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3D列印結合傳統金工 《雲端上的信仰》探討網路世代
藝文
第1773期
3D列印結合傳統金工 《雲端上的信仰》探討網路世代
2022-12-01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系研究生蕭劭渝舉辦個人展覽《雲端上的信仰》,意圖呈現新世代年輕人與雲端網路世界之間複雜的關係。 圖/林玟君攝【記者林玟君台南報導】「過去的雲端遙不可及,但現在這個時代,雲端是數據組出來的,我們很相信這些,而他也是一種信仰。」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研究生蕭劭渝,於11月19日到12月5日在國立臺南藝術大學201展間展出《雲端上的信仰》,展覽結合傳統金工與3D列印技術,打造立體的金屬工藝作品,試圖呈現網路世代年輕人的文化生態與內心世界。蕭劭渝認為,過去「雲端」一詞象徵天上神祇存在的神聖空間,宗教氣息濃厚,而本展中他將「雲端」比喻為新世代的信仰,描述年輕人對於雲端網路的依賴。他也指出,正因為現代網路資源豐富,「把事情做對」常被大眾認為理所當然,所以當年輕人在實踐自我時,便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存在。他以自身為例進一步補充,「像我們年輕藝術家要被看見, 面對這些無時無刻推陳出新的創意,就會有一種『做什麼都有人做』、『想過的都有人想』的挫折感 。」「面對現實中的無奈有一種不得不屈服、不得不謙卑,或者是一種倒下或軟爛的狀態。」蕭劭渝說。展覽展出主題名為《僧》的系列作品,他將傳統金工鍛敲工藝輔佐3D列印技術(註一),使作品能夠展現一般金屬鍛敲工藝(註二)達不到的彎曲度,顯現年輕世代在無形壓力中的壓抑姿態。觀眾謝毅弘也說:「在那些扭曲的瓶子裡面,我也看到年輕人的那種不屈服,雖然他頭已經彎下去了,但他還是試著要仰頭。」註一:3D列印技術是先藉由電腦軟體繪製「虛擬藍圖」,再交由3D印表機依據指令,在支架或平台上,以層層堆疊或燒熔的方式,將液態、粉末或薄層的材料,製造成立體物品。他最突出的優點是無需機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從電腦設計出任何形狀的數位模型。註二:金屬鍛敲工藝,為金屬工藝領域的一項專業技術,簡單來說便是將金屬透過鐵鎚敲擊,配合鉆具的使用,將其打成立體物件。 《僧》系列作品,挪用亞洲文人對花器借物寄情之文化,敲製出許多看似不實用或是根本不能用的擬人瓶器投射出自我面對未來的心境與態度。  圖/林玟君攝 〈僧-面面相覷〉藉由瓶身影子長短、方向的不同,呈現出年輕世代的人們在網路世代之中複雜的心境。  圖/林玟君攝「我想呈現雲端世代怎麼去計算神性,就像現代社會中會把人的價值量化。」在另一系列作品《新時代信仰》中,蕭劭渝將從網路上下載的神像當成素材,再透過3D列印技術輸出,製造出變形的神像模型。他也透過堆疊、拼貼的手法顯現網路世代中年輕人複製、貼上資料的習性,反映當代的速食文化。現場工作人員許天韻分享,「在一個個複製品當中,好像可以看見我們在現實與虛擬之中的那種拉扯。」 〈複製,貼上,新時代信仰〉取雲端時代與當代複製技術的特質,表現這個新時代裡「扁平」、「去脈絡」、「斷裂」的存在狀態。  圖/許天韻提供 〈航向意嚮的彼端-精神勝利-中指人〉將巨大花瓶放置在人微小的身軀之上,呈現人的身軀近乎凹折的狀態,表現出內心的無奈與壓力。  圖/林玟君攝《雲端上的信仰》呈現年輕人對網路的依賴就像宗教一般存在於社會。同時,蕭劭渝在展覽中呈現年輕人在網路世代中的心境與態度,試圖建立作品與新世代的連結,讓觀眾產生共鳴。他也說:「我想透過藝術的方式傳遞出陪伴,告訴跟我處在相同世代的年輕人,你並不孤單。」
科技融合布袋戲 突破傳統技藝
