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網路串觀眾、表演者 「直播皮辣椒」建新互動形式
藝文
第1755期
網路串觀眾、表演者 「直播皮辣椒」建新互動形式
2021-10-27
【記者顏婕儒綜合報導】觀眾隔著螢幕觀看藝術家的表演,畫面中的主播也即時以口述方式現場轉播,並與觀眾進行互動。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六位學生組成的團隊「直播皮辣椒」,於18日至24日在臺藝大校園內進行現場展演,並以直播及錄像的形式於網路上放送,試圖探討現今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展演由〈Bih - sio - tshe〉、〈三位一體〉、〈信愛的天使之吻 翔翼的純愛呼喚〉、〈宇宙原初無髮霹靂 軒轅一破六根清淨〉四件作品組成。在〈Bih - sio - tshe〉中,表演者站於系館內不同監視器下,各支錄像回傳至九宮格分割的螢幕,串連現實中四散各地的位置,觀眾可以透過螢幕觀測表演者的一舉一動,並且操控他們進行圈圈叉叉遊戲。其中一名表演者陳薇說:「雖然主控權在觀眾身上,不過表演者會自己去找到鏡頭的中心,試圖成為展演的主角。」 〈Bih - sio - tshe〉中觀眾透過螢幕進行圈圈叉叉的遊戲,藉著操控藝術家來決定遊戲的結果。 圖/直播皮辣椒提供而在〈信愛的天使之吻 翔翼的純愛呼喚〉中,藝術家們在校園中擺放白色的帳篷,並在帳篷內把擁抱、聊天、親吻等親密行爲化為付費服務,觀眾可以進到帳篷中購買五分鐘的體驗,不過無論是炙熱的眼神、抑或是大面積的肢體接觸,只要時間一到就會立刻停止,「我就像是一個商品。」表演者王信翔形容。 〈信愛的天使之吻 翔翼的純愛呼喚〉透過兜售人體服務,探討現今社會出現的各種交易,如性交易、一日伴侶。 圖/直播皮辣椒提供參與展演的觀眾如同擁有上帝視角的監控者,看似單方面的控制表演者,不過陳薇解釋,雙方的權力關係其實沒有如此不對等,「並不只是一方操控一方,而是相互進行操控與反操控。」而團隊也期望作品能促使觀眾去思考,情感與行為是否可以單獨抽離。作品座談會與談人陳孝齊形容,在商業性的世界中,人與人的互動變得相對苦悶與冷淡,「這個展覽很像是在苦中作樂、然後再加辣。」團隊說明,疫情爆發後,直播潮在居家防疫期間掀起,因此他們想藉此次展演探討「直播」是如何進入生活,並試著去建構作品。陳薇提及,比起一般直播主,藝術家們更專注於創作背後的含義,「討論某個重要的議題、傳遞一種想法或是概念,所以我才去做這件事情。」他也補充,不同的出發點,處理的手法就會有所差異。雖然網路直播作品能成功將受眾擴大,不過與談人賴沛雋形容,觀眾已不再像是群體、群眾,而像螢幕上方浮動的數量,「接觸到群眾的人數是廣的,但其實說到底他可能只是一個數字。」他補充,觀眾可以輕易地進入,也快速的抽離,為了因應這種情況,藝術呈現的方式必須更快速地吸引觀眾。而陳薇認為,「觀眾與表演者的關係是一直在互相影響、互相改變的。」他也期許未來能不被過去的框架所限制,以新的展演模式開創更多的體驗與可能。 展演中的另一作品〈宇宙原初無髮霹靂 軒轅一破六根清淨〉,透過自己理髮的過程,象徵希望對自己能掌握的事情,再多拿回一點點權力。 圖/直播皮辣椒提供
【社論】聲音經濟崛起,但為何Clubhouse爆紅又快速退燒?
生活
第1753期
【社論】聲音經濟崛起,但為何Clubhouse爆紅又快速退燒?
