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異國飲食文化促交流 新二代望破除刻板印象
生活
第1799期
異國飲食文化促交流 新二代望破除刻板印象
2024-11-15
【記者王保伶報導】教室飄來陣陣鳳梨香,空氣中夾帶著一絲酸甜的氣息。講師用熟練的刀功削著鳳梨,學員在一旁攪拌浸泡在水中的酸子,齊力完成南洋特調飲品。中原大學服務學習中心(以下簡稱中原服學中心)於9日舉辦「我有兩個家-來杯越式特調,來場新移饗宴」活動,與學員分享新住民家庭故事,並帶領他們製作越南特色飲品。主辦方希望,參與者能透過活動深入了解新住民文化,也讓他們打破對新二代的刻板印象。 中原服學中心負責人盧永富指出,桃園地區族群組成多元,且新住民及新二代人口比例位居台灣前三名,但大眾往往因對他們不熟悉而產生偏見,甚至歧視。因此,中原服學中心以新住民、新二代為主角,舉辦「我有兩個家」系列活動,邀請講師講解、開設工作坊,期望加深學員對新住民群體的認識,幫助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無阻地交流。 講師杜金歡的故鄉在越南安江省,當地人在炎熱的天氣下,習慣在飲料中加入大量冰塊,冬天也不例外。由於冷飲是越南飲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杜金歡決定帶領學員製作一款越南傳統飲品。參與者在老師的指引下,將熬煮酸子後瀝出的深褐色液體,加入鳳梨與砂糖,製成酸甜解膩的酸子鳳梨飲。這款冷飲在台灣極為少見,成為這次活動的亮點。參與者品嚐飲品後點頭,表示一致好評。來自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的學生小澤(化名)提到,講師在備料時展示越南人獨特的削鳳梨方式。越南人認為殘留於果肉的內刺不能食用,因此去皮後還需以橫切的方式去除內刺,與台灣常見的削法十分不同,使他印象深刻。 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的新二代學生張明騰則展示各階段的家庭合照,分享自己在印尼的童年經歷,以及回台後因環境陌生的焦慮狀況。但他強調這些經歷其實很普通,他期望翻轉新二代的生活充滿挫折、講話有口音等既定印象,「其實新二代只是一個中性標籤,不代表所有新二代的生活都不順。」他說道。盧永富也提及,藉由新二代同學的分享,台灣青年能了解無論來自何種文化,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的挑戰都是相似的。小澤談到,因為成長經歷中沒有遇到太多具新二代身份的同學,對新二代沒有太多想像,「但今天透過分享,讓我看到他們獨立、懂事的特質。」他說道。 杜金歡說:「希望台灣社會在認識新住民的文化、習俗、穿著、美食及語言後,能更包容新住民的文化差異。」張明騰也表示,不了解新二代文化的人容易對他們產生刻板印象,因此他希望透過分享,使大眾更熟悉東南亞文化,解開這些誤會。「我有兩個家」活動促進文化交流與理解,拉近不同族群間的距離,使台灣成為一個多元共融的社會。
USR成果展推動靜活動 邀民眾瞭解多元議題
生活
第1772期
USR成果展推動靜活動 邀民眾瞭解多元議題
2022-11-23
【記者鄧芯怡台北報導】民眾認真地看著展板上的圖片與文字,透過導覽師生們熱情地分享,瞭解各大學的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以下簡稱USR)(註一)。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於19至20日在松山文創園區舉辦「大學築光・智滙永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博覽會,展示USR成果,內容包含靜態成果展、主題演講、手作活動等。註一:教育部於2018年啟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USR),引領國內大專校院投入社會責任的實踐工作,反身思考高等教育的本質和目標。 南臺科技大學的學生帶著他們的吉祥物到展場外進行宣傳,介紹他們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圖/鄧芯怡攝「這次的博覽會採取虛實整合的方式,結合『動』與『靜』的活動,希望大家都可以有最佳體驗。」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總主持人蘇玉龍教授説明。博覽會推出線上直播,讓不能到場的民眾參與,也設置人氣投票獎,鼓勵各大學積極與民眾互動。為了贏得獎項,攤位使盡渾身解數吸引民眾投票,規劃遊戲、抽獎和體驗活動,場面非常熱鬧。 「大學築光・智滙永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博覽會吸引民眾前來觀展和瞭解各大學這五年的計畫成果。 圖/鄧芯怡攝USR計畫關注多元議題,其中文藻外語大學的 「溫暖白色巨塔的小螺絲釘-文藻國際志工共創就醫無障礙計畫」針對新住民提供就醫翻譯服務,組織學生志工為病人與外籍醫學生翻譯。文藻外大外語教學系學生蔡依蓉說:「很多人對於外籍移工的誤解,是因為他們不熟悉移工們的英語口音,因此在溝通上才會產生問題。」他在計畫中學以致用,不僅成為醫生及病患的溝通橋梁,也精進自己專業。 文藻外語大學學生蔡依蓉正和觀展民眾解釋他參與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這五年的歷程和成果。 