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要不要開展燈》弱化視覺感知 引觀眾感受灰暗空間
藝文
第1804期
《要不要開展燈》弱化視覺感知 引觀眾感受灰暗空間
2024-12-20
【記者林芷彤高雄報導】步入展場,光線瞬間被抽離,取而代之的是包裹全身的黑暗。就讀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的蘇睿豪與葉姵萱,14日起在寶德旺藝廊舉辦展覽《要不要開展燈》。透過窗簾阻隔光線,兩人刻意弱化視覺感知,讓觀眾自行選擇如何感受作品。 「要不要開展燈是一個問題,既是對我們也是對觀眾。」葉姵萱說明他們將展場設置為一個黑暗的環境,增加觀看難度,藉此引導觀眾透過身體其他感官,探索作品與空間的氛圍。蘇睿豪補充,這次展覽將觀看的主導權交給觀眾,讓每個人自由選擇方式體驗作品,而不同的觀看方式可能帶來截然不同的感受與解讀。 「滴——滴——」聲音迴盪於空間之中,蘇睿豪的裝置作品〈Boardcast〉結合廢棄的電子板和印刷刀模,透過電路板的導電特性,使類比訊號隨機流動並生成聲音。蘇睿豪分享,作品靈感源自他在印刷廠的成長經驗,他指出,喪失功能的廢棄物件往往激發他各式情感,如惋惜或失落,這使他對汰換物件感到著迷。此外,他也試圖探討不可量化的感知是否能以聲音的形式被「建檔」保存。蘇睿豪認為聲音具有喚起記憶的特質,他舉例,觀眾在展場中聆聽到的聲音,也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再次響起時,可觸發觀眾對此展覽感受的回憶。 葉姵萱的〈在橋下〉靈感取自通勤行經的高架橋底部空間。在某日行經的途中他無意間發現橋下擺放著一張沙發,「我不禁開始思考,這張沙發是怎麼被擺進去的?生活在那裡的人又是如何使用它?」在遠觀與想像的過程中,他創作出結合錄像與小說的作品。小說以第一人稱視角重構他對橋下生活的想像;錄像則以無聲的方式呈現他實地進入橋下後的觀察。葉姵萱表示,起初他認為橋下的生活方式接近原始,與自己的日常形成強烈對比,但實地觀察後,他發現對方同樣生活在現代。對於彼此來說,雙方的生活可能都帶著某種不真實感,進一步促使他質疑自己是否也在依循某種模板生存。 光線是兩位藝術家創作中的重要元素,兩位藝術家皆認為,在黑暗的展場中,微弱的光線從縫隙中滲透,模糊了黑與白的界限,為空間增添了一層未知與模糊的「灰」。蘇睿豪與葉姵萱透過創作回應此現象,不管是轉譯行為中必然丟失的訊息,又或是高架橋下的社會邊陲地帶,皆在展現平日不易被察覺的空間或物件。 觀眾楊佳恩分享,因為展場中光線被刻意抽離,需近距離觀看作品才能看清細節,因而使他更為專注。此外他提到,〈在橋下〉的影像中聲音被抽離,但與〈Boardcast〉的背景聲響結合後,畫面帶給他一種日復一日的枯燥感受。華梵大學攝影與VR設計學系助理教授沈裕融表示,空間中光線透過縫隙微微滲入的設計,讓他聯想到導演蔡明亮的電影《臉》中的一幕:主角用黑色膠布封閉窗戶,直到光線僅剩一條條細縫,直到一切被吞沒於黑暗之中。他認為黑暗此時賦予光線一種造型性,原先用來打亮空間的光,化為可見線條充斥於環境。
書香市集首創音樂會 詩樂交織打破傳統想像
生活
第1804期
書香市集首創音樂會 詩樂交織打破傳統想像
焦點
2024-12-20
【記者李宸緯台北報導】第24屆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14日於台北市牯嶺街盛大登場,匯聚超過50個書攤、眾多青年團體與社會組織一同共襄盛舉。市集包含舊書攤、不同國家文學作品與各式二手書,讓參與民眾沉浸於書海之中。 本屆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首創南海路臨時音樂會(以下簡稱音樂會)活動,有別於以往單純的音樂表演,以詩人分享文學詩集及創作理念作為開場,再由獨立音樂人進行音樂演出,並搭配錄像游擊隊的八組藝術影像投影,為市集帶來全新的藝術體驗與氛圍。