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默契搭配成關「毽」 北市大雙打三連霸創毽球王朝
體育
第1770期
默契搭配成關「毽」 北市大雙打三連霸創毽球王朝
2022-11-02
【記者彭嘉輝台北報導】 選手騰躍空中,用腳將球殺過網得分。111年臺北市中正盃毽球錦標賽於10月29日在台北市內湖區潭美國民小學開打。臺北市立大學分別在女子三人制團體賽及女子雙打獲得冠軍;男子三人制團體賽與男子雙打則由社會人士組成的飛鷹隊奪下雙冠。毽球作為一項禁止使用手部的運動,選手需具備良好的彈跳力與柔軟度,並靈活運用肢體攻防。規則上,雙打與三人制團體賽略有不同,前者發球需比照羽球打至對角線,後者則無此限制,因此進攻策略有較多變化。此外,雙人制選手分工模糊,需依照場上情況隨機應變;三人制選手則有攻擊手、副攻、作球手三種明確定位,彼此得各司其職,否則容易出現搶球或漏接等情況。  毽球運用腳、胸、頭等非手部部位進攻、防禦,考驗選手的柔軟度、平衡感、彈跳力。 圖/彭嘉輝攝毽球可以運用腳、胸、頭等非手部部位進攻、回擊,考驗選手的柔軟度、平衡感、彈跳力。圖/彭嘉輝攝女子三人制採單循環,參賽三隊需各交手一次,再以戰績決定排名,最後,北市大先力抗滬江高中,再擊敗「興德校友」成為冠軍。作為毽球常勝軍,北市大張婷雅指出致勝關鍵在熟悉度,「這次對手幾乎都是以前滬江的學妹,所以特別了解球路,對打上較好應對。」北市大教練楊佳翰則說明,由於選手具2019世界盃毽球錦標賽的參賽經驗,因此場上組織、攻擊與傳接球都沒有太大問題,只要稍加練習,就能擁有亮眼表現。 臺北市立大學在毽球三人制團體賽中,由張婷雅(左)、黃歆(中)與王湛閑(右)出戰,三人如同霹靂嬌娃各司其職。 圖/彭嘉輝攝除了三人制外,張婷雅也與隊友王湛閑攜手代表北市大於女子雙打組奪得冠軍,以三連霸之姿創造出屬於北市大的毽球王朝。張婷雅分享,他對待每場比賽都是平常心,不會感受到壓力, 對於整體表現,他自評:「攻擊沒有打得很好,失誤率有點偏高,扣球的威力直到後面才出現。」並表示平時與王湛閑僅有社團時間得以練習,幸好過去已培養相當默契,才能順利奪冠。 臺北市立大學張婷雅,等待時機將腳舉至半空中保持平衡,並將毽球回擊至對方場地得分。 圖/彭嘉輝攝除了囊括雙冠的飛鷹隊外,國立體育大學趙林嘉也在男子組三人制及雙打項目中表現亮眼,分別拿下亞、殿軍。雖從國二便接觸毽球,但趙林嘉坦言,自大學後便很久沒有運動,導致體力較難跟上,加上過去不曾和雙打隊友私立大同高中吳泳峻搭配,所以默契欠佳,造成雙打成績不如自己預期。趙林嘉過去曾入選2021世界盃毽球錦標賽選拔賽,但他的國手夢卻隨著賽事因疫情停辦而一同暫歇,對此,趙林嘉表示,「期盼未來能再次參加選拔賽,跟著國家比賽並拿下好名次。」作為一項新興運動,毽球由於非亞、奧運項目,在政府補助部分與其他熱門項目有一定落差。為了扭轉現狀,楊佳翰過去曾透過自媒體等各種途徑宣傳毽球,但成效不彰。談及未來,他表示自己將從各個年齡層著手推廣,並鼓勵大專院校選手成立校內毽球社團,吸引更多人參與,進而在未來促其成為中華民國全民運動會項目。 毽球作為新興運動,可調配人力緊繃,選手必須同時身兼裁判,且一整天的賽事緊湊,休息時間短。臺北市立大學毽球社教練楊佳翰表示,對此已習以為常,但他們樂在其中,期待未來更多民眾一同玩毽球。  圖/彭嘉輝攝
黃仲豪廖翌筑默契絕佳 啦啦隊單底攜手奪冠
體育
第1762期
黃仲豪廖翌筑默契絕佳 啦啦隊單底攜手奪冠
2021-12-29
