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體育
競技體操錦標賽台東登場 眾人積極應戰國際賽事
2024-10-25
生活
【社論】言論自由還是仇恨溫床?Threads如何影響社會對話
2024-10-25
校園
東大學生會長彈劾程序存疑 教授籲主動公開資訊
2024-10-25
校園
清大宿舍分棟惹議 學生憂影響書院營運
2024-10-25
校園
臺師大重訓室人力不足 縮減開放時間引學生不滿
2024-10-25
國際
密州政府推經濟政策 欲留大學人才逆轉貧窮困境
2024-10-25
國際
曼大領頭成立人文學聯盟 盼跨界解決全球議題
2024-10-2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新知
第1795期
南臺科大研發變速發電裝置 改善波浪能不穩定性
2024-10-04
【記者蔣若暄報導】談及再生能源,多數人會想到太陽能或風能,若能掌握易被忽略的波浪能,有可能在新興能源開發領域搶占先機。南臺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副教授瞿嘉駿帶領系上學生張宸豪、楊凱仲、張耿豪及陳宇晟,以變速概念出發,共同研發「波浪可變速發電裝置」,奪下《2024全國海洋能源創意實作競賽》大專組佳作,打破傳統波浪能發電限制。 在提倡開發永續能源的浪潮下,研發團隊看準波浪能的巨大潛力,試圖突破現今發電不穩定的困境,張宸豪補充道:「波浪的不穩定性高,效率也波動比較大。」因此,研究團隊打造能適應不同波浪強度的發電裝置,藉此提升效率。 「我們借鑑腳踏車的變速裝置,透過三組不同的轉速比增加發電量。」楊凱仲點出核心概念,在浪較小時先以低速檔轉動,待增強後切換到中速與高速檔,帶動鏈條並傳送能量到增速機構推動發電機。「有點像汽車的變速箱。」張宸豪以汽車由低速檔起步比喻,先利用輕的鏈條帶動傳動軸,當阻力變小,再切換成高轉速以帶動發電機。 由於經費有限,購買市面上的齒輪還要進行加工,因此團隊選擇硬度、韌性和耐用性更高的PETG材質,利用3D列印技術製作增速機構中的齒輪組。裝置的研發過程也碰到設計上的阻礙,楊凱仲以鏈條張力為例:「第一版的鏈條過鬆,浮筒擺動時軸不會轉動。」透過調整鏈條長度,並改變浮筒端和傳動軸端兩顆齒輪之間的距離,最終讓傳動軸順利運作,耗時近四個月完成。 「大家還是著重在容易取得的再生能源。」瞿嘉駿談到波浪能屬於較破碎、易被忽視的能量來源,但透過傳動裝置可以整合其能量。他希望透過更複雜、創新的機構,開發不被重視的微弱能量,如波浪能、小型風機擺動時所產生的動能等,充分取用原先較少被使用的能量。 「這個團隊設計多段驅動的變速機構,有效利用波浪的能量。」大葉大學風力發電教育與訓練中心主任吳鴻筠分析此裝置,並提醒長期放置海上也可能導致損壞,防水與防鏽的措施都要再考慮。談到未來研究方向,張宸豪希望能讓此發電裝置普及,應用至河川或其他水域,但河水流速較快,必須調整目前擷取能量的方式,他說:「可以改成葉片的形式,讓水流帶動葉片旋轉發電。」
新知
第1786期
仿雨傘設計可攜式風電機 南臺科大讓綠能走進日常
2023-11-22
【記者邱昭華綜合報導】為了實現2050淨零排放,政府部門開始慢慢制定相關政策,希望將再生能源逐漸取代一部分化石能源。南臺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生團隊設計「攜帶型便捷風力發電機」,讓一般民眾能利用綠色能源發電,享受其經濟效益以及帶來之便利性。此作品亦在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主辦之「2023智慧科技應用創意競賽」,榮獲創新實作組銀獎的佳績。目前市售的居家風力發電機往往又大又重,並只能定點發電,且一般家庭很少會使用。因此,團隊希望設計出能隨身攜帶、隨時運作的風力發電機,讓民眾輕鬆享受綠能之便。