藝文
第1753期
科技融合布袋戲 突破傳統技藝
2021-10-06
【記者吳姿芳新竹報導】戲偶曼妙地於台上舞動,展現千古風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聯展《後藝情時代》採用細胞分裂又融合的概念,藝術、設計與科技,為後疫情時代開創嶄新的格局,透過VR、AR、3D列印等不同新科技媒材,傳承本土技藝「布袋戲」,試圖翻新觀眾對布袋戲的記憶。 《後藝情時代》結合藝術、科技與設計,為後疫情時代開創更多可能性。 圖/吳姿芳攝由陽交大應藝所陳昱誠創作的《掌中傳奇 The Legend in the Palm》於第一展區「科技迭袋」展出,名稱起源於布袋戲的另一名稱「掌中戲」。他操控著掌上的遙控手把,戲偶便開始手舞足蹈,他說明,近幾年布袋戲逐漸沒落,因此希望透過遊戲手把操控戲偶,以娛樂的方式讓年輕人重新認識傳統技藝,並降低操偶的表演門檻。  《掌中傳奇》由電動骨架與遊戲手把組成,結合科技展現全新的表演型式。 圖/吳姿芳攝陳昱誠說明,他先以3D列印製作把手外殼與戲偶骨架,再搭配馬達,讓戲偶活靈活現地展現不同樣態。這項作品不再限制表演者於幕後操控戲偶,開放互動空間,為布袋戲帶來全新的表演形式,也為新科技注入人類相互交流的溫暖。另一個展品〈幕前幕後〉由秘子尉、羅曉愉等八位應藝所學生(註一)共同創作。作品分為「幕前」與「幕後」兩部份,「幕前」包含兩項展品〈不對稱〉與〈看見未見〉,「幕後」則透過影像曝光創作過程。團隊不僅前往國立故宮博物院取經,研究明朝畫作應用於戲偶服裝圖騰與場景設計,更利用3D建模製作戲偶本體。秘子尉說明,「每一件作品背後都有文化考據,希望透過影片讓觀眾看見研究的過程。」註一:團隊由羅曉愉、神雨丹、劉琳、王子依、顏瑋辰、李家慶、王秋玄、秘子尉組成。羅曉愉也補充,戲偶製作備受疫情影響,不僅增加布料運輸的難度,更須透過線上討論進行專案,雖然麻煩許多,但他認為這也是有趣之處,他說:「我從來沒有以這種形式參與專案。」,為後疫情時代開創藝術的另一種形式。陽交大資訊工程學系何彥寬說:「以前沒看過布袋戲,認為它已經脫離主流文化,但展覽提供我一個認識布袋戲的機會」,而歷史所王俊婷也說 :「以前布袋戲只在課本上出現過,看完展覽才發現原來台灣還有很多人在傳承下去。」 觀眾透過VR與AR,即能體驗操偶的樂趣,降低實際操偶的門檻。 圖/吳姿芳攝「科技迭袋」展場另有〈戲皮〉、〈西田社偶頭造型設計系統〉等作品,而其一創作者張慈恩為此下註解,他認為布袋戲具備文化脈絡,無論是角色或衣服,都有系統性,希望能保存並傳承這項精緻工藝,延續其價值。今年團隊也預計舉辦「迭袋」展覽,將為後疫情時代的布袋戲進行更完整的呈現。
【大學人】劉伊降3D列印門檻 輔學生築青創夢
新知
第1741期
【大學人】劉伊降3D列印門檻 輔學生築青創夢
焦點
2020-12-23
【記者鍾晨沅綜合報導】「我其實到現在都不清楚為什麼我會得獎。」甫獲第16屆教育部技職之光「技職傑出獎」─專利達人的龍華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學生劉伊打趣地說。給人第一印象謙遜的他,實則是擁有八項3D列印等技術專利並創辦「創式科技有限公司」的青年「創客」(註1)。他憑藉驚人的創造力,在國內外各大發明與創業競賽雙雙嶄露頭角,更秉持推己及人的精神,根據個人經驗輔佐內心有著創業理想的學生,成為台灣創客圈無人不曉的「劉老師」。 就讀龍華科技大學的劉伊日前獲的教育部「技職傑出獎專利達人」。 圖/鍾晨沅攝註1:創客是指一群酷愛科技、熱衷實踐的人群,他們以分享技術、交流思想為樂。拆組拼接育興趣 求學逐步創業之路劉伊從小就是不折不扣的好奇寶寶,他說:「小時候喜歡騎單車,常常騎到附近的腳踏車店,問店員很多腳踏車零件的問題。」升上國中後,他動手做了手動發電機、可連續發射的玩具竹槍等,發現自己對發明的熱情。然而,他高中時因志趣不合休學重考,結果落榜。