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中央公園變身藝術教室 邀民眾共享創作樂趣
影音
第1803期
中央公園變身藝術教室 邀民眾共享創作樂趣
2024-12-13
【記者黃伊晨、李宸緯、吳恒儀台中採訪報導】灑滿陽光的臺中中央公園成了孩子們的藝術教室。由臺中市立美術館主辦的「草地上的美術課」7號熱鬧登場。活動以藝術課市集、五感戶外課程和全天藝術體驗為三大主軸,讓民眾在大自然中創作, 打造互動式藝術饗宴。 台中市立美術館教育推廣組組長吳霈瑀表示,希望市民感受到藝術跟生活的連結是很近的,而非大家想像只能在美術館或藝廊。「它(藝術)其實就在你的生活中,可以隨意發掘探索,然後啟發你的一些創造力」吳霈瑀道。 藝術課市集邀請10組藝術團隊,帶來繪畫、積木、黏土等多元課程。其中,空間教育課程,推出了獨家空間教具,邀請小市民打造屬於自己的美術館。不僅讓孩子們發揮創意,也帶領他們認識美術館的建築構造與空間設計。參與民眾楊婉芬說:「平時較少參加以藝術為主題的活動,這個攤位包含建築主題更顯特別。」並表示通常孩子的藝術課多以繪畫為主,這次多元的手作項目,使他更願意帶女兒來體驗。 草地上,有刺激五感的戶外藝術體驗課程,民眾在自然中盡情伸展身體,享受與環境互動的樂趣。課程包含雜耍共玩課、肢體律動課等。讓市民在互動中探索藝術多樣性。參與民眾馮淇南說:「生活中應該融入藝術、美學與手作。我們在家也常進行紙箱創作,或在牆上繪畫和貼貼紙。」表示自己非常鼓勵孩子創作,並發展自己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現場更有全日開放參與的藝術體驗,將藝術活動融入生活。「書本野餐」在草地上鋪展書香;「藍美圖的記憶」以藍曬創作 連結自然植物與藝術;「黑青藝術計畫」則結合彩繪與互動科技,運用AR、MR技術創作虛擬山林生物。這些活動不僅延續創意與趣味,更展現藝術如何走進生活。黑青藝術計畫藝術家陳普分享:「藝術能為生活帶來想像力與產生空間,創作不一定需要與課業、成績有關,而是能在生活中開闢一片休憩與想像的空間。」他提及今天天氣晴朗,即使來訪的民眾不參與活動,也能感受到這片美術館後方這片休閒綠地的美好氛圍。透過現場的藝術體驗,則能更深入地探索自己與空間之間的關係。 「草地上的美術課」以多元的體驗活動,將藝術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未來也鼓勵更多人參與藝術創作,感受生活美學的樂趣與價值。
台政中央國防學士班停招 學生憂專業難應用軍中
校園
第1783期
台政中央國防學士班停招 學生憂專業難應用軍中
2023-10-26
【記者孔德皓綜合報導】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以及國立中央大學三校的國防學士班因招生狀況不佳,決議於中華民國113學年度停招國防學士班。國防部自2019年起與部分國立大學合作設立國防學士班,希望藉此讓優秀人才加入國軍。然而,部分學生擔心無法將所學轉化到軍隊工作。除招生人數低外,亦有不少學生選擇退訓。國防學士班的分數門檻較其他入學管道低一些,除大學四年免學雜費,還有生活費補助。學生須於周六和寒暑假至大學的教育中心或軍校接受軍事訓練,此外在大學修習的課程與一般生無異。而兵種則依照就讀系所分配,學生畢業分發至各國軍單位,並至少擔任五年軍官。 國立政治大學國防學士班將於113學年度停招。圖為2020年政大與國防部一同為教育中心揭牌。 圖/國立政治大學國防學士班退訓學生曉延(化名)提供國防學士班與一般軍校最大差異在於,國防學士班學生除了學習本系專業,也有機會汲取更多元的知識。然而,所學在未來能否在軍中有所發揮,成為國防學士班學生的疑慮。曾經就讀政大國防學士班,並在大一下學期退訓的政大外交學系學生Cory(化名)說明,當初退訓是因為無法確定在大學所學習的知識,能否應用於軍中的工作。台大國防學士班、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學生王薇茜說:「理想上是把我們分發到後勤研發單位,可是假設今天前線的部隊比較缺人,可能會被調到前線。」他補充,由於不確定是否分發到符合專業的單位,所以對於未來軍中的工作內容感到擔憂。此外,作為112學年度台大國防學士班招收到的唯一學生,王薇茜認為,兩岸局勢的不穩定,也導致許多人對進入軍事體系抱有疑慮。臺大自110學年度招收國防學士班以來,三年皆只招收到一位學生。王薇茜推測,國防學士班必須犧牲假日受訓、畢業後要當五年軍官等,皆為招生率低的可能原因。中央大學111學年原訂招收25個名額,最終也只招收一人。政大則於109學年度招生第一屆國防學士班,起初原有10位學生,卻陸續有七名學生退訓,歸還學雜費與軍訓費用後即轉為原校系一般生。目前如有國防學士班的學生退訓,將無法保留學籍直接退學,但由於第一屆制度尚未完善,退訓不會導致退學。 國防學士班學生周六及寒暑假進行軍事訓練,但有學生認為,由於學業與一般生無異,假日受訓將影響課業表現。 圖/國立政治大學國防學士班退訓學生曉延(化名)提供 國防學士班學生參與軍事訓練,除了在學校受訓,也有機會參訪國家軍事單位。圖為國防學士班學生至金門參訪。 圖/國立中央大學國防學士班學生林宏謀提供對於國防學士班無法吸引足夠學生的窘境,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直言:「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他認為相較西方文化尊重軍人的風氣,台灣社會有重文輕武的傳統,需要打破民眾對於過往軍人的刻板印象。談到三校國防學士班停招對國軍獲得人才的影響,他認為少了一個加入軍隊的管道相當可惜,「國軍需要多元人才,避免集體思考的盲點。」他希望政府未來可以規劃更有吸引力的政策,給予更多經費補助,讓國軍有更多機會獲得優秀人才。
