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全台唯一「舞虎」! 虎獅派對促陣頭文化傳承
生活
第1771期
全台唯一「舞虎」! 虎獅派對促陣頭文化傳承
2022-11-16
【記者陳孟樺台北報導】鑼鼓聲響徹雲霄,數十隻「獅」「虎」在人群裡鑽動,蓄勢待發,準備登台演出。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2022鬥陣趣—虎獅派對」於12日在臺灣戲曲中心登場。各路舞獅陣頭齊聚一堂切磋較勁,全台唯一「舞虎」陣頭義虎團更帶來活靈活現的演出,成為本屆「鬥陣趣」的一大亮點。 「2022鬥陣趣—虎獅派對」於國立臺灣戲曲中心舉行,當天吸引許多民眾前來共襄盛舉。 圖/陳孟樺攝來自全台的獅陣到場響應「鬥陣趣」,不同品種的獅子各自擁有獨特風采,無論是演出形式、發力方式,或是展現出的氣勢,都各有千秋。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的北京獅表演者張詠皓進一步說明,「北京獅的特點是毛茸茸又厚重,因為製作獅子身體的材料是棉被,給人的感覺很溫馴。」除了陣頭匯演,踩街遊行也十分吸睛,27組獅虎團隊於遶境途中在芝山巖惠濟宮展演請神,參與民眾也隨陣頭踩街,場面熱鬧無比。&nbsp; 雲林北港老塗獅白鶴獅陣成立於民國49年,是國內少數以白鶴對戰臺灣獅的特色陣頭,踩街時氣勢十足。 圖/陳孟樺攝今年主辦方力邀台灣罕見的「舞虎」陣頭——台中外埔水美里的義虎團。舞虎文化最初從中國大陸傳入台灣,現已逐漸失傳,台灣的舞虎團隊僅剩義虎團。在過去,地方陣頭會在大甲鎮瀾宮的年度迎媽祖盛會交流,信仰凝聚許多表演者與民眾。然而,隨著青壯年開始外出工作後,家傳陣頭只剩老一輩的師傅負責,義虎團第五代成員王士杰回憶道,「我們之前其實有二十年沒有出陣,是有一次大家回到家鄉,因緣際會就討論說要不要出陣,才又開始一起舞虎。」「弄虎」的腳步與舞獅截然不同,張詠皓生動地示範,「虎不會像獅子一樣小心翼翼動作很慢,而是會一直衝、一直衝。」義虎團一脈相承的腳步與虎頭製作技術,都是台灣可貴的文化資產,不過他們也同樣面臨傳承困境。義虎團第五代成員伍浚銘強調,「過去是館長出錢出力,如今新一輩如果缺乏經費,傳承一定會更困難。」他們更坦言,多年前嘗試進入校園教小朋友舞虎,無奈遇到重重阻礙,只能無疾而終。 台中外埔水美里義虎團成立於民國50年代,是大甲媽祖遶境進香起駕的送駕陣頭之一。 圖/陳孟樺攝即使小朋友較難在學校體制中習得傳統藝陣的相關技能或資訊,許多親子與年輕族群仍能透過參與虎獅派對,更親近藝陣文化。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學生陳同學(化名)表示,「陣頭文化如果以活動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生活中,大家可以認識自己的文化,有興趣搞不好也會去傳承這樣的文化。」 來自台南的溪南寮興安宮金獅陣也到現場參與,該團是西港刈香遶境倚賴的重要武陣。 圖/陳孟樺攝台灣陣頭面臨失傳危機,仍有人願意保護文化資產,使傳統活動逐漸走入現代生活圈,同時邁向國際,以多元面貌呈現於大眾眼前,虎獅派對策展人林承緯在記者會上提起本土陣頭未來的發展,「日本東北的仙台岩手大概有三百團舞虎,如果以後有機會來台灣會是很棒的。」傳統藝陣過去仰賴民間廟宇為信仰中心,現在愈來愈多年輕一輩加入、學習技藝,繼承陣頭家業,也以創新方式為其增添不同色彩,使更多人接觸台灣文化。 虎獅派對與士林在地的三大宮廟 :惠濟宮、神農宮與慈諴宮一同舉辦,獅虎陣頭在首日午後於國立臺灣戲曲中心迎神。 圖/陳孟樺攝<br style="font-weight: 400" /><br style="font-weight: 400" />
轉型之路新解「馬」 台灣馬戲耍出新花樣
專題
第1764期
轉型之路新解「馬」 台灣馬戲耍出新花樣
