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角逐睡王 睡覺賽助眠奇招百出
生活
第1719期
角逐睡王 睡覺賽助眠奇招百出
2019-12-25
【記者傅有萱苗栗報導】你覺得自己很會睡覺?那要比了才知道!苗栗縣「Lofi Land自然圈農場」內,一群人平躺於鋪著床墊的草地上,在陽光照耀下呼呼大睡,畫面格外愜意。由寢具公司「Qtace旅行的溫度」主辦的「Qtace第一屆睡覺大賽」室外賽22日登場,參賽者準備自己專屬的助眠物品,期待能夠一覺好眠,成為真正的「睡王」。 由寢具公司Qtace旅行的溫度主辦的Qtace第一屆睡覺大賽室外賽22日登場,聚集台灣許多擅長睡覺者參賽。 圖/傅有萱攝「睡得久不算什麼,睡得好、睡得穩才是重點!」主辦單位行銷經理鍾憶萱說明,平穩的睡眠才是勝出關鍵。比賽限時90分鐘,參賽者手指須裝上「心律探測器」以測量選手的心律數據當作評分標準。此外,為了讓民眾體驗在自然環境中睡覺的滋味,主辦單位特別選定山上農場做為比賽地點,「希望可以讓大家在年末,透過這場睡覺比賽,好好地睡上一覺。」 這場睡覺大賽時間為90分鐘,有選手全程戴上耳機,阻隔外界聲音干擾以便進入夢鄉。 圖/傅有萱攝比賽開始前,不少選手都換上睡衣,也帶上幫助睡眠的娃娃、棉被、抱枕等,期盼打造最舒適的睡覺環境。參賽選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學生王晨安表示,自己經由同學推薦前往參賽,「大家覺得我很會睡覺,所以叫我來。」然而在參賽後,他才發現原來有許多睡眠更安穩的人。他詫異地說:「我睡一睡被打呼聲吵醒,醒來看到好多人還在熟睡,他們怎麼都不會醒?」 參賽選手帶上自家寵物犬做為自己的助眠小物,可惜小狗在比賽過程中走動,打斷主人的睡眠。 圖/傅有萱攝睡覺比賽看似輕鬆,其實存在著許多變數,參賽者往往因突發狀況而難以持續睡眠。參賽選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學生許娟涓分享,為了能在場上有較佳表現,他刻意減少前一晚的睡眠時間,沒想到適得其反,「我昨晚都沒有睡覺,結果早上竟然睡著了,害得我比賽時有點睡不著,覺得好可惜。」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暨研究所、評審綜合給分獎得主郭昱廷則透露,自己已連續熬夜數天,也在比賽當下以不同技巧幫助睡眠,「我做平常做了會想睡覺的事,像是看論文、背單字,想說這樣會比較快睡著!」 參賽選手穿上頑皮豹、跳跳虎的服裝做為此次參賽的睡衣,角逐「幽默造型笑爆評審獎」。 圖/傅有萱攝除正規獎項外,主辦方也準備了「幽默造型笑爆評審獎」、「睡醜人獎」、「你隔壁這樣你還能睡得下去獎」等獎項,為寧靜的睡眠大賽添增俏皮氛圍。平日從事法律相關行業、扮成法官的參賽選手楊智閔便表示,自己相當鼓勵這類活動,「我平常工作壓力大,這樣來玩一下,感覺很棒!」鍾憶萱也指出,台灣有許多人受失眠及壓力所苦。他們期待透過比賽,讓大家意識到睡眠的重要性,並在自然環境中學習放鬆。 許多參賽者皆換上居家睡衣並戴上眼罩,希望打造平時的睡覺環境幫助自己睡眠。 圖/傅有萱攝
地景藝術融捕鰻苗文化 漁網編織海洋意象
藝文
第1714期
地景藝術融捕鰻苗文化 漁網編織海洋意象
2019-11-20
