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多「遠」都要「距」在一起:遠距教學如何維護學生受教權?
專題
第1723期
多「遠」都要「距」在一起:遠距教學如何維護學生受教權?
2020-04-15
【專題記者陳子瑜、陳妍如、萬巧蓉、方小瑀綜合報導】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日趨嚴重,《彭博社(Bloomberg News)》近日報導指出,目前已有160個國家勒令學校關閉,全球近九成學生無法到校上課。而在台灣,一旦一校有兩位以上師生確診即全校停課兩週。從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到大專院校的高等教育,全國有近420萬學子可能受停課影響。為了預備停課不停學,各級學校多開始演練遠距教學。然而在國中小階段,首當其衝的是數位落差(註1)問題,部分學生可能因缺乏設備、網路而無法學習。此外,大專院校的實作課程,也因遠距教學的限制面臨嚴峻挑戰。在疫情衝擊下,遠距教學能否保障學生受教權,是師生、校方與政府不可忽視的課題。註1:社會上的種族、經濟、居住環境等差異,導致接近使用資訊設備及運用網際網路各項活動的能力程度不一。<b>邁向數位平權的絆腳石--義務教育中的數位落差<b> 今年3月,教育部於立法院備詢時指出,各縣市國中小學生擁有載具、網路的比例落差大。在新竹市,缺乏遠距教學設備的學生僅佔2%、嘉義縣為27%,台東縣則高達28%。台東縣東海國中資訊組組長吳錦毅回應,該校有900多名學生,其中約莫200位家中沒有網路,「如果全面停課會有問題。」吳錦毅進一步解釋,目前政府出借的載具數量不足,有部分學生無法拿到。如果使用桌上型電腦,須自行準備視訊鏡頭,對中低收入戶而言是一大負擔。且若家中成員多,桌機等載具恐不敷使用。另外,在遠距情況下,若學生無法熟練使用電子產品與線上教學平台,教師也難以在現場幫助學生排解技術性問題。雖然教育部已募集上萬個預付卡門號和行動載具供全國學生借用,現階段仍需盤整各縣市資源,由地方自行擬定因應措施。如台東縣將部分學校閒置的載具優先借給停課的學校學生使用。負責花蓮縣遠距教學事宜的花蓮縣銅蘭國小校長許壽亮提到,由於目前沒有大幅停課的跡象,因此《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中雖有編列預算給教育體系,但僅佔總額不到1%。往後若學校有大量設備需求,政府應分配更多經費給遠距資源,以保障學生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新北市龍埔國小的學生透過行動載具,在未停課前先行演練遠距教學,教師期望讓學生熟練設備的操作。 圖/新北市龍埔國小提供除了學生面臨數位落差,教師的資訊能力也不一。長期推廣數位融入學習的新北市龍埔國小導師施信源表示,據他的觀察,能視訊教學的老師只有1%,且許多老師不曾使用線上教學軟體,「很難讓老師改變習慣去接觸數位。」為使教師端能熟悉數位工具,教育部近期推出「防疫不停學——線上教學便利包」,讓老師認識各科目能搭配使用的軟體。然而施信源解釋,目前政府僅提供較被動的支持性措施,因此仍未見大部分老師投入使用,「老師想學,我(政府)有東西給你;不想學也不強迫。」擁有實務數位教學經驗的國立政治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蔡炎龍提出見解,「小孩子是否適合從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都盯著電腦?」他指出,除了數位落差問題待解決,國中小課程的高密集度也應納入評估,實施遠距教學須經更周密的考量。實作課難遠距 教學品質恐受限目前國中以下少有停課情形,而不少大學為防範新冠肺炎疫情、避免群聚上課感染,已提前部署進行遠距教學。例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因有兩例確診改為全面遠距;國立臺灣大學自6日起,超過100人的課程全面遠距;國立清華大學逾25%課程已採遠距⋯⋯。 教師透過Google Meet線上視訊會議服務,在平台上呈現課堂內容、與學生進行遠距教學。 