2022-04-07
【專題記者吳姿芳、黃弈軒、單師樵綜合報導】《FOCASA 馬戲藝術節》活動現場,小丑戴著面具、穿著鮮豔多彩的服裝,踩著高蹺四處遊行,向觀眾熱情打招呼,互相擊掌拍照。而在紅白相間的巨大馬戲棚旁,小丑MimoFatguy(化名)頂著艷陽站在舞台中央,臉上塗有白、紅色顏料妝容,身穿西裝皮鞋,他利用誇大的肢體、豐富的面部表情,對觀眾耍把戲,換來一片鼓掌與笑聲。 踩高蹺的小丑於《FOCASA 馬戲藝術節》,身穿顏色鮮明服裝、戴上花俏面具,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圖/黃弈軒攝表演結束後,MimoFatguy步下舞台、轉變為嚴肅神情,與友人表示演出不符自己期望,隨後再獨自檢討表演哪個環節沒有控制好節奏。馬戲工作者多給予人樂觀、娛樂的形象,但在光鮮亮麗的外表背後,他們耗去光陰,暗自精煉技術與設計表演劇本,只為獲得觀眾的肯定和支持。台灣馬戲產業曾在民國60、70年代風靡一時,直到電影、電視等新興產業興起、奪去觀眾目光,馬戲產業逐漸沒落,現今專注於培育馬戲人才的機構只有復興劇藝實驗學校與國光劇藝實驗學校合併的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近幾年台灣馬戲產業再度活絡,與過去不同的是,比起專注於雜耍、特技等吸睛技術,馬戲工作團體試圖轉型,著重於「表演內容創作」,期望透過馬戲表演向觀眾傳遞一篇篇精采故事。然而,台灣馬戲工作者在翻轉固有形式的過程中面臨多重阻礙,轉型道路崎嶇又顛簸。匯聚多元領域人才 馬戲藝文分類難斷定馬戲表演過去多以動物為表演主角,像是獅子跳火圈、棕熊騎腳踏車,但隨著動保意識興起,國內早已明文禁止馬戲團使用動物演出,因此「人」成為馬戲聚光燈下的焦點。台灣現今馬戲工作者具備多元技藝,如人們熟知的踩高蹺、雜耍和走鋼索,另外像是劍玉、魔術、武術也都屬馬戲範疇。福爾摩沙馬戲團於民國100年成立,旨在創造多樣化的台灣馬戲藝術。團長林智偉召集舞蹈、魔術、武術等領域人才加入馬戲團。福爾摩沙馬戲團藝術總監李宗軒說明林智偉的創團理念,馬戲工作者過去多在戲劇、電影裡「跑龍套」,例如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畢業不是當替身,就是在表演裡「插花」,「他永遠不會是主角,故事的主題也不圍繞在他身上,所以智偉就覺得我們明明有一身技藝,也訓練很辛苦,為什麼不能被視為藝術家?」 馬戲工作者擅長高難度技術,過去常是戲劇、電影裡的配角,不被眾人關注。 圖/《FOCASA 馬戲藝術節》提供而李宗軒為前雲門舞集舞者,因緣際會下,他透過一次合作認識林智偉,發現馬戲包含多樣演出形式,符合他理想中的表演藝術,「我以前跳街舞、又對美術感興趣,我在想除了雲門之外的舞台,我還可以做些什麼事情?」因此他選擇加入福爾摩沙馬戲團,成為藝術總監創作、指導團內表演作品。即使台灣馬戲逐漸蓬勃發展,人才專業多元,從事人數比起其他類別的表演藝術團體,卻寥寥無幾。李宗軒描述,目前立案於文化部的舞團約200多個,馬戲工作團體則不到20個。他進一步說明馬戲工作者申請文化部年度藝文補助時遇到的瓶頸,「你看得到音樂類,而且還分現代、古典;戲劇也有親子、偶戲等等,但你找不到馬戲或是雜技,我們也是藝文團隊啊,請問我們要申請哪一項?」最後李宗軒只好申請與福爾摩沙馬戲團表演形式較貼近的舞蹈類別,但有限的經費撥給舞蹈團體就已非常困難,更遑論再分給馬戲表演團體。福爾摩沙馬戲團於四年前開始申請補助,李宗軒說:「就算申請到了,但數目還是微乎其微。」即使他們目前能夠取得文化部經費,李宗軒仍期望未來藝文補助新增「馬戲」項目,讓馬戲工作者更容易取得資源。國內教學異於創作方向 「馬戲棚計畫」解構舊思維台灣馬戲表演類型豐富,馬戲工作者需具有獨特的創作思維,才能在海量作品中脫穎而出。「我們觀察到大家比較著重在技藝上面,把某個項目練得非常好,但是對於馬戲『創作』,大家比較不知道該怎麼做。」