中央CPR課程名額失衡 恐影響學生生涯規劃
校園
第1781期
中央CPR課程名額失衡 恐影響學生生涯規劃
2023-09-27
【記者林詩祐綜合報導】國立中央大學97學年度起推出學生學習護照,大一CPR(註)為其中一項畢業門檻。然而,該課程因開放名額不足、選課網頁卡頓等因素,使部分學生遲至大四上學期仍無法選到課,本學期開學又再次引起學生在Dcard討論,許多學生於貼文下表達不滿。註:國立中央大學「大一CPR」課程實際開課對象為學士班全體學生,不僅限於大一。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四年級學生沈同學(化名)表示,校方開放的名額與選課人數供需失衡,每當報名系統湧入大量學生,便會癱瘓難以操作,自己已連續七學期都無法成功選上。中大資訊管理學系四年級學生黃同學(化名)說:「選課選四年,結果現在還是選不上,真的身心俱疲。」中大企業管理學系四年級學生林同學(化名)也擔憂自己會因遲遲選不上課,而無法順利畢業。大一CPR對四年級同學影響較大,除了關乎畢業資格外,也可能影響自身生涯規劃。中大學生會長陳政傑說明,大四學生通常會安排校外實習,然而因為CPR課程至大四才有優先報名權,將影響學生的時間規劃。且若學生計劃出國交換,因國外大學並無可抵免的課程,所以在交換安排上可能因此受到牽連。中大學務處衛生保健組護理師劉孔群受訪表示,過去大一CPR僅開放大一學生修習,且校方也會將上課的日期安排完善,不會出現搶不到課的狀況。但由校方統一安排在大一的作法,與學生學習護照中自發性的志願服務精神不同,才將課程改制成全校自由選課。 國立中央大學學生需完成學生學習護照100小時認證,大一CPR課程屬於其中的生活知能學習項目。 圖/劉孔群提供針對這個狀況,校方近年嘗試解決,目前提供學生在大四下學期具優先報名權。劉孔群說:「校方都會盡力幫助學生完成此項課程,若還是碰到無法選上課程的狀況,都能夠寄信給老師,老師絕對會讓學生在畢業前完成。」此外,校方也曾考慮增加課程師資,然而因新冠疫情爆發,護理人力缺乏,無法提升開課數量。面對每學期都重新浮現的大一CPR選課爭議,除了既有的大四報名優先權外,校方也著手規劃新解方。未來將新增線上線下混合進行,以解決目前選課名額太少、師資不足的困境。同學們在參與完線上課程後會接受筆試,通過後再到學校完成實作測驗,劉孔群說:「校方會提供場地跟心臟復甦人體模型供學生考前練習,且助教也會在旁提供指導與協助。」中大學生會長陳政傑表示,學生會正在校內搜集學生意見,希望在學校新政策之外,積極為學生爭取抵免該課程的方式。 疫情後因線上視訊技術大幅進步,因此校方正著手規劃大一CPR線上課程,與線下課程混合進行。圖/劉孔群提供
桃園市長青年論壇 關注租屋與教育議題
校園
第1769期
桃園市長青年論壇 關注租屋與教育議題
2022-10-26
【記者李念庭桃園報導】臺灣學生聯合會23日於桃園市婦女館舉辦2022市長青年論壇,期望透過此活動,審視候選人提出的青年政策,促進青年與候選人間的意見交流。活動共邀請三位桃園市市長候選人、三位大學生代表與兩位高中生代表,探討居住正義、就學心理壓力與教育政策等議題。 2022市長青年論壇23日於桃園市婦女館舉辦,三位桃園市長候選人出席,發表與青年相關政策。 圖/李念庭攝此次論壇,中國國民黨張善政因行程安排並未前來,三位到場候選人分別是台灣民眾黨賴香伶、民主進步黨鄭運鵬,及無黨籍鄭寶清。在學生代表提問環節中,元智大學學生會會長劉曜維首先點出,現今房價高漲,租金過高也成為青年的壓力來源。對此,兩位候選人皆針對社會住宅提出相應政策。鄭運鵬表示未來會持續推動社會住宅,並透過增加供給量與補助幫助青年。賴香伶則提出以捷運作為引導的「一站一社宅」政策,期望兼顧社宅供給量與交通便利性。  台灣民眾黨賴香伶針對青年居住正義問題給予具體回應。除了「一站一社宅」政策,也提出「囤房特別稅」,讓空屋得以從房東手中釋出。 圖/李念庭攝國立中央大學學生會公關部長張承言接著指出,現階段各級學校心理輔導人力普遍不足,必須仰賴地方政府協助建立完善的校園心輔環境。鄭運鵬認為,校園須先建立完整的心輔流程,除了新設心理假外,也要有專業的心理醫師提供諮詢,創造具信任感的環境。最後在媒體提問環節時,國立中央大學新聞網提到,在六都中,桃園人口組成最年輕,教育政策因此至關重要,包括如何以實質方式提升桃園在地教育環境,與保障學生的受教權益,成為青年矚目焦點。鄭寶清認為應減少國立大學學生數,讓私立大學負擔更多責任。針對大專院校轉型與退場問題,賴香伶指出,政府應積極輔導技術學院學生,協助他們以技職本業作為專職發展。 