圖/萬巧蓉攝然而,各大學許多專業實作型課程恐難以透過遠距教學進行。中原大學於三月中曾提出全校改採遠距教學的計畫,然而該校室內設計學系學生劉人寬以木工課為例,指出此類需使用器材的實作課不可能遠距教學,若轉換成純知識傳授會十分乏味。臺北醫學大學食品安全學系助理教授林欣平表示,他開設的微生物實驗課程也將改成非同步遠距教學(註2),然而單一角度的側錄難以呈現實驗全貌。他說明,實驗課強調實際操作的臨場感與細節,遠距教學無法完全替代。他以解剖學實驗為例,「解剖這件事情不管遠距幾次,都沒有你自己實作一次來得重要。」為了減少遠距帶給實作課的衝擊,林欣平選擇調整課程大綱,盡量在遠距期間講授偏重原理的課程。註2:指主要授課或大部分時數採非同步網路教學平台進行,如:教師預錄授課內容、將教材上傳到網路平台供學生學習。設有音樂相關科所的清大、交大,其相關的表演藝術課程亦在遠距教學下面臨難題。清大教務長焦傳金直言,停課兩週能暫以觀看影片的方式取代課程,但若整學期都須改採遠距教學將有一定難度。國立交通大學數位內容製作中心主任陳永昇說明,由教師現場指導學生演奏的課程仍無法遠距教學,會待停課結束後實體補課。疫情帶來教育轉機 促傳統教學革新不僅實作課,若將講演課程線上化亦須仰賴教授個人的數位能力。根據教育部108年統計,大專院校50歲以上專任教師比例過半。國立成功大學教務長王育民說明,教授們年齡層偏高、已習慣傳統教學方式,導致遠距教學的實行門檻提高。因此成大、清大和交大皆培訓學生擔任數位助教,協助老師熟悉遠距教學並支援所需技術。臺大教學發展暨數位學習中心更新設DIY攝影棚,提供老師專業的拍攝場地、器材與諮詢服務。 由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黃世強帶領的VR化學實驗試驗,將實際實驗室轉化為虛擬場景,盼能讓學生透過數位科技,實作化學滴定。 圖/黃世強提供確保設備無虞後,如何保持穩定的教學品質也是一大難關。焦傳金坦言 ,技術層面較容易克服,「重點是教學者與學習者對遠距的接受度。」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副教授徐新逸說明,學生離開實體課堂較可能降低專注度,老師應反思教學設計能否引發學生學習動機。焦傳金補充,校內原多是講授型的單向授課,進行創新或翻轉教學的教師不到5%,「這次疫情讓許多老師包含我,去仔細思考平常教學的方式。」疫情雖使教師須緊急改變教學方案,卻也讓各校數位學習技術普遍進步。臺大教學發展暨數位學習中心主任李建模表示,臺大數位學習平台「NTU COOL」過往每學期僅有約200門課程,在本學期卻增長至約1600門、等同全校約75%的課都能遠端學習。他分享,老師甚至可透過平台系統觀察教學影片的觀看次數、停留時長等,量化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調整課程內容。「遠距成為另一種教學方式,而不是實體教學的替代品。」政大資訊科學系教授李蔡彥如此期許。而蔡炎龍也鼓勵老師們因應遠距教學的特色來設計教案,如在課程中進行即時線上投票、搶答等,可立即統計學生答題結果。施信源強調,過去科技融入教學的技術已成熟,卻缺乏情境讓師生使用,此次疫情危機反倒推進遠距學習的發展。 虛擬科技再現實際課堂 引領教育發展新趨勢疫情突發導致各校必須緊急推動遠距教學,成為讓學生教育不間斷的關鍵。然而現階段遠距教學仍有許多不足,可能損害學生受教權。根據教育部制定的《專科以上學校遠距教學實施辦法》,為確保教學品質,遠距課程學分不得超過畢業總學分的一半。陳永昇坦言,「怎樣提升教學品質我們(教師)還是滿擔心的。」焦傳金則有不同看法,他表示,遠距教學不見得會降低教學品質,反而能使學習過程更加彈性多元。此外,遠距教學能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陳永昇分享,「遠距教學的課程讓(交大)不同校區的學生都可以修課。」隨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等新科技發展,讓遠距教學具有更多可能性。交大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黃世強曾提出「虛擬化學實驗室」計畫,學生可在虛擬實境中實際調配藥品、傾倒溶液。