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機器人格鬥競賽登場 決戰程式設計擂台
生活
影音
第1685期
機器人格鬥競賽登場 決戰程式設計擂台
2018-10-25
【記者徐佳渝、蕭佳宜桃園採訪報導】機器人揮拳擊倒對手,下一秒快速站起身,準備組織下一波攻勢。「TIRT全能機器人國際邀請賽」集結海內外高手一同競技,首度舉行的機器人格鬥項目,選手必須於限時三分鐘內,操控機器人擊倒對手,得分較高的一方即可獲勝。機器人的攻擊招式也是比賽的一大亮點。就讀臺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的學生蔡昇恩指出,依據格鬥賽制規定,機器人不能三點著地,「我(的機器人)蹲下時手太低了,所以招式被鎖起來。」他進一步解釋,當招式被鎖之後,即使自己想要發動必殺技,機器人也難有可以發揮的動作。比起一般招式,用必殺技擊倒對手能獲得三倍的分數。因此,如何有效率地設計必殺技,便會成為比賽決勝的關鍵。選手遙控機器人看似容易,但實際上若要讓機器人能順利完成翻滾、移動、起身等動作,選手除了要懂得組裝機器人的硬體結構,在程式設計方面更要下足功夫。近年來,隨著AI與互聯網技術的提升,機器人應用成為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由於設計機器人需要跨領域的合作,所以大專院校科系也開始著重培養擁有多元能力的人才。蔡昇恩分享,早期學校是電機科、機械科一起合作,「到現在我們機械科是全領域發展,需要同時學習資訊、軟體和機構的知識。」透過舉行機器人競賽,不僅能讓更多選手投入研發領域,也可以向大眾推廣機器人在不同領域的應用。本場活動的公關專員林易宣表示,為了準備這類型的比賽,近年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培訓相關師資及選手,藉此散播機器人技術的種子。未來的AI技術可能取代大部分的勞動力,大幅改變人們的生活型態。對於現代教育而言,機器人教育已是不容忽視的一環。https://youtu.be/vG4LEkoaAo4
跨領域機器人賽 陸海空同場較勁
生活
第1685期
跨領域機器人賽 陸海空同場較勁
2018-10-24
【記者林子淇桃園報導】「TIRT(Taiwan International Robotics Tournament)全能機器人國際邀請賽暨觀光工廠創客嘉年華」,19日至21日一連三天在桃園市舉行,其中比賽共匯集283所學校,吸引海內外超過1000組選手參賽。 學生比賽開始之前,拿著無人車在場上測試,希望可以在正式比賽有完美表現。 圖/林子淇攝本次的機器人國際邀請賽首度結合陸、海、空、創客(Maker)四大領域,舉行將近38項比賽,包括「無人車競速賽」、「人形機器人全能挑戰賽」、無人機「競速狂飆」等,其中最受矚目的比賽就是「RFL(Robot Fighting League)機器人格鬥公開賽」及「相撲機器人競賽」。另外,「新創嘉年華」則進駐150組團隊,在體育館內設置「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領域的攤位展覽。此外現場還有主打親子的萬人工作坊,提供DIY(Do It Yourself)課程,寓教於樂。 祥儀慈善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逢春在場後接受採訪,並開心為參賽者加油。 