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暉光層觀測誤差獲解 成大助GPS準確定位
新知
第1758期
暉光層觀測誤差獲解 成大助GPS準確定位
2021-12-01
【記者羅子恆綜合報導】衛星本該是提供科學家更準確資料的媒介,但近幾年ISUAL團隊(註一)發現福爾摩沙衛星二號觀測的暉光層(註二)位置與實際暉光高度有極大差異。國立成功大學太空與電漿科學研究所教授談永頤帶領曾為ISUAL工程師的江致宇與團隊透過粒子密度研究暉光層,找出產生觀測誤差的原因,並提出解決方法。註一:ISUAL團隊是由政府成立,用以研究福衛二號資料的團隊計畫。註二:暉光是太空中中性粒子與電漿粒子的氣體釋放能量時所發出的光點,可在具有大氣層的星球周圍被觀測到。 福爾摩沙衛星二號進行路徑光源判定時,會以最接近地心的部分假定為發光源,而實際發光源其實在更高的位置上。 圖/國立成功大學研究團隊提供承載台灣科學的夢想,福衛二號於民國93年升空,其配備「高空大氣閃電影像儀」可監測高空短暫發光的現象,例如大氣暉光與極光等。然近幾年ISUAL團隊發現福衛二號拍攝的暉光層影像由2D轉為3D時會產生誤差,觀測目標的實際位置與測得影像相差約有20公里。談永頤表示,以小範圍太空現象來說,該距離是嚴重的偏差,但現有的研究無法解釋誤差是如何產生。研究團隊藉由計算暉光層中各粒子的密度,並透過電腦模擬發光點的真實亮度,再與福衛二號資料進行模擬比對,發現影響誤判的主因是光的「疊加性(註三)」。另外,團隊也找出誤差值僅2%至3%的公式,可利用福衛二號收集到的數據計算出暉光層高度。註三:疊加性是指當視線範圍內有多處光源時,光會互相疊加變得更亮。 國立成功大學研究團隊透過電漿粒子密度推演出的模擬影像,與福衛二號收集到的資料相差將近20公里。 圖/國立成功大學研究團隊提供暉光層的粒子變化會影響進入的電磁波,層內粒子通常會隨大氣層與地球磁場變化,進而干擾需用電磁波定位的日常工具,如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暉光層無時無刻都在擾動,平時對相關工具無顯著影響,但發生劇烈改變時,就會造成GPS定位不精準。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副教授趟吉光說:「影響GPS主要與暉光層的粒子密度分佈有關,分佈不均勻會使傳遞造成困難。」團隊的研究有望幫助暉光層擾動GPS定位的問題得到解方,江致宇補充道:「科學家能透過大量準確觀測數據,進行分析研究,進而預測擾動的現象並尋找解決方式。」然而達成該目標還需一段時間,趟吉光說:「是否能持續觀察,以及資料能不能協助預測都是考量因素,因此未來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太空看似遙不可及,但隨著科技不斷進展,越來越多研究證實太空的變化會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如太陽風暴對電器的作用等。談永頤說:「當太空發生重大事件時,可能直接影響民眾生活,因此科學家透過衛星觀察太空現象為將來做準備。」江致宇也表示,了解暉光層能提供往後研究相關資訊,並期望在未來達成預測太空現象的目標。 國立成功大學太空與電漿研究所教授談永頤帶領團隊研究太空暉光層高度差異之謎團。 圖/國立成功大學研究團隊提供
裝置偵測消防員跌倒 提升火場救災安全
新知
第1738期
裝置偵測消防員跌倒 提升火場救災安全
2020-12-02
