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選手自信展現肌肉線條 盼翻轉健美健體認知
體育
第1797期
選手自信展現肌肉線條 盼翻轉健美健體認知
2024-10-24
【記者林宜婷苗栗報導】113 年育達廣亞盃暨台健盃全國健美健體公開賽於19日在苗栗縣育達科技大學舉行,來自國立臺灣大學的張絜茹拿下大專女子健體與比基尼組「165公分以下」量級冠軍,而來自美國加州太平洋大學運動與休閒科系博士班的廖育琦則是獲得大專女子健體組第二名的殊榮。 本次賽事共分成8組,分別是大專男子新秀健體組、健體組、健美組及古典健美組,大專女子則分為健體組與比基尼組,還新增高中男子健體和健美項目。除了女子健體組、高中男子健體及健美組採不分級比賽,其餘組別則依身高或體重進行量級分組。在女子健體組中,選手會搭配著音樂進行指定動作,展現指定部位的肌肉線條,由評審評比選手的肌肉比例與體態,決選出最終贏家。而在女子比基尼組的競賽過程中,除了量級的考量外,也會透過「I-walk」台步表演(註一),讓選手自然呈現肌肉的原始狀態與良好的V型腰肩比(註二),以獲評審的青睞。 註一:為比基尼組評分項目之一,選手會走到舞台中央,停步正對裁判,開始展示動作。不限方向,表演時間不超過15秒。 註二:為比基尼組評分項目之一,指選手的股四頭肌,肱二三頭肌的比例狀態。 首次參賽即獲獎的張絜茹表示,能有這樣的成績覺得很欣慰,不過精益求精的她,仍因未能獲得大專女子比基尼組總冠軍感到可惜,她說道:「雖然有點遺憾沒有拿到第一名,但是我覺得自己已經很用心了。」談及參賽動機,張絜茹分享是受到社團與同儕的影響,才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試試看,沒想到就獲得不錯的成績。提到備賽期的經歷,她笑說:「對比於其他選手好幾個月的籌備,我大概才6周,決定有些倉促,所以在減脂上有點辛苦。」 此外,同組健體賽的選手廖育琦則分享,自己也是因為對健身有興趣,才決定攻讀運動相關科系及參加比賽。參與過多次比賽的她也提及過往經驗,「我原本是從一個很瘦沒什麼肌肉的人,練出有肌肉形狀的狀態;可是生病了之後,肌肉還在,但身材卻胖了。」廖育琦坦言因為在去年罹患巧克力囊腫及肝炎後,休賽一段時間,但為了比賽開始進行減脂,幫助自己調整為最佳狀態,她說:「這比鍛鍊肌肉還困難。」不過她也認為,在每一次的比賽後,自己都比前一場更瘦了一點,算是一種自我激勵。 對於大眾對健美健體常有的偏見與誤會,如過於追求肌肉線條,參加多個項目並拿下大專男子健體總冠軍,來自國立嘉義大學碩士班的張桀睿說:「我覺得練壯是附加價值,主要還是以身體健康為主。」他解釋健身運動是為了追求身體健康與良好的體態。廖育琦也說明,女性其實較少會像男性練大區域的肌肉,因此不太會有練太壯的問題,無須過多憂慮,她強調,最主要的還是追求自我滿意的狀態。 提到健美健體在大專院校的發展,承辦本次賽事的育達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管理系主任陳淑貞表示,近年來健身的風氣逐漸提升,也能看見大專生參賽踴躍度的成長,「藉由舉辦競賽、擴增高中組別向下帶動對健美健體運動的認識,還需要國家政策的配合,才能夠有效推廣健美健體運動。」
一「舉」兩得 鄭又睿健力破紀錄奪金
體育
第1733期
一「舉」兩得 鄭又睿健力破紀錄奪金
焦點
2020-10-22
