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文大視天氣調整候車點 學生盼公告更及時
2024-11-15
校園
服務中心搬遷惹議 中興住宿生控權益受損
2024-11-15
國際
美大學校園推投票政策 盼提升青年政治參與度
焦點
2024-11-15
國際
馬大服儀指南多次惹議 學生呼籲校方修改穿衣規定
2024-11-15
國際
伊朗女大生脫衣抗議 頭巾令再引衝突
2024-11-15
校園
中教大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 推全民理解原民文化
焦點
2024-11-15
影音
秋鬥遭警方舉牌警告 再掀《集遊法》爭議
2024-11-1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798期
徐暄涵跳脫傳統水墨框架 負面情緒成電繪創作養分
2024-11-08
【記者姚孟汝台北報導】負面情緒不全然是壞的,而是種必然的自我探索,促使人們思考和質疑既有框架。就讀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的徐暄涵,舉辦個展《自由 出走》,以電繪手法呈現她的負面情緒及追求自由的想法。至10月31日前在北市大藝術館第一展示中心B廳展出。 談及創作理念,徐暄涵透過動物角色將成長過程經歷的自我對話、內心矛盾具象化,「我覺得兔子有點類似我自己外表看起來無害、溫順的樣貌,小怪獸則是我內心反抗或叛逆的一面。」他補充道。徐暄涵認為人生有時難以依照自己真實的意願做出選擇,而是在社會期待的壓力下,由家人、長輩操控著自己的意志,為此,他在部分畫作的兔子頭部穿出向外伸展的雙手,表達難以遵從自身意識的無力感。 徐暄涵選擇以電繪創作的原因,最初是因為居住空間狹小,難以容納美術器材,因此以器具較簡便的電繪,結合自身喜愛的水墨畫風格。本展首幅完成的作品〈孤島〉,描繪小怪獸與兔子共處一座孤島,代表徐暄涵學習沈澱、發現自我,並接納孤獨的感受。徐暄涵以水墨的線條呈現山石、樹木等自然景觀,跳脫傳統的黑白色彩,重新以橘、綠、紫等多種顏色詮釋。 作品〈在真空狀態中哀悼的情緒〉背景採用漸變的深紫色,中央則過渡至淺紫色,營造出聚焦於主角小怪獸的視線錯覺。徐暄涵更以細膩、深淺交錯的筆觸繪製其身體,生動地呈現絨毛感。作品描繪小怪獸以悲傷的表情仔細端詳手中枯萎的花朵,象徵直面窒息與孤獨等負面情緒的平靜。這幅作品也是徐暄涵印象最深刻的創作,因為它能時刻提醒自己去接納不同的情緒。 〈我只能自己去探險〉採用較為明亮的橘、藍、紫和綠詮釋周圍自然景物,創造豐富的視覺效果,並仔細描繪雲朵和山脈的紋理。內容描繪小怪獸獨自一人站在群山環繞的道路上,比喻在未知的世界中,唯有依賴自身力量才能探索真正的內心。徐暄涵認為,在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時,縱使身旁的人會給予不同意見,最終仍必須由個人做出選擇,完成人生的冒險。「每個人要實際走過或者經歷過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徐暄涵補充道。 參展觀眾黃俊燁說:「作品讓我感受到孤獨的同時,又有某種歸屬感,像是找到一個可以容納自己的空間。」徐暄涵希望透過作品呈現內心的矛盾與衝突,引導觀者思考自己的「怪獸」,並重新審視、從不同的角度去接納這些情緒。觀眾林珮頤則認為,這場展覽呈現人們對自由的掙扎,雖然嚮往充滿未知的出走,但也可能因現實而受到限制。
藝文
第1795期
《琉光》以多元技法結合水墨 永「琉」生命璀璨瞬間
焦點
2024-10-04
【記者蔣若暄台北報導】純白的畫廊中,繪畫在燈光下閃耀著光輝,娓娓道來記憶的燦爛與美好。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水墨組的黃薰瑩,即日起於臺師大德群畫廊D廳舉辦個展《琉光》,以拓印、滴流等技法結合水墨,繪出生活中稍縱即逝的璀璨瞬間,以讓美好記憶永留於心。 談及個展理念,黃薰瑩表示取材自李白作品《古風》,詩人藉詩句「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傳達出歲月流逝飛快的涵義。黃薰瑩認為雖然無法讓時間停留在當下,卻能以畫作捕捉生命中的重要瞬間。展名《琉光》發想自琉璃珠,將流光一詞中的「流」改成「琉」,以藍綠色系作為畫作基調,琉璃珠閃耀的光澤也象徵記憶燦爛的瞬間。 在蕾絲系列作品中,黃薰瑩以蕾絲紋路拓印出花的樣態,表達儘管記憶會因時間流逝而變,但生命中美好瞬間卻彷如不會腐朽的蕾絲花,永遠不會變質。黃薰瑩表示自己喜歡攝影,「但攝影只能紀錄當下,我希望我的作品可以展現過去、現在和未來等不同狀態。」因此他在作品中加入攝影元素,試圖呈現不同時空的情況。以作品〈蝶光輕舞〉為例,黃薰瑩將顏料噴灑在模板上製造出圓形斑點,模擬相片中光斑的效果。而作品〈繡球〉則使用淺景深構圖讓繡球花更為突出,藉由背景中模糊的枝葉,傳達記憶在人們腦海中朦朧的意境。 