【記者陳嘉怡綜合報導】消防員進入火場救援後,通常會藉由無線電進行對外聯繫,若發生意外,外界往往只能被動等待消防員回應。為降低消防員出勤風險,國立中興大學學生團隊研發「火場監跌」,此裝置會透過偵測人體姿勢變化與定位追蹤,判斷消防員是否跌倒,並可自動向外界傳達火場內消防員的動態。此作品獲得「2020大專校院機電創意實作競賽」第二名。 火場內部情形難預料,遇突發狀況時,消防員通常會因外力撞擊等原因劇烈改變動作,此時裝置則能偵測人體姿勢變化,判斷人員是否跌倒。圖為示意圖。 圖/吳庭安提供火場內部情形難以預期,消防員可能面臨外力撞擊等危險。團隊成員、中興電機工程學系學生蘇庭葦說明,火場監跌裝置會配戴於消防員的腰際,藉由加速度計測量撞擊力,並搭配陀螺儀偵測動作旋轉角度,以推斷人員是否跌倒。當意外發生時,此裝置會經由無線通訊系統傳輸,並透過電腦進行消防員的定位推算。接著,火場外部人員便能立即入內救援,並根據定位結果輔以現有的熱顯像儀進行搜救。同時,裝置也會發出警報聲響,使搜救人員更容易循聲音線索找到人。 「火場監跌」裝置能偵測人體的姿勢變化與定位追蹤,主動向外界傳達火場內部的消防員動態。 圖/蘇庭葦提供團隊使用LoRa無線通信技術(註1)作為訊號發射及接收系統,以取得目標所在位置。蘇庭葦指出,現有的定位技術多經由GPS系統,然GPS無法接收建築物內的訊號,「但是LoRa無線通信技術具備高穿透,而且抗雜訊能力強的特性,所以可以應用在室內環境。」指導老師、中興電機系教授林泓均補充,原本LoRa無線通信技術並無定位功能,他們是利用接收信號的強度進行距離推算,並結合三點定位法(註2)判斷確切位置。註1:LoRa無線通信技術(Long Range LPWAN, LoRa)為傳輸低資料量、高穿透且抗雜訊干擾性能強的通訊技術,其使用成本低、建置簡易,適合用於遠距離傳輸。註2:三點定位法指的是一種數學原理,利用三台以上的接收器在不同位置探測目標方位,並運用三角幾何原理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 當意外發生時,電腦後端會呈現即時定位與判別跌倒情況,並發出警示通知。圖為團隊學生實測過程。 圖/蘇庭葦提供蘇庭葦表示,目前此發明已經可準確偵測跌倒動作與定位,成功率高達96%,「但是目前如果要實際應用在火場救援上,還需要考量火場的溫度和濃煙變化。」高雄市政府消防局楠梓分隊消防員吳庭安則提及,因救援姿勢會因應火場狀況而改變,若此裝置要使用於火災現場,還須擴大動作資料庫功能與提升精準度,以避免誤判。除將裝置用於火場救援外,林泓均也提到,因應台灣社會人口高齡化日漸嚴重的趨勢,目前他們已向科技部申請研究計畫,盼將此發明應用於健康照護上,若長者跌倒或發生意外,便能透過裝置即時通知家人。 國立中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生團隊發明「火場監跌」裝置,盼提升火場的救援效率,並以此獲得「2020大專校院機電創意實作競賽」亞軍及獎金10萬元。 圖/蘇庭葦提供
肢體探索親密關係 實驗戲劇盼跳脫身分框架
藝文
第1738期
肢體探索親密關係 實驗戲劇盼跳脫身分框架
2020-12-02
【記者陳卓希台北報導】舞台中央,三位穿著黑衣的男人伸出雙手相互撫摸,三人的手臂開始纏繞起來。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表演組學生張維佐帶領團隊,於11月27日起在「PLAYground南村劇場」舉辦實驗戲劇《理想親密》,透過探索不同的親密關係,顯現社會的身分框架。 三人的手臂不斷交錯,試著建構親密的全貌。編導張維佐說明,劇情不侷限於任何感情,親情、友情和愛情都需經探索尋找解答。 圖/張元提供人們總稱職扮演社會規範的角色卻逐漸喪失自我,身兼編劇與導演的張維佐提到,為揭露此現象,他編寫劇本從自身的童年出發,交錯他對親情和愛情的討論,展現與成長背景環環相扣的人生發展。他進一步說明,諸多觀念自幼即被灌輸,如愛情該由一男一女組成等規範,而這些無緣由的堅信逐漸成為「信仰」,導致人們都不去質疑。因此他設定「信仰」成為故事主軸,呈現人因長期接收既定價值觀,難以不受影響地做自己。 演員詮釋人們在三角關係間的摸索狀態。編導張維佐表示,只要找到彼此舒適的方式愛便可以並存,但不是多情。 圖/張元提供樂音驟變,演員披上披風、肢體詼諧地擺動,以「神」的姿態高頌信仰。