【記者吳冠伶花蓮報導】雙手抹上石灰,抓好槓鈴向下一蹲,再使勁全力撐起上百公斤的槓片。中華民國109年全民運動會健力項目,18至22日於花蓮縣吉安國中體育館舉行。代表高雄市隊、來自高苑科技大學的鄭又睿,19日在男子組74公斤級的健力賽中締造二連霸,更刷新蹲舉的全國紀錄。 就讀高苑科技大學的鄭又睿,在蹲舉項目中舉出305公斤,足足多過原全國紀錄五公斤。 圖/吳冠伶攝健力比賽分為蹲舉、臥舉、硬舉三種項目,選手須依各項目指定動作舉起槓鈴。每項各有三次機會,試舉前可自行要求重量,並從中挑出該項最佳成績,最終再根據三項總公斤數決定名次。此賽事最終決戰硬舉項目,鄭又睿與對手林皓維的總和公斤數一度只相差五公斤。最後一回合,林皓維挑戰試舉270公斤,若成功達標,有機會超越鄭又睿的總和成績。然而林皓維在這關鍵一戰不幸失手,最終結算,鄭又睿以蹲舉305公斤、臥舉170公斤、硬舉297.5公斤、總和772.5公斤的成績,順利蟬聯健力男子組74公斤級冠軍,林皓維則含恨拿下第三名。 男子組74公斤級競爭激烈,前三名分別為鄭又睿(中)、吳宜衡(右二)、林皓維(左二)。 圖/吳冠伶攝「大家都咬很緊,很緊張!」對於最後一回合的刺激賽況,鄭又睿毫不諱言地表示欽佩。談及自己的表現,他則含蓄地答:「正常發揮,穩穩的。」本次賽事,他的蹲舉成績為305公斤,比平時訓練時足足多了五公斤,同時也突破男子組74公斤級蹲舉的全國紀錄──300公斤。鄭又睿高中時曾加入學校健力隊,卻選擇就讀一般大學,而非體育大學。他坦言:「因為放不下,又回來(練健力)。」重回健力賽場,鄭又睿交出亮眼的成績單,在兩年前的全民運及今年的全國菁英盃健力錦標賽,都拿下男子組74公斤級冠軍。「在外面說我們是練健力的,人家不知道是什麼。」前健力國手陳玠雯點出,健力並非亞洲運動會、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正式項目,也因此,相對性質類似的亞、奧運正式項目--舉重,健力受到的關注較少,兩者也時常被混淆。國立臺灣體育大學健力隊員、本次男子66公斤級亞軍范峻嘉則認為,健力運動相對於舉重技巧較少,「比較有天份的選手就可以自己練起來,所以健力會比較親民一點。」另外,他也指出:「沒有在競技場上,它(健力)就會變成一個健身運動。」因此健身教練也成為選手畢業後的職涯選項,幫助大眾享受這項運動的樂趣。就讀休閒運動管理系的鄭又睿亦認同,他畢業後盼投入健身職業,以結合擅長的健力,兼顧工作與訓練。 健力不屬於亞洲運動會、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項目,兩年一度的全民運動會對國內健力好手們而言,是相互切磋的重要機會。 圖/吳冠伶攝
VR融健身器材 趣味遊戲提升運動意願
新知
第1691期
VR融健身器材 趣味遊戲提升運動意願
2018-12-05
【記者林莉庭綜合報導】平板式核心運動結合VR遊戲,讓使用者能邊玩邊健身。目前就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的黃冠霖、陳柏伸以及自動化工程系的張賑桓,共同研發健身器材「核我一起玩運動」,為健身增加趣味。 使用者頭戴VR眼鏡、雙手抓著握把,在做平板式核心運動的同時,也能投入在遊戲情境中。 圖/黃冠霖提供黃冠霖指出,許多人做平板式核心運動都難以持續,大約到10至20分鐘就會陸續放棄,如此便無法扎實訓練到核心肌群。因此,團隊開始構思將VR遊戲融入健身,使用者將前臂放在底部裝有半球狀支撐體的平台上,透過改變上半身動作取得平衡,平台同時連結到遊戲,隨著身體擺動控制遊戲中汽車的行進方向,並將每次遊戲時間設定為30秒,以配合單次平板式核心運動所需維持的時間。針對這項器材,健身教練史丹李(化名)解釋,平板式核心運動需要腹肌群、束脊肌群與肩胛肌群同時出力,才能有正確且穩定的動作,而器材半球狀的設計讓使用者做平板式核心運動時,身體會隨器材改變角度,此舉降低動作穩定度,因此上述肌群需要更加用力維持動作,即可加強鍛煉整體核心肌群。與健身配合的VR遊戲則透過晶片感測使用者移動方向,黃冠霖說明,由微控制器(MCU)將遊戲開始的指令傳給ESP32晶片,接著MPU6050晶片也將偵測出使用者身體角度改變的陀螺儀值傳給ESP32,最後ESP32透過WIFI功能將數據傳到VR遊戲端,讓結果呈現在使用者眼前進行遊戲。 「核我一起玩運動」具有易操作、成本低及方便攜帶的特色,適合喜愛健身的大學生使用。 