「我們的風電機不受場地限制,架設的步驟簡單,重量也較輕。」南臺科大機械工程系助理教授陳宥任表示,這件作品不只能放在自家陽台,還適用露營等戶外活動發電。 「攜帶型便捷風力發電機」的零件可以拆卸,組裝後還能用手提,讓使用者方便移動其位置。 圖/許子羿提供為了讓風力發電機更便捷,團隊參考了雨傘的傘架結構,使葉片能夠輕鬆收起、攜帶。此外,團隊特別設計可拆式的主機盒,方便使用者收納。材質部分則以碳纖棒作為葉片支架,並使用傘布取代傳統的硬式葉片,整體結構更輕盈。製作上也兼顧安全性,南臺科大機械工程系學生許子羿補充道:「若是硬式葉片在旋轉過程碰觸到它會很危險,但是雨傘布材質相對軟,造成的傷害相對少。」團隊更納入物聯網智慧化設計,將風量監測資料傳遞到顯示板,使用者能立即了解發電狀況。 此圖為團隊利用電風扇的風對「攜帶型便捷風力發電機」進行實測,此風力發電機以碳纖棒作為葉片支架,韌度高且更具安全性。 圖/許子羿提供然而,機盒雖然是利用方便、簡易的3D列印技術製成,但是過程中需不斷調整參數,以提高結構的穩定度。提及現有的困境,許子羿說:「畢竟我們是用雨傘布,所以發電的效率比市面上的風力發電機來得低。」他表示雖然傘布軟、具安全性,但受風後會凹陷,不比硬式葉片有效,所以只能供應承載大約五伏特的電器,例如手機、小型燈具、掌上型風扇等。 此圖為「攜帶型便捷風力發電機」的主機盒,全部以3D列印製成。中間藍色螢幕則是顯示板,使用者可以透過它去監測發電狀況。 圖/許子羿提供具野營經驗的民眾彭開辰則提出疑慮:「發電功效應該滿有限,台灣大部分的山區野營沒有太多風,無法掌控風源,電源就不穩定。」他建議可以應用在海邊野營,風相對穩定一些。 談及未來改善的方向,許子羿認為可以再調整葉片角度與材質,提高發電效能,並將物聯網的功能擴大,做出一款應用程式,只要打開手機就能監測發電狀況。
新知
第1767期
融海洋元素於兒童廚具 南臺科大簡化烹飪學習
2022-10-05
【記者古宇恩綜合報導】近年來,許多學齡前孩童的家長為了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嘗試在教育方針中加入烹飪的元素。不過,以往在烹飪教育上,常因為廚具設計無法滿足親子需要,導致難以有效教學。南臺科技大學創新產品設計系學生團隊研發出「Cookidlike兒童廚具設計」,將廚具結合海洋生物的特色,搭配上劇情,讓小孩可以在玩樂中學習使用廚具。 Cookidlike以孩童最常使用的八個烹飪廚具,結合海底生物的特色研發而成。 圖/團隊成員蔡之琳提供根據團隊研究發現,讓3到6歲的孩童提早接觸烹飪,可以訓練他們的五感,並從中獲得成就感。研究也顯示,接觸不同的食材、器材,可以降低小孩觸覺敏感,讓他們不再懼怕接觸不同的材質,最重要的是能夠增進親子間的感情。因此,團隊決定以廚具作為產品發想,團隊成員蔡芝琳說明,「市面上廚具的尺寸對小朋友來說太大了!導致他們不容易操作,所以我們將廚具換成可愛的動物,希望用可愛的方式吸引注意。」此外,考量到孩子無法執行精細動作,整套產品以「多向好握」和「直覺操作」的人體力學進行設計。廚具組以八種海洋生物的特色進行延伸,系列中的主軸產品,是以寄居蟹特色作為發想的蛋糕盆。團隊成員杜偉笙說:「蛋糕每次做出來的樣子,彷彿就是小朋友幫牠做一個家,在最後要完成一個作品時的裝飾,就好像在幫牠的家做裝潢。」除了廚具的再設計,團隊也將每道甜點的工序進行拆解,各自發想劇情,最後再將所有劇情串接成通順的故事,製作成繪本。為了讓繪本故事延續,孩童需找出相應的廚具,按照書上的步驟將甜點完成。團隊成員一致認同故事的發想是整個研發過程中最耗時的環節。 寄居蟹蛋糕盆為系列中的主軸產品,將孩童製作的各種蛋糕和寄居蟹的家進行連結。 圖/團隊成員蔡之琳提供杜偉笙談及研發過程中的困難時表示,因團隊過去都是設計不限年齡層所使用的產品,所以要研發兒童相關產品時,就要考量諸多細節,像是安全性、兒童動作的侷限或是功能要直觀。