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傀儡戲融合頌缽 音療體驗舒緩身心
生活
影音
第1783期
傀儡戲融合頌缽 音療體驗舒緩身心
2023-10-26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林詩祐、胡王子行台北採訪報導】台北偶戲館22日舉辦《走啊!去博物館睡一下》活動,將傀儡戲結合近年興起的頌缽音療體驗,讓民眾認識傀儡戲的同時,也能透過頌缽達到身心靈放鬆。台北偶戲館館長蔡易衛表示:「其實坦白講,就是偶戲在一般民眾,大家比較不熟悉、不了解,所以可能看到這個主題,就興趣度其實可能沒有那麼好、那麼會有衝動性想要來。我們會去想要結合其他比較趣味性的。」談到傀儡戲,許多民眾都會聯想到喪葬、驅邪等宗教儀式,導致在文化推廣上面臨重重困難。蔡易衛說明:「他(民眾)覺得這個是不好,就是你可能會沖到(台語),他其實也會比較抗拒一點,所以其實看的人真的非常的少。」為了吸引更多民眾前來報名活動,台北偶戲館本次特地結合現正流行的頌缽音療體驗,邀請捕息創辦人林宛縈透過頌缽聲音的傳遞,帶領民眾放鬆心靈。敲缽、磨缽的規律頻率,搭配老師的指令,民眾如同戲偶,拋開雜念、無拘束地躺在地板,放鬆身心。民眾許鈴唯體驗完頌缽後分享:「我覺得這種感覺就是滿療癒,然後就是真的可以放下心,真的好像自己的那種身心靈有得到一種修行。」傀儡戲與頌缽在歷史脈絡中,沒有直接的關聯,但皆不謀而合地傳遞人類的情感。捕息創辦人林宛縈針對傀儡戲說明:「偶其實就是有點像是人類跟天地之間的一個橋樑,那我們人類有很多的快樂,苦難或者是什麼,他不知道要怎麼樣透過我們自己的身體去表達。對我來說,好像偶就是一個寄託,他(偶)可以去轉化這些人的喜怒哀樂。」此次活動,台北偶戲館巧妙地運用頌缽音療體驗,成功拉近民眾與傳統偶戲的距離,讓更多人有機會走進偶戲館認識民間傳統技藝。
《艾拉》首現雲林國際偶戲節 東西合璧主題曲悠揚會場
生活
第1767期
《艾拉》首現雲林國際偶戲節 東西合璧主題曲悠揚會場
2022-10-05
【記者邱楷淇雲林報導】遊行隊伍身穿布袋戲服裝向周圍民眾揮手致意,喧囂鑼鼓聲響徹虎尾市區。雲林縣政府在1日舉辦第20屆雲林國際偶戲節開幕活動,由偶戲嘉年華為節日揭開序幕,其中四米高未來小女孩《艾拉》讓參與民眾格外印象深刻。 開幕演唱會現場湧入大量布袋戲戲迷 圖截自雲林國際偶戲節官網艾拉是一位頂著稻草色捲髮,身穿吊帶褲的木偶女孩,她乖巧地讓操偶師坐在她的木頭軀幹內,緩慢追逐瓢蟲。表演過程中,孩子們圍著艾拉一同前行,時不時在艾拉快要捉到瓢蟲時發出尖叫,並拍手鼓掌。「我們希望藉由艾拉在同心公園裡的探索帶給觀眾奇妙、純真的感受。」藝術報國總監陳柏潔解釋道。就讀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的許瀞文負責在表演中操控木偶,看到表演迴響熱烈後,她欣慰地說:「雖然練習過程很辛苦,但看到小朋友們開心的樣子,就覺得很值得。」隨著偶戲嘉年華落幕,民眾魚貫虎尾高鐵特定區,響應國際偶戲節開幕儀式。開幕演唱會《轟動武林之誰是正英雄》由霹靂國際多媒體操刀,除了將傳統布袋戲結合現代投影技術外,傳統中樂與小提琴、搖滾樂融合演奏的布袋戲主題曲也悠揚會場,帶給觀眾視聽覺創新饗宴。