【記者黃弈軒台北報導】選手單腳穩固站立於底層隊友手上,在空中以劈叉動作及燦爛笑容獲得觀眾喝采。2021全國啦啦隊錦標賽單底技巧大專混合組賽事25日在臺北市立大學天母校區體育館舉行,最終由Dream Fly團隊中來自國立清華大學黃仲豪及廖翌筑以絕佳默契攜手奪冠。 國立清華大學的黃仲豪及廖羿筑在2021全國啦啦隊錦標賽單底技巧大專混合組賽事中,以Dream Fly團隊名義拿下第一。 圖/黃弈軒攝音樂一下,黃仲豪旋即單手伸直,將廖翌筑托至空中,廖翌筑站穩於黃仲豪手掌上,雙手延伸舉直呈現高V姿勢,展現自信笑容。雖表演中段,廖翌筑重心不穩跌下舞台,但最後仍成功前手翻至黃仲豪前,以倒立式讓黃仲豪拋轉至空中,再度穩健正立於黃仲豪手上,表現出流暢優越的動作,發揮合作默契,拿下冠軍。「超級開心!」兩人於賽後欣喜道。黃仲豪表示,兩人在去年開始搭配,但僅收下第四,這次成功奪冠十分滿足。而因單底賽事僅有兩位選手互相配合,廖翌筑認為彼此間默契、信任為致勝關鍵,需靠長時間練習才能培養出,「練久了就會知道對方要做什麼,再一起互相彌補。」他也補充,雙方不時會在訓練期間受傷,導致動作需不斷於賽前溝通修正,才能使雙方拋接過程、穩定度變得更加流暢。 國立清華大學黃仲豪及廖翌筑表示,為了準備比賽,他們一星期練習四到五天,今日能順利奪冠感到相當開心,但同時透露表演過程仍有不足之處。 圖/黃弈軒收下亞軍的中原大學羅嘉明及梁可欣也滿意自身表現,他們與黃仲豪和廖翌筑來自同個體操團隊,因此也為他們拿下冠軍感到高興。羅嘉明及梁可欣從香港來臺求學,本場比賽為他們在台灣的最後一場賽事,羅嘉明分享,兩人回到香港後將持續搭檔,在香港競技啦啦隊比賽中拼搏名次。 中原大學羅嘉明及梁可欣才剛搭檔三個月左右,他們表示回香港前能拿到亞軍感到十分滿意。 圖/黃弈軒攝近年來,投入台灣啦啦隊的選手有增加趨勢,而國際間啦啦隊賽事也同樣蓬勃發展。今年7月,國際啦啦隊聯盟(International Cheer Union, ICU)正式獲得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IOC)認可,啦啦隊有望列入2028洛杉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試辦賽。中華民國台灣競技啦啦隊協會秘書長廖志華回應,啦啦隊為國際新興潮流運動,觀賞性質高且具廣告收益,再加上女性選手人數多,符合國際奧委會設下未來奧運選手男女性別比平衡的目標,故有機會於2028洛杉磯奧運中登場。 中華民國台灣競技啦啦隊協會秘書長廖志華提及,近年來投入啦啦隊賽事的選手逐漸增加,且台灣選手於國際賽事間表現優異。圖為國立臺灣大學啦啦隊。 圖/黃弈軒攝面對未來賽事,廖翌筑及黃仲豪著眼於明年的全國菁英盃啦啦隊錦標賽,並同樣鎖定冠軍。而畢業後,兩人也將持續投入啦啦隊訓練,黃仲豪分享自己喜愛啦啦隊的原因,「啦啦隊就像一個家,我很喜歡選手彼此加油打氣、良性競爭的感覺。」他也期許自己能突破更高難度的技巧,在未來取得國手資格,於國際賽事中大放異彩。 中華民國台灣競技啦啦隊協會秘書長廖志華說明,除競技啦啦隊外,台灣現今也致力於小學、幼兒園階段培育舞蹈啦啦隊選手,鼓勵更多人投入啦啦隊賽事。 圖/黃弈軒攝
朱恆昀、白紹騰默契絕佳 合氣道大專盃攜手攬三金
體育
第1759期
朱恆昀、白紹騰默契絕佳 合氣道大專盃攜手攬三金
2021-12-08
【記者陳楷霖台中報導】中華民國大專校院110學年度合氣道錦標賽於6日在國立勤益科技大學舉行,來自逢甲大學的朱恆昀與白紹騰不僅在有段者組的應用技法中攜手奪冠,更個別於基本杖法及基本劍法居於首位,成最大贏家。合氣道比賽依選手層級分為有段者組、段外甲組、段外乙組、自由技法組,再以使用器械衍伸出基本杖法和基本劍法,有段者組和段外甲組則再細分基本技法和應用技法兩項目。各項目的進行方式都是一人或多人在時間內展示特定動作,再以四位裁判給分作為排名依據。 「風度」在評分標準中佔了10%,因此選手在賽前賽後的行禮成了獲取名次的必備動作。 圖/陳楷霖攝在應用技法的比賽中,朱恆昀和白紹騰輪流扮演攻擊者和防守者,防守者化解迎面襲來的攻擊,並抓住攻擊者的領子,反手摔至地面,行雲流水的動作讓他們拔得頭籌。參賽邁入第七年的朱恆昀雖然在應用技法和基本杖法中獲得冠軍,但他坦言,因休息時間太短,發揮並不好,「上去比賽的時候還有點喘。」