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民俗技藝融合新意 赤崁萬神節弘揚傳統文化
生活
第1770期
民俗技藝融合新意 赤崁萬神節弘揚傳統文化
2022-11-02
【記者黃𦲽湄台南報導】鑼鼓聲咚咚作響,民眾紛紛湧上街道,滿心期待陣頭表演。第三屆以陣頭文化為主題的《赤嵌萬神節》於10月29日在台南全美戲院前的街道展開,今年打破先例舉辦萬神踩街遊行,並讓多個陣頭、表演藝術團體在玉皇上帝前演出。 今年首次舉辦萬神踩街遊行,各方陣頭、表演藝術團體一同共襄盛舉。 圖/黃𦲽湄攝今年《赤嵌萬神節》弘揚民俗技藝,並邀請民眾共襄盛舉。人們目光追隨著遊行隊伍身影,紛紛用手機紀錄眼前盛況。活動除了踩街遊行,還廣邀上百攤商家共同組成朋派市集,藝姿舞集團長郭玲娟說道,活動將傳統文化結合現代文創市集,吸引人們關注,民眾對台灣傳統宗教文化也能更深入探索與認識,重新檢視對台灣傳統宗教文化的負面觀感。 《赤嵌萬神節》現場人潮眾多,民眾紛紛用手機紀錄這一年一度的盛宴。 圖/黃𦲽湄攝畫有鮮豔色彩臉譜的家將們以靈巧腳步,相互配合形成多樣陣法,南臺灣第一團高蹺陣的表演者雙腳踩在木棍上,以熟練技巧維持平衡,完成精彩表演。米街人文會社召集人陳宏斌表示,過去主辦單位需付費邀請陣頭團隊表演,如今他們要求主動加入,「雖然進步的幅度很慢,但至少有看到效果。」《赤嵌萬神節》除了增加陣頭團隊的曝光度,也逐漸讓傳統文化被國際看見。 今年全台白龍庵出軍的是趙部振靈公駕前護衛「如性慈敬堂」八家將,他們的靈巧腳步和亮麗服裝吸引人們目光。 圖/黃𦲽湄攝陳宏斌提到,相較於西方文化,社會對於陣頭等傳統宗教活動的刻板印象深。廟會遶境後滿地的垃圾或是廟會糾紛等事件,都讓大眾對傳統宗教活動抱持負面看法,全台白龍庵如性慈敬堂面師柯煜杰表示:「(陣頭表演者須)把自己做好,跳不跳得好是其次,規矩要注意。」陣頭表演者唯有提升自身素質,才能讓民眾改觀。國立臺南大學體育學系杜易軒也以自身經驗分享,人們對於籃球這類西方運動接受度較高,反觀民俗體育較不受喜愛,「校內民俗隊練習經常會有鑼鼓聲,常常會被投訴太吵,民俗體育類的比賽相較於其他籃球等比賽來得少。」今年舉辦的《赤嵌萬神節》突破傳統,融入新意,民眾邱麗瓔分享道:「震樂堂的搖滾結合廟會習俗文化,再與嘉邑玄興社五營神將陣一起表演,巧妙地做連結,讓人驚奇。」陳宏斌也期待活動能吸引更多人的關注,將傳統文化推廣得更遠,他說:「未來希望可以一步一步將萬神節這樣的活動,從赤崁萬神節變成台灣萬神節。」 
轉型之路新解「馬」 台灣馬戲耍出新花樣
專題
第1764期
轉型之路新解「馬」 台灣馬戲耍出新花樣
2022-04-07
【專題記者吳姿芳、黃弈軒、單師樵綜合報導】《FOCASA 馬戲藝術節》活動現場,小丑戴著面具、穿著鮮豔多彩的服裝,踩著高蹺四處遊行,向觀眾熱情打招呼,互相擊掌拍照。而在紅白相間的巨大馬戲棚旁,小丑MimoFatguy(化名)頂著艷陽站在舞台中央,臉上塗有白、紅色顏料妝容,身穿西裝皮鞋,他利用誇大的肢體、豐富的面部表情,對觀眾耍把戲,換來一片鼓掌與笑聲。 踩高蹺的小丑於《FOCASA 馬戲藝術節》,身穿顏色鮮明服裝、戴上花俏面具,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圖/黃弈軒攝表演結束後,MimoFatguy步下舞台、轉變為嚴肅神情,與友人表示演出不符自己期望,隨後再獨自檢討表演哪個環節沒有控制好節奏。