/傅有萱攝 主辦單位將平時專門給車輛通過西螺大橋封住,讓民眾可以走上橋,感受這座已有66年歷史的建設。 圖/葉世賢提供西螺大橋全長1939公尺,橫跨雲林及彰化兩縣,有「遠東第一大橋」的美譽。民國80年初,政府開始推動西螺大橋轉型為觀光大橋,並於87年由在地的螺陽文教基金會舉辦首屆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成功吸引不少人前往參加,此後這個節日就成為西螺鎮的年度重大節日。雲林縣西螺鎮立幼兒園園長廖周全就表示,自己從小在西螺長大,學生時期的他,經常在下課的空檔跑到橋下打水漂,「每次看到這座橋就會想到小時候的日子,它就像陪著我長大一樣。」 西螺大橋陪伴雲林及彰化居民走過一甲子,讓許多民眾對這座橋有著深厚的情感。 圖/傅有萱攝 主辦單位在西螺大橋擺上此次活動相關的裝置藝術,吸引民眾前往拍照。 圖/傅有萱攝本次踩街嘉年華加入了「國際」元素,有參與隊伍穿上日本和服及美國牛仔造型服飾,象徵著西螺大橋建造時的歷史(註)。其中更有來自泰國、印尼及馬來西亞交換學生參與踩街遊行,他們揮舞中華民國與自己家鄉的國旗、戴上色彩鮮豔的花圈,與民眾熱情擁抱,現場氣氛十分活絡。參與此次踩街遊行的明道大學泰國交換生宋麗華也提到,自己剛來到西螺的第一天,便被紅色的西螺大橋吸引,「當我走在這座充滿故事文化的大橋上時,有種說不出的感動,就好像見證了它的歷史一樣。」註:西螺大橋於日治時期開始興建,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政府暫停工程,後來由美援協助完成建造。故西螺大橋邊有著美國、日本、中華民國國旗,象徵大橋由三國共同建造完成。 來自明道大學的各國交換學生們手舉國旗,熱情活潑地向一旁民眾揮手。 圖/傅有萱攝 此次參與踩街的隊伍,除了日本和服及美國牛仔裝扮外,還有來自媽媽們組成的森巴舞團。 圖/傅有萱攝 紅色的西螺大橋十分吸睛,一旁還有插著中華民國、日本及美國的國旗,象徵大橋由三國共同建造。 圖/傅有萱攝除了各式表演活動,現場也設有西螺大橋的歷史回顧攝影展,讓民眾在橋上漫步時,能夠欣賞西螺大橋從過去到現在的風貌。西螺鎮公所民政課里幹事王明正表示,西螺大橋乘載了許多當地居民的情感,是一個令西螺人驕傲的建設,「我們把橋封起來,放上很多它過去的照片,讓民眾可以上去走走看看,就好像在說它的故事一樣,讓它永遠不會被忘記。」 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為此地年度重大節日,活動從白天持續到晚上,讓夜晚的西螺鎮熱鬧無比。 圖/王明正提供西螺大橋如今已經陪伴雲林及彰化居民走過一甲子,紅色的大橋成為在地著名的打卡景點,但同時也因為觀光人潮的湧進,讓不少人質疑西螺在地民生會受到影響及破壞。對此王明正表示,政府單位未來將持續投入文化保育行動,希望這裡的文化被更多人看見的同時,不會被外界給干擾、破壞,「提升西螺能見度,同時讓在地特色永續發展,是我們持續在努力抓的平衡。」
生活
第1708期
彰縣推海牛文化節 邀民體驗牛車採蚵
2019-10-09