但他因緣際會藉由獨立招生進入桃園市私立光啟高級中學,並成為學校的技藝競賽選手,因在比賽表現卓越,得以透過技優管道申請錄取龍華科大。令他想不到的是,自己會在學生生涯開啟創業之路,這一切必須從他與3D列印機的相遇說起。為普及趨勢技術 劉伊發明易用3D列印機隨著劉伊的腳步進入公司,映入眼簾的是一台「摺疊式3D列印機」,這是他五年來的心血結晶,集結多項專利技術。他表示,大學時他第一次接觸3D列印機(註2),便深深地被吸引,不過,深具前景的科技卻在學校乏人問津。深入了解後發現機器操作複雜,使用者需自行設定許多數據,他因此立志發明簡單易用的3D列印機,讓更多人都能享用這項技術。  劉伊常為工作夜宿工作室,圖為他放在工作室牆上的充氣床。 圖/鍾晨沅攝註2:3D列印可印製任何以數位建模的作品,以加快產品開發的過程及有效降低成本。從學校的創新創業競賽開始著手,劉伊成功入選龍華科大「應天華XO創新創業競賽」決賽,以此斬獲創業基金,並於2017年成立「創式科技有限公司」,專注研發他心目中的「新手福音」3D列印機。他首先利用折疊概念解決體積龐大的問題,「團隊花了很多時間解決摺疊與機器穩定性間的平衡。」他接著強調,最困擾的是機器操作困難,「3D列印在平台上印出立體的物件,但有時候它平台會失準,列印的東西就會失敗。」劉伊於是發明全自動校正3D列印機,機器可以利用平台誤差數據自動校正,大幅提升使用者操作的便利性,並在2019年成功申請專利,隨後於市場提供服務。 劉伊發明具有全自動校正的3D列印機,可以利用平台誤差數據自動校正,大幅提升使用者操作的便利性。 圖/鍾晨沅攝投身輔導青年創業 盼群眾發明改變世界努力創業的同時,劉伊也決定根據自己的經驗,投身輔佐青年創業。發明智慧家電的謝明諺說:「他(劉伊)其實很直接,想都沒想就決定幫助我們。」當初有發明想法的他,苦於沒有工具開發,劉伊無償提供機器與耗材,讓他的點子得以實現。劉伊的公司目前也推出折疊式3D列印機的租賃服務,並提供許多免費的線上課程,他亦時常受邀舉辦創業講座,希望幫助有創業理想的學生能更輕易地起頭。 曾受過劉伊輔佐過的謝明諺(左二)直言他相當乾脆,會在他人需要時給予協助。 圖/鍾晨沅攝「我覺得劉伊有毛病,他真的太喜歡幫助人了!」合作夥伴彭瑞霖認為,這是劉伊成功的關鍵之一。近年劉伊更進入小學校園擔任創客教育導師,他認為小朋友擁有無限的創造力,有些學生經過簡易的設計教學,便租了一台3D列印機回家模索。且藉由教導小學生,他欲破除大眾對3D列印技術困難不易接近的迷思。一路走來,劉伊認為自己很幸運,受到許多人幫助,所以他想要盡己所能,將他信仰的「創客精神」落實在生活周遭,「我相信所有微小的發明集結在一起,就能改變世界。」 經過多年的努力,劉伊目前已擁有八項專利與各式發明或創業的競賽獎狀。 圖/鍾晨沅
抽氣式機械手指增抓力 穩固握取不規則物體
新知
第1734期
抽氣式機械手指增抓力 穩固握取不規則物體
2020-10-28
【記者陳卓希綜合報導】機器人不只有冰冷的金屬材質,近年興起的軟性機器人,讓機械手臂擁有人類皮膚的觸感,動作也更加細膩。國立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團隊,以抽氣方式驅動機械手指,增加軟性手指的抓握力,研發出「抽氣式薄壁挫屈軟性材料手指」,可望用於醫療和食品包裝等領域。此作品在「萬潤2020創新創意競賽」獲「最佳應用獎」。團隊成員、臺大機械系學生于紹尹表示,一般軟性手指多由充氣方式驅動,原理類似氣球充氣,氣體會使手指膨脹具抓握力,但因空氣具壓縮性,如同氣球充氣後表面仍具彈性,會導致握力變小而不易取物,抓力比值落在2到68。有鑑於此,團隊改用「抽氣式」驅動手指,「可想像成真空包裝的綠豆,抽掉空氣後袋子會變硬。」他形容,抽氣後的關節能更穩固,也讓軟性手指的勁度(註1)大增,抓握力較充氣式手指高,比值接近80。註1:勁度是彈性材質抵抗變形的一種強度標準。 