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興大研發自驅動感測器 實現電動車低耗高效理想
新知
第1785期
興大研發自驅動感測器 實現電動車低耗高效理想
焦點
2023-11-15
【記者黎昕俞綜合報導】電動車發展日新月異,其中可以防碰撞、辨識駕駛等多功能的感測器,讓汽車更全能。由國立中興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賴盈至帶領的團隊,研發出一款可自發電並具長距離感測能力的「自驅動電動車感測器」,將其配置在電動車上,不需要電池供電,大幅降低能源消耗。研究成果刊登於9月份國際頂尖期刊《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興大材料系團隊,研發可自發電且具長距離感測能力的「自驅動電動車感測器」,不需電池供電,大幅降低能源消耗。 圖/團隊提供電動車中包含多種感測器,可感應外圍環境的變化,並將訊息傳送到使用者手機或車內介面等裝置中。諸如用於偵測周圍物體的雷達、可見光相機等,在提高使用者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現今電動車感測器大多依靠車輛供電,若未來發展更多需要感測器的功能,賴盈至則提醒道:「當感測器變多,隨之增加的電力消耗會讓車子能行駛的距離變短。」因此,團隊改良摩擦奈米發電機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TENG)的原料,增強自然環境中的靜電,讓感測器自行驅動,達成不需供電、降低能耗的目標。 團隊利用奈米材料加上靜電材料,提高電荷捕獲能力以增加摩擦電荷的密度。 圖/團隊提供摩擦奈米發電機是利用兩種材料經接觸後表面產生帶電的自然現象,將環境中的能量轉為電能的技術。不僅能用以感測周遭環境,接觸的材料也可以自由更換。團隊為改良感測器材料和結構,將摩擦奈米發電機的原料換成MXene(註一)及導電海綿。因MXene不穩定的結構且表面積大,容易吸引電子而產生靜電,故能提高感測器表面帶電離子的數量。而且,團隊更加入具大量孔洞的導電海綿用以增加電荷密度。如此一來,當人體往感測器移動時,其非接觸的感測能力最小可達1毫米的物體,並且最遠可以偵測到2公尺以外物體移動。<b>註一:MXene是材料科學中的一種二維無機化合物,厚度相當薄,有著過渡金屬碳化物的金屬導電性。在研發過程中,面對奈米材料表面積過大易氧化,導致感測能力降低的問題。團隊特意將其埋入靜電材料中,減少觸氧面積,同時表面電荷會往內部的MXene移動,讓內部儲存更多靜電,進而增強感測訊號。就讀興大材料系碩士班的團隊學生呂明翰進一步說明,「這樣做也能讓感測器較為柔軟,更服貼於車子表面,不必擔心美觀問題。」 當人體靠近感測器時,會與之產生靜電感應,偵測的電壓會顯示在一旁的螢幕上。 圖/團隊提供國立臺灣大學醫學工程學系教授林宗宏則表示,因現今的光學感測器在天候不佳時難以使用,但此作品能與光學系統的感測器可以互補,具有可看性。對此,賴盈至教授表示未來亦會往此方向發展,並補充道:「如何讓原料以便宜且大量生產製作,則是未來的挑戰。」
學習歷程檔案寫滿首屆學生焦慮 未竟的108課綱理想藍圖
專題
第1764期
學習歷程檔案寫滿首屆學生焦慮 未竟的108課綱理想藍圖
2022-04-07
【專題記者張珈爾、李謙謙、王嘉瑜、黃亭茹綜合報導】「我覺得我們已經焦慮很久了。」臺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三年級的丘婉盈不禁嘆道,作為108課綱的首屆學生,從民國103年發布課綱的那一刻起,他們就擔心著不確定的未來。依據108課綱資訊網,教育部自信宣示:「我們準備好了!」然而,臺北市立松山高級中學三年級的高婕恩認為,雖然新課綱為了學生做出改變,卻沒有人願意傾聽高中生的想法。「教育部認為我們理所當然要經歷這個實驗性的階段,而我們也只能接受。」事實上,學生才是教育方針要重視的主體。上路三年的新課綱,真的準備好了嗎? 一名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的學生,在上課期間背著書包獨自走過走廊。每個高三班級的門口,皆高掛著象徵「包中」的粽子許願吊飾。 圖/王嘉瑜攝新課綱趕鴨子上架 申請將近才釋出製作指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以下稱108課綱),以「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願景,希望翻轉傳統升學主義的考試制度,著重學生在高中教育的學習軌跡、個人特色與能力發展。因此,自111年起,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的第二階段首度以「學習歷程檔案」取代實行20年的備審資料,讓高中生​​彙整三年的「課程學習成果」與「多元表現」資料以申請大學。根據教育部說法,學習歷程檔案的設計初衷,除了補足考試無法呈現的成果、減輕高三學生製作備審資料的負擔外,更期盼學生定期紀錄自己的學習表現,從中探索個人興趣與志向,進而將學習歷程檔案作為生涯定向的參考。然而,過往教育改革都經過試辦,或進行部分實驗,但108課綱的前導計畫中,並未包含學習歷程檔案的試行。新課綱實施的理想與美好憧憬之下,埋藏著學生對於未來的茫然與忐忑。多位學生指出,即使新課綱籌劃了10年,學習歷程檔案也沒有在第一時間清楚說明並給予指引。像是直到課綱發佈後,教育部才於109年底調增了學習歷程檔案上傳的限制;甚至到111年3月,具公信力的指引(註一)才初次透過「作伙學」發布,但直到申請前夕仍不停修正,讓學生無所適從。註一: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作伙學」團隊協助教育部,在110年7月至10月,於全國各縣市舉辦五十場審議論壇,邀請大學教授、高中老師、學生、家長,討論學習歷程檔案要如何呈現、如何審查。並於111年3月彙整成「作伙做學檔—課程學習成果呈現建議」手冊。滾動修正的新制度 高三生淪學習歷程檔案白老鼠「教育部直接將學習歷程放上檯面,它就只好邊錯邊改,那我們就很可憐。」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三年級的蔡定燁肯定學習歷程檔案的良善立意,但是教育部「邊試邊改」的做法,讓校方及學生沒有可以依循的固定架構。「我不喜歡學習歷程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是第一屆,老師、學生、校方都很茫然。」​國立彰化女子高級中學三年級的詹苡柔指出,大多數人高一上傳的學習歷程檔案都很空洞。彰化女中三年級的蘇姿榕則提到,學習歷程檔案不一定能幫助高中生申請大學,「很少有人能夠在一年級時就確定志向且沒有更改,很容易對最終要申請的校系一點幫助都沒有。」針對諸多高中生的徬徨無助,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綜合業務組組長王友聖回應,108課綱目前才實施到第三年,學生和校方都還在摸索和學習。教育部跟招聯會持續推動相關的計畫,協助高中老師在課程教學上、學生在自主學習方面,都能有更清楚的指引。然而學習歷程檔案還未走到個人申請階段,問題卻逐漸浮現。像是「81所學校學習歷程檔案遺失」、「上傳檔案格式反覆修改」、「大學申請仍可參採備審資料」,凸顯學習歷程檔案制度的不完備。為了上傳而寫,還是為了自己而寫? 記錄恐減少探索機會多元探索是108課綱的主要理念之一,而學習歷程檔案是搭配108課綱的精神所推動的政策。可是要求學生記錄學習軌跡,與期許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真的存在直接相關性嗎?三年的時間,究竟該拿去「記錄」,還是「探索」?「高中生需要更多時間去摸索、去生活,給予我們『課堂外』的時間實際探索,才有可能了解自己喜歡什麼。」今年17歲的自學生巫瑀涵說道。巫瑀涵坦言,學生必須在兼顧大量課業的情形下,擠出時間參加課外活動,如今再加上撰寫學習歷程檔案的負擔,根本沒有多餘時間可以投入,導致多元探索更為困難。即使巫瑀涵早在國中便發覺對語言的興趣,也無法深入了解自己熱衷的領域,最終是自己決定跳脫傳統體制,才得以擁有更多彈性時間探索語言領域。「我認為學習歷程檔案的目標是好的,可以透過記錄,釐清參與活動的省思、成長。」巫瑀涵肯定地表示,同時強調教育者應該要真正信任學生,而不是規定學生該做什麼。因為他投入任何活動的出發點都是「自己想要」,並非受到學習歷程檔案的驅使,但身旁許多傳統教育體制內的朋友會將重點放在「寫」學習歷程檔案上,巫瑀涵因而希望上位者在更動教育方針時,應思考如何改善困境並確實達成目標。桃園市立桃園高級中等學校三年級的王柏翰也認同學習歷程完全「搞錯重點」,他覺得製作學習歷程檔案並不會讓學生開竅、了解自我、懂得反思或多元探索,高中階段的教育應該導入更多培養學生技能的課程,「如果制度面上,課程並沒有相應的優化及精進,那學習歷程檔案帶來的預期效益並不會比備審高多少。」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校長徐建國心疼表示,學校會請大學教授來高中分享經驗,不過連大學教授都不太清楚學習歷程檔案的完整內容,學生們也很茫然。圖為建中學生在上課途中穿過操場。 圖/王嘉瑜攝個人時間遭壓縮 「記錄學習」更費時耗力除了探索時間的壓縮外,製作時長也是一大問題。「我不想花那麼多時間去做學習歷程檔案,紀錄我學習過程的失敗,跟我怎麼克服。我想花更多時間探索、更多元的學習。」國立中興高級中學三年級的李瑞霖鬱悶地表示。國立臺南家齊高級中等學校專任老師陳禹仁提及,很多制訂108課綱的教授、老師認為製作學習歷程檔案沒有增加學生的負擔,但他不同意,「拍『一部電影』,和拍『我的電影如何被產出』所需耗費的時間,後者遠遠超出。」陳禹仁分享一位學生的公民科學習歷程檔案,不僅內容符合官方要求的課程摘要、課程目標、反思心得、能力增值、學習過程等詳盡記錄,就連版面設計、表格製作也全不馬虎,精美程度甚至超過一般大學生所繳交的書面報告。他心疼地表示,該位學生從開始撰寫到上傳,加上來回尋求意見指導、修改的時間,一份共43頁的學習歷程檔案,需耗費整整兩個月才完成,「而這樣的成果,我的學生一學期通常會上傳到六份。」