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文創商品融在地特色 青年攜民眾回顧大稻埕歷史
生活
第1774期
文創商品融在地特色 青年攜民眾回顧大稻埕歷史
2022-12-07
【記者黃𦲽湄綜合報導】大稻埕老商家相談甚歡,青年團隊舉著攝影機於現場穿梭,記錄開幕茶會。台灣亞太青年學院聯盟與六校青年設計師於1至6日在Olympus Plaza Taipei 大稻埕旗艦店,一同舉辦《大稻埕之絕代風華》青年設計師創作成果展,展出新詩、家書、記錄片與文創商品等作品,呈現青年眼中的百年歷史。 「大稻埕之絕代風華」青年設計師創作成果展以文字和影像傳遞大稻埕歷史。 圖/黃𦲽湄攝青年設計師在文創商品上繪製城隍廟相關特色插畫,擺在桌上供民眾欣賞。台灣亞太青年學院聯盟秘書長房福慶表示,學生實地走訪老商家,深入了解商鋪文化背景,再將其藉由物品呈現。他強調:「一定要非常近距離地去聊天,我們才能知道他們(老商家)的想法、感受以及需要,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民眾黃瓈葳也說到:「展覽可以讓他們接觸平常不會在意的事情,像霞海城隍廟並不是只有月老,背後還有百年街屋、歷史餐區等。」 現場播放豐富的紀錄片影像,吸引民眾一同了解大稻埕的歷史軌跡。 圖/黃𦲽湄攝展場紀錄片內的受訪者雖多為長者,他們的聲音卻充滿力量,傳遍展廳各個角落。黃瓈葳提到:「不管是大稻埕或者新竹客家莊,很多都是口傳歷史,若沒有透過影像或文字把它書寫下來,其實照我們20幾歲的這一代,下面就很難找到任何的文獻資料。」民眾林金燕也表示,文化傳承需要更多人參與,並以多元視角呈現歷史。在這次展覽中,中國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暨碩士班參展者郭正勳,展出帶有祝福寓意的印章,他分享道:「年輕人以當代的角度解讀歷史,將具有衝擊性與張力的創意表現在文創商品等作品上,這也是闡述歷史文化很棒的方式。」 青年設計師以不同思維詮釋當地特色,郭正勳認為,年輕人可以創造在地新價值,藉作品呈現多元樣貌的大稻埕。房福慶也提到,不管是透過展覽、書籍、新媒體或自媒體的方式,都能讓文化歷史得以傳承保留。青年與老商鋪跨世代對話,攜手回顧大稻埕的昔日舊事,期盼展覽能傳遞與延續這片土地的歷史。 
文協百年多元紀念活動 經典樂曲流淌大稻埕市集
生活
影音
第1754期
文協百年多元紀念活動 經典樂曲流淌大稻埕市集
2021-10-22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吳姿芳、陳楷霖、李謙謙綜合採訪報導】傳統戲曲樂聲悠揚,歷史悠久的歌謠讓台下觀眾沈醉於古典氛圍。由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舉辦的《本島音樂會》變裝市集16日在大稻埕永樂廣場舉行,而今年適逢臺灣文化協會成立100週年,主辦方除了設置紀念市集外,也邀請民眾穿上1920年代的服飾,一同重溫新文化運動推行的時光。現場參與民眾謝欣翰表示,1920年開始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文明融合,為配合現場復古氣氛,他穿上西式卡特襯衫跟西裝背心,並且搭配漢人的交襟。主辦單位為了營造百年前的氛圍,邀請數名在地歌手以及樂團演出,音樂家透過四塊、二胡、琵琶等歷史悠久的樂器呈現經典曲目,以音樂將觀眾帶回20世紀初的台灣。表演團體永樂國樂團藝術指導呂明紘說明,他們準備由鄧雨賢先生所創作的樂曲,例如四月望雨、南風謠、大稻埕行進曲、對花、跳舞時代等耳熟能詳的歌謠,都是屬於在地共同記憶的樂曲。不只音樂會與傳統文化融合,市集同樣以復古為主軸,共有十幾間店家擺攤,販賣帆布袋、火柴盒、打火機等文創商品,而部分商家也搭上文協百年紀念熱潮,推出相關特色產品。