2021-10-08
你有跟上Clubhouse的風潮嗎?跟到風的你,現在還持續使用Clubhouse嗎?今年2月,國際疫情仍嚴峻,一款能語音直播的社群軟體Clubhouse在全球爆紅,國內許多意見領袖(KOL)、藝人與民眾也紛紛搭上熱潮,爭相「開房間」。短時間內,Clubhouse登上國內Google搜尋趨勢第一名,應用程式下載排行榜也名列前茅。時隔8個月,Clubhouse卻已跌出國內App Store排行榜前200名,討論度所剩無幾。什麼原因造成Clubhouse的大起與大落? 今年年初,Clubhouse從國外紅至國內,短時間成為最熱門的應用程式,卻又迅速退燒,民眾紛紛回歸原先使用的社群媒體,或轉戰其他新興社群媒體。 圖/陳宥菘攝5月本土疫情大爆發,許多人改為遠距上班、上課,自主性居家防疫,避免外出及不必要的社交活動,人際實體交流的機會雖減少,卻透過線上維持聯繫。不論Google Meet、Microsoft Teams,或最多人使用的社群軟體,如:Facebook、Instagram等,無不成為人際互動的替代媒介,而Clubhouse亦是如此。根據Google搜尋趨勢,Clubhouse於5月至6月的搜尋熱度小幅度上升,但使用量卻無法與其他社群媒體相比擬,相較2月爆紅時的盛況,熱度顯然不再。社群媒體數量眾多,有如Facebook、Instagram等擁有發布貼文、影音與直播視訊等多功能的平台,也有主打「語音社群」的Clubhouse。在Clubhouse中,使用者僅能透過耳朵聆聽,或舉手發言,參與一次即時的討論或閒聊。使用者需專心聆聽,卻也因為只有集中於「一感」的刺激,使用者容易感到無趣。而其他社群媒體所擁有的「視訊直播」功能,卻多了畫面吸睛,有了視覺與聽覺的雙重體驗,更能留住使用者。Clubhouse的功能單薄,若非會議主持人、與談人,單純的聆聽者假使沒有主動「舉手」發表自身的想法或反饋,就好像「默默地」參加完一場活動。相較之下,大眾使用其他社群媒體的視訊直播功能時,多能即時留言、或發送表情符號給直播發起人。直播生態中,也多建立起回應網友即時留言的一套隱形規則,一般使用者與直播者的互動性更高,且文字留言的門檻也比舉手發言來得低,因此民眾仍傾向參與視訊直播,Clubhouse便在使用者抉擇之間,成為被捨棄的一方。加重Clubhouse熱潮衰退的原因,還包括其他主流社群媒體進攻「語音社群」的市場。Facebook在5月推出的「Live Audio Rooms 現場廣播包廂」功能,雖然初期僅開放部分藝人、網紅開啟語音直播功能,卻也成功將部分Clubhouse使用者帶至Facebook。台灣的Podcast公司「SoundOn 聲浪」也擴展聲音產業版圖,推出「ON AIR」語音直播功能,結合了即時留言互動功能,企圖從Clubhouse手中搶下部分使用者。除此之外,Clubhouse起初爆紅的關鍵在於名人開講的加持,許多人都想取得邀請碼,加入有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知名脫口秀主持人歐普拉等名人的房間中。國內的名人如唐綺陽、五月天阿信、理科太太等亦搭上熱潮,經營起Clubhouse帳號。但名人通常同時經營數個社群媒體,隨著熱潮漸退,名人逐漸轉回原先使用的平台與粉絲互動,連帶帶走因名人加入的使用者。另一方面,許多素人亦嘗試經營一間房間,設定討論主題、當起主持人,卻因非名人身份,無先備光環,同時也缺乏與參與者互動的經驗,因此即使短期內掀起一股熱潮,卻無法長久延續。