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游婷雯展現內心矛盾感「售」 農作材料構築土地命運
藝文
第1788期
游婷雯展現內心矛盾感「售」 農作材料構築土地命運
焦點
2023-12-06
【記者邱昭華綜合報導】「我希望大家可以多親近土地,不要只在意識或語言上定義土地。」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學生游婷雯,11月25日至12月20日在羅東文化工場天空藝廊,舉辦創作個展《耕作一塊可以賣的地》,透過作品傳達自身對土地利用的省思。此作品亦榮獲2023年宜蘭美術獎首獎以及宜蘭意象獎。 游婷雯以《耕作一塊可以賣的地》榮獲2023年宜蘭美術獎首獎以及宜蘭意象獎,圖為其展間入口。 圖/邱昭華攝身為宜蘭人的游婷雯,看著家鄉農地漸漸被民宿或餐廳取代,使他厭惡矗立在田地間的售字招牌,並開始研究私人財產權、土地劃界等資料。但在研究過程中他發現,自身對於農地的想像如同出售看板背後的商業考量,對土地的詮釋都只有一種,「我想要土地回歸綠油油的農田,而土地販賣招牌想將它商業化,其實我跟這些招牌一樣自私。」他在道德省思中,無法確定如何看待土地與自己的關係,進而感受到一股強烈的矛盾感,觸發創作的動機。「農業用途的農作材料和商業用途的售字相結合,形成視覺上的矛盾。」游婷雯說明,為了展現內心的矛盾,他選用農作材料常見的遮陽網、防蟲網和防草塑膠布,來呈現販賣土地的廣告樣式。塑膠製的遮陽網是以縱橫交錯的平織法製成,而游婷雯使用抽針方式,抽出網面上橫行的針線,形成「售」的字樣。此外,他將三張防蟲網摺出想要的透明度後,再把它們縫合起來,並疊加上去,讓觀者從正面角度觀看出售看板。在防草塑膠布上,游婷雯則以三角形破洞連成「售」字,除了能降低風阻,也是模仿廣告看板設計。 《耕作一塊可以賣的地》的作品包含三個售字招牌與三段影像,此圖前方為防蟲網製成的招牌。 圖/游婷雯提供除了三個招牌,游婷雯也創作三段影像並投影在展場,分別呈現他在農田搭建三個招牌的過程。在影像中,因為竹竿過軟且石頭摩擦力不夠,再加上游婷雯本身對立體結構較不熟悉,因此招牌一直搭建失敗。然而,對他而言,這反而是有趣的畫面,形成一種出乎意料的效果,「比起成功,我覺得失敗好像更可以貼近內心的矛盾,還有自己看待土地不堅定的立場。」他在影像中,皆刻意保留環境音,像是防草塑膠布的摩擦聲、雨鞋踩踏水窪的聲音,讓觀者更有臨場感。 在搭建遮陽網「售」字的影像裡,游婷雯因為竹竿太軟、石頭摩擦力不夠等因素,在招牌搭建過程中一直失敗。 圖/邱昭華攝觀眾王柏翔說:「雖然游婷雯選用簡陋的材料,但他卻很細緻地處理它們。」此外,他也從影像中感受到,游婷雯是以輕鬆的方式在探討與土地的關係。另一位觀眾蔡晉德則透過影像,對生活日常進行反思:「我在台北看見土地販賣的行為,竟然已經變成理所當然的事。」他表示,下次看到看板時會引發更深層的思考。
集集震後二十年 小鎮藝術節促地方重現魅力
影音
第1706期
集集震後二十年 小鎮藝術節促地方重現魅力
2019-09-26
【記者蔡淳宇、吳曼嘉南投採訪報導】表演者成功接住雜耍圈,轉身迎接觀眾的掌聲。一年一度的「小鎮藝術節」21日於南投縣集集鎮熱鬧登場,集結劇團、舞蹈、特技等不同類型表演,更首度加入將導覽與藝文表演結合的「逗鎮巡遊演」,讓民眾走訪廣盛宮、和平快樂田園、武昌宮等鎮上景點,並在定點欣賞融合當地地景的演出,跳脫傳統式的舞台,是國內首創的表演形式。今年適逢921大地震20周年,小鎮藝術節透過藝文演出,帶領遊客重新認識集集。民眾林森貴表示:「以前對集集的印象只有小火車,但參加小鎮藝術節後發現,重建後的集集增添了人文氣息。」除了外地藝文團體的演出,當地居民也以歌唱、繪畫等形式參與藝術節,用自己的作品說出小鎮的美。南投縣集集鎮長陳紀衡提到:「小鎮藝術節的參與單位包括八張社區、富山國小、集集國中、集集國小以及隘寮國小。」他認為鎮上居民的加入,為活動增色不少。目前,集集火車站的月台間正舉辦「土地之歌」展覽,由藝術家張雅萍帶領集集國小的學生,以日常所見的風景進行聯想,引導他們用創作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集集鎮因擁有豐富的人文地景與鐵道文化,被選為今年小鎮藝術節的舉辦地點。居民也透過這次活動凝聚向心力,擺脫災後陰霾與悲傷,將藝術融入村落,讓遊客看見集集鎮的嶄新樣貌。https://youtu.be/qoADJOyoWuM
黎明幼兒園抗爭九年 連結社區盼攜手共存
校園
影音
第1689期
黎明幼兒園抗爭九年 連結社區盼攜手共存