參與市集攤位工作人員胡俊宇指出,自家酒廠推出一款文協百年紀念酒,設計理念來自新文化運動辛苦奮鬥的歷程,因此紀念酒一開始喝起來是強烈的苦韻,尾韻則是明亮的清爽感,象徵臺灣文化協會的苦盡甘來。每年10月,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為慶祝文協成立,例行舉辦「新文化運動月」,今年則以「文協百年・時空重現」為題,除了音樂會與市集外,還推出展覽、Podcast、戲劇演出等活動,以輕鬆、多元的形式致敬先賢追求進步的精神。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專案規劃師蔣智先認為,在一百年前臺灣文化協會成立時,林獻堂、蔣渭水等人希望能幫台灣人謀幸福與進步的精神,值得被紀念。他也提到,先賢求進步的精神值得民眾學習,現代人應思考台灣是否還有能努力向上的空間、需要繼續去爭取權益的目標。一百年前,文協成員努力追求新知識與自我價值,成為台灣人意識凝聚的起點,而一百年後的今天,藉由多元的紀念活動,民眾除了能認識這段重要歷史之外,更能夠珍惜現今得來不易的自由民主生活,並創造下一個富有台灣文化色彩的百年。
沙龍理女性主義歷史 王君琦藉影像談平權困境
生活
第1754期
沙龍理女性主義歷史 王君琦藉影像談平權困境
2021-10-21
【記者黃亭茹綜合報導】整齊且溫馨的小空間,旁邊擺放著熱紅茶,椅子自然地擺放著...,2021年第七屆大稻埕國際藝術節於15日舉辦「女性主義沙龍」,邀請到主講人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執行長、台灣國際女性影展主席王君琦,以國際女性影像為出發,談論性別平權的「再現代化」(註)議題。註:表示女性權益在現代社會中的持續進步 女性主義沙龍開張,國際女性影像談性別平權的「再現代化」,現場氣氛舒適輕鬆。 圖/大稻埕國際藝術節提供王君琦將沙龍聚焦於美國電影和華語片,以女性形象類型切入為參與者梳理相關歷史脈絡。他以「蛇蠍美人」的女性形象為例,表示在過去影像中,是相對常見地,「在電影中,蛇蠍美人往往象徵「新時代女性」的形象。」他解釋,因其代表傳統價值的逾越,呈現勇敢追愛的性格,然而,相關影像作品結局大多悲慘,彰顯「道德懲罰」的概念。「這樣的女性形象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他總結,這些電影在呈現新女性的形象之餘,仍在「否定」該種價值。「性自主是有一條線的」,王君琦補充,女性可以打扮得現代時尚,內心卻被要求「出淤泥而不染」,仍保有純潔心靈。人們往往讚賞女性形象的現代化,卻盼望著其在精神上保有傳統價值。這也反映在女性形象於影像的呈現和敘事,儘管隨著時代改變,女性形象在影像中有所突破,「但這樣的突破是有限的」,他表示,至今仍難脫傳統表現的框架。 主講人王君琦在會中暢談女性形象在影像中的變化,有結構地表示女性形象「再現代化」的議題。 圖/大稻埕國際藝術節提供「『厭女』從線上到線下,是許多女性的日常經驗感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方念萱認為,問題往往出在養成環境,例如在理工的專業領域,女性往往缺乏機會,「這也是為什麼「性別比例」如此重要」他強調,在職場提倡性別比例,就是為了確保女性在這樣充滿阻礙的環境中仍能擁有與男性相同的機會。 今年於台北電影節和台灣國際女性影展上映的《火車快飛》導演林邵慈表示,近年大家開始關注「女性導演」,他認為被關注是一件很好的現象,能促使更多女性投入影像產業或創作。此外,他也期許女性導演的出現,能打破過往「以男性主導」的既有思維。 現場觀眾專注聆聽沙龍內容,在過程中提出各自的反思。 圖/大稻埕國際藝術節提供女性主義發展至今,仍面臨許多挑戰。留美學生黃羿瑄無奈地表示,社會對於女性主義運動仍舊有許多不解,「​​同為女性,很多人沒有察覺自己正在被壓迫,反而認為這似乎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他說道。方念萱教授也表示,若女性主義者關切的是性別平等,也絕對是造福生理男性,當這個社會的性別平權還未完善,女性主義運動就該繼續推動,直到實現平權的那天。