【記者方小瑀彰化報導】結實壯碩的「海牛」緩慢向前行,牛蹄一步步踏進濕軟的潮間帶泥地,牛背上拉著載滿遊客的牛車,讓民眾盡情體驗「牛車採蚵」的文化。由彰化縣政府主辦的「2019國際海牛文化節」於6日在彰化縣芳苑鄉盛大舉行,盼能推廣及傳承海牛文化,讓更多人看見這個寶貴的無形資產。 海牛拖著載滿遊客的牛車慢慢前行,身後跟著推廣各樣特色產業的鄉民,長長的隊伍反映出芳苑鄉傳統文化的多樣與興盛。 圖/方小瑀攝「海牛」其實是俗稱的黃牛,因黃牛與其他牛種相比生性較溫馴,更適合在潮間帶拉動牛車,幫助漁民採蚵,故獲得了「海牛」的稱號。「芳苑潮間帶牛車採蚵文化」於民國105年登記為無形文化資產(註),是全台唯二以漁業登錄的無形資產。芳苑地區半農半漁的產業型態,造就了全國獨一無二的海牛文化。註:無形文化資產是指與國民生活有關的傳統並有特殊文化意義的風俗信仰、節慶及相關文物。新北市的「金山磺火捕魚」為第一個以漁業型態登錄的無形文化資產,而彰化縣「潮間帶牛車採蚵文化」經彰化縣文化局審查通過後被列為第二項。 海牛在漁夫的指揮下一步步將身體跨進牛軛,準備開始進行「牛車採蚵」的活動。 圖/方小瑀攝海牛文化節以「牛車踩街嘉年華」的活動拉起序幕,海牛在漁民的指揮下一步步將身體跨進拉動牛車的牛軛中,行動緩慢卻溫馴可靠。主持人倒數三秒後,漁民輕輕甩鞭,海牛奮力向前行,全場歡呼鼓掌,活動正式開始。大批人潮踴躍參加「潮間帶牛車採蚵」活動,實際體驗漁民乘坐海牛車採蚵的日常。 遊客坐上海牛車,模擬蚵農運用牛車採蚵仔的文化,體驗這個獨特的無形文化資產。 圖/方小瑀攝中臺科技大學學生許凱婷表示,牛車採蚵是他今日印象最深刻的環節,「在潮間帶搭牛車很特別也很有趣,我雖然住在附近卻是第一次體驗,更何況是都市小孩,沒機會認識到這個傳統文化。」許凱婷提到,希望可以多多舉辦類似活動,以免這個全國獨一無二的無形文化資產消失。 遊客認真地聽著養蚵、採集蚵苗與養成的過程,了解不同的牡蠣小知識。 圖/方小瑀攝從日治時期延續至今的海牛文化已日益衰微,過去芳苑地區曾有300隻海牛齊力協助漁民採蚵,如今能實際下海工作的只剩七隻,其餘已被機械化的採蚵車取代。芳苑鄉鄉民代表洪松林表示,「以效益來看,鐵牛車(機械化採蚵車)雖然比較快但走不遠。反觀海牛適應海浪、泥巴,海裡田裡都任勞任怨,不會說半聲辛苦。」海洋委員會海洋資源處處長黃振德也提到海牛比機械採蚵車人性化許多。他分享自身所聞,「以往漁民採蚵後若在牛車上睡著,海牛會默默把漁民載回家,有自動導航的功能。」 遊客數到三一同將象徵順利的符紙往上拋,祈求採蚵順遂豐收。 圖/方小瑀攝為了延續海牛文化,彰化縣政府除了舉辦國際海牛節之外,地方上也將陸續推動文化保存的活動,如各式各樣的海牛採蚵農村體驗活動,以及成立「海牛學校」,努力培訓第二代、第三代海牛,盼年輕人才回流接棒,藉以保存此無形資產。
生活
第1686期
豬腳盃饒舌街舞賽 選手唱跳屏東日常
2018-10-31