男孩見後隨之歌詠起舞,演繹人的認知受普世信念影響的意象。張維佐舉例,即便內心對情愛的見解不同於主流,卻不自覺會隱匿真實自我,朝「正確」的模樣發展。「可是那些負面、破碎的東西也是我的一部分,為什麼不能讓別人看到呢?」他感嘆,這是亞洲教育灌輸下的社會現狀,人們將限制視為正常而不善於提問。 燈光轉藍,舞台瀰漫迷幻氛圍,演員三人以儀式頌揚神的旨意,呈現過度依靠信仰時,可能影響人的選擇與思想。 圖/張元提供「媽媽明明很認真教你。」、「你明明很乖。」舞台,母親不斷質疑男孩的性別認同。張維佐表示,因制度使然,親密關係的角色被鮮明刻畫,不符角色定位者皆被視為怪異。霎時傳來沉重腳步聲,意味「成長」來臨,父母慌忙示意男孩逃離,但男孩卻執意佇立原地,他想迫使迷惘的自己成長。張維佐解釋,劇情設定父母不讓男孩成長,這呈現親密關係會影響人成長的樣貌,人們容易順從父母等人的期待發展,且時間流逝也逼迫人們在迷惘狀態即須取捨。 三人藉由相互肢體碰觸,探索親密關係的全貌,呈現人們在成長中摸索自我和社會的模樣。 圖/張元提供男孩奮力吹起氣球後謹慎交付一人,對方接過氣球後,卻糾結於社會框架失神鬆手,男孩見狀氣憤地大吼離去。「因為相信才會交出去。」飾演男孩的演員黃盛煜解釋,氣球象徵他重要、脆弱的愛,而人一旦受到傷害後,會再度遊蕩其他的親密關係另尋寄託。張維佐認為,現今各親密關係的設定皆僅有一個答案,像家庭只由父親、母親和孩子構成,僵化的認知導致不同於此的他人自我懷疑。 氣球代表男孩的愛,他藉由玩樂試探對方心意,渴望交付自己的真心,顯現青少年在親密關係中表露愛的方式。 圖/張元提供演出末段腳步聲再次傳出,且迴盪「我是有力量的。」、「我是有自信的。」等話語。男孩淡然從皮箱拿出豔綠色西裝,在舞台中央脫去黑衣後著裝,象徵他已接納自己成長的必然。觀眾周憶敏說:「很多人明明還沒準備好就長大了,卻一直說服自己很堅強,要像個成熟的大人,看了很心痛。」
大誌勞雇關係惹議 專家籲反思企業定位
校園
影音
第1694期
大誌勞雇關係惹議 專家籲反思企業定位
2018-12-27
【記者何家璇、劉雨婷、高海葳綜合採訪報導】在各個大學、捷運出口、書局,常常可以看見穿著背心的銷售員,一本一百地叫賣著大誌雜誌。大智文創公司透過街友販售《大誌》,不僅增加消費者購買意願,此舉也幫助街友改善生活。《大誌》販售員高淑梅表示,自己販賣《大誌》六年,經濟狀況因此變穩定,並自信地說:「(我)也比較有尊嚴啦。」然而,大智文創雖提供街友增加收入的管道,卻未完善保障街友的勞動權益。作家徐沛然在《社企是門好生意?》一書中提出質疑,認為大智公司對街友設有販售與懲處等規則,實質上已構成勞雇關係。高淑梅透露,大智文創規定販售員在販賣時,需穿著背心、攜帶識別證,並設有地點限制,如違反公司規定,將無法繼續販賣。此外,《大誌》販售員蔡金坤也提到,若因為在街頭販賣雜誌而被警察開罰,則罰單需自行負擔。但《大誌》創辦人李取中曾表示,公司是把街友當成獨立販賣員,彼此間僅為批發關係。在法律實案中,勞動部主要根據是否具備從屬性來判斷勞雇關係。從屬性分為經濟、組織、人格三方面,其中人格從屬性是構成勞雇關係的重要指標,以公司能否對個人行使指揮命令權為判斷依據。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專任教授劉梅君認為,大智文創對販售員設有衣著、地點等規範,可由此判斷公司理應掌握了部分管理權,無法完全否認彼此間有勞雇關係。劉梅君也提到,若街友與老闆正式成立勞雇關係,可提高街友社會安全的保障。在正式勞雇關係下,街友可享有勞健保中的老年、傷病與失業給付。但也有民眾擔心,在保障勞動權利的同時,可能使企業成本提高,造成被雇用人數減少,反倒危害弱勢族群就業機會。《社企是門好生意?》作者徐沛然對此回應,工資的提升將增加領基本薪資的勞工收入,進而刺激他們消費,促進經濟成長,「這樣又會有新的工作崗位被創造出來(尤其弱勢群體)失業率並不會增加。」企業賺取營利的同時幫助弱勢,本是雙贏的策略,但需進一步思考自身企業的定位,避免游走在營利企業與社會企業之間,才不至於忽略了弱勢族群其他權益,使原先美意蒙上陰影。https://youtu.be/h2CFia9-dGU
