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大學事】大學入學簡章新設轉系限制 學生質疑留下本系生成效
2024-11-29
生活
【社論】高房價時代:小宅崛起與年輕世代的購屋困境
2024-11-29
國際
皇后大學安裝減碳設施 學生疑建設成本過高
2024-11-29
校園
學生創意發想東華夜市 攤位數量動線有待改善
2024-11-29
校園
國軍教召租借政大校園 學生憂影響校安秩序
2024-11-29
新知
中山發現新物種 鰕虎魚研究登國際期刊
2024-11-29
藝文
改編經典劇本重建時空 《女僕》探階級差異
焦點
2024-11-29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體育
第1782期
橋藝大專盃反映人才斷層 盼從中小學紮根發展
2023-10-18
【記者葉蓁芸台北報導】中華民國大專校院112學年度橋藝錦標賽13日起在國立臺灣大學學生第一活動中心舉辦,一連三天的賽事考驗各校選手的心智與體力。今年共17隊參與學生組四人隊賽,最終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倒叫老人」以總分265.96奪下冠軍。 中華民國大專校院112學年度橋藝錦標賽13日開打,各校橋藝選手齊聚,在橋桌上一較高下。 圖/葉蓁芸攝 最終由陽明交大「倒叫老人」勝出,而陽明交大在教職員組中也榮獲第一名,抱回雙料冠軍。 圖/葉蓁芸攝橋藝集結心理學、機率、推理等技巧,且需要與隊友訓練、培養默契,提高勝率。陽明交大「倒叫老人」選手許品堯在賽後表示,社員每週都會固定練習,在正式比賽才能打出良好配合,奪下冠軍。臺大選手,同為臺大橋藝社社長的吳惠雯補充,賽中難免會與同伴溝通失誤,「原本約定在對方沒有叫牌(註一)的情況下,某一個叫品(註二)有特定涵義,但並沒有詳細約定若對方叫了其他叫品,原先的約定是否仍相同。」因此在叫牌過程中若不確定與隊友的想法是否一致,將導致獲勝難度增加。註一:橋藝競賽過程分為「叫牌」與「打牌」,在「叫牌」過程中同隊選手須盡量叫到最佳合約,並合力滿足合約需求的數量。註二:叫品是指橋藝競賽中「叫牌」階段所做出的叫牌內容,包含決定王牌花色或無王的叫價、Double及Redouble使獲勝方獲得比原先更高的分數報酬,或是Pass等等。 陽明交大橋藝社社長許品堯表示,有賴於隊友間的相互配合,使他們順利奪冠。 圖/葉蓁芸攝針對大學橋藝社發展,吳惠雯提到,改善招生狀況的關鍵在於宣傳及提高曝光度。以臺大橋藝社為例,過去入社人數每年僅約八人,今年由於參加社團聯展,讓新生有機會在入社前認識、體驗橋牌,因此入社人數上升至30人。同為社長的陽明交大選手許品堯進一步點出,橋藝上手難度高,且過去社團缺乏教學資源,若社員缺席課程,後續便會追不上進度,最終失去熱忱。為解決上述問題,他們嘗試透過錄製課程影片 ,讓未參與社課的新生能自主學習、補齊進度。 臺大橋藝社社長吳惠雯指出,社員積極備戰,一週會花5至6天打牌,也會請學長姐協助檢討。 圖/葉蓁芸攝縱然今年參與的隊數較去年有所增加,但整體人數仍呈下滑趨勢。承辦人臺大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特聘教授駱尚廉指出問題,表示主辦單位所得補助逐年減少,加上校方並未提供選手經費,選手只得自費參加,「沒有給予代表學校的學生運動員的待遇,參加意願就會降低。」裁判長蔡宗穎則認為,資源上仍需加強,但橋藝在大專院校自由度高,「願意待在橋藝社的學生有一定的學習熱忱,或是想參與競賽。」他也提出解方,認為若能推動企業贊助,能使橋藝發展環境更加完善。談及臺灣橋藝發展,國立中山大學橋藝社指導老師,同時也是高雄市體育總會橋藝委員會主任委員楊昌彪表示,目前在高雄、南投、苗栗等地,都有舉辦中小學生橋藝相關的推廣活動,「我們的想法是從『根』做起,把參與層面擴大,就像金字塔底部,中小學生就是大學生的基礎。」但楊昌彪也提到,中小學生未來可能因年齡漸長、課業壓力等因素退出,導致人才斷層,該如何維持人數仍是一大難題。 橋藝入門門檻高,近年大專橋藝運動發展,需要更多資源投入及學生參與,也需要校方重視與曝光度。 圖/葉蓁芸攝
