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大學人】擊劍國手跨界設計領域 陳弈通體制外的斜槓人生
體育
第1804期
【大學人】擊劍國手跨界設計領域 陳弈通體制外的斜槓人生
2024-12-20
【記者吳妤潔報導】自信跨步向前,抓準時機刺中對手,得下勝利一分後激動喊聲。今年八月,年僅21歲的「擊劍王子」陳弈通初登奧林匹克運動會殿堂,成為國內時隔36年再度前進奧運的台灣男子鈍劍代表。儘管最終不敵地主選手恩佐・勒福爾(Enzo Lefort)止步32強,仍追平過去台灣的最佳紀錄。卸下擊劍選手身分,他還是位擁有設計長才的藝術生,更是從體制內教育改以自學方式升學,並一頭栽進設計領域,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 八歲時,陳弈通參加體育夏令營,眾多運動項目中唯獨對擊劍情有獨鍾,就此開啟擊劍人生,「我小時候對某個東西有興趣的時候,就是想要全心投入,所以那時候一學就很想要全力打到職業。」自小就有主見的他,在參加不少盃賽後,萌生想要出國比賽的想法,陳弈通的母親黃意雯便帶著他出國,並在青年奧運、亞洲運動會及亞洲錦標賽等賽事中嶄露頭角。 陳弈通並不認為自己是天賦型選手,他說:「現在回去看覺得,哇,我好像真的花很多時間在場下。訓練時間外自己在家會一直練,然後研究分析選手的影片。」不想輸但樂觀的性格,或許是他十幾年的選手生涯中未曾想過放棄的原因之一。黃意雯回憶起陳弈通小時候沒得獎,本以為他會很難過,卻見到他比賽結束後到便利商店買冰淇淋露出開心的面容,可見比起成績,陳弈通反而更專注在比賽的內容和過程,若是覺得自己表現不理想,回家後就會不斷練習,黃意雯以「瘋狂」二字形容,「他如果制定好目標就不會放棄,一定會想辦法達到他要的表現。」 相比大多數學生運動員以校隊或體育班作為升學志向,陳弈通選擇了一條不同的路。陳弈通一家曾因父親研究需要移居澳洲,國小三年級時他自澳洲返台,但因為銜接不上課程,便輾轉進入體制外教育。即將升國中之際,黃意雯考慮到體制內教育只有進入校隊或是讀書兩個選擇,且若外出比賽在學習進度上勢必會落後,便決定讓陳弈通加入自學團體。另一個原因,則是體制外教育給予了更多自由,「當初對體育班的印象就是如果你選的話,就只能走這一條路,選項會很少,但我不想被限制只能做這個(擊劍)。」陳弈通說道。他坦言,一開始年紀小,自律欠佳,常會漏掉作業,但後來發現這會出現許多問題,才了解到「為自己負責」的重要,比賽期間只要一有空檔,就會拿出電腦或是要讀的東西出來做。問到對想走體制外教育的學生運動員有什麼建議時,陳弈通不斷提到「自律」,認知到自己需要什麼也更有助於尋求協助和保持對運動的熱忱。 而在體制外教育的過程中,陳弈通在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副董事長徐莉玲的欣賞下,發覺自己未來也可以往藝術領域邁進。「有一堂課我讓學生找出舊鞋盒做出一個動物,但只有弈通用舊鞋做出一隻老鼠,因為他覺得用鞋子做更有趣。」徐莉玲笑著分享,「弈通真的是很特別的孩子,很少可以看到一個孩子有勇氣挑戰老師給的題目。」 目前陳弈通就讀於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在他的Instagram作品帳號上,時常可以看見他分享利用不同媒材設計出的運動員模型、球鞋和平面設計等作品。而他的創作靈感多半源自於運動和普普藝術,他笑道:「運動的動態我覺得是很抓人的。」談起陳弈通在擊劍和創作時的差異,黃意雯認為他在擊劍時表現出較為強勢的一面,但在藝術創作方面則是展現自我的抒發和療癒,「有時候他的作品人家喜歡,我覺得是因為他很真誠地把自己生活的題材放在上面。」 對陳弈通而言,不論是擊劍還是創作,都已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談到未來目標,凡事追求完美的他希望在藝術設計領域不斷突破,「做設計可能都會這樣,就是你看到很多,然後會覺得我一定要達到這個水準,會覺得之前的作品都不夠好,可是就是這樣才會進步。」面對陪伴自己最長時間的擊劍,他則希望能夠持續奪牌,「我很享受在場上的感覺。我很喜歡做,我就繼續做。」
