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709期
重現在美情景 李珮瑜憶駐村時光
焦點
2019-10-17
【記者黃雪瀅高雄報導】美國西岸有大面積的沙漠荒地,佈滿約書亞樹,往上散開的葉片如煙花一樣,是約書亞樹的特徵。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的李珮瑜,去年八月在美國洛杉磯18街藝術中心駐村,為了重現當時在美國經歷的感受,於12日起舉辦個展《美國時間》,連結當地經驗對他在藝術創作上的啟發。 翻開所拍的照片,原來約書亞樹國家公園園區是黃色的,與記憶中的粉橘色不一樣。 圖/黃雪瀅攝李珮瑜將展場分為三個展間,展間內容為美國餐廳與植物的靜物擺設、約書亞樹國家公園場景的再現,以及從美國流浪漢的姿態聯想到親密經驗的呈現。他表示,幼時養成的靜物素描,是對事物思考的起點,「會去想物品這麼擺設的原因。」經過美國的駐村經驗,他也開始從觀察中結合自身經驗,並獲得感受。他說:「這次展覽主要對當下獲得的感受進行描述,以視覺呈現感覺。」將感覺的形塑過程具體化。在展間當中,李珮瑜也規劃重現穿越洛杉磯約書亞樹國家公園的記憶。將身子放低,穿越擺放展品的平台,進入到粉紅色的空間後,轉過身,約書亞樹國家公園通過他的回憶呈現出來。他解釋,印象中的那片荒地,若沒有車輛經過是一片很寧靜的大地,充滿粉橘色的色調,很溫暖、很感動。而當時的他是回頭觀看整片荒地,他說:「我希望觀展者體驗穿過再回頭看的身體感受,體會那時的身體經驗。」 進入李珮瑜記憶中的約書亞樹國家公園園區之前,需要低下身越過,再轉過身,才能看到浩大沙漠上的陶製約書亞樹。 圖/黃雪瀅攝在李珮瑜回憶中的沙漠荒地有許多岩石,他希望在展場擺出記憶中鬆軟的岩石型態,他原是想以保麗龍等材質作為媒材,但他發現大型的單人沙發「懶骨頭」更能表現出那股鬆軟的視覺,因此,他為岩石挑選纖維包裹在懶骨頭外。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纖維組的廖妤珺接受李珮瑜的委託,編織出作品所欲傳達對石頭樣態的感受,廖妤珺認為,纖維一般比較容易讓人聯想柔軟的事物。回國後,形狀怪異的約書亞樹也開啟李珮瑜對樹的凝視,樹幹的生動姿態令他著迷,使他開始對植物產生熱愛。他將千年木與雞蛋花這兩種完全不同的植物嫁接在一起,並稱為「台灣影子的約書亞樹」。他回想首次看見約書亞樹,是透過何明桂藝術家的畫作〈Joshua Tree(約書亞樹)〉,但並未體會到對約書亞樹的意義。在美國實際見到約書亞樹後,他回國又重見這幅畫,才驚覺原來過去就已經從藝術家的目光見過此種樹。 李珮瑜說明,未見到真實的約書亞樹之前,已經從畫認識藝術的約書亞樹,那時的他還未獲得畫所帶來的意義。 圖/黃雪瀅攝展場的末端,兩大棉被垂掛在白燈下,如老舊的棉被正在陽台曝曬。李珮瑜觀察到舊金山的街景中有許多美國流浪漢,他們用雙手環抱自身,這樣的擁抱動作在他的注視下凝結並深深吸引他,擁抱時肌膚相觸的黏膩感,也讓他聯想起與愛犬——逼逼之間擁抱的親密經驗。而觀展民眾劉嘉煇在與棉被貼近接觸後,則想起幼時躲在母親懷裡撒嬌所獲得的安全感。 白燈下,棉被就在陽光下曝曬。李珮瑜通過棉被的蓬鬆感描繪與愛犬肌膚接觸的感受。 圖/黃雪瀅攝
藝文
第1670期
以作品與世界對話 張雅為舞出新生命
2017-12-20
【記者徐湘芸台北報導】一會兒與男舞者共穿一件大襯衫來回旋轉,一會兒手持蠟燭置於眼前、呆坐在椅子上。張雅為的編舞創作中,每一秒動作都難以預測。現就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的張雅為說:「舞蹈對我來說是一種手段,最重要的是找到如何跟世界溝通的方法。」 現就讀北藝大舞蹈所的張雅為,目前也在寶藏巖擔任駐村藝術家,圖為他於自編舞作《恰恰恰》中的演出。 圖/徐湘芸攝曾參與許多劇團、舞團演出的張雅為,今年冬天也受邀至台北國際藝術村-寶藏巖擔任駐村藝術家。經歷豐富的他,談起編舞眼神中仍充滿熱情,接觸舞蹈十餘年,身體的思考已更先於大腦,「拋出問題去尋找解答,每一次都可能會遇到新問題,但也會有所成長與進步」。張雅為的作品以獨舞、雙人舞為主,「我喜歡以關係為題材,故事來自對生活的淬煉。」