「其實演唱會的重點,是要跟大家一起感念我們逝去的八音才子—黃文擇大師。」雲林縣縣長張麗善在致詞時感傷說道。布袋戲配音界第一號人物黃文擇大師在今年6月逝世,享年67歲,過去他聲線多變,將角色生旦淨末丑呈現地活靈活現,因而被業界譽為「八音才子」。主辦單位為了緬懷黃文擇大師,在表演串場中播放他的紀錄片,底下觀眾一見到已成為絕響的八音才子演出,紛紛拭淚。 由藝術報國帶來的《艾拉—第一次造訪》 圖/邱楷淇攝 「在國際偶戲節時,台灣的偶戲能夠和國外偶戲團體交流切磋,並學習國外是如何傳承、創新偶戲文化。」就讀中興大學的黃同學思索道,週末他特意返鄉,與家人一起到雲林布袋戲館觀看國際偶戲展,「我覺得雲林有努力去發展、宣揚偶戲這項文化真的很好。」西北木偶中心館長狄米崔·卡特(Dmitri Carter)在參與國際偶戲節一連串的開幕活動後表示,世界各地都有各自古老的偶戲文化,偶戲節的重要性是讓國際去了解不同的偶戲表演。第20屆雲林國際偶戲節不只著重傳承,也跟著潮流創新,並交流各國偶戲文化。 雲林布袋戲館內,一位媽媽正向自己的兒子講解布袋戲戲偶。 圖/邱楷淇攝第20屆雲林國際偶戲節自9月23日開跑以來吸引全國眾多觀光客到訪,主辦方廣邀國外偶戲團隊來台演出、策展,不僅讓豐富的傳統文化藝術進入台灣民眾生活中,也讓本土與國外偶戲團體互相觀摩演技。張麗善盼望國際偶戲節能讓傳統偶戲文化薪火相傳、永續發展與創新,並藉此找回流失的布袋戲觀眾。
傳統金光戲融時事 偶戲館夜遊傳承布袋戲文化
生活
第1759期
傳統金光戲融時事 偶戲館夜遊傳承布袋戲文化
2021-12-08
【記者李謙謙綜合報導】磅礴的配樂、鏗鏘有力的旁白,緊張的劇情不斷堆疊觀眾情緒,所有人屏氣凝神,看著戲偶「大俠百草翁」身著絢麗服裝,飛舞在室外搭建的舞臺中。台北偶戲館4日首次舉辦「夜遊台北偶戲館」活動,從金光戲演出到夜間特展導覽,邀請民眾深入探索偶戲歷史,回味金光布袋戲的魅力。 光興閣掌中劇團負責人鄭成龍說明,「大俠百草翁」(右)為金光戲最早出現的第一男主角,也是首個以丑角為主軸的角色。 圖/李謙謙攝台北偶戲館自去年1月起設置《神匠鬼斧造容顏-臺灣木偶之父許協榮》特展,展出本土第一代戲偶雕刻師許協榮(註)近百件作品,為使民眾感受陳列戲偶的生命力,活動除由台北偶戲館館長蔡易衛導覽特展外,傳承60年的光興閣掌中劇團特從彰化北上,演出金光戲劇目《大俠百草翁-鬼谷子傳奇之四大病毒》,讓經典角色們「活」起來。台北偶戲館專員翁子蔓表示,因金光戲中戲偶造型多使用螢光顏料,夜遊形式更能展現其金光效果,賦予民眾金光戲盛行時期的體驗與想像。註:許協榮(1925-2002)是著名的布袋戲木偶雕刻師,以精湛技藝開創新風格,曾為光興閣掌中劇團製作許多經典布袋戲偶,包含金光戲經典角色「大俠百草翁」。 金光戲偶在造型、色彩上,都有別於傳統布袋戲偶,在黑暗中會看見道具、衣物皆以螢光顏料點綴,表演更結合華麗的燈光和火焰特效,使觀賞效果更驚豔。 圖/李謙謙攝金光戲為布袋戲其中一種演變型態,光興閣掌中劇團負責人鄭成龍介紹其「光」字除豐富的聲光效果,也綜合了角色具金「剛」不壞之身,及沒有提「綱」劇本等含義,「希望大家透過活躍在舞臺上的偶,認識極具娛樂性的金光戲。」本場《大俠百草翁-鬼谷子傳奇之四大病毒》,將傳統劇本結合時下流行題材,除重演社交平台中的熱門影片「黑人抬棺」外,台詞中穿插「實聯制」、「校正回歸」等疫情用語,引起觀眾共鳴、笑聲不斷。 