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自由車公路錦標賽改制上路 協會盼賽事專業化
體育
第1820期
自由車公路錦標賽改制上路 協會盼賽事專業化
2025-11-28
【記者方凱琪台東報導】「最後一段,集團衝刺來了。」前自行車國手兼賽評張壽生的聲音從直播中激昂傳出。114年全國自由車公路錦標賽暨國手選拔賽於22、23日在花東登場,個人公路賽男子U23組從臺東森林公園出發,該場為臺灣自由車國手選拔首度改成「積分制」的最後一場。最後,個人公路賽男子U23組由Team CYTO TRIGON張祐誠以一秒之差奪冠。 「今天的賽況很激烈。」甫摘金的張祐誠興奮表示。該賽的路段類型被視為平坦型,全長共172.5公里,因此在玉長公路爬坡結束後的路段尤為重要,領先集團的選手在途中不斷嘗試衝出隊形取得優勢。張祐誠說:「大概離終點30公里,最後有一波關鍵的突圍。」直至終點線時,他與對手難分先後,終局以3時48分37秒取得第一名。另外,自由車公路賽同時考驗團體的「合作」與「策略」,就讀臺灣體育大學陳家宥與張祐誠屬同車隊,他在後方集團中阻擋對手追擊,「前面已經有隊友第一名,那我們就是盡可能的防守。」因本賽為最後一場積分賽,所以選手們競爭激烈,希望能提高積分取得明年國際賽資格。 該比賽一直是臺灣自由車界的重要舞台,不僅賽道強度高、風景優美,更具國手選拔意義。今年改採多場積分制並首度與民間賽事合作,合計本場花東站,共舉辦兩場選拔賽,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顧問李莉加坦言,國際自由車總會也一直以「積分制」排名,「因為經費有限,增加一場不只是經費增加,還有人員與籌備等,所以一直沒有這麼做。」而近年臺灣漸有較成熟的民間賽事,若與之合作,不僅可以節省成本,更能達到促進民間單位提高比賽品質的效果。 對此,以支持青年選手出國比賽為宗旨的 Team CYTO TRIGON 領隊邱秀賢表示,關鍵在如何安排更完整的配套措施,「有改制蠻好的,但我覺得可以再把比賽的場次拉更多場延伸到全年去制定。」以往僅有一次定勝負的機會,因此可能使選手僅在花東場選拔賽拼盡全力,張祐誠對於改制也分析說:「如果第一場沒騎好,第二場有辦法翻回來,所以大家會更有競爭力。」此外,各賽事路段有不同類型考驗,如:爬坡、平地衝刺,或是長途耐力等,多場選拔能從不同方面評估能力,增加公平性。針對制度的建議,選手們皆希望未來比賽可以安排更多場次,陳家宥進一步說:「可以五場以上,並且有更多項的路線。」 協會方也計畫增加場數,李莉加補充,「接下來可能考慮與戀戀197自由車賽或塔塔加等民間車賽合作。」至於選手海外參賽、賽事分級與合作模式等細節,都將在年底的選訓會議中討論並定案。李莉加坦言,臺灣的自由車競賽仍處在「打基礎」階段,「希望透過這次的改制陸續帶動產業發展,讓自由車賽事走向更專業化。」
不畏「騎」嶇地形 江勝山登山車賽奪冠
體育
第1733期
不畏「騎」嶇地形 江勝山登山車賽奪冠
2020-10-22
【記者吳冠伶高雄報導】攀上陡峭的山丘,再加速飛越土溝,登山車選手靈巧地駕馭雙輪,讓陣陣黃塵在空中恣意飛揚。109年度全國登山車錦標賽於16至17日舉行,吸引130多位好手一同「軋車」。首日賽程的男子菁英組越野賽,來自臺北市立大學的「亞洲越野車王」江勝山,騎出1小時06分14.790秒的成績,順利達成七連霸。而國立臺灣體育大學的小將李懿宸,初次挑戰菁英組便緊追在後,最終以第二名坐收。 創下七連霸紀錄的「阿丹」江勝山,除了是亞洲知名登山車選手,近年接下桃園市體育會自由車委員會主委一職後,更積極推廣多元賽事。 圖/吳冠伶攝本次賽道位於高雄市鳳山水庫登山車場地,單圈約1公里,一路上布滿黃土與草叢,且有3/5的路段都是陡降坡。