表演者之一的錄像游擊隊由八位來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的碩士生所組成,透過在戶外放映自創的藝術影像,與觀眾分享創作理念,希望可以更貼近民眾,被不同領域看見。「過去我們創作作品的觀眾主要是藝術界的群體,這次參與市集讓我們能接觸到更廣泛的對象。」錄像游擊隊成員,就讀於北藝大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班的楊子逸說道。 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主辦人黃姓志工(化名)分享籌組過程,他說:「今年新增的晚會促成了多組書店、創作者與藝術家之間的合作,是過去因經費等限制無法實現的。」音樂會融入詩、音樂與影像,展現創意的藝術視野與豐富的文化色彩。談到市集的創新亮點,黃姓志工說道:「與往年有所不同,今年更強調跨領域的交流,匯集來自不同領域的人們。」他認為這種交流氛圍能突破傳統界限,帶來多樣化的對話與碰撞。如錄像游擊隊與師大白鹿洞書店合作,共同於市集擺攤並在書店中放映錄像,使到此閱讀的民眾同時能接觸到影像美學作品。藝術團體與書店的結合不僅吸引了新群眾,也讓文藝愛好者更深入了解租書文化。 除了書攤外,書香創意市集也邀請青年團體前來擺攤。臺大意識報展出學生田野調查撰寫的歷年刊物,聚焦各類社會議題。臺大意識報社長,就讀於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的許采蘋分享道:「今年是意識報復刊的第一年,我們擺攤是希望舊有讀者能繼續關注刊物與社會。」除了發行紙本刊物,未來預計會加入互動性內容,並嘗試線上發行,提供更多元的閱讀管道。「還是植想考進你」由臺大人類學系學生所組成,攤位透過互動遊戲,讓民眾了解鄰近牯嶺街的台北植物園是史前時代十三行文化與圓山文化的遺址,對台北市區的歷史有更深的認識。臺大人類學系學生蘇楚孅說:「我們在讀書的過程中,知識提醒我們與公眾建立連結的重要性。」他表示考古學常面臨公眾認知不足的問題,透過互動遊戲能使參與者認識到考古學的價值與工作內容。 「這是一個可以互相啟發的地方。」黃姓志工說道。市集藉由音樂、書籍與各式互動,串聯文化、知識與大眾,希望營造出具啟發性的交流空間。前來買書的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學生李晁維表示,過去很難有機會一次看到種類如此完整的書籍攤商,因此也借機入手好幾本不同面向的書籍。而對於書籍對自己的意義,他說道:「花幾個小時的時間可能是體會了一個人一輩子的思想核心價值,書籍使我與來自不同國家的作者一起遨遊他們的人生旅程。」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涉及多元領域的文學作品,成為了每個人探索自我、拓展視野的契機。書本與藝術的交織,令每位參與者都能在這片共鳴的空間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啟發與成長。
以金屬網喻社會束縛 《網。魍…暮之慾》探長者情慾
藝文
第1776期
以金屬網喻社會束縛 《網。魍…暮之慾》探長者情慾
2022-12-21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生李昕於開幕當天與策展人蔡詩萍、藝評家鄭治桂、蔡志榮與北藝大教授郭弘坤進行展覽座談會。 圖/林玟君攝【記者林玟君綜合報導】「人年紀大時應該真實地面對自己,而不是變成社會要求你做的樣子。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生李昕於17日到27日,在國立中正紀念堂四展廳舉辦個人展覽《網。魍…暮之慾》,該展結合油畫、錄像、裝置與舞蹈,呈現《記憶。拼貼》和《暮之慾》兩系列作品,表達人到暮年時對慾望的盼求以及面對社會束縛的心理狀態。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生李昕將舞蹈表演融入展覽當中,他在交錯的金屬網中舞蹈,表現內心的束縛與掙扎。 