光興閣掌中劇團為配合「四大病毒」主軸,甚至製作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等人的戲偶,以他們的特色語調和名言編排對話,為表演增添互動感。 圖/李謙謙攝結合現代劇場技術和年輕人才的加入,鄭成龍期盼編排更符合新時代的觀賞習慣。現場觀眾王孝章小時候著迷於電視播放的布袋戲節目,但長大後便沒有機會再接觸,看完演出,他重溫兒時對偶戲的熱愛,表演加入許多現代元素令他十分驚喜,「好像布袋戲在跟我一起成長,原來傳統布袋戲也能跟生活接軌。」 光興閣掌中劇團負責人鄭成龍本次演出動員全家,除由他擔任旁白外,妻子負責配樂、女兒負責音效控管、兒子操弄戲偶。 圖/李謙謙攝特展不僅紀錄偶戲的雕刻過程和文化歷史,民眾也能近距離觀察戲偶的精緻樣貌,蔡易衛以閩南語生動模仿角色語氣,帶領大家回顧許協榮對偶戲產業的投入和琢磨。「透過人的雙手賦予戲偶生命和感情,像魔法一樣神秘,引人入勝。」國立政治大學布袋戲研習社成員林品妤分享,看偶戲就像是用抽離的角度觀察人,能得到和看人演戲不同的感動,希望未來有更多年輕人願意主動接觸和了解偶戲。 《神匠鬼斧造容顏-臺灣木偶之父許協榮》特展呈現本土第一代戲偶雕刻師許協榮作品,細膩地造型塑造、深入人物情感變化的雕刻,使戲偶更加栩栩如生。 圖/李謙謙攝
金掌獎現年輕新秀 偶戲文化拋接中傳承
生活
影音
第1753期
金掌獎現年輕新秀 偶戲文化拋接中傳承
2021-10-08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李昀璇、黃弈軒雲林採訪報導】透過布袋戲藝師的演繹,掌中戲偶輕巧走動,在戲台上表演的活靈活現。由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主辦的雲林國際偶戲節於1日登場,希望將傳統藝術融入民眾生活,活絡偶戲文化氣息。在偶戲節中,金掌獎是每年眾所矚目的焦點,主辦單位更於民國108年新增青年主演甄選項目,並在今年正名為青年金掌獎,開放40歲以下藝師參賽,鼓勵青年投入傳統藝術,延續布袋戲精神。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表演藝術科科長沈郁琪指出,透過設立青年金掌獎,可以為得獎青年團體建立相當的信任度,「所以這是我們想要鼓勵青年的從業的藝師,讓他們有一個舞台。」青年金掌獎設立三屆以來,參賽者有年輕化的趨勢。主辦單位解釋,前兩屆入圍者多為七年級生,然而在今年,六組入圍團隊中,即有四位主演是八年級生,更有一位主演是九年級生。其中,入圍青年金掌獎的雷音劇坊,團隊成員平均年齡只有20歲,他們改編經典《西遊記》劇本,從現代年輕人角度出發,生動口白加入流行語和英語,拉近與觀眾的距離。此外,表演中還加入人偶同台戲碼,展現布袋戲的創新力量。雷音劇坊團長陳建霖說明,他們以人偶互動呈現豬八戒與孫悟空搏鬥場面,「我相信也有人做過,只是這是我們年輕人想要再嘗試不一樣的時候的第一步。」現場觀眾施均杰則認為,年輕人加入創新元素如英文、現代用語,豐富表演內容,雖然青年劇團經驗較少,但日後都還可以再累積。青年金掌獎的設立,提供從事布袋戲工作的年輕藝師,在台前台後發光發熱的機會。