2018-11-22
【記者林莉庭、徐卉馨、范莛威台中採訪報導】「官商勾結的合法強盜,逼迫我得離開我一生心愛的家人、工作、校園及最愛的小朋友。」一封給總統蔡英文的陳情信,寫著園長林金連對黎明幼兒園的情感<b>,他從父執輩手上承接教育工作,與這座家長口中的森林幼兒園,已經一起走過了40年的歷史。位於台中的黎明幼兒園,2009年被劃入自辦重劃區,9年來面臨多次強拆危機,過去5、600名孩童上課的景象不復存在,只留下整排閒置的教室,與走廊上剝落的天花板。黎明幼兒園9月再次敗訴,面臨強拆危機。黎明幼兒園保留行動成員17日再度走上街頭,訴求記名投票立專法、政治協商跨局處協調會與原地保留黎明幼兒園。 園長林金連的兒子林愷悅表示,幼兒園保留的抗爭一直在惡性循環,「因為政府就是輿論到一個頂點的時候,通常會選擇延期,然後等比較少人關注的時候,才會動手拆遷。」東海大學社會系學生顏誌君也說:「我們希望幼兒園本身,這個優質的教室跟草地,他的保留是可以讓重劃區、幼兒園就學的學生,以及社區的民眾,可以一起來使用。」黎明幼兒園歷經9年的陳情與遊行,像是沒有終點的抗爭馬拉松。2017年,東海大學社會系楊友仁教授、推廣部藝術治療學分班王秀絨副教授與外文系蔡奇璋教授組成團隊,向黎明幼兒園提出社區營造方案,以此反思原地保留的意義。他們嘗試運用幼兒園空間,連結社區高齡人口的需求,也為當地提供長照安養的規劃,為9年抗爭提供轉向的可能。楊友仁說明,相關方案將幼兒園空間規劃為親子銀幼創作藝術的空間,符合地方教育的傳統以及黎明社區未來,期望解決老齡化的問題。11月,王秀絨副教授藝術治療團隊在黎明幼兒園舉辦體驗活動,開放每位黎明新村的居民參加。希望透過藝術治療,讓居民能夠自由地創作,分享彼此的生活與在地記憶,重新建立幼兒園與社區的連結。王秀絨表示,透過藝術治療,作品不再只以美術技巧及成品的美感程度為主,而是能運用創作的成品連結心靈的快樂。東海大學社會系學生王奕婷也說:「一直以來黎明幼兒園跟社區的關係不是那麼緊密,這個活動用軟性的方式,去建立一個連結的管道。」藝術治療活動為黎明幼兒園敞開大門 ,讓居民可以在園內的教室與遊戲場一起聊天、創作。空間活化讓幼兒園更貼近在地居民的生活,不僅能深化社區居民間的情感連結,也讓當地居民更認同保存幼兒園的重要性。https://youtu.be/KwvFB-7Xbpg
原民為土地歌唱 傳承共榮文化意涵
生活
第1687期
原民為土地歌唱 傳承共榮文化意涵
2018-11-07
【記者蕭佳宜台東報導】「我們搖籃的美麗島,是母親溫暖的懷抱」小朋友們牽起手、排成一列,唱著胡德夫作曲的《美麗島》。悠揚的歌聲迴盪卑南遺址公園的草原上,揭開於3日舉行的「為土地唱歌 為尊嚴而跑」(以下簡稱為土唱)活動序幕。 「為土地唱歌 為尊嚴而唱」活動以兒童演唱的《美麗島》揭開序幕,傳達土地與人民共生的活動理念。 圖/蕭佳宜第二屆土唱由中華民國獵人學校協會舉辦,活動為期兩天。部落青年舉起獵槍,向空中發射。槍響之際,身穿各部落族服的原住民以及非原住民的參賽者,衝過起跑線。除了首日以工作坊和音樂為主題,第二日也舉辦「為尊嚴而跑」路跑賽,邀請參賽者不分族群、地區,穿著自己的族服一同環繞卑南遺址公園進行路跑。 「為尊嚴而跑」路跑賽中,包含各種年齡、族群的參賽者共襄盛舉,穿著各自的族服在起跑線前準備。 圖/蕭佳宜攝身為主辦團隊的一員、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人員黃郁倫表示,在原住民文化中,跑步是部落青年必備的技能。主辦團隊透過「為尊嚴而跑」,向民眾傳達跑步不只是運動、健身或是玩樂,而是連結部落間的關係,「早期部落發生事情時,青年們要跑步、到別的部落傳遞訊息。」 參賽者高舉寫著「為尊嚴而跑」的毛巾,驕傲地跑回終點。 圖/蕭佳宜攝 路跑分為個人和團體組,團體組需在路程中取回信物,並且全組人員回到終點。 圖/蕭佳宜攝現場不乏前來支援的志工,其中協助「為尊嚴而跑」的國立台東大學路跑防護社成員、就讀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的學生洪偉銘認為,土唱能夠帶領民眾認識自己所生長的土地,以及共同生活於此的多元族群。現場的民眾多半為原住民或是當地學生、居民,洪偉銘針對此現象提出,如果能夠透過學校等官方機構協助宣傳,也許會讓更多來自其他城市、族群的民眾更瞭解土唱,並且願意參與。除了路跑比賽,「為土地唱歌」也包含議題、音樂、工藝、兒童等五大主軸,邀請關注原住民文化的民眾一同參加,傳遞部落「共享」的觀念。