而他的搭檔、在過往賽事囊括多個獎項的白紹騰則特別滿意自己在杖法中的表現,他表示,往年因在意時限,無法表現最完整的動作,但今年是他最後一次參賽,反而沒有壓力,可以盡情在台上展現練習成果,他更說:「我已經不需要再證明自己多強了。」 自由技法中,選手必須輪番面對兩名對手,和其他項目相比必須花費更多的體力。圖中央選手為來自逢甲大學、黑帶三段的朱恆昀。 圖/陳楷霖攝合氣道在台灣屬於冷門運動,本次僅七個大專院校參賽。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合氣道委員會執行秘書陳小平已承辦賽事多年,他解釋,合氣道未被納入亞奧運比賽項目,因此較難發展,更形容和勤益科大舉辦比賽的這二十多年是「篳路藍縷」。白紹騰則指出,合氣道的訓練進步較緩慢,選手容易因得不到成就感而中途放棄,「你可能練了三年都拿不到一條黑帶,這實在太漫長了。」 和其他武術不同,合氣道並未依性別分組,因此時常看見男女作為搭檔的景象。 圖/陳楷霖攝此外,疫情也讓合氣道的參賽人數大幅下降。陳小平說明,合氣道大部分項目都需要多人配合,單人無法練習,但選手在疫情嚴峻時無法群聚,訓練時數減少,因此影響參賽意願,朱恆昀也說:「選手會因為自己缺乏訓練,而沒有信心報名比賽。」白紹騰則點出各大學因疫情而取消的社團博覽會,對合氣道社至關重要,少了曝光機會,便難以招收新生投入比賽。 基本劍法、基本杖法只須一人即可練習,因此較不受疫情影響。本次劍法及杖法加起來共有多達25組選手參加。 圖/陳楷霖攝對此,陳小平表示,隨著疫情趨緩,未來將聯絡曾參與賽事的選手回到這項運動,也希望能透過媒體曝光,並爭取學校支持,增加合氣道的運動人口數。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合氣道委員會執行秘書陳小平表示,合氣道這種具防衛性但不帶攻擊性的武術,很適合現在紛亂不斷的社會。 圖/陳楷霖攝
馬場馬術考驗人馬默契 臨場反應成關鍵
體育
第1740期
馬場馬術考驗人馬默契 臨場反應成關鍵
2020-12-16
【記者詹湘淇桃園報導】馬匹秀麗的鬃毛在陽光下閃動,配合騎手動作,時以優雅步調漫步,時以輕快韻律收縮跑步。2020年FEI世界挑戰盃馬場馬術錦標賽(以下簡稱為FEI世界挑戰盃)12日於聖喬治馬術廄舍舉行,吸引26名馬術好手齊聚較勁。馬術比賽項目主要分為馬場馬術(Dressage)與障礙超越(Jumping)兩項。在馬場馬術賽事中,騎手須騎著馬匹執行各級別指定課目中的動作與路線,並由三至五位裁判按照各項動作的完成度,以及步調、前進氣勢、服從性、騎手之騎坐等四項綜合標準給予評分,由得分率最高的選手獲勝。國內馬場馬術的級別分為基礎級(B2、Preliminary、Youth、Senior I),以及職業級(Senior II、Prix St-Georges、Intermediate 1)。FEI世界挑戰盃裁判長李政憲說明,比賽級別越高,對馬匹表現的要求也會越嚴格,「馬的路線難度會更複雜,所以人的騎坐、與馬匹溝通的能力也要更強。」 馬場馬術騎手須與馬匹一同執行各級別指定課目的動作,考驗騎手與馬匹的默契與配合度。 圖/詹湘淇攝 臺北市立大學鍾宜芸與搭檔White Summer以58.015%的得分率獲得Prix St-Georges級亞軍。 圖/詹湘淇攝在Prix St-Georges級別,由臺北市立大學鍾宜芸以58.015%的得分率獲得亞軍。她坦言,由於本次搭檔White Summer是新進馬匹,彼此的默契尚不足,以致馬匹連續換腳時無法保持穩定,「馬有時候因為環境狀況,會有一些失誤,但是我們不能怪牠,只能把自己調整好。」鍾宜芸現為聖喬治馬術廄舍的馬場馬術教練,她小時候雖曾接觸障礙超越的訓練,但後來發現自身個性較適合馬場馬術的細膩風格,而後便專心投入於其中。她說明,由於馬匹動作不易控制,馬術活動很考驗騎手面對挫折的態度,「即便練習時練到100分,能在場上發揮出70分就已經很好了。」