馬戲工作者多給予人樂觀、娛樂的形象,但在光鮮亮麗的外表背後,他們耗去光陰,暗自精煉技術與設計表演劇本,只為獲得觀眾的肯定和支持。台灣馬戲產業曾在民國60、70年代風靡一時,直到電影、電視等新興產業興起、奪去觀眾目光,馬戲產業逐漸沒落,現今專注於培育馬戲人才的機構只有復興劇藝實驗學校與國光劇藝實驗學校合併的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近幾年台灣馬戲產業再度活絡,與過去不同的是,比起專注於雜耍、特技等吸睛技術,馬戲工作團體試圖轉型,著重於「表演內容創作」,期望透過馬戲表演向觀眾傳遞一篇篇精采故事。然而,台灣馬戲工作者在翻轉固有形式的過程中面臨多重阻礙,轉型道路崎嶇又顛簸。匯聚多元領域人才 馬戲藝文分類難斷定馬戲表演過去多以動物為表演主角,像是獅子跳火圈、棕熊騎腳踏車,但隨著動保意識興起,國內早已明文禁止馬戲團使用動物演出,因此「人」成為馬戲聚光燈下的焦點。台灣現今馬戲工作者具備多元技藝,如人們熟知的踩高蹺、雜耍和走鋼索,另外像是劍玉、魔術、武術也都屬馬戲範疇。福爾摩沙馬戲團於民國100年成立,旨在創造多樣化的台灣馬戲藝術。團長林智偉召集舞蹈、魔術、武術等領域人才加入馬戲團。福爾摩沙馬戲團藝術總監李宗軒說明林智偉的創團理念,馬戲工作者過去多在戲劇、電影裡「跑龍套」,例如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畢業不是當替身,就是在表演裡「插花」,「他永遠不會是主角,故事的主題也不圍繞在他身上,所以智偉就覺得我們明明有一身技藝,也訓練很辛苦,為什麼不能被視為藝術家?」 馬戲工作者擅長高難度技術,過去常是戲劇、電影裡的配角,不被眾人關注。 圖/《FOCASA 馬戲藝術節》提供而李宗軒為前雲門舞集舞者,因緣際會下,他透過一次合作認識林智偉,發現馬戲包含多樣演出形式,符合他理想中的表演藝術,「我以前跳街舞、又對美術感興趣,我在想除了雲門之外的舞台,我還可以做些什麼事情?」因此他選擇加入福爾摩沙馬戲團,成為藝術總監創作、指導團內表演作品。即使台灣馬戲逐漸蓬勃發展,人才專業多元,從事人數比起其他類別的表演藝術團體,卻寥寥無幾。李宗軒描述,目前立案於文化部的舞團約200多個,馬戲工作團體則不到20個。他進一步說明馬戲工作者申請文化部年度藝文補助時遇到的瓶頸,「你看得到音樂類,而且還分現代、古典;戲劇也有親子、偶戲等等,但你找不到馬戲或是雜技,我們也是藝文團隊啊,請問我們要申請哪一項?」最後李宗軒只好申請與福爾摩沙馬戲團表演形式較貼近的舞蹈類別,但有限的經費撥給舞蹈團體就已非常困難,更遑論再分給馬戲表演團體。福爾摩沙馬戲團於四年前開始申請補助,李宗軒說:「就算申請到了,但數目還是微乎其微。」即使他們目前能夠取得文化部經費,李宗軒仍期望未來藝文補助新增「馬戲」項目,讓馬戲工作者更容易取得資源。國內教學異於創作方向 「馬戲棚計畫」解構舊思維台灣馬戲表演類型豐富,馬戲工作者需具有獨特的創作思維,才能在海量作品中脫穎而出。「我們觀察到大家比較著重在技藝上面,把某個項目練得非常好,但是對於馬戲『創作』,大家比較不知道該怎麼做。」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馬戲棚計畫承辦人黃琳惠道出台灣馬戲現階段面臨的難題,他舉例,台灣馬戲工作者大多出自戲曲學院,然而學校教授的課程偏重於技藝,缺乏有關作品創作思考的訓練。