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逆風劇團盼消弭歧視 提供安置兒少對話空間
生活
第1796期
逆風劇團盼消弭歧視 提供安置兒少對話空間
焦點
2024-10-18
【記者黃伊晨台北報導】長期致力於幫助社區高關懷少年的逆風劇團,13日下午在大稻埕逆風樓咖啡館舉辦「安置機構兒少-賦歸之路與當前挑戰」主題講座,討論因家庭失能或犯罪的兒少,進入安置教養機構後的生活,以及離開機構重回社會後面臨的挑戰。講座邀請兩位受安置經驗者,分享在安置機構的生活經驗,同時也請到在安置機構服務的社工,和聽眾展開安置議題對話。 講座後,主辦方將與會者分成三個小組,一起動手製作創意「社會安全網地圖」。他們先是將面具放在海報中心,擬作受安置的孩童,接著用各式布料、毛線、便條紙等素材拼貼,描繪安置孩童的想法與需求。有聽眾拿出畫筆,畫下安置孩童所期盼的完整家庭樣貌;有人則是拿出便條紙,逐一寫下孩童離開安置所後,所面臨的住所、三餐、金援等種種生活問題。講座對談結合手作活動,創造更多經驗者和聽眾互動交流的機會。 目前就讀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的田霈,因為就讀相關科系而報名參加。他表示現實生活中較難接觸到安置經驗者或機構工作者,藉由講座中經驗者的實際生活經驗,與安置社工的工作模式介紹,讓自己對機構運作有更清楚的認識。講座主持人,同時也是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的臺大法律系學生林佳緯表示,因為高中時就讀人社班,因此接觸過諸多社會議題,也對兒少議題很有興趣。他認為大學生在空閒時可以多參與此類講座活動,「將關懷社會的種子埋在心中,以後在各行各業的眼界都能會更加廣泛。」將活動中的所見所聞和生活連結,尋找出自己能實際付諸社會行動的施力點。 與談經驗者之一的小佩(化名),目前就讀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在高中時有過三個月的緊急短期安置經驗。談起從機構恢復正常生活的經歷,他表示當時甚至需要聯手社工,謊稱自己進行了三個月的心臟手術,才能避免老師朋友可能的惡意言語。小佩也提及,安置經驗者希望社會能更友善的對待自己,「兒少安置議題需要改善的從來不是政策,而是大眾對安置兒童的眼光與歧視。」望大眾能收起自己對於安置經驗者的批評,反思目前福利結構的問題。他說:「我希望大家之後再看到少年犯罪等負面新聞時,能夠想起今天的我們(自己與另一名安置經驗者)。我們都是受傷的小孩,正在面對難以掙脫的生活困境。」 小佩提到,並非人人都要成為社工才能對相關議題有所幫助,且要走進安置實務現場非易事。他建議,如果大學生想要為安置議題付出具體行動,可以從身邊資源著手,「大學生反而有很好的資本做研究計畫,用自己的專業改善現行兒童福利系統的不足。」他認為兒少安置問題的改善不該僅依靠制度面,更要從學術領域著手,期待能從藉由學生牽動整個社會,給予兒少安置議題更多關注,嘗試同理高關懷少年的處境,不再抱持歧視與偏見。
傳統金光戲融時事 偶戲館夜遊傳承布袋戲文化
生活
第1759期
傳統金光戲融時事 偶戲館夜遊傳承布袋戲文化
2021-12-08
【記者李謙謙綜合報導】磅礴的配樂、鏗鏘有力的旁白,緊張的劇情不斷堆疊觀眾情緒,所有人屏氣凝神,看著戲偶「大俠百草翁」身著絢麗服裝,飛舞在室外搭建的舞臺中。台北偶戲館4日首次舉辦「夜遊台北偶戲館」活動,從金光戲演出到夜間特展導覽,邀請民眾深入探索偶戲歷史,回味金光布袋戲的魅力。 光興閣掌中劇團負責人鄭成龍說明,「大俠百草翁」(右)為金光戲最早出現的第一男主角,也是首個以丑角為主軸的角色。 圖/李謙謙攝台北偶戲館自去年1月起設置《神匠鬼斧造容顏-臺灣木偶之父許協榮》特展,展出本土第一代戲偶雕刻師許協榮(註)近百件作品,為使民眾感受陳列戲偶的生命力,活動除由台北偶戲館館長蔡易衛導覽特展外,傳承60年的光興閣掌中劇團特從彰化北上,演出金光戲劇目《大俠百草翁-鬼谷子傳奇之四大病毒》,讓經典角色們「活」起來。台北偶戲館專員翁子蔓表示,因金光戲中戲偶造型多使用螢光顏料,夜遊形式更能展現其金光效果,賦予民眾金光戲盛行時期的體驗與想像。註:許協榮(1925-2002)是著名的布袋戲木偶雕刻師,以精湛技藝開創新風格,曾為光興閣掌中劇團製作許多經典布袋戲偶,包含金光戲經典角色「大俠百草翁」。 金光戲偶在造型、色彩上,都有別於傳統布袋戲偶,在黑暗中會看見道具、衣物皆以螢光顏料點綴,表演更結合華麗的燈光和火焰特效,使觀賞效果更驚豔。 圖/李謙謙攝金光戲為布袋戲其中一種演變型態,光興閣掌中劇團負責人鄭成龍介紹其「光」字除豐富的聲光效果,也綜合了角色具金「剛」不壞之身,及沒有提「綱」劇本等含義,「希望大家透過活躍在舞臺上的偶,認識極具娛樂性的金光戲。」本場《大俠百草翁-鬼谷子傳奇之四大病毒》,將傳統劇本結合時下流行題材,除重演社交平台中的熱門影片「黑人抬棺」外,台詞中穿插「實聯制」、「校正回歸」等疫情用語,引起觀眾共鳴、笑聲不斷。 