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選手出戰地板滾球賽事 多樣輔具突破身體限制
體育
第1798期
選手出戰地板滾球賽事 多樣輔具突破身體限制
2024-11-08
【記者潘慧芳台中報導】2024台灣地板滾球運動邀請賽於10月26至27日在台中北區國民運動中心舉辦,邀請台灣各地的滾球運動員一同參與,參賽者分別來自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及輔仁大學,而大專生皆參加「聯誼賽」項目。 地板滾球運動員在國際正式賽事中以重度肢體障礙者為主要的參賽者,由體位分級師根據運動員的功能分為四個級別:BC1、BC2、BC3與BC4(註一)。本次比賽分為競技個人組(BC1、BC2、BC3與BC4男女子組)與本屆大專生所參與的聯誼賽(輪椅組個人賽、團體賽與軌道個人組)。軌道個人組需要與軌道助理員合作,球員需要指揮助理員行動,透過表達與默契讓球滾到相應的位置。 註一:BC1選手無法推動輪椅、無法自行改變坐姿、手部很難做動作;BC2選手,可用手或腳推動輪椅,可控制手或手指;BC3選手依賴輪椅,投擲需使用軌道及頭杖、嘴杖或手杖等輔具協助;BC4選手,非腦性麻痺或者腦傷。 雲科大選手陳姿攸患有腦性麻痺,原為競技個人組,但因為自身力量不足,在今年轉到軌道個人組。陳姿攸談到軌道組的難處是需要知道球的數據,球的軟硬度、高度都會影響球最後的落點。此外,陳姿攸所使用的輔具(註二)也是與眾不同,她使用「抓耙子」當作輔具,並表示原本老師建議他拿自拍棒,但因自拍棒太重了,所以想到抓耙子,因為平常也會拿抓耙子來撿地上東西。 註二:選手輔具為用來釋放球時使用,無長度、材質等限制。 輔仁大學選手董芷妤也是位腦性麻痺患者,接觸地板滾球五年,於今年七月轉軌道組,「主要是因為我沒辦法放手,無法流暢的將球丟出去,所以轉成軌道組。」而董芷妤也樂觀地說:「我覺得輸贏在現階段來說,不是那麼重要,可能比上一場比賽更好就可以了!」另外,因疾病影響無法在腦中建構出立體感,「我看到的都是一個點,沒辦法看到一個面」,這使他在場上沒辦法瞄準,讓球滾到最正確的位置。 台灣地板滾球運動聯盟台中猛虎隊教練蔡安侖在談到選手們的訓練時說:「學員與一般人一樣,有課表、教練和治療師一起協助他們。」此外,因應每位球員不同的狀況與障礙程度,也是執教的困難之一。台灣地板滾球運動聯盟總教練劉祥龍也提及在訓練球員的過程中,會循序漸進的指導,「用軌道時,眼睛要如何瞄準,如何與助理員溝通。」另外,劉祥龍也提到球員需要紀錄數據,因軌道固定,所以當球放在不同高度時,滾到球場上的遠近也是不一樣的,球員必須量化自己的數據表。 台灣地板滾球運動聯盟秘書長林恬表示,目前聯盟正推動「地板滾球區域訓練推廣計畫」,因身障者出門運動可能會遇到許多阻礙,在運動時也需要人協助,而此計畫只要身障者願意出門參與運動,聯盟將提供所有幫助 ,並由專業教練團隊規劃個別化訓練計畫。
中興創上下肢協同訓練輔具 提高偏癱患者復健效果
新知
第1769期
中興創上下肢協同訓練輔具 提高偏癱患者復健效果
2022-10-27
復健系統示意圖,分為上下肢外骨骼、氣壓肌肉減重系統及其控制系統。 圖/研發團隊提供【記者張倩怡綜合報導】現今半身偏癱患者在復健時,每次都需至少三個護理師同時協助進行訓練。國立中興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副教授李聯旺帶領團隊研發「基於虛擬實境之上下肢協同復健外骨骼系統」,透過上下肢協同訓練提高復健效果,此發明亦獲得2022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金牌。在少子化和人口老化的雙重夾擊下,護理人手將面臨供需失衡的情況,當護理師需同時照顧多個患者時,復健成效將受影響。團隊望能藉由多台機械同時運作,達成多個患者同步訓練,以節省人力。李聯旺說明,「在日後就可以半自動化或全自動化,不再需要有人專注在旁邊。」 團隊研究生示意真實病患使用的狀況。穿上穿載式外骨骼後,病患可不需人力協助進行訓練。 圖/研發團隊提供根據神經耦和理論,上下肢運動具有一定的關連性,協同訓練有助肌肉重塑。團隊成員蕭昭文解釋,「手臂擺動對平衡身體與穩定軀幹是很有幫助的。」因此,團隊將系統設計成穿戴式的上下肢外骨骼(註一),並透過仿人體肌肉運動的氣壓元件,在帶動肢體訓練時進行緩衝,讓患者自然地在跑步機上走動。