馬戲工作者林乘寬擅長雜耍,將塑膠環與霹靂舞融合地天衣無縫,他從國小五年級開始進入戲曲學院就讀,他認為台灣的馬戲教學方式過於僵化,「比如一個動作只能一直重複練,完全不用思考哪個動作會用到哪個細節的肌肉。」相較於國外教學模式強調個人優勢,台灣教學著重於技術,「在歐洲他們是挖掘每個馬戲演員的特色,但台灣像是在訓練一模一樣的特技機器人。」在台灣,除了學院體制,坊間也有許多馬戲相關課程,然而小丑MimoFatguy說:「我認為這樣的課程會製造出很多同樣的小丑,他們的妝、服裝、呈現的方式,基本上辨識度很低。」 小丑MimoFatguy(化名)認為,若自己與大多小丑一樣戴爆炸頭、穿上繽紛色彩服裝,娛樂小孩,將很快被表演圈淘汰。 圖/黃弈軒攝有鑑於此,「馬戲棚計畫」於民國109年啟動,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團隊期望改善馬戲創作領域,打造專屬於台灣的馬戲產業鏈。黃琳惠解釋,他期望學員在工作坊能靈活運用各領域的專業知識,突破原有的創作思維,例如學員楊世豪原為大環藝術家,透過馬戲棚計畫,他將卡夫卡的《變形記》融入作品中,拆解巨大鐵環後與身體結合,賦予表演新內涵。台灣觀眾求刺激 馬戲工作者陷技藝、創作兩難馬戲工作者嘗試跳脫創作框架之餘,國內外觀眾對於馬戲表演的偏好不一,導致表演者碰上另一層關卡。李宗軒認為,歐洲觀眾從小習於接觸各種藝術形式的馬戲表演,相較之下,台灣觀眾喜好高難度且刺激的技術演出。二十顆紅球垂直吊於木杯下,經過陽光的照射顯得更為耀眼,如同劍玉師小螺絲(化名)在IG自創的主題標籤(Hashtag)-「#每天都要熱血一點點」。他精湛的表演讓觀眾無法轉移視線,心甘情願將時間留給這位劍玉使者。與地心引力對抗,小螺絲深吸一口氣,將紅球同時往上拋,這二十抹紅與白以藍天為背景劃出一道道完美弧線,穩定地落於杯洞上。這時觀眾的歡呼聲環繞舞台,為小螺絲獻上支持與敬佩。 劍玉師小螺絲(化名)從高中開始學習劍玉,目前已累積至世界各地表演的經驗。 圖/黃弈軒攝現今小螺絲的表演總能獲得如雷掌聲,背後卻隱藏一段辛酸過去。「在國外他們已經很習慣看表演了,你在做很多不一樣招式的時候,他們會覺得我已經知道你劍玉很厲害了,然後咧?」小螺絲於民國106年至法國亞維儂藝術節表演,當時他的表演以火影忍者為主題,在台灣總讓人熱血沸騰,到了法國卻沒有觀眾願意駐足觀賞,因此他選擇放棄過往表演模式,將所有道具收回箱子,隨機抽取道具在街頭即興演出,而創造出現今表演的雛型。福爾摩沙馬戲團也觀察到國內外觀眾對於相同作品,抱有相異看法。團隊作品「一瞬之光」曾於法國及台灣演出,講述生活中充滿馬戲精神,舉凡轉筆與轉書皆能成為馬戲的技藝。其中有個畫面為演員按摩一塊肉,並用熨斗將它燙平,李宗軒發現兩國觀眾對相同表現手法的回饋十分兩極,他說:「(台灣)很多人在看他想要看的東西,他已經就是有一種,你不是就應該把熨斗丟起來360度轉三圈嗎?」相反地,法國人更習於從表演者的動作思考更多意義。形式單一限縮觀眾想像 表演者盼台灣馬戲多元推廣國內馬戲表演者為了迎合觀眾,往往在演出中營造歡樂氛圍,但李宗軒說:「福爾摩沙馬戲團的作品裡面也包含比較藝術性的,我們希望回歸初衷,讓大家把馬戲工作者當成藝術家在看待。」以其中一部作品《土地的歌》為例,他們使用許多客家、閩南民謠創作,探討台灣光復至今的重大歷史事件,並結合歌曲呈現。