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伴侶工作坊深入溝通盲區 盼創最適共處模式
生活
第1753期
伴侶工作坊深入溝通盲區 盼創最適共處模式
2021-10-06
【記者王嘉瑜綜合報導】教育部青年發展署Young飛全球行動計畫團隊Enlation,於2日在線上視訊會議軟體Gather.Town,舉辦「伴侶溝通工作坊」,吸引十對大學生伴侶報名參與。團隊引入薩提爾冰山理論(註)與戲劇治療方法,帶領參與者反思與伴侶溝通的習慣,進而協調出適合雙方的相處模式。註:薩提爾冰山理論將人的自我比喻成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冰山是外顯的行為,而埋藏在水面以下的冰山,是個人難以說明的情緒、期待與渴望等內心活動。 伴侶溝通工作坊在線上視訊會議軟體Gather Town舉辦,參與者同時以虛擬形象與視訊畫面與其他參與者交流與分享。 圖/Enlation團隊提供團隊根據董氏基金會2005年所做之「大學生主觀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性調查」,發現排名前三的壓力來源分別是「未來生涯發展」、「學業表現」及「伴侶關係」。伴侶關係作為重要壓力來源之一,從生理及心理層面影響大學生日常生活的行為與情緒,然而,大學校園卻鮮少提供完備的關係教育資源,例如情感溝通與表達、情感關係與處理等課程,導致多數大學生傾向通過同儕或社群平台,解答常見情感問題,往往無法真正解決伴侶間出現的分歧意見,甚至可能讓伴侶關係惡化。Enlation團隊通過問卷調查大學生常見的情感問題時發現,有高達50%的學生在面對情感爭執時會選擇以冷戰方式應對、38%的學生認為情感問題起源於伴侶間長期忍讓、難以表達自身不滿,顯示伴侶間的溝通是經營情感的首要挑戰。因此團隊選擇以大學生伴侶溝通作為此次工作坊的主題,提供大學生理性解決伴侶溝通問題的方法與場域,以非正式的心理諮商覺察自我,取代無止盡的互相指責。工作坊一開始先帶領參與伴侶認識薩提爾冰山理論,並嘗試潛入意識的冰山之下,探尋伴侶關係中的渴望、期待、想法與行為,認識自己平時是以什麼姿態與伴侶進行溝通。進入工作坊後半段,參與伴侶會採用戲劇治療方法,將自身比喻為動物,描述自己在伴侶關係中的角色個性與溝通習慣。參與者李心(化名)分享道:「我覺得自己是北極熊,不想、也不能離火太近。」說明自己需要更多時間沈澱、消化伴侶間的衝突與問題。 大學生伴侶溝通工作坊引用薩提爾冰山理論,針對參與者的表面與隱藏情緒進行深入分析。 圖/Enlation團隊提供團隊成員劉姮秀認為,整場工作坊最精彩的部分在於,伴侶會在充分討論後,確立適用於彼此間的溝通原則。一對伴侶分享,他們選擇訂下吵架時的「三句話原則」,規定將想說的話濃縮在三句話內,讓雙方著重在解決問題本身,避免不必要的氣話破壞溝通;也有情侶決定以暗號「切八段」取代以分手威脅對方的習慣,若有一方在吵架時說出這個暗號,就代表他希望可以暫停爭吵。「談戀愛其實很像照妖鏡,會照出自己的暗黑面,不是只有美好泡泡的那一面。」國立政治大學身心健康中心心理師李清茵表示,當一個人在經營親密關係時,他的想法與行為大多反映出家人或朋友的習慣,因此,伴侶之間出現問題大多起源於兩人處理模式的不同,此時,雙方是否願意理性溝通與協調,是一段關係繼續或終止的關鍵。團隊成員鍾守沂分享,工作坊結束後,有參與伴侶向成員詢問正式的伴侶諮商管道,他認為:「我們的工作坊如果可以讓他們發現問題,幫助伴侶通過正式管道擁有更好的關係,那就太好了。」 教育部青年署Young飛計畫行動團隊Enlation團隊,由鍾守沂、劉姮秀、王天佐、彭詩惠(左至右)四位成員組成。 圖/截自Enlation團隊臉書 
「考」出學習力 研究證實小考增課程通過率