為此,他還特地找姪子試用產品模具,觀察其使用狀況,再對產品設計進行調整。除了使用上的考量,對於心理影響也是團隊注意的細節,如以海鳥意象延伸的過篩器,使用方法必須敲擊動物腹部,但為避免傳播暴力,團隊則在產品的曲線上進行微調。 親子實際使用Cookidlike的示意圖,家長可透過故事讓孩童進入情境,以劇情推演的方式,完成烘焙。 圖/團隊成員蔡芝琳提供研發過程中,團隊發現近期親子共廚的概念在歐美相當盛行,給予廚具教學相關產品廣大的發展市場。育有兩子的家長劉畇沛也相當認同親子共廚的理念,她認為共學的成效往往比言語教育更好。對於此發明,劉畇沛也從自己經驗分享,「小孩常在廚房想要幫忙,就會擔心說器具會不會造成危險,今天這個產品安全,就會想要放手讓他們去學習。」 南臺科技大學以Cookidlike勇奪IDEA國際設計大獎銅獎。圖上為得獎同學(從左至右)分別是學生李玟綾、鄭芷盈、杜偉笙、蔡芝琳、楊詠翔。 圖/團隊成員蔡芝琳提供
新知
第1755期
雷射繞射零死角 臺科大創腫瘤細胞檢測技術
2021-10-27
【記者顏婕儒綜合報導】癌細胞轉移與癌症致死率有著密切的關係,根據中央研究院資料顯示,癌症患者約有90%死於癌細胞轉移,多數病人因前期症狀不明顯、難以發現,無法及時的治療。為了讓醫生更有效的做出應對,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陳建光,帶領研究團隊研發「雷射微流道繞射晶片」裝置,加速檢測用藥是否準確,望能提升癌症治療效率。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研究團隊研發雷射微流道繞射晶片裝置,獲得2021未來科技獎。 圖/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提供癌症又稱惡性腫瘤,當腫瘤細胞從原生器官組織脫離,進入血液後即為循環腫瘤細胞,而當細胞進入新的器官組織後開始增生,即會造成癌症轉移。傳統療程主要透過化學治療與放射性治療,並以電腦斷層監控是否復發。不過,陳建光說明:「腫瘤大小變化慢,很難即時看出治療是否有效。」因此,多數食道癌患者在藥物治療後,醫師仍會採取預防性治療,切除部分食道進行重建手術。陳建光因不忍看見許多食道癌病人飽受食道切除所苦,於是著手進行研究,經過七年的時間,成功研發出雷射微流道繞射晶片裝置。他解釋,雷射穿過晶片上的表面結構時,會產生繞射現象,因此當血液流過晶片,循環腫瘤細胞會留在晶片不同大小的隙縫上,造成雷射的繞射角度改變。而角度改變的比例跟循環腫瘤細胞數量呈正相關,藉此可以快速地反推細胞數目。 雷射微流道繞射晶片裝置利用繞射角度的變化,推估循環腫瘤細胞數量,藉此快速的判斷醫師用藥是否有效。 圖/陳建光提供此外,雷射微流道繞射晶片裝置只需耗費約一小時就可以評估出循環腫瘤細胞的數目,相比傳統檢測系統約需要三個月才能看出成效,節省許多時間,「癌症病人沒有幾個三個月可以耗損。」陳建光強調。此外,傳統檢測系統需仰賴人力判斷,不僅較易出現錯誤,且一次1萬5000元的檢測費用也相當昂貴,容易造成病人負擔。陳建光預估,使用雷射微流道繞射晶片裝置進行檢測,一次大約只需500至1500元。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治醫師陳明晃認為,循環腫瘤細胞可以作為輔助檢測,但不能當作唯一判斷標準,他質疑:「會不會腫瘤縮小到一個程度,外面殺得很乾淨,但原發的其實還沒有清乾淨。」不過陳明晃也相當樂見新技術的出現,期待日後受到認證,能實際運用在醫學上。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陳建光希望日後能將裝置的各個部分結合起來,並且將操作頁面簡單化,讓不具備專業知識的人也能輕鬆使用。 圖/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提供目前,該裝置屬於半自動,團隊希望能將裝置改為全自動。另外,考量到並非所有人都具備醫療專業知識,團隊期望可以精簡操作介面、簡化步驟,陳建光強調:「護士只要按一個按鈕就可以得到答案。」團隊成員、臺科大材料系學生徐祥輔也補充,若要將此技術普及使用,仍須通過諸多認證。目前,晶片裝置只進行食道癌及子宮內膜癌臨床測試,陳建光期許未來此裝置能完成更多測試,以適用於每一種癌症,造福更多癌症病友。