此外,因偏癱患者在復健時左右重心容易失衡,裝置中的上肢外骨骼動態減重系統,能適時地將患者提起和下降以平衡重心,減輕身體的壓力,再依據復健狀態進行重量控制,確保其穩定性。註一:外骨骼機器人輔具泛指一種可穿戴於人身上,用以輔助肢體殘疾者恢復功能,或老年人行動障礙的機械式輔具,亦用於擴充或增加使用者生理機能的系統。 氣壓肌肉減重系統可依需求將病患提起或下降,為病患減輕走路的壓力。 圖/研發團隊提供「當患者手腳都被綁起來時,感到不適也無法用手去暫停。」李聯旺提到,雖然該裝置解決目前復健機較難兼顧左右平衡的問題,但若要廣泛使用仍有改善空間。不過,他也認為當今的人臉辨識技術足夠先進,希望未來能透過AI辨識患者的表情或動作,決定系統是否需要停止運作。同時,系統備有腦機介面調控(註二),即時評估患者復健時的腦部活化以及回復程度。李聯旺也補充,「復健過程中患者大概都會覺得無趣,復健沒用或成效很慢。」因此,團隊配上VR系統,讓患者可以在不同的場景中進行復健,提高參與的積極度。註二:腦機介面指大腦與外界電腦進行連結,並控制外部設備。目前系統所採用的數據以國外資料庫為主,李聯旺說明,「中西的體格有差別,所以在機械結構還是需要經過一些微調才適合台灣人。」系統目前於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進行臨床實驗,以蒐集更多數據作調整。而物理治療師陳俊宇則提及,「病患初期站不起來時,可以使用機械幫助他站起來做復健。」不過他也認為,當後期患者已回復到一定程度時,還是應以傳統的復健訓練為主,有專人跟進會更安全。
朝陽科大創We Xare輪椅輔具 促身障者運動權益
新知
第1768期
朝陽科大創We Xare輪椅輔具 促身障者運動權益
焦點
2022-10-19
【記者林玟君綜合報導】隨著運動風氣盛行,身障者的運動權益也逐漸被重視。對此,朝陽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學生團隊研發出運動輔具輪椅「We Xare」,期望讓下肢障礙者外出運動時,兼顧舒適與便利,更特別增設傳統輪椅沒有的把手,幫助使用者鍛鍊手部肌肉。 朝陽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學生團隊劉冠和、江俞儀、金庭妮,共同設計出運動輔具輪椅「We Xare」。 圖/研究團隊提供We Xare的把手運用槓桿原理帶動傳動裝置進行推拉,讓行進效率高於傳統輪椅。為了減少輪椅在上下坡時翻車的機率,團隊成員劉冠和說明,「我們的後搖臂可以在下坡的時候,提供配重以至於不會向前翻滾,上坡的時候提供一個向後的支撐,以至於不會往後翻。」該輪椅更配備煞車力較強的碟煞系統(註一),讓使用者可以安全地停在斜坡上。團隊也研發「輪椅心律檢測儀器 APP 」,提供隨時記錄健康狀態以及自訂運動行程的功能。註一:常見的煞車系統,主要分為「碟煞」和「鼓煞」兩種。「碟煞」煞車力道強,可達到頻繁煞車需求;「鼓煞」相較於碟煞構造簡單,成本也較低。 「輪椅心律檢測儀器 APP 」連結手把上的感應器,能讓使用者偵測自己的血氧飽和度和脈膊,以便隨時監測自己的身體狀況。 圖/研究團隊提供團隊指導教授黃台生點出,「台灣的道路規劃不是都非常平整,會有一些高高低低的路,造成他們(身障者)在行進過程中的障礙。」因此,團隊使用24吋的大輪胎(註二),並將側面加寬,讓輪椅能輕鬆行進在不平的道路上。改良後的設計不僅能使We Xare從事輕度越野活動,同時輪胎也更不易陷於路質較軟的沙灘地。註二:目前輪椅後輪常見的兩種尺寸是20吋的大輪,以及14吋的小輪,前者又稱手動輪,後者稱介護輪。 運動輔具輪椅「We Xare」結合軟件和硬件的設計,讓輪椅使用者在不需要他人幫助的情況下,也能進行戶外活動。 圖/研究團隊提供We Xare所使用的是需要打氣的內胎式輪胎,輪椅使用者林坤章對此提出疑慮,「萬一輪胎被刺破或者爆胎,也是一種危險,反而會帶給使用者更多麻煩。」他也進一步指出,厚度較粗的輪胎,會加重輪椅整體重量,造成推動和搬運的不便。另一位輪椅使用者吳研嘉則建議,手把應針對個別狀況做出不同阻力的調整,「每個肢體障礙者的異質性很大,像是有肌肉萎縮狀況的朋友,他們的力氣是很小的。」團隊成員實際試用輪椅過後,黃台生提出,「或許輪椅可以加裝變速裝置,像腳踏車一樣,當你覺得阻力過大踩不動的時候,可以去做調速,讓它的阻力變小一點。」劉冠和也進一步指出,「為了能讓輪椅輕量化,像車架材質,可以使用鈦合金和鋁合金,然後在椅墊上面我也會用更輕的。」另外,由於We Xare的零件都是由團隊親自設計,他們期望改成市面上容易取得且能通用的零件,讓整體成本降低,提升未來普及的可能。