光興閣掌中劇團為配合「四大病毒」主軸,甚至製作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等人的戲偶,以他們的特色語調和名言編排對話,為表演增添互動感。 圖/李謙謙攝結合現代劇場技術和年輕人才的加入,鄭成龍期盼編排更符合新時代的觀賞習慣。現場觀眾王孝章小時候著迷於電視播放的布袋戲節目,但長大後便沒有機會再接觸,看完演出,他重溫兒時對偶戲的熱愛,表演加入許多現代元素令他十分驚喜,「好像布袋戲在跟我一起成長,原來傳統布袋戲也能跟生活接軌。」 光興閣掌中劇團負責人鄭成龍本次演出動員全家,除由他擔任旁白外,妻子負責配樂、女兒負責音效控管、兒子操弄戲偶。 圖/李謙謙攝特展不僅紀錄偶戲的雕刻過程和文化歷史,民眾也能近距離觀察戲偶的精緻樣貌,蔡易衛以閩南語生動模仿角色語氣,帶領大家回顧許協榮對偶戲產業的投入和琢磨。「透過人的雙手賦予戲偶生命和感情,像魔法一樣神秘,引人入勝。」國立政治大學布袋戲研習社成員林品妤分享,看偶戲就像是用抽離的角度觀察人,能得到和看人演戲不同的感動,希望未來有更多年輕人願意主動接觸和了解偶戲。 《神匠鬼斧造容顏-臺灣木偶之父許協榮》特展呈現本土第一代戲偶雕刻師許協榮作品,細膩地造型塑造、深入人物情感變化的雕刻,使戲偶更加栩栩如生。 圖/李謙謙攝
「海島演劇」繹白色恐怖 盼引學生關注人權議題
生活
第1754期
「海島演劇」繹白色恐怖 盼引學生關注人權議題
2021-10-21
【記者黃亭茹綜合報導】劇團「海島演劇」與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會合作,於14日在政大傳院劇場舉辦人權遊台灣系列《那就唱歌吧——蔡焜霖》公演,劇團以台語形式,將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蔡焜霖的真實故事重演。當天也邀請到蔡焜霖和其子,政大應用數學系副教授蔡炎龍於演出後進行現場會談。 蔡焜霖莫名其妙地被警察帶走,在過程中被審問、被拷打、被精神凌虐。 圖/政大學生會提供海島演劇多由青年組成,創辦人林志遠帶領劇團透過演繹歷史,說出屬於台灣的故事。《那就唱歌吧——蔡焜霖》演出從日治時期,到白色恐怖事件,呈現台灣歷史的縮影。「一齣戲就是一段歷史」,他說起劇團宗旨時表示,台灣人往往會把歷史議題歸類成政治問題,但劇團的目的僅是想告訴民眾台灣曾經發生這件事,而歷史未必要落入政治框架。此外,「母語」的傳承也是海島演劇演出形式的一大重點,「每個時代都有各自的語言」他說。 在表演的尾聲,演員們舉著各個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肖像照,以悼念那些凋零的生命。 圖/政大學生會提供蔡焜霖在劇團演出後向觀眾鞠躬,哽咽地道謝,引來觀眾熱烈掌聲。「我被抓時才初中畢業,還沒滿15歲。」他表示,當時被叛十年,獄友都連忙恭喜他,「免死啊......免死啊......」他解釋,當年的十年監禁已經是最輕的判刑。談及被監禁在火燒島(今綠島)其他獄友的故事,有些人只是唱了當時的流行歌《歌唱祖國》、與朋友寫幾封互相鼓勵的書信,就被斷定是「再次叛亂」,最後直接處以死刑。儘管年事已高,談起當時的回憶,他仍禁不住激動情緒。「他們都很天真活潑,卻這樣被判死。」 本故事原型蔡焜霖在座談中不時情緒激動,數度哽咽。 圖/政大學生會提供面對白色恐怖在心裡造成永遠的傷痕,蔡焜霖表示,他最希望能爭取那些無辜生命的尊嚴與自由,認為他們值得人民與政府的正視。「希望觀眾能看到更立體的故事」政大學生會權益部轉型正義小組組長林可貞表示,白色恐怖的歷史包含許多面向,期待運用結合藝術性的演劇吸引學生關心人權議題,並且引起屬於台灣人的共鳴。白色恐怖歷史在校園教育中,充滿各方挑戰。政大法律科際整合所學生孟嘉美表示,這是第二次看海島演劇演出,「透過演劇的形式比較能接觸歷史」他認為,在國高中教育中,往往有家長表達對於「政治介入校園」疑慮與不滿。然而他認為,這樣的政治冷漠現象,某種程度也是威權時期遺緒的延續。 在座談中,蔡焜霖的兒子蔡炎龍表示,盼學生們能勇敢追求自己喜愛的事物。 圖/政大學生會提供「現有的自由是非常得來不易的」,蔡炎龍鼓勵學生們多嘗試、探索自己的熱情之處,不應害怕自己的想法與他人不同。「就是和大家一樣的年輕人(白色恐怖受難者),生命就這樣莫名奇妙地被終止。」他認為當今學生有更充分的機會去認識不清楚的過去,反而是許多「大人們」仍活在既有思維中,他勉勵學生們記取教訓,避免悲痛的歷史再度上演。 來到政大傳院劇場觀看表演的觀眾,在表演結束後大多感動落淚。 圖/政大學生會提供  
戲台冷暖誰人知 失去觀眾後的酬神戲
專題
第1743期
戲台冷暖誰人知 失去觀眾後的酬神戲
焦點
2021-03-18
