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心喻台北報導】「比賽開始!」裁判一聲令下,雙方機器人緩緩向對方移動,距離咫尺時,戰火一觸即發,雙方迅速扭打在一起,爭相刺破對手身上的氣球。16日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行「2019年全國二足機器人競賽」,以二足機器人為焦點,並在今年首創「機器人戳氣球對戰賽」,為活動增添新意。
現場氣氛緊張刺激,雙方機器人在糾纏中難分勝負,場邊也響起觀眾的加油聲。 圖/呂心喻攝
二足機器人須具備頭、軀幹、雙手、雙足等構造,並在各部位設置不同馬達,以呈現人類活動時關節的連動狀態。戳氣球對戰賽中,雙方隊伍各派出兩隻大小約手臂高度、身上黏有氣球的機器人。機器人手持裝有大頭針的竹筷作為武器,參賽者須遙控下達指令攻擊對手,由剩餘氣球多者獲勝。接連的氣球爆破聲增添比賽刺激感,場邊更不時響起觀眾的驚呼聲。
雙方機器人由各自的區域向中間移動,並在交叉處向對方出手開始攻擊。 圖/呂心喻攝
賽前參賽者反覆討論氣球及武器安裝位置,除了要避免遭受攻擊,也要利於出手制勝。華夏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學生吳祥豪提到自己熱愛挑戰,而戳氣球比賽是他從未嘗試的項目,「有點像心理戰,要猜測對方會將氣球和武器放在哪裡,去攻破對方防線。」他表示,比賽過程比想像中有趣,他會在場邊觀察對手後調整機器人的攻擊模式。臺師大機電工程學系主任楊啟榮說明,二足機器人的控制難度和門檻較其他種類機器人高,因二足機器人牽涉雙足的動態平衡,雖讓其動作有更多可能性,卻不易操控。
二足機器人出手迅速,加入格鬥賽的程式後,能輕鬆將對方的氣球一擊而破。 圖/呂心喻攝
冠軍得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學生彭博謙與隊友特地為比賽北上,他表示自己與隊友已建立默契,兩隻機器人在場上會互相配合、隨機應變,「玩久了就知道哪個地方比較不容易被攻擊,也不會自己戳破。」他分享致勝技巧,將竹筷折一半捆在一起再黏上大頭針,能加強攻擊穩定度;另外,寫完攻擊程式後用寶特瓶練習、測試出擊點位,可幫助比賽時掌握出手力道與時機。兩人滔滔不絕地闡述比賽準備過程,並透露與機器人已產生革命情感,彭博謙笑說:「他(機器人)是我的生命,誰碰他我就想跟誰拚命。」
冠軍隊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學生彭博謙(右一)與隊友及二足機器人合照,兩人直言獲得冠軍非常意外。 圖/呂心喻攝
比賽裁判、戳氣球項目設計者張育誠說明,若選手針對此項目設計完整程式碼,將能提高致勝機率。他說:「賽前練習愈熟、戰略布置愈精緻,加上過往實戰經驗,肯定會有幫助。」他欣慰地說道,新項目確實達到預期效果,為本次比賽增加幾分趣味和競爭氣氛。楊啟榮也指出,此項目有發展潛力,未來因應科技可增設影像辨識或感測器,使二足機器人的發展方向更多元。
一方機器人將其他敵隊打倒後獨自站立,仍可見其頭上的氣球已被擊破。 圖/呂心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