以愛陪伴末期病患 居家安寧的現實挑戰
專題
第1749期
以愛陪伴末期病患 居家安寧的現實挑戰
2021-05-20
【專題記者蕭淳云、駱芷萱、崔兆慧、周佩怡綜合報導】生命走到盡頭之際,你希望陪伴自己的是冰冷的儀器,還是熟悉的家庭?當醫療行為已無法挽回病人生命,安寧緩和醫療是讓病人善終的選擇之一,其中,「安寧居家療護」(以下簡稱居家安寧)便是讓病人回歸家庭,在熟悉的環境下,走完生命最後一哩路。居家安寧的宗旨,是讓病人能在家庭的愛中安詳離去,讓「等待死亡」不再冰冷。居家安寧病人家屬楊詠梅回憶父親離世前幾天,父親的雙腿開始漸漸水腫,卻還是嚷著要打牌,與其他日子無異。當父親感受到自己即將離開,他喚了妻子來到身邊,緩緩閉上眼,陷入永遠的睡眠。「那三個月讓家庭的愛凝聚在父親身上。」楊詠梅補充,一天天走向死亡雖然不捨,但他們早已明白父親時日不多,只希望他能夠走得平穩、毫無掛念。爲減少病人治療中所受的痛苦,實施居家安寧時,醫師僅給予病人止痛藥或必要藥物,居家護理師程子芸說明:「不要過度去使用這些治療,而是幫助他(病人)接受自然的死亡。」大多數病人都希望能夠在最熟悉、安全的家中離開,而對家屬而言,在家陪伴親人死亡,也能免於來回醫院時急躁不安的情緒,程子芸說:「自然的(死亡)過程讓病人和家屬都能事先調適好心情。」 居家安寧強調讓病人的痛苦降至最低,為緩解病人長期臥床的不適,護理師程子芸正在為病人做淋巴按摩,舒緩病人下半身麻、痛、鈍、脹的徵狀。 圖/全程安寧居家護理所提供家屬盼病患善終 然恐懼致居家安寧比例低 依照現行居家安寧收案規定,末期病患必須符合《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並由兩位醫師判定已無醫療行為可對病人產生積極療效,且病人需具移動能力,清醒時有一半時間可臥床、臥椅。居家安寧地點也需距離醫院或配合機構30分鐘車程之內,以因應需要緊急就醫的情況。根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以下簡稱健保署)統計,截至民國109年,實施安寧療護的人數共有6萬1458人,而居家安寧僅有1萬4158人,占比不到1/4。其實,居家安寧除了對病人及家屬有益,也能減少醫療資源負擔,但民眾大多對死亡存有疑慮和恐懼,間接導致在推廣居家安寧時受阻。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說:「救人本是醫者的天職,但對於醫學上已經知道無法救治的病人,(治療)反而成為臨終必經的折磨。」他進一步說明,隨著社會逐漸高齡化,在地老化、返家善終是多數人的心願。病家面對死亡困境多 心理支持與硬體資源成關鍵若病患、家屬能夠接受即將到來的死亡,反而能使生命的最後一哩路走得更加從容。「我們家不避諱談死亡,在爸爸被診斷出肺癌後就開始有心理準備。」楊詠梅緩緩地說道:「所以在過世那天,沒有特別的感覺。」楊詠梅提到,在父親實施居家安寧期間,父女倆偶爾會討論父親對於死亡的想法。篤信佛教的楊媽媽也會時常提醒父親默念阿彌陀佛,以利死後靈魂有所皈依。因為心靈有所寄託,父親在離世前沒有太多恐懼。楊詠梅有感而發地說:「大家害怕死亡是因為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但信仰會讓人安心,會讓人對死後有想像。」許多居家安寧醫療團隊配有社工師、心理師、宗教師等心靈支持者,協助病友反思生命、做好面對死亡的準備。同時,心靈支持也可以撫慰照護家屬,幫助他們面對痛失親屬的負面情緒和照顧病人的壓力,協助他們儘早走出傷痛。然而,楊詠梅提到,親友離世這種較為私密的情緒,很難藉由外人輔導,「可能還是要靠親屬之間的相互支持。」 居家安寧讓病人得以在最舒服、熟悉的環境中,與親人共度最後時光。楊爸爸更曾時常在飯後邀請親友一起打牌同樂。 圖/楊詠梅提供選擇居家安寧除了需要家屬做好心理建設,居住環境也有一定的要求。安寧照顧基金會執行長林怡吟舉例,有個案希望在家走完人生,卻因為窗外電線交織、滿佈天空,讓人無法放鬆心情,且公寓沒有電梯,往生後難以運送身體下樓,最後只好接受安寧病房,「但病房會努力營造不亞於家裡舒適度的環境。」