燈籠設計融傳統建築特色 籲社會關注古蹟保留
藝文
第1706期
燈籠設計融傳統建築特色 籲社會關注古蹟保留
2019-09-26
【記者黃雪瀅綜合報導】柔和的燈光照出具有建築特色紋樣的影子,塑造出新舊交融的風貌,今年第一屆桃園設計獎決賽展出作品《光·現》,由龍華科技大學文化創意與數位媒體設計系學生陳柏年、詹宇勝、魏宜婷和陳宥蓁創作,希望透過呈現大稻埕建築特色的紋飾,傳遞古蹟保留的重要性。 行走在大稻埕的路上,可以看見歐洲十七世紀「巴洛克式」風格的建築,古老的建築外觀爬滿繁複的花草紋飾,《光·現》底部的構思由此而來,燈光將紋飾的影子照射在地面,製造出情境效果。陳柏年說:「若雕刻的紋飾過於繁複,燈光無法照射出具體的影子。」因此,團隊在這次展覽中對圖樣做出更簡化的設計,讓影子更具美感。 燈光打在以歷史建築紋飾為雕刻的木頭下所投射的光線。  圖/黃雪瀅攝陳柏年提到,作品以大同區作為設計方向,且建築物包含豐富的歷史痕跡,「從痕跡所展現的文化觀察,是對創新切入點很好的思考。」他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為例,指出教會因古老被當成危樓而面臨拆除的命運,應該妥善保存飽含歷史痕跡的古老建築。 《光·現》上半部採用壓克力,下半部以竹編編出燈籠骨架,再木頭雕刻的紋飾,打出傳統特色的影子。 圖/黃雪瀅攝至於燈具下半部,以燈籠為發想的元素,用竹編編出燈籠的骨架,以燈籠為發想的元素,希望在現代居家環境中也能出現具有傳統特色的燈籠。指導老師龍華科大文創系助理教授林建志表示,即便燈籠是歷史悠久的文化產物,也抵擋不住工業化與生產技術提升帶來的衝擊 ,讓燈籠因繁複的製作過程,只能在傳統的民俗節慶見到蹤跡,他說:「這樣的創新手法,擺脫過往讓人覺得燈籠照明只存在閩南式建築或是傳統民俗節慶中的印象,是作品令人驚豔之處」。此作品最令人苦惱的地方,是需要在材質與模型上做出取捨。陳柏年指出,最初的燈罩材質原是要採用紙張,但因紙張強度與耐久性不足,改用壓克力取代。詹宇勝和魏宜婷解釋,他們會先將壓克力削薄,再通過磨砂讓表面產生霧面感,暖色的燈光照射出燈罩時便能更加柔和。 龍華科技大學文化創意與媒體設計系的學生,在2019年第一屆桃園設計獎決賽所展出的作品,《光·現》。 圖/黃雪瀅攝《光·現》主要針對重視居家裝潢、追求美感的客群,因此設計概念偏向情境和裝飾使用,並且只要將壓克力與燈具拆解,便可摺疊收納。觀展民眾董琇宜表示,雖然燈具結合現代與傳統的特質,放在家裡看卻不會覺得衝突,「作品的質感和特色,會讓人感到很寧靜」。
串聯上下游產業鏈 實驗基地力推時尚設計
藝文
第1687期
串聯上下游產業鏈 實驗基地力推時尚設計
2018-11-07
【記者倪旻勤台北報導】「T Fashion時尚實驗基地」3日於台北市大同區永樂市場開幕,此據點開放服飾設計科系之大專院校學生、設計師與相關產業進駐,利用共同空間交流、展演,期望串聯當地布業、打版與零件業,整合時尚產業鏈。 「T Fashion時尚實驗基地」開幕走秀,進駐設計師的作品在時尚實驗基地中穿梭。 圖/倪旻勤攝時尚界入行門檻高,創業不易,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的黃舒婷認為,台灣服飾市場以便宜的成衣為主,造成民眾對時尚的認識不足,因此時尚品牌成立後較無市場、生存也不容易。