圖/李昕提供李昕將自己編織的金屬網懸掛在展場,使網子好像飄浮在他的油畫作品前。他將金屬網比喻為人生外部的束縛與掙扎,他說:「像是學校、家庭、社會工作等,都給我們很多的限制。」李昕同時以「網」字的諧音「魍」,隱喻人在追尋慾望時內心受到的束縛,他補充,「我們渴望愛與被愛,想要有名、有權利、有錢,但這些慾望會讓你不自由。」李昕結合兩字,表現出他追求慾望時,受到外在「網」和內在「魍」限制的心理狀態,因此他將展名命名為《網。魍…暮之慾》。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生李昕將自身編織的金屬網從平面的油畫世界裡延伸出,並使其交錯飄浮於展場中。 圖/林玟君攝系列作品《記憶。拼貼》中,李昕在〈花漾年華〉裡將他20歲時的舊照片輸出在畫布上,留下照片人物的眼神和臉部輪廓,保留他年輕時的風采,他解釋,「只有攝影做得到一瞬間的停格,而繪畫它只能慢慢堆疊而成。」隨後他再用油彩顏料完成整幅作品,並在畫中畫下許多玫瑰花,緬懷他逝去的青春。「我用現在的我來看我20歲的自己。」李昕認為,年長者多少有想回到過去的慾望,但青春已無法回溯,他以繪畫融合舊照片的方式,將過去與現在的自己跨時空地結合,以滿足重返青春的渴望。 〈花漾年華〉裡的人物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生李昕20歲時的自己,他將過往拍攝的照片輸出於畫布,保留眼神、臉的部分線條,再用油彩顏料填充完成整幅畫作。 圖/林玟君攝在系列作品《暮之慾》中,李昕展現人到暮年時對於愛與慾的追求,他在〈天堂之慾〉裡畫出男女身體相互糾纏的畫面,觀眾林先生說:「李昕的作品是相當赤裸的,他表達出那種對性、情愛和在這些慾望下的痛苦。」李昕認為,隨著年紀的增長,年長者的情慾被認為是羞於啟齒的,「你要有長者的風範,可能要打太極拳、散步或者說養養貓,就是符合社會的期待。」透過繪畫作品,李昕勇敢表達出在他所處的保守時代裡難以被討論的情慾議題。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生李昕在〈天堂之慾〉裡畫出男女身體相互糾纏的畫面,探討女性到暮年之時的愛與慾。 圖/林玟君攝觀眾林先生說:「這些金屬網雖然阻隔,但又可以穿透,我看見他(李昕)想破網而出。」策展人蔡詩萍認為,展覽中的金屬網像是現實對生命的牽制,同時也是對李昕創作的試煉,「知道自己從網裡看世界,不怕別人怎麼從網眼看自己,這是從容自在的的自由。」他說。
投影再現拆遷現場 《曠日廢時》映都更家屋記憶
藝文
第1775期
投影再現拆遷現場 《曠日廢時》映都更家屋記憶
2022-12-14
《曠日廢時》展場位在南海藝廊中,介於室、內外之間的開放式空間「後方水泥地」,過去堆放在此處的部分閒置物品,也被邱靖婷留下作為展品。 圖/何予攝【記者何予綜合報導】走進南海藝廊深處一塊連通室內、外的水泥地,播放中的影像和現場堆置的雜物重疊,難以辨認何者才是作品。「now playing... 鬧著玩 / 現正播放中 」是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的衛星展。其中,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邱靖婷的系列作品《曠日廢時》以拆遷現場為主題,於11月29日至12月11日在南海藝廊的「後方水泥地」展出。錄像投影在窗框和門板上,內容關於邱靖婷友人家在大園航空城被拆遷的屋子。作品〈曠日廢時〉中,邱靖婷不以紀實手法紀錄現場,而是將沉重的現場氣氛結合友人口述的記憶和田野調查進行編導拍攝。「沒有想要太貼近,希望讓我或是看到的人,都可以去想:如果一個空間發生這樣的事情,那我們還可以怎麼想?」邱靖婷將現場觀察到的破磚殘瓦結合過去農田的景觀,配上踩碎玻璃的聲響和吃西瓜畫面等意象,傳達家屋的記憶將不復存在,藉此呈現家屋面對拆遷時的脆弱。 