生活
第1760期
戳繡植茶山意象 盼打破茶文化世代斷層
2021-12-15
【記者李謙謙綜合報導】「希望大家走上山,認識茶。」為推廣貓空茶山文化,木柵區農會自11月起舉辦「茶山塾」系列活動,內容包括製茶體驗、好茶品茗、古徑踏查等多元形式,11日以「茶山塾・茶山繡」(以下稱茶山繡)為主題,邀請民眾上貓空學習戳繡(註),將茶山景致親手繡下,帶回家。註:戳繡,也稱俄羅斯刺繡,是以筆形針具在布面上戳洞的方式進行刺繡。 「茶山塾・茶山繡」活動進行戳繡教學,有別於一般刺繡作品觸感較為平面,戳繡使繡線更具立體感,彷彿在繡布上種出一排排茶樹。 圖/李謙謙攝活動舉辦在臺北市鐵觀音包種茶研發推廣中心,參與青年陳星煜表示,自己受戳繡課程吸引來到貓空,才有機會看見茶園,呼吸充滿茶香的新鮮空氣。木柵區農會推廣部助理技術員周莉蓉坦言,會主動上山、喝茶的年輕人已寥寥無幾,因此他觀察流行趨勢,將茶與文創元素結合,希望鼓勵年輕人走訪貓空,「茶也可以是很好玩、很年輕的事情。」他相信,帶領人潮上山,就有機會讓年輕世代和當地茶農交流、了解木柵的故事。 臺北市鐵觀音包種茶研發推廣中心位於貓空,雖然交通較為不便,但無論選擇以貓纜、自駕、或搭乘公車上山,都能沿路欣賞茶園景致,親眼看見茶的原貌。 圖/李謙謙攝茶山繡課程由擅長以繡線為畫筆、描繪植物的個人創作藝術家蔡郁珊擔任講師,介紹戳繡簡單歷史及使用方法。為呈現茶山意象,他於繡布上設計光禿山坡和淡藍天空,透過悉心教學,帶領民眾以立體繡法,將茶色繡線「植」在作品中,增添與茶的連結,「像是茶農在種茶一樣,你想要茶樹如何生長、雲是什麼模樣,都可以自己發揮。」戳繡考驗手巧精細度,聚精會神練習之餘,因面向茶園,民眾能不時抬頭欣賞窗外景色,伴隨現泡鐵觀音的茶香,愜意地完成作品。 「茶山塾・茶山繡」戳繡講師蔡郁珊參考多張貓空茶山照片,精心設計課程,希望能在戳繡教學中,傳遞推廣茶文化的意涵。 圖/李謙謙攝致力於地方創生,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汪文豪對融合創新元素的茶山繡活動給予肯定,他認為,在地產業不必一成不變,如何兼具當代特色與傳統核心價值,以延續文化,是每個世代須面對的挑戰。然而,感嘆於年輕人漸以購買咖啡、手搖飲取代沖泡茶葉,汪文豪殷切期盼在地茶種能永續流傳,「每一個茶種都與地方脈絡緊密連結,木柵以茶而言,就像和鐵觀音畫上等號,少了鐵觀音,就失去了木柵的獨特地位。」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汪文豪鼓勵年輕人,若需要紓解讀書壓力,可以考慮到貓空山上走一走,或是去茶農家喝茶、聊天。 圖/李謙謙攝身處手搖飲、咖啡蔚為主流的新時代,仍有年輕人對泡茶保有熱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茶道社社長陳志澤分享:「實際泡一壺茶,就是賦予自己儀式感,舒緩我生活中的緊張。」他鼓勵大家不要被茶的「耗時感」侷限,若願意研磨咖啡豆、等待冰滴咖啡的長時間製作,不妨也嘗試泡茶,體驗不同香氣。政大茶藝社社員陳葑檡更點出,木柵在地的鐵觀音、包種茶,無論在品種或是工藝上,皆有極佳品質,卻仍然面臨世代斷層危機,希望未來茶產業與文化能在保存之餘,被更多人認同、喜愛。 國立政治大學茶藝社社員陳葑檡認為,茶之於我們,如同酒莊歷史之於歐洲,不只涵蓋知識與技藝,更保存了一段重要文化歷程。 圖/李謙謙攝