【記者林琬蓉宜蘭報導】立在田地中的漂流木高度不一,木頭上吊掛的漁網隨風飄揚,如海浪般舞動。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學生李霈姍、游佳臻、黃毓琁和鍾佑易共同創作的作品〈鰻游〉,15日起在宜蘭縣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展出。作品發想自壯圍海邊漁民捕撈鰻苗的場景,運用漂流木、漁網等在地素材,打造出大型裝置藝術品。 〈鰻游〉發想自漁民捕鰻苗的場景,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學生李霈姍、游佳臻、黃毓琁和鍾佑易共同創作。 圖/林琬蓉攝作品使用的漂流木取自壯圍鄉廍後社區,四位作者親自至當地,挑選適當長度和粗細的木頭,再由當地農民幫忙運送至場地,並協助搬動重達近200公斤的木頭。游佳臻提到,他們受到當地人許多幫助,他說:「常去隔壁借棚子、農具,甚至借我們車子。」木頭上的漁網也經過精挑細選,四人跑遍不少店家,最終找到滿意的漁網,由在地職人手工編織而成,且目前已經絕版。黃毓琁笑說:「爺爺已經退休不做了,我們大概把整間店的網子都買光了。」參觀民眾郭亭利也認為,作品深具海洋意象,綠色的漁網像水草,白色的漁網則像浪花。 在風吹拂之下的漁網展現不同的表情,漁網也會依陽光的照射角度呈現不一樣的色澤。 圖/林琬蓉攝談及發想作品的契機,李霈姍解釋,暑假造訪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時,看到導演蔡明亮的作品《沙》,對影片中漁民在海邊搭建帳篷、捕捉鰻苗的場景印象深刻。身為宜蘭人的游佳臻與黃毓琁則表示,從小便時常聽聞當地盛行的捕鰻苗文化。因此,四人希望以捕鰻苗為概念,扣合在地環境,製作大型裝置藝術作品。作者精心安排漂流木與漁網的擺放位置,讓作品宛如一座大型迷宮,當人們踏進迷宮,便像鰻苗洄游入網的瞬間,而走入作品的觀眾,就如同隨機聚合的鰻苗。李霈姍認為,這是一件能與觀眾互動的作品,他期望觀眾不僅能從作品外部觀看,也能親自走入迷宮探索。 〈鰻游〉運用當地漂流木及漁網構築一座大型迷宮,作者也將走入迷宮的觀眾比擬為隨機聚合的鰻苗。 圖/林琬蓉攝
被遺忘的驛站——轉型中的坪林如何永飄茶香?
專題
第1698期
被遺忘的驛站——轉型中的坪林如何永飄茶香?
2019-04-10
  坪林為台北到宜蘭必經之地,因位於翡翠水庫上游而保有良好水土環境,是文山包種茶的故鄉。(圖/白俊育提供)新北市坪林區,文山包種茶的重要產地,茶園遍布,綠意盎然。位處北宜公路中繼,過去在台北通往宜蘭的交通要道上扮演驛站角色,老街人潮不絕。然而雪山隧道通車後,多數遊客不再駐足坪林,當地的觀光與茶業都面臨轉型的挑戰。雪隧開通 昔日驛站風光不再 【專題記者孫佾妘、劉雨婷、林傑立、何家璇、陶怡軒綜合報導】4月8日晚上,坪林老街上大部分的店都已打烊,然而巷口一間磚瓦牆店面,窗戶仍透著亮光。十多名青年圍著餐桌,討論六月好茶節活動。由坪林區公所結合在地青年推動組成的創生小組,希望成為地方創生的平台,推動坪林在地發展。位於翡翠水庫上游的坪林地區,以生產文山包種茶聞名,老街過去為茶產業集散地,吸引許多喜愛茶葉的遊客慕名而來。順天茶行、阿樂師牛軋糖負責人陳忠鑠提到,1970年代國民旅遊興起,也是坪林茶產業最興盛的時期,當時街上有五、六十間茶行,茶葉外銷到歐美、日本等地。在當時,北宜公路是前往東部的主要道路。由台北往返宜蘭、花蓮、台東等地的車潮,皆需經過坪林。車流帶來人潮,更為公路周邊攤販帶來營業商機。