新知
第1741期
研究解密釩酸鉍催化效果 創廢棄甘油經濟價值
2020-12-23
【記者陳卓希綜合報導】生質柴油雖屬環保可再生能源,然其產製過程仍會產生大量甘油廢棄物。有鑑於此,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邱政超,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副教授江佳穎團隊合作,發現光觸媒(註1)「釩酸鉍」可使甘油轉換成高經濟價值產物,並提出釩酸鉍催化反應的新觀點。此研究於5日刊登於國際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註1:光觸媒又稱光催化劑,可利用光能催化反應物進行氧化還原反應。因作用媒介為自然光,所以具環保的優點。 光觸媒「釩酸鉍」可讓廢甘油轉換成高經濟價值產物,還可連帶產生乾淨能源氫氣,改善原本生質柴油問題。 圖/臺科大提供全球暖化日趨嚴重,為降低環境污染,各國皆積極開發可替代石化燃料的再生能源,其中氫氣與生質柴油被視為發展關鍵。團隊成員、臺科大化工系博士後研究員武長江表示,團隊將製造生質柴油時產生的大量甘油轉化為「二羥基丙酮」,其可作為化妝品、醫療用品中的多功能添加劑。他補充,轉換過程還可分解出乾淨能源氫氣,大幅提升生質柴油產業發展效益。團隊首度分析不同晶體結構的釩酸鉍作用於甘油氧化反應的差異,發現不同結構的釩酸鉍會使催化結果不同。邱政超說明,團隊在釩酸鉍晶面進行光電催化反應(註2),並透過量子力學計算,模擬不同晶面的釩酸鉍與甘油的作用情形,發現甘油傾向吸附於釩酸鉍的(010)晶面。他說:「大部分催化劑要發揮作用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反應物需要跟催化劑有接觸。」而(010)面的釩酸鉍與甘油作用可達最佳轉化效率。註2:光電催化反應是利用光電極材料等方式加速光電化學反應的作用。 製造生質柴油的過程,會連帶產生大量甘油,因產量過多而成廢棄物,需以蒸餾設備進行回收。圖為示意圖。 圖/陳卓希攝「全球化學工業有九成的產品是由催化反應製成的。」江佳穎強調催化物的重要性。他提到,過去團隊曾與他校合作,使用「氧化銅」作為催化物,將甘油轉換成二羥基丙酮。但此次使用釩酸鉍,不僅成功轉換,過程中還能製造具替代能源潛力的氫氣。同時因釩酸鉍本身具有可吸光特性,更能減少反應過程所需的用電量,使製造成本降低。邱政超提出,甘油轉化成的二羥基丙酮,不僅對人體和環境無害,也提供生質柴油產業新的發展方向。「這個研究算是讓光觸媒的應用更有發展性。」國立臺灣大學化工系教授吳紀聖認為,目前光觸媒多用於淨化空氣和水質,可消除空氣中的異味和黴菌,也能替飲用水消毒,可見光觸媒應用廣泛。 團隊的研究能提供生質柴油業發展方向,讓原先的廢棄物成高經濟價值產物,希望找到可再生的替代能源,持續重視環境及資源永續利用的課題。圖為示意圖。 圖/陳卓希攝團隊研究不僅證實釩酸鉍具轉化甘油的功能,更發現催化活性最高的晶體結構,「最重要就是找出催化活性的不同。」邱政超談到,期待研究能成為催化劑發展的基礎,以便製造更多可再生的替代能源,緩解能源耗盡及環境污染的問題。
校園
第1739期
學期改「16+2」週 臺大系統課程設計面挑戰
2020-12-09