黃世強引進差異化學習(註3)的概念,在實驗中設置不同學習強度,讓使用者選擇適合自己的程度。此外,此實驗亦有快速播放與重點回放的功能,盼推進學生學習。註3:教師考慮個別學生的差異,設計不同的課程,並彈性調整教學進度與評量方式,幫助每位學生達到最好學習效果。 由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黃世強帶領的VR化學實驗試驗,將實際實驗室轉化為虛擬場景,盼能讓學生透過數位科技,實作化學滴定。 圖/黃世強提供不過,黃世強坦言此實驗缺乏物理感覺,並表示VR在教學上仍有侷限。他舉例,人透過VR拿取虛擬物品時沒有觸覺感受,也缺乏嗅覺、聽覺等功能,距離真實仍有些遙遠。另一方面,他也強調VR教學須做到易於使用才能普及。陳永昇則認為,若希望將VR應用在教學中,仍需耗費較多時間及人力將課程內容轉化為虛擬場景。數位導入傳統教育 助學生打造個人進度此時遠距教學雖未臻完善,但奠基於過去台灣在數位教學領域的努力,遠距得以在危急情況下迅速展開。教育部於民國103年整合全國性的教育平台系統及資源成立「教育雲」,提供全國中小學師生進行數位學習,截至108年已有全國3300所國中小學、逾900萬人次使用。「數位能放大動機。」施信源分享,學生對傳統的紙本教學較意興闌珊,卻願意拎著平板一邊蹲廁所、一邊看線上學習影片解數學。 均一教育平台為目前全台最大的線上教育平台,擁有約160萬名使用者。平台提供十二年國民教育的線上教學資源,並以測驗與小遊戲等形式,打造免費線上學校。 圖/均一教育平台提供疫情過後,數位教學的影響力仍會持續擴散。黃世強指出,傳統教學方式是統一全班學生進度,卻未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待數位教學發展成熟,學生可按照自身的學習速度,主動學習新主題。未來台灣的教育面貌可能轉以學生為中心,拓展更多可能性。
【社論】技職成績改制 應著重實作能力培養
校園
第1664期
【社論】技職成績改制 應著重實作能力培養
2017-11-08
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於10月13日公佈的重大變革事項中,自107學年度起,各技專校院可自行擇定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的各科目成績採計權重,國、英、數權重定於1至2之間,二門專業科目則定於2至3之間。相較現行技職升學制度,國英數不加權,專業科目加權兩倍,學科成績角色變重,引起不少反對意見,抨擊新制將導致「科技大學一般大學化」。前技專校院招生策進總會執行長張仁家則解釋,如此改革的背後目的,不只可凸顯各校辦學特色,更能找尋合適的學生。例如考生外語能力好,在新加權規則下,就會傾向選擇加權高的學校科系。張仁家表示,如此也讓技職校院與學生更重視專業科目,「因為權重可以拉更大,在新考招規則引導下,會讓高職教學會更重視專業科目與實作。」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4日公佈一項民調[1]指出,超過70%的台灣民眾認為,因「保障就業機會」、「先就業後,保障有機會進入公立科技大學就讀」等原由,學生就讀技職教育是「有前途的」。《30》雜誌亦於1日發表「台灣技職教育大調查」[2],結果顯示近八成以上民眾認為一技之長比畢業證書更重要,兩項調查顯示民眾對技職教育觀感已有改變。據教育部統計顯示,去年高職畢業生10萬多人,整體升學率將近80%,相較民國76年升學率只有2.8%,高職生升學率約為當時的28倍。然而,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於記者會中指出,許多科大老師重視純理論,具實作力的高職生進入科大後,兩者未能順利對接。前任教育部長吳思華也曾於103年接受質詢時表示,技職強調培養學生實務能力,許多師資卻沒有相關經驗,主要是受限於評鑑等行政措施,學校大量聘用具博士學位但缺乏實務經驗的師資。透露出國內的技職教育有必要進一步調整課程設計與規畫。技職教育實務能力培養問題,除民間多有討論,亦為中央改革重點之一。政府曾於102年推動為期五年、總經費200億的第二期技職再造計畫。