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Neo Package攜米農推創意包裝 盼消費者關注地區共生理念
國際
第1817期
Neo Package攜米農推創意包裝 盼消費者關注地區共生理念
2025-11-07
【記者劉倚瑄報導】日本新潟大學石塚研究室(新潟大学石塚ゼミ)學生團隊「Neo Package」於10月28日推出新款佐渡上橫山產越光米包裝。Neo Package小組以及時米飯作為切入點,與新潟縣佐渡市上橫山(新潟県佐渡市上横山)地區的稻米農家合作,從包裝設計、品牌理念到行銷規劃由學生與業界相關人士共同完成,期盼透過創意包裝,吸引更多人注意並了解上橫山稻農伊藤春雄以及其團隊「與上橫山地區的共生」的理念。 石塚研究室以「提升糧食自給率與擴大米粉普及的有效宣傳活動」為課題,鼓勵學生們從行銷觀點出發,嘗試解決地方問題。學生團隊於市場調查後發現,在飲食習慣改變與追求便利下,平均年米消費量下降,但即時米飯需求仍在成長,便決定以此為核心發想。Neo Package小組的成員平塚直行說:「我們在做過市場調查後發現,如果能重新設計包裝,能與既有產品形成差異化。」他補充道,現在市面上的及時米飯多半沒有呈現生產者的臉孔,他們希望能加入此元素,打造前所未有的包裝。Neo Package以「哪裡生產、誰在生產」為核心,聚焦於稻農伊藤春雄的故事,並於包裝印上其照片與 Instagram QR Code,使消費者能直接連結生產者,提升對產品的信任外更讓民眾了解「與上橫山地區共生」的理念。 「一開始在包裝設計上毫無頭緒,直到後來親自拜訪伊藤先生,被他的理念與人格特質打動,便決定以此作為設計的出發點。」平塚說道。伊藤春雄在地方永續方面積極行動,不僅致力於兼顧景觀與生態的農地管理,也協助其他農家進行繁重作業。他更與當地居民一同探索與環境共生的永續生活方式,透過社群平台分享稻農的日常。伊藤春雄的妻子伊藤清子說:「當初學生們特地到田間拜訪,真誠地了解我們的想法與稻米生產的過程,讓我們感到十分高興,也對他們的創意與視角充滿期待。」為了使作品與其他即時米飯包裝有差異,並同時傳達農民的理念,學生們親自前往各大超市,觀察市售產品的色彩、文字與圖片設計,並結合自身消費經驗。平塚表示,若在購買食品時只關注產地與價格,而忽略像伊藤春雄一樣為環境與社區努力的農民,將是一大遺憾。「我相信,只要讓消費者了解生產者的理念,人們看待食物的方式就會改變。」平塚補充道。 「與學生的合作中,我再次體會到『如何傳達、如何呈現』的重要性。」伊藤清子說道。他表示,年輕世代願意投入農業,讓他感受新的力量,也看見學生們的創意與未來接班人出現的可能性。「在我們前往佐渡島時,除了參觀伊藤先生的稻田,也親身感受那裡的自然與美食,重新體會到這座島嶼的魅力。」平塚說道,若未來還有機會與地方合作,他希望能再結合社群平台的力量,進一步提升地方知名度。就讀愛知大學的留學生盧莉恩認為,新大學生設計的新包裝,是一項具有意義的嘗試,「學生團隊在包裝上呈現生產者與理念的出發點非常好,但是否能促進消費、提升糧食自給率,仍需透過市場驗證。」盧莉恩說道。
屏東米食節登場 首納新住民組盼交流
生活
第1711期
屏東米食節登場 首納新住民組盼交流
2019-10-30
【記者林琮恩屏東報導】一條又一條的卷壽司頭尾相接,在傳統的紅色長桌上,串起長長的「壽司接龍」。其中,製成高鐵造型的創意卷壽司,打破人們對海苔卷壽司的既定印象。 10月27日屏東縣政府舉辦「2019呷飯——五花八門米食文化活動」,邀請在地學校及民間團體到場進行米食創意料理競賽及交流。活動首度邀請到新住民朋友分享家鄉米食料理,現場有許多身穿東南亞傳統服飾的新住民穿梭在人群中。 「一條龍壽司」的擺放處,參賽者將卷壽司頭尾相接,在長桌上連成一條「龍」。 圖/林琮恩攝活動分為兩部分,參加隊伍除了須做出卷壽司以進行壽司接龍外,還須發揮創意,端出一道富有新意的米食料理。各隊伍上午8時即抵達會場進行前置準備,現場炊煙四起,撲鼻的香氣中,除了壽司醋飯的味道外,更夾雜了傳統米糕以及東南亞料理特有的辛香料等氣味。在棚架底下,廚師們為克服環境限制,紛紛拿出黏蒼蠅板,避免隨處飛舞的蒼蠅造成食安疑慮,也掛起布條遮擋直射的太陽。 慈惠醫護餐飲科學生熟練地將米飯鋪勻,再以竹捲捲成壽司的形狀。 