候選人們與學生代表們合照,論壇中雙方透過意見交流,期待共創桃園未來。 圖/李念庭攝參與論壇的銘傳大學學生張智仁表示,雖然學生代表方能發言的時間較短,但透過此活動,學生得以認識候選人的青年政策,拉近彼此距離。劉曜維也點出,政治涵蓋公共議題,然而,校園長期對政治的敏感,卻間接導致學生漠視公共議題。而舉辦青年論壇,便是希望能將「青年干政」的理念傳達給學生,讓更多年輕世代共同關注政治。 臺灣學生聯合會理事長黃亭偉擔任論壇主持人,並發表此次論壇期望達成的目標,期望將青年的意見傳達給候選人們。 圖/李念庭攝針對此次論壇的成效,臺學聯理事長黃亭偉表示,青年參政並非短短三小時即能達成,但此活動是個契機,促使候選人更重視青年意見。張承言則樂觀看待候選人提出的具體承諾,並期待未來青年能持續與不同政黨進行交流。
台聯大系統首辦運動會 多元賽事促四校交流
生活
第1768期
台聯大系統首辦運動會 多元賽事促四校交流
2022-10-19
【記者廖嘉嘉綜合報導】細雨綿綿,選手們的吶喊聲仍迴盪體育場,迎接運動賽事的熱情絲毫不受壞天氣影響。台灣聯合大學系統由國立中央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政治大學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組成,於15、16日在中央舉行首屆運動會,活動包含籃球、排球、桌球、羽球與網球比賽和特色舞蹈表演賽,四校選手共襄盛舉。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首屆運動會舉辦於國立中央大學,四校校長與貴賓一同歡慶開幕式。  圖/國立中央大學提供中央、陽明交大與政大熱舞社學生為大家帶來精采的舞蹈表演賽,中央熱舞社學生身穿襯衫,隨節拍跳出性感舞步,穿著亮片裝的政大熱舞社學生則帶來富有節奏感的舞蹈,而陽明交大熱舞社的表演搭配藍調歌曲,呈現輕鬆氛圍。其餘參賽者在一旁熱情地為表演歡呼,大多數的學生在賽前並未見過彼此,政大英國語文學系的張藍允說道:「但在剛剛結束之後他們跑來找我們拍照,然後都滿親切的,覺得很可愛。」 國立政治大學熱門舞蹈研習社學生身穿亮片裝,現身運動會舞蹈表演賽,擊敗國立中央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獲得優勝。  圖/國立中央大學提供活力滿點的舞蹈表演為運動會暖場,各類球賽如火如荼地展開。排球賽選手於場上奮力擊球,一旁空曠處的學生們也認真練球,為下一次上場做足準備,而坐在觀賽區的學生們除了為自家選手加油外,同時也關注另外兩校賽況。政大排球校隊隊長廖廷珊在第一場比賽結束後表示,「四校的氣氛感覺起來就是滿友善的。」此次活動許多學生讚美中央的場地與硬體設施,但賽程的更動效率與活動宣傳仍有進步空間。張藍允指出:「場地還不錯,但是他們事前的準備可能還要再充足一點,我們包括賽程也是很晚才知道,然後也一直有變動。」 國立中央大學女生組排球校隊以25:19戰勝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並過關斬將進入決賽。  圖/廖嘉嘉攝即使賽前出現一些問題,學生們對於未來台灣聯合大學系統舉辦的活動,還是抱持極大期望。中央熱舞社社員吳宛庭希望未來四校繼續合作,舉辦更多舞蹈活動,他說:「比如說辦battle或是辦聯合舞展,這樣就會很想參加。」而中央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張馨云認為未來可以透過增加四校的互動,促進彼此成長,「因為感覺中央的社團比較沒有那麼發達,但是其他學校可能風氣比較好,可以互相借鑒參考。」四校聯合活動促進學生之間情誼,也期盼提升師生合作的精神,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副校長顏上堯表示,「因為一下子怕說做太大有點困難,所以我們先從學生開始,那未來當然更有機會,我們搞不好會慢慢加入,像老師啊、職員等。」政大校長李蔡彥更直言四校未來的合作活動有各種可能性,「不只是學術上的,可能是社團、課外活動上的,我覺得未來應該有機會可以發展。」台灣聯合大學系統首屆運動會聚集四校運動員,提供學生珍貴的交流機會,即使雨天導致賽程改變,他們仍把握彼此互動的每分每秒,盡力而戰。此次運動會也為之後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活動奠定一定標準與改進方向,讓未來活動能更加完善。
營養午餐為什麼糟?自由競爭市場下,夾縫中求生存的團膳廠商
專題
第1747期
營養午餐為什麼糟?自由競爭市場下,夾縫中求生存的團膳廠商
2021-04-29