林品杉、林雨潔姐妹交鋒 雙奪擊劍亞青代表資格
體育
第1799期
林品杉、林雨潔姐妹交鋒 雙奪擊劍亞青代表資格
2024-11-15
【記者吳妤潔新北報導】2025年科威特亞洲青年暨青少年擊劍錦標賽青年組選拔(註一)10日在新北市天主教恆毅高級中學進行,各劍種(註二)將選出四位選手代表中華隊出國征戰。在男子銳劍項目中,來自國立體育大學的邱聖軒以首輪單敗淘汰賽(註三)第二之姿順利入選;女子銳劍則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林品杉和妹妹林雨潔在次輪單敗淘汰賽保住代表隊席位。 註一:比賽分為青年組(西元2005年至2012年間出生)和青少年組(西元2008年至2012年間出生) 註二:擊劍分成銳劍、鈍劍和軍刀三個劍種 註三:選手先進行初賽5點全循環比賽,依全循環成績取八前進行首輪單敗淘汰賽,前兩名選手入選代表隊,且仍分出冠亞;其餘未入選的選手,依初賽排名結果進行次輪單敗淘汰賽,爭取剩餘兩名代表隊資格。 銳劍是唯一不須考慮攻擊權,只要刺中對手即可得分的劍種,更考驗選手對戰術的掌握,猶如心理戰。在次輪四強賽時,林雨潔碰上首輪排名第三的臺北市立中正高級中學陳韵菲。林雨潔積極進攻,比數一路領先,最後成功拿下代表隊資格,晉級次輪冠亞賽並對上姊姊林品杉,但因國手資格皆已到手,兩人更享受在對打的過程,林雨潔笑道:「沒有那麼緊張,也比較沒有管成績會怎樣。」 另一場的男子銳劍組戰況更加激烈,因世界青年排名17的李讓直接獲得代表隊資格,七名選手將爭奪剩餘的三個名額。邱聖軒在首輪冠亞賽對上世界青年排名35的林哲群,最後以亞軍的成績入選代表隊。面對高強度的對手,邱聖軒表示自己多使用引誘策略,藉對手的反應時間趁機發動攻擊。 談到擊劍項目在國內的發展,中華民國擊劍協會國際長兼選訓委員會召集人林文鴻說明,在協會的推廣之下,近年逐漸看到成績,但仍面臨挑戰,他說:「在各國的態勢發展中,我們怎樣增強國內選手的實力進入到國際舞台,藉由風潮的帶動,讓這個運動不斷擴展?」貝思擊劍俱樂部教練王淳叡認為,協會可以多加舉辦比賽,並以不擾亂國內排名的方式讓外隊參加,藉此提升選手的國際競爭力。 對於即將出戰亞青賽的選手,林文鴻表示期待,「過去我們青少年組都有不錯的表現,像女子鈍劍的張黃美子和男子銳劍的李讓都有得到金牌,希望選手延續青少年的成績,提升到青年組的時候能更上一層樓。」臺北市體育總會擊劍協會的洪莉翔甫奪下2024世界中學生運動會女子銳劍冠軍,在首輪單敗淘汰賽就拿到代表隊資格,面對下屆亞青賽,他說:「之前亞青打得都不太好,希望這次可以站上頒獎台。」洪莉翔期許自己能夠突破過往的成績,而李讓則把目標設在第一,極力爭取獎牌。
四強賽上演同窗內鬥 曲宗玟吳筱梵「劍」指亞運
體育
第1767期
四強賽上演同窗內鬥 曲宗玟吳筱梵「劍」指亞運
2022-10-05