此外,臨終的病人有時狀況比較多,會需要氧氣機、化痰機、拐杖等設備輔助,不過多數病友家中沒有這些器具。目前正在進行居家安寧的病人林秉諭也提到,雖然能夠在家養病還不錯,但家裡不像醫院,缺乏許多設施,像是衛浴、醫療器材等,「我還是比較想在醫院安寧,因為醫院有可以把人吊起來洗澡的設備,比較方便。」安寧緩和療護志工及家屬張曉玲表示,自己也擔任過輔具(註一)中心志工,所以當時照顧父親前,有事先租借設備,爾後幫助其他案例時,亦會告知家屬租借輔具的資訊。但若沒有志工幫助,或許會有家庭因為沒有器材,而放棄居家安寧。註一:任何能夠增加、維持、改進或促進使用者個人自立生活能力的項目、設備或產品系統,如手推車、輪椅、拐杖、馬桶增高器、洗澡椅、浴缸扶手。相較於醫院體系內有24小時資源協助,居家安寧的病家更容易因突如其來的病況感到不安。居家安寧醫師陳英詔回憶經手的個案,指出病人及家屬在居家安寧期間,最大的恐懼是能否得到即時的醫療照護。陳英詔舉例:「像是病人突然喘起來、痛起來,醫護能否24小時在線上告知如何處理,或是立刻來到現場。」他認為雖然醫院的病房環境對病人不盡友善,但至少能確保即時被救助,因此他覺得,居家安寧的首要重點是提供病人如同在醫院般的安全感。此外,陳英詔點出家屬的另一疑慮——病人離世後可能無法立即開立死亡證明。他以一位進行居家安寧的腦癌患者為例,這位老先生並非他的病患,但因過世時沒有醫師及時到場開立死亡證明,陳英詔才趕到現場。陳英詔無奈地轉述家屬的怨言:「叫我們不要去醫院,但醫師又不來。」他解釋,病人往生後需要有醫師到家裡開死亡證明書,家屬才能辦後事。關於開立死亡證明的情況,他認為日本發展居家安寧較為成熟,「他們很重視醫師必須出門,幫病人開死亡證明, 就像是人生的畢業證書。」醫療制度成阻力 居家安寧團隊難運行在台灣,居家安寧難以快速推廣,除了病人、家屬畏懼談論死亡,以及無法及時得到醫療照護的不安全感,健康保險制度(以下簡稱健保)給付偏低也是原因之一。服務於安寧體系的醫護人員所得到的個案給付,和付出不成正比。依照「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部分診療項目修正項目」,在基層院所門診診察費點數最高可達358點,居家安寧則是1709點。同樣的一天,在醫院的醫師可以替較多病人看診,然若是居家安寧,醫師須前往個案住處,平均下來病人數比待在門診診療還少,總所得也較少,讓居家安寧的美意,在現實層面給予醫師沈重的一擊。陳英詔解釋:「一天只能看幾個病人,錢本來就很少,像做這個(居家安寧)本來就比較犧牲奉獻。」除了醫師薪水問題,難以取得嗎啡類藥物(註二)也是推行居家安寧的阻力之一。為了緩解病人喘、痛等身體不適症狀,醫師在評估後通常會開立嗎啡處方箋,病人家屬則需攜帶處方箋至社區藥局領藥。但屬於管制藥品的嗎啡,因為政府稽查程序繁瑣,再加上病人需求量不多,造成願意提供的社區藥局屈指可數,居家安寧病患若要順利取得藥品,就必須跑到較遠的大醫院領藥。註二:嗎啡類藥物為一種止痛藥物,會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改變人體對疼痛的感覺,屬於管制藥品。 藥局管制嚴格使民眾買藥難上加難,住在偏遠地區的病人為獲得管制藥物,必須每兩週到市中心的大醫院取藥。 圖/全程安寧居家護理所提供陳英詔解釋,為防範鎮痛、麻醉等管制藥品被濫用,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以下簡稱管管局)採取較嚴謹的管制措施,會不定期抽查地方藥局是否詳實登記藥品流向與數量。藥師高瑞陽認為,以嚴格的稽查制度管制藥品固然重要,但也會讓藥師因為害怕高昂罰款而望之卻步,他解釋:「一張處方箋才賺50多塊,但一筆帳務登記疏失,罰款就是6萬元起跳。」另一方面,病人需求量較少,也是鮮少藥局願意提供嗎啡的原因之一。以高瑞陽在宜蘭經營的藥局而言,一個月大概只會收到10幾張嗎啡類藥品處方箋,但為了取得一、二級管制藥品,藥師必須親自到位於南港的管管局購買,或是在郵局當場對點簽收。他表示:「量少,很難形成經濟誘因。」因此許多社區藥局索性不提供相關藥品。另外,居家安寧醫療團隊的培訓制度並未落實,也間接影響人力投入。健保署規定,甲類居家安寧人員(註三)必須接受40小時的基礎安寧療護教育訓練、40小時的臨床見習,並每年定期訓練20小時,才可從事居家安寧。然而,為讓更多醫療人員願意投入培訓,健保署下修甲類人員的培訓標準,另立乙類社區安寧人員(註四)培訓制度,以13小時教育訓練及8小時臨床訓練作為標準。