新知
第1733期
「考」出學習力 研究證實小考增課程通過率
2020-10-21
【記者蕭淳云綜合報導】每週小考的課程麻煩又惱人?先別急著退課!心理學研究顯示「高頻率的低風險小考(註1)」可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表現。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學系副教授馬可斯.克里德( Marcus Crede )於最新一期《教育心理學評論》(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發表一項研究,數據顯示施行小考的課程通過率是未施行小考的2.5倍,證實課堂小考與學生學習表現存在顯著關聯。註1:意即算入總成績但占比少的小考。 克里德認為,在大學課堂小考的功能更為明顯,因為大學課程較深入,可能讓學生難以判斷是否已經學會。圖為示意圖。 圖/蕭淳云攝研究團隊使用後設分析法(註2)統整過去有關課堂檢測效果的研究,篩選來自實體課堂樣本的7684位學生表現數據,隨後進行編碼討論。論文列舉多種調節變數,分析可能造成影響的關鍵,包含:測驗後是否立即檢討、測驗題型與頻率等。最終,得出施行小考與學業表現間存在關聯。且當小考頻率為每堂課進行、題型為建構式回答(註3)時,兩者更具高度相關性,也就是學生能在期末考取得較高成績。註2:後設分析法屬於一種文獻回顧方法,由作者挑選重要的前人研究,重新做系統化的分析與整合。註3:建構式題型由考生自行組織答案,比起選擇題,需更全面的知識架構以產出短文或句子來回答。  此外,研究團隊提出多種學習理論解釋小考能提高學習表現的原因,比如資源理論(Resource Theories)指出,小考可以確保學生習得過去課堂的內容,以此增加對新課程的吸收。其中,克里德認為關鍵因素是「回饋」,他說:「學生通常認為他們了解課程,但可能並非如此。課堂小考讓學生得到回饋,檢視他們實際理解的程度。」 部分學生認為高頻率的小考會增加學習負擔,若每門課程都進行小考,將難以兼顧。圖為示意圖。 圖/蕭淳云攝對此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副教授楊裕貿表達認同,他闡述:「範圍小較能抓到學習錯誤點,並立即修正,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廖瑞銘則以必修課程為例,他提到,上學期因為疫情實行課後練習題模式,明顯提升學生成績,「以前當掉十幾個,上學期只有大約兩位。」他表示過去課堂中只有期中、期末考,「部分同學會因為沒有正向回饋,又看不到終點,很容易放棄。」而每週練習題能給予學生動機,驅使他們複習課堂內容。然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生李昕認為,課堂測驗可以讓學生掌握內容重點,「但成績不能代表全部的學習成果,考試多著重在理論,考得好並不代表會實際操作。」政大教育學系教授詹志禹也提醒,小考可能會破壞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他主張「無風險」小考可帶來更正面的效果,「小考若帶有風險(意即計算成績),它會有某種程度的控制意味,反觀無風險小考的功能是訊息反饋,純粹給學生練習。」 大學的教學模式多元、開放,部分課堂也會加入討論活動讓學生回頭檢視是否吸收重點。圖為示意圖。 圖/蕭淳云攝克里德解釋,此研究顯示高頻率、低風險小考為有效的教學工具,教師可以善加運用,以提升班級的平均學習表現。團隊在論文中說明,希望用此研究成果協助學生掌握學習狀況與預測期末考表現,更期待能增加中後段學生的及格機率。
數位時代求生存 影視科系的專業與焦慮