【記者梁家柔台中報導】鏗鏘刀劍聲此起彼落,不時傳來選手得分的吶喊,111 年全國第三次青年暨青少年擊劍錦標賽在9月30至10月2日於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體育館盛大舉行。其中,青年女子組銳劍項目於2日進行,在膠著的冠亞賽中,台北市體育總會擊劍協會的洪莉翔在最後一刻精彩反擊,以10:9一分差,自臺體選手吳筱梵手中刺下金牌。四強賽首先上演亞運培訓選手內戰,同樣都來自臺體,目前也都被列入亞運培訓的好手曲宗玟及吳筱梵狹路相逢。兩人表示,因為非常熟悉對方的狀況和戰術,所以比賽陷入膠著,直到最後一刻仍維持7:7平手,最後由於吳筱梵初賽成績較優異,而直接晉級冠亞。作為青年積分第一的選手,此次卻遺憾與決賽失之交臂,曲宗玟說:「這次比賽因為是我的最後一場分齡賽,所以比較緊張而沒信心,希望之後能重新調整,拿到亞運門票。」 四強賽中的兩位對手,同樣都來自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的曲宗玟和吳筱梵,目前也都在亞運培訓隊,接下來將備戰亞洲U23擊劍錦標賽。 圖/梁家柔攝談及亞運培訓,曲宗玟及吳筱梵的教練,同時也執教國家訓練中心女子銳劍的劉奕呈表示,由於原訂2022年9月舉行的杭州亞運延期,對於亞運培訓選手們而言,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磨練與備戰,目標是希望能至少帶領代表隊得到亞運前五名。而此次賽後,除了技巧戰術之外,也會更著墨於建立強大的心理素質,「未來在國際賽事中,台灣選手必須要臨危不亂、自信地將實力完整發揮。」 擊劍比賽分為銳劍、鈍劍和軍刀。銳劍是三種中最容易入門且速度較慢的,全身皆是有效攻擊區,所以選手出手也會較為謹慎。 圖/梁家柔攝緊接在四強賽後的冠軍賽,雙方比分窮追猛咬,但洪莉翔仍沉著面對。到了第三局時雙方陷入9:9僵局,眼看賽局已來到延長階段,洪莉翔最終憑藉強大的抗壓性拿下最後一擊。成功衛冕的洪莉翔賽後開心的表示,他認為這次冠亞賽獲勝的關鍵在於,嘗試在雙方距離很近的情況下主動發動攻擊。北市劍會教練王三財則說:「洪莉翔心理素質上的提升和穩定度是他拿下冠軍的重要因素。」 獲得亞軍的吳筱梵覺得這次已經有所突破,有將平常所練習的攻擊技巧運用在比賽中。 圖/梁家柔攝在四強賽與同窗廝殺至最後一刻,最後闖入決賽的吳筱梵坦言四強對手曲宗玟實力相當強勁。而針對最終亞軍的結果,她認為,相較上個國內大型賽事,自己在心態上的調整更好了,「之前太過輕敵,所以沒有將實力發揮至最好。」談及未來目標,吳筱梵則希望能夠進軍亞運,為國爭光。 本次獲得冠軍的洪莉翔表示,近期的目標是在U23的比賽中能拿到亮眼的成績,長遠的目標則是可以打進奧運。 圖/梁家柔攝 
不畏魁梧對手 楊謹蔓擊劍刺金
體育
第1737期
不畏魁梧對手 楊謹蔓擊劍刺金
2020-11-26
【記者陳宥菘台北報導】選手以螃蟹步伐移動,抓準時機將劍奮力前刺至對手身上,眨眼之間搶下一分。「2020第25屆聯新盃全國擊劍錦標賽(以下簡稱聯新盃)」19日至21日於台北體育館登場,集結眾多國內好手舞劍對戰。其中,女子鈍劍最終決賽由擊劍國手、輔仁大學楊謹蔓憑藉場上積極的進攻,以15:8「刺」下金牌。 2020第25屆聯新盃全國擊劍錦標賽女子鈍劍項目金牌戰,由輔仁大學楊謹蔓15:8贏得比賽,奪得后冠。  圖/陳宥菘攝在女子鈍劍冠軍戰中,楊謹蔓對戰來自奧林擊劍且身形高大的Chen Shiuan-An Shannon。一開賽,楊謹蔓率先搶下攻擊權,隨後瞄準並甩動劍頭至對手背部,「對手雖然高,但(因為他要進攻)身體因此往前傾。」對手專注向前進攻,疏於防守背部,楊謹蔓進而以其拿手招式—甩劍搶下首分。而後,對手展開反擊,連下3分。楊謹蔓隨即調整自身狀態並強勢回擊,將兩人差距拉至8分。最終,楊謹蔓阻擋對手進攻,並順勢完成刺擊,成功奪冠。「回想全大運的一些成功經驗,把它再次執行出來。」楊謹蔓甫拿下中華民國109年大專校院運動會公開女生組擊劍鈍劍個人賽金牌,本次賽事延續后冠氣勢,再下一城。註:選手以劍尖威脅對手的有效部位,持續進攻,即取得攻擊權。取得攻擊權擊中有效部位便得分。若雙方同時擊中有效部位,有攻擊權的一方得分,雙方不會同時得分。 鈍劍項目金牌戰由輔仁大學楊謹蔓對戰身形高大的Chen Shiuan-An Shannon,楊謹蔓以其拿手招式——甩劍奪下數分。  