大園過去作為農業用地時多種植西瓜,邱靖婷友人與其母親皆提及過去在這棟房子內一起吃西瓜的回憶,因此西瓜成為劇本中的重要意象。 圖/何予攝展場上方,投影著循環播放的影像〈the day we meet〉,是關於桃園後寮一帶因興建體育園區被拆遷的巫家聚落。邱靖婷刻意在兩件作品的投影機前擺放半透明材質的抽屜櫃和窗框,使投影產生模糊的、間隔的效果,「我覺得人不可能真的看清楚一個東西,畫面中的時空現在不可能長這樣,可能是繼續拆或不見了。」邱靖婷認為,作品只能捕捉並呈現一個特定片段,但現實仍在持續發生中。 〈the day we meet〉拍攝大園巫家聚落拆除後的廢墟狀態,因展出場地上方和巫家建築屋頂皆使用塑膠波浪板,因此選擇將影像投影在上方。 圖/何予攝南海藝廊從2017年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收回後維持著閒置狀態,直到這次展覽才重新整頓、開幕,但不久後又將面臨都更的命運。「場勘時這裡堆滿雜物,只有一個人可以通過的空間。」當時的邱靖婷看到展場與其作品中拆遷現場的共通點,明明仍是可用空間,卻被人為擱置,因此將這塊「後方水泥地」與作品連結,將整個空間佈置為一件作品,除了兩件影像作品外,展場角落還有印製在布料上的攝影圖像,邱靖婷說:「我選擇布料去做,是因為它會穿透,一定會看到這個環境裡的東西。」 邱靖婷將拆遷現場景象印製在布料上,披掛在場地原先閒置的木材。後方材質紋路會隱約從織物纖維間透出,和影像交疊。 圖/何予攝「在白盒子(註)裡不管放什麼東西,作品都會直接成立,但我關注的東西,放在那邊真的適合嗎?」邱靖婷在《曠日廢時》中實踐自己對於展場的反思,希望作品能和事件現場更靠近,並與展場本身產生連結。觀眾黃茂善認為,展場整體可以視作一件更大的作品,讓觀者得以進入藝術家重新建構的空間,對拆遷現場產生共鳴,「能跟場館現實進行一些因地制宜的對話,我覺得是蠻不錯的嘗試。」註:白盒子(White Cube)一詞常被用來指涉現代主義式的美術館展覽場,大多是白色的展牆,形成一種低干擾、無個性的標準展場空間。 邱靖婷為三個面臨拆遷命運的屋子作詩〈末日與腳印〉,並錄製自己讀詩的聲音。觀者可以選擇拿起耳機聆聽,或以自己的聲音感受此詩作。 圖/何予攝
擬社交離群狀態 《連線錯誤》盼多角度觀看引反思
藝文
第1753期
擬社交離群狀態 《連線錯誤》盼多角度觀看引反思
2021-10-06
【記者單師樵綜合報導】各種形式的創作品陳列於昏暗而狹小的展場內。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學生鄭宗祐利用照片、聲音與影像,於1日至5日在政大新聞館展演廳舉辦《連線錯誤_Alienation》獨立專題(註一)個展,從多個面向呈現群體中人與人互動的「離群」。 註一:《連線錯誤》是鄭宗祐在獨立專題課程的成果展。政大廣電系第一次開設此課程,由原先行之有年的畢業製作課程改制而來,捨去過往以劇情長片為主的形式,提供學生更自由的創作空間。  《連線錯誤》的展場內雖然昏暗而狹小,卻陳設著多種不同方式創作的展品。 圖/單師樵攝踏入展場,多幅泛藍的照片陳設於前,然而與多數攝影展所展出的數位照片不同,鄭宗祐的作品以「藍曬法」(註二)呈現。鄭宗祐除了以藍色營造出詭譎的氛圍,他更將藍曬法連結至人與人的關係,他解釋:「藍曬是一個無法永遠保存的東西,我覺得可以呼應到我要講的人的互動。」 註二:藍曬法是一種顯影方式,由混合檸檬酸鐵銨、鐵氰化鉀的感光劑,透過日曬使最後的影像呈現深藍色。  展覽中的攝影作品皆是以藍曬法呈現,讓觀眾陷進詭譎的氛圍中,也呼應了人與人的關係無法永遠保存。 圖/單師樵攝而在行為實驗展區,鄭宗祐透過平板電腦的視訊螢幕,與觀看者長時間凝視,並將玻璃片放置其中區隔觀眾,象徵人類社會中的社交障礙。觀展民眾陳祺分享:「我就不是很確定他是不是真的有看著我,我覺得很難過,然後我就哭了。」另一位觀眾康譓珍則認為,與創作者對看時,兩人似乎都進入一個脆弱的狀態,使他不由自主地想一些內心的事。 行為實驗展品,平板電腦與中間的玻璃隔板象徵人類社會中的社交障礙。 