「以前高速公路還沒開,坪林都會大塞車,假日中午店家都客滿,買東西還要排隊。」坪林茶農許明順回憶小時候曾和父親在公路旁搭帳棚賣橘子,當時遊客經過坪林,皆會以坪林為休息站,停在公路旁買茶梅、茶餅乾及茶酒等加工食品,店家甚至營業到晚上十二點,仍有客人前來消費。 1970年代,坪林地區為遊客前往宜蘭必經之地,當時一輛輛的遊客停靠北宜公路,為坪林地區帶來錢潮。(圖/坪林區公所提供)不過2006年雪山隧道開通後,遊客可直達宜蘭,不再停留坪林。在地文史工作者、坪林茶莊負責人楊超銘說明,過去曾一天一萬多人次駐足坪林,如今僅餘一千多人次。「經過的人減少滿多,現在都是周休二日嘛,大部分都是直接往宜蘭花蓮那邊過去。」許明順提起坪林現況,感嘆雪山隧道開通後,坪林失去作為中繼站的價值,沒人願意在坪林特別停留,只留下靜默的北宜公路。熱鬧的老街如今也變得冷清,到了假日,只有四、五家店營業,稀疏遊客走在狹窄的巷道中。「假日最有人,而且要好天氣,但是你看(今天)沒下雨還是沒有什麼人。」老街上的小吃攤販老闆林群嘉無奈表示,因為人潮少,很多店家已停止營業,房屋轉為住宅使用。曇花一現 低碳旅遊政策下的坪林觀光 榮獲多個茶比賽獎項的茶農許明順,經歷坪林的興衰。他感慨坪林種茶人口老化,茶產業不比以往。(圖/何家璇攝)觀光客消失了,茶產業仍在繼續。但面對少子化與人口外流,青年人口漸漸離開坪林。「茶產量因為年輕人不做,以後會越來越少。坪林最年輕種茶也是40、50歲,有的60幾歲還在種。」漁光里里長白明堂提到,現在坪林茶農人口逐漸高齡化,讓茶業發展受到限制。水源特定區諸多開發限制更讓坪林發展雪上加霜,由於位在翡翠水庫上游,為守護大台北地區水質,1984年政府將坪林列為台北水源特定區,限制當地土地利用,包括不能使用大型機具、農藥噴灑和施肥受限,讓茶業沒有足夠的發展空間。但危機同時也是轉機,因位處水源保護區,坪林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以此為特色,政府於2008年推出低碳旅遊,提倡生態行程,提供免費低碳交通工具,提升民眾前來遊玩的意願,在兼顧生態的同時為坪林注入商機。滴滴香茶行負責人陳耀璋提到,低碳旅遊由各店家親自帶民眾進行坪林地區導覽,「下午三點半到四點,到店家去喝茶,品茗、買伴手禮。」只要導覽得夠精彩,引起遊客對坪林茶葉的興趣,遊客多半會願意在店家消費。陳耀璋表示,坪林以往依靠過路客維持生意,但民眾短暫停留便匆匆上路,消費金額並不高。而低碳旅遊帶來不同的消費型態,「遊客專程來坪林爬山健行,來這邊吃飯,把時間留在坪林一整天。」在低碳旅遊的帶動下,遊客在店家消費意願提高,因此陳耀璋認為低碳旅遊對於當地生意在短期內帶來一定程度幫助。然而這項政策在2015年因為花費過大而終止,政府提供的補助突然消失,使當地籌備活動經費不足,坪林觀光對民眾吸引力降低,原本回流的人潮再次消逝。 坪林老街的觀光人數減少,即便到假日店家也必須碰運氣,時而生意滿門、時而門可羅雀。(圖/陶怡軒攝)青年投入地方創生 改變傳統經營模式同一時間,地方上有一批青年致力活化坪林,包含返鄉的年輕二代,以及外地進駐的新創團隊。台灣藍鵲茶創辦人黃柏鈞提出他們的理念,希望讓坪林成為旅遊景點之一,而非只是前往宜蘭的中繼站。「政府補貼是毒藥。」黃柏鈞指出低碳旅遊一時之間帶來了人潮,然而政府的補助專案停下來後,地方社區決定自行舉辦,成本提高導致商品收費拉抬數倍,遊客自然就流失了。過去政府為復興坪林,投注不少經費補助低碳旅遊,一名旅客僅需支付二百元便可暢遊坪林。黃柏鈞認為這會損及坪林在消費者心中的價值,「價格太低的結果是讓消費者養壞胃口。」 