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馬戲棚計畫承辦人黃琳惠道出台灣馬戲現階段面臨的難題,他舉例,台灣馬戲工作者大多出自戲曲學院,然而學校教授的課程偏重於技藝,缺乏有關作品創作思考的訓練。馬戲工作者林乘寬擅長雜耍,將塑膠環與霹靂舞融合地天衣無縫,他從國小五年級開始進入戲曲學院就讀,他認為台灣的馬戲教學方式過於僵化,「比如一個動作只能一直重複練,完全不用思考哪個動作會用到哪個細節的肌肉。」相較於國外教學模式強調個人優勢,台灣教學著重於技術,「在歐洲他們是挖掘每個馬戲演員的特色,但台灣像是在訓練一模一樣的特技機器人。」在台灣,除了學院體制,坊間也有許多馬戲相關課程,然而小丑MimoFatguy說:「我認為這樣的課程會製造出很多同樣的小丑,他們的妝、服裝、呈現的方式,基本上辨識度很低。」 小丑MimoFatguy(化名)認為,若自己與大多小丑一樣戴爆炸頭、穿上繽紛色彩服裝,娛樂小孩,將很快被表演圈淘汰。 圖/黃弈軒攝有鑑於此,「馬戲棚計畫」於民國109年啟動,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團隊期望改善馬戲創作領域,打造專屬於台灣的馬戲產業鏈。黃琳惠解釋,他期望學員在工作坊能靈活運用各領域的專業知識,突破原有的創作思維,例如學員楊世豪原為大環藝術家,透過馬戲棚計畫,他將卡夫卡的《變形記》融入作品中,拆解巨大鐵環後與身體結合,賦予表演新內涵。台灣觀眾求刺激 馬戲工作者陷技藝、創作兩難馬戲工作者嘗試跳脫創作框架之餘,國內外觀眾對於馬戲表演的偏好不一,導致表演者碰上另一層關卡。李宗軒認為,歐洲觀眾從小習於接觸各種藝術形式的馬戲表演,相較之下,台灣觀眾喜好高難度且刺激的技術演出。二十顆紅球垂直吊於木杯下,經過陽光的照射顯得更為耀眼,如同劍玉師小螺絲(化名)在IG自創的主題標籤(Hashtag)-「#每天都要熱血一點點」。他精湛的表演讓觀眾無法轉移視線,心甘情願將時間留給這位劍玉使者。與地心引力對抗,小螺絲深吸一口氣,將紅球同時往上拋,這二十抹紅與白以藍天為背景劃出一道道完美弧線,穩定地落於杯洞上。這時觀眾的歡呼聲環繞舞台,為小螺絲獻上支持與敬佩。 劍玉師小螺絲(化名)從高中開始學習劍玉,目前已累積至世界各地表演的經驗。 圖/黃弈軒攝現今小螺絲的表演總能獲得如雷掌聲,背後卻隱藏一段辛酸過去。「在國外他們已經很習慣看表演了,你在做很多不一樣招式的時候,他們會覺得我已經知道你劍玉很厲害了,然後咧?」小螺絲於民國106年至法國亞維儂藝術節表演,當時他的表演以火影忍者為主題,在台灣總讓人熱血沸騰,到了法國卻沒有觀眾願意駐足觀賞,因此他選擇放棄過往表演模式,將所有道具收回箱子,隨機抽取道具在街頭即興演出,而創造出現今表演的雛型。福爾摩沙馬戲團也觀察到國內外觀眾對於相同作品,抱有相異看法。團隊作品「一瞬之光」曾於法國及台灣演出,講述生活中充滿馬戲精神,舉凡轉筆與轉書皆能成為馬戲的技藝。其中有個畫面為演員按摩一塊肉,並用熨斗將它燙平,李宗軒發現兩國觀眾對相同表現手法的回饋十分兩極,他說:「(台灣)很多人在看他想要看的東西,他已經就是有一種,你不是就應該把熨斗丟起來360度轉三圈嗎?」相反地,法國人更習於從表演者的動作思考更多意義。形式單一限縮觀眾想像 表演者盼台灣馬戲多元推廣國內馬戲表演者為了迎合觀眾,往往在演出中營造歡樂氛圍,但李宗軒說:「福爾摩沙馬戲團的作品裡面也包含比較藝術性的,我們希望回歸初衷,讓大家把馬戲工作者當成藝術家在看待。」以其中一部作品《土地的歌》為例,他們使用許多客家、閩南民謠創作,探討台灣光復至今的重大歷史事件,並結合歌曲呈現。在其中一個橋段演員扮成「紅葉棒球隊」隊員表演馬戲項目,觀眾能在演出中聽到名曲〈我的未來不是夢〉。李宗軒表示,福爾摩沙馬戲團期望觀眾體會到馬戲不只是娛樂演出,還能融入在地文化元素。台灣馬戲表演者、活動策劃人陳星合認為,國內的馬戲演出形式因發展時間不長,而少有變化,「眼前的榜樣還沒有很多,所以後面的人不太能想像,他們想參加的時候,還是只能看到商業演出、街頭表演,或是像FOCA這樣的大團。」