圖/單師樵攝鄭宗祐說明,「群居」是人類自誕生以來必經的過程,他在日常生活中觀察、感受到的集體行為,實際上卻是疏離的。他希望透過《連線錯誤》中以不同形式創作的作品,描繪出群體中的「離群」。他說:「我們展覽主要是在講人際關係,人的社交互動。」他補充,日常中的人與人的「連線」可能是數位的,也可能是實體的。展場中的展品包含平面攝影、錄像裝置、行為實驗,也有讓觀眾戴上VR穿戴裝置欣賞短片的創作。鄭宗祐說:「這是一個很大的議題,我如果只用一個小東西、一個影片,可以講的東西太侷限。」觀展民眾陳力瑋認為,多媒材鼓勵大家思考「看的方式」,他說:「多媒材其實可以給你一個自由的空間,東西都已經擺在那,除非有明確說不能碰觸。」另一位觀展者王亭方則覺得展品可以用不同面向去看,以錄像裝置為例,「一個是你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一個是你有點像跳脫這個空間在看這整個場景。」他補充,用兩種方式體會這個創作,有不一樣的感覺。 展場內部的錄像裝置展品,讓觀眾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去觀看。 圖/單師樵攝指導教授鍾適芳說:「他們創作的資源跟方法,想要表達的這些訊息,光是劇情片已經不能滿足他們了,所以這些形式一直在變化。」他認為以前的畢業製作太過形式化,而獨立專題課程能鬆綁學生想法的侷限,更能呈現多樣化的作品,鄭宗祐也說:「我就照我想要做的東西把它全部列出來,其實本來更多,但後來選了這幾個。」鄭宗祐進一步提到,這次展出後收到許多希望他繼續創作的回饋,對此他表示未來仍會創作,但也坦言是否將作品展出需看看機緣。
錄像結合行為藝術 馬振岳述私密情感
藝文
第1712期
錄像結合行為藝術 馬振岳述私密情感
2019-11-06
【記者黃雪瀅台北報導】男人正在乾嘔,五官痛苦地糾結著,最終只剩嘔吐物呈現在鏡頭裡。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的馬振岳,於2日起在獨立藝術展覽空間「良日激動所」舉辦個展《今晚跟男人有個約》,透過錄像中的行為藝術,闡述自身的情感經歷。 馬振岳在展覽展出的三件錄像作品,是他從2016年以來大學四年的情感經歷。 圖/黃雪瀅攝馬振岳說明,此次展出的三件錄像作品,是將2016年以來的情感整理後所進行的創作。從自身的認同歸屬、與過去伴侶糾纏的關係,到近期沉迷於交友軟體的慾望,都圍繞著他的私密情感。「對我而言,是非常私密的展覽,希望透過影像放大這些難以言喻的私人情緒。」馬振岳說。站在社會中性少數族群的觀點,馬振岳認為,當與人談及關於感情狀態的話題時,他都會處於不知如何應對的窘境,身體也隨之緊繃起來。第一件作品當中,他對著馬桶嘔吐,臉部表情在嘔吐的過程中需要用力,整個人處於極度緊繃的不適狀態。而乾嘔的狀態更是矛盾,僅有感受,卻沒有吐出嘔吐物,他說:「向旁人揭開真實性向,就處於想說卻不能說,能說卻不敢說的矛盾選擇下。」 主屏幕下放置了三台電視,藝術家嘗試做出分鏡的呈現,讓觀展者有多元的觀看體驗。 圖/黃雪瀅攝第二件作品以兩條繩子敘事,人站在兩端,並將繩子綁在身上,當人走動時小心翼翼,所牽引的繩子也相互避開。但當繩子打起第一個結後,便會越纏越密,最終變成一團毛線,將繩子兩端的人緊緊纏繞起來。此作品討論人與人之間相處的界線,初相識的雙方會互相尊重,不會隨意跨越心中的界線,而當彼此熟稔起來,便對界線視若無睹,雙方因此纏繞起來。觀展民眾劉嘉煇說:「纏繞的畫面讓我想到了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經歷,莫名感到心煩意亂。」 當繩子打了第一個結後,兩條繩子開始纏繞在一起,兩端的人都被緊緊地綁在一起。 圖/黃雪瀅攝馬振岳也將近期於網路交友軟體上的情感交流列入私密的範疇,交友軟體上雙方在開啟聊天室前,需經過彼此滿意才能互相配對,對於不滿意的對象僅需滑過,便有下一個對象接續出現。第三部作品討論交友軟體中的社會現象,影片中的他被打巴掌,暗示他遭人拒絕,但他依舊繼續笑臉迎人。他說:「每個人在交友軟體上降低自己的道德規範,提高審美標準,不斷打臉別人,也被別人打臉。」展名「今晚跟男人有個約」充滿煽情意味,由馬振岳的好友蘇玟綾發想,蘇玟綾說:「作品調性與馬振岳本身注重隱私的性格接近,因此當初覺得這樣的展名蠻符合。」馬振岳也解釋,他透過創作來述說故事,但內容包含他私密的情感經歷,而他不習慣向眾人赤裸地訴說自己的心事。因此,他講述作品時習慣以模糊的方式表達,僅向觀者解讀的方向。