【記者陳品融綜合報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4日宣布將於109學年度第二學期,偕同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等臺大系統學校,延續實施「16+2」制,將學期最後兩週改為彈性教學。近年受歐美國家影響,台灣亦開始討論縮短學期的可能性。許多人認同此制將增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但若課程設計未適時調整,恐加重師生負擔。18週課程設計源於現今《大學法施行細則》規定,大學學分之計算原則以授課滿18小時為一學分。今年受疫情影響,多數學校於108學年度第二學期延後兩週開學,臺大系統三校藉此率先推出「16+2」模式,讓學生如期放暑假。而國立交通大學、國立陽明大學也於109學年度第一學期將最後兩週改為線上教學。臺科大教務長莊榮輝說明,此議題討論十餘年皆未通過,適逢疫情導致課程改為線上授課,成為調整學期週次的推手。臺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學生李若慈即認同縮減週次將對學生有所助益。他坦言,18週時間過長,學生在課業上被壓得喘不過氣。另一方面,部分學生也肯定縮減學期後,更能將時間運用在自我學習。臺師大資訊工程學系學生林廷威提及,期末提前再加上自由時間延長,學生對於自我要求會更高。而李若慈認為當今學生仍過於仰賴學校老師作為學習管道,但他以生傳系舉例,課堂外的農業知識需額外涉獵,因此若寒暑假延長,便能利用這段時間尋求相關學習資源。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學生李若慈分享,由於系上農業相關知識的課堂不多,若未來暑假延長,他便能利用更多時間去自我學習。 圖/李若慈提供莊榮輝更進一步提出「第三學期」的可能性。他說明,未來若正式將學期縮減為16週,學生可於暑假自由修習通識、專業課程或製作專題。他以自身教授的生物化學領域為例,由於學生需每日不間斷進行實驗才能避免細胞死亡,因此老師若能移至暑期開課,時間便較為充裕。不過,將課堂改為彈性教學模式是否合適,仍需視課堂性質而定。臺科大應用外語學系學生趙貞妮表示,部分課程深度不深,且課堂任務多由老師指派文本請學生自行閱讀,儘管授課步調加快,他也並未感受額外壓力。然而,臺大電機工程學系學生葉泓佑坦言,專業度高的課程安排難以調整,因此多數老師會直接將18週課程濃縮進16週,造成學生壓力更集中,「如果老師覺得學生該學到哪些東西,他就還是會上那麼多。」林廷威也認同,課程彈性較低的部分科系連假時便可能面臨進度危機,若再縮短學期,恐變相加重學生負擔,他建議在改制前期仍需為相關科系師生保留彈性。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林聖欽說明,由於系上課程多配合戶外考察,因此透過彈性教學時間安排相關活動十分合適。 圖/陳碧雯提供此外,臺師大國文學系學生張嘉瑜批評,部分老師不知如何因應新制,反而會設計冗贅的內容,「比如學期末硬要學生寫心得,就偏離自我學習的本意,而是因應制度才衍生的作業而已。」他認為若缺乏有意義的安排,美其名的彈性課程只會浪費時間,加上學費依舊不變,「那我還是希望能多上兩週課。」針對學生的疑慮,莊榮輝回應,許多老師尚不清楚「16+2」的實行模式,近期三校校內皆會舉辦說明會徵詢師生意見,「老師勢必要做出調整,看能不能在課堂中加入新元素,而不再只是上課上18週的傳統模式。」葉泓佑表示,或許老師們也能藉此次改變重新思考如何規劃課程,「還是樂觀其成。」 儘管目前新制度的實行方式尚未明確,引發部分師生疑慮,但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教務長莊榮輝仍盼未來的課堂能跳脫傳統教學模式,而有更多元的面貌。 圖/陳碧雯提供
體育
第1736期
空拋展團隊默契 中正啦啦勇奪一金一銀
2020-11-19