圖/鄧芯怡攝在「USR大地餐桌」環節中,民眾快樂地製作鬆餅,其使用的鬆餅粉由田董米製作而成,且特別取用碾製過程中產生的碎白米,避免資源浪費。田董米耕作過程沒有使用化肥、農藥,保護水鳥棲息環境,「新南田董米」團隊夥伴周雅淇説:「(水鳥)保育很燒錢,我們也需要很多的人力進行人工除草、施肥,和大學合作可以減輕負擔,也可以讓學生學習。」因此團隊與國立宜蘭大學合作,發展生態農業。 參加「USR大地餐桌」的民眾聽著導覽員的解説,攪拌鬆餅粉、鷄蛋和牛奶,體驗製作鬆餅。 圖/鄧芯怡攝觀展民眾鄭雅馨通過展覽瞭解平時沒注意到的社會議題,非常支持USR計畫。他補充,「USR計畫讓大學生可以培養同理心,而且在實際幫助社會的過程中,還可以精進技術。」協助爭取經費的立法委員吳思瑤表示,未來他會為USR計畫爭取更多補助,並簡化行政流程,讓USR計畫能長久實踐。博覽會則期盼USR計畫未來能推廣至各大學,讓大學和社會共同前行。 臺北醫學大學的展覽攤位上請老師帶領民眾認識中醫藥材,並進行簡單的中藥包包裹教學。 圖/鄧芯怡攝
齊「新」協力 國北教大嘉年華推東南亞文化
生活
第1734期
齊「新」協力 國北教大嘉年華推東南亞文化
2020-10-29
【記者周佩怡台北報導】廊簷下有的攤位銷售東南亞文創商品,有的販賣醬料與點心,桌上擺設隨著商品不同,或插上國旗,或放置食材原料。攤位上的外籍學生則熱情地招呼客人,介紹商品與設計理念。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東南亞區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暨東協人力教育中心投入全系學生,於24日首辦「漫遊東協——東南亞嘉年華」,向民眾推廣東南亞文化。 販賣各式馬來西亞醬料的攤位上,擺著醬料的原料——雞蛋、辣椒、洋蔥等等,拉近客人與醬料的距離。 圖/周佩怡攝嘉年華包含各式趣味活動,例如服飾體驗、桌遊、手作藝品等,還有一場接一場的教育講座。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是創意雜貨市集,攤位上小巧的印尼心型花生餅、帶有清香的馬來西亞咖椰醬、印尼蠟染布等商品吸引民眾佇足。這些商品都由新住民製作,碩士生負責設計與行銷。社團法人台灣新住民人權協會常務理事郭萍芬自緬甸來台數十年,這次以個人身份協助學生籌備。他提到新住民通常只會販賣手工點心、藝品給熟識的人,不過透過產學合作,新住民可藉由學生架設的網購平台,讓客人可經由通路回購,學生也能獲得行銷經驗。 販賣甜花餅、花生餅、天貝的攤位取名為「純真」,代表著簡單天然的食物也能營養又好吃;紅白配色則是呼應印尼國旗,透露出這些是來自印尼的國民美食。 圖/周佩怡攝國北教大東南亞區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暨東協人力教育中心成立四年,且目前只招收外籍學生。往年越南學生較多,今年則增加了很多泰國、緬甸、印尼的學生,組成越發多元。主任魏郁禎表示,去年嘉年華僅著重單一國家且在校內舉辦。今年新增東協十國的特色活動,希望讓更多人接觸東南亞文化。「荷蘭人在殖民印尼時,用米粉代替麵粉,製作思念的家鄉甜點……」碩士一年級的緬甸學生李莉錦細心地介紹印尼甜花餅的由來。他應用課堂所學的銷售技巧,向客人傳遞商品故事。系上副教授張朝清說明,學生在課堂上自行選擇感興趣的品項,邊上課、邊規劃商品的包裝與行銷。他指出學生須克服成本定價管控和團隊溝通,李莉錦也坦言,團隊難以平衡精美包裝與成本。他們曾去實體店選購包裝,卻發現價錢過高,最後改成網購便宜的包裝。來自越南的碩士二年級學生黎明清販賣印尼手工蠟染小包,他表示有些人嫌棄售價高,然而新住民兩、三星期才做好一個成品,定價應符合他們花費的時間及精力。 「Daun Batik Indonesia」攤位將部分商品掛在交錯樹枝上,營造自然清雅的氛圍,吸引民眾購買印尼手工蠟染布所製成的錢包、餐巾、手提袋。 圖/周佩怡攝合作過程中,來台已久的新住民常覺得學生閱歷不足,學生則認為新住民的經驗過時,但是跨文化、跨年代的衝突反倒促進文化融合。印尼花布攤位的緬甸華人碩士二年級學生梁正英分享,除了與新住民語言不通,第一次看到新住民製作的花布時,團隊認為花俏的樣式不符學生的需求,所以希望對方調整設計,不過新住民堅持自身理念,導致雙方一度僵持不下。經過溝通雙方互相讓步,團隊請新住民加做髮帶和便當袋,「就現場來看,確實髮帶賣得最好!」國北教大東南亞區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暨中心的工讀生、參與籌備的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四年級學生林嘉敏期盼,透過活動能翻轉東協國家的負面印象。民眾陳思琪參加完嘉年華,不再認為東南亞國家很落後,且覺得此種方式寓教於樂,小孩都樂在其中。張朝清表示嘉年華首次結合課堂與實務,不僅讓學生做中學,協助新住民微型創業,更促進東南亞學生與新住民、民眾間的交流,「這種具有跨文化特性的產學合作,是本地研究所較難出現的。」 
「越緣」人團圓 南萬華成新住民歸屬
生活
第1730期
「越緣」人團圓 南萬華成新住民歸屬
2020-10-01
