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體育
競技體操錦標賽台東登場 眾人積極應戰國際賽事
2024-10-25
生活
【社論】言論自由還是仇恨溫床?Threads如何影響社會對話
2024-10-25
校園
東大學生會長彈劾程序存疑 教授籲主動公開資訊
2024-10-25
校園
清大宿舍分棟惹議 學生憂影響書院營運
2024-10-25
校園
臺師大重訓室人力不足 縮減開放時間引學生不滿
2024-10-25
國際
密州政府推經濟政策 欲留大學人才逆轉貧窮困境
2024-10-25
國際
曼大領頭成立人文學聯盟 盼跨界解決全球議題
2024-10-2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體育
第1738期
制霸平民高爾夫 木球賽輔大包辦前三
2020-12-02
【記者甘媄心新北報導】屏氣凝神,揮桿過門。中華民國109年全國翁祿壽盃木球錦標賽於11月28日至29日在新北市新莊區西盛環保河濱公園木球場開打,本次賽會中,輔仁大學的程建閎、林家暐、林子慶包辦公開男子組個人的前三名,在88人參與的組別中脫穎而出,成績亮眼。 輔仁大學程建閎在中華民國109年全國翁祿壽盃木球錦標賽中公開男子組個人賽中擊退87位選手,順利奪金。 圖/甘媄心攝木球因為競賽方式與高爾夫球相似,器材便宜、場地限制小,因此被稱為「平民高爾夫」。與高爾夫球不同之處在於,木球比賽中以球門取代球洞,而球門上倒掛的木酒杯,會在球通過時向上翻轉,取其乾杯慶祝之意。本次賽事為桿數賽(註1),選手們須分別在長、中、短的球道將球打過球門,成功者即可前進下一球道,直至打完所有球道為止,總擊球桿數最低者獲勝;若總桿數相同,則以每一球道最低桿數比較,最低桿數仍相同者,則以最低桿數場次多者獲勝(註2)。註1:木球桿數賽是需以12個球道(或其倍數)擊球總桿數低者為勝。註2:若A與B總桿數皆為130,每一球道擊球的最低桿數也皆為3次,A擊球桿數為3次的球道有10個、B擊球桿數為3次的球道有8個,則由A獲勝。 木球賽制分為桿數賽與球道賽,桿數賽的選手必須在長、中、短三種球道類型中順利揮桿過門,12球道的標準桿為48桿,以擊球次數越少者勝。 圖/甘媄心攝程建閎以總桿數129獲得公開男子組個人賽金牌。他表示,本次賽事致勝關鍵在於心境,「其實能進決賽的選手實力都不相上下,我只是這次表現較為平穩。」他也分享,因為就讀輔大,鄰近這次比賽場地,每天會和球隊夥伴們相約練習,「一練就是三、四個小時,也會和夥伴們一起討論戰術。」程建閎也提到,經中華民國109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洗禮後,本次賽事他也特別改善衝動急躁的習慣,「我上場前會靜坐,讓自己冷靜一點。」他期盼自己能維持目前水準,並且選上國家代表選手,在之後的國際賽事突破自我,創造佳績。儘管奪下銀牌,同樣繳出總桿數129的林家暐仍難掩失落之情,對於今天的表現卻不甚滿意,「還有進步的空間,預賽兩輪皆是第一最終卻沒能奪冠。雖然很可惜,但也藉此機會提醒自己要繼續努力。」輔大木球隊教練陳國賓指出,這次團隊能囊括前三名,其實是因為選手們具備特別細心與耐心的特質。「這個運動只要分心,名次就往下掉了,所以每一關都必須時時刻刻把握住。」他也笑說,也許是因爲地主優勢,選手們平常都在這裡練習,對於場地格外熟悉。 輔仁大學程建閎(右)及林家暐(左)分別獲得公開男子組決賽冠軍與亞軍,平時練習時也會互相討論、切磋球藝。 