青年藝師不僅傳承了傳統技藝,也為布袋戲注入新生命。面對傳統藝術的年齡斷層,雲林縣政府加緊腳步,推行文化傳承。除了鼓勵年輕世代投入布袋戲產業,也在各級學校規劃推廣活動,讓在地人口從小接觸布袋戲,培養幼兒的傳統藝術品味,理解偶戲文化之美。沈郁琪表示,為了鼓勵幼童從小接觸布袋戲藝術,縣政府著手在校園進行推廣活動,從國小至大學,皆能夠讓學生在校園裡習得布袋戲文化。從校園扎根推廣傳統藝術,再以各式活動和比賽鼓勵青年接手傳統技藝,青年團隊在偶戲競演中激發創意,展現布袋戲嶄新面貌,一同讓布袋戲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箏箏」鏦鏦 國樂融偶戲演繹清朝人渡台心境
藝文
第1715期
「箏箏」鏦鏦 國樂融偶戲演繹清朝人渡台心境
2019-11-28
【記者張佳琪台南報導】箏樂手時而輕巧撥絃,時而隨節奏使力彈撥,表演中也穿插木偶戲,使曲目更添活潑色彩。《綻放刺桐城》音樂會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師生組成的箏樂團「谷方當代箏界」主辦,邀請「古都木偶戲劇團」及「八方傳統藝陣創新藝團」,將箏樂結合偶戲和傳統藝陣演出。 谷方當代箏界樂手演奏曲目〈秦土情〉,作曲家表達對於家鄉故土的熱愛與思念之情。 圖/張佳琪攝 本次表演融入西拉雅族文化,講述來台清朝人的心境。故事描述清朝官員孫元衡從四川調職到台灣,遠赴異鄉使他心生恐懼,跨海抵台後,他與虛構的西拉雅少女莎韻相遇,並透過莎韻認識西拉雅族文化。當時,台南廣植刺桐樹,而得到刺桐城的美名,孫元衡在飽覽刺桐城風景的過程中,心情逐漸轉好,並開始對未來有所期待。木偶主角孫元衡及莎韻串起整場音樂會,如在曲目〈翠語〉中,作曲家用緩慢而柔美的旋律,演繹對杭州西湖的眷戀,而孫元衡乘著木船過海,象徵離鄉背井的他仍無法忘懷熟悉的家鄉美景。曲目〈情戲春來〉則是先從慢板帶出抒情飄逸的情境,並加上木偶表演轉盤子及舞龍舞獅等雜技,帶出熱鬧的民間景象。觀眾莫順吉表示,此種演出形式能傳承偶戲文化,也結合台南在地故事,讓歷史廣為人知。 古都木偶戲劇團演繹三百餘年前刺桐城,揣摩清朝官員孫元衡渡海來台心境,左為西拉雅族少女莎韻,右為清朝官員孫元衡。 圖/張佳琪攝至於曲目〈祭神〉則結合藝陣表演,首先由兩位藝陣表演者手捧淨香爐出場,再一位拿著奏板,配合由慢而快的箏聲,藝陣表演者以旋轉、踢腳等動作呈現莊嚴的祭神儀式。且相較於傳統藝陣表演多厚重的服裝,南藝大國樂系副教授黃俊錫說:「這次花了很多時間在溝通服裝。」最後採用白色武術服,讓演出者的身段看起來更輕盈。 箏樂手演奏曲目〈祭神〉,藝陣表演者手持已點燃的淨香爐,呈現莊嚴的祭拜儀式。 圖/張佳琪攝黃俊錫說:「本次演出最重要的就是『結合』,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必須互相理解作品。」他認為,音樂演奏者常常專注於技術,而忽略曲子的內涵,加入偶戲與藝陣讓演奏者能從更多面向詮釋樂曲。谷方當代箏界樂團副首席、南藝大國樂系碩士班學生黃予璇說:「本次演出前需要先了解劇情,演出時也需聆聽偶戲導演說書,再加上對於場景的想像,才能將自己融入故事。」 《綻放刺桐城》音樂會將偶戲加入箏樂,展現音樂與傳統文化的融合。 圖/張佳琪攝偶戲編劇陸昕慈表示,跨域演出最具挑戰的部分在於找出曲子的創作脈絡,因此他反覆聆聽樂曲,並融入孫元衡在台三年的心路轉折,才得以完成故事。谷方當代箏界成員、南藝大國樂系學生林譽庭說:「很難得在音樂廳演出跨界結合的傳統技藝,編劇也將台南文化帶入,演出顯得生活化。」他也提到,此次表演結合偶戲與藝陣,讓整個故事變得更生動。