軟性手指總重為50公克,可抓取超過4公斤的物品,且因為材質柔軟,可大幅降低被抓取物損害的可能性。 圖/歐陽智文提供抽氣式關節能提供更好的抓握性能,但在抽氣時,手指會因過度擠壓而無法自然彎曲。團隊成員、臺大機械系學生歐陽智文解釋,團隊在手指關節旁開了似三角形的洞,才使手指能快速自然地變形。他補充,手指關節是由可大幅度彎曲的薄膜構成,薄膜能適應真空狀態,快速變形做出指令。而此作品運動時間約需0.5秒,「相較充氣式為0.1至6秒,作品表現還算不錯。」他肯定作品效能。 左為手指彎曲型態概念圖,中間為仿生手指結構,右則為本作品設計的手指關節。 圖/歐陽智文提供「薄膜由軟性材料製成,可由3D列印印出一體成形的手指。」于紹尹說,作品的成本相較硬式手指低,製作程序也比其他的軟式手指簡便。一般軟性手指是用矽膠灌模,需要經製模、灌膠、脫模等繁複步驟,而團隊利用3D列印即可印出多關節手指,後續更能簡便組裝成抓取器和仿生(註2)手掌。註2:透過模仿生物系統的功能和行為,研發技術系統。大部分硬式機器人多透過金屬製成和馬達發動,有足夠抓力抓取重物,被廣泛應用於工業領域,但缺點為無法抓取會變形的物體。指導教授莊嘉揚認為,團隊的作品打破限制,具高度適應性,可抓握較薄和不規則的物品,如信用卡和絨毛娃娃等。他說明,像食品包裝和醫療領域,機器「柔軟」的特性能更接近人體的感知能力,以適應不規則形狀的商品。 團隊製作的仿真手指,可抓握不同形體物品,像圖中裝水的冰袋,展現高度適應能力。 圖/歐陽智文提供軟性機器目前都在研究階段,「(手指)能抓起信用卡,在技術有很大發展性。」工業技術研究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智慧機器人組副組長張彥中對作品表示看法。然在商業運用上,還需進一步實測與改良,于紹尹談到,當前目標是將作品套用在仿生機器人,增加外型真實度和性能多樣性,證明此設計的效用。 團隊將關節依人類手指樣態進行排列,使其外觀與手掌相似,可抓取體積小、厚度薄的物件。 圖/歐陽智文提供 
南臺科大創可拆義肢 降兒童換肢成本
新知
第1730期
南臺科大創可拆義肢 降兒童換肢成本
2020-09-30
【記者石學儒綜合報導】傳統義肢造價昂貴,成長中斷肢兒童平均一年需更換一次,是一筆可觀的支出。有鑑於此,南臺科技大學創新產品設計系副教授歐陽昆帶領學生團隊開發畢業製作「HanDo」,將義肢結構做拆分設計,並透過3D列印,讓HanDo可根據使用者的需求,對部分零件進行更換,不必整組淘汰,希望藉此幫助斷臂兒童家庭減輕負擔。該作品亦獲得2020美國傑出工業設計獎(Internation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 IDEA)金牌。 研究助理廖佳宣正在向醫護人員解說HanDo的使用方法,期望研發產品能與台灣醫療體系接軌。 圖/石學儒攝團隊成員、南臺科技大學創新產品設計系畢業生李宣諺表示,有功能的義肢造價約在5萬到10萬元之間,歐陽昆也補充,兒童臂長每年平均增加0.9公分,還要考慮長高、變胖等因素,義肢須逐年汰換。然而據《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辦法》附件二規定,十八歲以下同一部位之義肢裝配 ,每兩年才能給付一次,且需有醫師處方。團隊觀察到社會福利的不足,便將原先設計成人義肢的計畫,轉向為更需要幫助的族群——6至12歲單側斷肢兒童開發義肢。為了解決傳統義肢需整組汰換的限制,學生團隊將義肢結構根據功能分類,拆分成數個部份進行設計,像是團隊在連接外承筒與內承筒(註1)的杯狀連接座內部鎖入五個螺牙,螺牙間相距0.5公分,使穿戴者可自行轉動鎖點來調整義肢長度,以符合手臂細微的成長。不過,此設計只能因應臂長的增長,若手臂寬度增加,還是需要更換連接斷肢的內承筒。此外,團隊也透過模組化(註2)的設計,讓HanDo可以替換成吃飯、學習和玩樂模式,滿足穿戴者各種日常行為的需求。