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推在地音樂產業 「織夢原聲帶」初登場
影音
第1797期
推在地音樂產業 「織夢原聲帶」初登場
2024-10-24
【記者周元曦、王保伶花蓮報導】首屆原住民新生選秀決賽「織夢原聲帶」19號於花蓮縣台灣原住民族文化館首次登場,比賽鼓勵新一代原住民歌手在表演中融入傳統元素,希望推廣民族文化,也給原民青年一個圓夢的舞台。此賽事更邀請金曲歌后舞思愛、金曲製作人鍾興民等人擔任評審,為比賽提供專業指導。 「希望這些人才的優點和專長在社會上能夠改善自己的經濟生活,也能在社會上有令人尊敬的職業。」主辦方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處長督固・撒耘說道。比賽將由十五位從初審中脫穎而出的歌手同場較勁,冠軍將有機會登上今年Fali Fali音樂節舞台。選手演唱曲目不限,部分參賽者會在歌曲中融入傳統歌謠,也會穿著部落服飾表現身分認同,傳承本土文化。 「這次演唱的作品叫〈沙灘戀情〉,它是我們台灣原住民族的林班歌,林班歌是過去從事農業、山上砍柴的人工作時會隨手唱的歌曲。」參賽選手洛金・烏布斯同時為太魯閣與阿美族,他表示這首歌為傳統的阿美族古調,同時以彈奏口簧琴的方式,將部落、族群的特色融合到歌曲之中。「我覺得洛金蠻生動的,洛金中間有一段原住民語,我自己給他打88分,我有在打分喔。」現場觀眾,來自阿美族的 Upay R. Kanasaw 笑著說。 場內進行歌唱比賽,場外則有市集販賣烤山豬肉等在地美食,讓來參加活動的民眾體驗原住民飲食文化。「我們要發揚我們原住民的美食,這是我們以前原住民的便當。」市集攤販,來自撒奇萊亞族的張富芳介紹他販賣的竹筒飯、辣椒與麻糬,「辣椒是原住民我們吃了會精神很好的,會預防感冒啊。」而攤位後方垂掛的傳統手工藝品,則是來自阿美族的「情人包」,張富芳解釋情人包是阿美族少女的情人袋,上面的太陽圖騰為母系社會的意思,平時隨身攜帶很方便。 「因為我們是原住民的單位,所以我們就要將他的文化內涵、知識體系的部分把他教下去。」督固・撒耘嚴肅地說道,尤其他強調部分原住民的歌曲跟文化祭儀有關,所以他也希望原住民青年歌手要有這些相關知識。
首屆主客場籃球賽政大封王 李允傑7顆三分笑納MVP
體育
第1785期
首屆主客場籃球賽政大封王 李允傑7顆三分笑納MVP
2023-11-15
首屆CBL大學籃球主客場邀請賽,回到國立政治大學的主場進行最終決賽。 圖/林詩祐攝【記者林詩祐台北報導】首屆「CBL大學籃球主客場邀請賽」10日在國立政治大學體育館進行冠軍戰,由國立政治大學對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賽事採用美國NCAA(全美大學體育聯盟)主客場賽制,雙方隊伍不僅會在自家球場競賽,也會至對手球場比賽。最終政大在李允傑飆出七顆三分球的火燙手感帶領下,以114:68,將近50分的大幅領先,擊敗臺師大,拿下冠軍獎座。延續上一場的準度,李允傑以三分球11投7中,高達58%的命中率奪得冠軍賽MVP。李允傑表示,此次獲得MVP是對自身階段性的肯定,也是休賽季到現在的訓練成果。但他認為未來還有進步空間,目前正往更成熟3D(註)球員的方向前進,希望能幫助球隊達成UBA大專籃球聯賽(以下簡稱UBA)四連霸目標,同時為將來進入職業球隊做準備。註:3D為三分球和防守(defense)的簡寫。 政大李允傑拿下本場MVP,受訪時表示:「畢竟是在自己投了6年的球場,因此出手時更有把握。」 圖/林詩祐攝臺師大方面,球員王韋愷認為球隊應針對內線攻防做加強,補齊球隊外線失靈的砲火空缺勢,同時他也提到球隊策應方面不夠靈活,需增強判讀球場情勢的技能。教練李秉鴻則坦言球員能力固然重要,但心理素質是此次輸球的最大原因,「心魔吧,因為對面站著的是政大。」面對UBA取得三連霸的政大,李秉鴻認為球員上場前已經怯戰,在氣勢、自信心不足的狀態下,無法發揮出日常水準。 外線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最大得分利器,然而賽中遲遲無法突破政大防守。 圖/林詩祐攝談到為何舉辦該賽事,主辦人師大體育室講師張容軒說明,希望透過賽事讓更多學生或教職員參與,提高籃球競賽與校園的互動,增加凝聚力。同時期許未來該賽事能一改大專盃短期且密集的比賽模式,將賽程拉長3至6個月,一方面降低短期高強度的比賽對運動員造成的運動傷害,也讓球隊能針對各校擬定更針對性地策略應戰對手。UBA將在21日登場,該賽事可視為UBA的前哨戰。李秉鴻和政大教練陳子威皆認為,該賽事有助於提前了解各校實力水平和適應客場比賽的壓力。陳子威進一步提到,今年政大在第一階段就會對上世新大學和健行科技大學兩大強校,因此球員更需要保持心理素質的穩定度,並發揮球隊執行力,往四連霸的目標前進。 政大教練陳子威認為,此次UBA大專籃球聯賽第一階段就對上世新大學和健行科技大學,對於政大會是不同的挑戰。 圖/林詩祐攝
首屆全國飛鏢新生盃 黃科竣一局未失射下金牌
體育
第1781期
首屆全國飛鏢新生盃 黃科竣一局未失射下金牌
2023-09-28