彰化縣溪州鄉,每年正月17日前後可見整排布袋戲棚演出,這些布袋戲都是信眾聘請來還願,或是祈願神明能協助達成自己的願望。 圖/邱海鳴攝【專題記者詹和臻、陳卓希、邱海鳴、江俊緯綜合報導】三台畫押斑斕宮廷的戲棚,搭建在廟口前閃耀七色光彩,聲聲唸白中,人、仙、妖、獸爭豔鬥法。然而,戲偶眼中卻望不見觀眾,錄製的南、北管音樂盼不來掌聲喝采,手中的刀槍劍戟也似因劃不開夜色,無力地比劃著。「時代進步,大家都看電視、手機,哪有人要看布袋戲?」布袋戲團操偶師鍾育玲在六尺見方的後台獨自演出。布袋戲轟動大街的景象已不復見,曾需要七、八人分工才能演出,也因考量市場萎縮後的成本,錄音機取代樂隊,而操偶師人數不足,也讓本應在掌上大顯神通的戲偶,只能被隨意架在台上湊數。失去觀眾的野台戲,除了神明,沒人知道它曾經開場,又何時謝幕。 放置於後台繩索上的布袋戲偶,在沒有喧鬧與掌聲的環境下略顯孤寂。酬神戲的榮景不再,雖仍有劇團演出,但面對台下空蕩的光景,演出只剩象徵意義。 圖/邱海鳴攝<b>酬神方式增加 戲約少劇團受衝擊台灣的戲曲都跟宗教信仰有關,戲班演戲目的不為復興中華文化,是要酬謝神恩。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解釋,凡是神明誕辰和開宮紀念日等重大慶典,或是神明遶境、進香等重要宗教儀式,都會在廟裡做戲以示慎重,「所以我們一般來說,跟神明有關的,都稱為酬神戲。」台灣較常見的酬神戲班,分別為歌仔戲與布袋戲。而不論酬神戲種,演出正戲前都須以「扮仙戲」開場,扮仙分為三類:三仙戲、八仙戲及天官戲。戲台上,演員配戴鬍鬚、拄著拐杖演繹李鐵拐、呂洞賓等八仙,神明依序出場、相繼對拜,齊聚戲台後大開宴席,並向台下潑灑米酒、喜糖,詮釋神明賜福人類的過程。 歌仔戲演員的妝扮皆獨立完成。先用粉膏打底,再用粉餅按上厚厚底妝,勾勒黑色眼眶後,再畫上鮮明色彩的眼影,並抹上腮紅凸顯角色特徵,酬神前每個細節都不能馬虎。 圖/邱海鳴攝廟方主動聘請酬神戲之外,信徒願望達成後,也會請戲班演戲還願、酬謝神恩。「從下午演到晚上謝謝神明保佑,也祈求全家身體健康。」90歲信徒莊朝宗分享,他每年都會請戲班慶祝佛祖生日。於坪林崑山慈瑤宮擔任住持的詹文璋認為,過去信徒比較尊敬神明,許願時承諾會以歌仔戲這類大戲酬謝,再窮都會想辦法請戲班演出,「現在信徒的心態是,我為什麼要花大錢請歌仔戲?放電影就好了,反正一樣是酬神。」今昔對比,信徒酬謝神明的心意依舊,但是還願方式隨時間改變。操偶師鍾育玲無奈道出,與過去相比,酬神戲演出數量大約少三成。隨時代改變,廟宇活動從群體逐漸轉為個人參與,民眾合力出錢聘戲的情況也減少。士林神農宮總幹事簡有慶解釋,人們酬神心態改變,現在多變為簡便地捐香油錢、拜牲禮,不再堅持請戲班。酬神選擇性變多、人們心態轉移的情況,讓戲班大受打擊。<b>台下無「人」 酬神戲淪為形式「戲都沒有人在看。」新乾坤布袋戲團的操偶師陳怡貞感嘆說道。從聲音喧鬧的布袋戲棚內向外看,棚前不見觀眾,只有焚燒金紙時的裊裊炊煙相伴。現年60歲的陳怡貞接下家業已40餘年,他回想剛入行時的盛況,對比如今雖多數廟宇和信徒仍會在慶典、還願時請戲班演出,劇團卻面臨觀眾流失的窘境。 布袋戲台突兀地搭在產業道路上,而台下卻空無一人,只剩操偶師獨自擺弄著布袋戲偶。 圖/邱海鳴攝身為宜蘭人的林茂賢有感而發:「我那時候沒有遊樂場、電腦和電視,很多孩子跟我一樣,就是在廟口長大。」而服務社區10餘年的新店頂城里里長王明藤感嘆,社區參與人數日益稀少,扮仙戲甚至不到10人觀賞,「大家甘願在家裡看電視,也不要出來看戲。」傳統戲曲市場萎縮,也是導致看戲觀眾減少的因素。文史工作者許泰英便表示,有些廟宇改為播放扮仙影片,以省成本且順應觀眾偏好,「或有的廟是下午請布袋戲,晚上放電影、辦卡拉ok晚會。」詹文璋豪邁地說:「反正酒喝下去,台上在演什麼沒有人知道啦!」「不能說沒有人在看,有神在看啦!」操偶師陳怡貞笑說。他讓掌上戲偶耍出一手好刀的同時,也不忘訴說對布袋戲的堅持。即使無人觀戲,「但戲該做足多久就該做多久。」他也提到,自家布袋戲團皆使用木製戲偶,做工細,一尊要價5、6萬,他更自信地說:「你看隔壁那台,再看我的,你說誰的好。」陳怡貞展露對自家布袋戲的驕傲。<b>廟埕減少 劇團演出空間受壓縮「宮廟不再像以前擔負起多重的社會功能了。」林茂賢說明,早期地區發展多以「廟」為軸心向外延伸,廟宇兼具地方信仰、商業中心功能,也是孩子的娛樂及教育場所。投身研究宮廟文化的簡有慶指出,現代社會轉型後,廟宇只有純宗教信仰的功能。觀察民俗活動已15年的許泰英,以台北市中山區的保儀大夫祭典為例,早期當地只是農村,居民以收繳丁口錢來集資,並由土地公廟、居民中心,或是一般住宅輪流供奉保儀大夫。然而在都市都市發展過後,居民對群落漸漸失去認同感,這項祭祀文化便難以維持,於今年停辦。 媽祖繞境是新北市八里區的一大盛事,居民會齊心協力準備參拜物品、遶境演出等事宜。此節慶可維繫居民感情、凝聚社區認同,可見宗廟文化對八里區具有多種面向的意義。 圖/邱海鳴攝林茂賢指出「都市化」為重要影響因素。歌仔戲和布袋戲等傳統藝術與廟宇有密不可分的關聯,「但都市地區寸土寸金,很多廟沒有廟埕(註1),酬神戲就會不見。」註1:廟埕為廟宇前的空地,提供居民舉辦法會、酬神或辦桌等活動。