他提到,新一代馬戲工作者往往因先前沒有見識過多元表演形式而害怕嘗試,國內馬戲藝術趨向單一。因此,他透過策劃活動或是進修工作坊,讓大家看見馬戲的多元性。此外,福爾摩沙馬戲團也努力參與藝術節,李宗軒說:「我們與臺北藝術節合作,那時候我們製作了三部曲的跨界作品,跟戲劇導演、菲律賓的視覺藝術家,再邀請德國的表演舞者,這些作品都跟大家對於馬戲既有的印象不一樣。」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系主任張京嵐提議台灣可借鏡歐洲,「當地的馬戲藝術中心,跟高中、劇院做連結,他會派老師到高中教學,讓學生有興趣考進學校。」他認為這是整個國家文化教育體制發展的不同。而張京嵐也期望國內未來能成立馬戲藝術中心,除了是一間學校,也是一個馬戲推廣基地,「然後未來從基礎的深根教育、演員的發展,到場館演出的使用都能多給關注。」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的入學年齡最小為國小五年級,給予學生身體柔軟度與力量訓練。 圖/吳姿芳攝另外,台灣因較少推廣藝術欣賞教育,而衍生馬戲觀眾人數不足的問題。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張芳睿認為,其實在各種藝術層面,國內缺乏的不是師資、場地,而是缺少觀眾。「當觀眾不夠的時候,表演者與場次再多、再豐富,沒有人來看也沒辦法。」因此,即便戲曲學院學生未來大多想成為藝術表演者,張芳睿反而想往馬戲藝術推廣的行政工作發展。他說:「很多藝術家的藝術構想、計畫或是身體都非常的優秀,但是他們在統籌或是推廣上面不足,沒有辦法把他們自己的東西行銷出去,讓人家看到。」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於排練場努力練習,辛勤的過程體現馬戲精神。 圖/吳姿芳攝「我覺得我在馬戲、特技上有一定的天賦,也滿努力,有慢慢被看見,所以我當然希望繼續表演!」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廖恩沛說道。國內馬戲表演者與推廣者正努力推進台灣馬戲藝術產業,希望將出色的作品呈現給觀眾。雖然現今國內觀眾對馬戲的認識尚有不足,表演者置身文化部歸類的藝文類型外,所幸許多馬戲工作者藉由舉辦工作坊以及參與藝術節,強力推廣馬戲的多元形式,除了讓馬戲人才與日俱增,也期望帶領台灣馬戲藝術蒸蒸日上。
啦舞青年現斷層 戲曲學院獨舞拿雙冠
體育
第1755期
啦舞青年現斷層 戲曲學院獨舞拿雙冠
2021-10-27
【記者陳楷霖台中報導】音樂落下,舞者配合旋律舞動,表演柔和卻充滿力量。2021全國啦啦舞蹈錦標賽於18日在臺中市北區國民運動中心舉行,雖然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在當代抒情大專個人組、當代抒情大專公開雙人組獲得冠軍,但比賽中並沒有其他競爭對手,形同表演,也顯示啦啦舞蹈在大專發展不夠普及。啦啦舞蹈以傳統舞蹈為基底,搭配流行舞蹈以及啦啦隊的彩球元素,舞風近似現代舞卻更具活力,成為富多元色彩的啦啦舞蹈。就讀戲曲學院、獲得當代抒情大專公開個人組冠軍的王仁宣認為啦啦舞蹈較注重個人動作細節,「它和其他舞蹈比起來多了爆發性跟肢體的展現。」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王仁宣表示,自己在挑選背景音樂時,會以歌曲旋律作為決定的依據。 圖/陳楷霖攝雖然啦啦舞蹈在國小、國中已逐漸興盛,但到了高中、大學便出現斷層,參加本次賽會的17個隊伍中,國小和國中隊伍數量佔了總隊數的七成,但從高中組開始卻僅剩兩支隊伍,大專組更只剩一隊大學隊伍和一隊社會人隊伍。此次獲得當代抒情大專公開雙人組冠軍,同樣來自戲曲學院的林志成表示這次大專組的賽事僅一隊出賽,讓他稍感遺憾,「有競爭對手一定最好,但沒有的話我仍會全力以赴。」