註三:以醫院安寧緩和療護團隊為主。註四:以基層診所為主,如有需要,再尋求具安寧緩和醫療服務的醫院協助。且在廣義上來說,離開病院的安寧緩和療護,即為社區安寧療護。林怡吟表示,乙類社區安寧人員培訓制度的確吸引更多人參與,但通過培訓的人員並未確實導入需求市場。他說明,部分通過乙類培訓的安寧人員不敢進入臨床,「因為覺得自己受到的訓練不足夠,但越不照顧就越生疏,漸漸比較少人投入居家安寧。」盼與親人共度生命尾聲 居家安寧普及化的漫漫長路 即使政府致力於推動居家安寧,在醫療人力缺乏、硬體設備不甚完備、藥品取得不易、以及照護者承擔龐大壓力等困難夾擊之下,要讓居家安寧在台灣普及,仍有一大段路要走。李伯璋說明,目前先進國家都在推動安寧社區化,政府為落實安寧醫療照護普及化,推動建構整合性安寧緩和醫療體系,「讓老人可以在地安老,這是安寧療護未來的趨勢,也是本署持續推動的方向。」 而全民健保自99年將安寧療護納入給付以來,後續更在105年透過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鼓勵醫事機構間相互合作,共同推動居家安寧服務,依照患者的病程,讓病患在家裡就能得到完整的照護,最後有尊嚴、沒有遺憾地走完人生最後旅程。在嚥下最後一口氣的剎那,若是能沐浴在熟悉的愛與關懷之中,那是再好不過。居家安寧的理想崇高,卻很難盡善盡美,即便如此,無論是病人還是家屬,心裡冀望的仍是一切歸於寧靜。楊爸爸離世的那天,雙腳已經開始水腫,全家人應爸爸要求一起打了場麻將,楊詠梅形容,父親雙手漸漸無力,不再像以往一樣靈活地疊牌。一場麻將結束後,楊爸爸開始進入迷迷糊糊的睡眠狀態。「他抱了抱我媽媽,要我媽陪他午睡。」楊詠梅語氣平靜地說道。那晚,楊媽媽誦了一整晚阿彌陀佛。楊詠梅描述:「父親的心跳愈來愈慢,漸漸地就聽不太到,那時我就知道了。」直到隔天入殮的那一刻,楊爸爸始終面色紅潤,安詳平靜。居家安寧使父親得以善終,留給楊詠梅一家人最美的祝福。
AR導航裝置指引失智者尋物 盼減患者恐慌
新知
第1717期
AR導航裝置指引失智者尋物 盼減患者恐慌
2019-12-12
【記者何昀儒綜合報導】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副教授何前程,指導該系碩士班學生團隊研發「應用於失智症早期患者的室內外擴增實境路徑導航與提醒便條輔具」。該裝置以眼鏡形式穿戴,並具導航與物品位置標示功能,可幫助失智症患者找到物品,期望能減少患者恐慌,並減輕照護人員的負擔。 此作品為一擴增實境路徑導航與提醒的輔具,以眼鏡形式穿戴,能幫助失智症早期患者找到物品的擺放位置。 圖/黃于軒提供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統計,65歲以上老人中,每13名就有一名患有失智症,罹患失智症的前兆之一,便是容易忘記物品的擺放位置。團隊針對此類問題,研發出該輔具,團隊成員黃于軒解釋說:「我們一直都有在進行室內定位、導航、建圖與擴增實境等研究,這個作品就是把這些技術應用至醫療相關器材。」該作品於「2019第15屆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獲得銀牌。此研發需先與電腦連線,輔具會透過攝影機與其內建特殊演算方法,不斷分析與累積畫面資訊,同時記錄當下時間,藉此在電腦中建立室內地圖與物品位置。使用者穿戴此輔具於室內移動時,看出去的景象會出現導航箭頭、物品位置標籤,只要跟循指示,即可找到物品。「一般遊戲APP的虛擬物件只會出現在地板平面上,而這個作品是透過擴增實境顯示器,將立體模型顯示在現實物體上。」試用者王新臣說,這是他認為作品最獨特的地方。 此裝置需先與電腦連線,透過分析與記錄畫面資訊,藉此在電腦中建立室內地圖與物品位置。 圖/黃于軒提供為使輔具更加輕便,團隊僅用一顆鏡頭進行拍攝,由於單一鏡頭無法分辨成像遠近,難以定位,團隊因此研發「半特徵視覺式同步定位與建圖方法」。該方法使裝置可透過辨識物品的邊緣、角點等灰度變化較明顯處,蒐集二維影像資料,並將其轉換為三維模型,最後再將之建置於地圖上。如此裝置僅憑單鏡頭相機即可運作,不需使用雙鏡頭或是在室內裝設任何標記。 使用者穿戴此眼部輔具於室內移動時,欲尋找的物品會被框選出來,以便失智症患者辨識。 圖/黃于軒提供試用者林謙鐸說:「沒想到戴著這個裝置就能於室內尋找物品並導航,未來若能提升系統晶片運算效能、簡化演算法,相信可使裝置運行地更順暢。」而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徐業良則表示,團隊思考應用擴增實境等智慧科技,協助失智症早期患者尋找物品,立意良善,希望團隊未來能對於失智症患者的問題再深入了解,使裝置更加符合患者的需求。