校園
藝文
專題
第1650期
數位時代求生存 影視科系的專業與焦慮
焦點
2017-04-28
【專題記者龐家姍、薛若儀、鄭順祥、江殷年、顏麗家、吳旻蓁綜合報導】<b>「系上學到的東西很少,80%是自己發展興趣。」 現就讀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學生顏子為,曾獲「台南39小時拍片競賽」最佳剪接獎,他的作品《十全十美》更入圍第十屆Myfone行動創意獎。他認為系上學的東西只是輔助,做中學的機會必須自己向外爭取。其實,影視科系學生都有著相同心境,覺得學校教育不足、缺乏實作,再加上資訊網路的蓬勃,人人都能學習攝影、剪接、調光,影視相關科系學生的優勢不再。這使得即將入行的學生們擔憂,大學四年的學習,到底替未來想從事的工作打下多少基礎? 近60年影視相關科系增加數量及累計數量圖表。 製圖/顏麗家<b>理論實作難兩全  學生憂「學用落差大」 「我學到的是怎麼分析電影,一部片拍得好壞、劇本有沒有可看性,而不是學到怎麼拍電影。」顏子為認為,比較各校的電影教育,政大廣電以理論著名,不僅課程紮實,也更著重如何分析、使用影像符號。不過大一、大二的課程少實作,這也造成學生在大三以前需要到處跟片、實習,才有機會從做中學。 另一方面,偏重實務的課程規畫讓學生能持續累積作品,但製作過程中老師能夠參與多少、是否只看成品不論過程,也是學生擔憂的問題之一。目前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的林士緯表示,有些課程規定學期間要拍短片,但操作方式全憑學生自己摸索;老師重視最終作品如何呈現,學生卻在意製作過程如何精進。世新大學廣播電視學系亦提供學生大量實作機會,就讀世新廣電系的楊東霖認為學校教育的確能提升實務操作能力,但他也表示進到片場後的工作速度非常快,「觀念、美學、商業這類東西不一定要在學校學,出去片場磨幾個月也一定會上手,校內應該教外面學不到的東西,像是一些理論。」他在過去三年累積了大量拍片經驗,發現同學普遍花大量的時間拍片,造成修課數量不多,也影響學生在理論與實作之間的拿捏。 「上課做報告和直接在業界接案子感覺差很多。」政大廣電系李欣澄組成團隊遠赴義大利拍攝紀錄片《共設時代》,全台巡演後也陸續接到不少拍片邀約。雖然學校實作課程不多,或是只教導基礎的技術操作,但現在的她反而認為理論很重要。許多理論課如當代華語電影研究,即便短時間看不出成效,但可以影響未來對電影的美學觀。她指出,學校教給你的是字母,要如何組成單字,是學生的自由和任務。 影視、傳播類科系四校大一大二必修課比較圖。 製圖/顏麗家&nbsp;<b>找師傅或上學去 不同學習管道的選擇 許多正處在學院體系內的學生經常自問:「學校能讓我學到什麼?」,或是質疑訓練出來的專業是否符合業界的需求。聲色盒子工作室創辦人、資深錄音師杜篤之持正面看法。他認為,學校事實上提供大量資源供學生廣泛尋覓興趣,不過同時他也強調,一旦確定興趣,就必須著手培養專業,「年輕人是白紙,他只知道他喜歡這個產業,但你進入之後越專業會發現分工越細,這是必然的,競爭這麼激烈,你就是要比人家厲害。」而在影視產業中,一直以來多透過師徒制的方式培養專業人才,透過一對一或一對二的形式,由資深前輩專心把所學教導給年輕的新血。提到師徒制,或許會被誤解成只專注在技術的傳授,然而一個專業裡頭其實包含技術操作、溝通能力、危機處理等面向,這些並非學院體系能夠提供的內容。曾投資《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等國片的阿榮影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提供各劇組搭景、攝影、燈光等技術及器材支援,目前公司內部亦採用類似師徒制的模式訓練新人。