男子菁英組選手需騎完12圈,若途中被其他選手追過一圈,就必須直接下場。擁有多場國際賽事經驗的江勝山坦言:「沒有特別像大賽這麼拚,讓其他選手有機會盡量把比賽比完。」江勝山從小愛上騎車,至今得獎無數,曾二度奪下亞洲登山車錦標賽冠軍,2018年印尼雅加達亞洲運動會時,他更為中華隊拿下隊史首面登山車獎牌。來自臺體大一的李懿宸,為了明年度的國手資格,從男子青年組跳級成為菁英組中最年輕的選手,本次更以1小時09分20.800秒的成績取得第二。李懿宸表示,就讀高雄市立林園高級中學時便常在此練習,因此較熟悉賽道狀況,對於自己的表現也還算滿意。林園高中自行車隊教練黃晉隆指出,國內專攻登山車項目的學生並不多,願意堅持下去的選手更是少數,「懿宸剛升到菁英組,以這個情況來說,他有這樣的成績已經算很好了。」 李懿宸國中時曾為了騎車,主動轉學到設有體育班的學校,爾後更決定離開家鄉南投,前往高雄林園高中自行車隊追求夢想。 圖/吳冠伶攝受限於場地及資源,目前全台僅有台中、桃園、高雄、宜蘭、台北等縣市聚集較多登山車友,國內自行車騎乘風氣雖然興盛,但相較於公路車,登山車受到的關注相當稀少。身兼桃園市體育會自由車委員會主委的江勝山指出,台灣擁有得天獨厚的山岳環境,很適合發展登山車運動,但目前卻缺乏安全的場地練習,「騎一些跟登山客共用的地方,就比較容易發生衝突。」他呼籲政府向國外學習,「希望這個運動可以發展得更好,能舉辦很多比賽,以及能有合法騎登山車的地方。」高雄市自由車協會理事長徐正義也表示,目前他正積極爭取建設登山車公園,期待能進一步向全民推廣這項運動。 登山車發展受限於場地,江勝山表示,希望政府開放安全、合法的區域,讓車友多多練習。 圖/吳冠伶攝
馳騁賽道 葉羽霜登山車賽稱后
體育
第1711期
馳騁賽道 葉羽霜登山車賽稱后
2019-10-30
【記者陳子瑜桃園報導】隨著單車馳騁,沙塵揚起,選手騎車在沙場、林地、泥漥、水泥路面等各賽道飛馳,最後加速超越終點線。108年度全國登山車(越野)錦標賽10月27日於桃園市虎頭山停機坪舉辦。在女子U23組賽事中,由中華民國108年全國運動會自由車越野賽季軍、佛光大學學生葉羽霜,以1小時19分42秒251的成績奪冠。 女子菁英組與女子U23組混組出發,出發前選手們排成一排,各自養精蓄銳。 圖/陳子瑜攝本次比賽分為男女青年、U23以及菁英組。越野賽賽道單圈2.85公里,除了男子菁英組需騎八圈外,男子、女子U23及女子菁英組皆以六圈為比賽標準,而賽道包含林地、水泥路、砂土、上下坡交錯等多種路段,考驗選手技術和耐力。此外,比賽更有「套圈」、「80%」機制,若第一名超越最後一名、或過圈時間(單圈)超過第一名的80%,皆會遭到淘汰。 佛光大學學生葉羽霜參加女子U23組比賽,從開賽就一路保持領先,最後順利奪冠。 圖/陳子瑜攝比賽一開始,葉羽霜便遠遠超前對手,並一路保持領先至終點。「車子控制得沒有很好。」雖順利奪冠,他仍不滿意自身表現。他表示,由於比賽當天早上才到現場,所以較不熟悉賽程路況,導致在下坡路段多次與障礙物擦撞,情緒變得緊繃,好在過程中盡力保持冷靜,最終才保住冠軍獎座。葉羽霜分享,訓練時雖然無法完全模擬場地,但會設置障礙物,如木頭、階梯等練習爬坡、拐彎、爬梯技巧。而教練也會特別設計長時間耐力課程,以應付越野賽時間動輒超過一小時的情形。此外,心理素質對於登山車比賽的影響極大,他分享,每當在訓練中遇到不敢嘗試的障礙,教練總叮嚀他要多加嘗試,到比賽時才不會怯場。 女子菁英組冠軍蔡雅羽通過終點線,奪冠後揮舞右手向場邊民眾表示勝利喜悅。 圖/陳子瑜攝而賽場另一位焦點選手則是女子菁英組的蔡雅羽。從開賽就穩定保持第一名的他,這次以1小時16分30秒758的成績衛冕冠軍,成功獲得五連霸。