生命中的《缺席》 浪沙淘盡單親之苦
藝文
第1696期
生命中的《缺席》 浪沙淘盡單親之苦
2019-03-15
【記者范莛威桃園報導】海水拍打著頭部,傳來陣陣的浪聲,牆壁上循環的錄像影片,放著一張張表情猙獰的臉,就讀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的洪鈞元,自2月24日於桃園众藝術舉辦《缺席》個展,以探討原生破碎家庭為主題。 在展覽入口掛著〈缺席-底層〉和一張嬰兒的照片,以受攝者在水面上飄浮不定,表達自身情感的浮移。 圖/范莛威攝。父母離異、家庭暴力、經濟弱勢,許許多多造成家庭破碎的事件,仍經常發生,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截至西元2010年,台灣約有55萬戶單親家庭。就讀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的柯懿珊說:「父母就是不合,所以我常常必須擔任溝通橋樑的角色。」洪鈞元則提到,自己和三位主角們都是單親家庭,生命中皆有「缺席」的角色。「我的父母於小學時離婚,也記得父母經常激烈爭執與扭打,這些對我而言,也是生命中的另一種缺席。」他補充。 〈缺席-噤聲〉為六分半鐘的影片,由洪鈞元拍攝三位學生,頭部被海浪、沙拍打時的臉部表情,洪鈞元說:「其實主角們的表情都不用特別演出來,因為他們真的拍到很想哭。」就如面對原生家庭的不圓滿,痛苦、扭曲、哭泣,通通寫在自己的臉上。就讀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大一大二不分系的楊沛霓說:「可以從他們的表情中,看出他們所面對的痛苦。」 〈缺席-噤聲〉為六分半的錄像影片,拍攝主角們躺在岸邊,頭部被海浪拍打,臉部也殘留著海砂。 圖/范莛威攝。洪鈞元提到:「有時候親情上的溫暖,未必每個人都有機會經歷。」〈缺席-底層〉則為11分鐘的無聲影片,拍攝主角們在靜止水面下的表情,時而痛苦,時而平靜,就像戴著面具來面對其他人,柯懿珊說:「別人其實也看不太出來,自己是單親家庭這件事。」 洪鈞元也說:「我認為水是一種難以掌控的介質,跟情緒很像,而海水又是一種生命的力量,因此想用此媒材回應展覽的主題。」因此這次的展覽作品,都是圍繞著水。「讓觀眾產生共感,無感,我覺得都好。重點是透過作品不斷的自我挖掘。」洪鈞元表示,希望讓觀眾可以思考,關於破碎家庭的問題,社會上還有許多與他們相似的對象,選擇用噤聲來面對這些情緒。 〈缺席-自白〉為另一件錄像影片,一旁則投影著文字故事,加強觀眾對於作品背後的情感連結。 圖/范莛威攝。
以藥物計算生命 《空的時間》伴憂鬱患者療傷
藝文
第1687期
以藥物計算生命 《空的時間》伴憂鬱患者療傷
2018-11-08
【記者林莉庭台中報導】服藥完畢後留下的藥殼隨時間層層堆疊,形成用藥人的生命軌跡。目前就讀東海大學美術系碩士在職專班的王信瑜6日至11日在東海43號-創藝實習中心舉辦《空的時間》個展,透過錄像作品表現對時間的主觀感受,也將憂鬱症患者自我對話和觀看世界的角度融入創作中。  王信瑜透過創作錄像抒發心情,將憂鬱症患者看待世界的方式呈現在作品中。 圖/林莉庭攝王信瑜說明,他將自身對時間的認知放入作品,藉由加速、放慢或倒轉作品的時間,讓觀者體會物件變化的樣貌。「我就是呈現出我世界的時間。」他解釋此次展覽命名為《空的時間》,是讓時間脫離客觀標準、不受外在因素影響,形成與外界隔絕的真空狀態,並將他對時間的主觀認知帶入作品。「會覺得我的時間就是用藥物來計算的。」王信瑜在作品中表現對生命逝去的體悟,親人離世、同學自殺的接連衝擊一度令王信瑜難以承受,需倚靠藥物穩定情緒,他坦言:「我對於情感上面的復原能力很差。」