同為輔大織品學系的張婕妤則表示,在校所學與業界應用差距甚大,令學生難以踏入產業。在服裝設計相關科系就讀已18年、目前就讀輔大織品碩士班的莊佳頴認為,對學生來說,學校提供的接案資源與曝光機會多,「老師他們手上有案子或是有其他想讓我們有表現的機會,都蠻願意給我們去發揮。」莊佳頴也提到,時尚產業缺乏各階層的鏈結點,如世界上70%的時尚機能布來自台灣,但很少人知道。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系主任許鳳玉表示,建造如時尚實驗基地的育成中心對在校學生來說,可以透過實務提早接觸產業,建立自己與商業的鏈結。輔大織品碩士班學生傅千瑜亦認為,進駐基地強迫他走出同溫層,認識異質性的設計,與其他設計師互相交流素材的選用與從業經驗。 「T Fashion時尚實驗基地」開幕,模特兒身穿設計師的服裝,為走秀做準備。 圖/倪旻勤攝實踐服設系所學生、實踐Praxes品牌概念店成員陳弘軒認為,當所有設計師都聚集在T Fashion時尚實驗基地,時尚產業中各個層級的廠商自然會被吸引而來,他們能夠趁此次機會提高知名度,「可以讓更多人看見我們品牌在做的事情。」T Fashion時尚實驗基地為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的時尚設計推廣計畫之一,輔大織品學系系主任何兆華表示:「它(時尚實驗基地)做了一個很完整的串聯,讓設計師們可以在這個地方,很快找到可以聯繫的資源。」然而產業問題不是一年就可以解決的,許鳳玉指出,任何一個產業都需要從業者的投入,但政府也要有長遠的規劃。
老物新用 喚起舊城生命力
藝文
第1685期
老物新用 喚起舊城生命力
2018-10-24
【記者倪旻勤台北報導】稻香瀰漫,由紅蓋中藥罐組成的水晶燈在展場中閃耀著光芒。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研究所學生組成的「Upsidedn地平線下」工作室策劃《稻地設計展》,將舊物轉化為日常用品,賦予舊物新的可能性。展覽於13日至28日在大稻埕小藝埕展出。 走入稻地設計展,稻香撲鼻而來,映入眼簾的是黃澄澄的稻殼與質樸的設計品。 圖/倪旻勤攝團隊成員江婉秀表示,隨著時代演進,舊物在現代日常生活中的實用性降低,因此團隊再設計舊物,盼使它們重生。如已不常見的傳統藤編棉被拍,經由設計師轉化為藤椅;僅在廟宇或傳統儀式中出現的鳳梨酥油燈,設計師以透明的果凍蠟填充,替代紅蠟,並加裝紅銅光罩,褪去舊物的俗氣感。 設計舊物原為鳳梨酥油燈,設計師以透明的果凍蠟填充,替代紅蠟,並加裝紅銅光罩。 圖/倪旻勤攝「我們沒有整個跳脫原物做新的設計。」團隊成員黃婕提到,轉化物件的和新概念為放大舊物的美感。 她以紅蓋中藥罐為例,當初設計師注意到中藥罐的多面瓶身有利於光折射,設計師便將紅蓋中藥罐串成如水晶燈般的燈飾。黃婕表示,雖然每樣設計品被放大的美不一樣,但都將舊物最好、最美的部分保留下來。 看似華美的吊燈,其實是由不同大小的傳統紅蓋藥罐串起,多面的瓶身能夠折射燈泡的光線。 圖/倪旻勤攝團隊實地走訪大稻埕時,成員各自挑選最有靈感的物品,再經過討論、歸納出此次主題。黃婕提到,在大稻埕漫步時,團隊發現文創店家進駐大稻埕後,為當地注入不同的生命力。團隊認為,若稍改變傳統舊物的風貌,或許能帶動舊店家生意。此次展出吸引了各年齡層的民眾,除了預期的年輕族群,也有幼童受展場地上鋪滿的稻殼吸引,在地上打滾不肯離去,中老年人則被舊物勾起回憶。團隊成員施信呈說:「我們沒有想到這裡的展場適合老、中、少。」團隊以金黃色的稻殼鋪滿空地,象徵設計由大稻埕萌芽,設計品外的展區則擺放大稻埕其他舊物。 稻地設計展的設計由大稻埕舊物為出發。民間工藝本身就具有美感,且具有生命力。 圖/倪旻勤攝「這次的作品5%是設計,剩下的95%是在地。」實踐工設系副教授、Upsidedn地平線下策展顧問鄭陸霖表示,民間工藝本身就具有美感。觀展民眾、大稻埕在地人江佶洋說:「我覺得讓日常生活中垂手可得的物件,經由重新詮釋,賦予新的使用機能,非常有趣。」