圖/黃冠霖提供黃冠霖也表示,這項健身器材的優點是不僅易操作、方便攜帶,趣味性高,相較於其他相似的健身器材價格也較低。因製作成本不高,團隊從運動用品量販店購買核心訓練平衡板後,加裝握把與半球狀支撐體,總計目前裝置成本為1000元左右,未來若與投資者合作上市,市場定價則會落在2000至3000元之間。在研發過程中花較多時間處理的部分,黃冠霖認為是尋找器材底部足夠止滑的半球狀支撐體,目前支撐體的摩擦力仍不足,他與團隊將持續尋找適合的零件改良裝置,並多參加比賽宣傳這項健身器材。指導教授、虎尾科大資工系副教授陳國益也建議,可以再設計更多元的VR遊戲情境,衡量關卡需消耗的卡路里,新增像是賽車、飛行等遊戲類型。黃冠霖也補充未來會計畫將手機擺在支撐平台上,並設計難度適中、身體須前後左右移動的闖關路徑。 「核我一起玩運動」結合健身與遊戲,於第十三屆盛群盃創意大賽獲得無限創意應用獎第一名。 圖/黃冠霖提供
健身器可淨化空氣 盼提升運動意願
新知
第1685期
健身器可淨化空氣 盼提升運動意願
2018-10-24
【記者孫佾妘綜合報導】在室外運動擔心空氣品質差,在室內運動又易感悶熱。為提升室內運動品質,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師生研發出具空氣清淨效果的系列健身器,利用使用者運動的動能趨動裝置,使空氣通過淨化濾網,讓人即便在悶熱壅擠的室內運動也可享受乾淨流通的空氣。 「具有淨化空氣效果的深蹲健身器」運用類似打氣幫浦的原理將空氣注入濾網。 圖/蕭伃廷提供台灣地處東北季風下風處,現正進入秋冬空污季,空氣品質在中南部特別不佳。該項作品指導教授、雲科大工設系教授蔡登傳說:「空氣不好還去運動,運動的人的肺就是活的空氣清淨機,所以很多人就不敢出去運動。」創作者、雲科大工設所學生蕭伃廷也表示,為了解決室外空氣不佳,民眾外出運動意願低落的問題,而發想出具空氣清淨效果的健身器理念。該系列作品最初由「具有淨化空氣效果的深蹲健身器」開始,後改良出「自行車健身器驅動的空氣清淨機」。蕭伃廷談到,這是為了配合多數上班族的使用習慣,相較於深蹲器,自行車會更容易上手。深蹲器17日在波蘭國際發明展獲得銀獎,而自行車也在今年烏克蘭國際發明展中獲得金獎與特別獎。 「自行車健身器驅動的空氣清淨機」在今年烏克蘭國際發明展中獲得金獎與特別獎。  圖/蕭伃廷提供關於健身器的運作原理,蕭伃廷解釋,自行車靠著內部的渦輪風扇產生氣流,穿過濾網以淨化空氣,再讓淨化過的空氣透過弧形引導管吹向運動者,以達到降低運動者體溫的效果。而深蹲機主力是幫浦,使用者以像是打氣的方式,讓空氣透過濾網淨化室內空氣。 「自行車健身器驅動的空氣清淨機」原理是運用內部的渦輪風扇產生氣流,穿過濾網以淨化空氣,並產生可降溫的氣流。  圖/蕭伃廷提供雖然該項作品目前仍停留在概念階段,蕭伃廷說;「但因為它原理簡單,要實際成形也是沒問題的。」同時他也表示,未來有計畫繼續研發系列空氣清淨健身器材,並和廠商合作,讓更多人方便使用,無論是在健身房或是擺放在家。蔡登傳認為,概念必須實體化才能幫助到人,「這樣設計才可以產生力量。」就讀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的周冠甫曾在家中擺放健身器材,他認為,自己外出運動的意願會受當下空氣品質而影響,「空氣很差的時候我覺得出去運動沒有太多實質意義,雖然身體運動到了,但也吸進一堆廢氣。」平時會上健身房運動的政大歐洲語文學系學生謝炘宥,則對空氣清淨這項功能沒有太多想法,反而對吹風降溫很感興趣。謝炘宥說:「我用跑步機時沒有風扇真的會熱死,所以如果可以藉由運動驅動風扇滿好的,還可以省下能源。」
槓上較勁 台灣囡仔推廣街頭健身
生活
第1642期
槓上較勁 台灣囡仔推廣街頭健身
2016-12-21