多數劇團對演出空間縮減有感,鳳舞奇觀布袋戲團副團長陳正雄說明,都市中的廟宇較少演戲酬神,「戲台來了,廟就沒位置站人。」他表示,搭建戲台會影響信徒參拜動線,酬神戲觀眾被迫移往路邊或對街等剩餘空間,導致民眾觀看意願降低。<b>削價競爭品質降 部分劇團力求創新陳正雄說明,傳統觀念中,以人主演的歌仔戲是大戲,是多數人酬神的選擇,一天費用高達5至7萬元,因此部分廟宇習慣聘請戲班數量更多、戲酬更低的布袋戲團。但日益增加的新劇團,瓜分諸多老劇團的演出機會,也導致布袋戲團生存的困境。團數增加、劇團接案門檻降低,導致酬勞跟著下滑。「布袋戲只要買了道具就可以去接戲。」陳正雄無奈地說,民國70、80年代的錄音布袋戲,單日戲酬約7000元;直至今日,酬勞僅剩5000元或更少,「現在物資都漲價,但戲班的酬勞卻下滑。」他感嘆地說。 布袋戲排場不再像以往聲勢浩大、受大眾歡迎,現在的演出人員配置,多為一台車上僅一位操偶師,他得負責控制燈光、播放音帶等繁複工作。 圖/邱海鳴攝在削價競爭的市場,諸多劇團轉向投入文化場域。「劇團太大就需要太多成本,沒有企業贊助就沒有辦法。」小飛霞歌劇團團長黃月霞說。陳正雄也提出相同看法,雖然政府在民國70年代開始補助劇團演出文化場,「但售票演出其實很難經營,在這個時代,可能也只養得活一、兩團。」多數劇團仍依附於廟會生存。而現在另有劇團品質不一的狀況,陳正雄以錄音布袋戲為例,「如果戲班覺得已經可以騙吃騙喝的話,那就可以接劇團演出。」諸多已經歷三、四代傳承的劇團,無法因應時代變化而結束傳統戲曲生涯。不過,仍有劇團期望跳脫削價競爭的惡性循環,致力在演出中求新求變,以追上時代的變化。黃月霞表示,因應市場需求,劇團持續新編劇本,增加娛樂性質。他以日戲和夜戲為例,日戲著重扮仙、延續傳統形式,而夜戲則會穿插時下流行元素。 小飛霞歌劇團團長黃月霞指導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學生。傳統戲曲的市場逐漸式微,仍有諸多年輕人願意投入、延續傳承。 圖/邱海鳴攝黃月霞說明,當初著手寫劇本是因為戲曲皆大同小異,想與眾多劇團做出區隔。「不管什麼戲,只要能吸引觀眾就是好戲。」他認為,比起台下很多觀眾但中途走掉,還不如台下只有一個人但看到最後,這是現在所有經營傳統戲曲的劇團都該追求的目標。 小飛霞歌劇團致力發展廟口歌仔戲(俗稱野台戲),並新編歌仔戲劇本、結合現代元素,演出顛覆傳統型態,因而吸引到一批忠實觀眾。 圖/詹和臻攝<b>人口移入都市 居民認同感降低民國109年12月艋舺青山王遶境,沿途施放鞭炮、煙火,遭居民報案,批評噪音污染,引發社會討論:傳統習俗與現代社會價值如何維持平衡?林茂賢點出,民眾報案顯示對廟會文化不認同,「傳統社會就會認為這是我們村莊最熱鬧的一天。」許泰英則談到,城市高度發展後,人們不再被限於家鄉發展,對土地也難產生連結,早已遠離群落生活的人,自然難以理解廟會文化在連繫聚落情感上的傳統價值。 新北市八里區仍以宗教維繫居民感情,社區會連續多日、從早到晚進行廟會活動,可見宗廟文化在當今仍對部分社區具有重要意義。 圖/邱海鳴攝台中無極慈德宮主持人林金梅便提及,年輕世代對宗廟文化觀感偏負面,「現在年輕人對宮廟的印象,就是噪音呀、辦活動什麼的,太吵了,會引起團體械鬥,讓現在小孩子觀感不好。」自稱無神論者、國立臺北商業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生羅絜也認同此想法,他嫌棄地說:「我覺得廟會文化很俗,組成人員都是社會底層。」然而,並非所有年輕世代皆抱持負面想法,平時在木柵忠順廟擔任志工的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學生高靖哲,也有感於廟會文化成為社會亂象,但他強調,仍有諸多團體致力於維持傳統文化與價值,「我還是願意相信廟會活動不可取代的存在意義,能夠帶給社會在心靈層面上一定的力量。」宗教信仰是安定社會的重要力量,長輩求神拜佛只為求得信心與希望,林茂賢以大甲媽祖遶境為例:「不是吃飽太閒,你看這些阿公阿嬤去走九天都是為了別人,為了丈夫、孩子,沒有人是為了減肥。」世代認知差異造成人們對宗廟文化看法不一,「我們廟旁邊有年輕人無所事事,廟有慶典就會檢舉噪音汙染,」台中烏日寶興宮會計張秋香有苦難言,至今仍連連接到投訴,「甚至連掃廁所的水不小心流過去都會被檢舉。」簡有慶提到,演出酬神戲的戲班也受波及,「早期可以演到很晚,但現在有噪音防治的問題,酬神戲九點前就結束了。」林金梅則表示,曾聘請布袋戲班來酬謝神恩,但被投訴噪音汙染後,便不再請戲班酬神,宗廟活動皆改以靜態為主。<b>酬神戲觀眾流逝 戲班入文化場尋傳承都市化也許沒有降低人們的虔誠心,卻打散聚落連結,也產生多元的娛樂方式。當卡啦OK、放電影、辦桌成為酬神新熱門,鮮明眼影、高亢鑼鼓聲與甩動的繽紛衣袖不再是大眾寵兒,不願放棄內涵的劇團勢必要尋出新戲路吸引觀眾,又或是走進劇院、展演廳,純粹追求藝術表現。而酬神戲市場也將隨時間流逝走向凋零,就如操偶師鍾育玲所說:「我們家的孩子不接我的工作,他們覺得沒落啊,等我們老了、不能動了,就沒人接了。」 縱使台下觀眾減少,傳統戲曲演出者仍然敬業演出,如小飛霞歌劇團團長黃月霞所說,只要民間信仰還存在,酬神戲就還有生存空間。 圖/邱海鳴攝&nbsp;&nbsp;