【記者黑立安台北報導】「xin chào。」一位又一位身穿紅色長袍的女性走上舞台,拿著麥克風,害羞地對台下的觀眾們說。「xin chào」是越南文「你好」的意思,而他們身上穿的,是越南的國服「奧黛」(Áo dài)。這是位於台北市萬華區的青年社區,9月27日台灣社區實踐協會舉辦「南萬華越南生活節親子園遊會暨中秋晚會」,與民眾一起共度中秋節。 越南新住民們穿上越南的傳統服飾「奧黛」,介紹給現場參與民眾。 圖/黑立安攝越南的中秋節同時是兒童節,因此台灣社區實踐協會選在中秋節前夕舉辦親子園遊會,邀請台灣民眾一同歡慶。雖然活動當天下著雨,卻仍有許多民眾撐傘共襄盛舉。攤位上販賣新住民製作的越南美食,像是炸春捲、香茅茶等。現場民眾也可以手作越南傳統燈籠,先以竹筷架出立體的星形,再用玻璃紙、彩條裝飾。身穿越南國服「奧黛」的新住民媽媽們提著燈籠在社區內遊行,並走上舞台展示越南傳統服飾。越南新住民範氏明開心地說:「我在台灣十幾年第一次有這樣的活動,感覺很溫暖,像回到越南一樣。」 越南生活節現場架設攤位,教導小朋友用竹筷製作越南的傳統燈籠。 圖/黑立安攝台灣社區實踐協會舉辦南萬華越南生活節系列活動,從9月開始至12月,透過座談會、體驗活動讓更多人認識越南文化,親子園遊會則是系列活動高潮。台灣社區實踐協會社工員沈曜逸提到,他大學時因課程到南萬華服務,發現此處是台北相對貧困的地區,引發他繼續待在青年社區服務的想法。協會成立後先設立兒少據點,陪伴兒少過程中,逐漸認識他們的家人,才發現許多家庭由越南新住民組成。這些新移民跟協會志工分享,他們在台灣大多數的時間都為家庭奉獻,鮮少有自己的生活,希望能透過這次的活動認識其他新住民。因此台灣社區實踐協會期望能將南萬華打造成「新南鄉」,提供越南新住民彼此交流的機會,增加他們的歸屬感。 越南生活節推出的萬華周邊9家越南美食地圖,讓新住民彼此交流。 圖/黑立安攝活動邀請新住民二代(以下簡稱新二代)分享成長經歷,新二代、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學生劉千萍說明,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曾因為台灣人嘲弄東南亞文化,而不認同母親的背景,直到大學才開始接觸越南文化。近期移民署通過修法草案,將下修新住民發展基金的新住民委員人數,影響新住民參與公共事務的權益,讓劉千萍意識到新住民的權益迫切地需要被保障。劉千萍也提到,台灣大學生對新住民議題較難產生共鳴,但是新二代面臨權益受損的困境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希望大家可以多關注新住民權益,維護台灣的多元文化價值。 萬華親子館正教導在攤位小朋友玩越南的傳統骰子遊戲「魚蝦蟹」。 圖/黑立安攝
「新」火相傳:延續母語價值 新住民語文課程的理想與現實
專題
第1729期
「新」火相傳:延續母語價值 新住民語文課程的理想與現實
焦點
2020-06-17
【專題記者阮珮慈、吳曼嘉、張佳琪、徐品蓁綜合報導】「同學我們再唱一次,唱到你的數字就要舉起來喔!Satu、Dua、Tiga...」北新國民小學的馬來語老師手拿數字教具,唱著輕快的歌曲,學生也聚精會神地聽著指示,合力「舉」出一首完整無誤的數字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以下簡稱108課綱)於去年8月正式上路,其中國小的語文領域,除了原有的本土語文外(閩南語、客語、原住民族語),新增七國東南亞地區官方語言供學童選修。如今新住民語文課程開設即將屆滿一年,其成效為何?新二代可以順利學習「母語」嗎?東南亞移民比例高 新住民語首入國小必選修隨著全球化趨勢,東南亞各國與其他國家新住民成為台灣社會的重要成員。根據教育部「新住民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分布概況統計」,民國108年新二代國小學生數為9萬1388人,扣除使用中文的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新二代以父母一方為東南亞籍居多,比例高達91%,尤以越南、印尼籍人數位居前兩名。因此教育部依據108課綱開設新住民語文課程,希望建立新住民子女傳承家庭語言,以及文化多樣性的學習環境,也幫助孩童認識、接納多元文化,培養國際素養。每年5月下旬,學校會發放「語文選修意願調查表」,作為校方辦理下一學年度本土語言課程之參考。去年因應108課綱上路,語言類別從原本的閩、客、原住民族語,擴增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柬埔寨、緬甸、印尼等七種東南亞語,提供國小新生選擇,一週開設一節課,國中生則可依興趣於彈性學習課程選修。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編撰的新住民語文學習教材,去年已完成編輯七國語言,共126冊之教材。 圖/張佳琪攝除了紙本教材,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以下簡稱國教署)也委託國立中央大學及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以下簡稱資策會)製作新住民語文數位學習教材,目前已完成第一至八冊,內容包含七國教材的課文雙語配音、互動問答及歌曲吟唱等數位化內容,建置在國教署「新住民子女教育資訊網」平台的數位課程專區。新住民語文課程提供新二代學習母語的機會,而為避免教育資源落差,教育部將新住民語教師資源比照本土語言辦理,只要有一名小學生選修,學校便須開課,師資經費則由教育部補助。至於師資部分,目前採雙軌制,以教學支援人員(以下簡稱教支人員)為主,正式師資為輔。至於偏鄉小學不易招聘教師,教育部也與「小校聯盟」合作,提供雲端共學、線上學習等服務。新住民語學習路阻礙多 家長意識和應用環境成關鍵為使新住民子女能更融入台灣社會,雖學校開設東南亞語言選修課,部分新住民家長仍希望孩童選修客語、閩南語。在台生活的印尼新住民媽媽蓮雅如表示,自己通常使用中文與家人溝通,而不會使用母語,加上他的孩子未來沒有打算在印尼發展,因此認為不需要學習印尼語。