【記者胡王子行高雄報導】首屆全國新生盃飛鏢錦標賽(以下簡稱新生盃)24日在樹德科技大學舉辦。中華民國飛鏢總會理事長洪國峻表示,首辦新生盃的目的著重在讓各級學校新生們有競賽的體驗,「對於升上一年級的大專選手而言,也能夠利用新生盃的機會備戰11月的大專盃。」賽事不分層級,國中至大專院校皆同場競技。男子組最終由來自景文科技大學的黃科竣全勝封王,銀牌則是由輔英科技大學李佳祐獲得。 李佳祐四強賽成功出線,興奮地向同為大專好手的黃科竣發起挑戰。兩人在學生飛鏢賽事皆有一定知名度。圖/胡王子行攝比賽採三戰兩勝制,選手開賽基本分為301分,雙方輪流擲鏢,依射中的分數倒扣,最先將分數歸零者獲勝。預賽為小組循環賽,進入八強後則為單敗淘汰。賽前最受矚目的選手莫過於接觸飛鏢兩年,就奪下111學年度大專高中飛鏢錦標賽亞軍的黃科竣。自預賽開始,黃科竣一局未失,展現強大的壓制力。進入冠軍戰後,面對來自輔英科技大學,實力同樣不俗的李佳祐依然毫無懸念,以直落二的成績收下勝利。賽後被問及應對競技場面的心態調整,黃科竣回答:「只要把比賽當作日常練習,就會比較放得開。」此外,黃科竣也分享平時的鍛鍊方法,他提到訓練時會設定目標分數,除非達成目標,否則絕不會休息。李佳祐則表示,雖然抱持平常心面對比賽,不過仍對自身有一定要求,「該贏的對手還是要贏下,因此還是會有點壓力。」 在局間休息時,黃科竣仍不忘把握時間維持手感,貫徹練習即比賽的原則。 圖/胡王子行攝除了決賽外,與本場比賽最年輕的選手,新北市立義學國民中學顏祺霖的對決也讓黃李二人印象深刻。雖然僅有國中一年級,但顏祺霖以超齡表現獲得第三名的佳績,甚至在預賽時力壓亞軍李佳祐,以小組第一名進入複賽,最後遭遇黃科竣止步四強。「他的手感只要來了就擋不住,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搞定比賽。」黃科竣笑道,雙方年齡差距大,對手又表現得十分出眾,因此反而是對到顏祺霖時壓力最大。 冠軍賽結標瞬間。黃科竣表示,自己毫無保留,全力面對強敵李佳祐,賽後兩人也互相碰拳致意。 圖/胡王子行攝黃科竣與李佳祐雖已是國內賽事佼佼者,但當談及飛鏢選手在培養與發展的困境,以及未來職涯規劃時,黃科竣坦言飛鏢不會成為自己的職業,「飛鏢運動其實成本較高,需要負擔非常多零件與機臺的費用。」李佳祐也分享飛鏢最多只會是自己的副業,以其維持生計有一定難度。洪國峻進一步說明,台灣的主流仍然是電子鏢(註),但國際上卻僅有硬鏢賽事組織。「期待未來國際賽能出現更多正式的電子鏢賽事與組織,讓更多選手被看見,否則選手發揮的舞臺只有本國器材商或是飛鏢總會舉行的比賽。」註:硬鏢鏢頭為鋼質,軟鏢鏢頭為塑膠,軟鏢多與電子鏢靶一同使用,重量較輕,造價便宜,但鏢頭也需要經常替換。 相較其他參賽者多以校服或便服參賽,黃科竣與李佳祐皆身著贊助商或者所屬鏢隊制服露面。 圖/胡王子行攝 國內飛鏢賽事仍以電子鏢為主,中華民國飛鏢總會理事長洪國峻希望未來國際不只有硬鏢組織,讓國內的電子鏢好手也能有發光發熱的舞台。 圖/胡王子行攝 
學習歷程檔案寫滿首屆學生焦慮 未竟的108課綱理想藍圖
專題
第1764期
學習歷程檔案寫滿首屆學生焦慮 未竟的108課綱理想藍圖
2022-04-07
【專題記者張珈爾、李謙謙、王嘉瑜、黃亭茹綜合報導】「我覺得我們已經焦慮很久了。」臺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三年級的丘婉盈不禁嘆道,作為108課綱的首屆學生,從民國103年發布課綱的那一刻起,他們就擔心著不確定的未來。依據108課綱資訊網,教育部自信宣示:「我們準備好了!」然而,臺北市立松山高級中學三年級的高婕恩認為,雖然新課綱為了學生做出改變,卻沒有人願意傾聽高中生的想法。「教育部認為我們理所當然要經歷這個實驗性的階段,而我們也只能接受。」事實上,學生才是教育方針要重視的主體。上路三年的新課綱,真的準備好了嗎? 一名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的學生,在上課期間背著書包獨自走過走廊。每個高三班級的門口,皆高掛著象徵「包中」的粽子許願吊飾。 圖/王嘉瑜攝新課綱趕鴨子上架 申請將近才釋出製作指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以下稱108課綱),以「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願景,希望翻轉傳統升學主義的考試制度,著重學生在高中教育的學習軌跡、個人特色與能力發展。因此,自111年起,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的第二階段首度以「學習歷程檔案」取代實行20年的備審資料,讓高中生​​彙整三年的「課程學習成果」與「多元表現」資料以申請大學。根據教育部說法,學習歷程檔案的設計初衷,除了補足考試無法呈現的成果、減輕高三學生製作備審資料的負擔外,更期盼學生定期紀錄自己的學習表現,從中探索個人興趣與志向,進而將學習歷程檔案作為生涯定向的參考。然而,過往教育改革都經過試辦,或進行部分實驗,但108課綱的前導計畫中,並未包含學習歷程檔案的試行。新課綱實施的理想與美好憧憬之下,埋藏著學生對於未來的茫然與忐忑。多位學生指出,即使新課綱籌劃了10年,學習歷程檔案也沒有在第一時間清楚說明並給予指引。像是直到課綱發佈後,教育部才於109年底調增了學習歷程檔案上傳的限制;甚至到111年3月,具公信力的指引(註一)才初次透過「作伙學」發布,但直到申請前夕仍不停修正,讓學生無所適從。