體育
第1755期
啦舞青年現斷層 戲曲學院獨舞拿雙冠
2021-10-27
【記者陳楷霖台中報導】音樂落下,舞者配合旋律舞動,表演柔和卻充滿力量。2021全國啦啦舞蹈錦標賽於18日在臺中市北區國民運動中心舉行,雖然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在當代抒情大專個人組、當代抒情大專公開雙人組獲得冠軍,但比賽中並沒有其他競爭對手,形同表演,也顯示啦啦舞蹈在大專發展不夠普及。啦啦舞蹈以傳統舞蹈為基底,搭配流行舞蹈以及啦啦隊的彩球元素,舞風近似現代舞卻更具活力,成為富多元色彩的啦啦舞蹈。就讀戲曲學院、獲得當代抒情大專公開個人組冠軍的王仁宣認為啦啦舞蹈較注重個人動作細節,「它和其他舞蹈比起來多了爆發性跟肢體的展現。」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王仁宣表示,自己在挑選背景音樂時,會以歌曲旋律作為決定的依據。 圖/陳楷霖攝雖然啦啦舞蹈在國小、國中已逐漸興盛,但到了高中、大學便出現斷層,參加本次賽會的17個隊伍中,國小和國中隊伍數量佔了總隊數的七成,但從高中組開始卻僅剩兩支隊伍,大專組更只剩一隊大學隊伍和一隊社會人隊伍。此次獲得當代抒情大專公開雙人組冠軍,同樣來自戲曲學院的林志成表示這次大專組的賽事僅一隊出賽,讓他稍感遺憾,「有競爭對手一定最好,但沒有的話我仍會全力以赴。」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林志成表示,這次挑選這首《Here’s your perfect》作為比賽歌曲,是因為它很適合當下面臨低潮的自己。 圖/陳楷霖攝林志成過去主攻街舞,在高中時因師長介紹轉戰啦啦舞蹈。他認為一般學生難有管道接觸啦啦舞蹈,因此對這個項目較陌生,「我也是高中參加過比賽才認識啦啦舞蹈。」而王仁宣則指出,學生運動員長大後會逐漸專精單一項目,但目前大專院校少有為啦啦運動設立的科系,因此難以普及。中華民國啦啦舞蹈協會會長林芃妡說明,啦啦舞蹈在國內仍屬新興運動,「過去國內以發展競技啦啦隊為主,直到2007年我們才把啦啦舞蹈的比賽引入台灣。」針對青年的發展,林芃妡表示協會目前主要將啦啦舞蹈帶入設有舞蹈班或社團的高中以及大學,以增加普及度,同時她也強調,啦啦舞蹈和主流舞蹈一樣適合大眾參與,期望未來可以有更多人投入啦啦舞蹈,以擴大賽事規模。 啦啦舞蹈在年齡層較低的兒童中頗為風行,場館內可以看到眾多家長買票入場。 圖/陳楷霖攝
體育
第1733期
橋藝牌技門檻高 大專社團推廣不易
2020-10-22
【記者陳品融台北報導】靜謐的會場裡,選手們四人成圈,專注於牌桌上的情勢,伺機而動。中華民國大專校院109學年度橋藝錦標賽(以下簡稱大專盃)16日至18日在國立政治大學四維堂開打,廣邀各校好手前來切磋牌技。橋牌雖已在2018年亞洲運動會中首度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然而因其難度高,在大專院校的推廣往往遭遇瓶頸。 中華民國大專校院109學年度橋藝錦標賽16日至18日在國立政治大學登場,此次賽事共分為學生組及教職員組,再細分為「四人隊制賽」及「雙人賽」兩類。 圖/陳品融攝合約橋牌共分為「四人隊制賽」及「雙人賽」兩類。裁判、中華民國橋藝協會理事羅勝群說明,合約橋牌賽事會事先做好牌,而在四人隊制賽當中,同隊隊員會被分配至兩桌,其中一桌坐南北方,另一桌坐東西方,同樣的牌會在兩桌上輪流出現,「橋牌之所以能進入亞運項目,正是因為它避免了運氣成分。」 