在其中一個橋段演員扮成「紅葉棒球隊」隊員表演馬戲項目,觀眾能在演出中聽到名曲〈我的未來不是夢〉。李宗軒表示,福爾摩沙馬戲團期望觀眾體會到馬戲不只是娛樂演出,還能融入在地文化元素。台灣馬戲表演者、活動策劃人陳星合認為,國內的馬戲演出形式因發展時間不長,而少有變化,「眼前的榜樣還沒有很多,所以後面的人不太能想像,他們想參加的時候,還是只能看到商業演出、街頭表演,或是像FOCA這樣的大團。」他提到,新一代馬戲工作者往往因先前沒有見識過多元表演形式而害怕嘗試,國內馬戲藝術趨向單一。因此,他透過策劃活動或是進修工作坊,讓大家看見馬戲的多元性。此外,福爾摩沙馬戲團也努力參與藝術節,李宗軒說:「我們與臺北藝術節合作,那時候我們製作了三部曲的跨界作品,跟戲劇導演、菲律賓的視覺藝術家,再邀請德國的表演舞者,這些作品都跟大家對於馬戲既有的印象不一樣。」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系主任張京嵐提議台灣可借鏡歐洲,「當地的馬戲藝術中心,跟高中、劇院做連結,他會派老師到高中教學,讓學生有興趣考進學校。」他認為這是整個國家文化教育體制發展的不同。而張京嵐也期望國內未來能成立馬戲藝術中心,除了是一間學校,也是一個馬戲推廣基地,「然後未來從基礎的深根教育、演員的發展,到場館演出的使用都能多給關注。」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的入學年齡最小為國小五年級,給予學生身體柔軟度與力量訓練。 圖/吳姿芳攝另外,台灣因較少推廣藝術欣賞教育,而衍生馬戲觀眾人數不足的問題。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張芳睿認為,其實在各種藝術層面,國內缺乏的不是師資、場地,而是缺少觀眾。「當觀眾不夠的時候,表演者與場次再多、再豐富,沒有人來看也沒辦法。」因此,即便戲曲學院學生未來大多想成為藝術表演者,張芳睿反而想往馬戲藝術推廣的行政工作發展。他說:「很多藝術家的藝術構想、計畫或是身體都非常的優秀,但是他們在統籌或是推廣上面不足,沒有辦法把他們自己的東西行銷出去,讓人家看到。」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於排練場努力練習,辛勤的過程體現馬戲精神。 圖/吳姿芳攝「我覺得我在馬戲、特技上有一定的天賦,也滿努力,有慢慢被看見,所以我當然希望繼續表演!」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廖恩沛說道。國內馬戲表演者與推廣者正努力推進台灣馬戲藝術產業,希望將出色的作品呈現給觀眾。雖然現今國內觀眾對馬戲的認識尚有不足,表演者置身文化部歸類的藝文類型外,所幸許多馬戲工作者藉由舉辦工作坊以及參與藝術節,強力推廣馬戲的多元形式,除了讓馬戲人才與日俱增,也期望帶領台灣馬戲藝術蒸蒸日上。
雜技出路少 撥拉棒人才難久留
體育
第1693期
雜技出路少 撥拉棒人才難久留
2018-12-21