彰化女中的詹苡柔同樣對學習歷程檔案的製作感到疲憊,「等於多了一個很麻煩的作業,必須犧牲我的假日時間來製作。寒暑假的時候,因為怕做不完,有些營隊或是社團活動就無法參加。」 製作學習歷程檔案需要高中生投入大量時間與心力,學生們參與社團活動、多元探索的時間因而縮減。 圖為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的學生們在體育課上認真暖身。 圖/王嘉瑜攝大學端仍重核心競爭力 多元學習不應淪為多「錢」學習「學習歷程檔案做得這麼辛苦,希望教授真的會認真看。」臺北市私立再興高級中學三年級的張至瑩因為校方規定,必須在三年間不斷上傳「課程學習成果」,努力達到18件的系統上限(註二)。然而,學習歷程檔案洋洋灑灑數十頁的文字與簡報內容,大學教授是否同樣重視?而大學端究竟期待看到學生呈現什麼樣的內容?註二:學習歷程檔案中的「課程學習成果」項目由學生「每學期」進行上傳,包括修課紀錄及學分數之課程作業、作品及其他學習成果。而「每學年」由學生勾選至多六件,經由學校人員提交至中央資料庫。然而最終學生自中央資料庫勾選提交至大學招生單位之件數上限,大學至多三件,技專院校至多九件。「說實話,這些教育政策的改變並不是大學端要求的,從來沒有一個教授說他想看那麼多資料。」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暨研究所專任教授陳明賢直言,100個學生的資料,教授即使一份只看三分鐘,也需要五個小時才能看完,根本不可能細細閱讀學生上傳的大量檔案。作為臺大資深教授,陳明賢擁有多年面試新生及豐富升學計畫演講經驗,他坦白說到,自己並不會因為新課綱改變評審方法,「我只想看到核心競爭力。」他深入指出,核心競爭力即知識、能力以及態度。知識包含高中科目知識、大學科系所學的基礎概念;能力分為個別科系需要具備的「硬實力」,和大學部通用的溝通、合作、領導能力等「軟實力」;最後,因為招進來的學生代表未來十年要跟自己在相同領域一起學習,因此負責任、正直等特質,都是教授會重視的態度。陳明賢堅定表示,臺大每位老師都希望找到最適合的學生,也希望透過公平的程序挖掘不同類型學生。「但絕對不是現在制度設計出來的樣子,讓學生把所有時間都拿來寫成果報告、編輯多元表現,他還有時間去探索嗎?」他不解為何要學生準備如此複雜的申請手續,認為當今的制度剝奪了學生思考、探索心之所向的機會。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副主任吳瑞裕同樣表示,其實學習歷程檔案中所上傳的檔案只是附件,「重要的是百字簡述怎麼吸引大學端注意,並利用一至兩頁的簡報呈現內容的重點。」他期望打破迷思,讓學生不再一股腦地上傳大量的檔案,忽略整合與思辨的重要性。「這同時衍生出很多問題,我們都稱多元學習為多『錢』學習。」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陳鐵虎長久質疑教育部的方針,往往使資源較多的學生擁有更多升學管道和機會。學習歷程檔案在二階高達50%的佔比,使學生和家長拚命找尋各式資源,包括花費大量金錢請補教業幫忙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等,確保孩子能在申請大學時展現最好的一面,因此產生當今社會嘲諷的「軍備競賽」現象。中部某名校校長也指出,還曾看到學生花上萬元找補習班諮詢學習歷程檔案的內容,把升學視為一場無法回頭的豪賭,已與108課綱的立意背道而馳。​​然而, 108課綱為削弱「成績至上」的社會風氣,在多元課程設計和學習歷程檔案上付出的努力,至今仍是蚍蜉撼樹。若要改善台灣教育長久以來存在的爭議,仍須改變以成績作為進入大學殿堂首要門檻的固有思維。新課綱與考招制度接合後 接踵而至的問題「如果要推學習歷程檔案,學測篩選的倍率應該放寬,或是通過第一階段的名額變多。」松山高中三年級的張寬平說道。他期望看到學習歷程檔案賦予他們更多升學的機會,才不會顯得三年來的努力徒勞無功。臺中市立臺中女子高級中等學校三年級的廖宥甯也補充,目前個人申請第一階段的篩選倍率看重學測成績,多數落榜的學生因為一兩級分的差距,辛苦耕耘的成果淪為廢紙。因此,他認為第一階段篩選應加入學習歷程檔案,讓成績不再優先於他們課程學習以及多元探索的成果。然而,專家卻抱持不同意見。眼見持續存在的階級複製現象,陳鐵虎希望個人申請第二階段的面試和學習歷程檔案占比降低,僅作為輔佐的參考,仍以成績為依歸。108課綱的制度變革引發了許多問題,但學習歷程檔案只是滄海中的一粟,真正的關鍵仍在於課綱與考招制度的掛鉤,使得108課綱的原意遭抹滅。但學習歷程檔案仍須和考招制度並行,由升學來推動學生紀錄自身的學習軌跡,這項新制度才不會形同虛設。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校長徐建國直指,許多人對課綱和考招制度有所混淆,誤會了108課綱原先的立意。新課綱的設計本身有值得讚許的部分,包括新增多元課程、彈性自主學習等。然而,課綱和考招制度掛鉤後,卻使得學生的學習不完整;朝令夕改的制度也讓教育現場混亂,師生及校方無所適從。 放榜的日子所剩無幾,高三學生們懷著緊張的心情,準備將三年心血呈現至大學教授眼前。 圖為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的學生在下課時間向老師請教課業問題。 圖/王嘉瑜攝教育朝課綱目標持續推動 各界望打破升學主義綜觀來說,目前學習歷程檔案制度實行邁入第三年,最受肯定的是其良善的立意,透過學習軌跡的紀錄確實有機會讓學生對於學習狀態更有把握,進而使他們思辨與整合。因此,雖然存在許多反對、質疑的聲浪,各界仍無法全盤否定其制度本身。然而陳鐵虎指出,學習歷程檔案是學習國外的制度。由於國情上的不同,社會風氣也不一樣,不少台灣家長鼓勵孩子選科系,都希望孩子選擇對將來比較有前途的科系。學習歷程檔案推廣生涯探索的初衷,在台灣社會重視升學主義的價值觀面前,無可奈何地成為空談。「我覺得如果教育做得好的話,思想就可能改變,思想改的話台灣就能變得更好。」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三年級的張奕琳說道,眼神裡散發著光。他認為新制度上路一定會存在很多不夠完善的部分,但台灣讀書和升學的風氣勢必要改變。他補充,困難的不是教育不願變動,而是家長跟學生太注重成績。因此,他期盼著未來台灣教育能夠成為他理想中的樣態,注重每個人的特長,不再只是表面的數字和排名。接合高中、大學與教育端 攜手促成108課綱理想「希望之後會有更多可以相互對話的機會,讓高中端的師生知道未來的走向,以及大學端期待孩子在高中培養什麼能力?」基隆市立安樂高級中學教師李啟嘉期許道。各界引頸期盼教育部、大學端以及高中端能更努力建立溝通的橋樑,讓大學端選材和高中端育才整合,達成一致性的目標。並由教育部訂定完整的制度與統一的評分標準,讓在新制度中迷失方向的學生,能更自由地自我探索,找到未來的志趣與方向。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黃耀南另提出,教育現場存在很大的M型化現象,資質比較好的學生,學習主動性也高,展現出來的成果就比較多元;反觀學習主動性比較弱的學生,甚至沒有上傳檔案的動力。無論是教育部抑或是主事者,都是在理想的狀態中推動制度,卻與實際在教育現場的第一線師生產生斷裂。他心灰意冷地說道:「對於上位者訂定政策的時候沒有考慮到這些因素,也沒有考慮到基層學校學生和家長面對新制度的困難,我覺得這是很令人痛心的。」大學個人申請第一階段通過結果於3月31日出爐,第一屆實行108課綱的高三學生正處於極為焦慮不安的情緒中。對於學習歷程檔案的製作,他們沒有過去的成品得以參考,當前的每一個選擇都像是場賭注,賭上了自己的未來。任何制度上的改革都難以立竿見影,教育也是同理。各界期待教育部能從制度不夠完善的部分汲取經驗,在108課綱良善的立意奠基下,建立一個健全的教育環境。然而,我們都在觀望,上位者何時能從理想的象牙塔中探出頭來,看見第一線師生以及大學端懇切的呼籲?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的高三學生們,在印著「心想事成」、「第一志願」、「金榜題名」的許願牌上,各自寫下對於大學的想像與期待。 圖/王嘉瑜攝
「新」火相傳:延續母語價值 新住民語文課程的理想與現實
專題
第1729期
「新」火相傳:延續母語價值 新住民語文課程的理想與現實
焦點
2020-06-17
【專題記者阮珮慈、吳曼嘉、張佳琪、徐品蓁綜合報導】「同學我們再唱一次,唱到你的數字就要舉起來喔!Satu、Dua、Tiga...」北新國民小學的馬來語老師手拿數字教具,唱著輕快的歌曲,學生也聚精會神地聽著指示,合力「舉」出一首完整無誤的數字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以下簡稱108課綱)於去年8月正式上路,其中國小的語文領域,除了原有的本土語文外(閩南語、客語、原住民族語),新增七國東南亞地區官方語言供學童選修。如今新住民語文課程開設即將屆滿一年,其成效為何?新二代可以順利學習「母語」嗎?東南亞移民比例高 新住民語首入國小必選修隨著全球化趨勢,東南亞各國與其他國家新住民成為台灣社會的重要成員。根據教育部「新住民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分布概況統計」,民國108年新二代國小學生數為9萬1388人,扣除使用中文的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新二代以父母一方為東南亞籍居多,比例高達91%,尤以越南、印尼籍人數位居前兩名。因此教育部依據108課綱開設新住民語文課程,希望建立新住民子女傳承家庭語言,以及文化多樣性的學習環境,也幫助孩童認識、接納多元文化,培養國際素養。每年5月下旬,學校會發放「語文選修意願調查表」,作為校方辦理下一學年度本土語言課程之參考。去年因應108課綱上路,語言類別從原本的閩、客、原住民族語,擴增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柬埔寨、緬甸、印尼等七種東南亞語,提供國小新生選擇,一週開設一節課,國中生則可依興趣於彈性學習課程選修。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編撰的新住民語文學習教材,去年已完成編輯七國語言,共126冊之教材。 