綜上所述,Clubhouse在爆紅後卻又迅速退燒的原因在於,Clubhouse缺乏直播者與參與者的即時互動功能,然而當前的即時直播,除了直播者個人的心情闡述、觀點分享與閒聊外,更強調的是與參與者的「互動性」,舉凡文字留言、刷愛心、送火箭,都能讓觀看者、聆聽者「更有參與感」。此外,其他社群媒體在Clubhouse爆紅後,快速演進,推出語音社群功能,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因此Clubhouse才未能在爆紅後、群眾分流下載體驗後,留下群眾。然而,聲音經濟發展依然可期,除了目前在國內持續成長的Podcast市場外,即時語音直播(Clubhouse、SoundOn ON AIR等)亦有不錯前景。但創作者、或是直播發起者,對於遠距通話的音質、網路的穩定度,以及自身談話內容的品質與水準需更加重視,否則對於只用「一感」,純聽的內容而言,群眾容易失去耐心,並轉回使用原先習慣的社群媒體,或如YouTube等影音平台。
料理賽推廣原味佳餚 考驗選手臨場反應
生活
第1738期
料理賽推廣原味佳餚 考驗選手臨場反應
2020-12-03
【記者張華真台北報導】桌上擺滿龍葵、刺蔥、山蘇和甲酸漿葉等原住民特色食材,選手一邊挑選一邊構思菜譜。11月28日原住民族委員會舉辦第二屆「原味達人料理競賽」決賽,比賽題目現場才會公布,除了磨練參賽者臨場應變能力,也考驗選手掌握原住民食材特性。主辦單位盼透過直播料理賽,讓大眾更加認識原住民的傳統食材與料理方式。 主辦單位提供刺蔥、山蘇、龍葵、番茄、香菇和南瓜的豐富食材,希望選手可以運用多樣食材料理出具原住民特色的風味料理。 圖/張華真攝主持人熱烈倒數,準備公開決賽題目,選手區的氣氛越趨緊張。評審揭開布幕,公布指定主食材「山苦瓜」和「雞腿肉」,選手立即挑選配菜、構想料理方式,在30分鐘內交出完整食譜,並在接下來60分鐘內完成料理。主辦單位除提供選手多樣原民特色食材和簡單的調味料,評審谷桑.路法尼耀指出此次比賽只提供糖、鹽、胡椒粉、醬油和米酒等,且規定選手不得自帶食材與香料,「運用現場有限的食材烹調出具原民特色料理不容易。」 崑山科技大學餐飲管理及廚藝系學生洪萾潔和林雅茹將蝦漿混和時蔬填入苦瓜中,他們的特色苦瓜封讓評審留下深刻印象。 圖/張華真攝今年比賽分為公開組與學生組,並規定每隊至少有一位參賽者具原住民身分。學生選手巧妙運用配料,克服調料限制,以交疊多種食材做出一道道原民風味料理。崑山科技大學餐飲管理及廚藝系學生洪萾潔和林雅茹活用刺蔥,他們在香菇傘劃上十字花刀,再鑲入用刺蔥調味過的馬鈴薯。這道「原味醞釀」獲得評審青睞,奪下學生組冠軍,評審張克勤讚道:「在素鮑魚中鑲入刺蔥真的很讓我驚豔。」有些參賽者則凸顯主食材特性,製作創新菜餚。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西餐廚藝系學生林柔和張恩衙選擇保留山苦瓜原味,他們川燙山苦瓜瓣,放上糖蜜牛蒡、雞肉跟地瓜,再刷上刺蔥醬,「苦」和「甜」兩種味道疊出新層次,林柔和張恩衙以這道「苦盡甘來」奪下學生組季軍。許多學生在料理賽中運用常見的原民食材——刺蔥,刺蔥梗可以熬湯,葉子則能運用在各式料理中,像是刺蔥烘蛋、香腸和炒飯等。谷桑.路法尼耀提醒,刺蔥的莖或葉子的背部有尖刺,料理時要小心處理。林柔分享處理刺蔥的獨門妙招,「使用前用刀子一拍,它的刺就會掉了,再把葉子拔下來就好了!」 決賽開始前,主辦單位特別舉行「原味探索工作坊」,藉由專業廚師進行料理示範,和選手分享原住民食材的多元處理方式。 圖/張華真攝然而刺蔥和甲酸漿葉等原民食材在都市不常見,來自阿美族的林雅茹落寞地說:「刺蔥大部分只出現在花東地區,西部很難找到。」食材取得不易是推廣原民料理的難關,張克勤指出原民食材無法大量種植、不易取得,所以大眾對原民食材較為陌生。對此,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秘書王美蘋說明,近年除透過舉辦料理競賽,還藉參與食品展向國內外民眾介紹原民特色香料,盼藉不同管道推廣原住民食材與料理。 
