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暨大推跨領域課程 望填補科技領域教師缺
校園
第1797期
暨大推跨領域課程 望填補科技領域教師缺
焦點
2024-10-25
【記者吳妤潔報導】據《聯合新聞網》報導,近年來國內師資缺乏,以國中資訊科老師最為不足。國立暨南大學教育學院長陳啓東說明,若用全國國高中校數計算,約有超過1000位資訊科教師缺口。因應此問題,暨大教育學院與資訊工程學系合作,陸續開設相關課程提供學生修讀,並計劃於下學期正式開始,嘗試替解決科技教師荒開闢新徑。 陳啓東表示,資訊科技已是108課綱正式課程,為培養相關領域教師人才,系所原本就設有教育科技和數位學習的課程,如今與資工系合力開設資訊課程,期望學生能拓展專業項目。為了讓教育學院學生更容易接觸工程、科技知識,暨大在課程設計上也特別調整難易度,「從基礎開始去引導教育學院的學生,學習這個資訊科技怎麼樣融入教學。」 代課暨代理教師產業工會理事長黃湘仙指出,國內風氣習慣將文、理組貼標籤,但以國中資訊科所需的師資專業度而言,學生若有意修習相關課程、用心備課,即使非資工背景出身,也能勝任資訊科老師的工作。他認為暨大的做法能滿足少子化對師資的需求,也符合當今教育現場的趨勢,「師資(老師人數)減少,但是課程多元(學生學習的課程變多)的狀況下,一個老師基本上盡量都要有兩個專長。」 跨修資工課程的暨大教育學院學士班師資培育學生吳煥棊表示,院內結合資工系授課的立意良善,若此模式成功,未來也可向其他學校推進。但他也說:「學校在引導學生往資工、資管系走的同時,也要讓他們的本心還是回來當老師。」資訊科教師短缺的問題仍需從根本解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師資培育學生彭宇銨則說:「如果修整個學程或雙主修,對師培生負擔太重,學生修習資工系後,可能就往這個方向走。」他認為教育業對理組而言還是比較低薪的產業,暨大的做法可能讓學生從教職流向資工業界。 深究單項科目師資缺乏的現象,主要原因在於薪資福利和教育環境。私立曙光女子高級中學資訊科老師蔡嘉訓分析,「薪資福利就是通貨膨脹的情況下,理工科的漲幅大,但教育界幾乎沒有在調薪,去年雖然有調了4%,但相比之下落差是很大的。」他也提到,近年新聞常出現老師受到學生或家長投訴、指控霸凌的案例,他坦言,這些現象都會影響教育產業的氛圍。吳煥棊也認為,政府應提供教師更多保障,避免原本有意願進入教職的學生因為對管教學生卻步,最終不進入教育界的惡性循環。 彭宇銨則以師培生的角度建議,「現在正式老師那麼難考的情況下,在體制上可以去完善培訓到教甄的過程,協助學生更容易達成目標。」對此,黃湘仙直言,政府在師培政策上應更加彈性,「教育學程會有一個專業學門跟一個教育學分,以往在專業科目,設定的學分數一定要學到那個系所的每一個基礎,那他(學生)如果可以拿到這些學分,為什麼還會在教育現場?」政府必須根據教育現場的狀況思考現行制度的可行性,才有機會改善教職人才流失的困境。
運動會積分影響系隊場協 南大學生不滿盼訂新規
校園
第1789期
運動會積分影響系隊場協 南大學生不滿盼訂新規
焦點
2023-12-13
國立臺南大學今年舉辦125週年校慶,以運動會之精神總錦標作為下學期場協方式,引起學生不滿。 圖/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學生施言凌提供【記者張愷文綜合報導】國立臺南大學將在16、17日舉辦125週年校慶運動會,今年校方規劃以各系運動會中的精神總錦標分數,作為下學期運動系隊場地協調(以下簡稱場協)的順序依據。南大學生會長林彥良指出,此方式侵害學生自由參加運動會之權益,盼校方重新檢視精神總錦標與場協方式之間的關聯合理性。事實上,此場協方式已行之有年,惟今年首次以精神總錦標評分落實。精神總錦標評分以系級為單位,評分內容分成三大項,包括開幕典禮之出席率、創意進場表演分數以及各參賽項目之報名與棄權率。