其中,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榮譽教授童春發也以「與年輕人對話」的議題工作坊,分享原住民文化中「多元族群,大地共榮」的概念,提倡對土地及環境的意識。工藝工作坊則是以開放工作室(open studio)的形式進行。民眾不僅可以與各領域的師傅請教竹藝、木雕等傳統技藝,現場更有排灣族刺青師傅以傳統拍刺技術,為志願者刺上原民圖騰。 希細勒・歷瓦厄繞專精於木雕,在「為土地唱歌」的工藝工作坊中,向民眾展示木雕技藝。 圖/蕭佳宜攝 排灣族紋身師傅Cudjuy Patjidres運用傳統拍刺技術,為民眾刺上以原住民圖騰為主題的刺青。 圖/蕭佳宜攝擔任土唱志工、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的古芹表示,土唱與也在台東舉辦的「阿米斯音樂節」相比,雖同為音樂性質,但土唱較注重推廣文化內涵,娛樂性不高。再加上台東地區交通不便,進而降低民眾參與的意願,吸引較少民眾。同樣擔任志工的台北市立大學音樂學系學生李京則認為,土唱設置在較多原住民聚集的台東為活動一大優勢。他指出在台北等地區舉行的原住民文化推廣活動,通常以講座、展覽為多數。而在卑南遺址公園的空曠草原舉辦的土唱,涵蓋了多種活動單元,所以能夠讓參與民眾體驗到真正的「為土地唱歌」。 將手浸泡在紅色的薯榔汁液中,染上相同的顏色,象徵所有人不分族群、都是相同的。 圖/蕭佳宜攝 開幕儀式中,現場所有人牽起手,圍成環繞廣場的圓圈,一同歌舞。 圖/蕭佳宜攝 路跑中也不乏小孩子的身影,身穿族服、脫下運動鞋,透過雙腳和土地接觸。 圖/蕭佳宜攝
控國營企業佔校地 印生破圍籬釀衝突
國際
第1687期
控國營企業佔校地 印生破圍籬釀衝突
2018-11-07
【記者張庭瑀綜合報導】學生情緒激動,高聲吶喊捍衛自身權益。位於印度喀拉拉邦的斯里・奇特拉・泰魯納爾理工學院(Sree Chitra Thirunal College of Engineering)學生於當地時間10月29日下午進行為期兩天的罷課,抗議隸屬於喀拉拉邦政府的道路運輸公司(Kerala State Road Transport Cooperation, KSRTC)非法佔據校方土地。由於學院的管理機構是由喀拉拉邦政府組成,KSRTC也是其中一員,因而得以借用學校土地,如今卻遲遲不歸還予校方,導致學生心生不滿。 印度斯里・奇特拉・泰魯納爾理工學院學生於10月30日下午在校內抗議喀拉拉邦道路運輸公司非法佔據校方土地。 圖/薩欽・普拉莫德提供10月29日下午學生破壞KSRTC架設於非法佔據地外的圍籬,與對方發生激烈衝突,導致學院的十名學生及KSRTC的九名員工受傷。根據學院學生薩欽・普拉莫德(Sachin R Pramod)的論述,該校本來的土地面積約為5萬4千平方公尺(12.5英畝),如今卻被KSRTC佔據多達一半作為營業用。他表示校方只剩4.93英畝的土地能使用,「我們不僅權益嚴重受損,也沒有足夠的資源可以運用,更無法擴展校區。」《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報導指出,根據當初的協議,土地應於西元1998年全部歸還校方,如今卻僅還了一部分。參與罷課的學生阿瑪爾(Amal KT)提到,校方已多次向政府陳情抗議,政府也下達歸還命令,KSRTC卻仍然沒有任何行動。他無奈地說:「學校沒有足夠土地興建宿舍,我必須花費一大筆錢在外租屋,生活因而過得十分拮据。」阿瑪爾認為必須站出來捍衛自身權益,否則日子真的太過辛苦。印度高等教育資源匱乏的問題嚴重,幾乎在每條路上都能看到各學院的招牌掛在簡陋的公寓陽台上。沒有龐大的校區、豐富的資源,導致學院的基礎設備和教學品質低落。參與罷課的學生努菲克・札基爾(Noufeek Zakeer)提及,學校沒有操場可以進行體育課,土地資源不足也導致教室擁擠。「我認為資源缺乏是印度許多學校都面臨的問題,政府應想辦法進行改善,併校或許會是一種解決辦法。」該校學生會(Sree Chitra Thirunal College of Engineering Unit, SFI SCT UNIT)10月31日於臉書(Facebook)發文指出,印度技術教育委員會(All India Council for Technical Education, AICTE)將於7日作出最終決定,校方也承諾絕對不會做出使學生利益受損的決策。對此學生會聲明,倘若最終土地仍無法拿回,他們將做出更強烈的反抗行動。
空氣變肥料 電漿氮肥技術降低土地汙染
新知
第1684期
空氣變肥料 電漿氮肥技術降低土地汙染
2018-10-17