註一: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作伙學」團隊協助教育部,在110年7月至10月,於全國各縣市舉辦五十場審議論壇,邀請大學教授、高中老師、學生、家長,討論學習歷程檔案要如何呈現、如何審查。並於111年3月彙整成「作伙做學檔—課程學習成果呈現建議」手冊。滾動修正的新制度 高三生淪學習歷程檔案白老鼠「教育部直接將學習歷程放上檯面,它就只好邊錯邊改,那我們就很可憐。」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三年級的蔡定燁肯定學習歷程檔案的良善立意,但是教育部「邊試邊改」的做法,讓校方及學生沒有可以依循的固定架構。「我不喜歡學習歷程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是第一屆,老師、學生、校方都很茫然。」​國立彰化女子高級中學三年級的詹苡柔指出,大多數人高一上傳的學習歷程檔案都很空洞。彰化女中三年級的蘇姿榕則提到,學習歷程檔案不一定能幫助高中生申請大學,「很少有人能夠在一年級時就確定志向且沒有更改,很容易對最終要申請的校系一點幫助都沒有。」針對諸多高中生的徬徨無助,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綜合業務組組長王友聖回應,108課綱目前才實施到第三年,學生和校方都還在摸索和學習。教育部跟招聯會持續推動相關的計畫,協助高中老師在課程教學上、學生在自主學習方面,都能有更清楚的指引。然而學習歷程檔案還未走到個人申請階段,問題卻逐漸浮現。像是「81所學校學習歷程檔案遺失」、「上傳檔案格式反覆修改」、「大學申請仍可參採備審資料」,凸顯學習歷程檔案制度的不完備。為了上傳而寫,還是為了自己而寫? 記錄恐減少探索機會多元探索是108課綱的主要理念之一,而學習歷程檔案是搭配108課綱的精神所推動的政策。可是要求學生記錄學習軌跡,與期許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真的存在直接相關性嗎?三年的時間,究竟該拿去「記錄」,還是「探索」?「高中生需要更多時間去摸索、去生活,給予我們『課堂外』的時間實際探索,才有可能了解自己喜歡什麼。」今年17歲的自學生巫瑀涵說道。巫瑀涵坦言,學生必須在兼顧大量課業的情形下,擠出時間參加課外活動,如今再加上撰寫學習歷程檔案的負擔,根本沒有多餘時間可以投入,導致多元探索更為困難。即使巫瑀涵早在國中便發覺對語言的興趣,也無法深入了解自己熱衷的領域,最終是自己決定跳脫傳統體制,才得以擁有更多彈性時間探索語言領域。「我認為學習歷程檔案的目標是好的,可以透過記錄,釐清參與活動的省思、成長。」巫瑀涵肯定地表示,同時強調教育者應該要真正信任學生,而不是規定學生該做什麼。因為他投入任何活動的出發點都是「自己想要」,並非受到學習歷程檔案的驅使,但身旁許多傳統教育體制內的朋友會將重點放在「寫」學習歷程檔案上,巫瑀涵因而希望上位者在更動教育方針時,應思考如何改善困境並確實達成目標。桃園市立桃園高級中等學校三年級的王柏翰也認同學習歷程完全「搞錯重點」,他覺得製作學習歷程檔案並不會讓學生開竅、了解自我、懂得反思或多元探索,高中階段的教育應該導入更多培養學生技能的課程,「如果制度面上,課程並沒有相應的優化及精進,那學習歷程檔案帶來的預期效益並不會比備審高多少。」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校長徐建國心疼表示,學校會請大學教授來高中分享經驗,不過連大學教授都不太清楚學習歷程檔案的完整內容,學生們也很茫然。圖為建中學生在上課途中穿過操場。 圖/王嘉瑜攝個人時間遭壓縮 「記錄學習」更費時耗力除了探索時間的壓縮外,製作時長也是一大問題。「我不想花那麼多時間去做學習歷程檔案,紀錄我學習過程的失敗,跟我怎麼克服。我想花更多時間探索、更多元的學習。」國立中興高級中學三年級的李瑞霖鬱悶地表示。國立臺南家齊高級中等學校專任老師陳禹仁提及,很多制訂108課綱的教授、老師認為製作學習歷程檔案沒有增加學生的負擔,但他不同意,「拍『一部電影』,和拍『我的電影如何被產出』所需耗費的時間,後者遠遠超出。」陳禹仁分享一位學生的公民科學習歷程檔案,不僅內容符合官方要求的課程摘要、課程目標、反思心得、能力增值、學習過程等詳盡記錄,就連版面設計、表格製作也全不馬虎,精美程度甚至超過一般大學生所繳交的書面報告。他心疼地表示,該位學生從開始撰寫到上傳,加上來回尋求意見指導、修改的時間,一份共43頁的學習歷程檔案,需耗費整整兩個月才完成,「而這樣的成果,我的學生一學期通常會上傳到六份。」彰化女中的詹苡柔同樣對學習歷程檔案的製作感到疲憊,「等於多了一個很麻煩的作業,必須犧牲我的假日時間來製作。寒暑假的時候,因為怕做不完,有些營隊或是社團活動就無法參加。」 製作學習歷程檔案需要高中生投入大量時間與心力,學生們參與社團活動、多元探索的時間因而縮減。 圖為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的學生們在體育課上認真暖身。 圖/王嘉瑜攝大學端仍重核心競爭力 多元學習不應淪為多「錢」學習「學習歷程檔案做得這麼辛苦,希望教授真的會認真看。」臺北市私立再興高級中學三年級的張至瑩因為校方規定,必須在三年間不斷上傳「課程學習成果」,努力達到18件的系統上限(註二)。然而,學習歷程檔案洋洋灑灑數十頁的文字與簡報內容,大學教授是否同樣重視?