鍾宜芸也表示,明年將全力備戰全國運動會選拔,爭取桃園市代表隊選手資格。 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林捷宇的馬匹Movie Star個性較為急躁,比賽情緒過於緊張,以致跑步時無法順利換腳。 圖/詹湘淇攝在Senior II級項目中,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林捷宇由於搭檔馬匹Movie Star過於緊張,跑步時遲遲無法順利在空中換腳,不過,她最終仍以60.758%的得分率佔居第三。「反應要再加強,還是要比馬再快一點。」林捷宇感嘆,自己與Movie Star雖已合作兩、三年之久,卻仍難以控制牠剛烈的脾性,「母馬本來就比較暴躁,騎的時候會發生比較多狀況。」 國立宜蘭大學鍾岳霖一到假日便會前往馬場與馬匹Siesta相處,努力增進彼此感情。 圖/詹湘淇攝同為Senior II級選手的國立宜蘭大學鍾岳霖認為,自己在本次的表現不如預期,也是因為與搭檔馬匹Siesta不夠熟悉。此外,由於比賽前日天氣不佳,賽場路面泥濘、積水遍布,鍾岳霖也擔心對馬匹造成不良影響,「雖然這樣的場地也能比賽,但還是會擔心馬受傷,不敢把牠的潛力全部發揮出來。」他表示,從暑假起才較常與Siesta相處,平時會特別花時間與牠培養感情,只要一到假日就會去馬場騎Siesta,「騎完之後就會餵牠吃蘋果,跟牠多多互動。」鍾岳霖也期許自己往後的表現更加細膩,針對馬匹反應快速調整。 馬術騎手平時在室內熱身場練習,正式比賽則在戶外賽場,若逢雨天可能造成路面積水,影響選手及馬匹表現。 圖/詹湘淇攝
空拋展團隊默契 中正啦啦勇奪一金一銀
體育
第1736期
空拋展團隊默契 中正啦啦勇奪一金一銀
2020-11-19
【記者甘媄心高雄報導】大聲呼喊口號、奮力拋舉夥伴,舉手投足間展現力與美,以整齊劃一的隊形完成表演。「2020全國啦啦隊公開賽(以下簡稱公開賽)」於14日在義大皇家劇院盛大舉辦。而本次賽事中,國立中正大學分別在混雙技巧(雙組)大專組及四人技巧公開混合組中拿下冠亞軍。 國立中正大學競技啦啦隊FORCE在2020全國啦啦隊公開賽表現優異,期待在12月舉行的2020全國啦啦隊錦標賽再獲佳績。 圖/甘媄心攝「F、O、R、C、E!」音樂一下,選手一躍而上,搭配充滿朝氣的口號與表情,引起現場熱烈掌聲與歡呼。國立中正大學競技啦啦隊FORCE今年邁入成軍第12年,日前也在中華民國109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以下簡稱全大運)中競技啦啦項目奪得佳績。對於今天的比賽,參與公開混合組的隊長劉芷淇表示,隊員們皆有發揮平時練習的水準。「體能、肌力訓練都很重要,也會練習單底(註1)和空拋的技巧。」隊長強調,除肢體訓練以外,競技啦啦更看重的是隊員們的默契,需時時刻刻保持相信夥伴與自己,避免過度慌張。隊員黃韋銘提到,「經歷過全大運後有感受到團隊在進步。」他說明,全大運的備賽期長,此次競賽緊接在全大運後,練習時間大幅增加是團隊進步的關鍵。註1:單底為競技啦啦項目中,以一人為底層的動作技巧。 競技啦啦為團體競賽,信任夥伴的同時需具備力量、平衡,而混合雙人組的比賽項目更強調技巧性。 圖/甘媄心攝在混雙技巧大專組獲得金牌的南臺科技大學啦啦隊,前任隊長邱紹恩解釋,近期比賽滿檔,有些隊員超時練習,並未獲得足夠休息,身體不堪負荷因而最後無法上場。本次在混雙技巧大專組拿金牌的他,前兩週剛結束全大運的賽事,談及兩個賽事的不同,他說:「全大運是24人的團體競賽,特別看重凝聚力,像今天的雙人組合競賽,技巧部分相對重要。」雖拔得頭籌,對於表現他仍不甚滿意,也盼望在12月份舉行的2020全國啦啦隊錦標賽表現能再創佳績。 啦啦隊表演中,通常會有保護員,其任務是協助或保護舞伴安全著地,保護員一般不參與基本架構表演,主要是支援或關照危險狀態。 圖/甘媄心攝中華民國台灣競技啦啦隊協會(以下簡稱中華啦協)理事長張育銓說明,本屆賽事是中華啦協首度在南區舉辦,目的是讓更多南部的學校能就近參加。而此次競賽項目也和每年舉辦的全國錦標賽有所差異,「我們把往年一定要組到20人以上的團體組變成四、五人的競賽組別,為的是要降低報名門檻。」張育銓解釋,調整競賽的組別與項目、重新規劃競賽方式,旨在讓國內更多人關注,也更親近這項青春熱血的運動。 2020全國啦啦隊公開賽分為競技啦啦和舞蹈啦啦,常見的彩球項目被歸類在舞蹈啦啦範疇中。 圖/甘媄心攝