四人隊制賽中,南、北方為一隊,東、西方為一隊,過程中兩人必須非常了解對方想法,是項非常考驗默契的活動。 圖/陳品融攝本次四人隊制賽共有20隊,初賽第1至8名進入甲組,第9至16名進入乙組。其中,國立臺灣大學共組四隊參賽。臺大「BTU社長躺著打」隊員施慧君說明,橋藝社內有不少碩士班、博士班的社員,因此人力方面算充裕。他也指出,社團內眾多出賽隊伍中,部份選手以打甲組賽事為目標,另一部份則由有經驗的學長姐帶領新手,讓學弟妹有機會體驗比賽氛圍。 比賽現場分為公開室及關閉室,關閉室的賽事不開放他人觀看。此次特別在門口設置轉播螢幕,並有賽評即時為觀看者講解。 圖/陳品融攝除了臺大,政大、長庚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交通大學等校也都是長年穩定出賽的隊伍。四人隊制賽季軍、政大「開陽白菜」隊長劉子豪表示,由於橋藝社部分成員從小即接觸橋牌,相較他校多為初學者組成的社團,人員相對穩定。「臺清交很多人會繼續讀碩士、博士,而長庚因為有醫學相關科系,所以較多人能持續打個六、七年。」長庚橋藝社指導老師陳振彥也分析。他坦言,因橋牌規則十分複雜,得先完全理解規定才能進行,需花很多時間精通。因此,學生若四年就畢業,社團便容易產生斷層。 選手提到,由於社團內部分成員從小即接觸橋牌,亦有幾位曾為青年國家隊國手,因此相較多為初學者的社團,在人力方面較為充足且穩定。 圖/陳品融攝然而,即使每年皆有學校穩定出賽,橋牌在大專院校的發展卻逐漸式微。羅勝群感嘆,由於橋牌門檻太高,想在比賽中取得名次,勢必得先經歷多次失敗,初學者因此容易打退堂鼓。他也提到,過往大專盃是橋牌領域的最高殿堂,如今報名人數不僅呈現雪崩式的下滑,就連選手也不再積極,「像今年報名了20隊,中途就有四隊隨意棄賽,可見很多人是抱著娛樂的心態來比賽。」劉子豪也提到,相比圍棋、西洋棋等活動,橋藝較為冷門,進步幅度非常慢,許多人一遇挫折便會中途放棄。 多數人提到,橋牌因規則複雜且進步幅度慢,且需投入很多時間,許多人往往會中途放棄。 圖/陳品融攝除此之外,經費不足也是推廣上的一大難題。羅勝群說明,中華民國橋藝協會因規模較小,成員大多是兼職,在推廣橋藝方面就顯得有心無力。而政大橋藝社指導老師陳源宗則指出,由於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橋藝委員會一年的經費僅有兩萬元,因此也僅能籌辦大專盃,難有更多交流活動。即使面臨許多資源方面的挑戰,多數人仍對橋藝發展抱有希望。清大橋藝社社長、「大清華共榮圈」隊長陳敬霖分享,最近社團內正草擬要透過創辦粉絲專頁來推廣橋牌,「即使很多人沒有加入橋藝社,他一樣能從我們的粉專上學到一些基礎知識,這是我們樂見的。」陳源宗也提到,校內統計系教授正計劃開設橋牌通識課,將「社團知識化」,帶領學生進一步探討橋牌內的哲學與邏輯,同時推廣這項活動。而政大「開陽白菜」隊員李慶泓則建議,學校應成立橋牌校隊,同時可以抵免體育學分,或許能吸引更多人加入打橋牌的行列。
體育
第1693期
雜技出路少 撥拉棒人才難久留
2018-12-21
【記者郭又華新北報導】「107年全國各級學校民俗體育競賽」撥拉棒項目15日在新北市文德國民小學舉行。各年齡層組別中,參賽人數明顯隨年齡增長大幅下降,至大專院校組參賽人數僅有兩人。大專院校男子組唯一參賽選手,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學生郭允觀察,即使學童在幼時花費大量時間訓練,甚至取得比賽成果,也可能因「雜技」職業前途不穩定,轉而將心力放在學業上,造成撥拉棒人才不足的現象。撥拉棒在民間又稱「三枝棍」、「惡魔棍」,選手藉由「挑、轉、拋、甩、繞」等技術,配合音樂及肢體動作呈現表演。