而大學端究竟期待看到學生呈現什麼樣的內容?註二:學習歷程檔案中的「課程學習成果」項目由學生「每學期」進行上傳,包括修課紀錄及學分數之課程作業、作品及其他學習成果。而「每學年」由學生勾選至多六件,經由學校人員提交至中央資料庫。然而最終學生自中央資料庫勾選提交至大學招生單位之件數上限,大學至多三件,技專院校至多九件。「說實話,這些教育政策的改變並不是大學端要求的,從來沒有一個教授說他想看那麼多資料。」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暨研究所專任教授陳明賢直言,100個學生的資料,教授即使一份只看三分鐘,也需要五個小時才能看完,根本不可能細細閱讀學生上傳的大量檔案。作為臺大資深教授,陳明賢擁有多年面試新生及豐富升學計畫演講經驗,他坦白說到,自己並不會因為新課綱改變評審方法,「我只想看到核心競爭力。」他深入指出,核心競爭力即知識、能力以及態度。知識包含高中科目知識、大學科系所學的基礎概念;能力分為個別科系需要具備的「硬實力」,和大學部通用的溝通、合作、領導能力等「軟實力」;最後,因為招進來的學生代表未來十年要跟自己在相同領域一起學習,因此負責任、正直等特質,都是教授會重視的態度。陳明賢堅定表示,臺大每位老師都希望找到最適合的學生,也希望透過公平的程序挖掘不同類型學生。「但絕對不是現在制度設計出來的樣子,讓學生把所有時間都拿來寫成果報告、編輯多元表現,他還有時間去探索嗎?」他不解為何要學生準備如此複雜的申請手續,認為當今的制度剝奪了學生思考、探索心之所向的機會。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副主任吳瑞裕同樣表示,其實學習歷程檔案中所上傳的檔案只是附件,「重要的是百字簡述怎麼吸引大學端注意,並利用一至兩頁的簡報呈現內容的重點。」他期望打破迷思,讓學生不再一股腦地上傳大量的檔案,忽略整合與思辨的重要性。「這同時衍生出很多問題,我們都稱多元學習為多『錢』學習。」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陳鐵虎長久質疑教育部的方針,往往使資源較多的學生擁有更多升學管道和機會。學習歷程檔案在二階高達50%的佔比,使學生和家長拚命找尋各式資源,包括花費大量金錢請補教業幫忙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等,確保孩子能在申請大學時展現最好的一面,因此產生當今社會嘲諷的「軍備競賽」現象。中部某名校校長也指出,還曾看到學生花上萬元找補習班諮詢學習歷程檔案的內容,把升學視為一場無法回頭的豪賭,已與108課綱的立意背道而馳。​​然而, 108課綱為削弱「成績至上」的社會風氣,在多元課程設計和學習歷程檔案上付出的努力,至今仍是蚍蜉撼樹。若要改善台灣教育長久以來存在的爭議,仍須改變以成績作為進入大學殿堂首要門檻的固有思維。新課綱與考招制度接合後 接踵而至的問題「如果要推學習歷程檔案,學測篩選的倍率應該放寬,或是通過第一階段的名額變多。」松山高中三年級的張寬平說道。他期望看到學習歷程檔案賦予他們更多升學的機會,才不會顯得三年來的努力徒勞無功。臺中市立臺中女子高級中等學校三年級的廖宥甯也補充,目前個人申請第一階段的篩選倍率看重學測成績,多數落榜的學生因為一兩級分的差距,辛苦耕耘的成果淪為廢紙。因此,他認為第一階段篩選應加入學習歷程檔案,讓成績不再優先於他們課程學習以及多元探索的成果。然而,專家卻抱持不同意見。眼見持續存在的階級複製現象,陳鐵虎希望個人申請第二階段的面試和學習歷程檔案占比降低,僅作為輔佐的參考,仍以成績為依歸。108課綱的制度變革引發了許多問題,但學習歷程檔案只是滄海中的一粟,真正的關鍵仍在於課綱與考招制度的掛鉤,使得108課綱的原意遭抹滅。但學習歷程檔案仍須和考招制度並行,由升學來推動學生紀錄自身的學習軌跡,這項新制度才不會形同虛設。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校長徐建國直指,許多人對課綱和考招制度有所混淆,誤會了108課綱原先的立意。新課綱的設計本身有值得讚許的部分,包括新增多元課程、彈性自主學習等。然而,課綱和考招制度掛鉤後,卻使得學生的學習不完整;朝令夕改的制度也讓教育現場混亂,師生及校方無所適從。 放榜的日子所剩無幾,高三學生們懷著緊張的心情,準備將三年心血呈現至大學教授眼前。 圖為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的學生在下課時間向老師請教課業問題。 圖/王嘉瑜攝教育朝課綱目標持續推動 各界望打破升學主義綜觀來說,目前學習歷程檔案制度實行邁入第三年,最受肯定的是其良善的立意,透過學習軌跡的紀錄確實有機會讓學生對於學習狀態更有把握,進而使他們思辨與整合。因此,雖然存在許多反對、質疑的聲浪,各界仍無法全盤否定其制度本身。然而陳鐵虎指出,學習歷程檔案是學習國外的制度。由於國情上的不同,社會風氣也不一樣,不少台灣家長鼓勵孩子選科系,都希望孩子選擇對將來比較有前途的科系。學習歷程檔案推廣生涯探索的初衷,在台灣社會重視升學主義的價值觀面前,無可奈何地成為空談。「我覺得如果教育做得好的話,思想就可能改變,思想改的話台灣就能變得更好。」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三年級的張奕琳說道,眼神裡散發著光。