北藝大科幻偶戲 投影演繹太空探險
藝文
第1706期
北藝大科幻偶戲 投影演繹太空探險
2019-09-26
【記者何昀儒台北報導】小巧精緻的手指偶,在操偶演員的手中靈活變換動作,搭配說書人生動的聲音,觀眾彷彿被拉進人偶的世界。《SN1977A》由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劇場設計學系,和電影創作學系的學生團隊,結合科幻題材、偶戲與即時投影所創作,22日於北藝大戲劇學院演出。劇情描述一位天文解說員,意外觀測到一顆超新星,並命名為SN1977A。而在平行時空,一位小女孩也有相同經歷,兩人憑藉與超新星的不解之緣,開啟一段時空之旅。就讀劇設系的范球在團隊中擔任導演兼故事主創者,他解釋,選擇太空題材的原因是人類對宇宙還有許多未知,而未知會創造各種可能性,「太空的話,就什麼都有可能發生,觀眾會比較容易相信。」劇設系碩士班鍾宜芳負責舞台設計,他表示,先前參加學校舉辦的偶戲工作坊,認為偶戲的劇場性非常迷人,便想以此形式呈現演出,「扣除像金光布袋戲,是專門為電視而設計,偶戲非進到劇場觀看不可!」觀眾邱思頴則說:「這是我第一次看偶戲創作,這齣戲穿插即時投影、真人演員和偶戲,是之前沒見過的戲劇形式,太有想像力了!」 即時影像播放,演員此時正在窗簾後方的空間演出。 圖/何昀儒攝舞台上躍動的戲偶主要分為手指偶和擲頭偶,皆由操偶演員控制。手指偶的舞台為半圓形的巨大立體書,操偶演員、就讀戲劇系的林德佳同時擔任說書人,營造出角色從書中躍出的感覺,他說:「和小隻的手指偶相處時間最長,要怎麼彎、怎麼動比較自然,都要自己摸索。」 後來,就讀劇設系碩士班的製偶師伍亞軒甚至直接按照林德佳的手形,量身打造戲偶,林德佳一邊練習、伍亞軒一邊修改設計,一點一滴的付出堆疊出如今靈活且流暢的演出。 團隊中的操偶演員兼任「說書人」,同時要讓戲偶動作及聲音節奏相互配合。 圖/何昀儒攝至於大型的擲頭偶,則是由戲劇系葉蒨蓉與尹懷慈兩位操偶演員負責,由於擲頭偶體積較大,需要兩位操偶師才能完成各種動作,他們沒有操偶的經驗,一切都需從頭學習。葉蒨蓉說:「我們練習時,常常會對著鏡子,或用錄影的方式,反覆檢查動作是否流暢。」而偶戲結合即時影像的創意,是由團隊共同討論產生,影像設計師、電影系林治文認為,劇場中的影像應該要能幫助空間或演員,不該只是在劇場裡面放電影。像是即時錄影,便能克服手指偶體積小、觀戲上的距離限制,讓觀眾得以藉由舞台旁的投影,同步觀看手指偶的細部動作。 手指偶演出片段,舞台前方的攝影機,會提供即時錄影,讓觀眾看到戲偶的細部動作。 圖/何昀儒攝鍾宜芳指出,目前台灣還未有大學設立偶戲相關科系,希望藉此展演推廣偶戲。他也表示,比起經典文本製作的舞台劇與音樂劇,《SN1977A》目前的演出不算完整,仍需花費大量時間媒合全新的文本、台詞與展演形式,「但我覺得這已是很好的嘗試與突破!」
雲林國際偶戲節 國寶齊眾盼傳掌中技
生活
影音
第1660期
雲林國際偶戲節 國寶齊眾盼傳掌中技