而精神總錦標累積最高分數的系所,可在下學期優先取得場協順序。然而,在此方式下,造成部分學生非自願參賽、系上同學關係矛盾、場協內容與運動會項目不符等狀況,引起學生反彈。 國立臺南大學材料科學系學生陳婕妤認為精神總錦標所參考的比賽項目為田徑項目,場協場地卻為球類項目,二者無關聯,將其掛鉤並不合理。 圖/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學生施言凌提供南大校慶運動會項目含田徑、大隊接力、拔河和趣味競賽,然而透過精神總錦標分數進行場協之項目則為羽球、排球等球類運動。南大材料科學系學生陳婕妤認為運動會項目與場協並無關聯,「場協的是球類,運動會比的是田徑,用參加運動會項目爭取球類場地很不合理。」他補充,場協項目和運動會項目不符將造成學生參與意願低落,僅能由在意場協的學生拜託其他同學參賽,且溝通的過程中可能造成同儕間不愉快。除了參賽項目和場協項目不符外,亦有系所因特殊狀況而無法參賽,進而影響場協權利。南大教育學系學生歐陽川谷分享,教育系隊每年12月末都會參與全國盃賽,致使無法參加運動會,但場協對系隊學生仍非常重要,因此只能委託系上其他同學參賽。歐陽川谷也指出矛盾處,「其實場協本來就跟非系隊學生無關,為什麼要為了系隊場協出賽?」他也透露,部分學系的班代會以抽籤的方式選定參賽者,此舉也不尊重學生參與意願。 國立臺南大學學生會長林彥良認為,此場協方式將會造成學生非自願參賽,有違運動會舉辦之宗旨。 圖/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學生施言凌提供林彥良認為在此場協方式下,學生非自願參賽有違校慶運動會推展體育活動,提升校園運動風氣之宗旨。為了遏止此狀況持續發生,他建議學校應積極訂定新的場協制度,以確保學生場協的權益,「把運動會和場協分開,召集所有系隊或學生代表研擬新的場協規定。」此外,歐陽川谷和陳婕妤皆提到可以校內比賽之參與度和成績作為場協順序依據。歐陽川谷提議:「校長盃、南大盃都是由系隊參加的校內比賽,用這些比賽積分就會公平很多。」此方式亦確保場地使用者和參賽者相符。 精神總錦標評分內容分成開幕典禮之出席率、創意進場表演分數以及各參賽項目之報名與棄權率,累積最高分數之系所,下學期優先取得場協順序。 圖/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學生施言凌提供南大體育室組員陳柏欣表示,將學生在運動會之參與度作為場協方式已沿用多年,出發點僅希望呼籲學生多參加校慶活動,校方也不希望造成學生的負擔或壓力。針對學生提出的不合理處,陳柏欣説,未來校方將會召集各系代表重新討論場協方式,制定具學生與校方共識的新規定。 針對學生提出場協方式之不合理處,體育室組員陳柏欣表示,校方未來將會重新根據各系代表之建議制定具學生與校方共識之規定。 圖/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學生施言凌提供
【大學事】邁向2050淨零排放 綠氫產製再升級
新知
第1782期
【大學事】邁向2050淨零排放 綠氫產製再升級
焦點
2023-10-18
【記者王華琳綜合報導】為響應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近年台灣各大專院校紛紛將綠能科技視為重要科學發展方向。「氫」作為最受矚目的綠色能源,利用太陽能分解水所產生的「綠氫」,卻因成本過高、製造不穩定而無法大量應用。國立臺南大學材料科學系副教授蒲盈志利用南大材料科學系教授呂英治研究團隊的「大氣電漿」(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Jet, APPJ)技術,改善釩酸鉍光電極於光電化學系統中的製氫效能,同時以「臨場暫態吸收光譜」(In-situ Transient Absorption Spectroscopy)技術研究過程中催化活性提升的機制。