南投縣新媳婦關懷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立法委員羅美玲舉例,客家莊的跨國婚姻家庭中,長輩會希望孩子選修客語,而家裡主要也是以客語溝通,一旦缺乏使用該語言的環境,新二代便不一定會學習新住民語。台越文化協會理事長蔣為文指出,在初期推廣新住民語時,有些長輩無法適應多元文化,導致新住民配偶及其子女沒有機會接觸新住民語。他表示從小學習兩種語言對孩子較沒有負擔,且能讓孩子在小時候就在雙語或三語的環境下成長,無須等到國中才修習第二外語,因此應以鼓勵的方式讓家中長輩接納外來文化。近年來,隨著新南向政策的推動,家中成員也逐漸以較為正面的角度看待新住民,但蔣為文表示仍有進步空間,還有賴政府營造接納多元文化的社會氣氛。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課程審議會大會學生代表委員、同時也是新二代的劉千萍說:「在我童年的時候,家裡並沒有很鼓勵我接觸跟越南有關的事情,就連食物也是,所以整個大氛圍並沒有覺得學媽媽母國的話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小時候他只要發脾氣、情緒不好的時候,其他長輩也會開玩笑地認為是他吃太多越南菜的緣故,導致劉千萍排斥接觸跟越南有關的東西。直到大學時期一門通識課上所播放的紀錄片《失婚記》,劇情使他看見媽媽的影子,也讓劉千萍萌生學習越南語的念頭,並開始接觸新住民的議題,甚至以新住民身份主動競選課審會代表。倘若新二代順利獲得家長支持選修母語,劉千萍指出,「環境」是跨國婚姻家庭的孩子學習母語最大的阻礙,因為該語言通常不會是家庭常用的溝通工具。另一方面,家人對於「在家裡講外國話」的態度,也會影響到孩子對於學習該語言必要性的判斷。北新國小新住民語指導教師林綺琴也補充,有些家長深怕孩童學習新住民語後,會耽誤英語的訓練。他鼓勵家長不妨將學習多元語言當作興趣的種子,讓孩子未來欲深化特定語言能力時,有更豐富的選擇。 學習新住民語需要生活化的情境,新北市新店區北新國民小學新住民語指導教師林綺琴認為,假如爸媽一方是新住民的話,老師會鼓勵學生在家裡盡量開口說,從最基本的吃飯、問候開始,將語言學習融入生活中。 圖/張佳琪攝邁向混齡教育 各校發展大不同除了環境和家庭因素外,新住民語文課程雖才實行一年,不少學校已經預見後續推動的問題。教育部針對教學分組模式並未有明確規定,各校可視情況進行混齡教學。已經推行新住民語課程多年的北新國小,一直以課後社團方式開設新住民語學習課程。新課綱上路後,林綺琴說:「教支老師一直在反應,完蛋了,我的教室二年級開始會加入一年級沒有上,等到二年級才來學的人,我要怎麼上?」北新國小每年會重新調查學童欲選修之語言類別,但學生不一定會在六年裡完整學習一種語言,不同學齡的兒童,學習能力也不一樣。面對不能增聘老師,也無法強制學生從一而終地學習某種語言的現況,北新國小目前還在琢磨未來課程的實行方式。同樣開設新住民語課程已有八年的東安國民小學則是依照「學習程度」進行混齡分班。東安國小校長、也是新住民語文課程綱要研修小組委員的黃木姻則表示,新住民語文課程勢必走向混齡教學,老師須因應班上不同年級的孩子,有「差異化教學」的能力。他建議透過分組合作式學習,或是給予每個孩子不同的學習目標,提升學習效果。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副教授王大修舉例,過去他曾觀察到一位越南語老師實際進行混齡教學時,學生除了能學習語言,同時能直接應用於文化情境。因越南注重長幼輩分秩序,混齡教學便能讓學生實際應用敬語。 新住民語文教師以字卡輔助,增加孩童對語言的理解與課堂趣味性。 圖/徐品蓁攝站上教學第一線 教支人員聘任方式仍待議即便解決上述教育制度問題,教學品質也難以把關。由於具正式新住民語教學資格的人員不足,為了趕上各地方師資需求,新住民語文課程的師資初期規劃以教支人員為主。根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推動新住民語文教學支援人員培訓要點》,只要年滿20歲,並符合相關規定,即可報名參與培訓課程共36節,一節一小時。完成培訓課程,並經過教學演示評定合格者,便可取得教支人員資格,但其取得證書的過程卻屢遭質疑。蔣為文認為經過36小時的課程便可考取證書的規畫,其實不夠完善。他以在台教授外國人華語為例,在台灣若要正式教授外國人華語,必須先修習大學設立之華語教學學程,除了修習20個學分外,還要接受二至三年的實習,才可取得證書。蔣為文建議新住民語教學證書培訓辦法應比照辦理,若培訓課程不夠完整扎實,將造成教師程度參差不齊。社團法人台灣新移民協會創會長麥玉珍表示,不少已經拿到教支證書的姊妹在母國沒有語言教學背景,較無法掌握文法正確性和教學靈活度,導致許多新住民媽媽對現有的母語教學品質存疑,讓孩子選修母語的比例自然不高。他提出,教育部應擬定更嚴謹的教支人員篩選標準。 社團法人台灣新移民協會創會長麥玉珍期盼教育部未來能夠建立篩選教學支援人員之標準,以達到穩定的教學品質。 圖/張佳琪攝對於相關質疑,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原民特教組新住民子女及少數族群教育科科長陳碧玉回應,目前政府有相關配套措施,如在暑假期間開設職前教育研習,以及每班新住民語文課程配置一位由校內正式教師選出的教學指導教師,針對新住民語文教學教師提供諮詢輔導。另外,政府也持續開設進階班與回流教育班,希望加強教支人員在課程教學、班級經營與危機處理的能力。 目前全台共有2746名新住民語文教支人員,因教育部規定每所小學一週只能開設一節該語言課程,因此教支人員需在不同學校兼課,甚至擁有其他兼職工作,才能維持生活所需。