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倚瑄報導】「學費要取消,不是增加!」、「獎學金要強化,學費要消除!」學生們高喊口號,表達對政策的不滿與訴求。於10月28日葡萄牙共和國議會對國家預算案最終表決當日,數百名大學生聚集在里斯本(Lisboa)羅西烏廣場(Rossio),抗議政府決定自2026年起將解除高等教育學費凍漲上限,並取消碩士學費天花板。
數百名學生於里斯本街道上高舉看板,抗議學費調漲的新政策。 圖/勞倫索提供
抗議由反學費運動組織「沒有人被落下」(Ninguém fica para trás)發起,並以全國各大專院校學生會號召學生參與。儘管當天下著大雨,學生仍冒雨前進,在里斯本街頭齊聲呼喊口號。「我們的核心訴求,除了廢除學費,更希望建立一個具尊嚴、民主且免費的高等教育制度,讓每個人都能在平等的環境中獲得受教的權利。」來自里斯本大學(Universidade de Lisboa)的抗議學生恩里克.勞倫索(Henrique Lourenço)說道,學生在住宿、交通及生活開銷上已承受龐大壓力,在未來還需要為公立教育支付更高額的費用,對經濟條件有限的學生而言極為不公平。「學生應該能平等追求學業與人生目標,不應被經濟或社會階級所限制。」他補充道。
學生們呼籲政府「學費要取消,不是增加!」,表達對學費上限解凍的不滿。 圖/取自AbrilAbril
葡萄牙政府於9月3日公布《2026年國家預算草案》,提出自2026年起將解除高等教育學費上限。該公告一出,引發學生群體強烈反彈。目前葡萄牙大學年度學費上限為697歐元(約新台幣2萬4775元),新預算案則將上限調漲至710歐元(約新台幣2萬5237元)。根據《葡萄牙憲法》第74條第3項第e款明定,國家應「逐步實現各教育階段的免費化」,學生團體因此批評政府背離原有承諾。「今年高等教育入學人數創新低,許多同學因無力負擔學費與生活費被迫放棄升學,此次調漲無疑是雪上加霜。」就讀波爾圖高等工程學院(Instituto Superior de Engenharia do Porto)的阿豐索.索薩(Afonso Sousa)說道。在學費調漲的同時,獎學金及補助也逐步減少。提供研究獎助的國家科學與技術基金會(FCT, Fundação para a Ciência e Tecnologia)更於7月遭政府裁撤。就讀阿爾梅達・賈雷特中學(Escola Secundária Almeida Garrett)的大衛(David)表示,他與身邊的同學都擔心未來獎學金制度將被削弱,其他研究相關計畫也恐怕會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我對做研究充滿熱情,但很難想像在這樣的環境下繼續走這條路。」大衛說道。
「我認為高等教育正變得越來越菁英化。當入學的關鍵取決於金錢,而不是學生的能力與努力,那這就叫做菁英化。」索薩說道。對許多學生而言,這場抗議不僅是反對學費調漲,更是一場關於教育平等與社會階級的辯論。勞倫索認為,公民為了提升學歷、改善生活條件要付出如此巨額的金錢實在不公平。在里斯本大學攻讀碩士的安娜(Anna)說:「在學費調漲前,階級分化已經十分明顯,許多人之所以不上大學,單純因為經濟條件不允許,此政策只會讓分化更嚴重。」
安娜認為,政府調漲學費將迫使經濟條件較弱的學生放棄升學機會,讓社會階級分化更嚴重。 圖/索薩提供
儘管學生抗議聲浪不斷,葡萄牙共和國議會仍於同日通過《2026年國家預算案》。「我們會持續奮鬥,繼續舉行示威、集會,張貼海報與布條,直到政府正視學生的聲音。」勞倫索說道。索薩也表示,學生應團結起來,在面對不公政策時挺身而出,讓執政者真正以人民權利為核心治理國家。
葡萄牙各地的大學生也自發在當地展開抗議行動,反對國家預算案調漲學費的決定。 圖/索薩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