2017-10-12
【記者李卓朗、曾楷傑雲林採訪報導】戲偶熟練地操弄於十指之間,再搭配上動感的電子音樂,「2017雲林國際偶戲節」於七日熱鬧登場。今年除了安排在地布袋戲團同場較勁外,也邀請國外偶戲團體登台表演,要向民眾宣揚偶戲文化的價值。雲林縣文化處科員張佳皓表示,今年「偶戲節」較多國際交流,將台灣或雲林的在地團隊帶到各個國家的國際偶戲節做展演。開幕當天規劃踩街嘉年華,也邀請雲林在地學生和大學社團一同參與,踩街團體Cosplay成布袋戲角色,華麗裝扮吸引民眾目光。隊伍當中還能看到外國學生揮舞國旗,讓活動氣氛high到最高點。另外,參加踩街的東海大學布袋戲研究社COS組組長陳美儒認為,其實布袋戲裡面蘊含了很多內涵,包括劇情的編排、包括喜歡中文,還有喜歡劇中角色。布袋戲文化發展至今已超過百年,但在國內外影劇蓬勃發展之下,年輕族群接觸傳統文化的機會越來越少,導致技藝失傳,布袋戲產業也逐漸落寞。對於年輕族群較少機會接觸布袋戲,雲林布袋戲館館長楊日申認為,部分年輕族群一開始就設了門檻,「因為不懂布袋戲文化,所以會排斥這種傳統文化。」雲林國際偶戲節舉辦至今已將近二十個年頭。今年特別頒發偶戲貢獻獎,給台灣布袋戲界的四位大師,除了表達對傳統風華的敬重,也希望能將掌中技藝延續下去。布袋戲界大師鍾任壁說:「這麼好的布袋戲、歌仔戲,這個如果沒有了,我覺得太可惜。」活動為期八天,共有123場表演,透過本土與國際團隊的藝術交流,讓民眾體驗到偶戲的魅力,也希望能將布袋戲文化重新發揚光大。https://youtu.be/TVmLCzRmjA4
多元媒材入偶戲 盼領青年共傳承
生活
第1660期
多元媒材入偶戲 盼領青年共傳承
2017-10-11
【記者林曉榆雲林報導】「雲林國際偶戲節」7日熱鬧登場,除了有國外戲偶團體的助陣、不同媒材與布袋戲的結合,中部四間大學的學生更親自參與遊行,將布袋戲的熱鬧氣氛散播雲林街頭。藉由多元的表演形式,希望喚起民眾對偶戲的熱忱。 東大布袋戲研究社學生希望藉此次遊行,將社團推廣出去。圖/林曉榆攝踩街開始前便有許多民眾在街道旁卡位,想要拍下精采瞬間,而東海大學布袋戲研究社的角色扮演便是民眾的焦點之一。五名成員分別扮演《霹靂布袋戲》與《金光布袋戲》中的角色,舉起手中的武器,搭配眼神與表情的變化,詮釋角色的神韻。扮演戢武王的陳美儒說:「因為喜歡看布袋戲而對角色產生憧憬,再加上有表演的慾望,才會想要扮演成自己喜歡的角色。」陳美儒表示,這次遊行是難得的機會,希望能藉此提升社團知名度。但她也坦言,遊行時不僅要身穿兩三件以上的戲服、戴假髮,甚至要拿道具在街上走超過一公里,對角色扮演來說是體力上的挑戰。 鄒榛樺帶著自創戲偶,邊操偶邊遊行,展現大學生熱情。圖/林曉榆攝東大以角色扮演詮釋布袋戲,其他大學生則帶著約三公斤重的戲偶,展現操偶的技術。嶺東科技大學布袋戲研習社社長鄒榛樺帶了三尊布袋戲偶,與八名社員參加踩街。她說,圍觀民眾多,「有一種在走星光大道的感覺。」小朋友的反應對她而言也很新奇,「有的小朋友看到以後很害怕,一直躲在家長後面」,她還特地拿戲偶與車內小朋友握手。 「戲偶大會師」邀請各地偶迷將偶帶到會場,精緻戲偶吸引民眾拍照。圖/林曉榆攝除了遊行,當天更邀請各地民眾帶來戲偶,舉辦戲偶大會師。負責人方志銘表示,現在戲偶迷的年齡層逐漸下降,收藏戲偶已不再只是老一輩的事。