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氫」的分子結構中不含碳,因此在現今講求低碳、零碳的趨勢下扮演重要角色,有望取代現今高碳排的石化燃料,成為發電與運輸工具的動力。氫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狀態存在,需透過碳氫燃料、質料氣化、水解、電解水等方式獲得,依據氫氣的原料以及轉換製程衍生不同數量的碳排放。而當中碳排量最低由再生能源電解製造而成「綠氫」,則被視為最能夠主導氫能源市場。惟整體能源利用率低,現有的裝置成本也較高等缺點,現今多為示範運行,無法商用化。 利用太陽光以光電化學系電池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產氫,圖為光電化學電池水非解產氫示意圖。 圖/蒲盈志提供「我們不希望在產氫過程中還需要投入額外的電力,進而選擇以綠色能源的太陽光作使用。」論文共同第一作者、蒲盈志教授實驗室研究助理蔡鎧安表示,雖然太陽光產氫無法與電解產氫的效能相比,但改善產製效能也是研究的重點之一。蒲盈志利用呂英治教授研究團隊的「大氣電漿」技術(註一)改善太陽光產氫的製程。大氣電漿不受限於多數電漿使用低壓電漿、高效率真空系統所產生的高成本、難以大面積製造的問題,蒲盈志說明,「它就像噴墨影印機一般,利用掃描以及噴頭的結構,噴出電漿對釩酸鉍(註二)電極表面進行處理,不受限於低壓或是真空的環境,在自然環境中便可作使用。」註一:利用電漿態物質具有的高活性及能量,激發電荷轉移等反應。此技術無需固定或密閉式的容器,受測物品尺寸不受限於容器大小。註二:亮黃色無機化學品,不含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元素,是一種環保低碳的金屬氧化物質。 「大氣電漿」改變釩酸鉍光電極料表面,產生氧空缺結構,圖為「大氣電漿」表面處理示意圖。 圖/蒲盈志提供大氣電漿改變電極表面的微結構產生氧空缺保護層,「電漿處理過的電極表面通常親水性會比較好,光電轉換中電荷傳輸的能力也會提升。」蒲盈志說明,氧空缺保護層的產生解決釩酸鉍過去所面臨的低化學穩定性問題。同時,也利用臨場暫態吸收光譜(註三)從中研究發現,「氧空缺結構可暫時將負電荷留在空缺當中增加存在時間,使正電荷更容易與水產生氧化反應。」蒲盈志解釋,大氣電漿使得此光電極電荷分離與轉換效率大幅提升。註三:利用雷射光激發電荷的方式,觀察化學反應中電荷的行動模式、生命週期、位置等,由此判斷表面電荷是否起到反應過程的幫助作用。 利用「臨場暫態吸收光譜」發現氧空缺結構對電化學系統產氫的幫助。 圖/蒲盈志提供經改善後,釩酸鉍光電極材料在光電化學系統水分解產氫的效能可達原先的3.4倍,提升了太陽光產氫的效能。而細節部分,釩酸鉍電極載子傳輸效率提至95%,系統中的光電轉換效率相較於現有製程也提升了四成,使生產效能逐漸與理論數據接近,對於太陽光的利用率也大幅提高,發展綠能資源在科學上的實際應用。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教授吳志明認為:「此次研究中的載子傳輸率、光電轉換率提升,都對產氫效能有著關鍵性的影響。而在未來商業化方面,需著重在如何增加面積製造的同時維持穩定的效能生產。」對於未來發展,蒲盈志說道:「未來也將朝理論值努力,我們也將嘗試將尺寸作大,突破實驗室規模,應用在更多層面,甚至希望說可以直接把它搬到戶外,讓它能夠直接在太陽光下使用。」而這種「低成本、易量產」的製備方式提供台灣未來能源更多的選擇,並期望與工業連結。此次研發技術使綠氫克服產製成本過高無法大規模應用的問題,讓綠能科技在社會上可被普及使用,促使台灣的科學研究在氫能源的發展,持續朝2050淨零排放目標邁進。
資源缺乏致選手不足 現代五項發展受限
體育
第1716期