入門撥拉棒僅兩個月,便經老師鼓勵參賽的郭允,挑戰將高難度的拋接結合側翻等肢體技術,將豐富的表演藝術修習背景應用於比賽中。已參加此比賽四屆的選手,國立台南護理專科學校學生陳怡瑾則是展現自信與熟練度,靈活展現多種技巧,將撥拉棒與舞蹈動作結合。首次參賽的郭允今年剛升大一,在民俗技藝學系專業選修課中,接觸到撥拉棒,並在老師鼓勵下參賽。他回憶,幼時自己僅利用課餘時間,和全天密集練習的同儕一起訓練扯鈴等民俗技藝。然而,當年一起訓練的朋友中,除自己外,皆因課業或家庭因素放棄民俗技藝。面對雜技沒前途的質疑,他認為,只要興趣夠,努力練習並尋找出路,雜技表演藝術者其實可以有前途。熱愛表演藝術的他,未來的夢想是加入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國小因才藝課接觸撥拉棒的陳怡瑾表示,小學時為追上學長姊程度,積極練習,逐漸產生興趣後,在家人支持下持續在此領域精進。她認為,同儕交流和老師指導是撥拉棒進步的重要因素,在撥拉棒練習人口與教學人口稀少的環境下,許多人既無同伴鼓勵,也難以獲得進步的成就感,因此隨著年齡增長,放棄撥拉棒的人就越多。面對撥拉棒人才不足的問題,包括陳怡瑾在內的一些同好近年創立中華民國撥拉棒協會,宣傳並加強培養撥拉棒指導人才。陳怡瑾說明,即使中小學有很多撥拉棒人才,高中大學的潛在學員還是希望有大學生或成人做為指導老師。她建議,政府可以鼓勵大學生參與宣導與教學工作,不僅直接增加高年齡層練習人口,更能培養推廣人才,改善人才減少的問題。 陳怡瑾表演影片/陳怡瑾提供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學生郭允的演出內容以拋接技術為主。圖為基礎的拋接。 圖/郭又華攝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學生郭允展現自信與熟練度,將花棒高高拋起。 圖/郭又華攝 身為民俗技藝學系學生,郭允將側翻技巧融入撥拉棒表演中。圖為郭允將花棒拋接後馬上接側翻。 圖/郭又華攝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學生郭允將操作棒(尾端無裝飾)及花棒(尾端有裝飾)同時拋接。 圖/郭又華攝
體育
第1691期
民俗體育發展受阻 選手盼改醒獅形象
2018-12-06
【記者葉伸怡彰化報導】「107學年度全國各級學校民俗體育競賽」1日在明道大學開賽,首日登場的項目有醒獅、台客獅、文陣及舞龍四項。各項目國中小參賽人數遠多於大專院校學生,除升學壓力外,許多人將民俗體育連結至陣頭文化的負面印象,導致投入傳承的人減少,選手盼能扭轉推廣及實行上出現年齡斷層的狀況。民俗體育發展中心主任蔡宗信表示,多年來民俗體育發展一直存在年齡斷層狀況,他認為學生升學壓力及各級學校推廣意願低落是主因。蔡宗信提到,民俗體育在國小和地方推廣反應熱烈,但到國高中,學生開始有升學壓力,多半學校及家長認為練習時間長,會佔據學生讀書時間,因此不鼓勵學生繼續練習,導致到大專仍傳承民俗技藝的學生相當少。蔡宗信也談及,民俗體育相較於亞奧運項目較為冷門,多數學校將資源挹注在熱門項目上,少有意願成立民俗體育代表隊。「有一種我們的努力都沒有被看見的感覺。」台北市立大學學生黃瑋志苦笑著說。從小練習舞獅至今已十年的黃瑋志表示,很多學校不願創辦民俗體育類型的社團或隊伍,再加上現今大眾多將舞獅與陣頭的負面成見連結,導致投入傳承的人越來越少。黃瑋志認為,要如何讓社會大眾看見、認識舞獅,並對舞獅改觀,是改善斷層的第一步。同樣來自北市大的詹裕傑也提到,社會大眾對舞獅存在的刻板印象深,即使少部分的人努力傳承,仍無法有效改善斷層。