北藝大獨立創作 舞台劇探討人際定位
藝文
第1663期
北藝大獨立創作 舞台劇探討人際定位
2017-11-01
【記者徐湘芸新北報導】《陽明山上有山羊?》由「集體獨立製作劇團」製作,劇團成員多為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專業學生。該劇自10月26日起連兩個周末,於「草舍文化」演出。描述一對結髮三十年的模範夫妻,丈夫意外愛上一隻山羊,使原先家的樣貌逐漸崩塌,家人也走向極端。 劇中飾演父親的林文尹,在經歷了一連串的打擊後,卸下眼鏡後頹喪地坐在沙發上。 圖/潘則安提供米白色的客廳裡,母親全身浴血卻冷靜地坐在沙發上,簌簌地喝著湯。父親傷心跌坐在椅上,不可置信地看著妻子;兒子則摀著嘴,忍耐眼前景象造成的噁心感。「意想不到的情節,像炸彈一樣丟下來,。」現為北藝大戲劇學系交換生的觀眾熊晨雨說。導演、現讀北藝大劇場藝術與創作研所的譚鈺樵表示,該劇只有部分設定與劇情依照原作安排,「我們不特別去設計什麼,是讓演員在環境下自然而然地發揮。」全劇以客廳為主要場景,也以半閩南語呈現對白,塑造強烈日常感。譚鈺樵說:「希望拉近與觀眾的距離,並探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家庭連結,以及與動物的感情。」劇中飾演母親、就讀北藝大劇創所的張文易表示,自己的角色是典型、義無反顧為家庭付出的好媽媽,但正因如此,當想像破滅、情況脫離控制時,她才會為捍衛她的「完美家庭」不擇手段。「兒子或是媽媽對於幸福家庭的想像,最後發現只是如一層紙般脆弱。」熊晨雨說,透過意想不到的情節發展,營造出強大的戲劇張力,讓她在震撼中久未平復。 劇中母親站在門邊聽完丈夫外遇的自白後,面對突如其來的消息不知所措、神色凝重。 圖/潘則安提供此外,貫穿劇情的山羊在劇中從未出現過,卻始終有隻狗在場上穿梭。譚鈺樵說:「牠讓家庭顯得更自然。」名為咪嚕咕(ミルク)的狗演員有時走向父親懷抱,在母親走向極端時也不情願的低吼著。張文易指稱,他們並不像馬戲團一樣強制動物演員的動作,但在這種半放任式的互動中,卻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時牠就是會剛好跟上某個指令(Cue)。」《陽明山上有山羊?》為「集體獨立製作劇團」第二部全獨立製作,採用「協定票價」的模式收費。主張讓觀眾在觀賞全劇後,考量自己的經濟能力與對該劇的價值判定,在信封中放入自己願意支付的金額。「我們並不是為了營利,而是為了志向與做戲的熱情。」譚鈺樵說。 兒子站在廚房中,意外聽見父親的坦白,他愣站著無法接受他所相信的完美家庭一夕崩壞。 圖/潘則安提供
藍牙定位結合腦波感測 觀展更便利
新知
第1643期
藍牙定位結合腦波感測 觀展更便利
2016-12-28
【記者薛若儀台北報導】參展時除透過專員解說、租用語音導覽機器瞭解展覽外,景文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助理教授李振偉帶領學生團隊,15日以「腦波輔助之室內行動導覽系統」獲「2016第七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銀牌。利用Beacon藍牙微定位系統輔以腦波感測功能,帶來更便利的觀展體驗。「像是用語音導覽機,或在畫作前掃描QR Code,我們就想能否自動偵測人在哪個畫作前。」李振偉說明,此款室內行動導覽系統結合行動應用程式(Mobile Application,APP),在作品前裝設Beacon發出訊號,手機接收訊號後啟動APP推播作品資訊。觀眾僅需攜帶手機,便能瞭解展場的作品內容。除此之外,團隊更研發「腦波檢測模組」,民眾可選擇配戴耳機形狀的腦波儀,腦波儀一邊記錄民眾在展場內的走動路徑,並傳到雲端。