圖/林琮恩攝由慈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餐飲管理科學生組成的「慈惠GO GO GO」團隊棚下,身著白色專業廚師服的同學們分工合作,有人將米飯鋪在製作卷壽司的器具內、有人負責切割食材,其他學生則先到創意料理成品展示區,布置展示用人偶、屏風等道具。隨著成品逐漸擺上,民眾開始到展示區圍觀,而不同參賽隊伍的成員也互相交流,到對方的作品前拍照並詢問料理構想理念。「慈惠GO GO GO」的作品以米糕填充於甘蔗枝內,裝飾吸睛吸引許多民眾駐足拍攝。慈惠醫護餐飲科學生蔡仁瀚表示,料理名為「浙江米糕櫻花蝦」,雖然是浙江菜,食材選用上則多結合屏東在地食材,「米糕的部分是用高樹的米下去製做的,於呈盤時再配上東港的櫻花蝦點綴。」 同樣是長桌形式的創意米食料理成品展示區放置各組的作品,每個團隊的擺設皆有其特色,吸引民眾駐足觀看。 圖/林琮恩攝今年邁入第四年的米食推廣活動首度邀請新住民隊伍進行交流,其中「印尼媽媽的美食工作室」團隊帶來源自印尼的「椰葉粽(ketupat)」。團隊中第二代新住民青年鄭建元表示,很高興能有這次比賽機會,「因為新住民與子弟過去較少有機會參與此類活動。」他針對米食文化說道:「印尼料理的特色就是簡單樸素,但是吃下去口感卻很豐富。」他表示台灣和印尼的米食文化具有相似之處,「我們一樣會把米食做成類似粽子的東西,只是印尼的方式裡面是沒有內餡的。」 來自印尼的新住民正在製作壽司接龍所需的卷壽司,而前方桌面上擺放的則是印尼傳統米食料理「椰葉粽」。 圖/林琮恩攝屏東縣政府農業處農會輔導科科長張睦理表示為因應屏東新住民的比例漸增,活動特別增加新住民組。「屏東尤其是高樹鄉,因為鄉下人力上的缺乏,所以常有新住民嫁來。」他也強調,許多新住民的家鄉都存在許多以米食為主的料理,期望藉由米食創意料理競賽活動,讓新住民帶來屬於自己家鄉的米食特色料理進行交流,「因為他們來到了台灣,就是我們的一份子。」
質量並重 廚藝競賽求新求實際
生活
第1670期
質量並重 廚藝競賽求新求實際
2017-12-18
【記者柯宜妤台北報導】選手身著專業廚師服,在烹飪教室忙進忙出,俐落地將魚蝦切片,丟入平底鍋煎出嗞嗞的聲響,再放在握好的壽司米上。「博多・極限廚藝挑戰賽」吸引超過120人報名,通過初審的選手16日於景文科技大學進行決賽。 本次賽事主題為「海鮮」與「米食」,選手需發揮創意,在兩小時內做出可量產、利於行銷的料理。圖/景文科大國際廚藝研究社提供學生負責人、景文科大國際廚藝研究社副社長何雅莛表示,以往廚藝競賽重視精巧美觀,但未必實用。因此,本次廚藝競賽的評分要點為料理是否利於行銷,「以創意吸引顧客,也要可以量產,才能真的在餐飲產業實行」。由於賽事主題是「海鮮」與「米食」,大多數人會以壽司、飯糰為方向。學生組冠軍、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餐旅管理系學生賴賢蕥在市場得到「油泡」的靈感。他說明油泡是把豆類製成漿狀,作為油炸的麵衣,比起使用麵粉,有更高的營養價值。油炸後,再以醬油浸泡麵衣,調味的同時也避免油泡過於乾澀,一舉數得。對於廚藝競賽常強調創意,裁判、廣豪餐飲集團執行總監吳秉承表示,若是為了實現創意,導致製作工序太過複雜,便無法符合實際需求。因此,選手需謹慎拿捏料理份量與加工程度,「要走向市場,勢必要取得精緻性與方便性的平衡」。亞軍、義守大學廚藝學系學生丁筠亭認為,色彩和養生是當今最有行銷賣點的要素。他使用鮭魚鬆、蛋汁、貢菜、蔓越莓製作四色飯糰,不需額外染色,就能使料理色彩豐富,且富含各類營養。丁筠亭也分享,使用鹽、胡椒、米酒等調味料,不只簡單易得,也降低身體負擔,並保留食材本身的鮮甜。 丁筠亭以鮭魚鬆、蛋汁、貢菜、蔓越莓為原料,使一個飯糰富含四種色彩,以及多種營養食材,將色彩和養生作為賣點。圖/柯宜妤攝賴賢蕥則補充,平時往往忽視便利性,設計過於費工的料理。但比賽限時兩小時,會促使自己在練習過程中不斷改良步驟,讓製作時間大幅縮短。吳秉承也談到,要培養簡化工序的能力,需不斷思考、實作並觀摩,而比賽正是三者兼具的場合,所以他鼓勵學生應多參與賽事。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