對此,蔡宗信認為,必須先讓大眾對舞獅改觀,但耗費時間長,若政府能有相關政策支持,會是一大助力。 台北市立大學以「枯木藏青」主題獲得總成績90.6分,得到此賽傳統南獅大專混合組特優獎項。 圖/葉伸怡攝此次醒獅項目的傳統南獅大專混合組由北市大以「枯木藏青」主題奪下特優獎項,黃瑋志及詹裕傑一致表示,團隊合作是舞獅的關鍵,獅頭及獅尾的舞獅選手如何配合,以及鼓樂與獅子的搭配都相當考驗默契。擔任獅尾的詹裕傑提到,獅頭和獅尾的差異在於,獅頭較注重表演的動作力道,獅尾則因動作需支撐獅頭選手重量,需有穩定的下盤力量。 台北市立大學先從獅子沉睡的姿態開賽,而後表現獅子睡醒活力滿滿的一面。 圖/葉伸怡攝 台北市立大學舞獅獅頭手一跳,舞獅上橋(長凳為橋),表現出獅子靈活的一面。 圖/葉伸怡攝舞獅又分為醒獅、台灣獅、客家獅三種,醒獅又分成傳統南獅(單獅)、雙獅以及多獅,意指在場上同時有幾隻獅子演出。醒獅是兩廣地區的舞獅種類,特色在於較活潑俏皮,步伐亮麗變化多。台灣獅則是台灣本土舞獅,分為閉口獅及開口獅,相較於醒獅較為兇猛,常見於宗教廟會祭儀。
校園
影音
第1670期
原民高教資源少 文化斷層傳承不易
2017-12-21
【記者葉穎樂、謝佩旻台北採訪報導】立法院5日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希望為威權時期的受害者平反,然而,法條竟沒有包含原住民的轉型正義。近年原住民權益備受重視,卻始終未受保障,其中高等教育便是原民的重要訴求之一。原住民族委員會教育文化處科長楊錦浪表示,「目前的推動因涉及法律訂定,往後設立原住民族學校也需要相關資源配合及外界支持。」師資不足是原民教育的一大問題,雖然政府鼓勵大學成立相關科系,但原住民籍的老師卻受限於制度,不易成為教授。因此在校教學的老師大多不是原住民,對相關領域的知識也相對缺乏。原轉小教室發起人之一馬躍.比吼提到,許多原住民專班老師大不是原住民,教學中可能沒有原住民的想像。在全台153所大專院校中,僅有五所大學成立原住民相關科系,20所開設原住民專班。對此,學生雖理解原住民僅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因而科系數量較少,但仍希望地方族群的文化教育能被納入正式的教育體系。就讀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雙主修民族學系的太魯閣族學生柯哲瑜說:「一個學校開設任何關於民族的課程都是好的,因為台灣就是有這些民族。如果有機會認識,才能達成族群同理。」儘管原住民相關科系的課程能幫助他們更認識自己的族群並傳承文化,但還是無法避免原住民文化的消失和沒落,因此,學者建議應有大學生母語附贈計劃。政大民族系系主任王雅萍教授提到,期望能在政大設立母語屋,讓學生從族語學習者,成為教學者,甚至搶救族語的推動者。現今原住民學生普遍面對文化及語言斷層,專家希望透過增設母語教學單位,保障原民生的受教權,也喚起他們對自身文化的重視。https://youtu.be/DtgIAsWvtD8
體育
第1669期
國內技術停滯 手球陷實力斷層
2017-12-13
【記者陳棟台中報導】快速進攻,墊步轉身切入,抓住機會躍起射門,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於10日射下「中華民國106全國手球錦標賽」金牌。此次比賽高達135隊同場較勁。然而,台體手球校隊教練張簡坤明感嘆,「手球人口雖增長,整體水平卻無進步」。本次賽事採循換賽制,最後一場由台體對上桃園市隊。開場桃園市隊便以迅速流暢的傳球、良好默契配合射入對方球門。台體則採取針對性防守策略,包圍對方重點球員,絲毫不給對手機會傳球。