圖/陳宥菘攝 透過敲擊對手劍身,可以將對手擁有之攻擊權轉換到自己身上。若雙方同時擊中有效部位,取得攻擊權之選手將得分。  圖/陳宥菘攝往年聯新盃皆與台北公開賽一同舉辦,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少了外國選手參賽。本屆銅牌選手雷淯茹解釋,國內賽僅聯新盃有與外國選手對戰的機會,「各國打劍的風格不太一樣,(聯新盃)是個很好的機會接觸不同類型的選手。」對於本次賽事僅剩國內選手相互切磋,她提到,「國內女鈍選手人數少,每次怎麼打都是這些人。」國內女鈍擊劍積分排名第一、本屆銅牌選手程昕則指出相較往年賽事,「(本屆)是少了一點鬥志跟激戰。」除了此次聯新盃少了外國選手之外,原訂10月在台北舉行的2020年亞洲U23擊劍錦標賽也受疫情延至明年舉行。楊謹蔓説:「去年每個月幾乎都在比賽,每個月都可以再修正,有覺得自己在進步。」面對明年亞洲U23擊劍錦標賽,楊謹蔓放眼前三名,雷淯茹則盼為台灣留下一面獎牌。 今年因多數賽事取消,選手實戰機會大量減少,楊謹蔓(左)、程昕(中)與雷淯茹(右)三人甚至從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回歸原隊練習。  圖/陳宥菘攝為了推廣擊劍運動,本次賽事延續去年宣傳形式,透過臉書(Facebook)粉絲專頁即時轉播賽事,卻因場館空間有限,在劃設轉播區域的同時,反而壓縮場地空間,因此未架設錄像回放系統,導致偶有選手對裁判判決提出疑議的情況。在推廣運動與確保比賽公平性間的取捨,楊謹蔓認為,「要顧慮到原本該做的事情,錄像回放系統對比賽太重要,我相信比賽的大家都會認同這一點。」對此,裁判長黃皓志說明,「之後會堅持以比賽公平與順暢為主,還是要設置錄像回放系統。」他也建議協會尋求更合適的方法以兼顧賽事宣傳與比賽公正性,盼能兩全其美。 台北體育館四樓空間有限,本屆為設置轉播設備因而未架設錄像回放系統,引起部分選手、教練反彈。  圖/陳宥菘攝 這兩年為了推廣擊劍運動,聯新盃全國擊劍錦標賽皆設有轉播團隊,於中華民國擊劍協會臉書粉絲專頁進行直播。  圖/陳宥菘攝
擊劍攻防戰 陳致傑飛身刺擊搶下關鍵分
第1714期
擊劍攻防戰 陳致傑飛身刺擊搶下關鍵分
焦點
2019-11-20
【記者白欣台北報導】劍擊鏗鏘聲不絕於耳,雙方在狹長賽場上,來回展開攻防戰,爭奪「攻擊權」(註)。2019台北公開賽暨第24屆聯新盃全國擊劍錦標賽在台北體育館盛大登場,16日進行男子鈍劍組賽程。選手在冠亞賽展開激戰,最終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的陳致傑以一記飛身刺擊,搶下最後關鍵一分,奪得冠軍。 2019台北公開賽暨第24屆聯新盃全國擊劍錦標賽盛大登場,聚集各方擊劍好手前來競技。 圖/白欣攝註:擊劍的鈍劍與軍刀項目有「攻擊權」規則。當選手將劍尖威脅對手的得分有效部位,持續進攻,即取得攻擊權。裁判必須從選手的腳步、伸手動作判斷,取得攻擊權擊中有效部位才算得分。若雙方同時擊中有效部位,則由裁判判定有攻擊權的一方得分,雙方不會同時得分。「心情其實還好,因為我的目標就是要打第一名。」陳致傑表示,這場比賽是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外卡賽的前哨戰,且為今年最後一場積分賽,格外重要,「假如我這場沒有第一的話,可能就無法在國內的選拔中突出。」談及獲勝關鍵陳致傑說:「攻擊對我來說比較有優勢,因為我身高在國內算高,所以進攻會打得比較吃香一點。」至於對戰過程的攻擊權爭搶,他分析道:「我比較會積極搶攻,去破壞對方的攻擊,或是在對方停頓的瞬間,敲擊劍柄以轉換攻擊權。」教練陳柏槐亦讚揚自家選手的表現,「致傑判斷攻擊權的時機還滿精準的,敏捷性跟速度也很快,而且身形高,所以攻擊的延伸空間也比較多。」 