阿榮影業執行副總經理楊中天提出看法:「影視科系出來的學生,訓練的廣度絕對夠,但深度就不一定;師徒制基本上不只教技術,他跟你講的是這一行的道理。」 師徒制之所以適用於影視產業,原因是內部的階級劃分相當清楚:像是一位攝影師底下有大助、二助、三助等助理。一般狀況裡新人多從三助做起,並由更高階層的大助、二助帶著學習,一步步打好基本功,紮實訓練專業能力。杜篤之認為學院跟師徒制有一定的差別,「像他(師傅)會觀察你很多細節,包含工作現場怎麼跟別人應對,這個老師很難去觀察到。這層面有很多是要去感受的,去理解別人對你說的東西,這種東西是師徒制才有。」然而無論透過學院體系,或是師徒一對一訓練,差別只是學習管道的不同。學校的門檻較低,只要對影視有興趣的人都能進入學習;師徒制講究訓練單一專業,訓練環境也更為嚴苛。 有別以往,現在的新人多來自大專院校,在學期間已經累積定量的作品及實作經驗,同時藉由參加影展、影像競賽,以證明自己的能力。楊中天觀察到:「我覺得是學生期待的問題,出來就要做攝影師、導演,但助理要扛機器扛好一陣子才有辦法操作機器,他的耐心是不是夠?」有些已經確立志向,也曾經在校內製作擔任要角的學生,心態上可能難以適應入行後從基層做起的現況。 在求學過程中,無論是課程或是實務經驗的累積,學生都期待四年後能擁有不易被取代的專業能力。但從我們訪談的過程中,不難看出許多學生對於「專業」的定義相當模糊,能夠明確說出本科系專業價值的,多半是已有相當歷練的學生,或是開始接案的畢業生。但對許多在學生而言,他們對科系及未來多懷著強烈的不確定感。<b>網路普及時代下 本科生優勢何在? 在網路化時代、人手一機的趨勢下,許多人都有拍片剪輯的能力,影視人才替代率高,本科生也好奇,自己的的優勢究竟在哪?台北市電影戲劇業職業工會總幹事廖浤睿指出,本科學生對於技術經常有迷思,他認為技術偏向經驗 ,只是熟悉和不熟悉,或者接觸機器多寡的差異。本科生優勢在於學校老師告訴他們什麼是經典電影 ,透過大量閱讀 、模仿這些經典,來挖掘人文素養與創意發想,培養懂得如何分辨影片好壞、學習如何評論,並衍生無可取代的創意發想。 政大廣電系學生李濃表示,本科生重點在於敘事能力及欣賞評鑑,因為電影內容廣泛,包含哲學、歷史和社會學等等,為了一部電影學生會涉及很多領域,世界觀就可以濃縮並融會貫通。 羽光影像創辦人游雅茜認為本科系培養的是內容面的累積,「有觀點然後懂得怎麼去詮釋一件事情。」從學校學到的觀點和詮釋是不可取代的。她提到大學四年學生應想通學習目標,並找到自己想深入學習的。游雅茜表示學生不自覺會和其他同儕比較,但放長遠來看,影像學習本身就需要不斷進修,自己是否進步更重要。學校課程可以幫助學生入門,但是深化一定要靠自己,重點反而是學生如何在入門後跨領域結合。 世新廣電系副教授江亦瑄表示,因為時代變遷快速,資訊判讀成為學生必須培養的能力。她認為這樣的能力包含如何有效分析數據,從大量資料當中洞察不同的觀點及眾人討論的議題趨勢,將這些訊息當作腦力激盪的材料,以及說服客戶或行銷宣傳的根據。學生必須依賴能夠蒐集大量資料的工具,或透過資訊專業領域的人協助資料爬梳,即時理解時代的變化動向。<b>保有優勢之外 團隊合作能力更是重點 除了探討學生的優勢何在,不少人認為更應將重點放在培養合作能力。影視產業中劇組結構由攝影、導演、美術、製片、後製等不同職務串聯而成,所有職位合力完成一部作品,無法一人獨自完成。世新廣電系大四學生顏城鈞從大二開始就進入業界實習,接觸新聞、導播、網路直播等領域。他認為本科所學的東西只是支持自己更快進入狀況,學生固然有自己的專長、經歷,可是進到業界專業領域永遠會有比自己更懂的人在,如何和各種職位、資歷不同的人合作反而是他更重視的。 曾在壹傳媒任職的張耘之於政大開設聲音藝術與錄音工程課程,他表示學生與其不斷將自己限縮在技術框架中,不如在鞏固技術後多培養非技術領域的思維。