【記者吳佩容綜合報導】國立成功大學、長庚科技大學、國立台灣大學三校合作,將原先為生物醫療而研發的電漿技術,轉型改良用於農業。研發團隊仿造大自然產生天然養份的模式,製作出能夠直接將空氣轉換為電漿氮肥的機器。而電漿氮肥相較於一般市售氮肥,較不會產生金屬殘留土壤的問題,對環境更加友善。固態、液態、氣態為大家所熟知的三個物質狀態,而電漿則屬於第四態,介於液體和氣體間,現多使用在工業鍍模、電漿電視或醫療器材等處。此研發團隊偶然接觸到臺灣的生物農業產業,因此開始研究電漿氮肥。該電漿氮肥製造機並於9日在2018第二屆全國慈悲科技創新競賽,以「電漿科技在生農領域之應用」為題,一舉奪得冠軍和工研院公益委員會特別獎。團隊成員、台大醫學院暨工學院醫學工程學研究所學生黃書葦表示,市面上的氮肥無法只以純粹的氮為原料,需搭配其他化學合成物質,如:硫酸、硝酸等。這些植物無法吸收的化學物質便會殘留在土地中,許多土地都因此而酸鹼化,造成植物生長不佳,又會再需要更多化學肥料,因此形成惡性循環。該機器則是以空氣、水和能量為原料,經過機器處理後轉換為自然的電漿氮肥讓植物吸收,因此並不會對土地造成長期或永久的汙染。關於機器的運作原理,指導老師盧仁傑說:「其實就和閃電的原理一樣。」氮的性質非常穩定,不容易發生化學反應,閃電時所產生的巨大能量,卻能夠使氮分子分離成兩個原子,氮原子便會與氧結合生成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其中二氧化氮溶於雨水浸滲到土壤後,土壤中的細菌會將其轉化成植物所需的養分,便成為天然肥料。 指導老師盧仁傑正在解釋機器的應用與相對應的位置,一個手掌能夠拿起的機器就有辦法直接將空氣轉換為天然氮肥。 圖/吳佩容攝而團隊所研發的機器,正是複製了大自然雷雨的情境,將閃電時所發生的化學變化人造到機器中,因此對土地的危害相對較小。機器本身十分輕巧,且只要將其安裝在供水的源頭或是出水口,接上管線,便能同時達到施肥和澆灌的功用。 機器的兩面有IN與OUT字樣,分別接上流入和流出的水管,透過機器運作,電漿氮肥會和灌溉的水源一同流出。 圖/吳佩容攝團隊現今已在臺灣各地尋找農民試驗機器,盧仁傑表示:「研發確實困難,但最令人頭痛的部份是說服農人們使用,第一步就是要先學會說台語。」由於臺灣政府大量實施肥料補貼政策,面對便宜的肥料,起初農民們對機器不屑一顧。研發團隊只好轉向先和政府、農會合作,再透過他們去接觸農民,才終於得到一些回應,目前在臺灣各地都有合作的田地。世界近年來由於施肥過度,對土壤的傷害加劇,全世界的可用耕地越發減少。然而人類平均所得越來越高,消費水準也隨之增加,因此對於糧食的需求亦跟著上升,而有越來越多糧食短缺的狀況發生。盧仁傑表示,因此團隊希望由根本解決問題,期待在不改變現有農業灌溉方式下,降低肥料對環境的傷害。 指導團隊與所研發機器的合影(中左為盧仁傑,中右為洪健耀,為此次競賽之指導老師)。 圖/吳佩容攝
捍衛龍埔土地正義 北大生聲援反拆遷
校園
第1682期
捍衛龍埔土地正義 北大生聲援反拆遷
2018-10-03
【記者郭又華新北報導】「農地農用,守護家園!」國立台北大學翻牆社社員和三峽龍埔里反迫遷自救會,大聲控訴新北市政府強行通過徵收案,欲在新北市龍埔里私有土地興建捷運站。北大翻牆社與龍埔里居民9月29日一同上街拍攝社區紀錄片,期望民眾重視龍埔里的土地權益。「我們反對的是蠻橫的政府、不合理的公共建設與行之有年、殺人無數的土地掠奪政策。」身兼北大翻牆社社員與自救會秘書的王晨翔表示,受到過去板橋大觀社區自救會的紀錄片啟發,且土地徵收議題面向複雜,翻牆社因而想以拍攝龍埔里紀錄片的方式,呈現當地居民對土地的情感、抗爭歷史及與土地共存的經驗。他也希望能用更「軟」的方式,引起更多人共鳴並加入抗爭的行列。1980年代起,龍埔里曾四度被徵收土地,興建為農業改良場、國家教育研究院、台北大學特定區、北大聯外道路。2016年,新北市政府以麥仔園都市計畫案,欲再度徵收龍埔居民的私有地,並透過解編特別農業地(註一)、資訊不積極通知等政治手段,強勢推動行政程序。當時因市府行政程序未得內政部核准,計畫暫緩。如今,政府又規劃在農地中兩公里內興建三座捷運站,引起居民大力反對。註一:相對於一般農業地,特別農業地需要經過中央政府的批准等更加繁複的手段才能徵收。紀錄片訪談對象之一、自救會會長的劉秉峰,1995年就淪為龍埔里土地徵收受害者。他回想,他為了連年的抗爭無暇顧及工作和私人交際,「半個人生就被政府間接摧毀掉了。」至今抗爭尚未成功,劉秉峰擔心抗爭到最後,居民仍會是輸家。同為訪談對象的地主陳心婕則表示,希望政府能更負責,並和居民正面溝通。