來自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奪下男子鈍劍組冠軍的選手陳致傑,善用身形優勢,以延伸攻擊空間。 圖/白欣攝對於近期陳致傑備戰調整方向,陳柏槐說:「其實還有很多要努力的地方。」他補充,在國際賽場或是面對同樣身形選手時,陳致傑的身材優勢減少,對應顯得生疏。未來將對此強化訓練,並熟悉相關戰術應用。而在冠軍賽落敗、就讀國立體育大學的徐碩廷則相當坦然,「打到第二名,我覺得還算可以。」他表示,前陣子著重於中華民國108年全國運動會的準備,進行數月的高強度訓練,導致在決賽後半段,已無力防禦對手的攻擊。「太累了,所以全運會結束後,就有點鬆懈。」本次比賽首度進行全程實況轉播,中華民國擊劍協會秘書長洪新志說明,透過轉播方式,可以讓從未接觸過擊劍的群眾藉此認識擊劍。此外,洪新志也樂觀看待近年擊劍發展,他說:「近幾年的發展是有轉變、突破的。」他分享,擊劍協會正在進行人才扎根的努力,盼經由賽事推廣,為台灣的擊劍運動挹注新血。 鈍劍為擊劍運動中,有效攻擊區域最小的項目,僅有選手穿著金屬背心的範圍為有效得分區。 圖/白欣攝
都柏林大學響應20×20 社團聯課盼促進女性運動風氣
國際
第1708期
都柏林大學響應20×20 社團聯課盼促進女性運動風氣
2019-10-09
【記者呂心喻綜合報導】愛爾蘭都柏林大學(Trinity College Dublin, TCD)2至4日舉辦運動體驗週(Taster Session),由擊劍社、射箭社、空手道社等社團聯合開課,期望可以激發女性在運動中的興趣,同時也是為了響應愛爾蘭「20×20運動」。20×20是「到2020年的20%」的簡稱,並以「女性為主軸」作為宗旨,其中訴求除了「到2020年媒體對女性的報導增加20%」、「到2020年球員與裁判的女性參與率增加20%」,以及「到2020年女性運動參與率增加20%」共三項訴求。愛爾蘭體育聯合會(Federation of Irish Sport, FIS)由愛爾蘭各級政府及地方體育機構組成,透過20×20倡議,用簡單的行動,影響大眾社會對於女子運動的看法。 愛爾蘭20×20的計畫海報、女性意識的標語,期望提倡女子運動參與度與能見度。 圖/迪爾巴里・柯林斯提供體驗週的活動發起人擊劍隊隊長、都柏林大學電影研究學程學生迪爾巴里・柯林斯(Dearbhalie Collins)說:「20×20這個計畫很棒,它提高了女性對自我的意識。像我們這樣的體育性社團可以提供資源給女性,讓她們更願意嘗試新的事物。」她表示,社團在做女性運動的調查時發現,從事體育運動的女性最容易放棄運動的年齡是18歲,她認為這是因為高中到大學之間的過渡期,讓許多女生在適應新環境的過程中選擇捨棄運動。 練習場上示範者和體驗同學們互相切磋練習,示範者會親身做出動作讓體驗者模仿。 圖/迪爾巴里・柯林斯提供柯林斯決定和朋友卡梅爾・科米斯基(Carmel Comiskey)一起努力,向其他社團表明自己的理念並邀請他們加入體驗週的行列,在得到學校及其他相關體育社團的支持後,這個活動得以誕生。柯林斯表示,她和科米斯基上大學之前從來不會運動,「但是女性參與校園運動這件事情非常迷人,大學的環境對於推廣20×20計畫是很適合的。」 參與體驗的同學面向牆壁練習擊劍,腳步動作必須配合手部動作,才能達到最大效果。 圖/迪爾巴里・柯林斯提供「我認為在如今的運動中,現代女性還是沒有辦法完全轉換給大眾傳統的印象。」擊劍社社員、英國文學系學生伊莫金・麥古金(Imogen McGuckin)透露,校園內多數社團皆可見到男生比例較多的情形。她坦言,自己原先沒有意願加入女子擊劍社,但由於體驗週氣氛融洽,給了她想嘗試的心態。「在這裡交流時,我遇到了很多跟我一樣喜歡運動的女生。」 