現場的戲偶做工精緻,鄒榛樺認為有些戲偶只要設定好姿勢,不用操作便彷彿具有生命力。她也談到,布袋戲與動漫的結合,能吸引年輕動漫迷接觸布袋戲,甚至加入社團。 操偶師操做戲偶,與真人扮演的魔王子展開人與戲偶的打鬥。圖/林曉榆攝「異業結合」也是今年的另一個重點。開幕式壓軸邀請了「霹靂布袋戲」與「咚咚舞蹈團」,創造布袋戲與現代舞蹈同台的可能性。不同於傳統布袋戲表演,由真人扮演的反派角色魔王子與戲偶在舞台上激烈對峙,舞者身穿黑衣,手拿紅色旗幟,在舞台上來回奔跑,塑造緊張刺激的氛圍。民眾吳淑貞說,平常較關注舞蹈表演,但沒想過舞蹈可以和布袋戲結合,覺得很新鮮。她也認為布袋戲應該結合不同文化的元素,讓布袋戲變得更精彩。雲林縣政府文化處科員張佳皓表示,每年的活動都在持續轉型,嘗試突破傳統框架,並找回流失的布袋戲觀眾。藉由遊行、戲偶大會師與以布袋戲圖騰彩繪的車輛等較貼近年輕世代的形式,希望攏絡年輕人,將傳統傳承下去。
老屋成時光隧道 與偶對戲喚回憶
藝文
第1636期
老屋成時光隧道 與偶對戲喚回憶
2016-11-09
【記者李恩台北報導】現代偶戲走進老屋,聆聽房屋裡的回憶故事。「飛人集社劇團」6日於陽明山美軍眷舍群草舍文化F206演出偶戲《吉光片羽》,結合真人對戲、現代偶戲及皮影戲,帶領觀眾看見古今交錯的回憶。觀眾如客人般被領進客廳即席而坐,接著一男一女開啟大門走進客廳,原來女人是來此找尋阿嬤的皮箱。打開皮箱,一尊頭髮蒼白,面容乾枯,身著老年人服飾的阿嬤玩偶,在演員的操作之下開始與觀眾對話,重啟過往回憶的枷鎖。 阿嬤玩偶在演員的操作下,翻閱書本回憶過往,帶領觀眾看見「她」的故事。圖/「飛人集社劇團」提供「這本書似乎對阿嬤來說很重要。」女人拾起一本表面斑駁的書並交給阿嬤玩偶。翻閱之時,牆上投影著戰爭的畫面及黑白的老照片,伴隨響起的老歌,過往回憶片段一一浮現。阿嬤年輕時,大哥因從軍離家的影片;透過阿嬤玩偶與軍帽的對戲,重現離別前兄妹敬酒的畫面;隨著兒女出生成了母親,阿嬤婚後的生活也投影在回憶中的物件──舊時的老床單,讓觀眾看見阿嬤作為母親的歲月。最後,燈光回復平靜,兩人收拾皮箱,帶著阿嬤的回憶離開房屋。 戰爭的畫面投映於牆,阿嬤回憶起大哥上戰場的悲劇,讓觀眾透過感官感受回憶。圖/「飛人集社劇團」提供《吉光片羽》融合偶戲並以老房子為表演空間,導演石佩玉表示,人習慣以物件儲存回憶,像是書本、收音機及皮箱等,因此希望藉此給予觀眾更真實看戲的感官體驗。國立政治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學生蔡明諺表示,這次的經驗就像是聆聽一段房屋主人的故事,而偶戲的設計在老屋中呈現也富有真實感。舞台監製、燈光設計、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研究所學生陳冠霖表示,老屋的空間讓燈光投影更為生動,像是回憶過往時,窗外投射進屋內的光象徵往日的美好,而燈光的亮暗亦賦予玩偶生命力。石佩玉則認為,具歷史與文化意義的老屋,比劇場搭出的舞台溫暖許多,「只要有人與故事在流動,老房子一直都在。」 燈光的亮暗設計讓沒有生命的玩偶像是真人般演出,在演員的操作之下讓偶的動作更有情感。圖/「飛人集社劇團」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