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江虹新北報導】雙方選手屏氣凝神,聚焦在棋盤格上。2025新北市體育盃全國圍棋公開賽9月28日在新北板樹體育館舉辦,近千位選手報名參賽,其中有不少大專生報名參與,而裁判與工作人員中也不乏出現大學生的身影。
根據《大學報》報導,當選手達到一定程度後,因升段困難而轉換角色的選手不在少數。臺北市立大學呂辰栩從小接觸圍棋,熟悉比賽流程,現已取得圍棋五段資格和裁判證,並擔任本次賽事裁判,協助賽程安排、選手報到、計算地盤與判定輸贏。升上大學後,呂辰栩較少下棋,多在棋院授課,因此謙虛地表示,自身缺乏信心而未參賽,認為擔任裁判也是另一種磨練,他補充說:「來當裁判可以賺錢,又可以幫助小朋友。」
大學生在2025新北市體育盃全國圍棋公開賽擔任工作人員,協助比賽事務。 圖/江虹攝
國立臺北大學王宣皓則擔任機動組工作人員,他認為參賽和擔任工作人員的心境完全不同,「自己參賽的話,開幕典禮來賓致詞時,會焦慮,希望立即開賽,相反的作為工作人員就較為輕鬆,不必擔心這麼多。」談及未來規劃,他認為目前以學業為主,未來進入社會後,圍棋教學將會作為副業。
比賽現場,參賽選手整齊就座,專注於棋盤對弈,展現認真比賽的氛圍。 圖/江虹攝
除了轉換跑道的棋手,本次賽事中依然有大學生以選手身份持續參賽,文化大學蘇奕郎這次參加二段組,他說明心態上的轉變,「小時候勝負心比較強,我想贏。」然而,現在不同於過往,參賽時開始能以平常心看待。提到印象深刻的賽事,蘇奕郎分享,其中一局對方落子速度快、氣場強大,而自己每手棋都需花大量時間思考,顯得猶豫不決,造成自己不小的心理壓力。
不同年齡層的棋手同桌比賽,整齊擺放棋具,參賽者依規落子對弈。 圖/江虹攝
對於未選擇持續投入比賽或挑戰職業的選手,新北市樹林區體育會圍棋委員會主任委員王學斌說:「自己所帶出來的學生,只要願意擔任比賽工作人員或裁判,都願意給他機會。」他談及在圍棋比賽中,轉換角色、擔任裁判和工作人員也是一種傳承,同時歡迎年輕世代加入賽務工作,期待透過多元方式延續對圍棋的熱情。最後,關於賽事舉辦,王學斌說明,雖然賽事程序多且負擔大,只要維持一定的內容品質,仍願意舉辦大型比賽。
大學生在圍棋界能有各自不同的發展,隨著時間會有在職位角色、心境上的轉變。 圖/江虹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