【記者許容瑄屏東報導】「來屏東就是要吃豬腳,舞台上我就是主角!」台上的選手配合於10月27日及28日在屏東縣萬巒鄉所舉辦的「2018豬腳文化節萬巒舞嘻哈」,創作出以屏東、萬巒和豬腳為主題的饒舌歌詞。今年活動的一大亮點,為首次舉辦的「豬腳盃Rap Battle」饒舌大賽,精彩賽事吸引眾多遊客與民眾共襄盛舉。 舞台一旁的店家剁著萬巒鄉的特產豬腳,為了迎接中午的用餐人潮做出準備。 圖/許容瑄攝手握麥克風,隨著台上DJ隨機播出的歌曲唸出即興饒舌歌詞,除了對上節拍外還得押韻,考驗選手的臨場反應。首次舉辦的「豬腳盃Rap Battle」饒舌大賽經由網路初選,最終選出17位選手進入決賽。別名Anymal,來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的學生葉峯岑坦言,喜歡嘻哈音樂多年,這是他首次報名參加饒舌比賽,「我才發現原來屏東也有產芒果,還有李安居然是屏東人。」原本對屏東不太了解的他,還因此特別上網查了關於屏東的歷史資料。 屏東人、來自美和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的選手謝昱偉,作品著重描寫他在屏東的日常生活,所以在創作上不會有太大的困難。現場入圍決賽的選手大多來自台灣各地,因此他表示,「舉辦活動會讓更多人認識屏東,我覺得這對推廣(家鄉)很有幫助。」 來自美和科大的謝昱偉,以屏東的日常生活體驗做發想,將他眼中的屏東寫進歌詞中。 圖/許容瑄攝身穿客家花布衣、頭戴斗笠的阿姨們在台下排練隊形,另一頭,穿著紫色連身澎裙的阿姨則開心地擺著姿勢,留影紀念。今年的「豬腳盃街舞比賽」首次新增了「銀青盃」組別,各組報名隊伍中,必須包含三位65歲以上的長輩。台上長輩們賣力的跳著扇子舞、土風舞、街舞等各種風格的舞蹈,除了身穿造型精心設計的服裝,有的甚至將大型道具搬上台做裝飾。 台上跳著舞的長輩們身穿充滿異國風情的嘉年華服飾,臉上掛著笑容,十分賣力。 圖/許容瑄攝冠軍、來自高雄市大寮區內坑里的「大內高手」是由里民與社區發展協會成員一同組成的團隊。年輕學生團員李采樺表示,加入社區舞蹈團已有段時間,也曾多次隨著團隊外出比賽。「沒想過和社區媽媽一起跳舞會這麼有默契。」由社區長輩與年輕學生一同組成的團隊成功體現了「銀青」的真正意涵,李采樺最後也提到,練習過程十分歡樂,參與這樣的活動意義十足。 來自高雄大寮區內坑里的團隊「大內高手」用壓扁的輪胎皮製作成高雄特產、菱角。 圖/許容瑄攝
藝文
影音
第1683期
娜魯灣原民運動會 傳統「技」憶推廣不易
2018-10-11
【記者林傑立、陶怡軒、孫佾妘台北採訪報導】以充滿活力的傳統舞蹈開場,第九屆娜魯灣文化節原住民運動會正式展開。今年以鄒族文化為主題 ,聚集40多組隊伍,共2000多名與會民眾,一同較勁擲矛、射箭等傳統技能。台北市原住民事務委員會主委陳誼誠表示,運動會的項目都是原住民的傳統技藝,希望藉由競賽,傳承大家過去的生活技能。豐富的競賽活動不但能集合台北市的原住民,也讓民眾有機會看見傳統部落文化。新世紀藝術團成員范逸凡認為:「這個活動讓北部的原住民朋友有一年一次相聚的機會,同時讓我記得擲矛射弓等傳統技藝。」 但對於不在部落長大的原民青年而言,運動會對他較缺乏吸引力。由於可接觸的活動資訊不足,難以和生長經驗有共鳴,國立政治大學搭盧灣社社員、原住民學生高仲凱透露,「因為我對於這些傳統技藝不是很熟悉,所以不會想參加。」當天除了運動競賽,還有原住民市集。