他認為學生應該要離開學院思維,教育體制把專業規範在特定系所,所以讓我們有了要區別出本科生的想法。他表示不需要去擔心不同科系的人搶了自己的飯碗,「擁有專長不是這個產業的全部,很大一部分還是吃你技術以外的能力。」他認為社交技巧和人脈關係在這行業更重要。 杜篤之就提到,他比較在乎怎麼與人相處的態度,能力強的人倒不見得會被雇用。他表示有興趣、有態度的人不會教不來,也許第一年學不會,但是第二年總會了,因為態度好,所以第三年之後會比大家都厲害。廖浤睿也表示不論哪種工作類型,團隊都非常重要,團隊如何更快速、更能感動人並更完整地表達創作概念,才是重點。他提到團隊能力和創作概念必須互相妥協,兩者間協調出最好的方法才會完成一個作品,「除非你是非常堅持自己概念的導演,但你也要有本事讓你的團隊達成你的概念。」<b>傳播專業在哪裡?  基本功和背景知識並行     無論是學用落差、理論先行亦或實作先行的大哉問,其實都彰顯傳播相關科系學生的迷惘和不安。的確,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人人都能擁有專業的器材,動動滑鼠、google一下,就能學會簡單的操作和剪接,任何人似乎都能輕易地取代影視專業,那或許我們要回過頭來問,影視產業怎麼定義自己的專業?更深入的問,什麼是「專業」?     「不是以技術來看是否專業。」廖浤睿表示,本質素養才是專業的核心。本質素養中又包含對藝術的概念、人文的發想以及對題材的探究,三者綜合成為專業影像工作者無可取代的創意能力。想要培養本質素養,廖浤睿認為學生可以透過大量閱讀,讓自己跟別人不一樣。「這是一般速食影像無法達到的。」     杜篤之則認為「專業知識」是容易被忽略的面向,他表示有些人以為音響知識不重要,但就因為充分了解音響知識,才能夠將工具發揮到淋漓盡致。他舉例,過去入行需要了解電學、物理學,現在要學習電腦、資訊學,時代在變,器材也不斷更新,唯有瞭解手中握有怎樣的工具,才能把想法付諸實現。他更提出在設計聲音的過程中,單憑前期創作無法做出好作品,了解聲音產製後期的音響知識,能幫助創作者用更全面的角度思考聲音創作。     對於何謂「專業」,國立政治大學前傳播學院院長鍾蔚文的定義不同,「傳統定義專業比較狹隘,他的專業不是專門的專,應該是鑽牛角尖的鑽,總認為我們今天要做木工,只要學木工。」他表示連技術學校現在都不講一技之長,大學更要看得遠,訓練出可長可久的能力。     傳播的專業必須要有紮實的基本功,比如寫作,每個人都會寫,但要成為好作家,往往有非常高的門檻且未必每個人都能達到。另外,就是背景知識,包含人文素養、歷史知識,美學等等,看似無關緊要,卻是影響內容和內容深度的重要關鍵。鍾蔚文以舞台為喻,前台是基本功展現,後台是背景知識,越加深廣,越能烘托出前台的專業。<b>學院培育學習能力  組合專業在個人 傳播人嚴格來說是翻譯者,將複雜的事件、深奧的學問引介給一般人知道。因此傳播人必須是通才,需要通曉天文地理,充滿對知識和人生的好奇。再者,傳播人要知道如何用工具思考和行動,好比雕刻家對木頭,要掌握對木頭的感覺,傳播人也要掌握對文字的感覺、對鏡頭的感覺。兩種不同的媒材就是兩種不同的思考模式,當媒材形式越來越廣泛,還要去學習如何組合媒材。組合在這個時代,尤其重要,而組合也正是學院要培育的能力。        不少人表示學校學得沒有用,必須到業界學,鍾蔚文的答案是「yes and no」。他表示,人對知識的觀念普遍還停留在武俠小說中,上山修行,下山一身絕技,就此闖蕩江湖無人可敵,「天下沒有這樣的知識。」他說。學校教What,在數位化時代保鮮期短,容易失效、過時,所以學校教的是How,你如何將積木組合起來,將五花八門的課程組合成自己的專業。鍾蔚文坦白,「學校教你的東西不會馬上有用。」因為大學的基本精神在於教導學生Learning to learn,當你到達一個新環境,你能否在環境中看出可以學的東西在哪裡並且學習它?因此,鍾蔚文在其院長任內推出傳播學院大一大二不分系,來回應時代的趨勢。 在網路的改變下,媒體的定義變得廣泛,鍾蔚文認為我們正處在歷史的關頭,「感覺到驚濤駭浪,可是我們其實並不知道往哪邊走。」實務界今天一套,明天或許全然改變,終身學習會是傳播人必將走上的坦途。鍾蔚文表示,了解自身特性,和冒險創新的態度,是作為未來傳播人最重要的能力。&nbsp;