圖/張佳琪攝除了紙本教材,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以下簡稱國教署)也委託國立中央大學及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以下簡稱資策會)製作新住民語文數位學習教材,目前已完成第一至八冊,內容包含七國教材的課文雙語配音、互動問答及歌曲吟唱等數位化內容,建置在國教署「新住民子女教育資訊網」平台的數位課程專區。新住民語文課程提供新二代學習母語的機會,而為避免教育資源落差,教育部將新住民語教師資源比照本土語言辦理,只要有一名小學生選修,學校便須開課,師資經費則由教育部補助。至於師資部分,目前採雙軌制,以教學支援人員(以下簡稱教支人員)為主,正式師資為輔。至於偏鄉小學不易招聘教師,教育部也與「小校聯盟」合作,提供雲端共學、線上學習等服務。新住民語學習路阻礙多 家長意識和應用環境成關鍵為使新住民子女能更融入台灣社會,雖學校開設東南亞語言選修課,部分新住民家長仍希望孩童選修客語、閩南語。在台生活的印尼新住民媽媽蓮雅如表示,自己通常使用中文與家人溝通,而不會使用母語,加上他的孩子未來沒有打算在印尼發展,因此認為不需要學習印尼語。南投縣新媳婦關懷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立法委員羅美玲舉例,客家莊的跨國婚姻家庭中,長輩會希望孩子選修客語,而家裡主要也是以客語溝通,一旦缺乏使用該語言的環境,新二代便不一定會學習新住民語。台越文化協會理事長蔣為文指出,在初期推廣新住民語時,有些長輩無法適應多元文化,導致新住民配偶及其子女沒有機會接觸新住民語。他表示從小學習兩種語言對孩子較沒有負擔,且能讓孩子在小時候就在雙語或三語的環境下成長,無須等到國中才修習第二外語,因此應以鼓勵的方式讓家中長輩接納外來文化。近年來,隨著新南向政策的推動,家中成員也逐漸以較為正面的角度看待新住民,但蔣為文表示仍有進步空間,還有賴政府營造接納多元文化的社會氣氛。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課程審議會大會學生代表委員、同時也是新二代的劉千萍說:「在我童年的時候,家裡並沒有很鼓勵我接觸跟越南有關的事情,就連食物也是,所以整個大氛圍並沒有覺得學媽媽母國的話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小時候他只要發脾氣、情緒不好的時候,其他長輩也會開玩笑地認為是他吃太多越南菜的緣故,導致劉千萍排斥接觸跟越南有關的東西。直到大學時期一門通識課上所播放的紀錄片《失婚記》,劇情使他看見媽媽的影子,也讓劉千萍萌生學習越南語的念頭,並開始接觸新住民的議題,甚至以新住民身份主動競選課審會代表。倘若新二代順利獲得家長支持選修母語,劉千萍指出,「環境」是跨國婚姻家庭的孩子學習母語最大的阻礙,因為該語言通常不會是家庭常用的溝通工具。另一方面,家人對於「在家裡講外國話」的態度,也會影響到孩子對於學習該語言必要性的判斷。北新國小新住民語指導教師林綺琴也補充,有些家長深怕孩童學習新住民語後,會耽誤英語的訓練。他鼓勵家長不妨將學習多元語言當作興趣的種子,讓孩子未來欲深化特定語言能力時,有更豐富的選擇。 學習新住民語需要生活化的情境,新北市新店區北新國民小學新住民語指導教師林綺琴認為,假如爸媽一方是新住民的話,老師會鼓勵學生在家裡盡量開口說,從最基本的吃飯、問候開始,將語言學習融入生活中。 圖/張佳琪攝邁向混齡教育 各校發展大不同除了環境和家庭因素外,新住民語文課程雖才實行一年,不少學校已經預見後續推動的問題。教育部針對教學分組模式並未有明確規定,各校可視情況進行混齡教學。已經推行新住民語課程多年的北新國小,一直以課後社團方式開設新住民語學習課程。新課綱上路後,林綺琴說:「教支老師一直在反應,完蛋了,我的教室二年級開始會加入一年級沒有上,等到二年級才來學的人,我要怎麼上?」北新國小每年會重新調查學童欲選修之語言類別,但學生不一定會在六年裡完整學習一種語言,不同學齡的兒童,學習能力也不一樣。面對不能增聘老師,也無法強制學生從一而終地學習某種語言的現況,北新國小目前還在琢磨未來課程的實行方式。同樣開設新住民語課程已有八年的東安國民小學則是依照「學習程度」進行混齡分班。東安國小校長、也是新住民語文課程綱要研修小組委員的黃木姻則表示,新住民語文課程勢必走向混齡教學,老師須因應班上不同年級的孩子,有「差異化教學」的能力。他建議透過分組合作式學習,或是給予每個孩子不同的學習目標,提升學習效果。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副教授王大修舉例,過去他曾觀察到一位越南語老師實際進行混齡教學時,學生除了能學習語言,同時能直接應用於文化情境。因越南注重長幼輩分秩序,混齡教學便能讓學生實際應用敬語。 新住民語文教師以字卡輔助,增加孩童對語言的理解與課堂趣味性。 圖/徐品蓁攝站上教學第一線 教支人員聘任方式仍待議即便解決上述教育制度問題,教學品質也難以把關。由於具正式新住民語教學資格的人員不足,為了趕上各地方師資需求,新住民語文課程的師資初期規劃以教支人員為主。根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推動新住民語文教學支援人員培訓要點》,只要年滿20歲,並符合相關規定,即可報名參與培訓課程共36節,一節一小時。完成培訓課程,並經過教學演示評定合格者,便可取得教支人員資格,但其取得證書的過程卻屢遭質疑。蔣為文認為經過36小時的課程便可考取證書的規畫,其實不夠完善。他以在台教授外國人華語為例,在台灣若要正式教授外國人華語,必須先修習大學設立之華語教學學程,除了修習20個學分外,還要接受二至三年的實習,才可取得證書。蔣為文建議新住民語教學證書培訓辦法應比照辦理,若培訓課程不夠完整扎實,將造成教師程度參差不齊。社團法人台灣新移民協會創會長麥玉珍表示,不少已經拿到教支證書的姊妹在母國沒有語言教學背景,較無法掌握文法正確性和教學靈活度,導致許多新住民媽媽對現有的母語教學品質存疑,讓孩子選修母語的比例自然不高。他提出,教育部應擬定更嚴謹的教支人員篩選標準。 社團法人台灣新移民協會創會長麥玉珍期盼教育部未來能夠建立篩選教學支援人員之標準,以達到穩定的教學品質。 圖/張佳琪攝對於相關質疑,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原民特教組新住民子女及少數族群教育科科長陳碧玉回應,目前政府有相關配套措施,如在暑假期間開設職前教育研習,以及每班新住民語文課程配置一位由校內正式教師選出的教學指導教師,針對新住民語文教學教師提供諮詢輔導。另外,政府也持續開設進階班與回流教育班,希望加強教支人員在課程教學、班級經營與危機處理的能力。 目前全台共有2746名新住民語文教支人員,因教育部規定每所小學一週只能開設一節該語言課程,因此教支人員需在不同學校兼課,甚至擁有其他兼職工作,才能維持生活所需。黃木姻說:「教支人員收入真的太低,國小鐘點費每節320元,他如果要上15節,一個禮拜要東奔西跑15所學校,月收入甚至沒有2萬塊,是很可怕的事情。」教授越南語的教支人員洪金枝認為,每週老師來回奔波教學,不但辛苦也浪費時間,「在這樣的過程中耗費體力,也會影響到教支人員的教學意願,無法提供孩子良好的教學品質與師生互動。」針對前述狀況導致教支人員教學意願不高,陳碧玉也說明未來新住民語文課程將逐年級實施,政府也會督導縣市主動媒合教支人員與協調跨校排課,並完備跨校共聘作業,以增加教支人員的授課節數和穩定收入。學習不受限 遠距教學盼消弭城鄉教育資源落差為解決偏鄉小學新住民語師資不足問題,使全台各地的新住民學生皆能享有學習平權,由資策會教育研究所創建的「小校聯盟」,打破地域限制,發展遠距互動的教學模式。自106年9月起,國教署與資策會教研所合作,試行「新住民語文課程遠距教學計畫」,推動新住民語言的直播共學課程。108學年度全國有110校參與遠距教學,開設雲端班88班,共計303位學生修習。而資策會教研所從近兩年的觀察發現,當不斷有新學生加入課程時,學生程度、年齡不一,會造成老師在教學上的困難。資策會教研所助理規劃師陳奕華表示,若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將會需要增加班數與師資,會造成聘請實體師資的學校很大的負擔。陳奕華進一步補充,實體教學在聘請師資時,需處理教支人員的教師證、勞健保及共聘,程序複雜。若參與資策會建立的直播共學模式,由他們負責師資聘用,學校只需提供教學設備及學習環境即可,較能減輕校方負擔。透過科技學習的直播課程也曾遭外界懷疑無法帶來良好的學習效率和互動性,「遠距也可以做得非常活潑,手作東西也會有,比如老師會帶學生做越南斗笠、國花、泰國水燈。」陳奕華補充,只要事先與隨班助教準備好教材,教支人員以線上直播也能進行手作教學。資策會教研所創新學習中心副分析師蔡政穎也指出,根據107學年試行教育學生與教師的期末回饋問卷結果,多數學生喜歡此種學習方式,也有繼續修課的意願。他也分享,曾有老師提到,學生戴上耳機後,因外在因素影響力降低,在課堂中反而更專心,因此遠距帶來的學習樣態也是資策會教研所會繼續觀察的方向。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教育研究所創新學習中心副分析師蔡政穎說明,此次疫情帶來的影響也提升大眾對於遠距教學方式的接受度。 圖/阮珮慈攝「遠距跟實體應該是要相輔相成的。」蔡政穎說明,遠距僅是解決偏鄉聘師不易的一種方式,實體教學對老師與學生的班級經營仍十分重要。因此資策會教研所目前也會安排學生與老師見面互動的機會,如期末的實體成果會或圖文競賽等活動,希望能融合遠距與實體兩種教學方式,也期待未來各縣市可規劃直播共學的學習方式,不只由資策會教研所推行,以擴展各方教學資源。新住民語課程傳達文化價值 盼建多元友善社會曾有新住民孩子對麥玉珍提出疑問:「為什麼外國人的小孩叫做混血兒,我們叫做新二代?」當時是他第一次意識到這個問題,不過他鼓勵孩子以平常心面對,並為母親離鄉來台的勇氣感到驕傲。麥玉珍認為許多新二代家長對於東南亞近期經濟發展不夠理解,也不知道學習東南亞語可能帶來的經濟優勢。為解決新住民家長因為語言不同、資訊來源管道較少或是政策宣傳不足等問題,教育部也採取加強社會宣導的行動,如要求各校在家長日、入學通知上宣導新住民語課程,落實調查家長意願,也鼓勵家長讓子女修習新住民語言課程。自109學年度起,教育部更將課綱文宣翻譯成七國語言,與語文選修意願調查表一起發送,讓家長們都能充分了解政策。麥玉珍強調,新住民語文課程政策還需仰賴學校、家長和老師相互溝通才能有更多發展,唯有建立新住民對自身族群的認同,在台灣的他們才願意傳承自己的文化。 每周二是北新國民小學的「母語日」,除了語言教學,也會藉由安排活動讓孩子體驗該國文化。 圖/張佳琪攝新住民語文課程協助學生增加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的能力,並深化新二代自身的跨國文化成長背景優勢,提升競爭力。黃木姻認為,新住民語文課程不僅讓孩子學習語言、作為一項溝通工具,同時也能擴展他們的文化視野和國際觀,「他(學生)會發現每個國家都有它的特色,沒有誰落後、誰比較進步的問題。」他也提到,台灣人在選擇第二外語時會以國家區別語言的等級,但是語言從來沒有高低級之分。他期盼藉由新課綱的推動,改善台灣對東南亞長期的文化偏見,讓台灣成為一個包容尊重的多元社會。