「每一圈騎起來都不一樣。」他分析,越野賽必須臨機應變,天氣、其他選手在地上遺留的車痕等都會影響賽道。他亦期許能在今年的亞洲登山車巡迴賽獲得二連霸,更希望能取得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門票。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技術總監李莉加表示,本次競賽特別加開分齡組(13、16、20、30、40歲),將菁英賽分成青年組、U23組、菁英組,提供選手更多展現的舞台。「運動不是只有比賽,還有運動媒體、運動行政、賽事直播⋯有很多面向。」他解釋,協會除了舉辦比賽、在國中小學進行扎根教育外,近期也加入行銷團隊,經營社群媒體。未來,協會的粉絲專頁不再限於公布比賽成績,而是透過分享選手經歷、教練心路歷程等,讓大眾從更多層面認識自由車運動。
全運會自由車賽 台中隊稱霸全場勇奪九金
體育
第1708期
全運會自由車賽 台中隊稱霸全場勇奪九金
2019-10-10
【記者王品淇台中報導】進入最後一個彎道,兩部自行車從隊伍後方加速竄出,與前方的隊友一起以站姿方式在直線賽道中加速衝刺通過終點線。中華民國108年全國運動會自由車場地賽於4日至6日,在台中市自由車場舉辦。其中台中市隊在男子組自由車團隊追逐賽金牌戰中展現速度,為團體追逐賽中唯一提前結束的比賽,為台中市隊拿下金牌。 男子組自由車團隊追逐賽中台中市隊表現亮眼,金牌戰中僅花費不到一半的時長就完成比賽。  圖/王品淇攝本屆台中市隊在十個自由車項目中一舉拿下九面金牌。而最受矚目的,莫過於男子組自由車團隊追逐賽。團隊追逐賽同時會有兩個隊伍在場上,於跑道的兩端起跑,一旦有一方被追上比賽隨即結束。若在4公里賽程中沒有被追及,則以完成時間決定勝負。台中市隊的徐暄評、蕭世鑫、馮俊凱、陳建良在預賽時展現訓練成果,以每圈23到29秒的速度,得到4分22秒的好成績,僅差一秒就能打破全國紀錄。 團隊追逐賽一鳴槍,台中市隊陳建良(右一)奮力向前帶領隊伍,將團隊速度提升至最快。 圖/王品淇攝 「預賽沒有騎好,但決賽的時候發揮的比較穩定。」就讀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研究所的陳建良謙虛地表示對於自己在團隊追逐賽的表現只能打60分。他說明,自己在賽事中身體跟心理狀態不佳,所幸團隊成員穩定發揮,才能拿下勝利。  台中市隊陳建良在預賽過後,重新調整心理狀態,與隊友配合,成功在團隊追逐賽中拿下金牌。 圖/王品淇攝新竹縣選手、台體的李文昭則不氣餒地說:「這次團隊追逐賽的表現還算滿意,因為比平常練習的狀況更好。」他補充解釋,團隊追逐賽與個人追逐賽不同,個人追逐賽著重每圈如何分配速度,團隊追逐賽則需要團隊配合並盡可能保持最快速度。平日在練習團隊追逐賽時,隨著圈數增加速度會逐漸落下,但在本次金牌戰中有成功維持住速度,可惜被台中市隊追上,無法完成賽事。本屆參與自由車場地賽的參賽者中,有不少選手也預計投入之後的全運會自由車公路賽。「到時候會看自己的狀況,如果沒問題的話才會下去比。」李文昭表示,自己在公路賽開始前還有一場位於韓國的賽事需要參賽,賽程有些緊湊。而同樣參與公路賽的陳建良則是在9日抵達南京,進行第十屆環太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為全運會的公路賽熱身。
自由車發展陷困境 選手盼增賽事經驗
體育
第1684期
自由車發展陷困境 選手盼增賽事經驗
2018-10-17