擺脫藝術理論 《貝果與綠茶》擁生活溫度
藝文
第1640期
擺脫藝術理論 《貝果與綠茶》擁生活溫度
2016-12-08
【記者楊采翎台北報導】「我應該要能介紹這些作品,因為它們都是我的作品。」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講師宋熙口(Syko Song)以個展為名,於4日至28日舉行《貝果與綠茶-Syko song個展》。雖然12件作品中沒有任何一件出自他手,但學生將課堂上與他交談的啟發化為創作,呈現藝術來自生活的概念,也間接成為宋熙口的作品。每週的交流時間,宋熙口和學生平坐,不是談論藝術理論或是藝術理念等架構,而是單純的分享日常生活。創作者、北藝大美術學系學生林沛儀說:「我會把每一段放在展覽的作品視為我生活中的過程之一。」她蒐集許多匿名日記本,在每次閱讀抄寫的過程,從文字中體會日記主人的情感及思路,但她發現日記最終似乎都走向一個悲傷、無解的結尾。因而,作品〈短波〉利用錄音唸出日記,讓她的聲音與原本的文字交融,帶給聽眾聆聽他人私密情感的體驗,也藉此跟自己對話。 林沛儀作品〈短波〉以錄音的方式念出私密日記,喚起每個人在生活中的感性層面。聆聽日記的同時,也是在跟自己對談。圖/楊采翎攝北藝大美術學系學生林怡柔表示,系上的課多為藝術批評,或是引用古典觀念詮釋作品。但這堂課反而希望學生作為一個人,學習如何用每個人不同的感官來感受世界。她將作品佈置成居家的場景,有椅墊、茶几、甚至前方還有電視螢幕,播放著學生在工作室來回走動的腳步。牆上也以環繞的形式擺設切割的畫布,呈現美術系學生的創作生活以及對創作價值的迷惘。「這些都是生活的小事,那為什麼你不敢提出來,當成自己的作品,這就是你看世界的方式。」林怡柔提到,平時的教學內容要求不斷創作,需要非常多的創作能量,造成學生必須一直做些什麼。然而,這卻造成學生總是茫然地做些看起來很像創作的作品,但其實只是在消除焦慮。最終,美術館的作品也就失去溫度,迷失在理論與架構的理性層面。藉由這次展出她希望能突破框架,將生活的溫度表現在作品上。 林怡柔將展場布置成家,卻重複播放在美術工作室來回忙碌的影像以及牆上大小不一的切割畫布,呈現美術系學生在生活中充斥對藝術創作的迷惘。圖/楊采翎攝
具象化「冰山理論」 複合媒材塑潛意識
藝文
第1634期
具象化「冰山理論」 複合媒材塑潛意識
2016-10-26
【記者薛若儀台東報導】《潛意識十人創作聯展》18日始在國立台東大學東大藝廊展出。東大美術產業學系的十名學生以潛意識為題,利用色鉛筆、水彩、陶瓷等複合媒材創作,探討意識、夢境與自我的關係。策展人、創作者、東大美術產業學系學生侯寀薇的作品〈沉睡之海〉將三個透明魚缸分別盛滿粉紅色、綠色及藍色的鹽巴,並加水減少作品的顆粒感。鹽水中,一張張面無表情的人臉散落,象徵夢境中無數漂浮的意識。〈沉睡之海〉嘗試具象化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冰山理論」,將人的意識比喻為一座冰山,浮出海面的意識部分僅佔1/7,而海面下仍有巨大的潛意識等待發掘。侯寀薇表示,在夢裡浮現的潛意識其實都是表象,意識背後是整片未知的世界。 策展人、國立台東大學美術產業學系學生侯寀薇向觀展學生解釋作品,利用鹽巴和水代表巨大的無意識狀態,魚缸裡頭的陶瓷人臉則象徵在夢境中的意識。