同學聚集在一起,由示範者首先講解規則及體驗內容,接著再進行體驗。 圖/迪爾巴里・柯林斯提供同樣是擊劍社、都柏林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UCD)獸醫系學生瑪莎・克洛(Martha Crowe)則坦言,很多同學在加入社團之前並不知道什麼叫「運動」,往往在加入社團後因為期待不符而退出,所以她希望能像都柏林大學一樣舉辦體驗課程,讓學生先初步了解,再進一步喜歡上運動,「我希望20×20可以解決的問題之一,就是讓女孩們不要放棄運動。」 一系列關於運動社團體驗課的活動流程,目的是提倡女性在運動中被看見的機會。 圖/迪爾巴里・柯林斯提供愛爾蘭體育部(Sport Ireland)同時在今年祭出新的女性體育政策(Women in Sport),增加各項體育賽事中女性的獎金、補助款、培訓金等,旨在提高女性從事運動相關工作的參與度及可見度,目前,已有游泳、高爾夫等運動項目中的女性受惠。愛爾蘭體育部認為,根據愛爾蘭體育觀測報告(The Irish Sports Monitor),男女參與運動的比例差距已從2007年的15.7%到2017年的4.5%,女性在運動中的發展值得期待。20×20運動透過媒體與各校學生自發性的響應,將女子運動的議題擴大到全民,提倡女子體育運動不再只是女性的課題,而是整個社會的共同目標。柯林斯強調,她希望在今年下半年嘗試舉辦小型的討論會,和體育界專家一同討論女子運動的未來,「我們既想邀請認真的運動員,也歡迎那些想嘗試運動的女性。」
各國擊劍交流 刺出新招式
體育
第1688期
各國擊劍交流 刺出新招式
2018-11-15
【記者陳韻如台北報導】「2018 年第 23 屆聯新盃全國擊劍錦標賽」女子鈍劍公開組9日在台北體育館盛大舉行,聯新盃為國內擊劍賽事中,少數邀請國外擊劍隊伍參加的比賽。本次賽事除有台灣好手參與,也涵蓋韓國、泰國擊劍隊及旅外選手,讓各國選手透過競賽互相交流,切磋劍術。輔仁大學代表程昕與韓國選手在八強賽碰面,比賽一開始韓國選手展現強烈進攻意圖,不到一分鐘即攻下兩分。程昕表示韓國選手與國內選手劍法差異大,出劍速度較快。面對對手的快攻,她沉穩應對,「我們比較有耐心去等待機會,或者是去製造機會,不會想要很急的馬上就要打到對手。」最後,程昕抓住韓國選手的破綻,打破其進攻節奏,成功晉級四強。 程昕(右)於八強賽中遇見韓國選手(左),面對韓國選手的快攻,程昕沈穩應對。 圖/陳韻如攝四強賽時,程昕與旅美選手蔡曉晴對戰。兩人實力相當,比賽陷入拉鋸戰,難分上下。第三回合結束後,雙方比數9:9平手,進行加賽一分鐘,先有效得分者獲勝。加賽中雙方謹慎攻防,最後由蔡曉晴看準時機出手得分,奪得冠亞賽門票。 程昕(左)與旅美選手蔡曉晴(右)先前皆為我國世大運選手,曾一起參與訓練,兩人相處十分融洽。 圖/陳韻如攝此次比賽由蔡曉晴獲得冠軍,兩位韓國選手以及程昕包辦亞軍與季軍。程昕為現役國手,她坦言過往國內公開賽對手都是同一批人,大家非常熟悉彼此的套路與打法,較難透過國內對打提升技術。聯新盃邀請外隊參賽,讓國內選手觀摩不同擊劍風格,增加比賽經驗。16強選手、國立體育大學代表陳令翊為精進擊劍技術,曾遠赴韓國交換。她回憶剛到韓國時,發現韓國選手劍術實力高於台灣,因此常常跟不上同學。陳令翊透過與同學交流,逐漸提升對打技術。「我發現如果對打的強度提升之後,你可以適應國際賽選手的能力會提高。」她認為經常與劍術較強的選手練習,往後參與國際賽事時,較不會因實力差距太大而緊張失誤。 國內好手陳令翊(左)與程昕(右)於16強晉級賽中遇見,兩人皆擁有多次比賽經驗,也非常熟悉彼此劍法套路。 圖/陳韻如攝陳令翊與程昕皆指出國內選手受限於經費補助不足,較少站上國際舞台。即便取得國家代表資格,若選手遇上需自費的比賽,還是會因經濟壓力而無法出賽。陳令翊肯定國內比賽多邀請外隊參賽,讓國內選手即使不出國,也能有機會碰上外國選手。她認為不用在意比賽輸贏,最重要的是增加比賽經驗。程昕也鼓勵擊劍新手多參與各類型比賽,「如果你多打多嘗試,你會了解到其實有很多的打法。」選手接觸多種打法後,便能增強自己的實力。中華民國擊劍協會秘書長洪新志談及,協會主要透過分齡選拔賽,選出國家代表選手參加國際賽事。他鼓勵擊劍新手多加參與選拔賽,爭取出國比賽資格,或是透過民間俱樂部報名參加國際賽事,拓展劍路視野。