資源缺乏致選手不足 現代五項發展受限
2019-12-04
【記者姜期儒高雄報導】「108年全國協會盃現代五項運動錦標賽」11月29日至12月1日於高雄市楠梓現代五項暨冬季兩項訓練中心舉辦。其中,國立臺南大學學生陳柏翰在各分項皆表現亮眼,以總積分994的高分遙遙領先其他參賽者,最終在社會男子組個人賽獲得冠軍。然而,選手之間懸殊的差距,其實也顯示出現代五項運動正面臨選手缺乏的困境。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的陳詠怡在射擊項目表現亮眼,最終以總積分786分的成績,獲得社會女子組個人賽亞軍。 圖/姜期儒攝現代五項為一種多項目運動,結合擊劍、游泳、馬術、跑步、和射擊,強調選手綜合性的能力。每個項目皆會計算積分,最終積分最高的即為冠軍。不過,本次賽事因安全考量並沒有進行馬術項目,因此事實上僅進行四項比賽。「因為一天要比很多項目,體力及心態上都要自己做好調適。」就讀高雄市立左營高級中學的陳佑薇分享,就算一開始領先,也不可掉以輕心,尤其跑步射擊項目是重要的追分賽,為拉開積分的好機會。 高雄市立左營高級中學的陳佑薇為社會組最年輕的選手,她靠著跑步射擊項目的優異成績追分,一舉拿下社會女子組個人賽冠軍。 圖/姜期儒攝現代五項雖為亞洲運動會、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正式項目,但國內參與選手仍少,今年的社會組賽事僅24人報名參賽。「可能只有第一二名是以前就有在練習的選手,之後幾名就只是來參與的而已。」帶領學生參賽的台北海洋科技大學教練陳瑞斌坦言,台灣非常缺乏現代五項選手,僅左營高中有正規的五項訓練。嘉南藥理大學教練王暉評則點出經費問題,他分析,因現代五項須精通五種運動項目,因此於裝備上、訓練上就會有五項開銷,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負擔。 現代五項中的擊劍項目考驗技術性,運動員須輪流與其他參賽者比賽,比賽勝出率達70%可得250分,以此勝率計算每多勝負一場便加減6分。 圖/姜期儒攝「比較困難的點是沒有跑步射擊場地,平常練習要自己架靶位什麼的。」社會女子組個人賽亞軍、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學生陳詠怡認為,場地不足是限縮現代五項發展的阻力之一,資源缺乏導致練的人越來越少。王暉評解釋,台灣的環境對現代五項並不友善,全台灣合格場地僅高雄一座。「練習就有很大的問題了,所以只能當替代運動。」他無奈地說。 現代五項選手多是游泳或蹼泳選手出身,如拿下社會女子組亞軍、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學生陳詠怡,及社會男子組冠軍、國立臺南大學學生陳柏翰都是一例。 圖/姜期儒攝「現在五項很坎坷啦,都是老師自主去推廣,不管哪個年齡都是。」北海科大教練陳瑞斌指出,雖然推廣的資源不足,但仍有資源不足的可行作法,期盼協會能有更完整的規畫,以真正培養出選手並提高整體實力。王暉評則建議舉辦雷射手槍射擊體驗,結合學校與社區的力量,讓現代五項有更多公開亮相的機會。 現代五項運動選手不足、推廣不力,雖發展前景堪憂,仍有國小老師自主推廣,帶隊前來參加比賽。 圖/姜期儒攝
揮別九二一陰霾 搶成功展客家文化
生活
第1706期
揮別九二一陰霾 搶成功展客家文化
2019-09-25