郭陳配默契「網」羅冠軍
體育
第1719期
郭陳配默契「網」羅冠軍
2019-12-26
【記者李昱亭高雄報導】雙方手持球拍在球網前快速移動,來回強力擊球,抓準時機全力扣殺。「108年第四次全國公開組軟式網球排名賽」20至22日在高雄市陽明網球中心登場,其中就讀臺北市立大學的郭建群與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選手陳宗彣獲得男子組雙打冠軍。 108年第四次全國公開組軟式網球排名賽由臺北市立大學的郭建群(左三)與今年剛從北市大畢業的陳宗彣(左四)獲得男子組雙打冠軍。 圖/李昱亭攝比賽一開始,郭建群與陳宗彣率先以4:0拿下第一局,爾後持續保持領先,連續贏下兩盤賽局,提前結束比賽。「我覺得今天的狀況不錯,球感滿好的。」郭建群分析,自身不擅長反拍,不過本次比賽中的反拍動作有達到應有的水準,是取勝一大重點。此外,今年才開始與畢業學長陳宗彣組隊練習雙打,雖搭檔時間未滿一年,但彼此熟識且較常見面,有充裕的練習時間來培養默契。他亦提到,兩人習慣在上場前討論戰術並分析對手優缺點,而上場後為避免影響搭檔表現,因此極少開口說話。 臺北市立大學的郭建群(圖中)除球隊練習時間外,也常利用時間與畢業學長陳宗彣相約在球場練習雙打。 圖/李昱亭攝「正在生病期間,加上天氣過於炎熱,導致比賽狀況不理想。」本次比賽亞軍的北市大學生林韋傑坦言,由於平時練習時間幾乎都在下午,有很長時間沒曬到太陽,導致身體不習慣在天氣炎熱下打球,影響比賽結果。對於和畢業學長余凱文之間的默契培養,他分享兩人從高中時期便開始組隊練習雙打,但自從余凱文畢業後離開台北,練習時間減少,此次比賽也是從一個星期前才開始訓練,相較於對手郭建群與陳宗彣,練習時間少很多。 臺北市立大學的林韋傑因身體不適,加上不適應炎熱天氣,並未發揮平時水準。 圖/李昱亭攝兩隊的教練方同賢表示,四位同為力量型選手,常於比賽會面,彼此之間非常熟悉對方的球路,因此本次比賽勝負關鍵在於判斷力與臨機應變的能力,如何往對方弱點攻擊、防範自身守備不被突破非常重要。對於兩隊表現,方同賢認為,郭建群與陳宗彣較常訓練,有發揮應有的水準,而林韋傑與余凱文實力較好,這次明顯因生病造成體能不足,表現不如預期。「顧好身體也是選手的重要課題。」他補充,選手頂尖的打球技巧若無充足體能搭配,也無法完美發揮,因此選手需多加注意自己的身體情況。
嘉藥國手展默契 制霸藤球賽摘金
體育
第1718期
嘉藥國手展默契 制霸藤球賽摘金
2019-12-20
【記者黃宥綺台北報導】倒掛金鉤讓對手毫無招架之力,360度空中旋轉攻擊,掌握進攻速度,使對手反應不及。中華民國大專校院108學年度大專藤球錦標賽14至15日於台北海洋科技大學舉行,有多名國家代表隊選手的嘉南藥理大學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均展現優異技巧及默契,嘉藥在男子組三人賽項目封王,而臺師大則在女子雙人賽封后。 藤球又稱腳踢的排球,比賽中兩隊在網前互相較量,半空中互有攻防,嘉南藥理大學展現優異技巧,成功奪冠。 圖/黃宥綺攝男子組三人賽中嘉藥對戰臺北市立大學,嘉藥以流暢且迅速的進攻節奏,讓對手防不勝防,多次以倒掛金鉤強攻。王昶穎、陶秉業、李信嶸聯手展現苦練默契,良好的進攻和防守搭配,加上戰術力壓對手,以直落二21:16、21:9,最終在三人賽封王。 