藥物辨識輔具 助視障者減少誤服
新知
第1688期
藥物辨識輔具 助視障者減少誤服
2018-11-14
【記者吳佩容綜合報導】患有多重慢性病的視障者誤服藥物機率相較於非視障病患高,而其死亡率也因此增加。為解決此問題,南臺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副教授張萬榮所帶領的研發團隊,發明視障者藥物辨識輔具,該裝置結合智慧眼鏡,透過影像辨識藥物,再以語音回饋資訊給視障者,藉此幫助視障者能夠順利辨別多種藥物。現下市面上已有QR code語音提示藥袋、點字藥袋等,協助視障者辨識藥物,不過兩者都只能夠告知用藥者藥袋中的內容物和服用方式。而張萬榮表示,他們所研發的藥物辨識裝置創新之處在於,當藥物離開藥袋到視障者手中時,它能夠準確告訴視障者,手中有多少以及哪幾種藥物,如此便可確保用藥者服用的為正確的藥物與數量。此裝置於1日獲得2018全國微電腦應用系統設計創作競賽機器人組第三名。 由南臺科技大學張萬榮老師帶領的團隊,在比賽期間與團隊研發的裝置合影。 圖/陳振豪提供該辨識輔具主要分成三部分,分別為智慧眼鏡、腰掛式藥物辨識裝置和視障者用藥安全雲端管理平台。智慧眼鏡以USB線與腰際上的藥物辨識裝置連結,它會將眼前藥物拍照傳送到藥物辨識裝置,辨識用藥者服用的藥物種類和數量是否正確,而後以語音告知用藥者,最後再將結果傳輸到雲端管理平台。 團隊所研發的裝置,分成三個部分:智慧眼鏡(左二)、腰掛式藥物辨識裝置(右二)和視障者用藥安全雲端管理平台(左一、右一)。 圖/陳振豪提供張萬榮提到,之所以會想到要與智慧眼鏡結合,是因為許多視障者平時都會帶墨鏡,為維持他們舊有習慣,團隊便運用智慧眼鏡結合辨識系統,幫助他們辨別藥物,他表示團隊設計理念是,讓視障者不須再花費時間習慣新技術。「一開始的辨識率低,再加上藥物取得非常不易。」團隊成員、南臺科大電子工程系學生林承沛學生林承沛說明,他們研發途中為了解決一開始藥物辨識率過低的問題,於是拍了五千多張藥物照片,先在伺服器作辨識訓練,最後再將訓練完成的模組放入辨識器中。而關於藥物的取得,林承沛則表示,研發團隊必需要去各個醫院和藥局,一一說明用意後方能獲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inization, WHO)統計結果顯示,全球視障人口大約有近3億人,在這之中有1.4億人為銀髮族,而在這些視障銀髮族中發現有近八成的人患有多重慢性病。人們隨著年齡增長導致生理機能退化,在需要多重用藥的情況下,視障銀髮族就會更容易誤服藥物,且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不是因為疾病本身,而是因不合理用藥致死。此裝置便是特別為慢性病患研發,團隊研發初衷,便是為降低患多重慢性病視障者誤服藥物機率,張萬榮表示,目前藥物辨識僅限於慢性病症,「針對慢性病患是因為他們需要長期使用多種藥物,若是要辨識所有藥物,那會是一個浩大的工程,要考慮其經濟效益。」「很多視障者拿到藥袋都會拿來協會問我們要怎麼吃。」社團法人台南市盲人福利協進會理事長張國萍表示,他們只能簡單以釘書針代替點字,為他們標示不同藥物藥袋,但許多視障者仍會誤服藥物,「這個裝置如果能普及當然很好。」 團隊帶著自己所研發的裝置到社團法人台南市盲人福利協進會,與視障者們進行交流。 圖/陳振豪提供
長照需求漸增 滑動式床墊降照護負擔
新知
第1687期
長照需求漸增 滑動式床墊降照護負擔
2018-11-07