【記者萬巧蓉南投報導】參賽者推動巨大的船型三輪車,一路奔馳闖到終點,拔下「搶成功」旗幟高舉揮舞,現場觀眾歡聲雷動。「國姓搶成功」活動緣起於九二一大地震後,地處南投的國姓鄉災情慘重,為了使低迷的國姓鄉民走出陰霾,90年起,以「奪得成功」為寓意舉辦「搶成功」活動,鼓勵鄉民組隊參加,發揚客家人的「硬頸」精神。今年適逢九二一地震20週年,國姓鄉以「蛻變」為主題,將往年在11月舉辦的「國姓搶成功」賽事提前到9月21日當週舉辦,用一系列活動展示國姓鄉「成功」重生的活力。 參賽選手終於爬上繩梯,並奪旗搶得勝利,他開心地在台上歡呼。 圖/萬巧蓉攝「國姓搶成功」系列活動中,最盛大的是推船比賽,九名參賽者須合力將載有鄭成功塑像的沉重船型三輪車推到終點線,再跑到高台處爬繩梯登城奪旗。出發槍聲一響,觀眾的加油聲立即淹沒參賽者的腳步聲,兩個賽道中各一艘金船、銀船,參賽者繞船一圈齊心推動船前進,在烈日下滿身大汗。國姓鄉民紀家程表示參賽組別中,「鄉內組」每年都會由各村村民自行組成,因此活動能讓當地人士更有凝聚力。 兩艘船在賽道中競逐,國姓爺鄭成功塑像立於船上,旗幟隨著船的移動快速飄揚。 圖/萬巧蓉攝  參賽者在「國姓搶成功,奪旗展硬頸」的字樣上爬城,這是他們的賽程的最後一哩路。 圖/萬巧蓉攝「社會男子組」一直以來是推船比賽中競爭最激烈的組別,今年更有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的教師帶著國際學生組隊參加。帶隊的暨大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專案助理教授梁鎧麟說明,因應鄉長邀請暨大的學生深入了解南投在地的客家文化慶典,他與印度、馬來西亞、印尼、台灣的學生一起報名,讓學生體驗台灣在地民俗風情。這支隊伍一到參賽跑道上,異國的臉孔馬上吸引主持人的目光,興奮地高呼比賽越來越國際化。隊長暨大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系碩士班學生許芳瑜轉述印度國際學生樓凱旭.畢塔德(Lokesh Bettad)的賽後喜悅,他表示在台印度人中只有他參與過搶成功活動,他感到很榮幸。 參賽隊伍團結一致地圍船推行,埋頭用盡全身力量,只為順利「搶成功」。 圖/萬巧蓉攝除了熱鬧的大型活動外,現場還設置《蛻變×再生:九二一20週年影像特展》,用相片展示這些年來各產業領域的重建紀錄,滿街斷垣殘壁的相片與如今的盛大歡騰形成強烈對比。國姓鄉民詹清喨回憶九二一那晚的場景,他當時年僅五歲,直到現在仍幾乎記得所有細節,「我家樓梯的牆倒掉,鐵門斷電變形拉不開,只能躲在車子底下。」這一晚,是國姓鄉民共同的傷口,卻也是他們重建的契機。九二一後,國姓泰雅渡假村總經理李吉田發起「搶成功」特色活動,結合當地的族群文化,至今已成為地方重要的觀光文化財。暨大學生許芳瑜也提到,他因為參與「搶成功」活動而和國姓鄉有所連結,才更願意去認識地方的歷史與文化,「(搶成功)能讓大家對自己的家鄉有更多的認同感。」 《蛻變x再生:九二一20週年影像特展》展示地震後國姓鄉破敗的景象,以及鄉民逐年重建的歷程。 圖/萬巧蓉攝退休後就選擇定居在國姓鄉的紀家程則感嘆九二一奪走好友兩個女兒的性命,「今天(9月21日)當大家歡天喜地在慶祝國姓鄉的重生,對他來說卻是女兒的忌日,兩樣情!」經過二十年,建築、產業都漸漸地從地震的破壞中修復,但再多的資源都換不回消逝的性命,他認為要重振人心,讓大家走出心結來同樂,不能單單透過搶成功活動而已,「在平常我們就要多與他們(受災戶)聊天、給予關懷。」
七成大學宿舍設門禁 安全與人身自由難兩全
校園
第1690期
七成大學宿舍設門禁 安全與人身自由難兩全
2018-11-29
【記者陳韻如綜合報導】學生拔腿狂奔只為趕上宿舍門禁時間,因為若晚一秒鐘,大門就會被鎖住,進不去宿舍就得另尋住處。記者盤點全台155所大專院校,近七成學校宿舍設有門禁時間。學生與校方都同意設立門禁能保障學生安全,但有部分學生認為應放寬限制,方便晚歸學生回宿。歸納各大專院校門禁規定發現,校方設立門禁時間目的是確保學生夜間安全、培養學生健康作息,以及維持宿舍夜間秩序。以開南大學為例,開大宿舍門禁時間為凌晨12點至早上6點,時間一到即鎖上宿舍安全門,住宿生在門禁時間內不得進出。開大空運管理學系學生李柏緯回憶大一住宿時,因晚歸宿舍被鎖在門外,迫使他得借住朋友家。李柏緯指出,他能明白校方設立門禁時間是為保障住宿生安全,但希望在門禁時間過後,依然能開放學生進入宿舍,並登記晚歸學生以示懲處,「而不是讓學生在宿舍外自生自滅。」