救生員郭逢献接觸街頭健身兩年,比起冷冰冰的健身房更愛自由的街頭健身,認為每個人都要會一項極限運動,人生才精彩有趣。圖/囡仔團隊提供【記者顏麗家台北報導】在單槓上翻觔斗、雙槓上倒立,宛如健美舞台,17日由囡仔團隊主辦的「第一屆草根盃街頭健身大賽」,來自各行各業的參賽者齊聚永福運動公園,挑戰自己的最高負重量,用單槓雙槓征服極限。而到底街頭健身跟健身房有什麼差別?街頭健身只需公園的單槓雙槓或任何支狀物,便可進行肌肉訓練,省錢又隨興。接觸街頭健身兩年的救生員郭逢献認為,比起單調冰冷的健身房,街頭健身的自由更吸引他,「因為隨地都可以做運動。」此外,工程師粘谷旭也表示,街頭健身可訓練整體肌肉的協調性,因此相較於只在健身房訓練,街頭健身的選手身型更勻稱。基礎的徒手賽和負重賽是比賽焦點,選手在腰上掛上槓片,完成一次單槓引體向上或雙槓曲臂支撐的標準動作。比賽前,主辦人陳玠言提醒民眾,使用戶外器材有一定風險,需注意螺絲是否鎖緊,並透過專業人士協助調整動作,以避免運動傷害。參賽的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電機系學生林憲紘體重70公斤,才練半年就挑戰雙槓負重70公斤,相當於撐起兩個自己。雖然第一輪撐不上槓失敗,但在魁梧的社會人士面前,林憲紘一點也不怯戰,咬緊牙根繼續下兩輪比賽。然而第二輪因上槓時手沒打直,動作不標準而不納入計分,第三輪體力到達極限也沒有成功。林憲紘屢戰屢敗卻不氣餒,想起剛練街頭健身時,「連一下引體向上都無法達成。」現在能夠參加草根盃,林憲紘已經非常滿意。而現場也出現最高負重100公斤的強者,27歲從事金融業的呂志麒留著一頭帥氣金髮,壯碩的臂膀折服不少圍觀民眾。單槓負重賽每一輪,呂志麒都比其他選手多挑戰十公斤以上,最終以單槓75公斤、雙槓100公斤稱霸全場。另外,來自國立嘉義大學行銷與觀光管理研究所的王維安是現場唯二的女性參賽者,成績雖不比男性選手,但仍創下自己的新紀錄,她驕傲的說:「觀眾壓力真的會讓你成長。」王維安並表示男性選手都相當有風度,也很高興看見另一位年僅11歲的女性選手,希望未來可以有更多女生一起享受街頭健身的樂趣。台灣已於西元2013年加入世界街頭健身與健美體操協會(World Street Workout and Calisthenics Federation , WSWCF),但街頭健身仍乏人問津。因此,囡仔團隊希望透過草根盃提高街頭健身的曝光率,培養在地人才並接軌國際,而比賽取名為「草根」即代表群眾,就算不是專業運動員,也能靠著毅力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囡仔團隊自2014年創立至今,以台語「囡仔」命名傳達對土地的深厚情感,希望大家找回童年吊在單槓上的自己,在生活中單純快樂地運動。 國立嘉義大學行銷與觀光管理研究所的王維安在草根盃創下自己的新紀錄,平日也有在經營跟健身有關的粉絲專業。圖/囡仔團隊提供 來自淡水高級商工職業學校的王家訓從國三開始接觸街頭健身,練成了「爬樓梯」後很有成就感,也因此更加熱愛街頭健身。圖/囡仔團隊提供 現場最強的選手呂志麒從事金融業,圖為工作人員協助在腰上綁槓片,呂志麒最後以單槓75公斤、雙槓100公斤稱霸全場。圖/囡仔團隊提供 麵包師傅林暐辰是現場最輕的選手,接觸街頭健身一年,在雙槓上以55.5公斤的體重挑戰70公斤負重成功。圖/囡仔團隊提供 
健身機搭微循環系統 發電同時顧健康
新知
第1630期
健身機搭微循環系統 發電同時顧健康
2016-09-28
【記者楊采翎台中報導】在手腳並用的發電健身機上踩踏,即可從電子儀板上清楚看到運動的速率、發電瓦數、發電量等資訊。弘光科技大學工學院與寧茂公司產學合作,研發「發電健身機」,運動的同時達到發電效果,再搭配「人體微循環系統」,監測血流循環效率,進一步分析身體健康指數。 發電健身機兼具運動及發電功能,踩踏速率越高、重力越大,發電率越高。 圖/楊采翎攝人體微循環系統使用雷射都卜勒血流計(Laser Doppler Flowmetry,  LDF),利用雷射探頭的紅外線光照進人的微循環系統,流經微循環的紅血球會反射紅外線光,使都卜勒血流計接收端收到雷射偏影,藉以監測循環系統的狀況。