他認為新制度上路一定會存在很多不夠完善的部分,但台灣讀書和升學的風氣勢必要改變。他補充,困難的不是教育不願變動,而是家長跟學生太注重成績。因此,他期盼著未來台灣教育能夠成為他理想中的樣態,注重每個人的特長,不再只是表面的數字和排名。接合高中、大學與教育端 攜手促成108課綱理想「希望之後會有更多可以相互對話的機會,讓高中端的師生知道未來的走向,以及大學端期待孩子在高中培養什麼能力?」基隆市立安樂高級中學教師李啟嘉期許道。各界引頸期盼教育部、大學端以及高中端能更努力建立溝通的橋樑,讓大學端選材和高中端育才整合,達成一致性的目標。並由教育部訂定完整的制度與統一的評分標準,讓在新制度中迷失方向的學生,能更自由地自我探索,找到未來的志趣與方向。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黃耀南另提出,教育現場存在很大的M型化現象,資質比較好的學生,學習主動性也高,展現出來的成果就比較多元;反觀學習主動性比較弱的學生,甚至沒有上傳檔案的動力。無論是教育部抑或是主事者,都是在理想的狀態中推動制度,卻與實際在教育現場的第一線師生產生斷裂。他心灰意冷地說道:「對於上位者訂定政策的時候沒有考慮到這些因素,也沒有考慮到基層學校學生和家長面對新制度的困難,我覺得這是很令人痛心的。」大學個人申請第一階段通過結果於3月31日出爐,第一屆實行108課綱的高三學生正處於極為焦慮不安的情緒中。對於學習歷程檔案的製作,他們沒有過去的成品得以參考,當前的每一個選擇都像是場賭注,賭上了自己的未來。任何制度上的改革都難以立竿見影,教育也是同理。各界期待教育部能從制度不夠完善的部分汲取經驗,在108課綱良善的立意奠基下,建立一個健全的教育環境。然而,我們都在觀望,上位者何時能從理想的象牙塔中探出頭來,看見第一線師生以及大學端懇切的呼籲?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的高三學生們,在印著「心想事成」、「第一志願」、「金榜題名」的許願牌上,各自寫下對於大學的想像與期待。 圖/王嘉瑜攝
盼在地擁抱多元 學生主辦首屆雲林彩虹遊行
校園
第1741期
盼在地擁抱多元 學生主辦首屆雲林彩虹遊行
焦點
2020-12-24
【記者徐宇昕綜合報導】數百位民眾揮舞彩虹旗,齊聲高喊「性別平等,在雲林!」第一屆雲林彩虹遊行19日在雲林縣斗六人文公園登場,吸引約600人走上街頭。活動規模雖遠不及今年台北13萬人、高雄4萬人參加的同志遊行,但它僅由四位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一年級學生主辦,並為雲林立下推廣性別議題的新里程碑。 彩虹遊行首度在雲林舉辦,吸引數百人走上街頭,揮舞相關標語和旗幟響應。 圖/徐宇昕攝「來到雲林以後,覺得好像都沒有相關的議題,所以想說來試一次。」遊行總召、雲科大電子工程系學生高仲寧指出,截至9月30日,全國有4725對同志情侶登記結婚,而雲林縣僅47對,只佔約1%,顯示同志文化在雲林較不盛行,權益也易受忽視,「我們就在這裡辦遊行,讓雲林人看到雲林也有這些團體(LGBTQ+)。」他表示。遊行主辦團隊由四位修習「政治哲學與實踐」通識課程的學生組成,籌備時間不到兩個月。高仲寧談到,儘管招募志工,人力仍相當不足,且為了申請路權,他曾多次往返警察局。遊行路線全長約五公里,雖曾遭質疑路線過長,然而為觸及更多雲林民眾,高仲寧仍堅持遊行路線需延伸至雲林市區。 雲林彩虹遊行有18個團體報名參與,遊行行列走上斗六市區,讓更多市民看見,增加影響力。 圖/徐宇昕攝課程教授簡端良分享,遊行原為課堂分組作業,他提議於校內舉行,但學生卻希望擴大規模,在市區舉行讓更多人參與,「他們覺得如果要做就把他做好、做大,讓大家都看到。」簡端良強調,遊行皆為學生主導籌備,他僅幫忙找尋資源並提供諮詢。 雲林彩虹遊行以斗六人文公園為起點和終點,民眾攜帶彩虹旗在公園集合等待出發。 圖/徐宇昕攝參與民眾、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學生呂志航喜悅地說:「雲林是第一屆遊行,在地學生一定要來支持一下!」然而,此次遊行雖有18組團體報名、其中共有四組學生組織,卻沒有任何雲林的大專院校學生組織參與。甚至當遊行消息發佈,在大學生匿名社群網站狄卡(Dcard)的虎尾科大校板中更出現歧視言論。對此,呂志航表示,虎尾科大校風較保守,而同校電機工程系學生郭奕辰進一步補充,校內男女比例懸殊,在大多為異性戀男性的環境中,性別議題少被討論,同志也難在生活中找到同溫層,更遑論出櫃。郭奕辰認為,性別社團有助於推廣性別平權議題,但他也坦言,他並不希望學校成立同志相關社團,「因為我認為以我校的水準,同志社團很容易成為攻擊、霸凌的對象,這是我們不樂見的。」 遊行從下午兩點於斗六人文公園出發,結束後民眾回到公園參加閉幕式。 圖/徐宇昕攝對於性別議題在雲林各大學推動的困境,參與民眾、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學生林右崇則認為遊行能成為轉捩點,「這個地方如果沒有人點燃火種,也不會有後續的推波助瀾。」他談到,遊行可提升學生團體對相關議題的關注度,進而在學校舉辦活動、推廣性別平等,甚至成立相關社團。簡端良也肯定,由學生自發性推廣,更能在校園中獲得回響。雲林首屆彩虹遊行被視作一大突破,主辦團隊盼未來能接續舉辦。同志運動先驅祁家威當天也到場支持,他認為,雲林彩虹遊行打破城鄉差異的籓籬,象徵台灣的同志人權倡議不再滯留於大都會區域,「年輕學生勇於站出來主導舉辦,更能突顯性平教育向下紮根的成就,未來的世代本將會由年輕人帶領發展。」 台灣同志平權推動者祁家威也到場支持第一屆雲林彩虹遊行,全程攜帶彩虹旗。 圖/徐宇昕攝 