【記者郭又華新北報導】「107年全國各級學校民俗體育競賽」撥拉棒項目15日在新北市文德國民小學舉行。各年齡層組別中,參賽人數明顯隨年齡增長大幅下降,至大專院校組參賽人數僅有兩人。大專院校男子組唯一參賽選手,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學生郭允觀察,即使學童在幼時花費大量時間訓練,甚至取得比賽成果,也可能因「雜技」職業前途不穩定,轉而將心力放在學業上,造成撥拉棒人才不足的現象。撥拉棒在民間又稱「三枝棍」、「惡魔棍」,選手藉由「挑、轉、拋、甩、繞」等技術,配合音樂及肢體動作呈現表演。入門撥拉棒僅兩個月,便經老師鼓勵參賽的郭允,挑戰將高難度的拋接結合側翻等肢體技術,將豐富的表演藝術修習背景應用於比賽中。已參加此比賽四屆的選手,國立台南護理專科學校學生陳怡瑾則是展現自信與熟練度,靈活展現多種技巧,將撥拉棒與舞蹈動作結合。首次參賽的郭允今年剛升大一,在民俗技藝學系專業選修課中,接觸到撥拉棒,並在老師鼓勵下參賽。他回憶,幼時自己僅利用課餘時間,和全天密集練習的同儕一起訓練扯鈴等民俗技藝。然而,當年一起訓練的朋友中,除自己外,皆因課業或家庭因素放棄民俗技藝。面對雜技沒前途的質疑,他認為,只要興趣夠,努力練習並尋找出路,雜技表演藝術者其實可以有前途。熱愛表演藝術的他,未來的夢想是加入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國小因才藝課接觸撥拉棒的陳怡瑾表示,小學時為追上學長姊程度,積極練習,逐漸產生興趣後,在家人支持下持續在此領域精進。她認為,同儕交流和老師指導是撥拉棒進步的重要因素,在撥拉棒練習人口與教學人口稀少的環境下,許多人既無同伴鼓勵,也難以獲得進步的成就感,因此隨著年齡增長,放棄撥拉棒的人就越多。面對撥拉棒人才不足的問題,包括陳怡瑾在內的一些同好近年創立中華民國撥拉棒協會,宣傳並加強培養撥拉棒指導人才。陳怡瑾說明,即使中小學有很多撥拉棒人才,高中大學的潛在學員還是希望有大學生或成人做為指導老師。她建議,政府可以鼓勵大學生參與宣導與教學工作,不僅直接增加高年齡層練習人口,更能培養推廣人才,改善人才減少的問題。 陳怡瑾表演影片/陳怡瑾提供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學生郭允的演出內容以拋接技術為主。圖為基礎的拋接。 圖/郭又華攝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學生郭允展現自信與熟練度,將花棒高高拋起。 圖/郭又華攝 身為民俗技藝學系學生,郭允將側翻技巧融入撥拉棒表演中。圖為郭允將花棒拋接後馬上接側翻。 圖/郭又華攝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學生郭允將操作棒(尾端無裝飾)及花棒(尾端有裝飾)同時拋接。 圖/郭又華攝
劇現媽祖信仰 續民俗技藝香火
藝文
第1642期
劇現媽祖信仰 續民俗技藝香火
2016-12-21
【記者薛若儀台南報導】橘黃燈光亮起,舞者們雙手合十面向舞台中央。在神將伴隨下,一名女子手捧媽祖神像緩緩走出,舞者在兩旁跪下誠心祈拜。「藝姿舞集」17日演出年度舞作《默娘》,講述台灣人的媽祖信仰,並展現各式民俗藝陣的內涵。 在〈天聽路〉段落中,舞者不斷重複跌倒、爬起,帶出人生的壓抑、鬱悶。圖/薛若儀攝「為什麼會有信仰就是這樣,當沒有外界幫助,你會想到神明。」編舞者陳品伽分享舞蹈設計概念,透過獨舞者重複跌倒、爬起的動作,傳達人在社會壓力下,陷入孤立無援的掙扎。當獨舞者蜷曲著爬向舞台後側,〈遶境行〉段落也隨之展開,隱喻此時信仰成為最大的寄託。