作品〈堆疊〉便將藥物作為拍攝對象,隨著藥殼越疊越高,代表持續服藥的時間越來越長。觀展民眾賴彥碩也對作品〈堆疊〉印象深刻,他坦言自己也需固定服用藥物,作者在作品中呈現生命以藥物為計時單位的觀點,提醒他藥物已改變他的生活作息。另一件作品〈管〉以色彩鮮豔的藥丸投入長型試管,隱喻藥丸吞入食道的過程,藥丸被擺設地像罐裝糖果,與一般人對藥物的印象不同。王信瑜指出目前大眾對精神病理解不足,「大家會覺得吃藥很嚴肅、絕望。」但對他來說藥物僅是一項維繫生活的必需品,服藥就像人需要吃飯一樣自然。「統一性的東西套在不同個體上是很暴力的。」王信瑜認為,許多人由於忽略每個人對情緒處理能力的差異,因此不理解憂鬱症。他在作品〈復生〉中安排時間倒轉,使原先看來相似的灰燼,隨時間逐漸顯現出被燃燒的紙鶴原貌,他補充每隻紙鶴原先樣貌皆相異、擁有各自的特質,不能以單一標準評斷。 作品〈復生〉中的灰燼是紙鶴燃燒產生的結果,透過焦黑的外觀難以辨認原貌。 圖/王信瑜提供對王信瑜而言,創作錄像是自我療傷的過程,經由反覆述說並與人分享創傷,能學習與原本沈重的情緒和故事拉開距離,王信瑜說:「變成作品後,就可以用另一種角度去看它。」 王信瑜希望作品不僅療癒自己過去的創傷,也能增進觀者對憂鬱症的理解。 圖/林莉庭攝王信瑜的指導教授、東海大學美術系專案約聘助理教授徐嘒壎表示,王信瑜的錄像作品具有迷你劇場的風格,像是藥物系列的作品即在鏡頭前細膩地擺設藥品及包裝。 錄像創作的特性為觀者需花時間與作品互動,體會作品營造的時間感。 圖/王信瑜提供「有創傷、憂鬱的人,需要的並不是正面的話語,而是陪伴。」王信瑜強調,陪伴對憂鬱症患者而言最重要,他創作時因作品相伴得以修復創傷,他也期望作品不僅陪伴自己,也陪伴前來觀展的人們。觀者需花時間體會作品的氛圍及作者編排時間的用意,在觀看的過程中人們便在共同的空間互相陪伴。 王信瑜認為憂鬱症患者最需要的是陪伴,也期許作品可以促成人與人相伴,一起度過悲傷的時光。 圖/林莉庭攝
自備裝置 放映秀不設限
藝文
第1642期
自備裝置 放映秀不設限
2016-12-22
【記者朱育瑩台北報導】龐克旋律繚繞於昏暗空間,牆壁、紙箱內,甚至窗外皆投影各類實驗影像。繼全球70餘個城市,台北首度於17日晚間響應「BYOB Taipei:一夜限定影像放映秀」。主辦單位「另一種影像記事」邀請16位台灣影像創作者,以多種投影方式,展示新型態的獨立實驗影像。 「BYOB Taipei:一夜限定影像放映秀」中,藝術家自行選擇投影位置,帶來老舊的電視作為播放工具。圖/朱育瑩攝 參展人將作品投影於低矮的紙箱內,觀眾須蹲下才能仔細觀賞。圖/朱育瑩攝西元2010年,電子視覺藝術家拉斐爾・羅璨特(Rafaël Rozendaal)於德國柏林發起「自己帶投影設備(Bring Your Own Beamer, BYOB)」活動,邀請參展人自行準備放映工具,利用聲光及影像,在特殊空間創造僅一晚的表演。據官網表示,他希望藉此打破網路影像多半只出現在螢幕上的框架,讓觀眾想像未來資訊呈現的可能場域。演變至今,活動已從小規模的室內投影,到砸重本並有計劃的大型表演。此次台灣活動中也可見膠卷放映、電視、互動裝置等。「另一種影像記事」成員許耀文表示:「我們非常鼓勵藝術家們盡情發揮,也鼓勵大家突破形式與框架。」 「LaG」的作品從觀眾發聲開始,在牆上投影影像,並利用回授原理在極短時間重複投射。圖/「LaG」提供雙人音像創作團體「LaG」以回授(feedback)過程為概念,藉由聲音及影像的連動,探討兩者在短暫時間差裡產生的錯覺。「LaG」成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學生莊欣慈解釋,觀眾在麥克風前喊聲後,發出的聲響會驅動電腦、產生類似耳朵的符號或色塊,傳輸至投影機投射在牆上。攝影機捕捉牆上影像後,經電腦極短時間計算,投影機便將畫面以微偏的角度再次投射,呈現看似連續的殘影。「人們常錯覺地認為發表言論時,一切都是同步發生。」「LaG」成員、台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生廖偉承說,雖「同時」的想法只是錯覺,但若起先未發聲,後續反應便不會產生。因此他們想藉此作品展示過去於現在遺留的細小痕跡。參展藝術家籃筱涵認為,展演空間非一般展場或藝廊,彷彿邀請觀眾參與派對。「讓藝術家想要表達的東西或作品,比較能夠讓沒有預設到的群眾看到。」