五人制棒球徒手應戰 臺體抱走首屆冠軍
體育
第1732期
五人制棒球徒手應戰 臺體抱走首屆冠軍
2020-10-15
【記者吳嘉倪新北報導】「補位補位!」場邊傳來隊友及教練的呼喊提醒,一不注意,跑者一溜煙從二壘衝回本壘,留下守方扼腕地站在本壘前。109年全國五人制棒球錦標賽於13至14日在新莊體育館舉行,公開組經預賽後擇優取兩名晉級冠軍賽,最終由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以13:7擊敗輔仁大學拿下冠軍。預賽繳出優異成績的臺體和輔大在冠軍賽碰頭,一開賽兩隊各有攻勢,前兩局臺體僅以4:3領先。直到三局下,臺體安打成功串聯,再加上對手守備不穩,打者接連上壘,一口氣吃下8分大局並奠定勝基。四局上臺體使出守備固若金湯的本領,成功策動在五人制棒球比賽中罕見的雙殺打,澆熄輔大進攻氣勢。五局上輔大再度吹起反攻號角,靠著安打串聯再下3分,可惜無法延續攻勢。終場臺體以13:7擊敗輔大,抱走國內首屆五人制棒球錦標賽公開組的冠軍。 賽後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代表隊選手心情愉快放鬆,於場邊模仿啦啦隊的舞步。 圖/吳嘉倪攝臺體教練、前職棒選手郭勇志談起自家選手本次賽會的表現,「他們臨場的應變能力發揮得很好,而且預賽曾和輔大交手,會比較了解對手的特性。」除了打擊表現精彩,臺體的守備能力也令許多隊伍欽佩。郭勇志提及,由於選手對軟式球及場地較陌生,因此集訓時特別加強接球訓練,再加上不錯的團隊默契,造就五勝一敗的亮眼成績。 本次賽會基於安全及場地考量,禁止滑壘。圖中跑者雖安全回壘,但由於滑壘遭認定出局,得分不算。 圖/吳嘉倪攝五人制棒球除了比賽時場上所需人數比傳統棒球少,先發球員被換下場後也可再上場一次。此外,棒球是以球棒擊球,但五人制棒球少掉投、捕手,打者需自行拋球並以手掌或拳頭擊球,擊出的球若未超出有效攻擊線或者在界外區落地,則打者直接出局。而且正規比賽僅打五局,比起傳統棒球的九局,節奏更加明快。本次賽會也將遴選出代表選手及教練,參加2021年第一屆亞洲五人制棒球錦標賽。輔大代表隊選手凃昱豪提到,五人制棒球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守備。他補充場上隊友的傳球力道通常很大,徒手接球時手掌不免有些疼痛,因此較習慣戴著手套守備。國立臺東大學代表隊選手徐浩銘則表示補位需要默契,練習夠久才會抓到跑位的訣竅。由於五人制棒球必須以手掌或拳頭擊球,對此,徐浩銘也找到一套打擊模式,他說:「壘上沒有人,我想把球打強勁的時候,就會用拳頭;如果壘上有人想要講求落點的話我會用手掌,比較好控制球的位置。」也因為徐浩銘在棒球隊裡擔任投手,在五人制賽事中能夠上場打擊,對他而言是很新鮮的體驗。 輔仁大學選手凃昱豪雖然才大一,但其具有優異的打擊能力,屢屢安打上壘。 圖/吳嘉倪攝有別於多數球類團隊運動,五人制棒球賽事規定須由男女共同組隊。國立體育大學代表隊選手何品萱平時在球隊中擔任「工具人」的角色,任何守備位置都難不倒她,但她指出在適應五人制棒球的守備上有難度,「因為場地大小跟棒球相比差太多了,有距離感的問題。」除了守備外,提及用手擊球的模式,何品萱表示不像以往常常會揮空,五人制棒球只要有練習就一定打得到球,因此帶給她不少成就感。輔大的簡湘庭及何美慧皆為女子壘球選手,她們表示五人制棒球的球速比壘球快,且因壘包間距短,所以整場比賽的節奏快速,打起來十分刺激。而開南大學代表隊的卜莉娜父母親皆來自俄羅斯,但她依舊操著一口流利的中文。雖然卜莉娜的本業是排球,但她表示五人制棒球不像多數運動項目男女生會有實力落差,能打破性別刻板印象。 俄羅斯血統的卜莉娜有著高挺的鼻子與深邃的眼睛,在場上相當吸睛。 圖/吳嘉倪攝中華民國棒球協會副秘書長吳和諺提到,得知五人制棒球將納入2026年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比賽項目後,協會開始積極籌措本次賽事,期望能選拔出優秀選手並加以推廣五人制棒球。對於五人制棒球未來發展的願景,吳和諺則相當樂觀,他認為賽事講求快速、安全、不需要球具,且五人制棒球不分年齡、性別,從小學階段就能開始發展,甚至不必是體保生,一般生也能輕鬆上手。
首屆大專電競賽 遠東科大手遊項目封王
體育
第1719期
首屆大專電競賽 遠東科大手遊項目封王
2019-12-26