嘉南藥理大學李信嶸在隊上擔任重要角色,在攻擊及防守端有出色表現,成功協助球隊奪下冠軍。 圖/黃宥綺攝「默契不錯,但有些球沒有處理好,還可以再更好。」嘉藥隊長王昶穎認為本次比賽有展現平時努力練球的成果。陶秉業也說:「跟隊友配合太久了,一個眼神就知道攻擊的戰術。」嘉藥教練莊庭禎則表示,因隊上球員大多為國家隊選手,所以技術層面上沒有問題。他認為比賽的態度彼此成績更為重要,不管對手表現如何,都要專注於場上和比賽內容。 嘉南藥理大學陶秉業掌握攻擊機會,奮力起跳,展現倒掛金鉤技巧,替球隊添得不少分數。 圖/黃宥綺攝而女子組雙人賽事最終戰,由臺師大對戰北海科大,首局雙方彼此試探,比分相近,隨後臺師大掌握比賽節奏,打出5:0的攻勢。臺師大選手李易勳、劉怡伶展現默契,拿下首局。次局北海科大攻勢及防守回穩,比分不相上下,眼看北海科大即將上演逆轉秀,卻多次發球失誤,使臺師大趁機拉開比數,以強勁的發球屢屢得分,導致對手無法反攻,最終由臺師大拿下女子組雙人賽冠軍寶座。臺師大在本屆賽事中大有斬獲,但選手大多從大學才開始訓練藤球,其中劉怡伶、李易勳、陳筱涵已成為中華隊國手,更在2019年第34屆泰皇盃世界藤球錦標賽雙人賽頂級獲得第五名。參加大專賽事三年的陳筱涵提到,剛開始訓練的第一年,常因接不到球而產生挫折感,但經過訓練後,慢慢培養出藤球興趣,接受培訓並成為國手。陳筱涵補充說:「一開始入門藤球比較難,但若有所突破,就會產生成就感,會想要一直訓練下去。」同為國手、臺師大隊長劉怡伶笑著說:「過去在國際上參賽,就像是小蝦米對抗大鯨魚,希望未來能夠前進2022年亞洲運動會。」臺師大教練劉昶佑指出,因臺師大球員以體育學系為班底,雖較晚接觸藤球,但基本身體素質、能力上皆有一定水準。劉昶佑補充在訓練上希望他們能自動自發練習,並從中產生對藤球的熱忱,進而持續精進自己。目前藤球項目尚未進駐國家訓練中心,選手集訓時多到北海科大進行訓練,設備、資源仍未完善,北市大教練、本屆賽會裁判詹宇庭感嘆,過去藤球從無人知曉到舉辦到第三屆大專盃,現在有更多球員投入在藤球項目上。11月在台首度舉辦台灣國際藤球邀請賽,詹宇庭也是參賽選手之一。自稱「骨灰級」選手的他欣慰地說:「今年是藤球在台發展第11年,看到台灣藤球從事人口的成長,感觸很深。」他亦盼未來在大專校院中有更多選手參賽,發展出屬於台灣特有的風格,帶動校園從事藤球的風氣。
絕佳默契 熊維鵬、張湘翎雙人拉丁奪冠
體育
第1716期
絕佳默契 熊維鵬、張湘翎雙人拉丁奪冠
2019-12-04
【記者黃婕高雄報導】隨著不同的歌曲,踏出不同的步伐,時而下腰展現肢體延伸之美,時而掃步旋轉展現力度和熱情,舞伴間的配合更是比賽一大亮點。2019世紀盃運動舞蹈全國公開賽暨世界巨星秀晚會1日於高雄市海寶國際大飯店舉辦,最後由國立政治大學的熊維鵬及正修科技大學的張湘翎兩人組合,拿下拉丁舞雙人大專全能組和大專新秀組的雙料冠軍。 2019世紀盃運動舞蹈全國公開賽拉丁舞雙人大專全能組以及大專新秀組,由熊維鵬及張湘翎拿下雙料冠軍。 圖/黃婕攝根據世界運動舞蹈總會公布規則,運動舞蹈分為國際標準舞及國際拉丁舞,標準舞又分為華爾茲、探戈、狐步、快步和維也納華爾茲,拉丁舞則有恰恰、倫巴、森巴、鬥牛舞、捷舞,共十種舞風,每一種風格的節拍、步伐都不一樣,報名拉丁舞項目的選手,必須五種舞風皆精通,才可拿下好成績。音樂一下,拉丁舞雙人大專全能組比賽以恰恰拉開序幕,舞池中所有選手隨著旋律開始跳舞。熊維鵬先以輕快的步伐帶起節奏,隨著音樂輕點地面俐落轉圈,隨後張湘翎一個優雅掃步跟上,搭配有力的手勢動作延伸,與男伴不時眼神交流,在眾多好手之中,兩人的默契搭配以及比賽時享受舞台的神情抓住評審的目光,讓他們順利抱回冠軍獎座。 國立政治大學的熊維鵬以及正修科技大學的張湘翎一起習舞已長達六年,多次參與各種比賽。 圖/黃婕攝「最喜歡恰恰,因為節奏感明確比較有趣。」張湘翎說。小學五年級開始接觸國標舞的她,曾一度改跳芭蕾、現代舞,但因團體紀律嚴格且花費過高,因此國一時決定重操舊業,繼續自己喜歡的運動舞蹈。