針對區段徵收的問題,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徐世榮點出,最近的社子島案、新北市八里台北港案,乃至於苗栗大埔案,都是政府不斷「掠奪」土地的例子。他呼籲,土地影響到人民的居住權與生存權,當政府不得不限制人民權益時,應當符合《憲法》第23條的要件(註2),不得「浮濫」的徵收土地。「土地跟人民的連結,遠遠不只是一坪多少錢而已。政府不能以為給了錢,就能把土地收走。」註2:憲法第23條所提為防止妨礙他人自由、避免緊急危難、維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面對政府及居民雙方不肯讓步的局面,翻牆社社員兼自救會秘書慕宇峰表示,未來會廣邀其他同學拍攝紀錄片與參訪社區,並尋求環境法律人協會、土地正義聯盟等外部協助,持續替居民爭取權益,直到政府聽進民意的一天。&nbsp; 翻牆社社員們探訪龍埔里地主,記錄他們的心聲與生命故事。 圖/郭又華攝 北大藉由開放同學參觀紀錄片拍攝與社區巡禮,期望讓更多人了解土地議題。 圖/郭又華攝 拍攝紀錄片時,當地的農民也十分樂意將自己與土地的感情分享給北大同學。 圖/郭又華攝 當地地主與翻牆社同學一同紀錄被徵收的土地,圖為捷運站預定地址。 圖/郭又華攝&nbsp;&nbsp;&nbsp;&nbsp;&nbsp;
異國生齊聚跑水節 藉傳統慶典致敬土地
生活
第1664期
異國生齊聚跑水節 藉傳統慶典致敬土地
2017-11-08
【記者葉穎樂彰化報導】「吱嗒——吱嗒——」人們此起彼落的踩水聲從清朝康熙年間保留至今的八堡圳水道傳來,全長約300公尺的橋上擠滿觀眾,共同參與全國唯一的跑水節。「2017二水國際跑水節」4日於彰化縣二水鄉熱鬧開跑,活動首日陸續舉行跑水儀式、創意踩水表演等,更開放民眾戲水,體驗本土文化樂趣。 據引水民俗,頭頂祭品的引水人(陳文彬)領軍,頭綁印有「二水跑水節」頭巾的貴賓們緊跟在後,在八堡圳水道行走,以完成跑水儀式。圖/葉穎樂攝全台僅有的文化慶典源自紀念先賢成功引水入圳、灌溉大地。彰化縣文化局局長陳文彬說明,「跑水是指水圳阻擋上游的水,以方便下游的人奔跑。」他指出跑水即是引水,因此希望藉由傳統祭典,讓民眾感受先民開鑿水圳的艱辛,體悟真正的飲水思源。而陳文彬透露,每年也會邀請國際學生參與,盼以文化交流,讓國際友人透過八堡圳了解台灣在地歷史。 來自12個不同國家大葉學生身穿國家傳統服裝,初次體驗跑水文化。圖/葉穎樂攝來自加拿大、日本、蒙古、越南等國的大葉大學學生今年都來參加,他們身穿國家傳統服飾跟隨跑水隊伍在水圳行走,有些人手綁印有「二水跑水節」的頭巾,有些人則捲起褲管方便踩水。大葉英語學系學生藤井神那首次體驗,表示日本雖無類似活動,但會在「撒豆節」丟裝有豆類的袋子,「可是跑水的時候,他們直接拋丟未經包裝的水果!」種種文化差異令她嘖嘖稱奇。由於水圳的外觀與馬來西亞的大溝渠相像,來自大馬的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交換生溫心怡開玩笑說:「跑水是『跑溝渠(Longkang Run)』。」儘管水圳源頭來自濁水溪,但他提及水比大馬乾淨,家鄉也並無類似活動,認為跑水體驗很新鮮。同鄉同學郭巧媚也表示跑水活動令他印象深刻,並提到大馬近幾年開始引進泰國的潑水節文化,但在地性及特色相較泰國當地仍略為遜色。 二水跑水節每年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青年跑水團參與跑水儀式,今年有來自印度、蒙古、加拿大、日本、加拿大等國的大葉大學學生共襄盛舉。圖/葉穎樂攝除了外籍學生,也有本地大學生到場感受二水的獨特文化。義守大學觀光學系學生蔡容芳認為活動旨在文化傳承,但同學何佩芸建議跑水節可多舉辦大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或競賽,才有機會吸引年輕人。「通常越刺激的活動越有吸引力,但像馬拉松比較持久的活動就因人而異。」而歷年來備受矚目的「跑水創意在地秀」,今年也有10個在地團隊發揮創意,從裝扮到演出安排都各出奇招,像是有隊伍在小腿套上特製防水塑料袋,為踩水表演做好萬全準備。 「跑水創意在地秀」在地團隊之一「幼幼特攻隊」裝扮顯眼,在八堡圳水道內等待踩水表演順序。圖/葉穎樂攝據主辦方統計,為期二天的年度盛事共約5萬人共襄盛舉。陳文彬提出文化源自水,「把水圳修好,才會農作豐收,土地就能產生文化。」因此他也期許能有更多年輕人參與跑水節,一起向土地致敬。
通往非核家園 太陽能發電的困境
新知
專題
第1654期