【記者陳子瑜綜合報導】「快點!幫忙上路!」選手們激烈吆喝,人人盯著手中的手機螢幕,虛擬角色隨指尖點擊放出絢麗技能,將塔城轟成碎片。第一屆2019大專盃電子競技運動的「傳說對決」項目總決賽,21日在樹德科技大學超立方電競館中舉行,由遠東科技大學奪得冠軍。 第一屆2019大專盃電子競技運動中的傳說對決項目總決賽,21日在樹德科技大學超立方競技館內展開,由僑光科技大學對上遠東科技大學。 圖/陳子瑜攝傳說對決是由線上遊戲代理商競舞娛樂(Garena)開發的手機遊戲,操作方式與同公司發行的知名線上遊戲「英雄聯盟」類似,由五人對戰五人、採三戰兩勝制,玩家須操縱各自熟悉的虛擬角色,攻破對方隊伍的基地(水晶塔)即可獲勝。而傳說對決也在民國107年被納入2018年亞洲運動會電子競技比賽項目之一。冠軍賽由僑光科技大學對上遠東科大,只見遠東科大殺敵速度飛快,不出半小時便二度攻破對手塔城(註1)。冠軍選手、遠東科大電子競技戰隊隊長溫原池直言,這次賽事獲勝得較輕鬆。「每個人平常自己就有在練。」溫原池表示,選手個人素質高,讓這支成軍不超過兩個月的隊伍也能快速配合彼此,因而奪冠。註1:傳說對決遊戲地圖中共有三條路線可進攻,每條路線中又各有三座防禦塔,玩家須破壞防禦塔才能攻破敵方基地。 最後,比賽由遠東科技大學的電子競技戰隊,以直落二成功奪得冠軍。隊伍雖成軍不到兩個月,實力卻十分堅強。 圖/陳子瑜攝「家人都覺得打遊戲沒有未來。」溫原池沮喪地表示,即使在電競賽場取得優異成績,家中長輩仍不支持自己往電競選手發展。樹德科技大學電競產業管理學士學位學程主任蘇中和認同道:「但其實(遊戲)就是一種資訊媒體、一種娛樂,包含美術、腳本、角色設計,很多層面。」他表示,台灣家長常認為孩子選擇電競產業就是「荒廢學業」,相較於此,韓國、日本等國的遊戲產業是國家重要經濟支柱,經典IP(Intellectual Property)(註2)亦走上國際舞台,例如日本任天堂公司(Nintendo)發行的瑪利歐系列。註2:IP意即智慧財產權,包含專利、商標等。文中提到的瑪利歐系列則屬於智慧財產權中的著作權。 本次是台灣首度舉辦電競大專盃競賽。當天賽事也透過遊戲軟體影音串流平台Twitch進行直播,所有人都可以線上觀看比賽。 圖/陳子瑜攝中華民國電子競技運動協會副秘書長馮元愷則表示,近年觀念改變,106年《運動產業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中,電競已被正式納入運動產業。不僅政府協同舉辦電競比賽,樹德科技大學、臺北城市科技大學亦開設電競相關學程,顯示電競運動已逐步被重視。而蘇中和分析,電競產業中除選手外,亦需培養主播、導播、裁判等職業,即便遊戲機隨潮流更迭,也不受影響。馮元愷也說:「其實電子競技產業和周邊產業仍缺乏專業人才,所以近兩年來協會在這方面投入許多心力。」
首屆彩虹親子嘉年華寓教於樂 盼普及孩童性平教育
生活
影音
第1711期
首屆彩虹親子嘉年華寓教於樂 盼普及孩童性平教育
2019-11-01
【記者黃雪瀅、朱姰霖台北採訪報導】小朋友舉起彩虹棒,激動得跳起來搶答問題。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為配合每年10月底的同志遊行,於10月26日舉辦第一屆彩虹親子嘉年華,鼓勵父母帶孩子上街,以親身參與遊行的方式,教育孩童性別平等知識。參與活動的民眾阮財陽表示,活動讓孩子知道社會上有不同性向及性別角色,讓孩子學習尊重彼此。另外,活動邀請來賓說故事,以台灣第一本描寫熟人性侵的兒童繪本《蝴蝶朵朵》為題材,警示孩子在遇到危險時應向父母求助,教育孩子自我保護的重要性。「教育其實是要經年累月,不可能我講了一個故事就知道。」表演來賓水晶麻將認為認為,性平教育的傳遞並不是通過一次活動就能成功。此次遊行是台灣同性婚姻合法後首次舉辦,使活動意義格外重大。然而,同志家庭收養子女的法律尚未完善,目前僅限單身者收養,且無法進行人工生殖。因此現場也提供人工生殖中心諮詢和法律顧問服務,由專家協助未來欲組織家庭的同性伴侶。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常務理事洪于珊觀察,台灣擁有好的醫療資源,人工生殖技術也相當進步,但僅提供給不孕的異性戀夫妻。因此,洪于珊希望人工生殖可以開放給單身的女性或者同志家庭。儘管同性婚姻專法已通過,同志族群在生活中仍處於相對弱勢。活動除了為同志家庭發聲,也示範如何透過親子活動傳遞性平教育,期盼同志家庭的養育權利能獲保障的同時,家長也能給予孩子足夠的性平教育。https://youtu.be/PB1gYG1LRhY
【移工泰熱情】首屆國際藤球賽 促進國民外交
體育
第1694期
【移工泰熱情】首屆國際藤球賽 促進國民外交
焦點
2018-12-26
【記者蔡明衡台北報導】「Su Su! Su Su!」(加油!加油!)伴隨一陣泰文歡呼聲,由泰國移工組成的ARTONG藤球隊攻擊手一個後空翻,在空中使出倒掛金鉤,扣殺成功,搶下第一局比賽。無奈二三局體力消耗過多,導致失誤連連,最終不敵中華白隊,僅拿下亞軍。今年是台灣首度舉辦國際藤球賽,除地主中華藍白兩隊外,其餘比賽隊伍皆由來自泰國的移工組成。中華民國藤球協會理事長蔡鴻鵬表示,透過這場比賽,不僅可以與移工建立交情,更可以提升台灣對藤球的關注度。 中華白隊背號7號攻擊手陳冠宇高高躍起,試圖用腳擋下對手Number One的攻擊。 圖 /蔡明衡攝從分區賽一路殺到八強的泰國球隊THUN FC.隊員他威吳(Chamnan Taweewut)表示,藤球在自己家鄉的知名度極高,經常看見路上有人在打籐球。另一位隊員普湯(Phuttham Wichit)則分享,在泰國多數人非常年輕就接觸藤球,甚至國小就會舉辦藤球比賽讓學生參加。「在台灣,我們會自己蓋藤球場地。」他威吳表示,台灣缺乏藤球正式場地,通常移工們會選在生活區域附近,如工廠、住家周邊的空曠處找一塊平滑的水泥地,再自行蒐集一些線、網子等材料,組裝出能夠打球的場地。「平常我們放假或下班的時候,都一定會跑去踢籐球。」