李振偉說明:「APP會記錄腦波資訊,像你在畫作前面停留多久,都會對應到。」系統的統計分析模組會再將行為加以分析,透過停留時間等資訊,統計作品熱門程度。當觀展民眾進入展場,便能得知大多數人對作品的反應。而從展覽團隊的角度而言,民眾觀展資訊也有利日後展覽的改進方向。「語音導覽就是為了讓民眾有自主觀展的能力。」台北市立美術館教育人員施小姐提到,APP等新式導覽系統雖便利,但展覽場地服務的年齡層廣,需考量使用習慣。她提到:「像中老年人不會用手機,就要提供適合他們的導覽方式。」「Beacon訊號會受環境影響,特別是很多電子產品在現場。」李振偉解釋,系統需提升定位精準度,改善室內過多電子訊號的干擾。而在蒐集觀眾的行為紀錄後,如何將數據轉為實用的資訊,是團隊目前需持續開發的功能。李振偉期望未來結合醫學等其他領域,讓系統功能更加完整。
即時定位 智慧書包保孩童安全
新知
第1642期
即時定位 智慧書包保孩童安全
2016-12-21
【記者劉祐齊花蓮報導】九個月前的「小燈泡事件」造成不少家長對於孩童的安全問題焦慮不已。國立東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學生研發出一個有求救按鈕、偵測重量、螢幕顯示器的「SmartBag智慧書包」,透過行動應用程式(Mobile Application, App)串聯家長、老師、學生三個端點,保護孩童安全。團隊學生邱維揚、陳其均、廖振舜、黃健斌、蔣典呈歷時三個學期的畢業專題製作,利用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技術,透過信息感測設備將物品與網路連接,為孩童量身打造這款智慧書包。智慧書包擁有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模組,當孩童遇到意外事件時,只須按下SOS求救按鈕,透過行動網路發送位置訊息,傳送給老師和家長。邱維揚表示,自己對刑案研究很有興趣,在選擇畢業專題時恰好發生了「小燈泡事件」,有感於孩童意外事件頻傳,且多發生於上下學時間,於是決定投入保護孩童的產品設計。 智慧書包用物聯網技術結合全球定位系統,並有壓力板偵測重量,和一個螢幕顯示器顯示簡單而必要的訊息。圖/劉祐齊攝「智慧書包」也結合班級聯絡簿和家長對話板,讓家長與老師透過網路平台零時差溝通。國立政治大學附設實驗小學老師戴伊羚認為,科技產品確實有助於親師溝通,但也使得教師需要隨時隨地回覆家長各式各樣的要求,「現在都很依賴Line溝通,這種零時差的溝通有時候其實很累。」 行動應用程式包含了家庭聯絡簿、家長對話版及SOS訊息,讓老師和家長透過平台零時差的溝通。圖/劉祐齊攝另外,團隊設計了兩項別具巧思的功能。壓力板偵測整個書包的重量,有利於教師和家長,關心孩童的身體健康。螢幕顯示器則可顯示必要的基本訊息,如每日課程、當日作業等。未來也將與無線充電板結合,當孩童回家後,只要把書包放在無線充電板上充電,就能讓產品24小時不間斷運作。「智慧書包將資管系擅長的軟體研究,與資訊工程系硬體的專長結合起來。」跨領域合作的設計成果讓團隊相當自豪,陳其均希望未來能將設計商品化,請廠商開模,與書包結合並大量生產,避免憾事再發生。
緊急事件即時通報 APP助捷運維安
新知
第1636期
緊急事件即時通報 APP助捷運維安
2016-11-09
【記者陳亭蓉台北報導】台北大眾捷運的旅客運輸量民國104年突破七億人次,儼然為台北城的核心交通運輸系統,乘客安全不容忽視。因此,淡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四位學生研發出一款即時通報緊急事件的行動應用程式(Mobile application, APP)「SMART-智慧微定位感測捷運緊急救助系統」,期望讓捷運成為更安全舒適的公共環境。當緊急事件發生時,擁有此應用程式的民眾只要按下事件鈕就能使警報響起,嚇阻嫌犯的同時也能警示周遭旅客。此事件爾後隨即傳輸到站務人員端,一般民眾也能看到即時的事件提醒。