黃木姻說:「教支人員收入真的太低,國小鐘點費每節320元,他如果要上15節,一個禮拜要東奔西跑15所學校,月收入甚至沒有2萬塊,是很可怕的事情。」教授越南語的教支人員洪金枝認為,每週老師來回奔波教學,不但辛苦也浪費時間,「在這樣的過程中耗費體力,也會影響到教支人員的教學意願,無法提供孩子良好的教學品質與師生互動。」針對前述狀況導致教支人員教學意願不高,陳碧玉也說明未來新住民語文課程將逐年級實施,政府也會督導縣市主動媒合教支人員與協調跨校排課,並完備跨校共聘作業,以增加教支人員的授課節數和穩定收入。學習不受限 遠距教學盼消弭城鄉教育資源落差為解決偏鄉小學新住民語師資不足問題,使全台各地的新住民學生皆能享有學習平權,由資策會教育研究所創建的「小校聯盟」,打破地域限制,發展遠距互動的教學模式。自106年9月起,國教署與資策會教研所合作,試行「新住民語文課程遠距教學計畫」,推動新住民語言的直播共學課程。108學年度全國有110校參與遠距教學,開設雲端班88班,共計303位學生修習。而資策會教研所從近兩年的觀察發現,當不斷有新學生加入課程時,學生程度、年齡不一,會造成老師在教學上的困難。資策會教研所助理規劃師陳奕華表示,若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將會需要增加班數與師資,會造成聘請實體師資的學校很大的負擔。陳奕華進一步補充,實體教學在聘請師資時,需處理教支人員的教師證、勞健保及共聘,程序複雜。若參與資策會建立的直播共學模式,由他們負責師資聘用,學校只需提供教學設備及學習環境即可,較能減輕校方負擔。透過科技學習的直播課程也曾遭外界懷疑無法帶來良好的學習效率和互動性,「遠距也可以做得非常活潑,手作東西也會有,比如老師會帶學生做越南斗笠、國花、泰國水燈。」陳奕華補充,只要事先與隨班助教準備好教材,教支人員以線上直播也能進行手作教學。資策會教研所創新學習中心副分析師蔡政穎也指出,根據107學年試行教育學生與教師的期末回饋問卷結果,多數學生喜歡此種學習方式,也有繼續修課的意願。他也分享,曾有老師提到,學生戴上耳機後,因外在因素影響力降低,在課堂中反而更專心,因此遠距帶來的學習樣態也是資策會教研所會繼續觀察的方向。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教育研究所創新學習中心副分析師蔡政穎說明,此次疫情帶來的影響也提升大眾對於遠距教學方式的接受度。 圖/阮珮慈攝「遠距跟實體應該是要相輔相成的。」蔡政穎說明,遠距僅是解決偏鄉聘師不易的一種方式,實體教學對老師與學生的班級經營仍十分重要。因此資策會教研所目前也會安排學生與老師見面互動的機會,如期末的實體成果會或圖文競賽等活動,希望能融合遠距與實體兩種教學方式,也期待未來各縣市可規劃直播共學的學習方式,不只由資策會教研所推行,以擴展各方教學資源。新住民語課程傳達文化價值 盼建多元友善社會曾有新住民孩子對麥玉珍提出疑問:「為什麼外國人的小孩叫做混血兒,我們叫做新二代?」當時是他第一次意識到這個問題,不過他鼓勵孩子以平常心面對,並為母親離鄉來台的勇氣感到驕傲。麥玉珍認為許多新二代家長對於東南亞近期經濟發展不夠理解,也不知道學習東南亞語可能帶來的經濟優勢。為解決新住民家長因為語言不同、資訊來源管道較少或是政策宣傳不足等問題,教育部也採取加強社會宣導的行動,如要求各校在家長日、入學通知上宣導新住民語課程,落實調查家長意願,也鼓勵家長讓子女修習新住民語言課程。自109學年度起,教育部更將課綱文宣翻譯成七國語言,與語文選修意願調查表一起發送,讓家長們都能充分了解政策。麥玉珍強調,新住民語文課程政策還需仰賴學校、家長和老師相互溝通才能有更多發展,唯有建立新住民對自身族群的認同,在台灣的他們才願意傳承自己的文化。 每周二是北新國民小學的「母語日」,除了語言教學,也會藉由安排活動讓孩子體驗該國文化。 圖/張佳琪攝新住民語文課程協助學生增加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的能力,並深化新二代自身的跨國文化成長背景優勢,提升競爭力。黃木姻認為,新住民語文課程不僅讓孩子學習語言、作為一項溝通工具,同時也能擴展他們的文化視野和國際觀,「他(學生)會發現每個國家都有它的特色,沒有誰落後、誰比較進步的問題。」他也提到,台灣人在選擇第二外語時會以國家區別語言的等級,但是語言從來沒有高低級之分。他期盼藉由新課綱的推動,改善台灣對東南亞長期的文化偏見,讓台灣成為一個包容尊重的多元社會。
屏東米食節登場 首納新住民組盼交流
生活
第1711期
屏東米食節登場 首納新住民組盼交流
2019-10-30
【記者林琮恩屏東報導】一條又一條的卷壽司頭尾相接,在傳統的紅色長桌上,串起長長的「壽司接龍」。其中,製成高鐵造型的創意卷壽司,打破人們對海苔卷壽司的既定印象。 10月27日屏東縣政府舉辦「2019呷飯——五花八門米食文化活動」,邀請在地學校及民間團體到場進行米食創意料理競賽及交流。活動首度邀請到新住民朋友分享家鄉米食料理,現場有許多身穿東南亞傳統服飾的新住民穿梭在人群中。 「一條龍壽司」的擺放處,參賽者將卷壽司頭尾相接,在長桌上連成一條「龍」。 圖/林琮恩攝活動分為兩部分,參加隊伍除了須做出卷壽司以進行壽司接龍外,還須發揮創意,端出一道富有新意的米食料理。各隊伍上午8時即抵達會場進行前置準備,現場炊煙四起,撲鼻的香氣中,除了壽司醋飯的味道外,更夾雜了傳統米糕以及東南亞料理特有的辛香料等氣味。在棚架底下,廚師們為克服環境限制,紛紛拿出黏蒼蠅板,避免隨處飛舞的蒼蠅造成食安疑慮,也掛起布條遮擋直射的太陽。 慈惠醫護餐飲科學生熟練地將米飯鋪勻,再以竹捲捲成壽司的形狀。 