《送報伕》談勞動者 融舞蹈訴壓迫
藝文
第1715期
《送報伕》談勞動者 融舞蹈訴壓迫
2019-11-28
【記者吳曼嘉台南報導】表演者時而用力踏地,時而高舉報紙,表達勞動者的無奈和辛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班芝花劇團年度製作劇目《送報伕》,23日在台南市八田與一紀念園區首演。此劇從作家楊逵的短篇小說〈送報伕〉發想,並融入舞蹈元素,演繹日治時代遭受壓迫的勞動者心境。 永遠做不完的送報工作,面對資方的剝削,位居底層的勞動者起身反抗。 圖/吳曼嘉攝楊逵所寫的〈送報伕〉,描述台灣人楊君隻身前往日本求職,在高失業率的日本,他奇蹟似地找到送報的工作。在前輩田中的帶領下,楊君逐漸熟悉這份工作,卻發現自己和報社裡的其他勞工,皆遭到老闆惡劣對待和壓榨。後來,勞工們團結一心,起身反抗,推翻資方所有不合理的制度。 後方的勞動者,將手伸向前方,拿起一張報紙撕成一半後,包裹著手裡的玫瑰花。 圖/吳曼嘉攝過去以〈送報伕〉為主題的表演多為談話或戲劇形式,而班芝花劇團的作品《送報伕》,則以舞蹈劇場的方式展演,藉由對身體的想像力,表演者試圖「成為」勞動者,而非「扮演」勞動者。導演馮靖評說:「藉由身體創造出來的動作去說一件事情,裡面的人文關懷跟社會關懷是特別強烈的。」他強調,關注弱勢族群一直是舞蹈劇場的核心價值。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班芝花劇團的表演者穿上「足袋」,足袋有厚厚的橡皮底,穿著就可以走路或做工。 圖/吳曼嘉攝班芝花劇團的團員來自不同系所,他們通常沒有舞蹈底子。目前就讀南藝大藝術史學系、飾演田中的曾美樺說:「從小到大沒有接觸過舞蹈,所以肢體相較於其他人一定會比較僵硬。」因此在身段、肌肉方面,導演訓練得較為嚴苛,曾美樺也會在每天睡前自主練習,透過持續精進,他才能演出角色的靈魂。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班芝花劇團年度製作《送報伕》,以楊逵的文學作品〈送報伕〉創作發想而來。 圖/吳曼嘉攝並且,表演者其實不曾接觸像送報伕般辛苦的工作,南藝大藝術史學系的表演者蔡煜凡表示,以前他們只會進行肌肉訓練,但飾演一名勞動者,要用自己真正的力氣,而不是經過鍛鍊的肌力,才能彰顯出勞動感,因此在過程中要把自己逼到極為疲累的狀態。也因為學校附近有菱角田,他會透過觀察摘菱角的婆婆,看婆婆的腳怎麼從泥濘中拔起來再放回去,蔡煜凡經由模擬勞動者實際的工作狀態,轉化出表演中的動作。蔡煜凡也提到,過往他參與的表演都是遵循劇本演出,但是舞蹈劇場卻不一樣。他說:「導演會給我們指示,像是『我要一個革命、剝削的感覺』,我們想像及揣摩,當下感受到什麼樣的心境,便透過肢體即興表現。」觀劇民眾楊秋霞認為,這是一場非常具穿透力的演出,表演者奮力地嘶吼、伸展肢體,且當他們用力踏步,塵土隨之揚起,觀眾也可以跟著進入勞動者的角色。
劇團經費遭刪恐解散 蘭陽歌仔文化難傳承
藝文
第1694期
劇團經費遭刪恐解散 蘭陽歌仔文化難傳承
2018-12-26
【記者林傑立綜合報導】國立傳統藝術中心12月,邀請蘭陽戲劇團演出《打城隍》,吸引遊客聚集觀賞,風趣的劇情逗樂台下觀眾,但這樣的笑聲卻可能成為絕響。14日宜蘭縣議會審理預算二讀通過,原本縣議會撥給蘭陽戲劇團的1180萬預算遭到刪除,使劇團面臨重大經營危機。 12月傳藝中心主題劇場,邀請蘭陽戲劇團每天在廟埕廣場演出《打城隍》,吸引許多觀眾聚集觀賞。 圖/林傑立攝 《打城隍》一戲,故事述說三名百姓假扮城隍爺躲避官差的故事,劇情輕鬆詼諧,不少逗趣的場面引起現場觀眾的笑聲。 圖/林傑立攝蘭陽戲劇團於1992年成立,為我國第一個公立歌仔戲團,也是全台唯一由地方政府管理、籌措經費的歌仔戲團體。劇團成立的目的,除了創新傳統歌仔戲,形式走向精緻製作,更同時推廣傳統戲曲、培育歌仔戲演員。宜蘭縣文化局局長宋隆全說:「劇團成立是希望能將在國高中培育的新秀演員,有一個劇團讓他們繼續工作。20幾年來培養一群台灣中生代演員。」透過輔導在地歌仔戲社團,將歌仔戲推廣至社區,蘭陽戲劇團也在國內外各地演出。宋隆全表示,蘭陽戲劇團的努力,讓27年前沒落的歌仔戲,逐漸復甦,觀眾也漸漸增加。此外蘭陽戲劇團隸屬宜蘭縣文化局,能夠提供團員穩定薪水,讓團員同時兼顧演戲及教學。團員鄭欣蘭說:「很感謝戲劇團有固定月薪,可以讓成員不用擔心生活,做自己喜歡的演出及教學。」然而宜蘭縣議會14日二讀會,以劇團「無實質成效、人才不斷外流」為由,刪除蘭陽戲劇團1180萬的預算。提案議員陳鴻禧18日於個人網站上發表文章表示,宜蘭縣政府長期對於蘭陽戲劇團的預算掙扎再三,如今縣府因財政赤字排名全國第二才選擇刪除經費,且年年挹注經費,劇團人數仍不斷減少,甚至「團不成團」。