通往非核家園 太陽能發電的困境
焦點
2017-05-26
【專題記者張寬逸、張碩、楊進傑、鄭雅方、黃慧文綜合報導】經濟部能源局的能源統計月報指出,民國106年2月的進口能源佔能源供給比重97.79%,同月我國進口原油、液化天然氣、煙煤等的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更是巨幅增加,這些資訊都顯示出了台灣能源過度依賴進口的問題。若要走向能源自主,發展再生能源就是刻不容緩的議題了。再生能源成本高 賣價低阻發展 為加快再生能源發展的腳步,今年政府通過電業法修正案,鬆綁電業限制,由民間興建之電廠(註1)未來不必再通過台電輸電,可以直接提供給用戶,打破台電獨佔的局面,並希望藉此讓市場競爭、加快產業發展。 政府也在修法的同時,提出了推動再生能源的規劃:西元2025年的再生能源發電量能佔總發電量20%以上,太陽能裝置容量達到2000萬千瓦。然而,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秘書長陳秉亨表示,電廠要自主供電,需要處理很多程序,大部分還是會大批賣給台電。 再生能源的政策目標是2025年再生能源佔發電量20%。電業法的施行能解決再生能源最迫切的問題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再生能源本身也正在發展中。以再生能源中特別有優勢的太陽能為例,陳秉亨指出,台灣有日照時間長的優勢,而且是太陽能板世界銷量第二多的國家。然而太陽能仍需要政府補助,主要有兩個原因:成本和電價。國立台灣大學光電工程學研究所林清富教授表示,當光電技術提升到一定程度,進入量產後,發電成本就會下降,終有一日會低於火力發電的成本,但目前成本還是不低。陽光屋頂百萬座計劃推動辦公室是協助經濟部能源局推動太陽光電的單位,此計畫的工程師李洹也指出,目前設置太陽能板還是需要一筆初始成本,電廠不一定能負擔。另一個原因則是電價,綠色和平再生能源專案主任蔡絲婷分析,目前台灣的電價主要由政府主導,但政府不敢漲電價,儘管台灣發電用的原料多為進口,仍維持極低電價。電價低使得再生能源不易獲利,也就難以在民間推廣。不論是電價提升,或者是太陽能成本降下來,工程師李洹表示,價錢產生黃金交叉後,未來民眾或許就能接受太陽能了。對此,陳秉亨提出另一種方式,透過收取能源稅讓電價合理化。能源稅(或碳稅),即針對能源產品課徵的稅,通常針對石化燃料收取,以課稅方式促進節能,如實反映燃料帶來的汙染與影響。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吳澄澄也指出,如今的電價無法反映汙染造成的外部成本,若要使電價合理化,加收能源稅是較為理想的方式。各國對再生能源有不同的補助方式。常見的是政府保證收購,另一種則是立法規範電廠要有一定比例的再生能源發電。台灣採用直接收購,依據民國98年通過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政府與電廠簽約後,台電提供20年的保證收購(註2)。因為這個措施,企業能將一開始的成本分攤在各年,回本後就是業者自己的獲利,然而一開始設置太陽能裝置的成本不低,需要融資。蔡絲婷表示,與業者交流時得知,願意為再生能源提供資金的融資者並不算少,但相較於國內,國外願意在發展期承受風險投資的較多。壽明驊則分析,目前國內的融資還是需要申請者自負20%的金額,對於中小企業來說,難以發展大規模的太陽能發電。自2014年起,經濟部能源局提出綠電認購計畫。廠商將綠電賣給台電後,民眾可自由進行綠電認購。然而,陳秉亨表示,此處綠電認購價格比一般電價高1.06元,而且綠電認購中的綠電,並沒有通過第三方認證,不能確定是否為純綠電,在電力的價格和推動的成效上都有疑慮。台灣土地不足 農地可列入考量台灣的太陽能除了初始資金問題外,還面臨了土地不足的困境。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教授趙儒民就指出,台灣要發展太陽能電力,土地一經過計算就知道有瓶頸。太陽能需要大片空地才能發展,然而台灣人口密度高達650.53人/平方公里,是世界人口密度排名前十的國家,土地取得有所困難。不與民爭地是政府規劃太陽能土地的原則,民國104年行政院提出的可用土地,多是地層下陷嚴重、不利耕作的農地,根據行政院農委會公告,合計共18區,總面積只有1253公頃。土地提供涉及了政府跨部會的溝通,要將哪些土地納入範圍也涉及了環保議題。