103年底,研議近30年的《技術及職業教育法》亦三讀通過。如今教育部更規劃107年開始將再投入百億,推動第三期技職再造計畫,希望透過產學合作讓教學及企業實務對接,打造學生立即就業力、填補產業人才缺口。長期關注技職議題的網路平台「技職3.0」執行長黃偉翔也曾提出建議,認為技職教育應邁向「間斷式學習」,例如技術型高中畢業學生可以先進入職場就業,待職涯發展至一定階段,覺得有需要再踏入科大進修。技職教育改造計畫至今已推行多年,無論民間或官方都各有說法,但科大學生的意見和需求似乎仍未能具體呈現。也許,當務之急是正視學生的意見與就職狀況,讓技職教育重新找回「實作創新能力培養」的核心定位與價值。[1] 調查時間為今年10月22日至26日,有效樣本1074份,在95%信賴水準下,抽樣誤差是正負3個百分點。[2] 「台灣技職教育大調查」,是《30雜誌》委由《遠見雜誌民意調查中心》針對全台23縣市20到44歲的民眾共八百一十五份樣本數所做的民調。&nbsp;
數位時代求生存 影視科系的專業與焦慮
校園
藝文
專題
第1650期
數位時代求生存 影視科系的專業與焦慮
焦點
2017-04-28
【專題記者龐家姍、薛若儀、鄭順祥、江殷年、顏麗家、吳旻蓁綜合報導】<b>「系上學到的東西很少,80%是自己發展興趣。」 現就讀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學生顏子為,曾獲「台南39小時拍片競賽」最佳剪接獎,他的作品《十全十美》更入圍第十屆Myfone行動創意獎。他認為系上學的東西只是輔助,做中學的機會必須自己向外爭取。其實,影視科系學生都有著相同心境,覺得學校教育不足、缺乏實作,再加上資訊網路的蓬勃,人人都能學習攝影、剪接、調光,影視相關科系學生的優勢不再。這使得即將入行的學生們擔憂,大學四年的學習,到底替未來想從事的工作打下多少基礎? 近60年影視相關科系增加數量及累計數量圖表。 製圖/顏麗家<b>理論實作難兩全  學生憂「學用落差大」 「我學到的是怎麼分析電影,一部片拍得好壞、劇本有沒有可看性,而不是學到怎麼拍電影。」顏子為認為,比較各校的電影教育,政大廣電以理論著名,不僅課程紮實,也更著重如何分析、使用影像符號。不過大一、大二的課程少實作,這也造成學生在大三以前需要到處跟片、實習,才有機會從做中學。 另一方面,偏重實務的課程規畫讓學生能持續累積作品,但製作過程中老師能夠參與多少、是否只看成品不論過程,也是學生擔憂的問題之一。目前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的林士緯表示,有些課程規定學期間要拍短片,但操作方式全憑學生自己摸索;老師重視最終作品如何呈現,學生卻在意製作過程如何精進。世新大學廣播電視學系亦提供學生大量實作機會,就讀世新廣電系的楊東霖認為學校教育的確能提升實務操作能力,但他也表示進到片場後的工作速度非常快,「觀念、美學、商業這類東西不一定要在學校學,出去片場磨幾個月也一定會上手,校內應該教外面學不到的東西,像是一些理論。」他在過去三年累積了大量拍片經驗,發現同學普遍花大量的時間拍片,造成修課數量不多,也影響學生在理論與實作之間的拿捏。 「上課做報告和直接在業界接案子感覺差很多。」政大廣電系李欣澄組成團隊遠赴義大利拍攝紀錄片《共設時代》,全台巡演後也陸續接到不少拍片邀約。雖然學校實作課程不多,或是只教導基礎的技術操作,但現在的她反而認為理論很重要。許多理論課如當代華語電影研究,即便短時間看不出成效,但可以影響未來對電影的美學觀。她指出,學校教給你的是字母,要如何組成單字,是學生的自由和任務。 影視、傳播類科系四校大一大二必修課比較圖。 製圖/顏麗家&nbsp;<b>找師傅或上學去 不同學習管道的選擇 許多正處在學院體系內的學生經常自問:「學校能讓我學到什麼?」,或是質疑訓練出來的專業是否符合業界的需求。聲色盒子工作室創辦人、資深錄音師杜篤之持正面看法。他認為,學校事實上提供大量資源供學生廣泛尋覓興趣,不過同時他也強調,一旦確定興趣,就必須著手培養專業,「年輕人是白紙,他只知道他喜歡這個產業,但你進入之後越專業會發現分工越細,這是必然的,競爭這麼激烈,你就是要比人家厲害。」而在影視產業中,一直以來多透過師徒制的方式培養專業人才,透過一對一或一對二的形式,由資深前輩專心把所學教導給年輕的新血。