另外,定位車站與車廂皆使用「Beacon藍芽發射器」,使手機精準感測事發地點,並與110專線連動,可隨時報警。而事件發生後,民眾也能夠點選各車站發生的歷史事件紀錄,以提高警覺。 「SMART-智慧微定位感測捷運緊急救助系統」應用程式之開啟介面,能夠選擇緊急通報與獲知事件的方式。圖/淡大資管系研究團隊提供目前能夠通報的事件類別有三種,分別為持械威脅、性騷擾以及身體不適。若有較充裕的時間,民眾能用手機訊息通報站務人員,使其了解最新與最詳細的事件內容。此外,應用程式中也供查詢各站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在站內的位置圖,加快急救速度。「當災難發生時,對講機只能通報列車長。」研究隊員林庭安指出台北捷運現行的維安流程有其限制,而此應用程式填補了如此的缺口。台北捷運公司行政處新聞課課長凌啟堯表示,目前的緊急通報流程即是利用對講機通報給列車長,或是口頭告知捷運站務人員,若是非常緊急也可直接撥打110專線與警察連繫。而此系統則較能即時通報站務人員,得到最直接的幫助,且不會耽誤整個捷運的運作。林庭安進一步分析,現今捷運相關的應用程式只提供轉乘資訊、票價查詢,而與安全相關的應用程式則大多提供靜態資訊,宣導安全知識,未曾有安全與捷運結合且功能完整的應用程式。另外,針對身體不適或性騷擾等緊急通報系統無法顧及的案例,此系統也能完整傳達當下狀況。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學生鄭楚忻長期搭乘接運通勤,她表示,通常在不舒服的情況下不會通報站務人員,但願意在無法承受時,使用此應用程式請求醫療協助。國立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生林晏君則針對性騷擾事件表示,對講機若在人聲嘈雜的狀況下使用,會使通話不清楚,若是能利用應用程式手寫訊息,能夠及時且清楚地解釋事件狀況。關於未來的修改方向,團隊成員陳怡君提高此系統通報的準確率,「有人可能會惡作劇,不停地點事件鈕」。對此,團隊希望結合站務人員所持的後台系統,查看事件的通知次數與來源,辨識真偽。凌啟堯對此也提出,若是重大維安事件,必須經過列車長嚴密的確認流程,尤其收到通報後要觀看監視器以確認是否屬實,再通報管理捷運通訊的行控中心。 
動態定位儀測地震 降成本不失精準
新知
第1633期
動態定位儀測地震 降成本不失精準
2016-10-19
【記者曾品媛台北報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機電工程學系教授吳順德帶領學生團隊,開發出「低成本之多星系GNSS即時動態定位儀」,突破傳統即時動態定位儀的價格侷限,更新韌體並結合演算法技術,在不影響精準度的情況下,大幅降低成本,未來可望將此項衛星定位技術更廣泛地運用到至防災、鐵道位移測量。即時動態定位技術(Real Time Kinematic, RTK)在測量時能將誤差控制在公分以內,遠低於一般手機定位的公尺誤差;然而,因技術門檻高,一套系統的價錢高達新台幣50至70萬元不等,如果要透過增設觀測站提高涵蓋範圍,所需花費直逼千萬。台師大團隊的革新技術將成本降低到萬元以下,為傳統即時動態定位系統定價的2%。研究團隊以單頻率的接收器取代多頻率的模組,是將成本降低的關鍵。當中運用了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通訊與導航工程學系教授林修國提供的演算法技術,用複雜的數學計算補足單頻接收器的效用落差。吳順德表示,這個新的技術模組可以排除誤差過大的衛星訊號,增加測量精確度。這項技術在將來可運用在地震後的防災測量。吳順德表示,即時動態定位儀於民國104年7月啟動,一直到9月系統才逐漸穩定,且在今年3月團隊已與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合作,成功測量出5月31日震央位於台灣東北部海域、芮氏規模7.2級地震造成的建築物位移。