雙方在球門前激烈攻防,而台體靠著沉穩節奏,以22:11獲得領先優勢。最後桃園市選手體力明顯下滑,台體成功突破防守,順利射門奪冠。 台體趁對方進攻失誤,在對方還未及時回防之際,一躍射門奪冠。圖/陳棟攝 台體採用緊迫多人的聯防,迫使對方只能傳球,無法進攻。圖/陳棟攝台體手球校隊隊長連晨安表示,手球重視球在場上的流動性,藉由混淆對手站位,並趁機破壞對手陣行攻勢。他認為手球致勝關鍵是體能,考驗選手的肌耐力,手球相較於籃球,更多了橄欖球的碰撞,在跑動及防守上更加困難。因此他也提到,手球訓練艱辛,造成許多優秀的國高中選手放棄,導致大專以上選手出現實力斷層。 手球激烈攻防且常有彈跳擲球等動作,造成選手受傷的比例較高。圖/陳棟攝「現在小孩不能吃苦。」 張簡坤明表示,近年手球風氣雖漸熱絡,但大專、社會組選手技術卻停滯不前,僅國中小選手實力有明顯提升。他認為,政府雖將手球納入國小重點推廣,卻忽略國家代表選手培養。且多數學生無法忍受手球高強度的訓練課程,造成大專上級別在國內外成績明顯遜色國中小組。前國家級裁判譚醒鴻提到,手球相較籃球賽制較長、節奏強度激烈,造成選手運動傷害的比列相對較高。他認為,手球人才流失率高,許多優秀的選手會轉打籃球,減少受傷機會也能獲得更好的發展。
藝文
第1668期
竹藝演繹噶哈巫文化 喚原民記憶促傳承
2017-12-06
住在都市的噶哈巫後族頂著竹藤片,朝遠方山林緩緩走進,試圖找回部落的兒時記憶。 圖/彭婷羚提供【記者王若穎台北報導】竹葉清香瀰漫劇場,頂著竹藤片的都市人將眼前的山林撥開,緩緩走入部落,尋找丟失的記憶。《噶哈巫!斷語?》由「圓劇團」創作,從平埔原住民語言的消逝,探討母語的斷層與文化認同,2至3日於松山文創園區展演。舞者折彎軟竹成圓弧形,將藤片的兩端串連起來,試圖找回噶哈巫族母語及兒時記憶。然而竹藤不斷地彈開、崩解,象徵部落語言逐漸流失,後代也遺忘了族語。導演林正宗運用竹藝,結合軟骨功、當代馬戲,牽引出語言與文化的關係。他說:「語言不只是溝通的工具,它承載了文化內涵跟思想。」為了增加表演完整度,林正宗實地到南投埔里的噶哈巫族做田野調查,並蒐集族語對話的聲音素材。他在劇場內設置竹子機械裝置,融合耆老的喃喃自語及竹林的沙沙聲,引領觀眾進入噶哈巫族的文化世界。 《噶哈巫!斷語?》從詩意的當代馬戲中,以竹子畫出一條存在的痕跡與聲音。 圖/彭婷羚提供族人日常生活中會使用竹編器具捕魚、打獵,而劇中舞者衣服的顏色——紅、白、黑是噶哈巫族的代表色,傳統上多用此三種顏色來染布。噶哈巫族是極少數族語及文化仍完整保留的原住民族,卻被認為是巴宰的支族,至今尙未復名。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潘正浩說:「過去平埔族不了解復名的意義,沒有去登記正名,導致後來不具有原住民族的身份。」至今噶哈巫族仍有12人會講族語,因此他們正積極地爭取資源,設法將其語言保留下來。「忘記自己的語言,也就沒有自己的文化了。」飾演住在都市的噶哈巫族人、舞者崔哲仁表示,劇中出現音訊嘈雜聲,他模仿著其他舞者的動作、匆忙地想趕上的身旁都市人的步調,意謂著原住民受到媒體及社會的框架。崔哲仁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語和生長的地方,卻被迫社會化、大眾化,漸漸地丟掉傳統,甚至批判自己的文化。身為噶哈巫族的後代、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學生潘立誠表示,他覺得自己很像劇中的都市人,對族內的文化認知上有相當大的斷層。潘立誠提到,希望多回去參與族人的慶典、跟同輩的堂兄弟們學習慶典的知識,「畢竟這一代若沒人傳承的話,我們族的文化仍舊會消失」。 