他提到感情在生活佔有相當大的比例,而「關係」又是最直接的。他想在類似的故事中,玩出不同模式的互動,張雅為也強調,作品較少精心設計的橋段,更強調於身體當下的反饋。劇情也不會有特定的「正解」,讓觀眾在觀看時是自由的,離開時帶走的才是自己的故事,「留一些有餘韻的結尾,也是給觀眾很好的交代」。 張雅為的展演不設舞台界線,邀請民眾一步一步接近舞者、從四面近距離觀看展演。 圖/徐湘芸攝在理髮廳裡與他人共舞,或是在電子花車前自由擺動肢體。「我想研究舞蹈存在於生活的可能性。」張雅為曾進行一系列「以舞蹈為日記」的創作,作為一個熱愛創作的人,他認為無論金錢或時空上有限制,還是應該想做就去做。於是他連續一個月到不同的場域,依當下心情狀態跳出相應舞蹈,僅獻給那一天,隔天不再重複。他說:「那個當下就是曇花一現的東西,也是創作很美的部分。」 張雅為自編舞作《恰恰恰》中,舞者在表演過程中,互換彼此的著裝,表現生活細碎但美好樣的貌。 圖/徐湘芸攝「舞蹈對我來說不再只是某種技巧,而成為一種語言。」張雅為表示,人會悲傷或喜悅,是無法用金錢滿足或以科學衡量的。唯有藝術的介入,才提供一個寶貴的契機,能讓人再次感受那些情緒,「就像我可以因為一支舞蹈,在這個地方產生一些化學反應,與這個社會或世界有所連結」。不限於過去黑盒子式的表演,張雅為說:「在國外這件事很常見,但在台灣卻會被當成很另類的事。」他提到,近期台灣才慢慢導入開放式的展演,隔著觀眾與表演的那一堵牆漸漸消弭。「舞蹈或藝術,不該是創作者關起門來,自己悶著頭去做的事。」他說。 張雅為自編舞作《恰恰恰》,以日常生活為題材基底,著重在「關係」上的描寫以及表現。 圖/徐湘芸攝
藝文
第1637期
【專欄】為偏鄉童築夢 謝思盈「樹」希望
2016-11-16
謝思盈在紐西蘭駐村時,與藝術家Andrea共同探討沿海環境課題並設計希望樹活動讓孩童參與。 圖/謝思盈提供【記者楊采翎台北報導】「那時候每天早上醒來都考慮休學。」從事藝術創作十餘年、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學生謝思盈,大學畢業那年決定走上藝術管理之路,面臨極大轉換壓力。如今她突破關卡,展出這一年走訪紐西蘭及各國偏鄉,關懷環境與偏鄉教育的藝術計畫成果。從小學到高中都念美術班、大學主修藝術創作的謝思盈,可說是標準的美術專才。大學畢業即申請赴英國繼續念藝術創作的她,突然心思一轉,改念北藝大藝管所。「為什麼做藝術創作需要一個學位?」不願受限於學院的藝術思維,謝思盈決定修習藝術管理,另闢新的創作方式。面對突如其來的轉變,親友卻不贊成,謝思盈提高音調說:「全部人都是反對的。」連父母都不明白為何她要放棄藝術創作去念行政類別的藝術管理。對台灣藝術環境來說,藝術行政工作薪水低且高工時,很少藝術家願意投身此行。但謝思盈卻認為,藝術家缺乏藝術行政根本無法存活。研究所的第一年,她運用管理模式從事「希望樹計畫」等,並讓計畫越滾越大,證明跨出學院仍舊能從事藝術創作,未來出路不會侷限在畫廊或藝術教育。 謝思盈在瑞濱國小教導學童如何創作屬於自己的希望樹,在過程中陪伴學童成長。 圖/謝思盈提供談到「希望樹計畫」,謝思盈隨手拿起杯墊,興奮的說:「跟妳說這個是很特殊的材質,也可以拿來做結晶樹!」生長在新北市瑞芳區的她,觀察瑞芳潮濕的氣候形態,想出利用特殊吸水材質的紙及含有鹽分的無毒化學試劑,讓紙可以依照顏料分布長出不同結晶型態。結晶樹歷經蛻變的期間,她便陪伴孩子觀察小樹成長。「在偏鄉,我們的存在很重要的。」謝思盈發現偏鄉孩子都抱持著國中畢業就工作的想法,對未來的想像貧瘠,也未曾學過專業的藝術課程。她希望藉由長期陪伴與培育,讓偏鄉的孩子能對藝術及未來有更多憧憬。從一棵滿載希望的樹開始,謝思盈走出不凡的藝術歷程。帶著希望樹,她的藝術行動已深入台灣、中國偏鄉及南半球,關懷偏鄉教育、環境教育等多項議題。回顧這些努力與成果,謝思盈表示:「可以看到小小的策展團隊成為另種藝術的可能。」 透過特殊吸水材質的紙及含有鹽分的無毒化學試劑,在溫暖的環境條件下,每棵希望樹可以依照顏料分布長出不同結晶型態。 圖/謝思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