圖/林子淇攝AI科技影響現代人的食衣住行,主辦單位祥儀慈善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逢春說:「AI時代來臨,任何知識都需要再學習。」因此他希望藉由機器人國際邀請賽,探討桃園青年投入新創領域的相關議題,創造學生、青年與企業的媒合機會。 比賽正式開始前參賽者當場測試,小孩子目不轉睛地看著場內機器人揮舞手臂,圍在擂台邊不願離去。 圖/林子淇攝基金會成員簡旭昀也提到,無論是機器人比賽或是新創嘉年華,活動與產品的內容大多與教育相關,目的是讓各年齡層跟上AI的腳步,並透過活動體驗新科技,增加相互交流的機會,促進彼此共同學習進步。 延伸閱讀:機器人足球賽 城市科大奪冠仿生機器人闖關競技 挑戰真人運動機器人划龍舟搏快 馬達成致勝關鍵迎人工智能時代 創客機器人改善生活無人操控 相撲機器人較高下決戰擂台 格鬥機器人激烈攻防無人機競技 國際飛手相互較勁 
無人操控 相撲機器人較高下
生活
第1685期
無人操控 相撲機器人較高下
2018-10-24
【記者黃郁期桃園報導】競技場中,兩台相撲機器人相互纏鬥、分離、再度衝撞,直到其中一台機器人將場上對手擠出競技場地,才爭出勝負。「TIRT全能機器人國際邀請賽暨桃園觀光工廠嘉年華」於19日在桃園巨蛋舉行,「SUMO相撲機器人競賽」也是活動重頭戲之一,吸引各地大專院校學生前來參賽。 機器人相撲賽空拍圖,圖中黑白正方形區域即為比賽場地。  圖/祥儀慈善文教基金會提供比賽開始,場上兩台機器人互相衝向彼此,迫不及待把對方推撞出界外。而較為特別的是,相撲機器人並非選手操控,而是由它們自動感應。但有時機器人會因為內部系統運算錯誤無法鎖定對手,因而撲空而跌出場外被判出局,引來參賽者的扼腕。 編號731的相撲車在經過一番纏鬥後,即將把對手推出競技場並贏得勝利。  圖/洪靖淳攝來自南台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控制與晶片組的學生楊政諺與魏子傑獲得本次比賽的冠軍,楊政諺把奪冠的殊榮歸功於運氣。他提到,雖然在比賽過程中機器人的感測器意外故障,「不過最後卻幸運地沒有造成負面的影響。」他們透過師長的幫助及過去的參賽經驗,獲得SUMO相撲機器人大專組冠軍。 「機器人是未來教育很好的題材,學生應該從小學習相關知識。」一旁觀看比賽的賴佩芸說到。她同時也強調,人們須再培養創造力以避免被機器取代。冠軍團員之一的魏子傑也表示認同,他認為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就看人類怎麼運用思考能力操縱機器。 延伸閱讀:跨領域機器人賽 陸海空同場較勁機器人足球賽 城市科大奪冠仿生機器人闖關競技 挑戰真人運動機器人划龍舟搏快 馬達成致勝關鍵迎人工智能時代 創客機器人改善生活決戰擂台 格鬥機器人激烈攻防無人機競技 國際飛手相互較勁 
迎人工智能時代 創客機器人改善生活
生活
第1685期
迎人工智能時代 創客機器人改善生活
2018-10-24
【記者張庭瑀桃園報導】「TIRT全能機器人國際邀請賽暨桃園觀光工廠嘉年華」中的「生活應用類型機器人競賽」於20日在桃園巨蛋熱鬧展開。為因應「工業4.0」高度自動化時代,此競賽著重機器人與生活的連結,強調人工智能成為人類生活的幫手,其中華夏科技大學更包辦多場比賽的前三名。 「工業 4.0 智慧循軌避障賽」選手們將機器人放在桌子上供主辦單位檢錄,陳列的機器人頗為壯觀。 圖/張庭瑀攝賽場可見機器人緩緩地循著寬僅1.8公分的黑色軌道行走,身後的選手正小心翼翼地用手機操控它們,挑戰在最短時間內避開障礙抵達終點。