探索犬隻語言能力 匈牙利生直播競賽尋天才狗
國際
第1736期
探索犬隻語言能力 匈牙利生直播競賽尋天才狗
2020-11-19
【記者林子頊綜合報導】犬隻接收到訊息後,活蹦至指定位置將正確的玩具叼回主人手中。匈牙利羅蘭大學(Eötvös Loránd University, ELU)民族學系的國際研究團隊於11日發起「天才狗狗爭霸賽(Genius Dog Challenge)」,將對被證實具有語言感知能力的六隻犬隻進行測試,激發它們學習新物體名稱的能力,並鼓勵世界各地能習得至少10個單字的聰明犬隻參與挑戰。 來自世界各地的六隻天才狗,將首先進行兩階段的「天才狗狗爭霸賽」,激發它們學習新物體名稱的能力。 圖/截自Genius Dog Challenge粉絲專頁持續至12月16日的比賽將於每週三舉行「雙狗對戰」。六個玩具名稱依序由主辦團隊透過視訊出題,兩隻犬在接收到題目後,須奔跑至擺放物品的房間,取回指定的物件至主人手中。來自西班牙的里科狗(Rico)和挪威的威士忌狗(Whisky)參與了11日的對戰。威士忌在聽到單字的當下,就準確地將六個玩具叼給主人,贏得了這次比賽。此競賽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給予犬隻一週時間學習六個新的玩具名稱;第二階段的難度翻倍,犬隻需於一週內記憶十二個玩具名稱。為了公平起見,主辦團隊會賦予所有玩具新的名稱,確保題目並非犬隻已知的單字。團隊成員博士生尚・德(Shany Dror)也說明,將玩具擺放在另一房間,是為了避免犬隻用敏銳的視覺感知主人不自覺的暗示。 來自西班牙的里科狗和挪威的威士忌狗的第一階段對戰結果,威士忌拿下勝利。 圖/截自Genius Dog Challenge粉絲專頁天才狗狗爭霸賽為「家庭犬隻計畫(Family Dog Project)」的研究項目之一。該計畫目標為測試犬隻的語言感知能力。德說明計畫研究對象是有能力習得大量單字的罕見犬隻,「透過分享我們對這個主題的經驗和熱情,希望能找到更多的研究對象,藉由共同話題吸引犬隻主人主動聯繫。」參與競賽蓋亞狗(Gaia)的主人伊莎貝拉・米格爾(Isabella Miguel)說道:「平常和蓋雅互動就會替玩具取名,嘗試與蓋雅建立有效的溝通。」他表示深入了解此計畫後,發現蓋亞對聲音非常敏感,才知道他是天才狗。 「天才狗狗爭霸賽」將以社群軟體直播的方式進行,鼓勵世界各地的聰明狗狗參與挑戰。 圖/截自Genius Dog Challenge粉絲專頁天才狗主人瑪麗安娜・科迪維拉(Mariana Cordiviola)表示,雖然競賽是非典型的研究手法,卻能使團隊與學術界以外的狗主人對話,進而發現更多天才狗。「社群軟體能跨越國界的距離,藉此找到更多研究對象,讓科學數據更精準。」報名競賽的薩迪狗(Sadie)主人安喬・海琳(Angel Herrin)發現,豐富犬隻的生活能提升犬隻的學習能力,建議團隊能多觀察犬隻的生活以及居住環境,或許能擴增主題使研究成果更完整。 參與競賽的蓋亞狗對人類的聲音非常敏感,是具有語言認知能力的天才狗。 圖/伊莎貝拉・米格爾提供科迪維拉肯定此研究有別於以往,認為犬隻的語言學習能力僅受基因影響,證實具有語言感知能力的犬隻並非局限於特定品種。團隊期望透過競賽的方式累積更多「動物行為學」研究基礎,進而更了解人狗之間的關係以及運用共同語言溝通的奧妙。 主人日常生活和蓋雅狗互動,就會替玩具命名,嘗試和犬隻進行有效的溝通。 圖/伊莎貝拉・米格爾提供