梳理台灣錄像藝術史 關美館重現大師作品
藝文
第1603期
梳理台灣錄像藝術史 關美館重現大師作品
焦點
2015-10-08
陳正才《融化的愛》。 圖/關渡美術館提供 【記者鄭晏欣台北報導】《啟視錄:臺灣錄像藝術創世紀》展覽於2日在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開幕。共17位藝術家參與,重現他們在西元1983年至1999年16年間的錄像作品。策展人孫松榮說:「錄像藝術是沒有辦法被定義的影像。」其不受制商業,也不僅是說故事,「它創造了藝術家對這個世界和生活中的某種想像。」孫松榮表示,錄像藝術是一種原創、實驗性的影像創作,可以顛覆、刺激人們原有的想法,看見創作的可能性。參展藝術家陳正才在1996年的錄像作品《融化的愛》,從媒材、工具層面來探討錄像創作的可能性。他以一整片真實的「冰塊」當作布幕,並在冰上投影著一名女子正進行舔食動作的嘴部特寫,使錄像和媒材結合成融化的意象,直白地探討女性身體與情愛的想像。錄像藝術可簡單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單頻錄像」,如早期的類比電視,即拍即可播放;第二類是「錄像雕塑」,運用電視機等錄像設備擺置出獨特的形體;第三類是「錄像裝置」,結合錄像與不同的媒材所設計出的裝置藝術;最後是「行為藝術」,其將表演透過錄像進行記錄、剪輯。台灣第一位開始使用錄像藝術的先驅是參展藝術家郭挹芬。1982年她到日本求學,開始了她與錄像藝術的第一次接觸。郭挹芬表示,錄像設備是當時最新的科技媒體,「我們在台灣時完全沒有看過,真的很震驚!」學繪畫、雕塑出身的她也強調,「你完全就要成為一張白紙,一定要把以前自己認為自己很拿手的包袱忘掉,無條件的去吸收新的媒體、材料和觀念。隔年,在教授的建議下,她決定以錄像裝置作為研究所入學測試的主題,運用電視機播放錄像,搭配上樹葉、枯枝等媒材,完成了《角落》、《宴席》與《大寂之音》三件作品,同時開啟了台灣錄像藝術的起始點。 郭挹芬《角落》。 圖/鄭晏欣攝到了1980年代中後期,台灣社會經歷戒嚴到解嚴,錄像藝術作品開始朝向多元發展,諸如自我探索、虛實的穿透以及對社會、政治的批判。參展藝術家陳正才的作品《籠》,他將電視機放入封閉的雞籠中,似乎批判著當時的電視台仍受政府控制,人民無從選擇,猶如被限制在籠子之中。電視機裡播放著天線收到的新聞畫面。他表示,他刻意將影像的訊號調弱,和雜訊穿插,「那個訊號內容就是對該時代媒體環境的一個指涉。」 陳正才《籠》。 圖/鄭晏欣攝孫松榮表示,在過去,電影和攝影需經沖洗、繪畫需長時間的繪製,唯獨「錄像」是最即時的媒介,可立刻拍攝、立刻放映。而這樣的即時性卻也有其危險之處,「雖然錄像很即時,但它也可以很快地去控制我們的思想。」諸如過去受政府控管的電視台、政黨等。於是這些藝術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同樣運用錄像的即時播放性來創作作品,進行批判。他表示,錄像未必只是一個實驗性媒材,它也可以是用來衝撞社會、媒體的材料。 策展人孫松榮於開幕式講述舉辦此展的理念。 圖/鄭晏欣攝錄像藝術為台灣當代藝術中重要的一環,而其發展過程卻未受深刻認識,孫松榮表示,希望能藉由此展梳理台灣錄像藝術的發展脈絡,給予錄像藝術一種新的歷史觀點,並檢視台灣過去曾創作過的錄像藝術,提供現在的台灣藝術家一種銜接可能性。北藝大藝術跨域研究所學生許鈞宜說:「整個展覽給我一種像是系譜學式調查的感覺。」不同於以往書上看見的西洋錄像藝術,而是屬於台灣自己的錄像編年史。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