在台灣工作的普湯分享,藤球是他們生活中的一大部分,不僅是很好的運動,更是聯絡感情及認識新朋友的方式。本次比賽拿下亞軍的ARTONG隊,去年在新北市舉辦的潑水節藤球邀請賽中,與中華白隊曾有過一戰,當時是由ARTONG勝出,拿下冠軍。本屆四強賽一開始ARTONG遭遇強敵NUMBER ONE,經過兩盤激烈纏鬥後,終於殺入冠軍賽。決賽第二局開始,中華白隊靠著發球手鄧聲和穩定發球、攻擊手的犀利殺球,力壓對手,一舉殺出一波11:0攻勢。加上中華白隊第三局比賽全員穩定發揮,成功奪下藤球王寶座。 第一屆國際移工藤球王爭霸戰賽後頒獎典禮,冠軍隊中華白隊,亞軍ARTONG,以及兩隊季軍NUMBER ONE及PANLUK WHAY。 圖/蔡明衡攝中華白隊選手鄧聲和回憶,比賽中曾遭遇亂流,直到教練換上來自台北海洋科技大學的替補攻擊手陳冠宇才成功反擊。鄧聲和也笑道:「雖然辛苦,但拿到冠軍一切都值得了。」而ARTONG隊隊員阿倫(Promdong Arnas)則表示,這次比賽非常成功,若未來還有類似比賽,很樂意再度參賽。他更大讚:「台灣藤球環境越來越好,中華隊一直在進步,而且進步非常快!」 中華白隊背號7號攻擊手陳冠宇在冠軍賽時,一記後翻倒掛金鉤扣殺成功,為中華白隊拿下重要一分。 圖/蔡明衡攝「這些移工們以後回到自己國家,會記得台灣是個友善的地方。」中華民國藤球協會理事長蔡鴻鵬解釋,舉辦本屆藤球比賽,除提供場地給予移工朋友們切磋球技外,同時也是另類國民外交的展現。就讀國立東港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中華藍隊的選手李信嶸則表示,雖只有短短一場比賽,但在與移工們切磋時獲得不少,也看到不同的藤球技巧。 NUMBER ONE隊伍背號7號攻擊手,展現自身協調性及滯空能力,預備扣殺。 圖/蔡明衡攝 冠軍對戰,亞軍ARTONG攻擊手準備攻擊,而中華白隊選手鄧聲和至網前預備防守。 圖/蔡明衡攝
網路成街舞擂臺 首屆線上賽降參與門檻
體育
第1692期
網路成街舞擂臺 首屆線上賽降參與門檻
2018-12-13
【記者劉信秀台北報導】影片中,舞者自然且流暢地擺動肢體,但背景不是街舞大賽炫麗的舞台,而是普通的練習室或家中,這是「全國線上街舞大賽」。由全國大學嘉年華的主辦團隊HUG和台灣街舞圈媒體Timing所舉辦的全國線上街舞大賽,於11月15日到22日正式展開,並在本月7日公佈冠軍名單,是台灣首度以網路線上形式舉辦街舞賽事,共有104人成功報名參與。 參賽者只需要在社群軟體Instagram上發佈影片,並標註指定hashtag(主題標籤),不需要任何報名費即可參賽。 圖╱截自HUG_Timing的Instagram全國線上街舞大賽旨在將參加街舞比賽的成本降低,藉此吸引更多年輕族群願意嘗試投入這項運動,並關注街舞相關資訊。本屆賽制為,在社群軟體Instagram上發佈限時動態及一分鐘指定曲舞蹈影片,並標註指定hashtag(主題標籤)即可參加,主辦單位會透過發佈節目的方式公布名次結果,且每位參賽者都可獲得評審的專業評語。比賽發起人、國立台灣大學學生金爾君提到,此次參賽人數遠超過原先預估的60人,在社群軟體的曝光效應也讓本場賽事受到許多人關注,讓他更有動力舉辦下一屆比賽。 首屆線上街舞大賽於本月7日公佈冠軍名單,選手可在任何地點拍攝指定曲舞蹈並上傳影片,即可參賽。(圖為示意圖) 圖╱劉信秀攝獲得本場比賽前五名、義守大學學生黃禹豪說:「這個比賽很酷,多了一個平台可以分享自己,而且很方便。」他認為能夠省去車馬費和報名費,僅需透過錄影即可參賽的賽制,讓街舞文化在網路世代能被更多人看見與瞭解。同樣獲得前五名、台北市立大學學生小虎(化名)則認為,過去現場的街舞大賽會有比賽時間與地點限制,但線上比賽解決了這樣的問題,若往後有類似的活動仍會想要參與。然而黃禹豪指出,線上比賽的缺點是無法與其他舞者直接交流並感受現場氛圍,若真的要推廣街舞文化,現場比賽能感受到的震撼及獲取的知識仍遠超過線上比賽。金爾君也提到,這是舉辦本次比賽的最大困難處,有些街舞圈的前輩會質疑線上街舞的精神,認為網路上的影片不能算是比賽,他說:「他們認為街舞要尬就要現場尬,但我的目的並不是要取代線下的比賽,而是將好的內容推廣給新生代的人。」他指出,街舞比賽過去也經歷許多轉變,比賽形式本來就會根據時代背景有所調整,因此期待可以透過尊重與包容,讓街舞文化在多元的舞台上被看見。本次評審張維宸(小黑老師)在公布冠軍的節目中說:「從影片背景就可以知道這個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身份,他有多麼熱愛跳舞這件事情。」他認為,參賽者能在繁忙的生活中透過一分鐘的影片傳遞出對於舞蹈的熱情及能量,是很值得鼓勵的。因此他也強調,在評審的過程中他並不將這次的活動視為比賽,而是大家將作品放在網路平台上互相交流的機會。 活動主辦人金爾君(右)及評審小黑老師(左)講評北市大學生小虎的舞蹈,提出抓出指定曲中不同音軌細節的重要。 圖╱截自HUG_Timing的結果公佈影片HUG 創意總監李定衡表示,未來將定期舉辦線上的街舞大賽,透過主題、歌曲、評審的更換,讓它成為常態性的賽事,並嘗試推廣到國際上。金爾君也期待,未來定期舉辦後,能讓舞者將參加比賽視為習慣,透過在網路平台的曝光,讓街舞文化繼續擴展和發酵。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