【記者倪旻勤綜合報導】截至九月底,台灣高齡人口達到約338萬人,佔人口總數14.35%,已正式邁入高齡社會,長照需求日益顯著。為了減輕照護者的負擔,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通用設計研究室設計「低摩擦雙層織布之常駐型翻身擺位墊」,透過可滑動的床墊,讓照護者較容易為臥床者翻身。 翻身擺位墊實際擺放於病床上試用,照護者能夠以較為省力的方式移動臥床者。 圖/黃耀霆提供臥床者長時間以同姿勢接觸床面,當全身力量壓在同一部位的皮膚上,細胞易缺氧壞死,產生褥瘡。為避免褥瘡形成,在照護臥床者時,要定時為其翻身,但遇到體重較重的臥床者,對照護者而言會是一種負擔。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北護分院護理之家護理長陳瑩琪表示,幫忙病患翻身確實會有體力上的問題,「如果腰背、中央肌群的力量不夠,那他(照護者)可能會肌肉拉傷。」北科大通用設計研究室團隊欲改善照護者處境,因此使用低摩擦係數的布料,設計擺位墊。照護人員在使用此擺位墊時,須將之放置在床上,握住擺位墊的把手,就能挪動臥床者。此設計於10月26日「科技創新意,幸福展未來」北科大產學研發分享記者會中展出。 翻身擺位墊之分層示意圖,擺位墊除了能使翻身更省力,同時具有防水功能,降低換床單的頻率。 圖/黃耀霆提供擺位墊分為上下兩層,下墊為摩擦係數小的布料,因此輕輕一拉,就能拉動上墊使臥床者移動。團隊成員、北科大工業設計系創新設計碩士班學生黃耀霆說:「我們這個翻身墊主要是改善位移過程,照護人員會比較輕鬆把他(臥床者)移位。」擺位墊除了幫照護者省力,也考量到臥床者的舒適度。團隊使用透氣網布,讓病患不悶熱。黃耀霆解釋,此設計同時顧慮照護者與臥床者需求。此外,團隊選用不透濕與防潑水的布料,若臥床者體液沾到擺位墊,不僅清洗容易,也快乾。對此,美和科技大學護理系學生楊雅涵表示,長期臥床者較易大小便失禁,使照護者常要更換床單,「不用換床單聽起來不錯。」此設計已進入生產、試用的階段,黃耀霆表示,團隊近期陸續聯絡醫院,提供試用產品。不過陳瑩琪提及,使用在病床上的工具已經非常多了,護理人員都能以較省力的方式幫助病人更換位置。黃耀霆則認為,儘管相關輔具不少,但他們考量更多使用細節,期望擺位墊可以真正滿足使用者。
輪椅結合助步器 行動輔具助長者自理
新知
第1685期
輪椅結合助步器 行動輔具助長者自理
2018-10-24
【記者王昱翔綜合報導】要從輪椅起身,對於行動不便的年長者或復健者來說並不容易;而坐上輪椅,使用者更需面臨凹折腳踏板與被前輪絆倒的風險。為解決過往輪椅使用的困難,樹德科技大學生活產品設計系學生結合輪椅與助步器,更改良傳統輪椅的凹折踏板,設計出年長者和復健者可以自理的「行動輔具」。年長者使用傳統輪椅時,多需仰賴照護者協助凹折腳踏板,且乘坐輪椅時更需自行手持助步器。因此,改良過的行動輔具將有使用安全疑慮的前輪與腳踏板移除,改增加後方的輔助輪數量,且輔助輪與後輪形成三角形結構,以維持輪椅穩定性。該設計於15日獲頒2018第十二屆波蘭國際發明展暨發明競賽金牌。 行動輔具將前輪移除,轉為增加輔助輪,與後輪形成三角形結構以維持平衡。 圖/索佳雲提供團隊成員、樹德科大產品設計系學生索佳雲說:「一般輪椅有人推的情況下,有前面的小輪較順手。但既然我們是自理,其實只需要大輪控制方向。」而由於是自行使用,行動輔具還特別採用空心輪框設計,一方面降低輪椅重量,另一方面也防止使用者的手捲入車輪。助步器則可透過卡扣裝置與輪椅結合,索佳雲提及,由於是類似安全帽的卡扣裝置,因此年長者不需耗費太大力氣即可拆裝。而助步器與輪椅結合後,其底部更可直接作為腳踏板使用,取代原先需旁人協助凹折的腳踏板。且為因應不同使用者的身高,助步器上方有類似行李箱的拉桿設計,可自由伸縮。 輪椅的把手可隨意伸縮,助步器與輪椅則是以卡扣接合,且卡扣不須耗費太大力氣按壓。 圖/索佳雲提供索佳雲表示,目前行動輔具已產出1:1大小的模型並已申請到專利,然是否能如預期,降低年長者輔具成本仍難以估計。她表示,希望有廠商願意協助生產與加工,不過目前尚未有合作邀約。曾因腳踝受傷而使用輪椅的民眾周筠棨表示,過去從傳統輪椅起坐通常需要旁人協助,且長時間將助步器抱於胸口並不方便,他認為,若使用行動輔具應有助輪椅使用者自理。平時協助照護年長者的民眾羅琳則指出,移除腳踏板將能提升輪椅使用的方便性,不過由於行動輔具設計較為輕巧,故其穩定性仍須再考慮。 使用者示意圖。助步器按下卡扣後即可與輪椅分離,協助輪椅使用者步行。 圖/索佳雲提供
腦波輔具問世  漸凍人輕鬆表意
新知
第1635期
腦波輔具問世  漸凍人輕鬆表意
2016-11-03