註1:內承筒與外承筒分別為連接斷臂處和連接手掌的義肢零件。註2:模組化為將一個系統細分為許多小單元,使每個小單元可以被獨立建立與使用。 HanDo透過更換手部零件更換模式,讓HanDo更能輔助穿戴者的日常生活。 圖/石學儒攝在團隊接觸的單側斷肢兒童個案中,資源不足的家庭往往選擇不裝義肢,因為義肢只佔雙手動作功能的17%,主要還是以原生手來完成動作。李宣諺解釋,對小朋友來說,義肢較像是精神層面的回饋,他說:「裝上義肢有很大一部分是為了滿足心理上的空缺,以及減少外界異樣的眼光。」團隊因此採用3D列印技術和便宜的PLA材質,大幅降低HanDo成本,期許能讓更多斷臂兒童裝上義肢。研究助理廖佳宣也表示,義肢的販售本身沒有什麼利潤,做這件事情的社會意義大於金錢獲利。 HanDo目前已經進入臨床階段,透過斷臂兒童實際穿戴,收集更多資料。 圖/廖佳宣提供HanDo目前已經在一位六歲女童與八歲男童身上進行試戴,未來也將邀集更多斷肢兒童家庭參與試用,以收集數據做產品改良。此外,團隊希望能讓兒童自行設計義肢外觀,增加穿戴義肢的趣味性。歐陽昆更表示,資源落後的國家由於戰亂等因素,導致有許多的斷肢兒童,他說:「希望在開發中或待開發中國家推廣我們的設計概念,讓他們也能夠使用HanDo。」 團隊期望未來可以交由穿戴者設計Hando的外殼,使其穿戴時更有自信。 圖/石學儒攝
3D列印重製食物 有望解全球糧荒
新知
第1669期
3D列印重製食物 有望解全球糧荒
2017-12-13
【記者劉蘭辰綜合報導】台北醫學大學奈米醫學工程研究所學生陳柏宏、醫學系學生曾敬華與劉曉盈合作研發「食材回收再製系統」(Earthworminator),運用仿生科技解決世界愈趨嚴重的糧食問題,除於6月通過中華民國專利申請,更於本月3日在2017年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奪銀。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於今年7月的雙年會議上指出,飢荒人口在兩年內從八千萬躍升至一億八百萬人,達二戰以來新高。若能救回被浪費食物中的1/4,則能徹底解決飢餓問題。劉曉盈表示,現代全球食物生產量其實足以供給世界人口所需,但因分配不均導致糧食問題加劇,還同時浪費製作食物的能源。 糧食危機已達二戰以來新高,若世界能救回被浪費食物中的1/4,就能徹底解決飢餓問題。 圖/劉蘭辰攝曾敬華指出,透過食材回收再製系統,不僅能減少食材浪費,還能降低自然資源與包裝提袋的使用。「我們觀察到蚯蚓善於分解食物,讓這些物質重複被大自然利用。」曾敬華表示,他們受蚯蚓的消化機制啟發而研發出食材回收再製系統,欲將糧食更有效配送至飢荒地區。例如,此系統將未售出的蘋果風乾後,碾製成粉延長保存期限,再封裝成罐方便運輸。送至缺乏糧食的國家後,再將粉末加入3D列印機(3D Printer)重製成蘋果供給飢荒民眾。 食材回收再製系統運用仿生科技解決世界糧食問題,於本月3日在2017年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奪銀。 圖/曾敬華提供食材再製回收系統源於團隊參加全球仿生科技競賽(Biomimicry Global Design Challenge),曾敬華指出,起初只為達成社區食物共享,但在接觸糧食議題後才發現非洲、印度等地飢荒問題更加迫切,因而尋找食物資源再生方法,「過去人們利用蚯蚓來製造肥沃土壤,卻沒能想到仿效此套機制來解決糧食短缺。」團隊盼此套仿生系統能與跨部門跨國合作後成功打擊飢餓。劉曉盈則表示,系統尚停留在理念階段,但研發過程讓他意識到世界糧食資源的重要性。曾敬華認為團隊花了許多心力確立主題與方向,並反覆確認系統可行性。此外,他也表示利用影片和海報呈現系統概念並不容易,也讓負責製作動畫的他學到如何用具體方式呈現抽象概念。面對未來導入市場的挑戰,指導教授陳祥和表示,目前3D食物列印機只能製作微小食物,應用範圍太窄。陳柏宏則認為系統還需投入大量時間與專業研發,才能於實際推出時真正平衡不同地區間的食物供需。