例如:2016年經濟部提出將鹽業用地納入的考量,然而過去鹽業用地有滋養生態的功能,許多環保團體、漁民擔憂會影響生態,希望政府提出詳細環境評估報告。對於環保的爭議,工程師李洹指出,他們持續在蒐集國外研究資訊,並與相關團體溝通,會整合各方意見再作決定。政府的目標也是把影響降到最低,並取得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平衡,因此,要經過這些溝通過程,規劃好招商條件後,才會公布新的土地。對於鹽灘地的生態影響,陳秉亨也提出了另外的解決方法,他認為台鹽租賃鹽田給太陽能廠商的租金,應該回饋到土地上,利用因再生能源獲得的利潤進行棲地營造,「綠能跟保育可以雙贏。」對於土地不足的問題,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吳澄澄表示,綠盟曾至日本考察,得知日本農地若架設太陽能板,會嚴格規定太陽能板下的農地產量應達到之標準,讓廠商設計太陽能板時會考慮到對作物的影響。壽明驊也建議,政府可以有條件開放利用農業用地,提供更多中小企業發展機會。另一方面,這個做法也可以讓農民有額外收入,改善農民生活。只要訂定適當的規範,讓遮蔽率、寬度、高度等等在合理範圍內,就不必擔心影響農地原本收成,兩者或許可以相輔相成。「陽光屋頂百萬座」是政府自民國101年開始推動的目標,希望利用民眾房屋,讓屋頂成為可以裝設太陽能板的用地。民眾可以用出租或自己蓋的方式來獲得利潤。對於這個計畫,壽明驊認為,雖然概念可行,但因為個別規模小,發電成本比較高,「要有效推廣的話需要提高收購電價,造成國家財務更大的負擔。」工程師李洹則分析,目前不著重在發展屋頂,而是改以地面的土地為目標,因為若比較總面積,地面可以發電的規模還是比建築物大。 位於福德坑環保復育園區的台北能源之丘裝設了大量太陽能板,面積大約有三公頃。圖/張寬逸攝林清富教授對於土地運用則提出另一種分析,因為政府保證購電政策與電廠簽約一次是20年,規畫的是長期發展,若政府在現階段使用了大量土地,未來成本降低時,可能沒有地可以利用。目前太陽能成本仍高於火力發電,政府若要發展太陽能相對會花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如果現在就把需求填滿,之後可能會很長時間沒得填。」政府發展太陽能的時間點需要更審慎評估。增加民眾綠能意識 提高再生能源發展速度根據台灣電力公司統計,民國105年,台灣再生能源總裝置容量(註3)為432.13萬千瓦,占所有類型發電設備總裝置容量之比例較10年前成長了約一倍,達到了10.3%,可看出台灣近幾年再生能源的良好進展。但中國大陸國家能源局的資料統計顯示,中國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在2016年底已經達到5.7億千瓦,占總裝置容量之比例約是台灣的三倍,可見台灣的再生能源目前還是有進步的空間。 台灣民國95年到民國105年再生能源裝置容量變化。圖/取自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網站 2016年台灣和中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比較。在再生能源的發展方面,向來有太陽能板生產過程也會製造污染的疑慮。對此,吳澄澄表示,汙染無法避免,像「生產腳踏車的過程也會產生污染,但大家會覺得騎腳踏車上班比較環保。」因此她認為,應該要進行汙染程度的評估,若以核能為例,核廢料的污染會持續一、兩萬年。此外,太陽能還有其他利用方式。壽明驊表示,目前太陽能發電效率不高,其實太陽能也可以利用在熱能和照明上,效率都遠高於發電,是另一個可以發展的方向。好的制度設計能讓民眾更樂意參與綠能,蔡絲婷舉例,丹麥的部分地區,只要居民離再生能源的發電所很近,投資一點錢,就能擔任共同投資人,再生能源產生的利益會回饋到居民身上,就能提升民眾對能源的意識與觀感。壽明驊則指出,德國規定電力業者需要收購再生能源,並且由全民買單再生能源貴的差額。這樣的制度之下,民眾會因為不想吃虧,更願意自主使用再生能源發電,成為受惠者。 太陽能利用在光照效能比發電高,圖為太陽能導光至無陽光區域之原理。圖/綠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nbsp;註1:為加速電源開發,民國83年政府開放民間興建電廠。註2:根據經濟部公告,政府每年檢討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及其計算公式。電廠適用費率以完工日為基準日。例如民國101年完工之電廠,適用經濟部公告之「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度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及其計算公式」。註3:裝置容量為一座電廠設計時的最大可能發電量。