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林志成表示,這次挑選這首《Here’s your perfect》作為比賽歌曲,是因為它很適合當下面臨低潮的自己。 圖/陳楷霖攝林志成過去主攻街舞,在高中時因師長介紹轉戰啦啦舞蹈。他認為一般學生難有管道接觸啦啦舞蹈,因此對這個項目較陌生,「我也是高中參加過比賽才認識啦啦舞蹈。」而王仁宣則指出,學生運動員長大後會逐漸專精單一項目,但目前大專院校少有為啦啦運動設立的科系,因此難以普及。中華民國啦啦舞蹈協會會長林芃妡說明,啦啦舞蹈在國內仍屬新興運動,「過去國內以發展競技啦啦隊為主,直到2007年我們才把啦啦舞蹈的比賽引入台灣。」針對青年的發展,林芃妡表示協會目前主要將啦啦舞蹈帶入設有舞蹈班或社團的高中以及大學,以增加普及度,同時她也強調,啦啦舞蹈和主流舞蹈一樣適合大眾參與,期望未來可以有更多人投入啦啦舞蹈,以擴大賽事規模。 啦啦舞蹈在年齡層較低的兒童中頗為風行,場館內可以看到眾多家長買票入場。 圖/陳楷霖攝
聲情並茂 歌仔戲選手吟出個人風格
生活
第1716期
聲情並茂 歌仔戲選手吟出個人風格
2019-12-04
【記者李權洲高雄報導】伴隨熱鬧的鑼鈸聲,選手展現雄厚飽滿的嗓音,縈繞整個會場。「鮮聲奪人—2019高雄市歌仔吟唱競賽」1日於高雄市駁二藝術特區開賽。比賽吸引眾多好手參加,除了受專業訓練的表演者外,亦有懷抱熱忱的年輕學子參賽,各路高手齊聚一堂,在戲台上一決勝負。 選手穿上甲冑打扮成將軍樣貌,以慷慨激昂的語調模擬將軍之氣魄。 圖/李權洲攝此次競賽分為童生組、一般中學組、專業組及今年首次開辦的國際交流組。參賽者背景多元,從年僅五歲的幼稚園學生到從異國來台定居的「台灣女婿」都有。選手自己設計唱詞及唸白,搭配音樂及自備道具、服裝,發揮創意呈現完美演出。 選手配戴枷鎖上台演出,雖封印手臂的活動能力,卻仍以唱腔及其他部位之運動成功完成表演。 圖/李權洲攝除傳統戲曲常見唱詞外,有選手發揮創意將自身日常融入唱詞中,並以誇大的表情及口吻演繹;也有表演者不使用誇張動作,僅以聲音和表情變化進行演出,將悲痛情緒轉成哀切唱腔向天哭訴。部分參賽者更穿著整套戲服,化上精緻妝容,他們在舞台上展現歌仔戲身段,時而拱手作揖,時而開扇踢腿,讓觀眾即便身處室內劇場,仍能感受在廟口看戲般的臨場氣勢。 選手搭配背景之配樂,配合手上的道具,以華麗的身段穿梭於舞台間。 圖/李權洲攝專業組參賽者、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學生欉期欣以聲音高低變換模擬男女對唱,營造出老夫老妻對話的情境,多變俏皮的表演讓他獲得冠軍殊榮。他表示自己透過反覆比對從前表演和比賽前彩排的影片,改良過去表演橋段,嘗試用更生動的方式表現先民來台開墾的故事,「希望能用更活潑的方式,把兩個老夫妻對話的感覺表現出來。」比賽尾聲,由來自美國的參賽者馬漢(Paul Malfara)帶來歌仔戲經典橋段〈身騎白馬〉,他透露自己準備過程中十分緊張與不安,「一開始其實我不太想參加,我覺得我沒自信能把台語唱好。」然而熱愛藝術的他,藉著不斷聽台語錄音帶練習,克服了語言障礙,得到國際交流組第二名。馬漢希望能藉由學習歌仔戲更了解台灣的鄉土故事,「學歌仔戲的過程讓我很有成就感,也能讓我去尊敬了解台灣文化。」評審團成員、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認為,選手快樂參賽比得名更重要,「把歌仔戲當一種休閒娛樂,藉著參賽更認識歌仔戲才是目的所在。」林茂賢也感嘆現今歌仔戲演出機會越趨減少,社會大眾不易在日常生活中接觸這項文化。他希望未來廟會或逢年過節期間,主辦方能多請歌仔戲團演出,「有演出的機會,歌仔戲才有辦法存活下去。」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