圖/甘媄心攝中華民國木球協會秘書長黃俊清提到,木球這項運動發明至今30餘年,在國內發展漸入佳境,也越來越多人接觸這項運動。「一開始創辦人是為了讓年邁的父親也可以出門運動,無心插柳的結果,讓木球現在不只是年長者的運動,更擴及到年輕族群。」他也補充,現在國內競賽主要以高中、大專生參加為主,此次的主辦單位財團法人翁祿壽體育基金會,也是為鼓勵學生多方參與賽事而成立。「近期願景是希望提升競賽品質。」黃俊清表示,往後賽制將會增加年輕族群偏好的球道賽(註3),讓更多人能接觸這項競技兼具休閒性質的運動。註3:木球球道賽是12個球道(或其倍數)中獲勝球道多者為勝。 木球為國內發起的運動項目,主打方便簡單,僅需木球、球桿、球門即可開始比賽,目前已被一些大專校院列入體育課程。 圖/甘媄心攝 本次賽事分為公開組及長青組,即使是銀髮族也可參與競賽。發展至今30餘年,木球已是眾所皆知、老少咸宜的運動之一。 圖/甘媄心攝
體育
第1690期
盼重振木球風氣 台選手培育競技實力
2018-11-28
【記者郭又華台北報導】「2018年第二十三屆臺灣國際木球公開賽」24日在台北田徑場開打,有來自14國,共206名選手參與。其中,由13所高中大學學生為主要組成的台灣選手,拿下除長青組外所有組別的冠軍。亞洲木球總會秘書長鍾天祥表示,儘管國外木球風氣較盛,但各國木球文化不同,不少參賽國的運動員只把木球當休閒,並未積極訓練。台灣身為木球發明國,選手普遍球齡長、訓練以競技為導向,因此表現較他國出色。木球由現任國際木球總會會長翁明輝發明,推廣至今已逾二十年。木球規則簡單,只要用啤酒瓶狀的球桿將球擊入球門即可,且場地無特殊規定,可因地制宜。翁明輝回憶,推廣初期,他在世界各地介紹木球及協辦比賽,使木球現已在世界各國逐漸成為熱門運動。他感嘆,木球因非亞、奧運項目,在台灣既無媒體關注,更不得政府協助推廣,去年甚至險遭教育部體育署除名全民運動會項目。中華民國木球協會裁判李隆德表示,台灣木球從大學開始扎根,藉由體育老師向學生介紹此運動,並成立木球隊伍,再透過大專院校間的競賽吸引更多運動人口。在大學推廣至一定程度後,再逐漸往更低年齡層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江佳玲指出,她和許多木球運動員都是幼時由體育老師啟蒙的。她解釋,台灣木球運動員訓練內容大多為競技導向,且許多運動員球齡很長,因此台灣籍選手在本次比賽中成績十分亮眼。烏干達選手、聖馬克拿馬溝馬大學(St. Mark's College Namagoma)學生保基莉亞‧巴絲李‧丹尼斯(Pulkeria Baxley Denise)表示,在烏干達,木球是一項相當熱門,且熱度持續成長的運動。她觀察,木球先在烏干達的大學社群興起,並藉由大學間的競賽引起更多人關注,加上烏干達在國際比賽上成績斐然,因此成為全民運動。她補充,在非洲的訓練及比賽中,球道的地形都十分複雜且充滿障礙,與台灣平坦的賽道相差甚遠,因此來台比賽時被迫適應不同場地,表現受限。鍾天祥說明,木球兼具成本低與場地要求低的優勢,因此又被稱為「平民高爾夫」。在木球推廣者不斷爭取木球項目進入大型國際運動賽事下,木球將能在世界各地更蓬勃發展。他認為,儘管木球在不同地區發展出不同文化,運動員們都能因其能「簡單帶來快樂」的特性,用自己的方法享受此項運動。 在隊友把球打到L型球道直角處後,台體大選手黃家畯挑戰第二桿就遠距離狙擊進門。 圖/郭又華攝 來自烏干達的南傑魯選手半蹲,將竿子跟球門擺在一直線以目測擊球距離與角度。 圖/郭又華攝 台師大江佳玲在球門遠到看不見的球道上開球。在狹窄的球道上大力擊球必須非常精準,否則容易出界。 圖/郭又華攝 台體大選手陳繹仲在隊友的加油下漂亮展現擊球的精準度,在擊球點與球門有角度的情況下將球擊入球門。 圖/郭又華攝 來自烏干達的木榖美選手展現自信揮出球桿,成功從遠距離擊球進門。 圖/郭又華攝