【記者甘媄心高雄報導】大聲呼喊口號、奮力拋舉夥伴,舉手投足間展現力與美,以整齊劃一的隊形完成表演。「2020全國啦啦隊公開賽(以下簡稱公開賽)」於14日在義大皇家劇院盛大舉辦。而本次賽事中,國立中正大學分別在混雙技巧(雙組)大專組及四人技巧公開混合組中拿下冠亞軍。 國立中正大學競技啦啦隊FORCE在2020全國啦啦隊公開賽表現優異,期待在12月舉行的2020全國啦啦隊錦標賽再獲佳績。 圖/甘媄心攝「F、O、R、C、E!」音樂一下,選手一躍而上,搭配充滿朝氣的口號與表情,引起現場熱烈掌聲與歡呼。國立中正大學競技啦啦隊FORCE今年邁入成軍第12年,日前也在中華民國109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以下簡稱全大運)中競技啦啦項目奪得佳績。對於今天的比賽,參與公開混合組的隊長劉芷淇表示,隊員們皆有發揮平時練習的水準。「體能、肌力訓練都很重要,也會練習單底(註1)和空拋的技巧。」隊長強調,除肢體訓練以外,競技啦啦更看重的是隊員們的默契,需時時刻刻保持相信夥伴與自己,避免過度慌張。隊員黃韋銘提到,「經歷過全大運後有感受到團隊在進步。」他說明,全大運的備賽期長,此次競賽緊接在全大運後,練習時間大幅增加是團隊進步的關鍵。註1:單底為競技啦啦項目中,以一人為底層的動作技巧。 競技啦啦為團體競賽,信任夥伴的同時需具備力量、平衡,而混合雙人組的比賽項目更強調技巧性。 圖/甘媄心攝在混雙技巧大專組獲得金牌的南臺科技大學啦啦隊,前任隊長邱紹恩解釋,近期比賽滿檔,有些隊員超時練習,並未獲得足夠休息,身體不堪負荷因而最後無法上場。本次在混雙技巧大專組拿金牌的他,前兩週剛結束全大運的賽事,談及兩個賽事的不同,他說:「全大運是24人的團體競賽,特別看重凝聚力,像今天的雙人組合競賽,技巧部分相對重要。」雖拔得頭籌,對於表現他仍不甚滿意,也盼望在12月份舉行的2020全國啦啦隊錦標賽表現能再創佳績。 啦啦隊表演中,通常會有保護員,其任務是協助或保護舞伴安全著地,保護員一般不參與基本架構表演,主要是支援或關照危險狀態。 圖/甘媄心攝中華民國台灣競技啦啦隊協會(以下簡稱中華啦協)理事長張育銓說明,本屆賽事是中華啦協首度在南區舉辦,目的是讓更多南部的學校能就近參加。而此次競賽項目也和每年舉辦的全國錦標賽有所差異,「我們把往年一定要組到20人以上的團體組變成四、五人的競賽組別,為的是要降低報名門檻。」張育銓解釋,調整競賽的組別與項目、重新規劃競賽方式,旨在讓國內更多人關注,也更親近這項青春熱血的運動。 2020全國啦啦隊公開賽分為競技啦啦和舞蹈啦啦,常見的彩球項目被歸類在舞蹈啦啦範疇中。 圖/甘媄心攝
新知
第1734期
透光太陽板增溫室光照 助植物均衡生長
2020-10-29
【記者陳嘉怡綜合報導】為突破傳統太陽能板不透光,無法應用於溫室的限制。南臺科技大學光電工程系學生團隊研發「溫室太陽能模組」,透過模組化與輕量化設計,讓農民可依據不同植物的光照需求,更換太陽能板,營造最適合該作物的生長環境。此作品獲得「2020太陽光電創新應用產品設計競賽獎」第一名。 圖片由左至右為南臺科技大學光電工程系學生團隊成員歐羽修、林文澤、許維軒以及指導教授陳瑞堂。 圖/陳瑞堂提供市面上常見的藍色矽晶太陽能板無法透光,會阻礙植物生長。南臺科大光電系學生歐羽修表示,若直接將面板架高建在農地上,「只會把陽光轉成電能,植物根本照不到光」,導致傳統太陽能溫室多只能種植香菇,因香菇生長不需陽光。而與傳統太陽能板相比,團隊發明的模組,改良面板材質以提高透光度,盼解決傳統太陽能溫室光照度不足的問題。指導教授、南臺科大光電系副教授陳瑞堂說明,團隊將製造液晶螢幕的材料擴散膜(註)應用於太陽能板上,透過光學擴散作用使陽光均勻分布在植物上,讓作物能平均生長。同時,他們也改良傳統太陽能板的厚度,將上蓋板改為較輕薄的玻璃,下基板則替換成透明塑膠薄膜,以降低重量並增加韌性。