【專題記者陳品融、李加祈、廖澄妤、張華真綜合報導】清晨五點多,廚工們戴起髮網、口罩、手套和圍裙,全副武裝走進廚房,著手準備學童的營養午餐。洗菜、切菜、洗米和處理肉品同時,另一旁的烹煮區也開始忙碌,廚工們拿著半米長的鏟子在大鍋中翻炒,一鏟一拌,蒸氣竄出,他們用盡全身力量翻起底部食材,防止糊鍋。待食材上色、熟透,食品檢驗員拿出檢測儀,確認菜品已達殺菌溫度後起鍋。料理舀起瞬間,一場廚工與時間的賽跑開始,為確保菜餚溫度和新鮮度,起鍋、分裝、疊上推車到送進貨車,分秒必爭。 食材烹煮完成後,配膳人員排成一列,井然有序地分裝成餐盒。 圖/陳品融攝 早上10時,一箱箱營養午餐已分裝完成。將午餐搬上車之前,工作人員用吹風機吹縮熱縮膜,以穩固箱子。 圖/廖澄妤攝「對學生來講,營養午餐是一天之中吃得最齊全、營養成分最重的。」台北市立介壽國民中學家長會長宋全娟指出營養午餐的重要性。然而長期以來,學生營養午餐備受不美味、不營養和不安全等質疑,團膳廠商身處產業鏈中重要的一環,卻難單方面改善品質,使非議之聲從未平息。在提升品質的路上,眾人為何步履維艱?這背後究竟隱藏了哪些根本的難題?<b>少子化致團膳廠商利潤遞減 轉型不易將成夕陽產業今年年初,內政部公布全台出生與死亡人口正式出現死亡交叉(註1),少子化的腳步已逐年逼近營養午餐議題,對於本就經營不易的團膳廠商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註1:指全年度死亡人數超過出生人數,人口「自然增加」出現負值。 攤開台北市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會員手冊一看,公會於民國94年時尚有28個會員,至今僅剩下九個。理事長高嘉鴻說明,雖然台北市學校會吸引外縣市學生前來就讀,但營養午餐需求量仍有減少趨勢,尤以小學最為明顯。「對中小型廠商的影響真的很大,有的業者在去年或前年招標時,他的學校數明顯下降很多。」 都市都難逃少子化浪潮的侵擾,更遑論偏鄉地區。「有個高中的機械科,之前可能一個班招收30幾人,但是去年可能是15個人,今年只剩八個人,人數銳減非常多。」在南投縣經營玖玖餐盒食品廠的潘靜怡如此說道。偏鄉團膳需求量本就不大,碰上少子化,潘靜怡說,過去每日還能供應5000多餐,幾年下來平均減少了1500餐。屏東縣福晟有限公司老闆阮專銘進一步說明:「學校要廢校有一定的步驟,主要減少的是學生人數。所以當我們送的學校還是一樣多的時候,他的規模經濟就會變小。」此外,屏東的科技廠、工廠數量少,廠商較難承接學校營養午餐以外的訂單,轉型更加不易。少子化所帶來的衝擊,也可能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造成「大者恆大,小廠商遭淘汰」的結果。高嘉鴻舉例,台北市受限於高昂的人力、租金成本,團膳業者多屬中小型,長年飽受來自新北市大廠商的競爭壓力。大享食育協會祕書長黃嘉琳擔憂道:「不論是誰壟斷市場都不應該,其他的中小型企業也該有生存空間,才會彼此良性競爭,(對團膳市場)比較健康。」若市場上只剩下大廠商,還可能帶來品質的隱憂。前團膳業者阿添(化名)表示,大廠商的弊病在於供餐量大,凌晨就必須開始備餐,當食物送達學生餐桌上時,早已不新鮮,甚至引發食安問題。「我聽過最誇張是凌晨兩點開始煮,你覺得這能吃嗎?」他質疑。高嘉鴻則舉日本的例子作為對比,為確保營養午餐品質,日本規模最大的給食中心一天頂多供應兩萬餐,但台灣的大廠商每日供餐量卻可達三至六萬。 屬於中型廠商的宮保王食品有限公司,目前大約接20所學校的單,每日清晨5時開始備餐,10時半陸續出發送餐。 圖/陳品融攝非都市地區的競爭雖不至於加劇,廠商仍得承擔利潤降低的事實。阮專銘舉例,硬體設備及人力皆有固定成本,洗菜、切菜等初階工作人員雖能適時調整,依舊不敵收入減少的速度。潘靜怡則補充,近幾年員工薪資、原物料價格不斷調漲,「桶餐一樣要用那些東西,我必須要請的廚媽還是那些人,我的營業額當然是逐年遞減。」身處夾縫中,廠商們只得咬牙撐下去。「團膳受到少子化衝擊的現象是勢所必然,甚至有人直接說這是夕陽產業。」黃嘉琳說道。面對如今的情勢,廠商們皆得想盡辦法才得以生存,也有部分人被逼得退出市場,正如潘靜怡口中的例子:「去年八月我們這裡就有一家廠商,因為少子化,量不多後來乾脆就收掉、不做了。」<b>都市、偏鄉餐費不一 三章一Q政策難落實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是團膳自由競爭市場下的常態,部分廠商可能為壓低成本,而傾向使用價格較低、來源不明的食材。為強化校園餐食安全,行政院從106年起鼓勵學校和廠商在校園午餐中使用三章一Q食材(註2)。110年,政府更進一步推動全國國中小午餐全面使用國產可溯源食材,並提高每人每餐補助從3.5元至6元,也加強源頭管理和抽驗。註2:使用三章一Q(台灣有機農產品標章、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及CAS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及生產追溯標示 QR Code)的學校及團膳業者,可以拿到每人每餐3.5元的補助金。三章一Q政策一改團膳低價採購策略,融入食材溯源概念,盼能讓學童吃到來源明確的國產農產品。對部分團膳廠商而言,三章一Q更是他們從競爭市場中脫穎而出的關鍵,高嘉鴻以自身負責的宮保王食品有限公司為例,多年來使用產銷履歷食材已成為宮保王特色,這讓規模不大的他們,得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突破重圍、繼續生存。 宮保王食品有限公司使用可溯源的有機蔬菜。