體育
第1663期
李婷芳驚險摘桂冠 木球姐妹雙獲金銅
2017-11-01
【記者陳潔慧台北報導】木球通過球門,選手的喜悅隨著木酒杯旋轉慶祝,「106年中正盃木球錦標賽」於10月29日舉行,300多位選手齊聚台北田徑場同樂。桿數賽社會女子組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李淑慧、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學生李婷芳姐妹檔,分別奪得銅牌及金牌。 木球通過球門,木酒杯旋轉代表乾杯慶祝。圖/陳潔慧攝第一輪時,妹妹李婷芳以低於標準桿13桿的優異成績輕鬆技壓群芳,面對這樣的好成績她表示很驚訝,但同時帶來壓力;因此第二輪她因緊張未控制好力度,致使攻門失誤,最後驚險以勝過五桿取得冠軍,也打破個人最佳紀錄。姊姊李淑慧坦言,看到妹妹的好成績使她壓力大,但對於銅牌的成績仍感到滿意。另外,桿數賽社會混合雙人組則由國立體育大學學生葉珈妤、吳承翰奪冠。吳承翰認為團體賽很容易受搭檔影響,他說:「第一輪表現不好,怕影響學姊。」但葉珈妤則表示,學弟第二輪因壓力大,相較之下反而表現不佳,所幸兩人從高中開始搭檔,默契佳,最終拿下金牌,兩人都非常滿意。木球起源於台灣,為國際木球總會會長翁明輝發明、推廣,他表示起初想在家庭花園打高爾夫,但礙於場地限制,因此發想了木球運動,因為木球比高爾夫球重,如此球不會飛起,場地需求不大,且球門易於拆除,隨地皆可練習。而球具的外型發想是源自於酒瓶,當木球通過,球門上的木酒杯便會旋轉,象徵乾杯慶祝。起初木球多為老年人的休閒,但裁判長陳國賓表示近年全大運已增添此項目,盼透過此方式使國內各年齡層的木球風氣更盛。在國際的推廣上,翁明輝也指出,過去他奔波各國教授木球,越來越多國家重視此運動,如今台灣也常主辦許多木球國際賽事,國外更因此培養了許多職業木球選手。2017台北世大運未將台灣本土的木球運動列入選辦項目,葉珈妤表示可惜,台灣在木球項目是世界頂尖,必能為台灣奪牌,李淑慧也說:「很難過,台灣自己的運動卻不受重視。」但陳國賓保持樂觀態度,他期望木球能推進亞、奧運項目,目前正在積極爭取中。
體育
第1638期
槌球人才斷層 盼大學新血加入
2016-11-24
【記者鄭順祥高雄報導】「2016年高雄國際槌球錦標賽」18至20日盛大舉辦,選手多為中老年人,僅香港隊伍有大專生參賽者。槌球盛行於香港年輕人間,但在台灣卻成M型化發展,大專選手尤其稀少。以初賽全勝之姿、最終名列前八強的香港ZONE隊,是本次比賽唯一有大專生參賽的隊伍。香港理工大學、隊長陳天晉表示由於香港槌球競賽不多,所以經常出國參賽,不僅增加競賽經驗,也學習不同國家選手的技術。 香港ZONE隊是全場唯一有大專生參與的隊伍,香港理工大學、隊長陳晉天沉穩擊球,力拚奪勝。 圖/鄭順祥攝提到槌球在香港的發展,ZONE隊領隊梁惠梅說明,槌球在香港稱為門球,一開始只針對長者推廣。但政府透過提供免費練習場地、減輕隊伍負擔的方式,加上開設社區門球訓練班,培養更多玩家。大學生參賽者從一開始的少數隊伍,至今已有40多隊,有時還須抽籤才能決定是否得以參賽。香港也將於12月4日舉辦「第一屆青少年亞洲門球錦標賽」,希望透過大型賽事讓更多年輕人看見這項運動。