其餘舞者手執蔭福旗穿梭在觀眾席間,舞台上龍獅陣等民俗藝陣輪番上演。「和廟會廣場表演最大的不同,就是演出前必須要不斷的彩排走位,表演更精緻。」國立台南大學民俗體育隊副隊長林郁祥表示,民俗藝陣透過劇場以不同面貌呈現在觀眾面前,「我們想把所學跟喜歡的東西,包括龍獅搬到舞台上面,讓更多人去觀看這種快要失傳的東西。」下半場〈遶境行〉段落加入高東天后宮娘傘團、城武武學等團體,在舞台上重現不同的民俗活動。「像很多人不重視娘傘,也不懂娘傘由來,因為無知才會無視。」高東娘傘團團長呂柏達解釋,不停轉動的娘傘走在前方,是象徵神祇威儀的重要器物。現今許多民俗團體致力於保存台灣無形的文化資產,現代人卻鮮少了解其文化意涵,「這些都有一定的禮節,中國文化以禮自居,更需要這些元素傳承下去,只是很可惜現在會斷掉。」呂柏達認為舞台合作是好的開始,盼更多民俗藝陣能被重視。 《默娘》團隊邀請高東娘傘團為媽祖執娘傘,執娘傘的師傅腳踩七星步,代表娘傘的威信,以及神尊的威儀。圖/薛若儀攝隨著〈遶境行〉段落進入尾聲,一名男子手執娘傘、踩著七星步走出,其身後佇立手捧媽祖神像的女子,舞台兩側的演員則雙手合十,迎接舞作的主角——媽祖。兩名舞者接過媽祖神像,在觀眾席間「遶境」。一位年長的女性觀眾看到神像後,急忙在旁人攙扶下,上前跪在媽祖神像下方。「我沒想過會請到媽祖的神像,這讓我很感動。」觀眾莊世雄表示,整齣舞作直到媽祖神像出現,結尾傳達出希望。 《默娘》團隊將媽祖神像請上舞台,共同完成〈遶境行〉段落。圖/薛若儀攝「我們一直不重視它,但是事實上這才是最珍貴的。」藝姿舞集團長郭玲娟說道,台灣傳統信仰文化透過祭拜、民俗藝陣等儀式,幫助人們從信仰中尋求慰藉。就如同舞作的最後一幕,舞者將一盞盞祈願燈放置於舞台上,代表著人民對於神祇的尊敬以及感謝。
【專欄】溫其偉活用舞蹈 情感詮釋新馬戲
藝文
第1641期
【專欄】溫其偉活用舞蹈 情感詮釋新馬戲
2016-12-14
【記者陳亭蓉新北報導】「如果你放過自己,就什麼都沒有了。」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舞蹈系學生溫其偉為「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中年紀最輕的成員,從國小五年級到高中學習民俗技藝,高三畢業便進到馬戲團中一展特技長才。為讓特技擁有情感,他另闢新路,擔綱獨立製作表演的召集人,將馬戲融合舞蹈,希望讓馬戲更為平易近人。溫其偉回憶起國中時,在民俗技藝中學習丟圈技巧遇到挫折,因無法突破自己而毅然決定放棄。但他事後回想,若當時能繼續精進,現在也許會有更好的基底。溫其偉表示,民俗技藝是一門需要相當耐心的術科,總是要不斷跟自己對話。「幾乎每天都有挫折,要好好感受自己內心的聲音與身體的狀態。」學習了八年的民俗技藝,對精進技巧漸漸麻痺的溫其偉,直到進入馬戲團後,遇到來自各個領域的團員,包括街舞、戲劇、舞蹈等,讓他看見馬戲不同以往的可能。他更為觀摩各國馬戲表演,至愛丁堡國際藝術節取經。「那時候我就在思考,台灣馬戲的樣貌到底應該是如何?」他認為,台灣的馬戲很欠缺「情感」,尤其馬戲中的高難度動作,讓表演者很難明顯流露情緒。有感於此,溫其偉決定大學考取舞蹈系,「我覺得舞蹈是很有感情的,而且跟馬戲一樣都會運用到很多肢體。」且因馬戲技巧難度高,時常逼近身體極限,渴望能更長久待在舞台上的溫其偉,選擇降低技巧難度並搭配舞蹈,使身體更柔軟、更不易受傷。