這是「工業 4.0 智慧循軌避障賽」,而獲得第三名的是來自華夏科大機器人學士學位學程的學生莊予禛。他表示,為了因應場地變化,他調整機器人反射率及行走速率。現場不乏參賽者把障礙撞倒而宣告出局,莊予禛為此特別設計程式,讓機器人遇到障礙要先後退再前進。相較其他沒有設計「後退」程式的參賽者更有優勢,他認爲這是他獲得季軍的主要原因。 選手將機器人擺在預備位置,準備開始起跑進行「工業 4.0 智慧循軌避障賽」。 圖/張庭瑀攝接著舉辦的「工業 4.0 自動搬運機器人」比賽,由同樣來自華夏科大機器人學程的學生陳世祺奪冠。完賽時間是爭奪首獎的關鍵,選手須用最短時間,操控機器人將裝有水的寶特瓶搬到指定位置。陳世祺談及努力的過程說:「一下課就去練習、跟其他老師借時間準備,不斷重複同樣動作。」比賽過程中,許多選手在搬運寶特瓶時,因機器人爪力不足寶特瓶滑落而被判失格,反觀陳世祺則穩定發揮實力,完成比賽。 「工業 4.0 自動搬運機器人」準備將放置在地上的寶特瓶舉起,搬回指定位置。 圖/張庭瑀攝除了搬運重物,機器人的用途非常廣泛。其中機器人在災難救助上,可以代替救災人員進入危險區域,進行救援工作,而生活應用類型機器人競賽中的「急難救災遠端遙控機器人競賽」即以救災場景為主軸,選手利用無線影像遠端遙控機器人,模擬救災情況。參賽者必須背對競賽現場,在看不見災難現場的情況下,操作機器人使其進入救災現場將「傷患」的寶特瓶抬出。 選手運用手機上的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各個動作,直走、轉彎、放下爪子、抓起等。 圖/張庭瑀攝在眾多選手中,世新大學資訊管理學系資訊科技組學生嚴雪綾,是競賽中少見的女性選手。他提到,急難救災遠端遙控機器人競賽難度很高,「因為只透過無線影像來看現場,會有很多死角,導致機器人一直走不到想去的地方。」此外他認為透過比賽,各校好手齊聚一堂,「平常寫程式的思維和別校學生不一樣,我也可以多看多學互相交流。」 延伸閱讀:跨領域機器人賽 陸海空同場較勁機器人足球賽 城市科大奪冠仿生機器人闖關競技 挑戰真人運動機器人划龍舟搏快 馬達成致勝關鍵無人操控 相撲機器人較高下決戰擂台 格鬥機器人激烈攻防無人機競技 國際飛手相互較勁 
機器人划龍舟搏快 馬達成致勝關鍵
生活
第1685期
機器人划龍舟搏快 馬達成致勝關鍵
2018-10-23
【記者莊珺茹桃園報導】賽場上船槳整齊的划動,濺起層層水花。場上選手操控龍頭,順利將置放終點的旗幟夾起,宣告晉級。20日桃園舉辦的「TIRT全能機器人國際邀請賽暨桃園觀光工廠嘉年華」,僅有兩個項目在水中進行,「機器人划龍舟競速賽」就是其中之一。 哨音一響,選手們快速推進操控扭,讓龍舟迅速向前,希望能奪得晉級資格。 圖/莊珺茹攝機器人划龍舟競速賽一場有四位選手,分別在獨立的賽道競速。水道上有白色板子區隔賽道,宛如縮小版泳池。比賽開始後,參賽者操控龍舟從起點出發,穿越拱門後抵達終點,最先奪得旗幟的兩位選手晉級下一輪。即便是機器人龍舟賽,氣氛如同端午龍舟賽緊張刺激,觀賽民眾會因各隊伍龍舟前進的速度快慢,發出驚嘆或是感到惋惜。為了使龍舟穩定前進,馬達成了比賽的致勝關鍵。獲得亞軍、龍華科技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的學生顏銘杉認為,操作是否順暢與龍舟船槳和龍頭的馬達有密切關聯。競賽中,有些選手會因為馬達過熱、失靈,使船槳卡住無法划水前進,或是因為操控龍頭的馬達在終點時無法順利低頭夾起旗幟而被淘汰。此外,傳統龍舟賽比的是團隊默契與體力,而機器人龍舟賽比的卻是參賽者的遙控技術。