教育的另一個選擇 自學之路的理想與現實
專題
第1677期
教育的另一個選擇 自學之路的理想與現實
焦點
2018-05-14
【專題記者謝佩旻、李卓朗、曾楷傑綜合報導】「為什麼不用上學?」「不上學,以後跟不上別人怎麼辦?」近年來,教育方法越來越多元,除了體制內學校、實驗教育外,「在家自學」也逐漸成為教育界的新焦點。如數位政務委員唐鳳、高爾夫球女將曾雅妮皆是自學出身。究竟為何這些學生要捨棄一般學校教育,走一條和他人不一樣的道路?體制內與體制外的教育差異為何?自學學生的未來會面臨什麼困難與挑戰?<b>從四人至數千人 自學制度的進程與革新台灣在家自學要追溯至民國87年,四位從美國返台的家長在台北市開始試辦自學,並間接影響政府,在88年修正《國民教育法》,授權各縣市自行訂定相關辦法。直到103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實驗教育三法》(註1),由上而下整合了過去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訂定的實驗教育實施辦法。教育部因此委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成立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後文簡稱中心),希望由專業人士主導、推動實驗教育的發展,並促進台灣的教育改革與創新。中心的計畫主持人、政大教育系副教授鄭同僚表示,中心成立之初只針對偏鄉學校型態實驗教育進行改革,但時任教育部長潘文忠希望能擴大實驗教育的對象,因此又將範圍拉大至全台各地的學校。《實驗教育三法》之一的《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實施條例》使高中自學合法化,而且也可以和在校生一樣,參加學科能力測驗與指定科目考試,享有推甄與考試入大學的權利。實施兩年後,為了將兒童及少年相關權益規範等體制教育內對學生的保護擴及至自學的學生,通過修正草案(註2),並於107年1月開始實行。教育部統計處的資料顯示,參與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學生數(即自學人數)由100學年的1651人,至106學年已增至4786人,成長近2倍,但占總學生人數的比率仍只有0.19%。另外,根據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國小教育科國小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統計,台北市在106學年度計有1,681位學生參與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比105學年度的1,247位學生,成長35%,超過全台自學人數的三分之一。在家自學(homeschooling),在臺灣的正式名稱為「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依據《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共分為個人、團體與機構自學三種型態。「要如何申請自學?會不會很麻煩?」是許多初步接觸自學領域的家長與學生最擔心的問題,導致許多學生因為未能充分了解而卻步。致力於舉辦自學相關座談會及講座的「拆框工作坊」創辦人蔡伊婷表示,申請自學並不困難,只要在每年四月及十月的申請期間提出「實驗教育計劃」等申請文件,經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審議會(以下簡稱審議會)審查通過後,即可開始在家自學。在自學期間,有些縣市會需要成果發表,呈現執行狀況並分享經驗,同時在計畫結束後,還需提交「學習報告書」以檢驗學習成效。註1:實驗三法包含「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以及「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委託私人辦理條例」。註2:107年1月修正之條例為《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實施條例》第 25 條。<b>自學方式百百種  多元樣貌大不同隨著法源完備,不只在家自學學生人數快速成長,教學模式也比過去更活潑多樣。慕真在家教育協會秘書長熊慧媛表示,教養子女是父母的天職,不應由政府或學校負擔所有的責任。 熊慧媛為慕真在家教育協會創辦人之一。 圖/李卓朗攝參與慕真在家教育人文學堂課程的呂乃源正準備升上大學,對資訊及科技抱有極大興趣,平時也會協助線上數位課程的拍攝及架設。他和弟弟妹妹都是自學長大的,媽媽甘憲平認為,自學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有了穩固的信心,做任何事情也能比較順利。 參與人文學堂課程的學生認真聽講。 圖/李卓朗攝另一個在家自學的家庭,媽媽林芳宇十多年前在美國認識一群在家自學家庭,了解他們的理念與方法,決定讓孩子用此方式學習。她認為培養品格是首要之事,只要幫助孩子建立「學習是本份」的觀念,他們就可以建立自己學習的方式。「既然放棄了一個當時所謂的鐵飯碗,我要做一個不一樣的全職媽媽。」住在新竹的邱淑娟,在二十三年前為了孩子放棄高薪工作,在接觸有關教養的訊息與書籍後,第一次在報紙上知道「自學」這個名詞。邱淑娟家中的三個孩子都從學齡前便開始在家自學,至今兩個兒子分別就讀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及國立臺灣大學,女兒鄭羽今年 14 歲,預計持續自學至高中。 鄭羽和其他年齡相仿的孩童在家中參與共學課程。 圖/邱淑娟提供曾出版書籍、十五歲起就至各地演講的陳慧潔有「全台灣最年輕演說家」之稱,陳慧潔的姐姐在低年級時曾進入學校就讀,但因為父母工作時間大多以假日及晚間為主,為避免犧牲和家人相處的機會,夫妻倆決定讓四個女兒在家自學。體制內學校不符期待 學生另尋出路來自台中的劉冠廷原先有進入高中就讀,但學校的教育方式不符合他的期待,因此與家人討論過後決定在家自學。劉冠廷透露,他對農業較感興趣,平時都是利用網路資源去自學,空閒時間則會到農場打工,甚至會到大學課堂上旁聽,「自學的好處就是想學什麼就學什麼。」Taylor(化名)和 Ricky(化名)目前是拆框工作坊的志工,兩人皆因為在學校曾遇困難而選擇自學。今年 18 歲的 Taylor 在小學階段都生活得非常順遂,但自從國中開始,課業壓力排山倒海而來。升上高中之後,學科更加困難,再加上他無法適應新的環境,因此在高二時提出自學申請。Ricky 原先循正規的教育體制進入小學就讀,但在校期間遭到老師體罰而心生畏懼,轉學之後又被全班排擠,於是他開始排斥上學,種種考量之下,父母決定讓Ricky在家自學。 Ricky 在國小離開學校後,變得開朗又有自信。 圖/曾楷傑攝<b>團體自學 共創教學新可能人稱「綠豆粉圓爸」的趙介亭,在兩位兒子出生後成為全職奶爸。因為妻子是幼稚園老師,她認為小孩進入幼稚園會受到很多限制,有許多科目是在幼兒發展階段不需要的,造成「幼兒園小學化」,因此決定讓孩子與年齡相仿的家庭組成學齡前成長團體(playgroup)。然而,他認為只有個人自學是不夠的。為此,趙介亭在2012年創辦「可能非學校」,讓國中小階段的學生能以「團體自學」的方式學習,並以「先育後教」、「多學少教」的教學方法,實驗各種教育的可能。「團體自學」提供選擇自學但無法全日教養兒女的雙薪家庭一個新的選擇。另一個自學團體「宸恩自學團」成立於今年四月,對象是國中生,基礎學科的老師都擁有實驗教學的背景。主持人李銘洋表示,他們重視培養學生的基礎課程,因為大部分加入宸恩自學團的學生,在高中都會繼續進入體制內升學,如果學生沒有打好基礎,將會影響日後修讀其他學科。 趙介亭為了兩個兒子成為全職奶爸。 圖/謝佩旻攝<b>生活即教學 處處皆教室<b>個人自學有別於坐在教室內單方面吸收,在家自學的學生需要透過不同管道與媒材學習。林芳宇和邱淑娟不約而同的表示,讓孩子從小養成大量閱讀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邱淑娟的三位孩子在國小階段都未曾讀過教科書,三位孩子的數學皆是由母親教導,也會有其他自學家庭的孩子至家中共學;而針對英文、國文等語言,便是藉由演講口說、廣泛閱讀等訓練來培養。在課外的方面,邱淑娟說:「通常都是孩子發現自己的需要,才會尋找資源。」她會依照不同孩子的興趣選擇游泳、桌球、羽球、圍棋以及樂器等課程,也時常以經濟實惠的露營方式旅遊,向大自然學習。 鄭羽的數學課由媽媽邱淑娟教導,以繪製海報的方式加深對觀念的印象。 圖/邱淑娟提供國小六年級簡瑩瑩(化名)和國中一年級簡軒軒(化名)從去年起開始在家自學,母親在他們兩姐妹自學的路上擔任輔助的角色,自學的過程全靠他們的自主學習。簡瑩瑩說:「在家自學,都是發展有興趣的東西,不會有科目是一定要學,也不會有課本,都是自己找資源。」平時兩姐妹以主題式的方法學習,並不會刻意分科目學習和安排科目時間表。他們的學習資源大多來自網路和其他的免費資源,簡瑩瑩對舞蹈、烘焙及英語的興趣較大,透過網路的教學影片學習舞蹈和烘焙,並上網學習英文單字。姐姐簡軒軒則是透過「均一教育平台」學習數學,他們也會運用大學的學習資源,向國立東華大學借閱歷史及自然等領域的書籍並參與大學的社團。