圖/林琮恩攝由慈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餐飲管理科學生組成的「慈惠GO GO GO」團隊棚下,身著白色專業廚師服的同學們分工合作,有人將米飯鋪在製作卷壽司的器具內、有人負責切割食材,其他學生則先到創意料理成品展示區,布置展示用人偶、屏風等道具。隨著成品逐漸擺上,民眾開始到展示區圍觀,而不同參賽隊伍的成員也互相交流,到對方的作品前拍照並詢問料理構想理念。「慈惠GO GO GO」的作品以米糕填充於甘蔗枝內,裝飾吸睛吸引許多民眾駐足拍攝。慈惠醫護餐飲科學生蔡仁瀚表示,料理名為「浙江米糕櫻花蝦」,雖然是浙江菜,食材選用上則多結合屏東在地食材,「米糕的部分是用高樹的米下去製做的,於呈盤時再配上東港的櫻花蝦點綴。」 同樣是長桌形式的創意米食料理成品展示區放置各組的作品,每個團隊的擺設皆有其特色,吸引民眾駐足觀看。 圖/林琮恩攝今年邁入第四年的米食推廣活動首度邀請新住民隊伍進行交流,其中「印尼媽媽的美食工作室」團隊帶來源自印尼的「椰葉粽(ketupat)」。團隊中第二代新住民青年鄭建元表示,很高興能有這次比賽機會,「因為新住民與子弟過去較少有機會參與此類活動。」他針對米食文化說道:「印尼料理的特色就是簡單樸素,但是吃下去口感卻很豐富。」他表示台灣和印尼的米食文化具有相似之處,「我們一樣會把米食做成類似粽子的東西,只是印尼的方式裡面是沒有內餡的。」 來自印尼的新住民正在製作壽司接龍所需的卷壽司,而前方桌面上擺放的則是印尼傳統米食料理「椰葉粽」。 圖/林琮恩攝屏東縣政府農業處農會輔導科科長張睦理表示為因應屏東新住民的比例漸增,活動特別增加新住民組。「屏東尤其是高樹鄉,因為鄉下人力上的缺乏,所以常有新住民嫁來。」他也強調,許多新住民的家鄉都存在許多以米食為主的料理,期望藉由米食創意料理競賽活動,讓新住民帶來屬於自己家鄉的米食特色料理進行交流,「因為他們來到了台灣,就是我們的一份子。」
齊頭式的假平等 新住民入籍反增高教入學門檻
生活
專題
第1672期
齊頭式的假平等 新住民入籍反增高教入學門檻
2018-03-12
【專題記者林宸佑、劉芳妤、謝羽蓁、謝佩如綜合報導】根據內政部統計,民國106年新住民人數近18萬人,約有三成新住民選擇不取得中華民國國籍。雖然入籍能和我國國民享有相同福利,但齊頭式的平等卻忽略不同國籍造成的文化、語言落差,不利新住民進修高等教育。即使新住民不入籍,能較有利取得高等教育的門票,但中文能力仍是他們必須先克服的難題。<b>「你入籍了沒有?」 一個問題道背後辛酸 新住民高等教育求學途徑示意圖曾輔導數十位新住民,幫助其進修大學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副教授楊聰榮表示,在輔導新住民時,他的第一個問題是:「你入籍了沒有?」不入籍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國籍法》不允許雙重國籍,規定若外國人士欲入籍,就必須放棄母國國籍。若新住民欲於高等教育繼續進修,入籍者必須依循臺灣學生的升學方式,參加大學學科能力測驗(簡稱學測)或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簡稱指考)。新住民常因考試內容包含高中中文程度的文言文,而無法順利通過考試。這對許多中文能力有限,卻想要持續受高等教育的新住民造成困難。不過《大學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特種身分學生能不受一般大學入學方式限制,但這之中並不包含新住民。《大學法》第二十五條:重大災害地區學生、政府派赴國外工作人員子女、參加國際性學科或術科競賽成績優良學生、運動成績優良學生、退伍軍人、蒙藏學生、僑生、大陸地區學生及外國學生進入大學修讀學位,不受前條公開名額、方式之限制。該法之立法目的是考量學生長期不在台灣就學,不熟悉台灣教育體制,且為吸引國際學生來台就讀,而給予特殊升學管道。但擁有同樣處境的新住民卻未獲得升學優惠保障,因此,在現今《大學法》體制下,不入籍的新住民似乎更具有升學優勢。楊聰榮認為,用相同考試形式,考核長期不在台灣受教育的新住民,有失公平。他建議《大學法》應將入籍新住民也納入第二十五條的特種對象,既不影響原本台灣公民學子的受教權,也能滿足新住民受高等教育的需求。<b>心繫大學文憑 張婉貞盼進修制度鬆綁 新住民張婉貞年少時放棄到台灣念大學,如今因制度關係,讓她更難考上大學,因而希望政府鬆綁制度。圖/林宸佑攝「當我放棄來台灣念大學的時候,我整個人像是死了一半」,張婉貞慨嘆地說。在越南出生成長的她,雖順利錄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幾經思量捨棄赴台求學機會。今日她雖入籍台灣,卻因制度關係再也考不上台灣的大學。因越戰緣故,使張婉貞失去在越南擁有的所有學歷及文憑。張婉貞幾經波折來到台灣,在這片陌生的土地重新開始。她先是進到東吳大學修習貿易相關課程(非大學正式學分課程),而後踏入職場工作、結婚生子,但求學的欲望不曾止息。不過,就現實面而言,張婉貞因入籍台灣,考大學得比照台灣一般生辦理。「入籍好像在懲罰我們,我入籍是我倒楣。」她也補充,自己身邊的姐妹,也會為了求學不敢入籍。因此,張婉貞盼望政府能修法,讓新住民入籍後,不需經任何考試,能透過高中畢業文憑申請進入大學。而非讓新住民在相異的教育體系中成長,最終卻需相互競爭,剝奪平等受教的權益。即使張婉貞目前在台灣教授越南語,但缺少大學學歷也讓她在求職上時常碰壁。不過她不願向現實低頭,先是旁聽研究所課程,目前更在國立台北商業大學的新住民專班進修,四年內修業完畢便能取得大學文憑。「我不去努力我會遺憾」,張婉貞眼神堅定地說著。<b>未入籍新住民欲進修 語言不通成阻礙「很多姐妹們在台灣學了九年的中文,可能都比我還好。」