中華民國槌球協會聯絡人林沛君表示,國內起初引進槌球時雖也以老人為推廣族群,且近十年逐漸在國小發展。但由於槌球尚未進入「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及「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比賽項目,學生國中後無法以槌球比賽成績推甄學校,導致選手隨著升學逐漸減少。林沛君點出槌球發展十分依賴各地相關團體的參與。她以彰化縣為例,該地協會每年舉辦年輕人專屬大型盃賽、鼓勵教師參與裁判、教練講習、協助高中成立槌球隊。在積極推廣下,彰化縣國小到大學年齡層選手約500位,遠超過其他縣市。她也談起過去曾送球具給實踐大學修習老人照護相關學程的學生,希望大學生能多接觸槌球,也和老人更進一步互動。可惜同學雖樂意學習槌球,但僅限於課堂中和老人共同接觸,並未因此參賽。協會目前規劃參考泰國模式,透過培養大學生成為裁判,進而發展年輕選手。國外常有學生擔任裁判後因想了解規則,而實際參與比賽。協會初步擬定先向有老人照護科系的大專院校提出合作計畫。槌球和木球相似,但兩者在場地、球具、計分方式上有所不同。且木球因有列入全中運及全大運比賽項目,國內年輕選手較多,學校也積極協助培育。如全台大學多有開設木球課,甚至成立木球隊參加競賽。林沛君提到,中華民國木球協會原先從大專院校著手推廣,將球具送往各校並提供講習,木球也迅速在校園間興盛。因為發展起始點不同,兩者在選手年齡層上才有如此差異。 「閃擊」其他球是槌球的重要戰術,可幫助隊友得分、阻擋對手攻門,並獲得額外一次擊球權。 圖/鄭順祥攝 閃擊時,選手須將「自球」踩住,將觸擊的球靠攏自球,以敲擊自球的衝擊力將「他球」擊往其他位置。 圖/鄭順祥攝 槌球需要冷靜的情緒判斷停球點,如何運用觸擊、閃擊戰術讓自球達陣並幫助隊友得分是重要關鍵。 圖/鄭順祥攝
體育
第1635期
林承泰戰勝壓力 沉穩揮出木球賽冠軍
2016-11-03
【記者葉冠吟宜蘭報導】在細雨飄落的草地上,木球匡啷清脆的進門聲宣告「第21屆臺灣國際木球公開賽」正式展開。10月31日賽程中,桿數男子組個人賽由台北市立大學林承泰克服壓力,穩定拿下冠軍。女子組去年第一、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王美琳,首度以大學生身份參賽便榮獲亞軍。 「第21屆臺灣國際木球公開賽」10月29至31日於宜蘭縣立運動場進行賽事,共有九國好手同場較勁。圖/葉冠吟攝木球桿數個人賽共有十二賽道。兩輪預賽中,取桿數最低的前十二名進入決賽,最後成績以預賽桿數加上決賽桿數計算。另外完成一賽道平均需要四桿,正常標準桿為144桿,但此次場地球道較長,標準桿調整為147桿。球齡超過十年的男子組桿數冠軍北市大林承泰,曾經被認為是練習型、真正上場狀況不佳的選手。他發現以往無法獲得佳績的原因並非動作問題,而是「被自己打敗。」因此,這次比賽前會先思考怎麼打球,比賽中則會調整呼吸並放慢節奏,因為「最大的敵人是面對自己的壓力。」林承泰也表示,他將這次的公開賽視為下週「中華民國全民運動會」的調整賽,並檢視自己需要加強的部分。 面對轉彎賽道的挑戰,北市大林承泰仍以一貫的冷靜態度,沉著揮桿出擊。圖/葉冠吟攝女子組桿數第二名的王美琳是去年公開賽金牌,今年首度以大學生身份參賽。她表示滿驚訝自己這次獲得不錯成績,因為上大學後練習時間較少,手感較生疏。此外,以往比賽都有教練陪伴,會希望有好表現而格外緊張;但大學都是獨自參賽,反而更能享受過程。