勤於練習的她,只要一下課就會去舞蹈教室跳舞,直到跳到晚上才返家休息。「舞蹈老師甚至直接把鑰匙交給我保管。」張湘翎表示,即便天天跳舞也不會覺得辛苦,因為她已下定決心,畢業後就走跳舞這條路,所以會提醒自己不能一直休息。「我很喜歡跳國標舞時,那種優雅柔美的舞步。」熊維鵬分享,由於母親是運動舞蹈選手,所以從小就接觸舞蹈,並在舞團中認識舞伴張湘翎,從此成為搭檔,兩人一起練舞、比賽已長達六年。今年熊維鵬考上台北的大學,為了繼續練舞,周末有時必須台北高雄兩邊跑,「但是跳舞讓我感到很開心,很享受音樂享受舞台,還有觀眾的眼神。」談起未來,熊維鵬表示會不斷精進自己的能力,希望總有一天可以闖進國標舞界的最高殿堂——英國黑池舞蹈節。 參加拉丁舞比賽的選手,恰恰、倫巴、森巴、鬥牛舞、捷舞皆須精通,舞伴間的默契配合也是評判的標準之一。 圖/黃婕攝2019世紀盃運動舞蹈全國公開賽暨世界巨星秀晚會今年邁入第12年,皆由曾跳進第75屆英國黑池舞蹈節的鄭竹男主辦。為了讓南部觀眾有更多機會接觸運動舞蹈,每年堅持將比賽辦在南台灣,即便因此品質、成本、場地等會面臨極大挑戰,但他堅定地說:「即便辛苦也不會放棄,更想一直延續下去。」
全面「機」戰!雙足機器人對戰賽選手展默契致勝
生活
第1714期
全面「機」戰!雙足機器人對戰賽選手展默契致勝
2019-11-20
【記者呂心喻台北報導】「比賽開始!」裁判一聲令下,雙方機器人緩緩向對方移動,距離咫尺時,戰火一觸即發,雙方迅速扭打在一起,爭相刺破對手身上的氣球。16日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行「2019年全國二足機器人競賽」,以二足機器人為焦點,並在今年首創「機器人戳氣球對戰賽」,為活動增添新意。 現場氣氛緊張刺激,雙方機器人在糾纏中難分勝負,場邊也響起觀眾的加油聲。 圖/呂心喻攝二足機器人須具備頭、軀幹、雙手、雙足等構造,並在各部位設置不同馬達,以呈現人類活動時關節的連動狀態。戳氣球對戰賽中,雙方隊伍各派出兩隻大小約手臂高度、身上黏有氣球的機器人。機器人手持裝有大頭針的竹筷作為武器,參賽者須遙控下達指令攻擊對手,由剩餘氣球多者獲勝。接連的氣球爆破聲增添比賽刺激感,場邊更不時響起觀眾的驚呼聲。 雙方機器人由各自的區域向中間移動,並在交叉處向對方出手開始攻擊。 圖/呂心喻攝賽前參賽者反覆討論氣球及武器安裝位置,除了要避免遭受攻擊,也要利於出手制勝。華夏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學生吳祥豪提到自己熱愛挑戰,而戳氣球比賽是他從未嘗試的項目,「有點像心理戰,要猜測對方會將氣球和武器放在哪裡,去攻破對方防線。」他表示,比賽過程比想像中有趣,他會在場邊觀察對手後調整機器人的攻擊模式。臺師大機電工程學系主任楊啟榮說明,二足機器人的控制難度和門檻較其他種類機器人高,因二足機器人牽涉雙足的動態平衡,雖讓其動作有更多可能性,卻不易操控。 二足機器人出手迅速,加入格鬥賽的程式後,能輕鬆將對方的氣球一擊而破。 圖/呂心喻攝冠軍得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學生彭博謙與隊友特地為比賽北上,他表示自己與隊友已建立默契,兩隻機器人在場上會互相配合、隨機應變,「玩久了就知道哪個地方比較不容易被攻擊,也不會自己戳破。」他分享致勝技巧,將竹筷折一半捆在一起再黏上大頭針,能加強攻擊穩定度;另外,寫完攻擊程式後用寶特瓶練習、測試出擊點位,可幫助比賽時掌握出手力道與時機。兩人滔滔不絕地闡述比賽準備過程,並透露與機器人已產生革命情感,彭博謙笑說:「他(機器人)是我的生命,誰碰他我就想跟誰拚命。」 冠軍隊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學生彭博謙(右一)與隊友及二足機器人合照,兩人直言獲得冠軍非常意外。 圖/呂心喻攝比賽裁判、戳氣球項目設計者張育誠說明,若選手針對此項目設計完整程式碼,將能提高致勝機率。他說:「賽前練習愈熟、戰略布置愈精緻,加上過往實戰經驗,肯定會有幫助。」他欣慰地說道,新項目確實達到預期效果,為本次比賽增加幾分趣味和競爭氣氛。楊啟榮也指出,此項目有發展潛力,未來因應科技可增設影像辨識或感測器,使二足機器人的發展方向更多元。 一方機器人將其他敵隊打倒後獨自站立,仍可見其頭上的氣球已被擊破。 圖/呂心喻攝