此外,陳瑞堂提及,此模組可針對不同植物的光照需求調節透光區域大小,還能添加顏料改變光色,提高作物整體產量。註:擴散膜為液晶顯示器的零組件,主要將導光板的光線擴散,能使光源均勻分佈於面板。 溫室太陽能模組運用擴散膜將陽光平均分布於植物上,使整體作物達到均衡生長。 圖/陳瑞堂提供過去農地裝上太陽能板後,因更換不易且成本過高,農民往往只能栽種固定的作物。陳瑞堂指出,團隊研發的產品具備輕量化、更換簡單的優點,可大幅提升土地的使用價值,「若農民預測未來該作物市場價格不好,就可以調整太陽能板,改種其他農作物。」此外,他提到此研發不僅助於提高農作收益,農民亦可將溫室多餘電力賣給台灣電力公司,以增加額外收入。 為符合世界潮流對綠能產業的重視,民間與政府正積極思考綠能產業與農業結合的可能性。圖為示意圖。 圖/陳嘉怡攝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作物組、關西工作站副研究員蕭巧玲指出,「只要在作物上架設裝置,多少都會阻礙植物吸收光線、影響植物生長。」他認為,此產品在光電應用上的效益較大,對溫室農業的整體利益仍有待觀察。陳瑞堂則補充,太陽能溫室提供台灣農業另類選項,幫助作物在極端氣候下順利生長。目前此研發已取得兩項專利,團隊也與相關廠商洽談合作事宜。歐羽修表示,期望透過此發明,使太陽能發電得以與植物共存,發展兼顧綠色能源與糧食種植的產業。
校園
第1731期
放寬退學制度 臺科大生連續二一引爭論
2020-10-08
【記者李加祈綜合報導】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於9月29日教務會議中,通過《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學則》(以下簡稱《學則》)修正案,將「累積二一制」,改為「連續二一制」。過去學生若在修業年間累積兩次「被二一」的紀錄,將被學校退學,一旦改為連續制,則學生連兩次被二一才須面對退學壓力。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於9月29日第201次教務會議中,通過連續二一制,放寬學業退學標準。圖為示意圖。 圖/李加祈攝連續二一制意指大學部學生連續兩學期1/2以上學分不及格,才會受到退學處分。臺科大108學年度退學總人數為135人,其中因學業因素被退學的人數有26人,約佔19.3%。臺科大學生代表建築系呂孟哲表示,新制將使面臨學業退學危機的學生受到保護。臺科大副校長兼教務長莊榮輝則說明,連續二一制最快將於109學年度下學期實施。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原先學業退學制度採累積二一制,若修業期間累積兩次被二一的紀錄,將被退學處分。圖為示意圖。 圖/李加祈攝新制上路,校內卻存在對立意見,改制的表決結果顯示贊成票21票,反對票17票,其中包含四位學生代表的贊成票。呂孟哲更發現,贊成票主要來自人文社會學院、管理學院及應用科技學院,而工程學院、電資學院及設計學院則多半投反對票。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李思穎表示支持改制。他認為,只要不連續兩次被二一,就不用擔心被退學,能讓學生看見學習成效,學生也因此不用帶著被二一的標籤與罪惡感。但李思穎亦提到,由於新制放寬學業退學標準,改制後老師更需要負起督促與輔導的責任。另外,李思穎推測,部分老師認為累積制才能提醒學生為自己的課業負責任,因此反對新制,畢竟畢業後職場並不容許重複犯錯。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108學年度因累計兩學期二一紀錄被退學人數為26人,約佔總退學人數的兩成。圖為示意圖。 圖/李加祈攝面對改制的各方意見,莊榮輝表示,改制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學生不必過度擔憂遭致退學,而逃避選修負擔較重的必修課。