此外,開大實施晚點名制度,若點名十分鐘內未到者將通知家長,一學期累積三次點名未到,下學期則無法住宿。開大軍訓教官兼任組長陳愷鴻回應,宿舍門禁規則是與學生宿舍幹部一同協議而來,雖訂定相關規則,但不會嚴懲學生。學生若晚歸可通知舍監開門,仍能進入宿舍。陳愷鴻強調設立門禁的原因除維護學校安全,也避免晚歸學生影響室友作息,「宿舍畢竟是團體生活,還是希望大家遵守規定。」不過也有學生贊成設立門禁,以國立台中科技大學為例,住宿生進入宿舍須核對身份。晚上11點一到,宿舍工作人員就會拉下鐵門,並實施晚點名,未經請假即外宿達六次就會被退宿。台中科大國際貿易與經營系學生趙彩淩提及,門禁制度要求學生回宿時間,讓學生學習時間控管能力。另外,台中科大的門禁制度也能杜絕外人進入宿舍,趙彩淩認為安全才是重要考量,「宿舍不會有外人進入,也不用擔心室友帶外人進房,這讓我住得很安心。」目前全台有三成學校並未設立門禁,校方便以多項措施維護學生安全,例如改用感應卡進出宿舍、駐警隊巡邏、增設監視系統等。以國立政治大學為例,學生24小時皆能以學生證刷卡進入宿舍,非住宿生訪客則可在特定時間內,於櫃檯登記後進出舍區。政大歐洲語文學系學生林禎雅認同政大作法,「畢竟都是成年人,你去管一個成年人的作息好像怪怪的。」她提出大學生多半白天要上課,晚上則需打工或參與社團與系上活動至早上約4、5點。她認為若限制學生回宿時間將造成許多不便,且將學生排除在宿舍門外,反而更加危險。
《告密者》近距離演出 助觀眾共感角色生活
藝文
第1690期
《告密者》近距離演出 助觀眾共感角色生活
2018-11-28
【記者吳佩容台南報導】一家三口圍著桌子,女僕緩慢地走過,一切看似平凡,卻因父親不小心說出對希特勒政權的不滿,打破寧靜。兒子奪門而出,父親懷疑他的去向,「他去哪了?是去希特勒青年團告密?」、「到時我會站在被告席,而我的骨肉站在證人席指控我!」父親狂暴地吼道。啤酒配鹽酥雞劇團於23至25日在台南市么八二空間,演出由德國名劇作家布萊希特創作的《告密者》,呈現希特勒執政時期,德國人民相互猜忌的社會氛圍。 看似平和的餐桌上,其實隱藏許多危機,孩子(左二)是否會去告密,女僕(右二)又是否聽見了什麼? 圖/馮明倫提供演員穿梭在觀眾之間,卻對其視而不見。觀眾們以偷窺的角度,觀看一個家庭的爭吵與哀樂。啤酒配鹽酥雞劇團導演馮明倫以「環境劇場」的形式呈現《告密者》,他善用么八二空間的樓梯和走廊,「將略顯狹小的演出空間,打造成家庭式客廳,電話和矮櫃放置在觀眾的後方。」他表示,如此不僅能化環境限制為演出優勢,還能帶給觀眾不一樣的觀賞體驗。由於表演場地為畫廊,牆上掛有原先展出的畫作,這些作品將融入環境劇場中,成為表演的一部分。「原本完全不知道會有什麼畫,一直到開演前兩天才看到。」飾演父親、就讀國立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的學生蔡庭豪說。馮明倫表示,將未知的畫作加入表演,能替戲劇和演員增添趣味性,「還能順便考驗演員的功力。」牆上的展品畫有長著大眼睛,亮黃色的太陽,搭配多彩的背景,顯得充滿童趣,和《告密者》的沉重劇情有極大反差。蔡庭豪表示,起初看到牆上的畫會出戲,「我把它當成角色買的畫。」他試著想像角色和畫之間的故事,編出讓自己相信的情節,調節違和感,使自己能夠重新融入劇情。「告密者的主軸是猜忌,會發生在每個人的身邊。」馮明倫說,雖然故事的背景時代,距離台灣民眾較遙遠,但演員所表現出的懷疑、恐懼等情緒,都是人們經歷過的,因此能夠打入觀眾心中。觀眾莊宜茜表示,劇中父親焦慮的猜忌情緒使他印象深刻,「就讓我想到選舉,各個候選人各執一詞,都不知道是真是假。」飾演孩子、南大戲劇系學生蔡宜諭解釋,許多台詞前後的關聯性低、情緒跳躍,演員常常會抓不住正確的表現方式。「情緒常常會不小心跳掉。」蔡庭豪提到,有一段戲他上秒還在討論兒子到底是不是去告密,下一秒竟在爭執沒收兒子寵物的原因。為融入戲劇,蔡庭豪努力揣摩角色的思維,試圖同理劇中父親極度壓抑、不安和憤怒的心理狀態。 《告密者》中的父親的職業為老師,擔憂在自家的抱怨言論是否會被親生兒子告狀,而產生極大情緒波動。 圖/馮明倫提供「演員的情緒爆發、反覆的猜疑,讓我看得很沉重。」莊宜茜表示,此次欣賞以環境劇場形式呈現的《告密者》,對她來說十分特別。他說明,以非常近的距離觀看這個故事,讓他覺得如同跟劇中角色生活在一起。不過莊宜茜也提到,在演員走動時,「有時會不知道眼睛該跟著誰。」