【記者李育軒綜合報導】壓低身體,減少風阻,全力衝刺,衝過終點。「107年全國自由車公路錦標賽暨菁英排名賽」個人計時賽14日在台東登場,去年獲得男子組菁英賽第三名、台北市立大學學生王景徽表現不如預期,以男子菁英組第五名作收。此外,國內鐵人三項好手,來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張婷婷則是以32分40秒32勇奪U23女子組冠軍。 王景徽通過第二圈賽道,進入最後一圈,準備做最後衝刺。 圖/李育軒攝賽場上失常的王景徽賽後表示,由於今年計時賽賽道較去年減少10公里,再加上出發時過於心急,造成配速不佳,更使得後半比賽身體活動強度無法負荷,因而較去年掉了兩個名次。摘下女子U23組冠軍的張婷婷,賽後仍不滿意她在場上的表現,她說:「比預期還要再退兩分鐘。」由於她上禮拜參加完鐵人三項比賽,導致體力不佳,行經第二圈時速度下降,因此沒達成賽前設定的目標。 女子U23組冠軍張婷婷從起點出發,帶著堅定的眼神奮力向前騎。 圖/李育軒攝王景徽表示,自由車運動在國內發展較其他國家落後,許多規則和場地都需加強。另外,獲得男子U23組冠軍的杜志濠認為自由車賽事應該增加,提高選手競爭力,目前屬於德國職業車隊Team Sunweb的他說:「賽事多一點對產生更多年輕選手較有幫助。」 男子U23組冠軍杜志濠衝過比賽終點,臉上藏不住開心神情。 圖/李育軒攝此次賽會裁判長蕭清來表示,全國自由車公路錦標賽除了是國內最大的自由車比賽,也是選拔明年亞洲盃代表台灣出賽選手的重要依據。他也提到,國內政府對自由車發展重視度不高,自由車推廣受阻,造成選手短缺,希望政府能多重視自由車項目,改善場地和比賽問題,讓更多人投入這項運動。 男子菁英組計時賽王景徽表現不如理想,以第五名作收。 圖/王景徽提供
破風奪銅 全運會王慈均破個人紀錄
體育
第1662期
破風奪銅 全運會王慈均破個人紀錄
焦點
2017-10-25
 【記者張玟榕新竹報導】壓低重心側身衝過彎道,直線賽道全力加速,台中市代表、國立台灣體育大學學生王慈均在終點前成功超越對手,順利收下106 年全國運動會自由車女子爭先賽銅牌。早在一開始的資格賽,王慈均便突破個人200公尺爭先賽最佳紀錄,騎出11秒86的佳績。 本屆賽事於新竹市立自由車場舉辦,王慈均指出,能締造新紀錄,除了有事先適應場地外,「因為衝刺下來的時候剛好順風,風越大加速越有利。」台中市自由車代表隊教練楊振坤表示,賽前有為王慈均設定突破個人紀錄的目標,這次賽會順利達標,已經是很好的收穫。 王慈均在女子場地爭先賽的資格賽中,打破自己以往保持的紀錄。 圖/張玟榕攝 王慈均雖在準決賽輸給同屬台中代表隊、奧林匹克運動會國手的蕭美玉,但在銅牌戰仍穩定發揮,面對同具國手身分的高雄市代表黃亭茵,以直落二的成績贏得獎牌。王慈均解釋,想在爭先賽取勝,策略非常關鍵,銅牌之爭的最後一役,「我選擇在彎道中間發動攻擊」,順利在終點前超越領騎的對手。 王慈均原先就讀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為繼續練習自由車,決定轉至台體競技運動學系,「這裡有專業的環境可以進行規律的訓練。」6月底「2017國際自由車場地經典賽」中,王慈均不但取得三金二銀一銅的成績,更在菁英女子組爭先賽封后。為了備戰全運會,王慈均說:「教練帶我們到昆明進行高原訓練,希望能提升速度與爆發力。」接下來的目標放在年底亞洲運動會的選拔賽,楊振坤表示,會再加強實戰經驗與速度的訓練,希望能取得代表權。 本屆全運會自由車女子爭先賽,蕭美玉以2:1驚險奪冠。蕭美玉提到,自己以速度見長,但策略運用上還有進步空間。自由車場地賽的九項賽事皆已落幕,由台中市囊括全部冠軍,成為最大贏家。 蕭美玉在終點前超越新竹縣代表張瑤,以2:1逆轉戰局,摘下后冠。 圖/張玟榕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