【全運會】赴荷精進實力 賴芷旻馬術賽奪冠
體育
第1710期
【全運會】赴荷精進實力 賴芷旻馬術賽奪冠
2019-10-24
【記者黃婕桃園報導】「噠噠——噠噠——」伴隨著飛揚黃土而來的,是一匹匹在陽光下毛色閃亮的駿馬,在眾人的目光之中,選手和馬隻展現優美的馬術動作,贏得滿堂喝采。中華民國108年全國運動會馬術比賽於21日舉辦馬場馬術團體賽,其中,就讀荷蘭烏特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的賴芷旻代表台北市參賽,並為台北市奪下冠軍寶座。 中華民國108年全國運動會馬場馬術團體賽於21日舉辦,賽前選手們都加緊訓練,為在比賽當下能完美展現。 圖/黃婕攝「因為姑姑是馬術教練,從小帶我去馬場,所以四歲時就接觸了。」賴芷旻分享,自己從小便非常熱愛馬術,定期都會去荷蘭受訓。而當初大學招生面試時間和亞洲運動會馬術選拔撞期,在經深思後毅然決定參與馬術比賽,同時準備報考荷蘭的大學。「荷蘭的馬術運動非常普及,即便不是選手,大多數荷蘭人多多少少都騎過馬。」他分析,相較台灣,荷蘭的馬場規模雖然不一定比較大,但是數量多很多,還有分不同難易度的馬場。「比賽前熱身都很專注在馬上,到場上才覺得,今天不是一般的比賽,而是全運會,但這時候不論是我還是馬,都是更加專注在比賽上。」賴芷旻表示,剛開始是因為興趣而接觸,但是想要把馬術學好的心日益強烈,未來想以馬術為職業。他解釋,大多數運動項目是訓練自己和團隊合作,但馬術很特別,需要和動物一起完成,雖然沒辦法用言語去溝通,但是彼此用身體去配合,還有之間的默契,「這是我非常熱愛馬術的原因。」 荷蘭烏特勒支大學的賴芷旻今年代表台北市隊奪下中華民國108年全國運動會馬場馬術團體賽冠軍。 圖/黃婕攝除賴芷旻外,本屆賽事也有其他大學生選手參與其中,如代表桃園市隊獲得亞軍好成績的台北市立大學學生鍾宜芸,兩歲就在馬背上玩,小學四年級便下定決心開始馬術訓練。「比賽前很緊張,但是這些情緒馬都會感受到,所以要努力假裝不緊張。」同樣也是從小接觸馬術的是代表新北市隊國立中央大學學生張雯硯表示,因為家住在新北市,大學在桃園,訓練馬場在北投,三個地方輪流跑常常讓他覺得疲累,但是騎在馬背上的自信,使他一直堅持到現今。本次比賽考驗的不只是選手的技巧,更是自身和馬隻的默契配合。選手在六分鐘之內,依據規定的路線中,展現騎馬的不同步伐技巧,包含慢步、快步、定後肢迴旋等等,而馬會依據選手的騎座重心還有腳的指令做出相對應的動作,所有動作都需要有好看的角度,踢得高不高、直不直,都會是評判的標準。在台灣,馬術比賽漸漸興盛,中華民國馬術協會理事長許安成表示,雖然比起國外,台灣的風氣還未普及,許多比賽用馬都必須國外進口。但是台灣的馬術比賽成績一直有在進步,本次比賽中愛馬人士的參與,更是比起之前多出不少,「馬術協會派出去參與比賽的選手,近期在亞運會、其他賽事都有亮眼的成績。」 眾多騎馬好手齊聚桃園龍潭,參與中華民國108年全國運動會馬場馬術團體賽,為代表隊爭取冠軍。 圖/黃婕攝 選手們必須依照騎座的重心不同以及腳的指令,來控制馬的動作,看似簡單卻得花上兩三年的時間才能練好。 圖/黃婕攝 馬術運動與其它運動不同的是必須和動物一起完成,雖然不能用言語溝通,但是選手和馬之間都有彼此的默契。 圖/黃婕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