由當地青年與區公所創立的地方創生小組自今年三月起開始運作,本次會議討論著六月即將到來的坪林好茶節。(圖/孫佾妘攝)地方創生團隊相繼與新北市觀光局和農業局合作,一改過去政府撥經費舉辦活動的模式,由民間自發舉辦數十場活動,與政府共同經營「小旅行」,並堅持不走低價策略,欲從頭建立使用者付費的概念。不過滴滴香茶行業務經理、陳耀璋兒子陳偉毅提到,小旅行多半包含DIY體驗行程,但店家農閒時非茶葉產季,民眾無茶可採;產季時則忙碌於茶葉採收,需確保茶葉販賣品質,沒有多餘心力帶民眾體驗,因此店家對於參與小旅行的方案多半興致缺缺。經營自家品牌「白青長茶作坊」的白俊育則表示,當地受限於水源保護特定區,車流量有管制,窄小的產業道路也不利於大型車進入。同時,儘管有導覽行程,卻不會帶入指定店家消費,間接減少了由茶行導覽產生的客源,甚至會造成搶客的誤解。白俊育認為,茶行新進團隊與傳統產業性質不同,並不會發生搶生意的情形,反而帶入新思維和模式。「你一直喝自己做的茶,只懂自己的味道;你沒有喝過別人泡你的茶,也許風味不一樣。」他用製茶經驗比擬,自己身為在地人也需仰賴第三者的眼光評斷坪林發展的好壞。茶農平均年齡在六十歲以上,近五年才逐漸有青年回流,目前約有三十多位。年輕人向長輩學習製茶技術,也帶入新的科學知識,控制濕度、溫度,讓茶農不再只是「看天做茶」。「建立品牌」是許多坪林青年的共同理念,拓展網路行銷、設計精緻包裝,以增加銷售量。白俊育表示,改變原本銷售方式有時也造成世代間的爭執,「長輩覺得原本賣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多花錢去做這些。」雙方溝通變得極為重要。「要不斷的有故事發生,才能擾動(地方行動)。」黃柏鈞認為坪林地方創生最困難的是激發居民的行動,產生經濟價格的改變。此外,他肯定坪林製茶水準及發展精緻農業的潛力,有機會成為台灣之光。以茶為本 打造坪林地方特色為避免城鄉差距擴大,行政院將今年(2019年)訂為我國地方創生元年,引入日本推動「地方創生」概念,透過盤點地區既有的人、地、產業特色與優勢,並導入資源或企業,協助鄉鎮發展地方特色。坪林區公所區長施明慧表示,透過成立坪林地方創生小組,整合青年和國寶茶師,讓在地能農產業及觀光業並進發展。然而,陳偉毅指出,由於坪林以茶產業為主,商家多販售茶葉與茶風味點心,此既定印象卻讓店家產品同質性過高,彼此競爭激烈,使在地陷入發展困境,「你就算沒有此意,別人也會認為你幹嘛故意跟我賣一樣的東西。」林群嘉也同意這個看法,「(大家)賣的東西差不多,茶鄉就是賣茶油、茶葉啦,或是像茶粿。」除了商品競爭激烈,林群嘉也提到,帶遊客觀光的導覽員會因自身與特定店家較要好而導覽、推銷這些店家,讓其餘商店無法受惠,彼此間的關係更惡化。 陳耀璋認為,傳統茶行應轉型,「不是單純在這裡等客人上門,這樣業績一個月要有十萬都很難。」楊超銘則建議,每家店應要有不同特色,多元發展才能留住遊客,「陳列都一樣、賣的都一樣,那大家就覺得來過一次後就不用再來了。」 「大家來坪林逛,一定會經過老街和這邊的茶行,不可能都自駕去茶園找茶農買。」坪感覺負責人、先前為金瓜三號老闆蔡威德也認同店家轉型的看法,應積極吸引消費者上門。他以新開在老街上的商店坪感覺為例,提供在地食材製作的餐飲、邀請茶師現身說法、推廣當地茶品牌等,聯繫在地與遊客間的連結。他希望透過自己的嘗試,讓其他店家看見營運轉型的可能。 「坪林的特色就是茶,不過茶也有很多面向。」