【記者陳亭蓉台北報導】「我們希望漸凍症患者能用更簡單的方法表達想法。」有感於漸凍症患者溝通困難,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機電學院機電科技博士蕭玉聰參與的研究團隊,與中華民國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友協會(漸凍人協會)合作,開發出「腦波辨識之意念輔具」,協助漸凍症患者能更有效率地與外界溝通。「腦波辨識之意念輔具」由電擊帽、訊號處理機與程式腦機介面組成,利用電擊帽讀取腦波後,透過訊號處理機與程式輸出判讀結果,幫助使用者回答簡單的是非題。例如,臨床實驗時,研究團隊問漸凍症病患:「你想環島嗎?」病患若不想,畫面即會迅速顯示「no」。 使用者戴上電擊帽,電路會將訊號傳輸至電腦程式,進而呈現使用者的回答。圖/陳亭蓉攝系統包含三種模式,分別為訓練模式、回饋模式及線上模式。北科大機電工程學系碩士黃宣說明,漸凍患者戴上電擊帽後,透過訓練及回饋模式,機器僅需電擊器上的五個電擊訊號,即可快速建立專屬的最佳腦波演算模型,接著使用者可利用該模型進行線上模式的溝通(回應交談者是或否),目前系統辨識度可達80%以上。「台灣每年增加400至500位漸凍症患者,但目前台灣只有1000多位漸凍人,你知道為什麼嗎?好多人都走了。」北科大機械系副教授劉益宏擔任該團隊指導老師,專精於腦機介面和生醫訊號處理等領域,在朋友介紹下認識漸凍人協會,有感於生命短暫,開始發想如何運用專業幫助漸患者。在過去,失語的漸凍症患者使用最多的輔助裝置是「拼字面板」,但表意過程需要打字,十分耗時。漸凍人協會理事長陳大謀的父親陳宏,生前則是靠著眼球轉動,11年間寫下35萬字。儘管成就傲人,撰寫過程仍十分費神,陳大謀與妻子屈穎便開始探求用腦波傳達意念的可能。夫妻倆參與該輔具的研發過程,和團隊發想出了用「yes」、「no」被動表達想法的裝置。漸凍症患者透過回答是非題,便能迅速反映意見,從接收問題到回答只需三秒,比過去用動眼球更有效率。另外,為降低患者的經濟負擔,研究團隊也努力將輔具成本壓低。蕭玉聰表示,目前材料成本控制在新台幣3000至5000元間,遠比市面上耗價300萬元的醫療級腦波儀便宜,也更輕便。展望未來,輔具除了能協助嚴重失能的漸凍症患者,也適用於其他運動功能障礙之族群。團隊預計在明年夏天將裝置升級,希望患者能利用腦波意念直接表達自己的需求,如口渴時就可以透過輔具表達想喝水的念頭,不用再被動等待別人詢問。
科技對抗高齡危機 首屆輔具展盛大登場
生活
影音
第1619期
科技對抗高齡危機 首屆輔具展盛大登場
焦點
2016-03-31
民眾試用現場輔具。 圖/蘇奕菲、黃婕攝【記者蘇奕菲、黃婕台北報導】椅墊隨著使用者的控制上下移動,讓銀髮族不再費力便能輕鬆起身。陽明大學與民間團體合作,舉辦首屆台灣健康照護輔具大展,展示超過一千件輔具,結合最新科技讓年長者的生活更加便利。陽明大學ICF暨輔助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李淑貞表示:「人口老化的問題蠻嚴重,但是還是很多民眾並不知道輔具,所以我們希望能夠辦這個大展,讓我們的需求者能夠來看輔具、認識輔具。」根據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調查,台灣的老年人口數逐漸攀升。從民國82年起 便進入高齡化社會,預估在八年內,每五個人之中,就會有一個人超過65歲。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工業設計系副教授黃啟梧表示:「因應高齡化的趨勢,台灣會有越來越多的老人家,在家安養成為很重要的一環,讓年長者可以享受居家的生活。」有別於過去的傳統輔具,新型輔具重視個人需求,但是在越來越多廠商投入研發的同時,也顯現出輔具產業缺乏資訊整合的問題。李淑貞提到:「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政府的政策要趕快明確,廠商知道怎麼樣配合之後再發展。政府也需要創造更多平台,讓這些廠商能夠跟政府對話。」輔具在現代社會中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年長者表示,希望未來的輔具設計可以讓他們不需要他人協助,便可以獨立行動。不僅提升個人的生活品質,也創造良好的居家環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dBuZNNUIkU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