台灣擊劍補助匱乏 選手難躍國際舞台
體育
第1686期
台灣擊劍補助匱乏 選手難躍國際舞台
2018-10-31
【記者劉雨婷台北報導】為期三天的「107年臺北市中正盃全國青年暨青少年擊劍錦標賽」於10月26日在台北體育館登場,青年男子軍刀組決賽,選手互不相讓、遲遲無法拉開比分,最後由國立體育大學學生周宗昱奪下致勝分,達成二連霸。近年來我國擊劍項目在國際賽場上表現優異,然而選手缺乏相關賽事經驗和環境,恐不利日後征戰國際。 青年男子軍刀組決賽,兩位選手互不相讓,比分持續拉鋸,最後由周宗昱奪下致勝一分,衛冕成功。 圖/劉雨婷攝此次青年男子軍刀組,由周宗昱和陳柏旭在決賽上演國體校內對抗。周宗昱賽後表示,兩人雖認識已久,對彼此的套路與招式十分熟悉,但如何判斷對方的意圖並設法化解,考驗當下自己的反應與協調,「好玩的地方也就在這裡。」陳柏旭則不諱言,此次是兩人最後一場青年組排名賽,最後以一分之差敗北,他十分惋惜。 擊劍可分成銳劍、鈍劍、軍刀三組, 軍刀因可劈砍得分,故比另二組更講求速度,考驗選手爆發力、步法與手腕靈活度。 圖/劉雨婷攝台灣擊劍項目在國際賽事近年屢有突破,上周(10月21日)剛落幕的「亞洲U23擊劍錦標賽」,我國拿下六面銅牌,創隊史佳績。參加過國際賽事的周宗昱和陳柏旭兩人認為,台灣選手實力並不比國外選手遜色,但卻缺乏參加國際賽事的經驗,進而影響表現。周宗昱表示,由於補助經費不足,擊劍各組選手並非每年都有機會參加國際競賽,「(一個人)一年能參加兩場國際賽就很不錯了」,使得台灣選手因較不熟悉賽事方式,情緒容易緊繃。陳柏旭也分享,國外選手比較積極進攻,打法與技術獨特。他解釋,即便是出手速度較快的軍刀組,在國內比賽時或許還可迅速得分,但在面對侵略性強的國外選手時,會因害怕露出破綻而僵持較久。 軍刀組因速度較快,又須由裁判認定是否具「攻擊權」才算實質得分,一般觀眾較不易看懂。 圖/劉雨婷攝總裁判長李易隆認為,擊劍的鈍劍和軍刀組,因選手須具備「攻擊權」才可算是有效得分,若是裁判未及時更新規則與觀念,裁決時會嚴重影響比賽公平性,讓選手無所適從,所以強化裁判制度,是健全擊劍環境不可或缺的關鍵。目前國內推動的裁判考照、研習及定期檢驗制度,甚至是比賽全程穿著西裝等,都是比照國際規範,盼能藉此讓選手習慣國際賽事運作,有助於熟悉新觀念與技術,提升選手實力。 
鈍劍門檻高資源少 選手難登國際舞台
體育
第1662期
鈍劍門檻高資源少 選手難登國際舞台
2017-10-26
【記者陳棟宜蘭報導】鏗鏘擊劍聲,沉穩對峙腳步,「擊劍甜心」世大運國手程昕於賽末點飛身一躍,刺下全運會女子鈍劍個人組金牌。然而,目前國內鈍劍資源較銳劍不足,因此在國際賽事表現上也較不出色。 程昕飛身刺擊,刺向對手。 圖/陳棟攝擊劍共分銳劍、鈍劍及軍刀,在劍種、得分判定或是技巧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台北市擊劍代表隊教練李俊徵表示,銳劍攻擊範圍廣且不行使攻擊權,鈍劍的攻擊判定較銳劍嚴格,因此需要較高的劍感。而軍刀不論是砍劈或刺擊皆算得分,也是唯一能用刀刃部位進攻的項目,因此節奏非常迅速。他提到不同的劍種也會是教練選材上的考量,像是鈍劍有效得分區較小,所以對於身材嬌小的選手較有利。冠軍賽中,輔仁大學學生程昕率先大膽進攻,一連搶下三分,在上半場奪得先機領先六分。中場開始,程昕趁勝追擊,多次以長劍作勢佯攻,高雄市代表吳珮綺被動防守退至底線。