除了營運轉型外,蔡威德也提到可以用更多元的方式營造當地特色,像是茶產可以進行體驗經濟,分成飲食、娛樂、和產業知識三種等。他希望未來老街能成立組織,統合所有店家打造共同特色,及規劃各家店的市場區隔,「讓每個店家都好好介紹自己的東西,甚至讓更多店家開起來。」做出不論是否有政府補助、都能自行運作的系統,才是長遠之計。 「把坪林特有的(條件)放大到別的地方都學不來,那就是地方特色。」楊超銘建議,當地應回歸自身有利條件,思考未來如何發展、行銷,才能走出一片天。「將坪林所擁有的特色,包括產業、文化、環境等,依不同季節、不同客層、不同需求去安排,如此才能讓顧客一來再來。」 地方創生的概念為坪林注入新活水,如何利用茶與自然資源,發展成坪林無可取代的地方特色,將是坪林未來的課題。(圖/何家璇攝)
旅行經驗成創作養分 《公路旅人》繪出虛實風景
藝文
第1671期
旅行經驗成創作養分 《公路旅人》繪出虛實風景
焦點
2017-12-27
【記者劉蘭辰新北報導】以鉛筆、壓克力與代針筆等形式,描繪人生旅途中的細節和充滿回憶的行旅經驗,《公路旅人雙人展》24日於CC Gallery藝文空間開幕,展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陳鈺霖與國立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學生郭人嘉的創作。狹長展間牆面上懸掛著素雅的平面作品,策展人、台藝大工藝設計學系講師吳竟銍指出,郭人嘉透過交通工具把觀者帶到真實旅行空間,精緻的筆觸與簡潔構圖為平凡生活事物增添幾分神秘色彩;陳鈺霖則用植物把觀眾帶到虛擬的場景,作品元素給人多重聯想,每次觀看都富含舊地重遊的新鮮感。而展場中的觀者則彷彿旅人,行駛於多條公路上欣賞風景。 《公路旅人雙人展》以鉛筆、壓克力與代針筆等形式,描繪人生旅途中的細節和充滿回憶的行旅經驗。 圖╱劉蘭辰攝〈花東印象〉是郭人嘉的代針筆素描。「因為朋友都在忙畢製,我只好獨自騎車到花東旅行。」他表示,雖然身為台北小孩,到東華念書後反而愛上花東的生活氛圍。他先拍攝花東沿途風景與自行車,再融合多張攝影於繪畫,傳遞旅行的寧靜心境。〈烤箱〉描繪密閉的夏日公車上,每個拉環都掛了烤雞,郭人嘉想以趣味手法諷喻擁擠的都市生活,「就像個蒸籠。」藝廊成員、台藝大工藝系碩士生施姵伃表示,將人群喻為烤雞十分貼切,讓他想起高中擠末班車時悶熱的車廂與煩躁心情。 〈花東印象〉是郭人嘉的代針筆素描,他表示,雖然身為台北小孩,到東華念書後反而愛上花東的生活氛圍。 圖╱劉蘭辰攝相較郭人嘉的作品,陳鈺霖的繪畫較為抽象,擅長以植物記錄生活心境,「我用鉛筆素描練習造型,並用壓克力來玩色彩。」陳鈺霖出身苗栗農家,自幼母親熱愛植栽,讓他負笈北上後也培養起蒐集植物與種子的興趣,尤其喜歡耐旱植物如仙人掌,並熱衷於刻畫這些生命旅途中的重要物件。〈乾涸的太陽〉以壓克力顏料繪製枯黃的蕨類葉脈,陳鈺霖表示這是他第一次養蕨類,當時驚訝於脆弱與枯萎的生命狀態,所以提筆作畫。 陳鈺霖熱衷於刻畫這些伴隨他生命旅途中重要的植栽,同時反映個人內在情緒。 圖╱劉蘭辰攝鉛筆素描作品〈分生〉為陳鈺霖觀察耐旱植物的變異過程,並融合想像造型繪製。觀眾、台藝大美術系學生朱威龍認為,〈分生〉等鉛筆素描帶有黑暗色彩,呼應他寂寞悲觀的個性,「能讓我與作品產生共鳴。」他很喜歡以真實植物表達內心抽象心境的方法,比起一般具象靜物畫給予觀者更多想像空間。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