大稻埕變裝遊行 重現1920台灣風華
生活
第1684期
大稻埕變裝遊行 重現1920台灣風華
2018-10-17
【記者徐佳渝台北報導】「時空劇場1920變裝遊行」14日於大稻埕熱鬧登場,這次主題將永樂廣場瞬間變做1920年代街巷的「時空劇場」,讓民眾感受當時大稻埕的風華。 參與遊行民眾身穿1920年代的服裝,站在迪化街懷舊風格的建築之間聆聽主持人講解。 圖/徐佳渝攝永樂廣場前,一身長袍的男性、長髮繫成一條辮子昂然闊步於街頭。隔壁的女孩則身穿黑色碎花旗袍、手中提著滿布金色亮片的小包,他腳踩高跟鞋悠遊漫步迪化街。對於這一身打扮,就讀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學生陳思妤逗趣地說:「(服裝)是參考我阿嬤的style。」同時,他認為變裝遊行活動除了可以推廣大稻埕文化,也能喚起民眾對於台灣1920年代的歷史記憶。 太平國小醒獅團在捷運北門站3號出口前表演,為遊行注入了不少福氣。 圖/徐佳渝攝「很久沒有覺得台灣這麼可愛了。」分別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學生唐朝欣和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張瑜庭表示。無論是男女老少都非常積極參與活動,讓他們覺得既驚訝又感動。 駐大稻埕菲律賓藝術家利洛伊·紐(Leeroy New)與太平國小學生合作呈現「大稻埕的太平外星人」。 圖/徐佳渝攝而張庭瑜也提到1920年代的生活模式,「很正面,人們都很積極努力。」當時正值台灣「新文化運動」時期,其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則是「台灣文化協會」。協會除了發行《台灣民報》,也積極於台灣各地舉辦演講及講習會,對於本土文化風氣具正面影響。此外,這個年代也是台灣政治社會運動蓬勃發展的時期,許多本土政黨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迪化街上,幸福時光照相館的人員正在使用老相機攝影,捕捉民眾互動的瞬間。 圖/徐佳渝攝針對1920變裝遊行,唐朝欣也認為,「能在台北看到古色古香的建築覺得很難得。」在台北還能保留台灣早期建築很不容易,他表示西門町雖同樣具有歷史,但和迪化街這帶相比已經漸漸走向現代化。 永樂廣場前的舞台上,樂團「Coca-Koala」身穿1920年代風格的懷舊服裝演唱著歌曲。 圖/徐佳渝攝活動除了以遊行踩街帶領民眾回到1920年代,永樂廣場前大舞台上也有許多懷舊風格的表演,為大稻埕注入更多「古早味」。其中,太平國小弦樂團演奏「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著名的《望春風》,旋律響徹迪化街,讓人恍若置身於早期的台北。此外,還有活動如「戶外才華市集」、藝術節系列講座、劇場表演等,加強民眾與1920年代大稻埕的連結。
復古遊行不畏風雨 藝術節重現大稻埕風華
藝文
影音
第1661期
復古遊行不畏風雨 藝術節重現大稻埕風華
焦點
2017-10-19