弘光科技大學工學院研究團隊以平均年齡20歲的大學生的肩頸微循環率為標準,至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台中校區進行測量,肩頸的微循環率數值約落在60到80,常人若低於60則可能有微循環不良的情況。 人體微循環系統監測肩頸循環。 圖/弘光科大提供弘光科大職業安全與防災所碩士張靜妙說,當初藉由老師引薦,與寧茂公司共同合作設定發電健身機的阻力,並透過人體微循環系統的監測,在人體運動心跳標準的安全範圍內達到發電功能。 發電健身機電子儀板可顯示發電效率。 圖/楊采翎攝參與這次產學合作的寧茂公司員工表示,在為期四周,一周80分鐘的健身運動過後,下班後居然不顯疲態,同時督促自己運動,也達到成就感。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教授賈台寶提到:「這次產學合作參與健身的22個員工,總發電量8度。」雖然發電量不高,卻讓員工在運動同時,親身體驗發電辛苦與用電量過大等問題,和以往僅接受節能宣導的推廣相比,可說是自發性參與節能減碳。發電健身機目前已上市,期望更多綠能產業能被大眾接納,永續地球能源。
北藝大新媒體藝術畢製  展出當代生活經驗
藝文
第1624期
北藝大新媒體藝術畢製 展出當代生活經驗
焦點
2016-05-04
北藝大新媒體藝術系畢展,在入口處以白光管創造立體藝術,呈現展覽主題。 圖/蘇韋宣攝【記者蘇韋宣台北報導】一張書桌上擺放著電腦、水杯及電燈,牆上掛著壁畫,乍看靜止的一切,突然水杯傾斜了一點,畫像緩慢轉動一下,民眾才發現所有東西都在慢速變動。4月29日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在「空場」藝術空間展出半個月的畢製作品,以「健身房之夢」為題,展現當代人的生活樣貌及學生的人生經驗。佔據展場一角的書桌裝置,名為〈生活的形象〉,創作者賴怡心讓觀眾仔細盯著空間一陣子,才看到桌上物品緩緩左右移動的細節。作品呈現出平日生活中,人們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不動的情景,賴怡心表示,她使用齒輪讓裝置推動杯子傾斜,或是讓畫像左右旋轉,讓桌面上的物品像是有生命一樣會動一動,「想要吸引人的注意力。」 作品〈生活的形狀〉表現當代人在電腦前長期不動的生活經驗。 圖/蘇韋宣攝詹涵逸〈平靜的一日〉展出兩枝筆尖相對的原子筆,在彈簧的控制下推出筆芯、伸向彼此,即將相觸時縮回,表現出人跟人初識時的彼此試探。還有兩件袖口相連的白色毛衣,掛在天花板上的繩索兩端,緩慢移近再分開,卻因相連而無法推離太遠,表達兩個人的關係變得更親密以後,有時會想把對方推開、突然冷淡一陣子的狀態。 作品〈平靜的一日〉中兩枝相對的原子筆,表達人與人之間的試探。 圖/蘇韋宣攝 作品〈平靜的一日〉以兩件相連的衣服,表達時而親密、時而疏遠的人際關係。 圖/蘇韋宣攝林威宇創作〈我在這〉包含兩件作品,一個是垃圾桶裝置,當參觀民眾撿起地上散落的紙屑、鋁罐丟進垃圾桶,便會觸動機關彈出垃圾;另一個作品則是摺疊椅,感應有人接近時,椅墊會向上彈起,不讓來者坐下。兩個裝置意在表達反抗常規的心態,陳琪芳導覽解說:「為什麼(你)丟垃圾,我(指垃圾桶)就要接受?」意在反思規範對人或物的束縛。 作品〈我在這〉,當民眾撿起地上的垃圾丟入桶內,裝置便會讓垃圾彈出,反抗被丟垃圾的規則。 圖/蘇韋宣攝新媒系畢展首創展覽創作小組,規劃參展動線。入口處的「跑步道」讓參觀民眾大跨步踏上輸送帶,奮力往前跑進展場。進場後,以手指輕觸感應器,當過快的心跳頻率穩定下來後,螢幕上紛亂的白色點點才會排列成文字,顯示展覽的核心概念。總召黃健敏表示,展覽希望能引人思考科技器械的使用規則或社會規範與現代人之間互相牽制的關係。 展覽入場的跑步道。 圖/蘇韋宣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