簡媽媽說:「老大學習歷史時,對二二八事件感興趣,一般的教科書不足以了解事情的全貌。」簡媽媽認為生活到處都是資源,透過接觸身邊的人,也能學到各種知識。Taylor 在自學的初期接觸了泰語課程,因而激發了他心中對語言學習的熱愛,關於自學教材的來源,他說自己主要是透過網路獲取學習資源,真的有興趣的項目則會選擇參加共學課程。Taylor 表示,因為課堂上的同學有些是剛出社會的年輕人,有些是進入職場許久的中年男子,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人生閱歷,所以和這些人交流相處可以讓自己擁有不一樣的視野。相較於前者的專才教學,陳伯杰較重視基礎知識的培養。他表示,夫妻倆平日都待在家中陪著孩子,教材仍以學校的課本為主。陳伯杰強調,他們更關心孩子們使用知識落實生活與運用能力,例如煮飯、打掃等。他說:「考試不是最好的學習驗證方式,現實生活運用與專題製作報告,才能塑造真實帶著走的能力。」目前陳慧潔大學休學至澳洲打工度假,因為這樣的成長經驗,使他能學習妥善規劃時間並體驗異地生活。&nbsp; 中年級的學生正專心的計畫環遊世界旅行的路線。 圖/謝佩旻攝<b>自學只是金字塔上層的專屬?由於教育部的經費支持,公立國民小學及中學的學習成本相對低廉。此外,自學的師資、教學環境及教材,相較於體制內教育,並沒有既有的資源可以使用,需要付出額外的時間蒐集並準備教材,增加成本。因此,許多人認為自學或許只限制在具有一定經濟能力的家庭中才能進行,間接排擠了部分有心自學卻無力負擔的學生。然而,劉冠廷和另一位自學生語樂(化名)都認為經濟條件並不會造成自學的阻礙,因為在現階段的年紀,他們都有能力透過網路取得自學的資源,不需要花錢購買昂貴的教材或是至才藝班學習其他技能。但他們也坦言,因為身為高中生,有些事情已經可以自我打理,因此平日都是自己獨處居多。若是國小或國中的自學生們,還沒有完全獨立自主的能力,父母親可能就必須花費時間和精力在孩子身上。申請自學時選擇高中職藝術群的范怡在外參加了不少才藝課程,包括漫畫課、色鉛筆課程、街舞課,也有英文課和國文寫作。雖然才藝課程每學期都必須付出高額開銷,但政府每學期都有為藝術群的自學生提供大約3萬元的補助,他也會盡量控制課程上的開銷,所以課程的花費大多都能以政府的補助來負擔。在撰寫自學申請書時,林芳宇發現教育部十分鼓勵自學學生多方面嘗試。因為沒有固定的學科限制,自學學生平常有更多時間與機會接觸世界各地發生的事情,相較於同年齡者也更有國際觀。林芳宇認為,現今台灣的學習資源過多,有些自學家庭會依照孩子的興趣,每天去上不同的課程,但孩子在還沒有辨別能力時接觸過多資訊,可能反而會降低他們的專注度,也無法擁有規律的生活。曾接觸多個自學家庭的熊慧媛也表示,一些家庭習慣把小孩往外送到各式式樣的自學團體,不但耗時耗力,還會造成家庭的負擔。他認為自學不應該是「餵食教育」,而是幫助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發掘優勢和興趣,進而主動學習。熊慧媛認為自學是一種價值的選擇,經濟成本不會比體制內教育高,但父母需要承擔起教育者的身分,投入更多的時間在孩子的身上。《在家自學的四個孩子》的作者許惠珺則認為,如果在家自學是指聘請別人來教,必然需要有足夠的經濟基礎。「在家自學最大的意義和精神,是由家長親自帶領孩子自學。」他認為教育不只是知識層面,還有生活層面和品格層面,後兩者由家長以身作則來執行,才能獲得最佳效果。 許惠珺讓四位兒女從小自學,他認為自學能提升學習效率。 圖/許惠珺提供相對於個人自學,團體自學由於需要聘請老師與場地使用的費用,家長的負擔也較高。李銘洋認為,為了支出這些必要成本,團體自學每學期的學費一般都偏高,對於經濟狀況不好的家庭造成門檻。趙介亭則表示可能非學校的學生大多來自雙薪家庭,但由於台灣社會福利仍不夠完善,中產階級看似選擇很多,但是學費上還是很有壓力。邱淑娟表示,現今的網路資源豐富,家長需要守住原來的初衷,以免流於所謂的「菁英教育」,「若課表被各式各樣的活動填滿,學習便可能失去方向性。」對此,鄭同僚則認為目前台灣的實驗教育確實是一種菁英教育,畢竟政府資源沒有真正投入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也導致進入實驗教育的經濟門檻居高不下,中產階級以上或許還有能力負擔,但勞工階級恐怕力有未逮,他說:「假如政府不增加資源投入至非學,實驗教育就會變成有錢人家的遊戲。」此外,自學資源也存在著地區間的差異。住在桃園的范怡表示,台北無論是自學人數和資源都較多,因此大部分的才藝課程都要特意來台北上課。鄭同僚建議,各縣市政府應成立「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資源中心」,協助學生及家長整合區域內資源,並透過辦講座、課程等主動的方式給予支持,「目前教育部的重點還是在學校系統,各縣市非學系統性的輔導確實不足」。 范怡除了在家自學,也在外擔任志工和參加各種藝術類的課程。 圖/李卓朗攝鄭同僚指出,各縣市政府的審議委員未必都是實驗教育的專業人士,有些人純粹只審查申請資料,但卻缺乏輔導能力給予家長與學生申請上的協助,這樣的做法也間接造成申請者亟欲想進入實驗教育,卻缺乏專業諮詢而無法通過。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中心透過面試與培訓建立一套審議委員的候選名單,各縣市如有需要則可由名單中尋找適當的人選,另外每年也都會辦審議委員跟政府行政人員的共識營,透過推廣與宣傳期盼減少自學申請的問題。 鄭同僚為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的計畫主持人,致力於推行實驗教育、促進台灣的教育改革。 圖/曾楷傑攝<b>步履維艱的自主學習<b>個人自學的難處「不念書,以後找不到工作怎麼辦?」家中長輩關懷的眼神、周圍親友的疑問都是剛開始自學的家庭可能面臨的挑戰。邱淑娟表示,在最初「走一條較少人走的路」時,她的父母親擔心孫子女的未來發展,因此非常不認同。在充分了解與觀察後,周遭親友越來越能接受,甚至請教他教養孩子的方法。甘憲平認為家長也需培養自學的能力,「最大的學習者其實不是孩子,而是家長。」他過去曾以為能將自己的成長經驗和原生家庭背景套在兒女身上,但因時代及環境不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課題須面對,他也在過程中學習更認識自己的孩子。范怡也坦言,在自學並不是那麼順利,畢竟在家自學的過程十分仰賴個人學習的主動性,過程中曾多次經歷低潮期,因失去動力而停滯不前。范怡表示在低潮期間「一打開書,就跑去做別的事情。」范怡說:「有半年都這樣,不知道要做什麼,很痛苦,家長也沒有辦法幫你,只能一直提醒你。」最後透過重新規劃自己學習的時間表讓自己走出低潮,換一個學習的模式。許多自學生提到在自學初期容易分心,難以將專注力完全放在學習身上。鄭同僚將問題的主因歸咎於政府的輔導能力疲弱,無法適時了解每個自學生的學習情況。另外家長也必須負擔一部份的責任,他們應該審視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帶著孩子自學,而不是只有三分鐘熱度。依據教育部107年1月31日頒布修正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第10條規定,審議會委員人數為9至21人。而審議會由教育行政機關代表、實驗教育相關團體代表等不同領域的人士組成。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國小教育科國小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業務聯絡人陳冠燁表示,台北市107學年度審議會委員共 21 名,體制內的校長或教學人員共7名,且均有實驗教育經驗。在台灣,「在家自學」發展至今已逾二十年,有了法源依據後,自學人數逐漸增加,不過比例仍只占總學生數很少的一部分。在家自學雖然不像體制內擁有固定來源的教育資源,但其實只要善用資源,包含線上課程、自組共學團體、團體自學班等,處處都可以是學習的管道。走出體制,自學學生可以更自由地適性發展,還有機會提早發覺自身興趣。自學也不一定是金字塔上層的專屬,根據情況不同,經濟因素通常並不是自學最主要的門檻,但對部分家庭來說,仍是難以捨棄體制內學校的原因之一。<b>體制教育與自學的抉擇 升學銜接和想法差異陳恩雅目前計畫大學後自美國就學,因此每年都會做美國的分齡程度測驗,用多元且較客觀的方式檢視學習成效。關於未來的升學道路,林芳宇認為學歷並不是最重要的,「在國外只要有實力就可以被用,在台灣則一定要有文憑。」語氣中也道出對台灣人學歷至上的無奈。由於自學生比較早學習如何規劃自己的時間,進大學後與體制內的學生形成差異。目前於拆框工作坊擔任教師的曾維瑩說:「大一的同學都剛從高中的束縛放出來,自學生早已習慣了,也比較知道怎麼安排。」范怡表示,他的哥哥在自學期間花了許多時間研究遊戲設計,參加學測後,最終如願就讀相關科系。哥哥認為大學跟自學很相似,都是要自己規劃時間,體制內的學生反而比較不知道怎麼安排。&nbsp;
教育的另一個選擇 自學之路的理想與現實
專題
第1677期
教育的另一個選擇 自學之路的理想與現實
焦點
2018-05-10