台北海洋科技大學海空物流與行銷學系學生曾淳綾認為,「龍頭一有偏掉就要馬上修正,等到撞到賽道邊上就不好修正。」 北海科大的學生曾淳綾(右)在準決賽中與對手互相競爭,兩人聚精會神操控龍舟。 圖/許容瑄攝現場不難看見有些隊伍,雖第一個抵達終點,卻因為夾不起旗幟而落敗。對此,曾淳綾說:「(龍舌)把旗幟夾起來的部分是最困難的。」他表示龍舟要盡量從賽道中間靠近旗幟,讓龍舌的凹槽處較容易卡住旗竿,再操控龍頭才能較順利將旗幟夾起。 北海科大學生曾淳綾的龍舟最快抵達終點,卻在夾旗幟時花費不少時間,驚險晉級準決賽。 圖/莊珺茹攝首次參賽就獲得冠軍、來自北海科大數位遊戲與動畫設計系的學生陳學文表示,他因對於機械的組裝感興趣,加上暑假有機會接觸機器人龍舟比賽,因此決定報名參加。雖然第一次接觸划龍舟競賽,最終成功克服緊張情緒獲得冠軍,陳學文開心的說:「往後也會繼續關注學習編寫程式與組裝。」 選手自行組裝龍舟後,賽前需要檢錄,確保程式符合參賽資格才能參賽。 圖/許容瑄攝 延伸閱讀:跨領域機器人賽 陸海空同場較勁機器人足球賽 城市科大奪冠仿生機器人闖關競技 挑戰真人運動迎人工智能時代 創客機器人改善生活無人操控 相撲機器人較高下決戰擂台 格鬥機器人激烈攻防無人機競技 國際飛手相互較勁 
仿生機器人闖關競技 挑戰真人運動
生活
第1685期
仿生機器人闖關競技 挑戰真人運動
2018-10-23
訪【記者何庭賢桃園報導】機器側身、趴下、 蹲低跨越層層障礙,桃園市政府舉辦的「TIRT全能機器人國際邀請賽暨桃園觀光工廠創客嘉年華」中「人形機器人全能挑戰賽」於20日登場,來自華夏科技大學的學生組 「臻元巧羽」成功在最短時間內取得勝利,奪下冠軍寶座。 許多選手的人形機器人都在上下樓梯的關卡被淘汰,這考驗選手的機器人能否在努力跨越障礙的情況下,又能平衡機器人。 圖/何庭賢攝在人形機器人全能挑戰賽中,參賽機器人仿若真人,擁有頭、軀幹及四肢,皆由參賽者親自設計與改良。參賽機器人也必須在比賽中完成跨欄、鑽障礙、側向行走、上下樓梯及滑雪等五項任務。只要成功完成任務可得100分,闖關失敗,則從總積分扣除50分,來決定最終勝負。冠軍隊伍「臻元巧羽」的機器人以全黑的造型登場,吸引眾人目光。「(比賽前)要預想闖關動作,並找朋友來做動作並拍下照片來做調整。」 華夏科大資訊管理系學生陳奕臻在分享獲獎心得時提到。他也指出「跨欄」是比賽中最具挑戰性的關卡,「因為人做任何動作都可以得到平衡,但不見得可以用在機器人身上,」機器人的重心會不如設想般,在跨越障礙時,找不到平衡點而失敗。最終,「臻元巧羽」以298分領先對手46分擠下對手,奪得冠軍。 賽場上,一些機器人因為無法在障礙物中自由穿行,而在滑雪的關卡中不幸淘汰。 圖/何庭賢攝「臻元巧羽」團員之一、陳奕臻也表示雖然其他選手都以快速完賽為取勝目標, 「不讓自己在比賽中被扣分,我覺得更重要。」但他卻通過觀察其他隊伍的比賽獲取經驗,發現不投機取巧而按部就班的跨越每一個障礙才是致勝關鍵。 主辦方希望選手們在賽前將各自的機器人擺在賽場旁,避免選手在比賽期間私下為機器人做最後的調整。 圖/何庭賢攝總裁判長謝澄漢教授強調,每位選手都需自己動手組裝機器人,增加實務上的經驗及更有創意,期盼接下來的比賽會有更多的選手踴躍參與。 延伸閱讀:跨領域機器人賽 陸海空同場較勁機器人足球賽 城市科大奪冠機器人划龍舟搏快 馬達成致勝關鍵迎人工智能時代 創客機器人改善生活無人操控 相撲機器人較高下決戰擂台 格鬥機器人激烈攻防無人機競技 國際飛手相互較勁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