3D列印義手打造 「伸出援手」助身障童
國際
第1635期
3D列印義手打造 「伸出援手」助身障童
2016-11-02
【記者洪婉恬綜合報導】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UNC)的非營利組織「伸出援手」(The Helping Hand Project)利用3D列印技術,為手部殘缺的孩童免費提供客製化「義手」,讓他們重獲新生。美國每年至少有125名新生兒患有先天的手部缺陷,因此創辦人傑佛瑞.鮑威爾(Jeffrey Powell)兩年前選擇3D列印義手作為畢業設計。身為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學生,他發現傳統的機械義手動輒美金上千元,並非所有家庭都能負擔,而3D列印製造的成本僅美金20美元(約新台幣620元),所以決定成立「伸出援手」,貢獻自己的技能,造福經濟弱勢的病童。從評估個案狀況、觀察平時手部動作,到來回溝通、微調零件細節,為一名孩童量「手」打造,平均需費時三個月,而「伸出援手」兩年來已成功幫助21位病童。另外,他們也致力於研發更先進的技術,讓使用者可以直接用大腦訊號控制義手,取代目前的物理操作。「伸出援手」不僅提供生理上的醫療協助,更定期舉辦聚會,讓每個病童的家庭得到心理上的慰藉。現任社長埃利奧特.克勞斯(Elliot Krause)說:「這些家庭互相分享經驗,能給予彼此無價的支持。」11日將舉辦募款音樂會,為製作義手籌措經費。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NCSU)及北卡大夏洛特分校(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rlotte, UNCC)近期都加入了「伸出援手」,共超過百位學生志願提供專業服務。克勞斯表示,未來希望能繼續擴大規模,號召其他學校加入他們的行列。 一名先天手部缺陷的病童配戴著3D列印製造的義手,練習握取物品的動作。 圖/The Helping Hand Project提供
機器人比拼 盼投入救災
生活
第1633期
機器人比拼 盼投入救災
2016-10-20
【記者張寧心屏東報導】第一屆2016全國羅創客機器人競賽15日於大仁科技大學開賽。來自南台科技大學、修平科技大學、東南科技大學等團隊利用機器人與3D列印技術,發揮團隊合作能力、激發創意,優勝者也將代表台灣遠赴上海參加交流賽。 競賽題目以天災為由,設定某部落對外交通中斷,因此需建立「人型機器人」與「輪型載具」,供給部落食物及建材。比賽分為三個階段,參賽者需先以輪型載具運送機器人通過Z字型的上坡道路,接著將3D列印出的梯形零件投入模擬凹槽中,最後,機器人需爬上階梯並徒步將泡麵投擲到紅色桶子中。各隊抵達會場後即依賽台尺寸調整機器人程式設定,並現場3D列印出所需的梯型零件。 比賽首兩隊皆因時間限制而未完成比賽,當第三組登場的「大仁二隊」成功以6分22秒的速度完成任務時,便引起全場熱烈的掌聲。而「Battle Born」隊伍原本快速的通過任務一、二,機器人卻在最後放下泡麵時重心不穩跌落賽台,使完賽時間增加到8分多,現場惋惜聲四起。其成員南台科大電機工程系控制與晶片組同學楊清濱雖然感到可惜,但也認同比賽主旨地說:「這種比賽要多辦!因為其實這對救災的發展很有幫助,在國外很多地方都有實際應用了。」最後上場的「大仁三隊」在開始前才發現機器人腰部連接出問題,導致機器人無法站立,但仍然堅持完成任務一,獲得「最佳精神獎」。 