【專題記者謝佩旻、李卓朗、曾楷傑綜合報導】「為什麼不用上學?」「不上學,以後跟不上別人怎麼辦?」近年來,教育方法越來越多元,除了體制內學校、實驗教育外,「在家自學」也逐漸成為教育界的新焦點。如數位政務委員唐鳳、高爾夫球女將曾雅妮皆是自學出身。究竟為何這些學生要捨棄一般學校教育,走一條和他人不一樣的道路?體制內與體制外的教育差異為何?自學學生的未來會面臨什麼困難與挑戰?<b>從四人至數千人 自學制度的進程與革新台灣在家自學要追溯至民國87年,四位從美國返台的家長在台北市開始試辦自學,並間接影響政府,在88年修正《國民教育法》,授權各縣市自行訂定相關辦法。直到103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實驗教育三法》(註1),由上而下整合了過去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訂定的實驗教育實施辦法。教育部因此委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成立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後文簡稱中心),希望由專業人士主導、推動實驗教育的發展,並促進台灣的教育改革與創新。中心的計畫主持人、政大教育系副教授鄭同僚表示,中心成立之初只針對偏鄉學校型態實驗教育進行改革,但時任教育部長潘文忠希望能擴大實驗教育的對象,因此又將範圍拉大至全台各地的學校。《實驗教育三法》之一的《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實施條例》使高中自學合法化,而且也可以和在校生一樣,參加學科能力測驗與指定科目考試,享有推甄與考試入大學的權利。實施兩年後,為了將兒童及少年相關權益規範等體制教育內對學生的保護擴及至自學的學生,通過修正草案(註2),並於107年1月開始實行。教育部統計處的資料顯示,參與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學生數(即自學人數)由100學年的1651人,至106學年已增至4786人,成長近2倍,但占總學生人數的比率仍只有0.19%。另外,根據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國小教育科國小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統計,台北市在106學年度計有1,681位學生參與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比105學年度的1,247位學生,成長35%,超過全台自學人數的三分之一。在家自學(homeschooling),在臺灣的正式名稱為「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依據《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共分為個人、團體與機構自學三種型態。「要如何申請自學?會不會很麻煩?」是許多初步接觸自學領域的家長與學生最擔心的問題,導致許多學生因為未能充分了解而卻步。致力於舉辦自學相關座談會及講座的「拆框工作坊」創辦人蔡伊婷表示,申請自學並不困難,只要在每年四月及十月的申請期間提出「實驗教育計劃」等申請文件,經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審議會(以下簡稱審議會)審查通過後,即可開始在家自學。在自學期間,有些縣市會需要成果發表,呈現執行狀況並分享經驗,同時在計畫結束後,還需提交「學習報告書」以檢驗學習成效。註1:實驗三法包含「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以及「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委託私人辦理條例」。註2:107年1月修正之條例為《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實施條例》第 25 條。<b>自學方式百百種  多元樣貌大不同隨著法源完備,不只在家自學學生人數快速成長,教學模式也比過去更活潑多樣。慕真在家教育協會秘書長熊慧媛表示,教養子女是父母的天職,不應由政府或學校負擔所有的責任。 熊慧媛為慕真在家教育協會創辦人之一。 圖/李卓朗攝參與慕真在家教育人文學堂課程的呂乃源正準備升上大學,對資訊及科技抱有極大興趣,平時也會協助線上數位課程的拍攝及架設。他和弟弟妹妹都是自學長大的,媽媽甘憲平認為,自學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有了穩固的信心,做任何事情也能比較順利。 參與人文學堂課程的學生認真聽講。 圖/李卓朗攝另一個在家自學的家庭,媽媽林芳宇十多年前在美國認識一群在家自學家庭,了解他們的理念與方法,決定讓孩子用此方式學習。她認為培養品格是首要之事,只要幫助孩子建立「學習是本份」的觀念,他們就可以建立自己學習的方式。「既然放棄了一個當時所謂的鐵飯碗,我要做一個不一樣的全職媽媽。」住在新竹的邱淑娟,在二十三年前為了孩子放棄高薪工作,在接觸有關教養的訊息與書籍後,第一次在報紙上知道「自學」這個名詞。邱淑娟家中的三個孩子都從學齡前便開始在家自學,至今兩個兒子分別就讀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及國立臺灣大學,女兒鄭羽今年 14 歲,預計持續自學至高中。 鄭羽和其他年齡相仿的孩童在家中參與共學課程。 圖/邱淑娟提供曾出版書籍、十五歲起就至各地演講的陳慧潔有「全台灣最年輕演說家」之稱,陳慧潔的姐姐在低年級時曾進入學校就讀,但因為父母工作時間大多以假日及晚間為主,為避免犧牲和家人相處的機會,夫妻倆決定讓四個女兒在家自學。體制內學校不符期待 學生另尋出路「上學好日子」是一個位於中部的教育組織,創立至今還未滿一年,成員主要是高中生。他們不滿意學校教育,於是透過臉書(Facebook)粉絲專頁宣傳他們的理念,並舉辦講座及座談會推廣實驗教育。創辦人之一劉冠廷原先有進入高中就讀,但學校的教育方式不符合他的期待,因此與家人討論過後決定在家自學。劉冠廷透露,他對農業較感興趣,平時都是利用網路資源去自學,空閒時間則會到農場打工,甚至會到大學課堂上旁聽,「自學的好處就是想學什麼就學什麼。」Taylor(化名)和 Ricky(化名)目前是拆框工作坊的志工,兩人皆因為在學校曾遇困難而選擇自學。今年 18 歲的 Taylor 在小學階段都生活得非常順遂,但自從國中開始,課業壓力排山倒海而來。升上高中之後,學科更加困難,再加上他無法適應新的環境,因此在高二時提出自學申請。Ricky 原先循正規的教育體制進入小學就讀,但在校期間遭到老師體罰而心生畏懼,轉學之後又被全班排擠,於是他開始排斥上學,種種考量之下,父母決定讓Ricky在家自學。 Ricky 在國小離開學校後,變得開朗又有自信。 圖/曾楷傑攝<b>團體自學 共創教學新可能人稱「綠豆粉圓爸」的趙介亭,在兩位兒子出生後成為全職奶爸。因為妻子是幼稚園老師,她認為小孩進入幼稚園會受到很多限制,有許多科目是在幼兒發展階段不需要的,造成「幼兒園小學化」,因此決定讓孩子與年齡相仿的家庭組成學齡前成長團體(playgroup)。然而,他認為只有個人自學是不夠的。為此,趙介亭在2012年創辦「可能非學校」,讓國中小階段的學生能以「團體自學」的方式學習,並以「先育後教」、「多學少教」的教學方法,實驗各種教育的可能。「團體自學」提供選擇自學但無法全日教養兒女的雙薪家庭一個新的選擇。另一個自學團體「宸恩自學團」成立於今年四月,對象是國中生,基礎學科的老師都擁有實驗教學的背景。主持人李銘洋表示,他們重視培養學生的基礎課程,因為大部分加入宸恩自學團的學生,在高中都會繼續進入體制內升學,如果學生沒有打好基礎,將會影響日後修讀其他學科。 趙介亭為了兩個兒子成為全職奶爸。 圖/謝佩旻攝<b>生活即教學 處處皆教室<b>個人自學有別於坐在教室內單方面吸收,在家自學的學生需要透過不同管道與媒材學習。林芳宇和邱淑娟不約而同的表示,讓孩子從小養成大量閱讀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邱淑娟的三位孩子在國小階段都未曾讀過教科書,三位孩子的數學皆是由母親教導,也會有其他自學家庭的孩子至家中共學;而針對英文、國文等語言,便是藉由演講口說、廣泛閱讀等訓練來培養。在課外的方面,邱淑娟說:「通常都是孩子發現自己的需要,才會尋找資源。」她會依照不同孩子的興趣選擇游泳、桌球、羽球、圍棋以及樂器等課程,也時常以經濟實惠的露營方式旅遊,向大自然學習。 鄭羽的數學課由媽媽邱淑娟教導,以繪製海報的方式加深對觀念的印象。 圖/邱淑娟提供國小六年級簡瑩瑩(化名)和國中一年級簡軒軒(化名)從去年起開始在家自學,母親在他們兩姐妹自學的路上擔任輔助的角色,自學的過程全靠他們的自主學習。簡瑩瑩說:「在家自學,都是發展有興趣的東西,不會有科目是一定要學,也不會有課本,都是自己找資源。」平時兩姐妹以主題式的方法學習,並不會刻意分科目學習和安排科目時間表。他們的學習資源大多來自網路和其他的免費資源,簡瑩瑩對舞蹈、烘焙及英語的興趣較大,透過網路的教學影片學習舞蹈和烘焙,並上網學習英文單字。姐姐簡軒軒則是透過「均一教育平台」學習數學,他們也會運用大學的學習資源,向國立東華大學借閱歷史及自然等領域的書籍並參與大學的社團。簡媽媽說:「老大學習歷史時,對二二八事件感興趣,一般的教科書不足以了解事情的全貌。」簡媽媽認為生活到處都是資源,透過接觸身邊的人,也能學到各種知識。Taylor 在自學的初期接觸了泰語課程,因而激發了他心中對語言學習的熱愛,關於自學教材的來源,他說自己主要是透過網路獲取學習資源,真的有興趣的項目則會選擇參加共學課程。Taylor 表示,因為課堂上的同學有些是剛出社會的年輕人,有些是進入職場許久的中年男子,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人生閱歷,所以和這些人交流相處可以讓自己擁有不一樣的視野。相較於前者的專才教學,陳伯杰較重視基礎知識的培養。他表示,夫妻倆平日都待在家中陪著孩子,教材仍以學校的課本為主。陳伯杰強調,他們更關心孩子們使用知識落實生活與運用能力,例如煮飯、打掃等。他說:「考試不是最好的學習驗證方式,現實生活運用與專題製作報告,才能塑造真實帶著走的能力。」目前陳慧潔大學休學至澳洲打工度假,因為這樣的成長經驗,使他能學習妥善規劃時間並體驗異地生活。&nbsp; 中年級的學生正專心的計畫環遊世界旅行的路線。 圖/謝佩旻攝<b>自學只是金字塔上層的專屬?由於教育部的經費支持,公立國民小學及中學的學習成本相對低廉。此外,自學的師資、教學環境及教材,相較於體制內教育,並沒有既有的資源可以使用,需要付出額外的時間蒐集並準備教材,增加成本。因此,許多人認為自學或許只限制在具有一定經濟能力的家庭中才能進行,間接排擠了部分有心自學卻無力負擔的學生。然而,劉冠廷和語樂都認為經濟條件並不會造成自學的阻礙,因為在現階段的年紀,他們都有能力透過網路取得自學的資源,不需要花錢購買昂貴的教材或是至才藝班學習其他技能。但他們也坦言,因為身為高中生,有些事情已經可以自我打理,因此平日都是自己獨處居多。若是國小或國中的自學生們,還沒有完全獨立自主的能力,父母親可能就必須花費時間和精力在孩子身上。申請自學時選擇高中職藝術群的范怡在外參加了不少才藝課程,包括漫畫課、色鉛筆課程、街舞課,也有英文課和國文寫作。