提到師徒制,或許會被誤解成只專注在技術的傳授,然而一個專業裡頭其實包含技術操作、溝通能力、危機處理等面向,這些並非學院體系能夠提供的內容。曾投資《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等國片的阿榮影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提供各劇組搭景、攝影、燈光等技術及器材支援,目前公司內部亦採用類似師徒制的模式訓練新人。阿榮影業執行副總經理楊中天提出看法:「影視科系出來的學生,訓練的廣度絕對夠,但深度就不一定;師徒制基本上不只教技術,他跟你講的是這一行的道理。」 師徒制之所以適用於影視產業,原因是內部的階級劃分相當清楚:像是一位攝影師底下有大助、二助、三助等助理。一般狀況裡新人多從三助做起,並由更高階層的大助、二助帶著學習,一步步打好基本功,紮實訓練專業能力。杜篤之認為學院跟師徒制有一定的差別,「像他(師傅)會觀察你很多細節,包含工作現場怎麼跟別人應對,這個老師很難去觀察到。這層面有很多是要去感受的,去理解別人對你說的東西,這種東西是師徒制才有。」然而無論透過學院體系,或是師徒一對一訓練,差別只是學習管道的不同。學校的門檻較低,只要對影視有興趣的人都能進入學習;師徒制講究訓練單一專業,訓練環境也更為嚴苛。 有別以往,現在的新人多來自大專院校,在學期間已經累積定量的作品及實作經驗,同時藉由參加影展、影像競賽,以證明自己的能力。楊中天觀察到:「我覺得是學生期待的問題,出來就要做攝影師、導演,但助理要扛機器扛好一陣子才有辦法操作機器,他的耐心是不是夠?」有些已經確立志向,也曾經在校內製作擔任要角的學生,心態上可能難以適應入行後從基層做起的現況。 在求學過程中,無論是課程或是實務經驗的累積,學生都期待四年後能擁有不易被取代的專業能力。但從我們訪談的過程中,不難看出許多學生對於「專業」的定義相當模糊,能夠明確說出本科系專業價值的,多半是已有相當歷練的學生,或是開始接案的畢業生。但對許多在學生而言,他們對科系及未來多懷著強烈的不確定感。<b>網路普及時代下 本科生優勢何在? 在網路化時代、人手一機的趨勢下,許多人都有拍片剪輯的能力,影視人才替代率高,本科生也好奇,自己的的優勢究竟在哪?台北市電影戲劇業職業工會總幹事廖浤睿指出,本科學生對於技術經常有迷思,他認為技術偏向經驗 ,只是熟悉和不熟悉,或者接觸機器多寡的差異。本科生優勢在於學校老師告訴他們什麼是經典電影 ,透過大量閱讀 、模仿這些經典,來挖掘人文素養與創意發想,培養懂得如何分辨影片好壞、學習如何評論,並衍生無可取代的創意發想。 政大廣電系學生李濃表示,本科生重點在於敘事能力及欣賞評鑑,因為電影內容廣泛,包含哲學、歷史和社會學等等,為了一部電影學生會涉及很多領域,世界觀就可以濃縮並融會貫通。 羽光影像創辦人游雅茜認為本科系培養的是內容面的累積,「有觀點然後懂得怎麼去詮釋一件事情。」從學校學到的觀點和詮釋是不可取代的。她提到大學四年學生應想通學習目標,並找到自己想深入學習的。游雅茜表示學生不自覺會和其他同儕比較,但放長遠來看,影像學習本身就需要不斷進修,自己是否進步更重要。學校課程可以幫助學生入門,但是深化一定要靠自己,重點反而是學生如何在入門後跨領域結合。 世新廣電系副教授江亦瑄表示,因為時代變遷快速,資訊判讀成為學生必須培養的能力。她認為這樣的能力包含如何有效分析數據,從大量資料當中洞察不同的觀點及眾人討論的議題趨勢,將這些訊息當作腦力激盪的材料,以及說服客戶或行銷宣傳的根據。學生必須依賴能夠蒐集大量資料的工具,或透過資訊專業領域的人協助資料爬梳,即時理解時代的變化動向。<b>保有優勢之外 團隊合作能力更是重點 除了探討學生的優勢何在,不少人認為更應將重點放在培養合作能力。影視產業中劇組結構由攝影、導演、美術、製片、後製等不同職務串聯而成,所有職位合力完成一部作品,無法一人獨自完成。世新廣電系大四學生顏城鈞從大二開始就進入業界實習,接觸新聞、導播、網路直播等領域。他認為本科所學的東西只是支持自己更快進入狀況,學生固然有自己的專長、經歷,可是進到業界專業領域永遠會有比自己更懂的人在,如何和各種職位、資歷不同的人合作反而是他更重視的。 曾在壹傳媒任職的張耘之於政大開設聲音藝術與錄音工程課程,他表示學生與其不斷將自己限縮在技術框架中,不如在鞏固技術後多培養非技術領域的思維。