【記者謝宜臻、薛惟中台北報導】2017大稻埕國際藝術節《時空劇場──1920變裝遊行》14日下午於台北迪化街登場。現場民眾穿著旗袍、吊帶褲等復古裝扮,漫步於迪化街頭。雖然當天下起大雨,但絲毫澆不熄民眾的熱情。2017大稻埕國際藝術節協同策展人高翊愷表示,希望透過活動刺激台灣人重新思考自身的文化。而蔣渭水於1921年10月17日於大稻埕發起新文化運動,因此藝術節便選定靠近17日的周末舉辦。相較於前五次遊行,本屆特別在遊行終點的廣場設立市集,販賣具有在地特色的文創商品;也邀請表演團體扮演1920年代街頭的算命仙、江湖郎中與人群互動,讓民眾彷彿穿越時光隧道,重返舊時的大稻埕。當天扮演江湖郎中的漫才團體《達康.come》表示,古早市集裡販賣各種東西的人都有,但也有兜售奇怪藥品、招搖撞騙的小販,因此他們今日便打扮成賣藥人,透過推銷藥品的方式與民眾互動。大稻埕國際藝術節於2015年由民間獨立發起,每年10月於大稻埕舉辦各式藝文活動,藉由跨文化、跨時代的展演,為當地注入新的活力。當地居民蔡和翰表示,藝術節活動一年比一年豐富,也看到大稻埕慢慢的變好,如文創商店的進駐,使當地越來越有商機、年輕人也漸漸變多。「不會像以前只有乾貨,除了年貨大街以外都不會有人。」儘管藝術節才邁入第三屆,但大稻埕已經漸漸因此有了轉變。現在除了在當地街頭能夠看到傳統商行,也能看見文創產業的身影,豐富的商機及多元的活動,也讓民眾更了解專屬於大稻埕的歷史文化。https://youtu.be/0ZPMf0R7OaQ
凸顯兄弟情感 《楊家將》結合聲光展新意
藝文
第1642期
凸顯兄弟情感 《楊家將》結合聲光展新意
2016-12-21
【記者曾品媛台北報導】「台北市藝文推廣處大稻埕青年歌仔戲團」18日於大稻埕戲苑,演出第16號作品《碧血忠魂楊家將》。《楊家將》為一經典戲碼,故事描寫北宋名將楊繼業一家,在金沙灘一役受奸臣潘仁美所陷害而孤立無援,最後壯烈犧牲。此次作品特別凸顯兄弟互動情節,希望讓本來圍繞在大忠大孝的故事,變得更能感同身受。〈雙龍會〉一幕中,舞台背景呈現天空的投影,並擺上兩張代表宴會的桌子,描寫楊家大哥楊延平想要以暗劍殺害敵人,卻誤喝下毒酒反被陷害的過程。楊延平直到生命最後,口裡還唸著「我的任務還沒有完成。」表達一心想要解救父親的心境。飾演楊延平的演員、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學生林祉凌表示,私底下的她個性較為被動,如何詮釋兄長想要保護手足、解救父親的心境,是很困難的地方。 演出結合硬體技術,運用燈光打在演員上的特殊效果,描寫楊家七兒子楊七郎被亂箭刺穿身亡的一幕。圖/大稻埕戲苑提供 《碧血忠魂楊家將》特別凸顯兄弟的互動,改編本來只圍繞在大忠大孝的故事主軸,更令觀眾感同身受。圖/大稻埕戲苑提供編劇、導演呂瓊珷表示,《楊家將》曾被多次改寫成電影、戲劇,如何創造新意是最大的挑戰。故事前半以「武戲」作為開場,刻畫金沙灘一役中,楊家七子的壯烈犧牲;後半段則以父子對話的「文戲」作結,除了考驗演員們在武打戲上的功力外,也呈現每個角色的情感變化。最後一幕特別運用「倒敘」的方式,將舞台切成兩半,當六郎在舞臺右邊與父親說明其他兄弟的犧牲原因時,舞台左邊也同時呈現其他兄弟的死亡經過。觀眾、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學生姚孟綺表示,以前雖然觀賞過野台演出的歌仔戲,但這次的演出卻結合硬體及聲光效果,其中描寫楊家七兒子楊七郎被亂箭刺穿身亡的一幕,燈光打在演員上的特殊效果,令她印象深刻。大稻埕青年歌仔戲團成立五年,吸納多位科班出身的年輕演員及業餘的青年人才。呂瓊珷表示,相較於幾十年前的歌仔戲多為中年婦女參與,現在能有更多管道吸引年輕人進入,別具傳承意義。林祉凌也坦言,身為歌仔戲演員,常被身旁的人問「想要做到什麼時候?」但她認為,就算之後不會繼續在台上演出,也想要投入教育體系,培育更多新秀,讓下一代更了解歌仔戲的內涵。
變裝遊行熱翻大稻埕 國際藝術節再創新文化運動
藝文
第1605期
變裝遊行熱翻大稻埕 國際藝術節再創新文化運動
焦點
2015-10-21