陳鴻禧於22日再次說明:「縣府長年經費挹注不足,現在的蘭陽(戲劇團),已無法再負起當初成立時的神聖任務。」 由於經費縮減,戲劇團不足的人事費用,讓團中正式演員僅剩六人,本次演出中也僅有廖欣慈(身著紫色衣袍)為戲劇團正式演員。 圖/林傑立攝宋隆全表示,劇團每年花費近1700萬,其中1000萬為人事成本,700萬為新劇創作所需的製作費,其中600萬由演出收入填補,失去縣府1180萬的預算會讓劇團難以生存。陳鴻禧則提出四點計畫,說明原先提供蘭陽戲劇團的經費,可以透過資源共享,補助宜蘭縣內民間戲曲團體,以良性競爭的方式,讓宜蘭縣內各大小團體都能提升藝術水準,以推廣歌仔戲。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認為,蘭陽戲劇團主要成立目標,應是在傳承傳統戲曲,而不是在演出,「議員要求劇團自負盈虧是最大的錯誤。」他表示台灣其實也有許多優秀的歌仔戲團體,若要求劇團自負盈虧,那根本不需要成立公立的歌仔戲團。蘭陽戲劇團執行總監蔣建元也說:「歌仔戲是無形的資產,不能以商業的角度去看。」面對議員的說辭,團員廖欣慈表示遺憾,他認為歌仔戲的成效是無形且讓人感動的,「之前在新竹演出,雖然當地說客語,但行政人員告訴我們觀眾都被戲感動。」鄭欣蘭則表示,文化的價值應從觀眾的數量、或教育的成效等方面衡量。團員們希望議員能親臨現場感受歌仔戲的魅力,了解戲劇團多年的努力。預算案尚未三讀,仍有轉圜餘地,劇團及文化局目前皆試圖挽救戲劇團。蔣建元說:「劇團要繼續下去一定要轉型,不然問題年年都會出來。」他建議,戲劇團應由專業人才管理。而宋隆全回應,不排除未來將劇團交由民間管理,只要民間能承接戲劇團當初目標,但他也擔心,台灣目前歌仔戲在製作、消費人口等方面還不足以讓民間劇團自負盈虧,「即便是最大團的明華園也都受政府補助。」
《告密者》近距離演出 助觀眾共感角色生活
藝文
第1690期
《告密者》近距離演出 助觀眾共感角色生活
2018-11-28
【記者吳佩容台南報導】一家三口圍著桌子,女僕緩慢地走過,一切看似平凡,卻因父親不小心說出對希特勒政權的不滿,打破寧靜。兒子奪門而出,父親懷疑他的去向,「他去哪了?是去希特勒青年團告密?」、「到時我會站在被告席,而我的骨肉站在證人席指控我!」父親狂暴地吼道。啤酒配鹽酥雞劇團於23至25日在台南市么八二空間,演出由德國名劇作家布萊希特創作的《告密者》,呈現希特勒執政時期,德國人民相互猜忌的社會氛圍。 看似平和的餐桌上,其實隱藏許多危機,孩子(左二)是否會去告密,女僕(右二)又是否聽見了什麼? 圖/馮明倫提供演員穿梭在觀眾之間,卻對其視而不見。觀眾們以偷窺的角度,觀看一個家庭的爭吵與哀樂。啤酒配鹽酥雞劇團導演馮明倫以「環境劇場」的形式呈現《告密者》,他善用么八二空間的樓梯和走廊,「將略顯狹小的演出空間,打造成家庭式客廳,電話和矮櫃放置在觀眾的後方。」他表示,如此不僅能化環境限制為演出優勢,還能帶給觀眾不一樣的觀賞體驗。由於表演場地為畫廊,牆上掛有原先展出的畫作,這些作品將融入環境劇場中,成為表演的一部分。「原本完全不知道會有什麼畫,一直到開演前兩天才看到。」飾演父親、就讀國立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的學生蔡庭豪說。馮明倫表示,將未知的畫作加入表演,能替戲劇和演員增添趣味性,「還能順便考驗演員的功力。」牆上的展品畫有長著大眼睛,亮黃色的太陽,搭配多彩的背景,顯得充滿童趣,和《告密者》的沉重劇情有極大反差。蔡庭豪表示,起初看到牆上的畫會出戲,「我把它當成角色買的畫。」他試著想像角色和畫之間的故事,編出讓自己相信的情節,調節違和感,使自己能夠重新融入劇情。「告密者的主軸是猜忌,會發生在每個人的身邊。」馮明倫說,雖然故事的背景時代,距離台灣民眾較遙遠,但演員所表現出的懷疑、恐懼等情緒,都是人們經歷過的,因此能夠打入觀眾心中。觀眾莊宜茜表示,劇中父親焦慮的猜忌情緒使他印象深刻,「就讓我想到選舉,各個候選人各執一詞,都不知道是真是假。」飾演孩子、南大戲劇系學生蔡宜諭解釋,許多台詞前後的關聯性低、情緒跳躍,演員常常會抓不住正確的表現方式。「情緒常常會不小心跳掉。」蔡庭豪提到,有一段戲他上秒還在討論兒子到底是不是去告密,下一秒竟在爭執沒收兒子寵物的原因。為融入戲劇,蔡庭豪努力揣摩角色的思維,試圖同理劇中父親極度壓抑、不安和憤怒的心理狀態。 《告密者》中的父親的職業為老師,擔憂在自家的抱怨言論是否會被親生兒子告狀,而產生極大情緒波動。 圖/馮明倫提供「演員的情緒爆發、反覆的猜疑,讓我看得很沉重。」莊宜茜表示,此次欣賞以環境劇場形式呈現的《告密者》,對她來說十分特別。他說明,以非常近的距離觀看這個故事,讓他覺得如同跟劇中角色生活在一起。不過莊宜茜也提到,在演員走動時,「有時會不知道眼睛該跟著誰。」
改編羅蘭巴特名著 《青春絮語》重溫戀愛滋味
藝文
第1688期
改編羅蘭巴特名著 《青春絮語》重溫戀愛滋味
焦點
2018-11-14