雖然才藝課程每學期都必須付出高額開銷,但政府每學期都有為藝術群的自學生提供大約3萬元的補助,他也會盡量控制課程上的開銷,所以課程的花費大多都能以政府的補助來負擔。在撰寫自學申請書時,林芳宇發現教育部十分鼓勵自學學生多方面嘗試。因為沒有固定的學科限制,自學學生平常有更多時間與機會接觸世界各地發生的事情,相較於同年齡者也更有國際觀。林芳宇認為,現今台灣的學習資源過多,有些自學家庭會依照孩子的興趣,每天去上不同的課程,但孩子在還沒有辨別能力時接觸過多資訊,可能反而會降低他們的專注度,也無法擁有規律的生活。曾接觸多個自學家庭的熊慧媛也表示,一些家庭習慣把小孩往外送到各式式樣的自學團體,不但耗時耗力,還會造成家庭的負擔。他認為自學不應該是「餵食教育」,而是幫助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發掘優勢和興趣,進而主動學習。熊慧媛認為自學是一種價值的選擇,經濟成本不會比體制內教育高,但父母需要承擔起教育者的身分,投入更多的時間在孩子的身上。《在家自學的四個孩子》的作者許惠珺則認為,如果在家自學是指聘請別人來教,必然需要有足夠的經濟基礎。「在家自學最大的意義和精神,是由家長親自帶領孩子自學。」他認為教育不只是知識層面,還有生活層面和品格層面,後兩者由家長以身作則來執行,才能獲得最佳效果。 許惠珺讓四位兒女從小自學,他認為自學能提升學習效率。 圖/許惠珺提供相對於個人自學,團體自學由於需要聘請老師與場地使用的費用,家長的負擔也較高。李銘洋認為,為了支出這些必要成本,團體自學每學期的學費一般都偏高,對於經濟狀況不好的家庭造成門檻。趙介亭則表示可能非學校的學生大多來自雙薪家庭,但由於台灣社會福利仍不夠完善,中產階級看似選擇很多,但是學費上還是很有壓力。邱淑娟表示,現今的網路資源豐富,家長需要守住原來的初衷,以免流於所謂的「菁英教育」,「若課表被各式各樣的活動填滿,學習便可能失去方向性。」對此,鄭同僚則認為目前台灣的實驗教育確實是一種菁英教育,畢竟政府資源沒有真正投入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也導致進入實驗教育的經濟門檻居高不下,中產階級以上或許還有能力負擔,但勞工階級恐怕力有未逮,他說:「假如政府不增加資源投入至非學,實驗教育就會變成有錢人家的遊戲。」此外,自學資源也存在著地區間的差異。住在桃園的范怡表示,台北無論是自學人數和資源都較多,因此大部分的才藝課程都要特意來台北上課。鄭同僚建議,各縣市政府應成立「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資源中心」,協助學生及家長整合區域內資源,並透過辦講座、課程等主動的方式給予支持,「目前教育部的重點還是在學校系統,各縣市非學系統性的輔導確實不足」。 范怡除了在家自學,也在外擔任志工和參加各種藝術類的課程。 圖/李卓朗攝鄭同僚指出,各縣市政府的審議委員未必都是實驗教育的專業人士,有些人純粹只審查申請資料,但卻缺乏輔導能力給予家長與學生申請上的協助,這樣的做法也間接造成申請者亟欲想進入實驗教育,卻缺乏專業諮詢而無法通過。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中心透過面試與培訓建立一套審議委員的候選名單,各縣市如有需要則可由名單中尋找適當的人選,另外每年也都會辦審議委員跟政府行政人員的共識營,透過推廣與宣傳期盼減少自學申請的問題。 鄭同僚為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的計畫主持人,致力於推行實驗教育、促進台灣的教育改革。 圖/曾楷傑攝<b>步履維艱的自主學習<b>個人自學的難處「不念書,以後找不到工作怎麼辦?」家中長輩關懷的眼神、周圍親友的疑問都是剛開始自學的家庭可能面臨的挑戰。邱淑娟表示,在最初「走一條較少人走的路」時,她的父母親擔心孫子女的未來發展,因此非常不認同。在充分了解與觀察後,周遭親友越來越能接受,甚至請教他教養孩子的方法。甘憲平認為家長也需培養自學的能力,「最大的學習者其實不是孩子,而是家長。」他過去曾以為能將自己的成長經驗和原生家庭背景套在兒女身上,但因時代及環境不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課題須面對,他也在過程中學習更認識自己的孩子。范怡也坦言,在自學並不是那麼順利,畢竟在家自學的過程十分仰賴個人學習的主動性,過程中曾多次經歷低潮期,因失去動力而停滯不前。范怡表示在低潮期間「一打開書,就跑去做別的事情。」范怡說:「有半年都這樣,不知道要做什麼,很痛苦,家長也沒有辦法幫你,只能一直提醒你。」最後透過重新規劃自己學習的時間表讓自己走出低潮,換一個學習的模式。許多自學生提到在自學初期容易分心,難以將專注力完全放在學習身上。鄭同僚將問題的主因歸咎於政府的輔導能力疲弱,無法適時了解每個自學生的學習情況。另外家長也必須負擔一部份的責任,他們應該審視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帶著孩子自學,而不是只有三分鐘熱度。依據教育部107年1月31日頒布修正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第10條規定,審議會委員人數為9至21人。而審議會由教育行政機關代表、實驗教育相關團體代表等不同領域的人士組成。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國小教育科國小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業務聯絡人陳冠燁表示,台北市107學年度審議會委員共 21 名,體制內的校長或教學人員共7名,且均有實驗教育經驗。在台灣,「在家自學」發展至今已逾二十年,有了法源依據後,自學人數逐漸增加,不過比例仍只占總學生數很少的一部分。在家自學雖然不像體制內擁有固定來源的教育資源,但其實只要善用資源,包含線上課程、自組共學團體、團體自學班等,處處都可以是學習的管道。走出體制,自學學生可以更自由地適性發展,還有機會提早發覺自身興趣。自學也不一定是金字塔上層的專屬,根據情況不同,經濟因素通常並不是自學最主要的門檻,但對部分家庭來說,仍是難以捨棄體制內學校的原因之一。<b>體制教育與自學的抉擇 升學銜接和想法差異陳恩雅目前計畫大學後自美國就學,因此每年都會做美國的分齡程度測驗,用多元且較客觀的方式檢視學習成效。關於未來的升學道路,林芳宇認為學歷並不是最重要的,「在國外只要有實力就可以被用,在台灣則一定要有文憑。」語氣中也道出對台灣人學歷至上的無奈。由於自學生比較早學習如何規劃自己的時間,進大學後與體制內的學生形成差異。目前於拆框工作坊擔任教師的曾維瑩說:「大一的同學都剛從高中的束縛放出來,自學生早已習慣了,也比較知道怎麼安排。」范怡表示,他的哥哥在自學期間花了許多時間研究遊戲設計,參加學測後,最終如願就讀相關科系。哥哥認為大學跟自學很相似,都是要自己規劃時間,體制內的學生反而比較不知道怎麼安排。&nbsp;
哈士奇戀冰淇淋 葛偉如繪理想情人
藝文
第1595期
哈士奇戀冰淇淋 葛偉如繪理想情人
2015-04-30
葛偉如描繪哈士奇,並將旁邊的冰淇淋雪人也畫上狗耳朵,象徵情侶因彼此相似而互相親近。 圖╱葛偉如提供【記者林琪諭台中報導】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所學生葛偉如4月28日於「夫妻臉咖啡」舉辦個展《幻想協奏曲》,她將冰淇淋變形成雪人、樹和燈,與哈士奇互動,隱喻交往中的心境,實現她對愛情的想像。在畫作〈在那夢裡,冬天的相遇〉中,兩球冰淇淋堆疊成雪人的形狀,葛偉如在雪人頭上畫上狗耳,繪出哈士奇因看見與自己雷同的雪人,口中吐出閃爍星點。葛偉如解釋,此安排象徵情侶因具相似之處而彼此親近。她補充,現代人對感情的態度草率,就算交往也經常帶有目的性,不同於狗對主人無關利益的忠心,因此她以狗象徵理想伴侶,也期許自己能保持如狗般單純的特質。而冰淇淋除了比喻戀人,也代表葛偉如對理想愛情的憧憬,「冰淇淋是很夢幻的東西,會讓我很嚮往」。〈抹綠色的攀戀〉中,哈士奇攀爬一棵種滿各色冰淇淋的樹,並探視它的內部,比喻人對伴侶的執著及戀戀不忘。葛偉如在畫作黏上一顆顆黏土作為背景,她說,除了營造下雪氣氛,凸出的黏土很立體,她以此象徵戀人在彼此心中的存在感。葛偉如提到,創作時,她認為黏上黏土是最重要的步驟,唯有黏上畫作才算完成,「因為在這場關係中,最重要的就是踏實的存在感」。葛偉如在〈沉睡中的美好〉中將冰淇淋化為一盞燈,哈士奇窩在昏黃燈光中睡覺,以冰淇淋燈成為哈士奇的避風港,象徵情侶給彼此的安全感。此外,畫作皆以明亮色系為主,葛偉如說,希望給人溫和而不黏膩的感受,因她心中理想的情侶關係並非過度膩在一起。觀眾謝舒任也說,葛偉如畫作中的雪呈現粉色、藍色及紫色,而非白色,使人不會感到冰冷。
【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二】不諳當地語言 學習頻碰壁
專題
第1593期
【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二】不諳當地語言 學習頻碰壁
2015-04-16