手作石板屋模型 傳承排灣文化
生活
第1684期
手作石板屋模型 傳承排灣文化
2018-10-17
【記者林奕辰台北報導】小孩將手中切割好的黑陶土一個接一個堆疊,眼神專注地看著即將完成的石板屋模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石室」團隊,於13日在華山文創園區的原住民教育成果展,舉行排灣族石板屋DIY模型體驗活動,藉由手作石板屋模型展現排灣族石板屋的文化特色。 石室在活動過程中向民眾介紹排灣族石板屋的傳統建築技巧,讓更多人了解原住民文化。 圖/林奕辰攝石室團隊由四位暨南大學的學生戴嘉懿、曾彥霖、陳琬琳、萬祖璇所組成。他們同樣來自原住民文化產業與社會工作學士學位學程原住民族專班,透過探索部落文化的課程中,意識到原住民文化傳承的危機。因此他們決定從傳統家屋模型製作開始,希望經由文創推廣原住民族文化。 為了還原最傳統的建築技藝,石室堅持用一個一個黑陶土堆砌而成排灣族石板屋模型。 圖/林奕辰攝不同於一般石板屋模型單純只採用一片片石板接合而成,團隊考慮到接合石板的過程易受傷,因此他們採用安全的黑陶土來代替。同時為了還原最傳統的建築技藝,他們堅持用黑陶土堆砌而成,取材也十分講究,團隊成員戴嘉懿表示,黑陶土取得不易,為了讓民眾有最真實的體驗,甚至必須跑到東部去取材。 石室想從教育小朋友開始,透過排灣族石板屋模型DIY,讓文化從小學習。 圖/林奕辰攝排灣族石板屋DIY模型體驗活動,吸引許多父母帶著小孩參與手作課程。戴嘉懿提到,他們不想讓傳統慢慢消失,因此決定先從小朋友開始培養對自身原住民文化的認知。成員陳琬琳更表示,雖然石板屋模型製作過程看似容易,但其實要注意的細節很多,「手夠穩的話可以做得很整齊,而且膠的量要足夠,否則黑陶土很容易掉。」 石室透過與小朋友互動玩遊戲寓教於樂,讓小朋友在過程中了解原住民文化。 圖/林奕辰攝石室團隊從排灣族石板屋開始,希望日後也可以發展一套所有原住民族群之傳統家屋DIY模型。藉此,他們想讓更多人從製作模中學習,並延續原住民獨特的文化之美。指導老師謝景岳說:「學生透過親自動手做,從小延伸到大,增進自己對文化的認同。」 
意象劇場 《抉擇》突破空間限制
藝文
第1667期
意象劇場 《抉擇》突破空間限制
2017-11-29
【記者羅文妤台南報導】演員緩緩從桌底現身,拿出兩個木盒讓觀眾挑選,並分別牽起兩名觀眾的手,引領他們進入不同情境。漂流木劇團的意象劇場作品《抉擇do/undo》,11月24日至12月2日於么八二空間舉辦演出。每個場次僅開放兩名觀眾,儘管觀看同一場次的表演,兩名觀眾看到的劇情及演員卻不盡相同。 演出一開始,演員拿出兩個盒子讓觀眾選擇,選擇的結果將影響觀眾後續觀看的內容。 圖/漂流木劇團提供漂流木劇團由國立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學生組成,期望呈現戲劇與劇場多元的創作及展演形式。 意象劇場(Theatre of Images)和傳統舞台劇最大的不同,就是突破空間的限制,拉近演員和觀眾的距離。不再侷限於舞台和觀眾席,帶領觀眾一步步走進導演所營造的意象之中。 觀眾帶著耳機聆聽音樂,透過演員的手和眼神引導觀看的方向。 圖/漂流木劇團提供《抉擇do/undo》為漂流木劇團歷時半年籌備的移動式展演,由演員引導觀眾在三層樓的空間走動、觀看演出。觀眾蕭郁家表示,表演開始時,演員牽著他,刻意放慢腳步。沿途被劇中各個角色緊緊注視著,彷彿他們和自己身處在不同的世界。