儘管攤位人潮眾多,但市集僅限於商品販賣,民眾在逛市集時,難以對原住民文化有更深層的認識。當地民眾丁啟明表示,活動只能讓一般民眾了解各族的活動,但難以理解文化深層的部分。當地民眾李韋葛也說:「如果能有文宣品,讓我們看到他們特有文化是什麼,我們會更了解。」文化節的參與者對此活動反應熱烈,成功增進原民間的互動。若未來能將活動從情感凝聚延伸,帶入更多文化教育意涵,才能讓更多民眾認識原住民文化,延續過往部落的共同記憶。https://youtu.be/atVYAKZYjK8
生活
第1664期
默契比拼 聖約大獅王戰奪殿軍
2017-11-08
【記者曾楷傑新北報導】「2017新北市泰山獅王文化節」4日熱鬧登場,來自各地的八組精英獅隊齊聚一堂,角逐獅王榮耀,其中登台獻技的選手多為高中職學生或大學生,職業隊伍隨著鑼鼓聲在高樁間穿梭,精采表現贏得滿堂采。活動最大看點當屬獅王爭霸戰,而今年唯一的大學代表--聖約翰科技大學在與其他職業獅團的競爭中拿下第四名。隊長、聖約大休閒運動與健康管理系學生楊承勳表示,由於剛參加完一場比賽,這次比較不緊張。雖然沒能上台領獎,擔任獅頭的休健系學生朱保陞還是開心的說:「沒有永遠的勝利,只要我們繼續保持下去,總有一天會贏的。」 聖約翰科技大學今年首次參賽,裝飾華麗的舞獅在高樁上展現英姿。圖/曾楷傑攝比賽當中可看到舞獅在高樁上翻滾跳躍,表演高難度動作,舞獅團進行到最精彩的「懸崖採青」更是吸引全場拍手叫好。朱保陞透露每次跳躍都必須保持專注,腳步沒踩穩很容易發生危險。隊友、休健系學生施郭俊麟說:「練習的時候很常跌下高樁,因此兩個人的默契是非常重要的。」 舞獅文化發展久遠,傳統的南獅以高樁競賽為主流,選手須經過嚴格訓練才能上樁。圖/曾楷傑攝聖約翰科技大學於民國103年成立民俗代表隊,成員大多因從小對舞獅文化感興趣而加入,團隊會不定期參賽、表演或進行文化交流,希望能傳承龍獅運動。指導老師、裁判楊天德認為學生表現非常完美,尤其訓練時間很短,若扣除失誤一定會有前三名。 聖約翰科技大學民俗代表隊成立三年,以龍獅運動為主,所有社員由休健系、觀光系以及電機系學生組成。圖/曾楷傑攝今年獅王由台灣基隆長興呂師父龍獅團成功衛冕,該團成立超過60年,在舞獅界享負盛名。團長呂美吉說:「舞獅代表的精神就是彼此的默契和團結的力量。」他也提到由於國內外的交流頻繁,舞獅文化在近20年來包括舞獅裝飾、高難度技術到評分標準都有長足進步。主辦單位期望今年透過主題「創新」並結合臉書(Facebook)直播,吸引不同年齡層關注傳統藝術。 邁入第11屆的泰山獅王文化節,今年首次將舞獅文化融合街舞元素,編制專屬的開場表演。圖/曾楷傑攝今年吸引超過千人到場欣賞,許多觀眾都認為獅王爭霸戰非常震撼。去年就參加過的民眾李建陞表示,如果每個地方都有特色文化活動,可以讓外地人更了解當地的發展。泰山區公所人員吳小玲也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看到他們練成這樣子真的很感動。」 主辦單位今年以「創新」為主題,現場安排拼豆DIY的體驗活動,吸引許多民眾報名參加。圖/曾楷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