同樣來自越南的裴氏越河,因選擇不入籍,而有較順遂的求學經驗。然而,語言障礙也經常成為新住民求學過程中的絆腳石。裴氏越河大學畢業時便因工作緣故,輾轉來到台灣。因緣際會下,她認識楊聰榮教授,教授得知她在越南有大學學歷,便鼓勵她嘗試考取研究所。但當時裴氏越河並沒有身分證,遂以外國人身份申請研究所。因此,她不用遵循一般生的考試管道,只需準備中文讀書計畫和華語文能力測驗即可申請。不過裴氏越河認為,新住民不管有無入籍,中文程度仍不及母語人士,對歷史、文化的了解亦無法與台灣本地人比擬,因而成為現行制度下的犧牲者。裴氏越河建議,華語文能力測驗取代學測、指考,除了能檢視新住民中文程度,促使新住民持續學習中文,也更容易申請大學。來台二十多年的泰國華裔李晶晶(化名)也直指,新住民來台最大的困難是語言障礙。在泰國,多數人能用泰文或英文溝通,一旦來到台灣,擁有中文能力才是要領。因此,她建議,政府應提供新住民更為直接的「學習中文」管道,例如:建立網路平台,供新住民上網登記免費學習中文,甚至主動告知中文速成班開課資訊。李晶晶認為,如此能打破語言藩籬,讓新住民運用自身母語及中文能力,為社會帶來貢獻,扭轉台灣人民認為「新住民即為弱勢」的觀感。<b>應建立完善輔導機制 培育新住民專才現任國立政治大學越南文專任講師陳凰鳳觀察到,有些人在越南讀過大學,來到台灣卻因不會中文而被視為文盲,許多新住民更因語言問題無法和家人溝通。為協助他們突破溝通障礙,她便開設中文及越南文班,讓新住民及其家屬都有機會上課學習,了解彼此的語言及文化,弭平之間的隔閡。 政大越南文講師陳凰鳳在課堂上與學生互動熱絡,並教導新住民學習中文,協助他們融入台灣社會。圖/陳凰鳳提供而部份的國中、小及高中也設立補校,協助新住民增強語言能力。此外,政府也設立新住民專班,楊聰榮認為,透過學校讓同儕間長期接觸,能讓新住民更為快速熟悉陌生環境。然而,教育部設立新住民專班,楊聰榮質疑,授課內容卻包含較多美容、美髮等技職教育,「代表政府認為新住民沒有能力學習更多元、更深的學術領域,是對新住民標籤化。」他進一步指出,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將許多資源投注在新住民二代身上,「但他們語言能力不強,真正強的是第一代。」因此,楊聰榮認為應該也要放更多心力在新住民一代身上。楊聰榮說明,新住民是台灣珍貴人才資源。尤其在語言部分,說著道地母語的新住民,若協助他們學習經貿知識,反倒能讓新住民成為與東南亞國家貿易間的橋樑,增添臺灣人力資本。李晶晶也談到,具備中文能力後,因應政策推行,她也受到邀約教導泰文及翻譯工作,更有機會推廣泰國當地文化。李晶晶表示,當前東南亞經濟逐漸起飛,台泰雙方經貿往來與日俱增,來台的新住民不乏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政府若能改善新住民教育環境,不僅能讓新住民發揮專長,更是台灣社會增加人才的機會。楊聰榮也希望政府能讓入籍的新住民,至少享有和僑生及外籍生一樣的福利,鼓勵他們善用大學資源。教育部更應設置獨立部門,特別處理新住民教育事宜。政府若能解決制度上的缺漏,給予新住民更友善的高等教育環境,陳凰鳳認為,不僅能提升新住民在台灣的教育程度,更能增強就業能力。此外,對於新住民教育子女方面,也會因更了解台灣當地文化,培育更多優秀的台灣人才。
赴南島尋根 「蘭後」反思在台新住民文化認同
藝文
第1668期
赴南島尋根 「蘭後」反思在台新住民文化認同
2017-12-06
【記者徐安萱綜合報導】「2017第二屆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11月27日舉行決審會,玄奘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蘭後」團隊,以「台灣、蘭嶼、菲律賓尋根之旅」獲得優勝。成員鄒佳晶從自身新住民第二代的身份出發,帶領蘭嶼達悟族人到菲律賓巴丹島文化尋根,並用影像記錄文化的衝擊與融合。「想來蘭嶼,還要看老天爺願不願意讓你到這座美麗的小島。」蘭後團隊抵達蘭嶼時,正好遇上傾盆大雨,儘管頭髮、眼鏡都被雨水浸濕,鄒佳晶表示,成員們急忙著保護器材、繼續進行拍攝。終年潮濕多雨的蘭嶼,是全台灣日照時數最少的地區之一,而艷陽高照時就是男人出海捕魚、女人下田的日子。 鄒佳晶從自身新住民第二代的身份出發,帶領蘭嶼達悟族人到菲律賓巴丹島文化尋根,並用影像記錄文化的衝擊與融合。 圖/蘭後提供蘭後團隊用影像記錄蘭嶼人民恬淡樸實的生活,maran(叔叔)一早就扛著兩條大魚回家, kamnan(阿姨)在一旁幫忙;或頂著烈日在地瓜田工作,休息時刻享用著蘭嶼的主食地瓜和芋頭,對達悟族人民來說家常便飯的小事,對蘭後團隊卻是特別的經驗。成員林采璇表示,跨出自己的生活圈是很棒的經驗與挑戰。 鄒佳晶運用菲律賓語夾雜國語和當地人進行語言交流,也結交了許多朋友,甚至當地居民將他當作家人看待。 圖/蘭後提供成員陳榕佳表示,蘭嶼的純樸與友善是讓人親近、溫暖的,「在蘭嶼不用害怕東西放在路邊被偷,更不用擔心會被用異樣眼光看待。」林采璇表示,從人的名字、稱呼、問候、關係,都可見很深的文化內涵。重視傳統觀念的蘭嶼,濃厚的人情味不僅存在人與人之間,更包含對環境的感恩與珍惜,「我覺得那是台灣人該學習的」。 發現達悟族語跟菲律賓語相似,讓鄒佳晶勇於說出自己新住民二代的身份,進而反思新住民在台灣遇到的問題。 圖/蘭後提供鄒佳晶的母親是從菲律賓嫁到台灣的新住民,由於大眾對於新住民的刻板印象與異樣眼光,成長的過程中他總是害怕暴露自己「較特別」的身份,甚至感到自卑。他表示,從小就會講菲律賓的母語他加祿語(Tagalog)。直到去年,蘭後團隊駐點蘭嶼進行蘭花復育的田野調查,他發現達悟族的族語與菲律賓語極為相似。尋訪當地耆老才得知,相傳達悟族是從菲律賓北部的巴丹群島移居蘭嶼,因此語言、文化都很相近。