【記者吳佩容基隆報導】四人躺在地上一動也不動,一位身著白袍的醫生輪流走近他們,「死者:20歲。死因:心碎。」音樂切換成流水聲「咕嘟咕嘟」,燈光轉換成藍色,人們開始動了起來,四肢晃動彷彿漂浮在空氣中,呈現溺水的狀態。10日玉米雞青少年劇團在基隆文化中心島嶼實驗劇場演出《青春絮語》,劇本改編自符號學大師羅蘭.巴特的《戀人絮語》,整場演出無單一故事主線,而是由許多圍繞著愛情的小故事串起,並以輕喜劇的形式呈現。《青春絮語》由九個章節組成,如〈等待〉、〈想念〉、〈嫉妒〉、〈我愛你〉等。每一個章節都是一個小故事,描述青少年談戀愛時的各種心情,比如〈嫉妒〉描繪出女朋友對於瓜分掉男朋友時間的母親、朋友、異性,所產生的嫉妒情緒。此外,全劇的演員著高中運動服裝、穿著白色布鞋,更加深觀者對於「青春」的意象。 一進入劇場,就可以看到演員們坐在場內的各個角落,有些在木箱上、有些則直接坐在地上,和觀眾的距離非常接近。 圖/吳佩容攝一群戴著眼罩的演員慌亂地爬向場中央,瞬間一道光打在一位露出魅力笑容的男性身上,所有的演員跪朝著他的方向微笑,身體因陶醉而晃動,發出各種聲音期望吸引他的注意──儘管他們根本看不見他。〈他/她來了〉的故事中,演員透過互動呈現青少年面對自己戀慕之人的心境。 在〈他/她來了〉這個篇章當中,用拳擊來表示,許多人同時喜歡上一個人的激烈爭執。 圖/玉米雞青少年劇團提供「演完這齣戲,讓我有完整戀愛一次的感覺。」就讀國立清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的演員何莉妍提到,她最喜歡〈我瘋了〉的故事,內容描述一個偷窺狂男孩死纏著女孩不放,「平常的我不敢,但最內心深處的我,想跟那個男生一樣衝到對方家樓下大喊。」《青春絮語》描繪從最一開始暗戀的甜蜜,漸漸步入戀愛時的種種不安,到後來分手時情緒爆發,最後定義出〈我愛你〉,留給觀眾餘韻無窮的反思空間。演員、清大幼兒教育學系學生金雅玫則說:「〈在愛裡遊蕩〉很符合現實生活中的愛情。」,劇中兩組情侶在場中平行演繹著愛情,下一秒身邊換了伴侶,故事卻還是一樣進行著。「愛情不就是這樣嗎?」參演其中的她說:「都是一樣的情節,不過一直重複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罷了!」。 《青春絮語》中用來表現出青春少年少女們,在談戀愛時期的甜蜜,和青春洋溢的感覺。 圖/玉米雞青少年劇團提供「談過戀愛的和沒談過戀愛的,看這齣戲感覺就會有差。」導演涂也斐說道,《青春絮語》希望能使每個觀眾產生共鳴,不論談過戀愛與否,都能有不同感悟。「對!我體會過,以前就是這樣!」觀眾李冠賢提到,他印象最深刻的章節是〈戀人的愚蠢〉,一男一女的演員從劇場的對角線方向憤怒地朝對方奔去,開始互相爭吵、推打,最後甚至掐著對方的脖子企圖致彼此於死地,整體表演張力讓李冠賢陷入過去情感的回憶,久久無法自拔。導演涂也斐表示,演員名單若有更動時,她會依演員不同特性改編劇情,「我們這次有個演員是澳門人、另一個是台灣、加拿大混血兒。」她提到,針對演出者的特質,於是加入一些粵語和英語的穿插,劇情上也會較符合他們原生背景。「我不擔心我的演員無法掌握。」涂也斐指出,儘管《戀人絮語》並不好讀,但因為書中所解析的《少年維特的煩惱》,主人翁的年紀和演員相仿,「慢慢替他們調整心態,就會很快進入狀態。」她坦言,帶領青少年劇團和專業劇團不同的地方在於,自己不再只是創作者,還是一個教育者,滿足自身標準已不是唯一重點,而是要想著如何讓演員能夠呈現出最好的自己。 戲劇結束後,玉米雞青少年劇團的演員們聚在一起討論表演中的狀況,和該如何調整與改善。 圖/吳佩容攝
【專欄】成瑋盛創逆風劇團 扭轉非行少年人生
藝文
第1687期
【專欄】成瑋盛創逆風劇團 扭轉非行少年人生
2018-11-08
【記者吳佩容台北報導】遠遠看到目前就讀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逆風劇團的團長成瑋盛,臉上掛著和煦的笑容,無法想像他之前曾是打架、製毒的非行少年。2015年他高三時,與兩個朋友共同創立逆風劇團,一個專門給高關懷少年們休息的地方。對許多少年來說,這不只是一個轉捩點,更是一個家。註:高關懷少年是指有中輟之虞、嚴重行為問題、成癮行為、情緒困擾、學習適應困擾、人際關係困擾、高風險家庭、保護性個案等的少年。 小小的房間內,佈滿許多團長成瑋盛參與過的活動紀念品,其中最顯眼的莫過於掛在窗戶前,大大的「逆風劇團」。 圖/吳佩容攝逆風劇團由三個曾經的高關懷少年創立,今年九月份在兩廳院演出由逆風劇團少年們的人生故事改編的《青春日記簿I》,獲得許多好評。劇團團員多為高關懷青少年,核心團隊從原先的三人,至今已有十人,團員總數約有近30人,成員的年齡廣佈13至23歲。前一批的團員亦會有人回到劇團,轉換為老師,繼續幫助更多青年。「以前的我是奔向懸崖的少年,那時候有社工和戲劇將我接住,現在的我,有責任跟義務,接住所有奔向懸崖的少年。」成瑋盛說。他曾經放火、打架、混黑道,在看到昔日好友有的從少年犯管教所轉至安置機構,最後到了成人監獄、有的打人致死後在獄中自殺,成瑋盛告訴自己必須改變,否則人生結局不是坐牢便是死於非命。