以3分39秒的優異成績獲得冠軍的「崑山機器人隊」來自崑山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成員王菘俊及洪啟茗表示,因於科技公司實習的背景與老師鼓勵而決定參賽,雖然9月多就開始練習寫程式,但一開始只希望能完成比賽,「沒想到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而作為參加上海兩岸交流賽的台灣代表,洪啟茗則興奮地說:「一開始就很想去上海了,想多交朋友。」 大仁科大資訊工程與娛樂科技系教授蘇順德表示,德國政府在西元2011年喊出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4.0)後,各國紛紛思考如何帶動國內製造業的升級轉型,為了因應此國際趨勢,並結合台灣擅長的精密機械與資訊技術而舉辦比賽,未來也將持續提供類似機會給學生。 競賽當中所需人型機器人、輪型載具及象徵投遞糧食的泡麵。 圖/張寧心攝
金屬細線代粉末 台3D列印勝日德
新知
第1633期
金屬細線代粉末 台3D列印勝日德
2016-10-19
3D線性金屬列印過程,利用線狀列印並以雷射噴頭加工成平整面。圖/南臺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生陳慶嘉提供【記者李奇芸台南採訪報導】根據國際數據資訊(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IDC)〈全球3D列印市場支出追蹤報告〉,西元2020年時3D列印市場經濟規模可望達到354億美元(約新台幣1.1兆元),且今年的列印支出將達159億美元(約新台幣4977億元),並以24%的年複合成長率增加。南台科技大學研發團隊開發出的3D金屬列印取得一項專利,解決傳統金屬列印的產品孔隙缺陷、金屬粉末回收不環保、保存困難及成本高昂等問題。目前全球市場廣為人知的是以塑膠膠條為耗材的3D列印機;然而,因膠條的耐用性不足又極易造成環境負擔,而逐漸被金屬粉末列印取代。不過,粉末列印卻會因粉塵及其顆粒大小不一,而在燒結的過程中產生孔隙;另外,金屬粉末的回收系統及保存方式都較為困難,成本高又不環保,耗材容易被浪費。因此,研發團隊以金屬細線取代傳統金屬粉末,並與自行研發的新型送線機構結合,搭配雷射熔融的方式製作各式金屬體,為傳統3D列印的技術限制創造新契機。 3D線性金屬列印機台,右邊為人工介面控制系統,右下為放大金屬列印狀態的螢幕。圖/南臺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生陳慶嘉提供「線性金屬列印基本上可以解決孔隙的問題,並在保存、回收的過程中都比粉末來得容易,」機械工程系學生陳慶嘉驕傲地說,研發出的金屬列印機使用100微米(μm)的金屬細線,因此也能將產品細部加工,並利用雷射熔融的方式使金屬層層疊加,避免孔隙問題,「目前在日本、德國也有金屬細線的列印嘗試,但最細也只做到600微米(μm),是我們所使用的六倍大。」他提到,這種送線機構不僅承襲以往傳統產品的優點,更加設導正裝置使傳輸穩定,在噴嘴也設計巧思,加以固定線材,提高列印機台的穩定度和安全性。「預計未來會開創一間新公司,以3D列印機台、代工、耗材三個核心技術為主,並以模具製作、創客、醫療器材的代工為平台。」擔任指導老師的機械工程系教授莊承鑫表示,在醫療器材的運用上甚少運用金屬3D列印,是顧及產品缺陷和品質管理的問題,現在國內廣泛運用的骨釘、骨板都是由人工塑造,但若這項專利未來能夠真正商品化,結合商業模型,透過多種方式進行代工、機台行銷,對醫療器材產業會是很大的助益。「目前正在與廠商合作,並且共同協議、確立未來商品化的路程、方向。」莊承鑫提到,研發實驗的過程中是由廠商帶動產學合作的計畫,並與各通路商協調,預計年底會產出完整的機台,進駐南台科大校園並供實驗使用,在改良穩定之後問世。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