吳順德說:「此項技術以高效能及低廉價格,吸引了許多民間通訊廠商前來洽談,預計不久之後即可在市場上推出。」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機電工程系學生辛承宣表示,希望之後的技術能將電路板整合為一個,攜帶上更為輕巧。圖/曾品媛攝低成本動態定位儀技術仍有可改善的地方。研究團隊成員、台師大機電所學生辛承宣表示,目前低成本動態定位儀搭載的測量天線體積大又重,造成使用者在移動測量時的不便,希望將來可以透過研發讓天線變得更輕巧,同時維持相同效能。辛承宣說:「目前這項技術朝商品化努力中,如何讓產品設計更接近使用者經驗,是能否成功推廣的重要關鍵。」 研究團隊在未來預計將裝置搭載的天線體積縮小,卻能達到同樣效能,讓使用者在移動測量時更方便。圖/辛承宣提供
【過度注重表象 校系博覽會應重新定位三】融在地文化 打造各校獨有品牌
專題
第1597期
【過度注重表象 校系博覽會應重新定位三】融在地文化 打造各校獨有品牌
2015-05-14
成大單車節除單車體驗活動,有系所也設立「模擬面試」現場,由學長姐擔任考官出題,給予高中生面試建議。 圖/陳冠維提供 【副刊記者/余聰傑 黃鈞浩 劉翊怜】博覽會雖提供高中生多元校系資訊,但只藉由校系擺攤,高中生短時間內難了解大學科系與校園。成大與中山大學結合在地特色,如地理位置、小吃等,積極打造品牌形象,為一般單介紹科系的博覽會,帶來新樣貌。 成大單車節暨院系博覽會今年邁入第八個年頭,每一屆皆由學生負責主辦,校方僅提供金錢與場地,不過度干涉活動內容。成大課外活動指導組校聘組員吳昌振表示,國立大學學生應善盡社會責任,藉由單車節將其享有的資源回饋社會。 陳冠維提到,單車節一開始是由「一日成大生」的畫面為發想。為讓高中生體驗在成大校園騎單車趕課的情況,當天主辦單位與成大單車社合作,提供500台免費單車作為代步工具,讓高中生自由馳騁成大校園。 「成大跟台南應該綁在一起行銷。」本次單車節融入「府城文化」,引入台南在地特色小吃,加強成大與台南的連結。陳冠維表示,博覽會揉合台南文化,讓學生不只認識各科系內容,還能感受慢步調的台南。 「台南本地人對台南的印象與成大是重疊在一起的。」成大中國文學系學生王寅兒解釋,慢活是指度過輕鬆悠閒但不失豐富的生活。 「博覽會應成為學校的『品牌』。」中山於民國103年由學生自發性舉辦第一屆院系博覽會,邀請17個系所參與擺攤。總召、企業管理系學生尤梓維表示,以往大家都將中字輩學校視為第二順位,「但第二不是不好,而是應該創造出屬於中山的特色。」 尤梓維提及,中山背對壽山、面朝西子灣,得以利用豐富海洋資源,發展特有風帆與潛水課程,「未來希望博覽會能加入風帆體驗活動,讓更多人知道中山特有的海洋文化。」中山海洋環境及工程系學生陳柏羽自豪地表示,海洋科學院是中山的特色,大多數高中生卻不知道其課程內容,「博覽會幫助更多高中生認識海洋事業這一塊。」 中山社會系為參與此次博覽會科系之一。社會系系學會長心諦分享,學校以往較少舉辦全校性活動,「院系博覽會凝聚學生向心力,讓大家對於中山有更多一分的認同感。」 林卉娟認為,政大包種茶節應與文山地區包種茶產業或在地社區居民合作,才能走出屬於政大的校系博覽會。政大歷史系學生廖芸嫻則建議包種茶節當天舉辦政大指南山導覽,由美麗風景刻畫「政大印象」,更能讓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大學博覽會若過度注重攤位布置與活動,以得獎競爭為目標,恐反而失去其初衷。科系博覽會應以提供高中生資訊為導向,並結合校園特色,才能突破固有思維,開創新局。第一篇:【過度注重表象 校系博覽會應重新定位一】活動嘉年華化 高中生難探系所全貌上一篇:【過度注重表象 校系博覽會應重新定位二】評比不透明 學生盲目相爭無助進步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