成瑋盛說,他以前叛逆,不敢談夢想,但卻在高中時加入戲劇社,戲劇是他第一次努力跟一群人共同完成一件事情。他在高二時參加了當時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發起的《風箏計畫》,到安置機構帶青少年學習表演藝術。進到安置機構後,他才發現那些高關懷少年並不是社會中的少數,「大家會覺得他們是敗類,但我反而覺得他們全部都是人才。」透過這次計畫,他看到青少年從在台下聽講,到能夠站在台上靠戲劇帶給別人感動,從被別人貼標籤到能夠正向影響他人,因此成瑋盛認為,這樣的事不該只侷限在那次的計畫。他希望能夠成立一個劇團,讓青少年們共同在戲劇裡面找到自己的興趣,做好一場場演出。除了演戲外,逆風劇團還安排青少年到獨居老人中心,分享自己的夢想,長輩們則述說自己年輕時的志向,或當下對未來的期望,最後他們共同將其寫成劇本。成瑋盛說,透過這個活動,逆風劇團的孩子找到方向、學會付出跟回饋,長輩們則對藝術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想放棄是因為這群孩子,但堅持下去也是因為這群孩子」逆風劇團透過不斷地投各項基金會、政府和企業的補助,以有限的資金,作最大的努力,當然過程中也並不是所有的青少年都買帳。曾經,有少年利用劇團對他的信任一次次地偷錢,或是最後選擇做出偏離社會期待的行為。但縱使經歷一次次的心碎,成瑋盛卻仍然堅持下去,只因為自己走過那條路,明白改變的不易,所以更不願意放棄所有少年。走進逆風劇團平時上課的教室,寬敞的空間、幾張沙發、一大面鏡牆,屏幕上播的是《暗戀桃花源》,而創辦人們和少年一起坐在地上、沙發。少年們對於劇團的感受除了學習外,「就像家一樣。」他們不約而同地說。少年老虎(化名)柔和地說,「這裡的人背景都相似,彼此理解,不會互相排擠,可以自在談心。」 前面屏幕正放映著此次課堂主題《暗戀桃花源》,少年和創辦人們共同欣賞影片。 圖/吳佩容攝另一位少年東東(化名)目前從高職休學了兩年,今年開始接觸逆風,在進劇團前,對未來並沒有明確目標,進了劇團後,逐漸發覺自己的興趣,創建了樂團,也打算明年繼續回學校就讀。和東東一樣,17歲的謝冠宇說:「以前不知道要幹麻,當時雖然對戲劇有興趣,但仍然不確定,進了劇團以後有了目標,堅定了我想要朝戲劇走的想法,未來要朝戲劇系邁進。」。「放心啦!我一定會說你的壞話的!」受訪前,少年們大聲跟成瑋盛保證,但下一秒卻轉過頭,小聲卻神情認真地補充,「團長是個滿好的人,無話不談,有事的時候都可以放心去找他。」「身邊還是需要一個傻子來跟我們做朋友,才會有那個傻氣做這些事。」劇團共同創辦人邱奕醇說,成瑋盛是他國中的學弟,當時同為高關懷少年的兩人,會帶著兩杯飲料在公園談心,「我們在很陰暗的身份認識 但卻聊著很正向跟光明的未來。」縱使身旁的人會質疑他們現在做的事是否有前途,但邱奕醇說,逆風劇團這個地方不是事業,也不是興趣,而是家。 現在的逆風劇團給青少年上課的地方,正是當時團長成瑋盛被社工輔導的場地。 圖/吳佩容攝
資本主義《來了!》  紙出部落生存掙扎
藝文
第1685期
資本主義《來了!》  紙出部落生存掙扎
2018-10-24
【記者邱于瑄台北報導】舞台上白紙滿地、布幕全白,四位臉色蒼白、眼睛塗黑的演員,以紙和黑白色系為元素,講述族人在資本主義和部落文化間的取捨。由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學生與盜火劇團合作的舞台劇《來了!來了!從高山上重重地落下來了!》,於19至21日及26至28日在台北市納豆劇場演出。《來了!來了!從高山上重重地落下來了!》描述部落族人為了生存,以文化和山林交換城市的資本主義。編劇、北藝大劇藝所劇本創作組學生戴華旭提到,在一次參與賽夏族矮靈祭的經驗中,發覺祭典充滿了觀光客,甚至有官員致詞,失去儀式應有的莊嚴。戴華旭補充,資本主義、文化和環境的取捨,沒有絕對的對錯,觀眾也可給予故事不同的詮釋。 《來了!來了!從高山上重重地落下來了!》全劇以白紙呈現,描述部落族人為了生存,與資本主義之間的等價交換。 圖/盜火劇團提供「希望透過紙的元素,讓觀眾像是進入繪本的世界,感覺故事『躍然紙上』。」導演、北藝大劇藝所導演組學生陳昶旭說。劇中所有道具都以紙製成,演員可直接將舞台上散落的白紙製作成劇情需要的道具。陳昶旭也提到,由於故事時空背景轉換很大,紙元素可讓故事有更多的變化。在服裝上,所有演員皆以灰白色為基底,運用黑色配件作為角色區隔,讓需要分飾多角的演員能快速轉換角色。陳昶旭表示,視覺以單一黑白色系呈現,不但能讓畫面聚焦,也更能凸顯黑白美學。觀眾張景薇說:「看著這齣戲就會聯想到水土保持和環境破壞的議題。」他也提到,表演的呈現給人直接又帶點暴力的感覺。觀眾林彥君表示,整齣戲在高壓的氛圍中,穿插詼諧情節,保留給觀眾喘息的空間。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