比分拉距至11:1,吳珮綺暫停重整步調,重新奪回主導權連搶兩分。但程昕沉穩應對,抓準空檔反擊取分,順利奪金。 世大運女子鈍劍代表選手程昕、陳令翊。 圖/陳棟攝程昕坦言自己在預賽前非常緊張,打得很不好。雖然贏下預賽,但內容差強人意,調適步調後,才順利發揮正常水準,「注重當下,打好每一劍」。她認為本次比賽對上的多是國內時常切磋的對手,因此更需要冷靜處理每劍的內容,觀察當下適合的策略招式。吳珮綺遺憾表示自己的勇氣依然不足,無法在進攻防守做出更果斷的取捨。「因為害怕,猶豫錯失時機」,落後的當下因為怕出現更多的失誤,導致在中後場的比賽不敢積極進攻。直到教練呼喊加油,才敢打出較激進的內容。台灣銳劍的成績在國際賽事中往往較鈍劍好。吳珮綺認為,台灣鈍劍的資源不足,環境或教練師資上都還不夠登上國際舞台。李俊徵則指出,銳劍限制少易入門,因此人口基數較多,且政府的補助投入往往只在銳劍項目。他解釋,是因為各國家重視的擊劍項目不同,以香港、日本而言重視的就是鈍劍,但還是希望台灣能用不一樣的銳劍亮點帶動其他項目。 冠軍戰中,程昕從下方刺擊對手,展開攻勢。 圖/陳棟攝 世大運選手女子鈍劍代表選手陳令翊與程昕在四強賽展開殊死戰。 圖/陳棟攝
強勢出「擊」 陳宗霖奪銳劍冠軍
體育
第1658期
強勢出「擊」 陳宗霖奪銳劍冠軍
2017-09-27
【記者陳潔慧台中報導】場上鏗鏘聲此起彼落,兩人腳步一退一進,互相鬥智鬥勇,106年度臺中市市長盃全國擊劍錦標賽暨全國排名賽於23、24日在台中舉行,總參賽人數高達400多人,眾多的擊劍選手齊聚一堂切磋劍技。世大運國手、中國文化大學研究生陳宗霖最終順利擊敗對手拿下男子銳劍組冠軍。 陳宗霖飛身往前攻擊,對手來不及閃避,成功拿分。圖/陳潔慧攝冠軍賽時,陳宗霖對上美國裔選手埃里克.邁克爾(Eric Michael),比賽一開始埃里克就跨出腳步往前,以咄咄逼人的氣勢接連出擊,很快取得兩分領先, 但陳宗霖馬上快速退後保持距離,並趁對手尚未回防時迅速出手刺擊對手弱點成功得分,上半場由陳宗霖勝出,下半場時埃里克仍很急迫的強勢出擊,但陳宗霖不顯緊張,先是身體向後傾斜躲過對方的劍,拉開距離後再度快速找到空檔,側身朝埃里克跨出的腳刺出,最後以15:8提早結束下半場,取得冠軍。 美籍選手埃里克‧邁克爾(左)強勢出擊,陳宗霖(右)趁其不及回防出手刺擊其身體。圖/陳潔慧攝在世大運後,陳宗霖的表現更趨穩定,此次能夠輕鬆拿到第一名,他說:「參加世大運後,更能以平常心去面對比賽,使手腳能夠更能放得開,靈活運用。」冠軍賽面對外國選手的身高體型優勢及強勢攻擊時,陳宗霖透露一個致勝的方法,就是保持距離,增加緩衝時間找尋對方的弱點攻擊。同為世大運國手的台北市立大學丁泓剴也表示國外選手打法比較自由,必須時時警覺對方出手時機。在八強賽時,上演中華台北國手內戰,由陳宗霖對上丁泓剴,場邊圍滿人群觀賽,比賽開始丁泓剴首先展開攻勢,步伐與手部動作快速揮舞往前把對手逼到最底,上半場結束丁泓凱以8:7領先一分佔得先機。下半場時,陳宗霖則採取防守策略,找尋對方攻擊空檔,並迅速壓下身刺擊對方腳部得分,最後以16:12贏得比賽。 丁泓剴(左)向前攻擊,陳宗霖(右)找尋空檔,蹲下身子刺擊對方得分。圖/陳潔慧攝台中體育總會擊劍委員會總幹事譚言國對現今擊劍的風氣表示樂觀,「越來越多家長願意把小孩送去學習擊劍,因為擊劍運動有別於其他運動,更需要運用策略鬥智致勝對手,能培養小孩的思考與組織能力。」擊劍運動走向全民化,越來越多企業願意贊助擊劍選手,使選手能夠安心的練習,並走向國際舞台。這次排名賽是陳宗霖擊劍生涯最後一次參賽,他表示自己一年後即將去當兵,退伍之後想轉換跑道,雖然是以平常心面對比賽,但仍珍惜這些機會,並希望學弟們能繼續加油超越他的成績。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