他認為學生應該要離開學院思維,教育體制把專業規範在特定系所,所以讓我們有了要區別出本科生的想法。他表示不需要去擔心不同科系的人搶了自己的飯碗,「擁有專長不是這個產業的全部,很大一部分還是吃你技術以外的能力。」他認為社交技巧和人脈關係在這行業更重要。 杜篤之就提到,他比較在乎怎麼與人相處的態度,能力強的人倒不見得會被雇用。他表示有興趣、有態度的人不會教不來,也許第一年學不會,但是第二年總會了,因為態度好,所以第三年之後會比大家都厲害。廖浤睿也表示不論哪種工作類型,團隊都非常重要,團隊如何更快速、更能感動人並更完整地表達創作概念,才是重點。他提到團隊能力和創作概念必須互相妥協,兩者間協調出最好的方法才會完成一個作品,「除非你是非常堅持自己概念的導演,但你也要有本事讓你的團隊達成你的概念。」<b>傳播專業在哪裡?  基本功和背景知識並行     無論是學用落差、理論先行亦或實作先行的大哉問,其實都彰顯傳播相關科系學生的迷惘和不安。的確,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人人都能擁有專業的器材,動動滑鼠、google一下,就能學會簡單的操作和剪接,任何人似乎都能輕易地取代影視專業,那或許我們要回過頭來問,影視產業怎麼定義自己的專業?更深入的問,什麼是「專業」?     「不是以技術來看是否專業。」廖浤睿表示,本質素養才是專業的核心。本質素養中又包含對藝術的概念、人文的發想以及對題材的探究,三者綜合成為專業影像工作者無可取代的創意能力。想要培養本質素養,廖浤睿認為學生可以透過大量閱讀,讓自己跟別人不一樣。「這是一般速食影像無法達到的。」     杜篤之則認為「專業知識」是容易被忽略的面向,他表示有些人以為音響知識不重要,但就因為充分了解音響知識,才能夠將工具發揮到淋漓盡致。他舉例,過去入行需要了解電學、物理學,現在要學習電腦、資訊學,時代在變,器材也不斷更新,唯有瞭解手中握有怎樣的工具,才能把想法付諸實現。他更提出在設計聲音的過程中,單憑前期創作無法做出好作品,了解聲音產製後期的音響知識,能幫助創作者用更全面的角度思考聲音創作。     對於何謂「專業」,國立政治大學前傳播學院院長鍾蔚文的定義不同,「傳統定義專業比較狹隘,他的專業不是專門的專,應該是鑽牛角尖的鑽,總認為我們今天要做木工,只要學木工。」他表示連技術學校現在都不講一技之長,大學更要看得遠,訓練出可長可久的能力。     傳播的專業必須要有紮實的基本功,比如寫作,每個人都會寫,但要成為好作家,往往有非常高的門檻且未必每個人都能達到。另外,就是背景知識,包含人文素養、歷史知識,美學等等,看似無關緊要,卻是影響內容和內容深度的重要關鍵。鍾蔚文以舞台為喻,前台是基本功展現,後台是背景知識,越加深廣,越能烘托出前台的專業。<b>學院培育學習能力  組合專業在個人 傳播人嚴格來說是翻譯者,將複雜的事件、深奧的學問引介給一般人知道。因此傳播人必須是通才,需要通曉天文地理,充滿對知識和人生的好奇。再者,傳播人要知道如何用工具思考和行動,好比雕刻家對木頭,要掌握對木頭的感覺,傳播人也要掌握對文字的感覺、對鏡頭的感覺。兩種不同的媒材就是兩種不同的思考模式,當媒材形式越來越廣泛,還要去學習如何組合媒材。組合在這個時代,尤其重要,而組合也正是學院要培育的能力。        不少人表示學校學得沒有用,必須到業界學,鍾蔚文的答案是「yes and no」。他表示,人對知識的觀念普遍還停留在武俠小說中,上山修行,下山一身絕技,就此闖蕩江湖無人可敵,「天下沒有這樣的知識。」他說。學校教What,在數位化時代保鮮期短,容易失效、過時,所以學校教的是How,你如何將積木組合起來,將五花八門的課程組合成自己的專業。鍾蔚文坦白,「學校教你的東西不會馬上有用。」因為大學的基本精神在於教導學生Learning to learn,當你到達一個新環境,你能否在環境中看出可以學的東西在哪裡並且學習它?因此,鍾蔚文在其院長任內推出傳播學院大一大二不分系,來回應時代的趨勢。 在網路的改變下,媒體的定義變得廣泛,鍾蔚文認為我們正處在歷史的關頭,「感覺到驚濤駭浪,可是我們其實並不知道往哪邊走。」實務界今天一套,明天或許全然改變,終身學習會是傳播人必將走上的坦途。鍾蔚文表示,了解自身特性,和冒險創新的態度,是作為未來傳播人最重要的能力。&nbsp;
程式結合單眼 系統助居家復健
新知
第1641期