民眾扮裝出席1920年代變裝遊行。 圖/蘇奕菲攝【記者蘇奕菲台北報導】17日「1920年代變裝遊行」將首屆「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的氣氛炒到最熱!民眾帶著復古、當代、跨文化等創意元素前來參與,重現當年「狂騷、咆哮」的精神。由在地社區自主發想、籌辦的藝術節,希望串聯起相隔百年的兩個20年代,打造西元2020年的大稻埕新文化。「思劇場」藝術總監張哲龍騎乘三輪車載著金鐘影后朱芷瑩,與創意扮裝的民眾一齊繞行大稻埕,將巷道擠得水洩不通。大稻埕日新國小的資優班學生,事先研究1920年代有哪些名人,自行設計服裝造型,當天裝扮成孫中山、居禮夫人、愛因斯坦等人物參與遊行。現場還有「朱宗慶打擊樂團」表演、「公平貿易繭裹子」和「花生騷」服裝走秀、《大稻埕》電影播放等活動。1920年的10月17日,蔣渭水在大稻埕成立「台灣文化協會」,為台灣打開面向世界之窗,引入「狂騷的1920年代」精神。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發起人之一周奕成指出,1920年代是人類近代史上文化創造力最燦爛的年代,而在台灣歷史上能夠代表這個年代的地方就是大稻埕。透過時代的連結,「大稻埕與世界的每個都市、每個國家,就能夠產生共感。」(註1)以1920年代為主題的變裝遊行至今是第四次舉辦,張哲龍指出,「這不只是一個懷舊的意味,希望可以放眼未來。」社區原本計劃到2017年才要將變裝遊行擴大爲國際藝術節,但在張哲龍大膽的提議下,決定要在今年就開辦。周奕成說:「我想或許是台灣不能等了,青年世代一定要起來。」(同前註)「大稻埕骨子很硬、固執,想要完成事情就會團結一致。」張哲龍認為,每年的變裝遊行都讓大稻埕居民更加認同社區,「大稻埕人已經具備了辦活動的能力,藝術節是把它彙整在一起。」「大稻埕戲苑」、思劇場、茶店、咖啡廳等許多在地團體透過「大稻埕公民會議」的討論,自主發起、籌辦首屆「大稻埕國際藝術節」,與政府補助經費所舉辦的活動截然不同。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由「蔣渭水文化基金會」思劇場和「1920's書店」主辦,集結15個大稻埕歷史街區、300位藝術家,40多個民間團隊自發募資,舉辦100多個活動,包含讀書會、展覽、講座、音樂會、市集、戲劇等,例如《埕市意巷》油畫特展、《三牲祀》混種電音音樂會、《1920’s時尚與台北》講座、《台灣新文化運動史跡》導覽、《寶島賣藥秀》美國爵士音樂會、《分水嶺》偶戲表演等,活動持續到本月底。「首屆藝術節是先衝再說。」張哲龍希望未來能加強藝術節本身的論述,向國外藝術家邀演更多活動。他認為國際知名的法國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d'Avignon)和英國愛丁堡國際藝術節(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都是當地民眾聚集向心力的節慶,也是世界各地關注的藝術盛宴,希望大稻埕未來能成為台灣的亞維儂或愛丁堡。他期許大稻埕國際藝術節能把1920年代的精神融入當下及不遠未來,回應年輕人關切的議題與生活型態,打造2020年的「新文化運動」。上排左:由日新國小學童帶領變裝遊行(圖左一),也有一位男子綁白色頭帶、抱著幼童,用擴音機大喊「同胞要團結!團結真有力!」上排中:張哲龍在藝術節攤位前。上排右:服裝秀。中排左:演員朱芷瑩以1920年代美國「搖擺女郎」(Flapper Girls)風格造型亮相。中排中:眾多民眾參與遊行,現場水洩不通。中排右:搖擺舞教學吸引大量民眾。下排左:張哲龍在遊行隊伍中騎乘復古三輪車。下排中:日新國小資優班學生各自扮演自己的1920年代偶像。下排右:大稻埕一角的男女共舞。  圖/蘇奕菲攝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活動網站註1:資料來源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