臺大重新開放媒體入場 學生盼校務會議透明化
校園
第1734期
臺大重新開放媒體入場 學生盼校務會議透明化
2020-10-29
【記者徐宇昕綜合報導】國立臺灣大學自3月的校務會議中通過臨時動議,禁止校務會議直播和媒體入場,引發爭議。直至24日的校務會議中,由臺大學生會提案重新開放媒體入場,以贊成58票、反對51票通過。學生得以透過媒體參與公共事務,讓校務會議回歸透明。而此次提案中,臺大學生會特別提出期望能讓學生媒體擁有和一般媒體同等的媒體權益。這項訴求起因於6月13日臺大校務會議後的記者會中,臺大學生媒體《意識報》和臺大學生會新聞部欲進入記者會採訪,卻遭校方攔阻,引發學生控訴校方限制學生媒體的採訪權。臺大學生會會長、臺大醫學系學生楊子昂表示,在過去經驗中,學校並沒有將學生媒體和一般媒體同等看待,「學生媒體是學生接近校務的方式之一,學校應該要更鼓勵校內學生媒體的發展,不應該處處限制。」 國立臺灣大學在3月21日的校務會議中,通過臨時動議禁止直播也禁止媒體入場採訪,改為會後舉行記者會。 圖/徐宇昕攝除媒體採訪外,由於近年直播發展蓬勃,陸續有學生提出在校務會議決議重要政策時,能透過直播即時播送,而臺大也一直有此爭議。臺大學生會曾在臉書(Facebook)貼文表示,校務會議直播是為使學生能直接參與會議流程,並監督會議。楊子昂說:「我們覺得校務會議代表,不管是教師、行政主管,還有學生,那他對於他的言論就要負一定的責任。」但他也表示,過去在校務會議討論直播與否時,常導致校方和學生關係緊張,因此目前尚未向學校正面提案。臺大秘書室則對此回應,由於與會師長希望能保有自由發言的權利,若透過直播,意見表達可能會被放大檢視,甚至成為網路上肉搜和抹黑的對象。而臺大法律學院學生會會長、校務會議學生代表顧庭弘雖支持在校務會議直播,但也擔憂直播可能會讓教師代表降低發言意願,「發言畢竟存在風險,語言是如此容易失真的工具,會不會反而讓真正的討論發生在校務會議以外的場合?」校務會議直播爭議並非只發生在臺大。19日,國立中正大學針對學校個資外洩風波召開校務會議,原先中正學生會計劃直播說明資安問題,卻有教師代表提出校務會議屬校內事務,並主張自身肖像權不應受侵害而反對公開直播。中正學生會會長、中正勞工關係學系學生呂建璋說明,直播希望讓學生可以即時了解事件始末。此外,他也提及直播能加強學生校務參與,「校務會議都是選代表(參加),如果同學能有更直接的管道去看校務會議,他們也可以從自己的觀點提出評論或建議,學校在政策規劃上也可以更多元、更符合學生需求。」而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會會長、政大政治學系學生黃承瀚則認為直播最重要的功能是控制會議秩序,「是一種事後的留存、議場內的警告、和對往後學生代表的經驗傳承。」臺大未來將由秘書室召開小組會議,研議新的校務會議媒體規範辦法。學生會也將參與討論過程,期望新的規範能保障校方和學生權益,同時也讓校務資訊更公開透明。 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未來持續參與校務會議媒體規範的討論,且仍希望推動直播讓校務會議更公開透明。 圖/徐宇昕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