執行副總高嘉鴻表示,如今面臨新北市的大廠競爭,宮保王發展出特色,才能在市場上生存。 圖/廖澄妤攝然而,政策屬獎勵機制,並非全國統一規範,各家團膳廠商能決定是否使用認證食材,在全台22縣市營養午餐價格皆不同的情況下,餐費較低地區可能不易執行。潘靜怡提到目前中南部餐費約為每人每餐35元,「你去外面吃個自助餐,價格都比我們高,他們不需要三章一Q耶!」他進一步說明,食材經銷商就算未申請認證,仍能將產品賣至其他通路,不一定要賣給價格低的團膳公司,因此廠商若要取得溯源的調理、半調理食品就更加困難。價錢低、經銷商供應量有限的情況下,原為改善營養午餐品質的政策,反而加劇城鄉差異。潘靜怡不禁反問:「價格沒有統一,但要求全台灣所有的團膳業者要落實採購三章一Q,不是很好笑嗎?」,她認為需增訂全國一致價格,廠商的食材品質才會相同。對此,立法委員林奕華回應,各縣市取得食材的成本不同,較難統一價錢,但他建議未來可訂出一個區間,「依據不同的縣市、不同的廚房模式,而有不一樣的結果。」薪水低、工作辛苦 團膳產業陷缺工困境偏鄉學校除了因價格導致食材採購不易,也常因地處偏遠陷入難招到團膳業者的窘境。對此,行政院會1日通過「推動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期望將鄰近的偏校整合成校群,達成規模經濟,吸引廠商進駐。不過,高嘉鴻認為,硬體設備建成後,營運才是重點。論規模,中央廚房還是不如都會區的大學校,若沒有廠商願意進駐,仍舊是一場空談。黃嘉琳更直言:「這是沒有打到痛點的做法。」就算中央廚房真能吸引業者,還是沒有解決團膳廠商所面臨的根本問題——廚師人手不足。缺乏人力是團膳產業的共同困境,不只偏鄉中央廚房恐招不到人,工廠位於台北市的高嘉鴻也說:「聘人是我們很大的問題。」由於團膳工作辛苦,且薪水不高,難吸引台灣人就業。高嘉鴻坦言,需僱用外籍移工已是業界的普遍現象。「我可能切一籃30斤的青菜全身就濕了,因為(廚房)裡面沒有冷氣啊。」阿添談起過去的工作經歷,說:「我不可能讓我的孩子做這個行業,太累了。」高嘉鴻也提到,廚房環境濕熱,而且廚工從清晨五點左右就得開始備餐,比一般人的上班時間足足早了四小時。種種辛勞使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投入這個產業。 在宮保王食品有限公司,廚房人員的工時為凌晨5時至下午2時。團膳產業人力需求大,卻因工作辛勞而招工不易。 圖/廖澄妤攝更令人打退堂鼓的,是低廉且不穩定的薪資。黃嘉琳指出,有些廠商寒暑假不供餐,沒有營收便難以給薪,因此傾向以臨時工的方式聘人。這類非以正職身份受僱的廚師,領的是日薪或時薪,換算下來,每月所得甚至不及基本工資,也無法享有合理的勞健保。需要養家活口的人自然不會選擇這份職業,或僅僅將其作為轉換跑道時的過渡工作,一找到新東家就辭職,形成團膳產業缺工的惡性循環。即便要求廠商將廚師視為正職員工,給予合理的薪資與福利,「老闆可能會雙手一攤,說:『請問我的錢從哪裡來?』這個是結構性的問題。」黃嘉琳感嘆。現行體制下,團膳公司彼此競爭,生存不易,在聘僱人力時也有其苦衷。林奕華則認為,廚工的勞動權益問題值得重視,可以透過公聽會討論,供政府參考。午餐專法未解廠商困境 專家建議仿效日本做法台灣目前的營養午餐規範散落於《學校衛生法》以及行政規則,尚未有專門法源讓政府直接介入,無法改善廠商於自由經濟市場中面對的問題。不過自108年起,立委黃國書等人陸續提出《學校營養午餐法》草案(註3),16日重提《學校飲食營養促進法》草案,試圖改善營養午餐品質不均的問題。但目前法律草案以學童權益出發,規範內容仍未能解決廠商所面臨的經費與人力短缺困境。註3:但由於立法院屆期不連續審查的規定,108年的《學校營養午餐法》草案,不會繼續被審查。根據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13條規定:「每屆立法委員任期屆滿時,除預(決)算案及人民請願案外,尚未議決之議案,下屆不予繼續審議。」高嘉鴻與黃嘉琳不約而同認為台灣可以借鏡日本營養午餐的運作模式,日本的營養午餐多由隸屬地方政府的給食中心負責,而非民營的團膳公司。給食中心概念類似台灣的中央廚房,人力由政府直接聘雇。黃嘉琳表示,給食中心員工的薪資合理,且享有勞健保,因此比較不會面臨缺工窘境。 另外,日本能維持全國各校營養午餐品質的原因,在於政府有效介入營養午餐產業。日本早於1954年訂定《學校給食法》,法律明定由家長負擔食材費用,烹煮、運送等其他費用則由政府協助,才能解決城鄉餐食的品質落差。高嘉鴻建議,台灣應比照日本作法,「回到午餐品質,最重要的是午餐費用需要清楚。」面對結構性問題,黃嘉琳也認為,「還是要有中央政府法令的介入,(提升營養午餐品質的行動)才可能奏效。」 台灣許多學生自備碗公、便當盒盛裝營養午餐。宮保王食品有限公司執行副總高嘉鴻表示,日本政府會提供菜、飯分裝的餐具,設計精緻,營養午餐涵蓋飲食、美學教育。 圖/廖駿愷提供台灣團膳廠商成為結構性問題的代罪羔羊,在營養午餐自由競爭的市場下,他們背負罵名,種種挑戰卻難單方面克服,有待政府、立委、廠商與家長各方深度溝通。正如黃嘉琳所說:「我們每次講營養午餐不好吃,都說團膳業者是吸血鬼,但要讓他們有機會來講他們在工作上的困境。」而在這問題獲得改善之前,每日清晨他們還是一如既往走進廚房,拿起湯勺,埋首高溫、嚴峻的工作環境中,趕在中午前將熱騰騰的餐食送進學童的餐盤。