圖/薛若儀攝。創作者、東大美術產業學系學生王薪媛的〈愛麗絲的潛意識夢遊—虛幻空間〉以童話故事為起點,用油畫畫出潛意識中的慾望。第一幅作品中,愛麗絲手中握有開啟慾望大門的鑰匙,周遭充滿蛋糕、食物等物件;第二幅作品裡,愛麗絲則從高處往下俯視慾望本身,也意味現實生活中不被慾望動搖、埋沒的自我。王薪媛說:「畫裡面的愛麗絲雖然都是背對著觀眾,但另一方面她正面向著自己的慾望,某種程度上來說愛麗絲就像我自己。」觀眾、東大華語文學系學生葉懿萱表示,由於作品取材自童話故事,因此較易引起共鳴,雖然作品探討最深層的慾望,但運用的顏色及創作手法相對簡單明亮,容易吸引人目光。創作者、東大美術產業學系學生王婷的作品〈夢中境我〉畫下四個獨立卻有連貫性的夢境。四幅作品以正中間的車子為中心發散,左邊以綠色為主色調象徵戀愛、愉快的情感;正上方畫作中形狀如眼球的圓體代表夢境移至外太空,是夢裡最奇幻的部分;右方如懸崖般陡峭的黑白方格則畫出夢境中的不安及徬徨失措。 創作者王婷〈夢中境我〉用四張看似獨立實則互有關聯的色鉛筆畫,象徵夢境具有連續性的特質。圖/薛若儀攝。侯寀薇認為,策展的過程中要求大家文字化自己的作品最困難,「把作品文字化能幫助我們把事情說清楚。」觀眾、東大華語文學系學生李淑樺則認為,雖然展覽主題為潛意識,但是從作品中可以看見創作者各自關注的部分。&nbsp;
南加大首開自拍課 助生探自我
國際
第1599期
南加大首開自拍課 助生探自我
2015-05-28
【記者林子濠綜合報導】喜歡自拍的人照過來!美國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C)開設「自拍課」,教授透過傳播理論,在課堂上教導學生發現自拍照中隱藏的階級、種族、性別等意識形態,並鼓勵學生分析他人對自拍照的解讀。該堂課讓同學們「拍」案叫絕,推特上也有數千人用標籤「自拍課」大推這堂課。「學生們能用他們熟悉、親近的語言--『自拍』,去發現不同面向的自己。」授課教授馬克.馬里諾(Mark Marino)的研究專長為新媒體敘事,在這學期的「書寫與批判的理由:身分與多元性」寫作課中,他要求學生以「自拍」為寫作題材,他補充:「課堂的第一個作業,就是要學生挑選五張自己或他人的自拍照,以『自拍表現或透露自己的哪些想法』為題寫作。」除了剖析自拍照,馬里諾要求學生每個禮拜也要透過臉書、拍立傳(Instagram)、匿蚜客(Yik Yak)等社群上照片的留言,從閱聽人的角度形塑網路上的自己。參與同學、南加大學生安德森.杜(Allison D)肯定這個方法,「我更了解自己在網路上的形象。」他補充,若沒有在課堂上與教授、同學的討論,就不會發現社群網路對自己的影響。儘管參與學生反應熱烈,臉書上仍有學生質疑:「學生根本沒必要繳學分費來學習如何解讀自拍。」馬里諾對此回應,這是一堂透過時間練習、和同儕互相激勵的獨立思考課程,「只有在參與過後,才會更了解這堂課的意義。」「不論你喜不喜歡,自拍都是個人的展現。」南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USF)學生凱爾希.薛克(Kelsey Shook)贊同這堂課的創立。他認為,在這堂課上人們可以擁抱自己的特質,將這些視為正能量、活出自己的獨特,「如果可以,也希望他們能增加分析的意識形態,像宗教。」「自拍課一『拍』即響,成果遠超過我的預期。」對於自拍課的未來發展,馬里諾強調會積極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自拍課程合作,讓學生們交換自拍照,試著抽換照片中的組成使自拍照更吸睛。此外,他也將涵蓋性與性別的議題,包括網路霸凌、身體上的羞辱等。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