崔哲仁認為,被迫社會化、大眾化的人們,漸漸地丟掉傳統,甚至批判自己的文化。 圖/彭婷羚提供舞者、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李苡槿表示,演出的危險性高,頂竹藤的時候會一直磨擦頭皮,而且竹子重量不輕,容易造成身體痠痛。在劇中奔跑時,常常被地板上的葉子跟藤片刮傷,腳上也多了許多瘀青。李苡槿說過去沒有接觸過竹藝結合雜技的表演形式,對他來說是很大的挑戰,需要不斷地摸索與嘗試。他表示,大家最終呈現的感覺都不太一樣,「每個人都會找到與竹子共舞的方式」。觀眾、台戲民俗技藝學系學生吳宗翰認為,表演圍繞整個場域,讓特技演員跟道具能充分互動,他覺得導演把竹子發展成多種圖像跟隱喻的手法很有趣。排灣族人、台戲民俗技藝學系學生盧慶晟表示,聽到噶哈巫族語時很有感觸,他提到,原住民每一族都面臨語言凋零的問題,「很多人都不會講母語,連我自己也是,這讓我覺得很悲哀。」他表示希望考試或求職上增設族語認證制度,也許能幫助原住民的語言傳承。 李苡槿過去沒有接觸過竹藝結合雜技的表演形式,在練習過程中,常常被地板上的葉子跟藤片刮傷,腳上也多了許多瘀青。 圖/彭婷羚提供
體育
第1668期
跳水運動設備師資不佳 人才斷層問題難解
2017-12-06
【記者劉穎為高雄報導】哨聲響起,選手用身體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弧線落入水中。「106年全國分齡跳水錦標賽」2日於高雄市立國際游泳池舉行,從公開組報名人數極少,僅有男子組三人及女子組一人的狀況可看出,目前跳水運動有嚴重斷層問題,對於年輕選手的發展是一大挑戰。 林昀蒂(右)與賴昱燕(左)自世大運開始搭檔,兩人常互相砥礪。 圖/劉穎為攝西元1990年代台灣跳水選手曾屢在國際競賽拿下佳績,然而從西元1997年起,長達20年台灣未派出任何選手參賽。中華民國游泳協會跳水委員會總幹事巫影潭表示場地缺乏是一大原因。他解釋由於標準跳水池需水深五米,因此維護一個跳水池的花費約相當於三個游泳池。他也提到由於師資斷層,加上當時教練、裁判未劃分清楚的體制缺陷,選手與協會間常產生衝突,導致許多選手選擇出國進修,人才外流。近幾年當時的國手相繼退役回國帶新人,恰逢世大運一舉打開知名度,才讓跳水運動漸有起色。 林昀蒂從三米跳板做花式動作,贏得場邊觀眾掌聲。 圖/劉穎為攝本次賽事分一米跳板、三米跳板及跳台三個項目,裁判依起跳姿勢、空中動作與入水角度的完美程度予以評分。公開女子組冠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學生賴昱燕於自己最擅長的一米跳板項目發揮良好,拿下169.1分。他表示,雖然一米跳板的難度係數高容易拿分,但因受限於高度,空翻兩圈半已是極限,期望自己繼續突破,慢慢增加三米及跳台的動作複雜度。輔仁大學學生林昀蒂則坦言自己表現欠佳,由於兩周前香港跳水邀請賽完緊接著期中考,加上台北場地受限影響練習,未調整到最佳狀態。但由於目前國內選手普遍水平不高,林昀蒂仍順利拿到公開男子組冠軍。 林昀蒂於公開男子組各項目皆獲得冠軍。 圖/劉穎為攝林昀蒂與賴昱燕均是體操選手出身,因緣際會下接觸跳水,於此領域發現自己新的可能性。賴昱燕提到他因為有體操的底子,做空中轉體時的控制會比一般人要穩定。林昀蒂則笑說自己很喜歡從高處躍下完成一套動作的成就感。兩人身為斷層後最年長的跳水選手,他們表示清楚自己肩負著為年輕一代打頭陣的重要角色,唯有持續跳出成績,協會才能得到關注與資金,讓目前就讀國中小的選手長大後能有更多機會往外闖。 賴昱燕做好準備從容地自一米跳板起跳。 圖/賴昱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