中大以熱能取代電能 研究降銅矽鍵合成本
新知
第1742期
中大以熱能取代電能 研究降銅矽鍵合成本
焦點
2020-12-30
【記者林昕璿綜合報導】晶圓鍵合為使兩片晶圓相互接合的應用技術,傳統是以高溫處理方式,透過熱能使材料接面結合。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李天錫與研究團隊,發現銅與矽的表面鍵合關鍵來自電子轉移,而非退火溫度,可望進一步縮短製程、降低元件製作成本。此研究成果刊載於金屬頂尖期刊《材料學報》(Acta Materialia)。 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李天錫帶領研究團隊,證實銅矽晶圓鍵合關鍵來自電子轉移,而非熱能。 圖/石孟佳提供團隊透過電能取代熱能,使銅與矽不受限於溫度直接鍵結,增加鍵合強度與穩定性。此外,由於過程不需於高溫下進行,除減少能量耗損之外,因在短時間就能達成,也可縮短製程並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亦避免原先高溫狀態下可能造成的元件毀損,「因物質的熱膨脹係數(註)不同,當兩相異物質在高溫狀態接合,膨脹係數大的一方會向外拉扯,反之則會收縮,在這過程中容易導致元件破裂。」李天錫補充說。註:指物質在熱漲冷縮效應下,物體體積隨溫度變化成比例改變。熱膨脹係數不同,意及在相同溫度變化幅度下,不同物質的體積變化不一。 此為電化學實驗中,銅與矽鍵合的概念圖,圖中紅色圓球代表銅原子,橘色圓球則為與矽鍵結的銅離子。此圖刊載於2021年《材料學報》第204卷。 圖/李天錫提供晶圓鍵合技術為製作半導體材料的關鍵技術之一,不用膠黏合而是透過材料接觸表面形成鍵結,傳統是在高溫下進行,而製成的半導體元件則可應用於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然因矽屬共價鍵,銅屬金屬鍵,兩者鍵結方式不同,不易結合,故現有銅矽鍵合技術是應用壓縮鍵合法,需先於矽晶圓表面鍍上一層黏著層,再將此黏著層與隨後鍍上的銅薄膜相黏,最後經熱處理與另一銅材質表面結合。團隊成員中大機械系學生簡伯諺表示,此製程較為耗時與耗能。團隊所運用的「電化學」方式,可透過銅片表面游離化的原子與矽的懸掛鍵相互接合,「就像魔鬼氈上的鉤子一樣,讓矽勾住銅離子。」李天錫解釋。此外,實驗在攝氏負70度下的低溫進行,更證實銅與矽的鍵合與熱能並無太大關聯,是應用電子轉移產生離子直接鍵合。簡伯諺說明,因為銅是金屬鍵,在電場下會失去電子、形成帶正電的離子,進而受到矽表層未配對的電子吸引並產生鍵結。其實此原理是在合成奈米矽晶實驗中意外發現的成果。李天錫提及,團隊過往拆卸電化學實驗樣品時,發現有一層殘餘的銅薄膜緊密黏於矽晶圓上,經三代研究生的實驗皆發生此現象,因而從自身所學與研究經驗,提出電子轉移造成鍵合的原理。 團隊透過「電化學」方式使銅游離化,並與表面的矽產生鍵結。圖為團隊學生正進行電化學實驗前的溶液製備。 圖/簡伯諺提供國立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學生利昀陽認為,此技術提供一種於低溫下進行製程的方式,在不需以熱能形式給予活化能的情況下,就有更大彈性選擇操作溫度,以調整反應速率。在未來應用上,李天錫表示,就現有技術而言,此原理可應用於現今半導體元件製造所用的銅製程,也能進一步擴展至其他金屬與矽的鍵合。
宿舍翻新學生買單 中央生控宿費調漲
校園
第1735期
宿舍翻新學生買單 中央生控宿費調漲
2020-11-05
【記者詹湘淇綜合報導】國立中央大學學務處住宿服務組(以下簡稱為住服組)研擬於民國110年起將大學部、研究生宿舍費用調漲14%至30%,過高漲幅引發學生反彈。中央學生會、學生議會及宿舍自治委員會(以下簡稱為中央學生自治組織)於 10月28日發布聯合聲明,反對不合理宿費調漲,共有大約400名學生連署響應,盼校方能斟酌漲幅。 國立中央大學住宿服務組研擬於民國110年起調漲各棟宿舍費用,引發學生反彈。 圖/中央住服組提供中央住服組分別於10月20日、21日辦理「住宿費用調漲說明會」,公告宿費調漲原因、調漲方式,以及漲後整修規劃。住服組組長鐘志忠於說明會中表示,宿費自102年起已經連續凍漲七年,期間物價、人事、能源支出卻逐年增加,故逢老舊設備故障時只能不斷修繕,無法徹底翻新。因此,住服組盼能利用調漲後的宿費收入,進行宿舍床組、公共空間、冷氣計費系統及外牆整修等翻新工程,並反映實際宿舍維護成本。此外,住服組也將定期撥用新台幣約300萬至500萬元的金額,做為支應日後宿舍新建或緊急維修成本的公基金來源。此外,住服組以過去三年的宿舍支出及未來大型整修規劃評估所需經費,並參酌其他大學的宿舍收費狀況,最後按照各宿舍新舊程度、坪數大小與房型差異訂定出六個級距的收費金額。 中央住宿服務組盼能利用調漲後的宿費收入進行宿舍翻新工程,並定期撥出一定金額做為公基金來源。 圖/A同學(化名)提供中央學生自治組織則發布聯合聲明,反對住服組的調漲計畫。