導演、南大戲劇系學生林裕紘 表示,演出並沒有一個完整的劇本,他會先依照演員的特質、肢體給定角色,再讓他們自行摸索角色和自身的關聯,演出的過程同時也是在表現自我。  演出場地實為藝文展覽空間,因此演員會在畫作和藝術品之間演出、舞動。 圖/漂流木劇團提供觀眾陳韋鈘表示,直到表演開始才發現要和同伴分開觀影,首次體驗此種形式演出,覺得十分特別。「我覺得分離是一件很殘酷又很美麗的事實。」林裕紘 說道,因此想讓觀眾體驗「分離」的感受。製造一個情境讓觀眾從一開始進行抉擇,並迫使兩人分離。每場30分鐘的演出沒有任何台詞,全由演員的眼神及肢體動作讓觀眾自由想像劇情內容。演員、南大戲劇系學生薛嘉沂認為,因為沒有台詞,讓他能夠將全身的能量透過肢體展現;也因為不受台詞限制,儘管每場演出的動作相同,但會據演出當下心境而賦予角色不同的詮釋。觀眾Zeo表示,這次的演出不同於一般戲劇單方面的給予觀眾指令,而是讓觀眾握有主動權去解釋所見的景象,每個觀影者獲得的反饋會因自身經驗不同而異。
南大創作展  多媒材精準演繹《高潮》
藝文
第1658期
南大創作展 多媒材精準演繹《高潮》
2017-09-28
【記者徐安萱台南報導】「高潮就是各種情緒的極致。」國立台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學生李元弘以及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的林裕紘,25日至29日於南大美術系館第一藝廊舉辦《高潮》跨系創作展。展覽包含繪畫創作、裝置藝術與戲劇演出。 畫作〈高潮〉以十二生肖為題材,呈現出動物的極端情緒。位於畫中央的羊象徵美麗與祭祀,是重要的角色。圖/徐安萱攝「高潮」一詞,常被解釋為性行為過程中的歡愉,甚至是人們會刻意避開的詞彙。畫作〈高潮〉的創作者李元弘表示,選擇高潮作為主題是想利用創作訴說出「當代」。李元弘說:「歷史沒有真相,只有解釋,然而一切解釋無法還原真相,只能反應當下。」因此他認為最適合反應當下的方式,就是各種情緒。 目前就讀大三的李元弘,在繪畫技法與媒材掌控上都相當純熟,呈現出〈高潮〉的寫實效果。圖/徐安萱攝〈高潮〉一畫中,李元弘以十二生肖來表現不同的情緒,從自身生活經驗,或是東西方傳說故事,設想動物的極端情緒。「就像寫日記一樣,整幅畫呈現的都是我的情緒。」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動物就是位於畫中央象徵「美好」的羊,李元弘在羊身加上數隻同樣象徵美麗的蝴蝶,但又藏了其他昆蟲,投射出他隱藏的不同情緒,李元弘表示,「藏」是讓觀眾有開放性的想像空間。 意象劇場《高潮》無劇本,演員透過肢體、舞蹈、吟唱、音樂互動。移動式的演出,觀眾能近距離觀察演員情緒。圖/徐安萱攝林裕紘負責的戲劇演出《高潮》由李元弘的畫作為創作基礎,以意象劇場的形式呈現,透過吟唱、舞蹈、肢體、多媒體、音樂等,產生的各種畫面讓觀眾有不同想像。展演空間裡迴盪著像是心跳的頻率,兩位演員緩緩地先後從舞台及觀眾身後出現,如蝴蝶飛舞般在布幔中穿梭,或是靜靜地躺在水中、稻穀上,並運用面具、汽水等象徵性道具,讓觀眾有如窺探般猜想演員的情緒。將近20分鐘的演出不發一語,透過演員內斂的表演傳達出深刻的情緒,配合大提琴現場演奏,讓〈高潮〉不只是一幅靜止的畫作,而是動態的意象作品。林裕紘表示,演出並沒有劇本,著重觀眾的想像與看法,每個人對於《高潮》的解讀都不一樣。策展半年來,身為大學生的李元弘與林裕紘認為,最大的困難是取得金錢與效果呈現的平衡。林裕紘自稱是偏執狂,在戲劇演出與舞台呈現都力求完美。對於《高潮》跨系創作展,他直言:「很高級、很細緻。」因此為了呈現他想像中的高潮,策展的花費超乎兩人預期。晚間的《高潮》戲劇演出也販售酒精飲料,團隊戲謔地說,除了貼補超支的費用,也想讓觀眾「高潮」一下。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