「我習慣一個人,沒有抒發的對象,我覺得創作是一種講話、發洩的方式。」溫其偉過去有一些微型創作,但都僅在校園中發表。而在今年六月底,他受到文化部補助,即將公開發表的第一部獨立製作作品《One More Chance》便融合「馬戲」與「舞蹈」,呈現劇本的內容轉折,賦予表演意義。溫其偉表示,他希望找尋另外一種身體上的能力,對於身體有新的體悟之後,找出馬戲的另一種詮釋方式。溫其偉未來也希望持續創作,以結合馬戲與各式不同的元素。 溫其偉擔綱獨立製作表演的召集人,將馬戲融合舞蹈,賦予表演情感意義。圖/陳亭蓉攝 
特技對決京劇 台戲生各顯千秋
藝文
第1641期
特技對決京劇 台戲生各顯千秋
2016-12-14
【記者陳亭蓉台北報導】國立台灣戲曲學院9日舉辦「華菁計畫」菁英決賽。從初複賽脫穎而出的兩位菁英各自組隊,歷經六個月的培訓與練習,在此成果展上競爭。最後分別由台戲京劇學系學生王佩宣奪得菁英首獎,台戲民俗技藝學系學生李軍帶領的特技團隊則獲得團隊首獎。李軍為首的民藝系學生特技表演《What Kind of Man Are You?》分別從各成員的生命延伸故事。開場時燈光微弱亮起,表演者一個接著一個跳舞獨秀,呈現不同的身體流線,代表每個人獨特的自我。而後表演者在台上一字排開,跳起發想自內心恐懼的動作,當有兩人同時啟動時,全體即一同到前台組成「疊羅漢」。散開後,場上一個女生說:「我們其實不知道自己在幹嘛,這些都不是安排好的。」另一個男生又說:「這些都是安排好的,我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呈現此表演雖然看似有演出腳本,卻又沒有一定的形式,李軍表示:「不知道誰會跟自己同時啟動,所以也有了一種驚喜。」 民俗技藝學系學生演出的《What Kind of Man Are You?》中,當兩個角色同時做動作時,全部的角色即到前臺表演「疊羅漢」的特技。圖/陳亭蓉攝李軍透露,這樣任演員自由發揮的表演模式,出自英國導演帝莫西・蘭凱維奇(Timothy Lenkiewicz)的指導,新穎的引導手法讓他們頗不熟悉。導演曾要他們寫下最害怕的事物,過程中不能停筆,最後圈出最深刻的字詞,並將之融入表演中。跳脫以往制式指定動作,展現最真實的自己。李軍表示,未來期望不是無意識地做技巧,而是將意義與人性融入表演,「即使不美,但那一刻的你會是動人的。」王佩宣帶領的京劇系學生則演出經典劇作《白門樓》。「我死後漢室中英雄還有誰?」飾演呂布的王佩宣聲嘶力竭唱出悲痛激昂的情緒。堂堂諸侯淪落至階下囚,被曹操下令斬首,又受到心愛妃子貂蟬的背叛,哀痛欲絕的神情與唱腔流露角色真實情感。「我們秉持遵循傳統的精神,將當中的角色詮釋到位。」王佩宣表示,選擇《白門樓》當作比賽劇目,即因它屬經典好戲,表現唱功的機會多,情緒張力也大,挑戰性相對其它劇目高。 1 京劇學系學生演出的《白門樓》中,呂布被曹操擒去做階下囚,不如以往威風。圖/陳亭蓉攝 京劇系學生演出的《白門樓》中,呂布被斬首前,哀痛欲絕唱道:「我死後漢室英雄還有誰?」圖/陳亭蓉攝評審、台戲藝文中心主任、助理教授楊雲玉表示,李軍團隊因所有表演者都相當融入角色,各自演繹不同生命故事,情緒流轉順暢卻又高潮迭起,獲得團隊首獎。王佩宣則因角色情緒鮮明、唱腔與之前相比更為精進,奪得菁英首獎。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