程式結合單眼 系統助居家復健
2016-12-15
【記者陳亭蓉台北報導】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學生設計出「運用單眼視覺伺服控制之老人復健系統」,透過程式設計,搭配單眼鏡頭,追蹤長者復健情形,並準確偵測動作的精準度。該系統不僅突破以往雙眼鏡頭才能測讀物體遠近的限制,更將價格壓低至傳統應用系統的兩成,在「2016全國大專院校產學創新實作競賽」中奪下「最佳創新獎」。此系統主要針對長者上肢的復健,連結單眼攝影機和電腦,透過「影像辨識」功能,感測使用者的上肢復健情形。程式系統藉由「視覺伺服控制系統」的運算,即時判別使用者的手部姿態。另外,系統也搭配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提升復健的趣味性。精靈寶可夢(Pokémon)在電腦螢幕上跳躍、移動,使用者須調整手部動作,做到指定的復健動作即可抓到精靈寶可夢。如此反覆訓練,不僅能為使用者設定多種目標動作,達到良好運動效果,也能增加復健的樂趣。 使用者手持附著感測標籤的裝置,在連接網路單眼攝影機的電腦前做復健動作,電腦上則顯示目前復健動作的畫面與三維資訊。圖/陳亭蓉攝傳統的復健治療只能在醫院中完成,且須在專業人士的協助下才能進行,但這樣不僅耗費大量的人力資源,還必須採購相關儀器設備,並編列維護經費。為了讓長者在家就能復健,團隊突發奇想,將市面上應用在擴增實境遊戲中的「體感偵測器Kinect」影像辨識概念,導入復健系統中。系統利用「單眼攝影機」測量物體遠近,突破現今Kinect須使用三台攝影機投影的技術限制,創造雙眼視覺效果。「就像人的眼睛需要兩隻一起看,才能辨識物體遠近,但是我們利用程式推導,找出將單眼看到的平面轉為立體的方法。」團隊成員、北科大電機系學生許家瀛解釋,使用一台「單眼」即可大幅降低系統價格,相較於配有三台攝影機的Kinect要價新台幣3500元,此系統所需的網路單眼攝影機只需800元。許家瀛未來希望將此系統寫入行動應用程式(Mobile Application, APP),利用手機鏡頭辨識影像,不僅能將額外支付費用降為零,系統的簡化設計也能讓復健工具更便於攜帶。然而,目前此系統尚難以撇除光源影響,影像辨識仍有5%至10%的誤差。團隊成員、北科大電機系學生梁祐祥期望未來能使程式適應各種環境,以提高影像辨識度。北科大電機系副教授張文中指出,目前系統僅針對上肢復健,未來擬將偵測範圍擴大至全身,並期望增加跌倒偵測等功能。此外,該系統不僅能應用在老人復健上,其應用層面也可擴及其他年齡層。許家瀛舉行車記錄器為例,通常只能辨識平面的二維資訊,肇事後須請專家判定兩台肇事車輛的距離,但如能搭配此單眼伺服控制系統,即可立即判讀路間肇事狀況。
【政大傳院專業分流】學生追求實作專業 院方著重傳播多元通才
校園
第1611期
【政大傳院專業分流】學生追求實作專業 院方著重傳播多元通才
焦點
2015-12-07
學院於11月28日召開專業分流公聽會,同學對議題高度關注,現場座無虛席。 圖/張方慈攝【記者張方慈台北報導】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11月28日召開專業分流公聽會,學生提出「實作課太晚修習、課程缺乏專業針對性、主修試吃課深度不足、部分課程重理論輕實用、選修課難搶」等學習焦慮。院方回應,傳播領域變遷快速,比起操作機器,學生更應學習的是人文反思、多元自主及傳播領域的共通能力。焦慮一 實作延至大三   院:培養人文反思能力公聽會中有同學反映,不分系學生大三才開始接觸主修專業,相對起步較慢,畢業時的能力可能與學長姊產生差距。過去廣播電視系的大二即開設導演基礎、影像製作、影視編導等實作課程;改為不分系後大二不再有練習拍片的課程。新聞系過去開設在大二的實作課「新聞媒體實驗(大學報)」也更改至大三。廣告系過去大三便開始到校外實習,現今課程規畫可能使大三、大四負擔加重,壓縮到實習的時間。傳院院長林元輝受訪時表示,傳播科技不斷推陳出新,即使引進最先進的機器,幾年之後可能就被淘汰。政大傳院要教授的不是操作新機器的技巧,而是人文反思的能力。許多導演並不是靠技術拍出好作品,而是運用普通的拍攝手法卻展現深層的思考。林元輝指出,現在的不分系如同過去未分家前的老新聞系,大三才分為新聞編採、新聞英語、廣播電視、公共與廣告四組。