她認為高中和大學訓練的差異最大在於,前者是鍛鍊基礎動作與穩定度,並有教練隨時指導;後者則是較採自主訓練,主要加強提升心理素質與抗壓性。 由於距離球門較近,北護王美琳將木球輕輕推進,成功射入球門。木球球門在中間有一個酒杯型裝置,當球進門時即會發出匡啷清脆聲響。圖/葉冠吟攝 北護王美琳認真地閱讀比賽成績,看見自己得到出乎意料的優秀名次,表示驚喜。 圖/葉冠吟攝雖然三天賽程中下了兩天雨,但木球比賽通常打雷或雨勢嚴重才會暫停,因此選手對於多變的天氣都有一套應對方式。林承泰表示,淋雨最擔心的就是失溫問題,所以他會在比賽間隔中活動身體、保持熱度。同時,也會攜帶毛巾擦拭桿子握柄以及木球,防止因雨濕滑的問題。王美琳則表示會透過故意打球部下緣、讓球飛起來的方式,避免雨天草皮的阻力。 由於前兩天賽事皆在雨天進行,選手和觀賽民眾紛紛撐起雨傘遮雨。圖/葉冠吟攝國際木球總會會長、木球發明者翁明輝表示,木球是老少咸宜、無運動傷害、無場地限制、簡易上手的運動。目前木球已推廣至世界各國,東南亞尤其盛行,台灣雖是木球發明國,但卻也是最難推廣的國家。由於我國政府較重視亞、奧運運動項目,翁明輝希望政府對於弱勢、較新的運動能有更多支持,同時盼望大眾能更認識與喜愛木球。 賽後,畢業的選手們開心地和來自阿曼的選手玩自拍,為彼此留下難忘的回憶。圖/葉冠吟攝
體育
第1599期
大角度推桿擋亂流 林宜妏木球驚險取勝
2015-05-28
「中華民國103學年度大專校院木球錦標賽」,公開女子組球道賽由台體林宜妏驚險奪冠。圖/黎彣彥攝【記者黎彣彥嘉義報導】選手凝視球門、微調腳步,舉起手臂奮力揮桿!「中華民國103學年度大專校院木球錦標賽」23日於南華大學舉行決賽,台灣體育運動大學林宜妏與台灣師範大學林祐賢分別拿下球道賽女子個人組和桿數賽男子個人組冠軍。 球道賽部份由兩人一組對決,以較低桿數抵達球門者贏下一球道,於12球道中先拿下7球道,或勝較多球道者為贏家。公開女子組由台體林宜妏與國立體育大學程湘婷挺進冠軍戰。雖然林宜妏以一桿之差輸掉第一球道,但隨後她穩定球路,控制好力道與方向率先拿下四球道。反觀對手程湘婷,因多次揮擊力量過大使球出界,讓她在四球道中皆以較高桿數落敗。比賽至第八球道時,林宜妏便以四勝一敗三平手的成績領先程湘婷。然而,第九道起林宜妏遭遇亂流,她先是因球路偏移讓對手以三桿率先抵達球門,但她之後仍靠著大角度的推桿,硬是在第三桿就將球塞入球門中,第四度取得平手。接著,她又因力量過猛連輸第兩道。進入第12道,手感升溫的程湘婷同樣先攻入球門,但林宜妏穩住陣腳將最後一道打成平手,最終便以四勝三敗五平手的成績,驚險拿下冠軍。賽後林宜妏表示,過程中自己會不斷考慮地形坡度、草的長度,以及擊球角度,才能掌握揮桿力道及方向將球送入球門。她也說:「畢業後可能不繼續往國手路發展,今年6月的『亞洲盃木球錦標賽』也許會成為我畢業前最後一場比賽。」桿數賽則有團體與個人賽,團體賽中表現最佳的12人才可進入個人賽決賽。台灣師範大學經過二輪共24球道的競爭後,以總桿數348桿的成績,擊敗總桿數357桿的輔仁大學拿下公開男子團體賽第一。而個人賽則由台師大林祐賢擠下第二名的台師大黃凱合及遠東科技大學陳亮宇,以一桿之差奪得冠軍。林祐賢最後一輪決賽平均以三到四桿便解決一球道,表現相當穩定,唯有第八及第11球道用了五桿。對此他解釋,前幾球道的勝利使他鬆懈,動作開始不完整,導致球不規則彈跳。而今年是林祐賢第一次拿大專盃金牌,他希望明年能奪得連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