吳憶韻在聖公會大學上課時,韓國朋友教她玩桌遊遊戲——花牌。 圖/吳憶韻提供許多學生出國交換,除體驗當地文化外,藉由修課充實語言能力與專業知識也是一大目標。然而,學習環境、課程內容常與原先預期有所落差,導致學生學習成效不佳。「其實真的學不到什麼。」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系學生曾知盈交換至英國伯恩茅斯藝術大學(Arts University Bournemouth, AUB)插畫系。當地低年級學生一同修習工作坊課程,但因程度差距大、內容過於簡單,而收穫不多。相反地,亦有學生修課後才發現程度太難,跟不上進度。葉睿涵因興趣選修當地文學課,卻未預料其內容偏難,難以吸收。她說:「課聽不懂就跟法國同學借筆記來讀,成績雖然有及格,但並沒有很好。」交換生因不熟悉當地語言,導致無法適應教授以當地語言授課。文藻外語大學德國語文系學生楊佾蓉至德國天主教愛希施泰特大學(Catholic University of Eichstätt-Ingolstadt, CU)交換。原本非相關科系的她,較難理解基礎經濟學的專業術語,但她嘗試在課前預習課程內容,漸能掌握重點。「就算我完全聽不懂,教授也是用韓文來教。」世新大學廣播電視系學生吳憶韻表示,在韓國聖公會大學交換時,原本預期教授會以英語為授課語言,但其實老師完全都用韓文授課,讓她聽不懂上課內容。她建議學弟妹,交換前應先學會基本外語發音和語法,課程才較好上手。交換生不了解當地歷史、文化背景等,造成學習困難。台大政治系學生蔡孟珂曾至中國農業大學交換。她表示,老師上課常提及近代中國的人物事件、政策法律等文化背景知識,但台灣學生因不熟悉,難以即時理解課程內容。她建議學生應於課後利用網路查詢,補足欠缺的資訊。部分學校提供學生交換前的諮詢平台,協助學生規劃學習課程。世新設立「英語沉浸園」(English Corner),除提供學生全英語學習環境外,也安排外籍交換生當小老師,幫助學生了解當地大學課程資訊。世新英語系主任黃裕惠表示,學生應在交換前透過校內管道詢問課程資訊。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系主任扈貞煥表示,交換生應主動告知教授有學習上的問題,「要open mind、要勇敢在課堂發言,教授才會知道交換生的需求。」第一篇:【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一】盼增廣見聞 學生適應不良難如願第三篇:【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三】尊重差異 交流促文化理解第四篇:【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四】調整態度 拓展國際視野
【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三】尊重差異 交流促文化理解
專題
第1593期
【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三】尊重差異 交流促文化理解
2015-04-16
楊佾蓉(右四)的義大利朋友準備lasagna(千層麵)給他們吃。 圖/楊佾蓉提供出國交換的學習不只在課堂中,學生也從生活與外國朋友身上,學習到異國風俗民情。有些交換生因不瞭解當地文化,而鬧出糗事。楊佾蓉表示,她曾想幫一位德國朋友慶生,但適逢聖誕假期,學校放假而無法碰到面,因此決定提前當面給朋友祝福。然而朋友卻阻止她,並說:「我們文化不能先給祝福,會招來厄運。」在法國,兩人見面會互相湊近臉頰、行「貼面禮」。淡江法文系學生陳思菲表示,當時有一位法國男同學在沒有知會的情形下就把臉貼過來。她說:「我當時嚇到尖叫,還倒退好幾步,場面變得非常尷尬」後來和那位法國同學說明後,才解開了誤會。政大英國語文系學生王慧瑀透露,法國人對朋友有明顯分級,分別為點頭之交(connaissance)、一般朋友(copain/copine)、親密朋友(ami/amie)。她說:「我會在意朋友用什麼詞把我介紹給別人。」她表示聽到和自己預期不同的答案,會有些失落。大學生出國交換也可能因文化差異而碰到難以交到朋友、無法適應等問題。韓國人聚會習慣喝酒助興,當地大學生也不例外。然而,政大韓文系學生余映萱表示,自己是基督徒,不大認同飲酒文化,「同學、老師聚會都要找有酒的地方,讓我有點害怕,所以我都會推掉。」她後來在韓國教會認識同樣不飲酒的朋友,才比較認識當地人。種族與文化差異也可能導致歧視。林杰民說明,部分法國人有種族優越感,瞧不起亞洲人,「說我們眼睛小、鳳眼,或認為我們都吃狗肉。」他進入需出示證件場合時,可能因膚色常被相關人員攔下,檢查特別久,「經常會感到不平衡,但好像又不能怎麼樣。」到日本早稻田大學交換的台大日本語文系學生連昱銓則表示,日本人民族性較保守、會和陌生人保持距離,「問路時,他們會先倒退一步才敢回答。」但他發現當地大學生不懼怕陌生人,且樂意認識國際學生,和他原先預想不同。一般人普遍認為伊斯蘭國家較保守,女性仍需戴面紗、穿長袍。政大阿拉伯語文系學生黃寶蓮提到,到突尼西亞交換時發覺當地因法國殖民及茉莉花革命影響,民風漸趨開放,「街上可以看到有女生開始非常時尚的裝扮自己。」但她表示,當地保守派並不樂見這種情況,自己仍會避免穿著暴露,「有時會覺得天氣很熱為什麼要穿長褲,但還是尊重當地文化。」蘇克保表示,學生出國交換難免因風俗習慣不同受挫。他表示,學生可以事前瞭解當地風俗民情,研究他們熱衷的事物,如日本棒球、韓國戲劇等等,便能更貼近當地人的生活。第一篇:【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一】盼增廣見聞 學生適應不良難如願第二篇:【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二】不諳當地語言 學習頻碰壁第四篇:【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四】調整態度 拓展國際視野
【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四】調整態度 拓展國際視野
專題
第1593期
【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四】調整態度 拓展國際視野
2015-04-16
出國進行交換,遇到課業、交友或是文化適應上的問題在所難免,然外在環境無法改變時,轉變心態就格外重要。有些學生被動害羞,但在國外不管是學習或交友,都應更加主動。台大政治系學生呂宜庭在香港一開始因語言不通,交友遇到困難,後來她主動邀請香港同學一起吃飯出遊,漸漸交到不少朋友,甚至因此學會了些許廣東話。在異國文化薰陶後,反思自身文化也是提升自身國際觀的一環。到廈門交換的台大國際企業系學生劉瑄表示,中國的富裕與人民的愛國情操讓她驚訝,反觀台灣,因為政治經濟自由開放,民眾反而有太多事情可以抱怨、辯論。例如政治貪污、媒體操弄、民生議題、就業環境等,都讓台灣人費心於爭執謾罵,「台灣不是鬼島,我相信生長在台灣的人其實都很愛我們的家鄉。」台大國企系學生楊昕妮,大四上曾前往法國交換。她認為,環境迫使她的心態更為獨立,「一種快速轉大人的感覺,因為很多事情複雜的程序都要自己一手處理,」她補充,國外要獨自跟房東簽租約,租約內容都是法文,自己要非常細心的讀,才不會吃虧。國外人事物與國內極為不同,保持好奇心與敏銳觀察力,交換生能有更多不同體驗。東吳日文系教授陳淑娟指出,交換期間可以觀察國外的教課方式有那些優點,以及國外社團運作模式,體會跟國內不同的校園氣氛。黃裕惠說:「交換時心態要獨立,思想要開闊。」她補充,希望交換歸國的學生不要有「出國就驕傲」的自負心態,而應該學會謙虛。第一篇:【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一】盼增廣見聞 學生適應不良難如願第二篇:【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二】不諳當地語言 學習頻碰壁第三篇:【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三】尊重差異 交流促文化理解
【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一】盼增廣見聞 學生適應不良難如願
專題
第1593期
【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一】盼增廣見聞 學生適應不良難如願
2015-04-16
【副刊記者/黃鈞浩 邱柏勳 劉翊怜 卜舒綺 李丞凱 余聰傑】許多學生對出國交換抱持美好憧憬,除了學習當地語言,還能體驗各國民俗風情、結交外國朋友。然而由於文化與制度差異,不少交換生到當地後才發現國外生活不如預期美好,適應不良。與其抱持過度美好的想像,不如轉換心態,抱持平常心,把握交換機會充實自己。以交換學生的身分出國學習、體驗異國文化,已是許多大學生的「必做清單」中的一項。不少教授也鼓勵學生出國交換,增廣視野。然而若事前未做好完整規劃,並對當地有充分了解,不僅交換過程中會遇到困難,甚至可能因為無法融入國外生活,最後空手而歸。根據台灣大學國際事務處的統計資料顯示,在近三年的交換學生考試當中,一般組的報考人數從391人增加到487人,成長近1/4。而錄取人數也從157人增加到260人。不只學生出國交換的意願提升,成功出國的人數也有顯著增加。「我認為理解一個國家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融入他們之中。」淡江大學法國語文系學生葉睿涵表示,希望藉由出國交換,可以考驗自己,並提升語言能力。東吳大學日文系教授蘇克保指出,許多學生出國回來後較敢開口講外語,國外的環境對學生來說是很好的磨練。然而儘管越來越多的人想在大學時期出國,不少交換歸國的學生卻表示,國外生活未必如預期中一帆風順。許多人未做足功課,到了當地才發現,在文化、課程、交友、溝通等方面,都跟當初想像的有落差。政治大學教育系學生林杰民曾透過扶輪社到法國交換一年。由於出發前忙於考試,未能充實語文能力,到了法國後完全無法用法語與人溝通,課程上也毫無收穫。他說:「原本預期三個月內能掌握基本對話,然而一直到了第七個月左右,才能夠完全聽懂日常的溝通。」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系學生桂瑭霖同樣經由扶輪社到巴西交換,但到當地後才發現對方沒有為她提供語言學校,只能自學第二外語。「剛開始什麼都聽不懂,真的滿沮喪的。」她表示,所幸巴西人都很有耐心,也很樂意幫忙,情況才慢慢改善。政大韓國語文系學生黃冠蓁,大四時前往韓國交換一年。她認為,很多人都對出國交換抱持過高期望,到當地才發現有很多需要重新學習跟適應的事,反而會讓人有種失落感。「雖然感覺都像在玩,但我真的覺得交換其實很辛苦。」黃冠蓁說,一個人隻身在國外,很多瑣事都要自己處理、自己去問。一開始雖然對出國很嚮往,但當問題發生,或發現沒有當初想像的那麼美好時,心中就會有股小小的遺憾。第二篇:【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二】不諳當地語言 學習頻碰壁第三篇:【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三】尊重差異 交流促文化理解第四篇:【理想現實有別 「交換」心態決定收穫四】調整態度 拓展國際視野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