臺科大機械工程系學生蔡明其表示贊同,由於自己曾經被二一,若改制成功,他便不必因擔憂退學而退選機械系負擔較重的必修課。另外,莊榮輝強調,雖然改為連續制,放寬學業退學標準,但選擇合適專業,以產生學習動力,對學生而言仍非常重要。呂孟哲提到,經濟問題和學制差異是導致臺科大學生面臨學業退學的兩項主因。臺科大工業管理系學生張井源表示認同,「對於用技職體系進來的學生,其實在學業上真的和高中(畢業的學生)有一段落差。」他說明,由於技職體系畢業的學生過去將重心放在實際操作,因而需要花較多時間調整,轉為學習課堂和書本的理論知識,也因此他認同改制。但臺科大機械工程系學生周儀恩則持反對意見,他分享他的觀察,大部分理工科學生若沒有學業壓力,則不會認真念書。莊榮輝補充道,即使新制放寬學業退學標準,仍希望學生對自身學習狀況保持警覺。 連續二一制讓學生不再需要為了避免被二一,而退選許多必修課程。圖為示意圖。 圖/李加祈攝
校園
第1731期
宿舍急就章 臺科大生難安居
2020-10-08
【記者吳冠伶綜合報導】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第一學生宿舍歷經拆除重建,本學期正式開放入住。然而,9月2日開放至今卻頻頻傳出問題,甚至曾發生天花板掉落的意外。部分住宿生質疑,校方在尚未安頓好的情況下,讓學生暴露於危險的住宿環境中。 因塑膠袋堵塞冷氣凝管,導致天花板無法承重、消音板掉落,所幸無人受傷。 圖/湯同學(化名)提供事實上,該宿舍尚未全面完工,目前約有1000多名學生入住,13、14樓則未開放。臺科大工業管理系學生張嵩元說:「很多東西都還沒到定位。」他指出,不僅每層樓應有的自習室或交誼廳仍未完善,洗衣機、烘衣機也到近期才安置完成,讓住宿生相當不方便。就讀臺科大機械工程系的蔡奇霖則抱怨,「警報系統還未完善,幾乎每天都可以聽到誤觸警報。」此外,部分女性住宿生也反應,由於宿舍工程尚未完成,時有工人走動,難以接受洗澡時仍有外人的環境。針對未完工即開放住宿的問題,張嵩元無奈地說:「他們(校方)上學期承諾我們這學期就可以入住了,逼不得已的吧。」除了施工導致的生活問題,宿舍空間設計不佳也令許多學生十分困擾。臺科大電子工程系學生Joan(化名)表示,房內有一大面落地窗,卻沒有安裝窗簾,向學校反應後只得到一卷靜電霧面貼。然而,霧面貼實際上僅能遮蓋1/5左右的窗戶,且黏性不佳,時常掉落。加上大樓為ㄇ字型建築,左右兩側寢室的住宿生毫無隱私可言。張嵩元細數入住以來看見的各式「災難」,包含室友睡覺被虎頭蜂螫、洗澡洗到一半沒水,甚至有梯子斷掉,他憤怒地問:「不知道學校還能給我什麼驚喜大禮包?」張嵩元更強調,「住宿費還貴這麼多,學校是不是該給個交代了?」根據臺科大學生事務處生活輔導組公布的學生宿舍收費標準,第一宿舍四人套房上下學期的宿費共高達3萬5000元,六人雅房也要價2萬8000元,相較第二宿舍的同等房型,分別只要1萬4000元、1萬3000元,漲幅超過一倍。蔡奇霖也說:「我認為這住宿費相當貴,應當要有等同價錢的安全與品質。」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第一學生宿舍重建後,於9月2日開放入住,目前二至八樓規劃為男生房,9至12樓為女生房,13、14樓則未開放。 圖/吳冠伶攝針對學生提出的種種疑慮,臺科大總務處僅表示,目前不方便回應。臺科大學生會則說:「宿舍興建的過程中,參與的各方都付出相當的努力,因此在過程中如何讓多方都能接受,這是當前需要考量的。」 另一方面,對於自習室、交誼廳、窗簾等尚未完成的設施,臺科大學生宿舍自治會於臉書(Facebook)發文表示,校方將委外設計各樓層之公共空間,確認窗簾加裝型式後,也會盡早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