政大傳統領域工作坊  原民盼「土海法」速通過
校園
第1623期
政大傳統領域工作坊 原民盼「土海法」速通過
焦點
2016-04-28
傳統領域調查工作坊的參與盛況。 圖/蘇韋宣攝【記者蘇韋宣台北報導】政治大學民族系副教授官大偉(Daya Dakasi)23日,於政大舉辦傳統領域調查工作坊,他說:「希望透過工作坊讓更多力量在部落裡醞釀起來、串聯彼此,達到互相培力的效果。」現場討論依現今法規無法規範出傳統領域,且原民土地權新法之草案受阻於政府部門,原民盼此法盡速通過以落實權益。當日匯集學者、部落青年、社區發展推動者及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成員。現場言論指出,目前因原住民傳統領域的變動性,無法明確劃設出固定範圍,故需經由通過「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草案來保障原住民權益。政府要求先劃設出傳統領域界線後,才能確定原住民的權利行使範圍,但對原住民來說並不適用。布農族青年、東華大學多元教育所許凱文(Aziman Takidahuan)表示,部落的生活範圍會變動,不知道該在歷史上什麼時間點去界定一個地方是哪一族的領域,例如台東延平鄉內本鹿現在是布農族的生活範圍,但是以前卻是魯凱族的。他說:「連老人家都不敢說那個地是誰的,我們年輕人怎麼敢說。」官大偉提出,領域的變化性與法律並非絕對衝突,他認為政府應要制定程序性的規範,「不是要去確定哪一條線,而是有一個程序讓原住民去確定,而且可以不斷地重新確定。」他舉出《都市計畫法》也屬於程序法的一種,證明浮動的領域也可以由政府制定劃設的程序法,來確認傳統領域範圍。 官大偉專注聆聽部落的經驗分享。 圖/蘇韋宣攝根據《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授權所另訂的「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草案,將規範原住民族如何取得及恢復土地,此法至今尚未通過,導致部落無法進一步在土地上行使更多文化權。官大偉指出,原民會早已提出草案,但近十年來草案卻在送達立法院後,遭農務委員會、營建署幾經刪改又退回原民會。對此,排灣族青年、政大法律科技整合所曾巧忻('Eleng Ubalat)認為,並非所有事情都要等到有法律規定之後才可以進行,「權利要靠行動實踐得來。」她舉例新竹泰雅族司馬庫斯部落的「倒櫸木事件」,即是部落與國家法律對話成功的案例,當時法院便參考部落會議的集體決議後,宣判部落居民撿拾倒櫸木無罪。 排灣族青年曾巧忻分享傳統領域的調查經驗。 圖/蘇韋宣攝阿美族青年、世新大學Falu Eling表示,漢人的土地所有權概念與原住民土地共享或領域重疊的觀念不同,「漢人觀點的法律架構,不能套用在原住民身上」,她認為,這倚賴原住民與漢人之間的對話與妥協。會議中也談到,國家與原住民之間的關係應有所改變,官大偉說:「難道國家的主權不能在國家內部分享嗎?」他表示應拋開過去國家對主權至高無上、不可分割的想像,國家與原住民之間可以透過劃設傳統領域、共同分享土地主權,來落實原住民權益。原住民傳統領域調查至今14年,部落青年也紛紛自主投入調查工作。布農族青年、政大民族所邱夢蘋(Langus Lavalian)說:「我們沒有想說把地圖做出來就可以要回我們的傳統領域,只是覺得那個東西應該是要被紀錄下來的。」她回到部落,跟著爸爸一起上山、聽故事,才知道以前部落的遷移過程。她認為這些歷史現在都還追溯得到,就應該要記錄,「如果我現在不知道,以後我的孩子就更不會知道。」製作部落地圖的過程中,讓部落年輕人與老人對話後,能夠建立年輕人對傳統領域的知識和認同。布農族青年許凱文說:「以前只是跟著部落獵人去打獵,但不知道走這個路線的意義。」後來才明白以前的獵人選擇路線時,可能與該地曾經是哪個家族的生活範圍有關,他也才知道自己的老家在哪裡,在山上曾經走過的地方有什麼故事。 布農族青年邱夢蘋(左)與許凱文(右)分享部落製圖經驗,並回答現場提問。 圖/蘇韋宣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