中央學生自治組織首先質疑,調漲幅度雖是按照宿舍硬體條件等基準制定,但住服組並未逐項列出漲幅不一的具體依據,也未將公共區域空間的坪數占比納入考量,盼校方進一步解釋調漲標準。而住服組與中央學生自治組織也於4日針對聯合聲明內容開會討論。調幅部分,中央學生會學權部長、土木工程學系學生李文宇指出,住服組已於會議中口頭承諾,會考慮將調漲方式修訂為逐年調漲,連續四年調漲5%,而詳細的收費標準會再與學生代表商議。「如果一學期多花1000多塊能換到較好的宿舍品質,那我覺得OK。」住宿生、中央化學系學生蔡元禎表示,校內確實有些宿舍過於老舊,急需翻新,他認為整體調漲方向並無不妥。中央學生議員、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碩士班學生袁援則指出,經濟弱勢的學生恐無力支付漲後價格。中央中國文學系學生A同學(化名)就是一個例子。「一學期漲2000多塊,但四年換算下來也是蠻多的。」他無奈表示,自己家庭收入不豐,註冊費及宿費皆須仰賴就學貸款,若宿費再調漲30%,將增添他不少負擔。且經學生議會估算後發現,調漲後的宿舍價格恐怕已與外宿費用相差無幾。中央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碩士班學生謝岳均更質疑,住服組現有的收支困境是長年累積的結果,由於過去幾年皆未提出方案解決財源缺口,如今才必須以巨額漲幅填補漏洞。「以前沒有魄力漲,憑什麼要後面的學生一次負擔所有漲幅?」中央物理系碩士班學生林宏霖也建議,將現有做法改為多次逐年調漲,以免學生負擔過重。李文宇進一步表示,若校方仍有餘裕負擔翻新費用,中央學生自治組織希望從校方預算中撥出,而非交由學生全額承擔,「如果要讓學生在10年內一次分攤完很不合理。」他也希望住服組針對宿舍新建工程案的細部預算規劃、校方財政狀況進行更詳盡的報告。 國立中央大學學生會、學生議會及宿舍自治委員會發布聯合聲明,反對不合理宿費調漲,並發動連署盼學生響應。 圖/A同學(化名)提供再者,中央學生自治組織對床組更新的費用明細與收取方式也存有疑慮。按照住服組於說明會中公告的收費說明,男13舍與男研舍除宿費漲幅外,還須分別加上每學期3105元、6245元的床組更新費用。鐘志忠於說明會中表示,男13舍的床組更新費用共需大約5000萬元的預算,此金額將交由校務基金先行支應,再由學生分期10年攤還。但中央學生自治組織指出,男9A舍、男9B舍(以下簡稱為男9雙舍)的容納人數與男13舍相差無幾,過去進行設備更新的費用卻僅不到3000萬元,認為該金額有違常理。而中央學生自治組織也質疑,男研舍逾6000元的高昂床組更新費用不僅用於翻新寢具,呼籲校方說明具體花費方式。住服組於會後也發布說明回應,男9雙舍與男13舍之施工時間點不同,期間原物料與廢棄物成本翻倍成長,而住服組也表示,床組更新費用不僅用於寢室翻修,也包含電力管路重整、淋浴設備及公共區域整修等項目,因此整體費用才會高於男9雙舍。此外,李文宇指出,住服組承諾日後將在官方網站公告新建宿舍工程案的施工時程、工程款項、啟用時間等細節。
【USR】共修百年石滬 中大師生砌桃海記憶
生活
第1734期
【USR】共修百年石滬 中大師生砌桃海記憶
2020-10-29
【記者吳季柔綜合報導】學生們穿上雨鞋,時而踏著穩固平坦的石滬,時而在大小石塊中涉水前行,一行人頂著海風,搖搖擺擺地走向礁石拍碎浪花處。學生們戴起橘紅色的工作手套,撿拾、搬運一顆顆修護石滬的基石。這是「桃海三生」計畫下開設的服務學習課程,學生透過動手修復石滬和實地踏查桃園海岸線,更認識沿岸的生態環境。 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學生透過服務學習課程,參加「桃海三生」計畫下的石滬修復活動。 圖/吳季柔攝因應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系師生訪談新屋區居民了解社區需求,推出「桃海三生:形塑桃園海岸環境與人文發展永續共生」計畫。計畫細分為「生態、生活、生產」三部分,其中,生態層面涵蓋濕地保育、藻礁復育、沙丘維護與石滬修復。目前計畫已邁入第三年,過去較注重復育藻礁棲地,今年計畫主軸則是修復桃園新屋百年石滬群與開發石滬資訊平台。 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學生搬運並聚集石塊,協助修復石滬的師傅加快修復進度。 圖/吳季柔攝桃園新屋百年石滬群又稱許家石滬,屬於許家歷代傳承的財產,目前二號、三號、六號石滬保存完整,是少數台灣本島仍實際運作的石滬。為守護石滬,許家自發成立桃園石滬協會,並與中大「桃海三生」計畫合作,設計修復石滬服務學習課程,開放中大地球科學學院大一學生參加,實際帶領學生走入潮間帶。桃園石滬協會理事許閎喆表示,學生們負責搬運、聚集石頭,師傅能夠專心修砌石滬,加快修復速度。他笑著說明過去人力不足,師傅需要先堆疊石頭才能修砌,往往因體力有限,「一天的進度都很少。」 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與桃園石滬協會合作,桃園石滬協會由桃園許家組成,協會成員自發性於空閒時間投身石滬維護工作。 圖/吳季柔攝學生葉昀翔認為修復石滬很累但是很有意義,他因為這次的課程重新認識桃園海岸線。