&nbsp;從歷史文獻、文化遺留,都顯示蘭嶼與巴丹島的歷史淵源密切,但兩地在行政上卻被劃分成兩個不同的國家治理。曾經踏上巴丹島尋根的長者對鄒佳晶說:「你就是我們的家人啊!」鄒佳晶表示,在蘭嶼遇到很多熱心的朋友,他們總說很想回去看看祖先曾經生活過的地方。&nbsp;為了幫助更多蘭嶼青年認同自己的文化,鄒佳晶決定帶著這些新朋友前往巴丹島尋根。這趟菲律賓尋根之旅,不僅讓他踏上母親的故鄉,產生對菲律賓血緣的連結,他也希望透過尋根讓原住民朋友繼續保存蘭嶼的傳統文化,「蘭嶼,對我們來說是最像家的地方」。&nbsp;鄒佳晶表示,他在蘭嶼獲得文化上的認同、歸屬,更反思新住民二代的身份,關心新住民政策。因應東南亞國家協會逐漸崛起,「新南向政策」以新住民二代為根基。印尼新住民二代、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生邱郁晴表示,從小沒有學印尼語,對文化也沒有特別了解,覺得滿可惜。泰國新住民二代的李永傑則表示,雖然自己不會說泰語,但透過縣市政府舉辦的新住民交流活動,對泰國文化大抵上還是有概念。&nbsp;鄒佳晶說:「飽受歧視的新住民二代缺乏自我文化認同、文化底蘊,要怎麼傳承新住民的文化或是語言?」透過前往蘭嶼以及尋根計畫,他表示,這個經驗讓他深深體會到蘭嶼文化的獨特性及兼容並蓄,跨越了族群、國家的界線。
舞出家鄉情 新住民展母國魅力
生活
第1642期
舞出家鄉情 新住民展母國魅力
2016-12-22
【記者王若璞新北報導】著繽紛斑斕的傳統服飾,來自各國的新住民翩翩起舞,一時之間異國風情渲染全場。第一屆「新住民教育揚才計畫-新住民舞蹈比賽」17日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台藝表演廳熱鬧開賽,吸引35隊舞團報名,舞風橫跨東南亞、南洋、中國、遠至非洲。教育部盼能利用舞蹈打破語言限制,讓多元文化在台灣傳承下去。 第一屆「新住民教育揚才計畫-新住民舞蹈比賽」17日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台藝表演廳熱鬧開賽,教育部盼能利用舞蹈打破語言限制,讓多元文化在台灣傳承下去。圖/王若璞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學生羅曉婷來自香港,為創新越南傳統民俗舞,特地融入國標舞技巧,讓觀眾耳目一新。羅曉婷表示,準備過程讓她更加了解越南傳統服飾,相較於中國旗袍一般在膝蓋開衩,越南國服一路開衩到腰際,並搭配寬鬆的褲子,方便活動。隊員、國立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的田中優里平時認為,歧視的觀念是因為對該文化不了解,而舞蹈以生動的方式拉近民族距離,可以消除歧視。本次競賽規定三分之一以上的參賽者須為新住民,導致台籍人士參與度較不踴躍,難以達到幫助台灣人認識新住民文化的效果。協辦人、台藝大表演藝術學院院長劉晉立表示,第二屆會調整方向,強調評分標準以新住民舞蹈特色為主,降低身分限制,讓台灣人也能同樂。越籍新住民黎艷竹表示,台灣學校對新住民的教材普遍不夠充分,導致孩童常以「來自國外」替代「來自越南」介紹母親國籍。黎艷竹希望藉由這次舞蹈比賽,讓大家看見新住民母國的魅力,更盼政府在教育面容納多元語系,讓學童的文化觀從小紮根、以母親的國籍為傲。本屆比賽受限於經費,並沒有獎金或是交通費補助,但現場不見任一參賽者抱怨,整體可說是靠新住民的熱情支撐。劉晉立希望,第一屆的成功能讓教育部劃撥更多經費,以分區初賽解緩參賽者通車辛勞,決賽補助車馬費,讓新住民參與意願提升。「不論早來晚來,都是台灣人。」劉晉立解釋,不同於以往偏重台灣角度,鼓勵新住民學習台灣語言與文化,現今政策逆向思考,希望新住民主動出擊,以自身文化底蘊與在地互動,讓台灣與新住民的力量兼容並蓄。
教部倡多元文化 助外籍生體會台灣風情
生活
第1634期
教部倡多元文化 助外籍生體會台灣風情
2016-10-26
 【記者江殷年高雄報導】對外國學生而言,能夠認識台灣家庭是一件很吸引人的事情。教育部22日即於高雄市舉辦新住民文化日,媒合來自19個不同國家的境外學生和台灣接待家庭,一同體驗台灣文化。  「我想認識台灣文化!」來自印尼、現就讀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的巴加勇(Yohanes Sibagariang)說。雖然已在台灣生活一年,仍因為台印文化差異而感到不適應,因此希望透過接待家庭深入了解台灣風俗民情。他舉例說到,在台灣問他人年齡和「為什麼還沒結婚?」總是被投以奇怪的眼光,「但這在印尼是很平常的事情,你也可以問我幾歲。」來自西班牙、現到國立成功大學交換的蘇菲亞.譚(Sofia Ten)則表示,希望和接待家庭一起去看台東原住民的祭典,並想體驗台灣的新年。     教育部「友善台灣─境外學生接待家庭專案計畫」成立已六年,計畫協同主持人王永鵬表示,活動旨在推廣媒合台灣接待家庭和境外學生,並重在文化交流,「我們鼓勵台灣家庭帶學生參加各種婚喪喜慶和生活中的大小活動。」  王永鵬也表示,希望台灣成為境外學生第二個家。對此,來自日本的宇田奈緒認為,外國學生難以認識新朋友,但「台灣人真的很友善,願意和我當朋友這點真的很令人驚喜。」來自法國的柯岱安則對台灣的食物印象最深刻,她表示台灣有很多非常美味的素食料理,「對素食者來說,台灣是最好的國家之一。」 台灣接待家庭教外國學生包越南春捲。圖/江殷年攝 各國學生興奮穿著越南各色、於不同場合穿著的服裝。圖/江殷年攝 外國學生完成春捲開心拍照。圖/江殷年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