新聞系主任吳筱玫指出,大學報曾於西於2000年改制,過去皆是在大三開設。焦慮二 課程缺乏專業針對性 院:大一二培養共通能力不分系課程不針對特定專業,令同學感覺課程深度不夠、學不到東西。有同學提出希望校方將六學程的概念放入必修,讓學生了解各課教授的能力是對應到哪一學程。副院長陳儒修表示,不分系目的是讓同學學習到傳播領域的共通能力,學生擁有攝影、設計等基礎能力,將來銜接兩廣學程不會有問題。傳院秘書郭乃華受訪時指出,並非針對單一媒介或行業的課程才算是「專業課程」,同學認為分系才能接觸專業,顯示同學對不分系的認知,與院方設計課程的理念有落差。目前院方考慮將「傳播學的位置」、「傳播學知識地圖」兩大主題放入大一必修課「傳播概論」,協助同學了解不分系課程定位、課程規畫和將來三系六學程的關聯。焦慮三 主修試吃課深度不足     院:可透過實驗學程自主規劃有學生指出,主修基礎模組課程提供「試吃」機會,課程深度不能只停留在引發學生對某一學程的興趣,而未教授該學程專業,否則可能造成分流時學生只能依興趣選擇學程,真正碰觸專業後才發現自己能力不在此。林元輝受訪時指出,接觸專業後才發現自己不適合或不喜歡的問題並不是分流造成,很多人念完四年大學才發現自己選錯系;畢業之後未從事相關行業的,不論哪個科系均更大有人在。分流後若發現不適合,可以申請「實驗學程」,自主規劃所需課程。林元輝表示,新聞業職缺比畢業生人數少,廣電系也非人人畢業後都從事相關產業,大部分學生必定會面臨轉業問題。學生應該放寬視野,在大學時就,培養第二、第三專長,具備多元能力可360度轉換方向。他舉例,林懷民從沒有做過新聞記者就跳舞去了,但他在新聞系所學的知識、能力,對他經營雲門舞集很有幫助。焦慮四 部分課程重理論輕實用    院:比例問題,可調整也有同學指出,目前廣電系所開設的選修課音樂概論、藝術概論偏向純藝術(fine art),在選修課開課量有限的情況下,應先開設符合廣電系學程專業需求的課程。林元輝受訪時表示,會請老師體會學生的需求,調整應用與理論的比例,但學生也不應太急功近利,只想學實用的東西,不去培養藝術的素養或理論基礎。從基礎理論中吸收的養分,未來皆能轉化為實作的素材,現在認定這些知識與將來所需無關,太過武斷。焦慮五 課難搶只能向外選課 院:培養多元自主能力有同學反應,傳院課程必修課少,但選修課太難搶,只能到外系選課。學生認為,院方不能以「向外學習」為藉口,應設法解決問題。郭乃華表示,相較於舊制課程自主程度低,新制課給予彈性,可能因此造成同學恐慌。改為不分系其實是因應傳播領域強調多元自主能力的趨勢,希望同學持更開放的態度,規劃更符合自我特質的學習計畫。有同學建議,院方可以每學期課程遞補人數為標準,規劃下一學期的開課,遞補人數多的課程可開雙班、人數少的課程則取消。廣電系主任許瓊文表示,以遞補人數作為評比標準對老師並不公平,有些老師上課要求嚴格,開的課修課人數少,但修課學生反應卻是好的。跳脫分流限制:實驗學程分流後,若學生認為學程無法滿足其學習興趣,可在大三下學期結束前,徵求一位院導師諮詢,向系上申請修習「實驗學程」。學生必須提出修課規畫書,除了須規劃至少一門「跨院」或「跨校」課程,還需提出若無法修習課程的替代方案。名額限制未來將由各系決定。郭乃華舉例,若學生想發展「健康傳播」專業,但目前校內只有一門相關課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規畫,到陽明大學、台北醫學大學跨校修課。目前畢業門檻為128學分,扣除通識、必修、主修學程,還有至少50學分,若想發展自己的興趣,其實不須等到大三分流,大一開始即可開始規劃適合自己的課程。郭乃華表示,傳播領域變化太過迅速,現在最夯的職業以前是不存在的,例如十年前並沒有手機遊戲設計師。她勉勵同學不要「在17歲年申請入學的那一分鐘」決定做廣電人,就認定自己「未來40年都要做廣電人」,而是先告訴自己做一個傳播人,花兩年時間去探索各系,並嘗試更多元的想像,發展屬於自己的專業。大學報相關報導【政大傳院專業分流】首屆不分系志願調查 新聞減半廣告廣電增 傳播學院不分系大二學生於公聽會發表對不分系看法。 圖/張方慈攝&nbsp; 傳播學院院長林元輝與同學現場互動。 圖/張方慈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