他回憶小時候來海邊都只會去沙灘,「之前來這邊都沒有聽說過有石滬。」學生張哲瀚補充,修復工作需要分工合作,同學們排成一列可以加快搬運速度,同時也要避免傷害石頭上的螺、螃蟹等生物。他表示堆建石滬、從無到有的過程很有成就感,「我以後如果有機會還想來修石滬。」 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學生排成一列,以傳接的方式傳遞石塊,節省力氣。 圖/吳季柔攝石滬遵循自然工法砌成,石塊間的縫隙提供潮間帶生物繁殖、休憩。許閎喆表示,部分遊客為抓取螺類、蟹類搬動石塊,破壞石滬的穩固性,使石滬更容易因天災損壞。他表示目前桃園石滬協會以勸導遊客為主,希望能夠增加國民對於海岸線的認識,減少人為損害。 桃園石滬協會以家族力量守護歷代傳承的石滬,家族的年輕人也積極參與修滬活動。 圖/吳季柔攝計畫聯絡人、中大地球科學學院行政專員方佳南表示,「桃海三生」計畫強調環境與人互動,透過維護桃園海岸線環境,進而協助附近社區發展。修復石滬之外,中大也致力蒐集石滬的地理資訊。他說明,地球科學學院師生運用無人機、光學雷達與水下設備,定位石滬群與監測潮汐,預計於年底推出石滬資訊預報平台。屆時將提供適合修復與捕魚時間的每日預報,期待協助在地社群如桃園石滬協會、桃園市新屋區愛鄉協會等,更精準安排修滬與環境教育活動,並減少人為觀光活動對環境壓力的影響。
台首顆自主立方衛星亮相 有望減GPS誤差
新知
第1732期
台首顆自主立方衛星亮相 有望減GPS誤差
焦點
2020-10-15
【記者詹和臻綜合報導】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費時三年,研發出全台第一顆全自主「飛鼠號立方衛星」(IDEASSat),於7日首次亮相。「飛鼠號」主要任務為探查500公里高度軌道的電離層結構,期望能更了解電離層變化,以排除其對衛星通訊的干擾。 由於小型衛星能乘載的空間不大,因此外部的太陽能板數量少,相較於大型衛星的發電量較低,同時壽命也較短。 圖/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科技中心提供飛鼠號立方衛星的功用為輔助福衛五號大型衛星監測,飛鼠號裝載著小型電離層探測器,可分時測量精準的電離層電漿參數。飛鼠號未來將被送往500公里高度軌道,拓展位於720公里高度的福衛五號觀測量與地區,並且,結合兩顆衛星的數據,即可分析出電離層在兩個不同高度的變化。而電離層會影響通訊與導航訊號的傳遞,因此觀測結果將應用於減少GPS定位誤差等。立方衛星屬小型衛星,與大型衛星的差別為研發時間短,且研發成本較低,而飛鼠號的規格是一顆3U立方衛星,為10公分乘以10公分乘以30公分的長方體。計畫共同主持人張起維以國際貨櫃運輸比喻,貨櫃若有標準尺寸的規範,可大幅降低運費,同理,將飛鼠號打造成標準規格,為的是壓低其運送與發射成本。此外,團隊研發的科學儀器,可迅速執行觀測,在電離層觀察到的結構與現象解析度也很高,能幫助了解電離層不規則期的波動。過去台灣曾發射過一次立方衛星,是民國106年國立成功大學參與歐盟QB50計畫製作的「鳳凰立方衛星」,但當時計畫內容需經國外團隊統一協調,缺乏自主性。而飛鼠號的任務目標、科學儀器等都是由團隊自主決策與研發。張起維表示,全自主是台灣科學界的首次嘗試,不管對後續學術研究,亦或是學生的系統工程教育來說,都是很寶貴的資源。 圖為衛星通訊測試,計畫共同主持人張起維表示,雖然測試無法得知真實的飛行狀況,但可透過不斷地分析來模擬。 圖/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科技中心提供「對我們來說,第一次體驗也讓我們很驚訝,光是要做整合工作就很困難。」張起維闡述,衛星發展為系統工程,最困難的步驟是整合許多不同的次系統,如科學酬載(註)、通訊、飛行電腦等。「不管是我個人開發飛行電腦來說,或對於團隊皆是第一次,在實際做出來前根本不知道哪裡可能會出問題。」中大大氣科學學系太空組學生邱冠博回憶與廠商確認製造時的猶豫。註:科學酬載指的是飛行物體在空中飛行時所負荷之重量,除了維持運作基本系統外,其餘荷重稱為酬載。 飛鼠號預計於12月送往美國佛羅里達州,由SpaceX獵鷹9號運載火箭(Falcon 9)以共乘的方式升空。 圖/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科技中心提供非團隊成員、中大大氣系太空組學生劉賢陽說明,衛星電腦的軟、硬體分別需要資工與電機專業,衛星本體的散熱與機構則仰賴機械專長。然團隊成員主要是太空科學背景,他觀察說:「團隊付出的是好幾個夜晚的加班,不過看到有參與計畫的室友還挺快樂的。」團隊進一步表示,飛鼠號升空,不僅可排除電離層對通訊的影響,且對台灣科學界來說,這次經驗是一個取得「Know How」的過程,更是重要的里程碑。 飛鼠號為系統工程,由許多項目的次系統整合而成,團隊表示,整合過程會突然出現許多預期外的問題。 圖/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科技中心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