在滴流系列作品中,黃薰瑩融合廣告顏料與墨汁,運用滴流技巧創造出時間的流動感。他讓顏料順著紙張自然流動,不刻意晃動畫板控制流向,再照著滴流後的顏料分佈進行構圖。「這就跟人生有時會有些沒辦法控制的事一樣。」他補充道。在〈曇花〉和〈暗香〉中,黃薰瑩刻意在繪製時避開滴流的線條,因此視覺上花朵像是隱藏在線條後面。這樣若隱若現的意象,再次呼應他對記憶的看法,「它可能藏在你內心某個深處,有時候浮現出來,有時卻可能會忘記。」他也使用珠光水彩顏料,讓畫作在燈光的照射下呈現閃爍的效果,藉此表達記憶模糊、朦朧卻依舊閃亮的概念。 同樣就讀臺師大美術系的觀眾黃俊榕則表示,作品中模糊的表現手法使他聯想到登山時看到的霧,認為畫中的意境是在歌頌自然的美好。他也分析〈曇花〉和〈暗香〉中兩種不同花朵所欲傳遞的含義,「曇花是歌頌短暫美好的植物,梅花則是不畏艱難。」,感受作品對時間消逝的詮釋。觀眾Lee(化名)則表示對滴流系列作品中豐富的層次感到驚訝,「滴流是很粗獷的,但裡面卻是很精細的東西。」
藝文
第1787期
翻轉「墨前紙後」框架 《明淨》以裱紙拓水墨可能
2023-11-29
【記者邱昭華綜合報導】「我試著拆解水墨畫的媒材,去進行有別傳統的排列組合。」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士班陳竫虹26日起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南北藝廊,舉辦創作個展《明淨》,希望透過作品跳脫「紙張輔佐水墨」的既定印象,拓展紙材創作的可能性。陳竫虹以往的創作多是傳統水墨與膠彩畫,但他認為若只專注在筆墨技法,容易落入文人畫的固定模式。因此,他在《明淨》中首次嘗試以「裱紙」作為創作主體,顛覆大眾對水墨畫的傳統印象,並使用空間裝置探索當代水墨的新穎面向。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士班李欣諭認為,《明淨》用紙張當作主要媒材,讓作品空間感更為突出。「在傳統上,無論是國畫或是其他繪畫,顏料皆需不斷覆蓋於紙上,才能夠使一幅作品更趨近於完成。」陳竫虹表示,他在作品〈0〉中試圖打破此框架,反轉「墨在前、紙在後」的圖層概念。他先將濃墨塗在一張宣紙上,接著不斷疊加經剪裁或撕碎的紙,「這件作品的底墨像是紙,而上面的紙反而像墨一樣。」陳竫虹拋開作畫慣用手法,堆疊出厚度不一的紙層於水底墨上,使其底墨透出不同深淺的顏色變化,提供觀者欣賞水墨畫的新視角。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士班楊之涵觀展後,對〈0〉留下深刻印象,他說:「這件作品似乎挪用了西方圖地反轉的概念,顛倒紙墨的主客關係,是相當有趣的畫面。」 〈0〉是以濃墨作底,疊加剪裁或撕碎過的宣紙於墨上,打破以往用墨作畫的框架。 圖/陳竫虹提供陳竫虹也在創作加入書畫裝裱中「裱褙」的手法,有別以往多將紙材裱於布或絲織品上,他使用木塊襯底並黏糊宣紙。作品〈留白〉遠看像是塗上白色油漆的立體圖形,近看則是宣紙附著於表層。「我當時在思考,如果水墨畫不再是從平面中出發,而是從立體雕塑去創作,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陳竫虹解釋,他運用裱褙的方式,把潔白純粹的宣紙貼附在立體裝置上,再利用展場燈光與雕塑品凹凸不平的外觀,形成光影的漸層。 〈留白〉是陳竫虹此展第一件誕生的作品,他以擅長的裱褙技法結合木工,創作出立體雕塑。 圖/陳竫虹提供不同於展場其他作品,〈無題〉不只使用宣紙,也應用雲龍紙作為創作媒材。「雲龍紙的纖維明顯且粗糙,但宣紙卻是平整和光滑。」陳竫虹說明,在雲龍紙上疊加剪裁過後的宣紙,讓下方的雲龍紙在作品右上角露出,透過原始紙張及加工過後的兩種狀態,形塑出材質間的強烈對比。他也選擇天然糨糊作為紙張黏著劑,讓紙張達到一定厚度後自然崩裂,凸顯材質本身的美感。此外,陳竫虹刻意調整間距去堆疊紙張,使顏色接近透明的宣紙產生層次變化,強化其存在感。 〈無題〉運用雲龍紙及宣紙兩種紙材,形成材質間的對比。另外,逐漸崩解的作品邊緣,已形成不規則的線條與突起。 圖/邱昭華攝
藝文
第1786期
吳美華探女性多重身份 水墨作品散發悲傷之美
2023-11-22
【記者邱昭華綜合報導】「我長時間處在悲傷的情緒中,所以想要用畫作來舒壓。」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班在職碩士學位班的學生吳美華,18日起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德群畫廊,舉辦創作個展《探—心靈意象》,從自身經驗出發,展出13件作品,希望透過畫作抒發身為女性面臨的苦楚,展現內心脆弱的一面。 吳美華舉辦個展《探—心靈意象》,從自身的感受出發,透過畫作抒發自我,並探尋心靈意象空間。 圖/邱昭華攝吳美華使用傳統上半工筆半寫意的水墨技法,但整體作品卻帶有超現實主義和存在主義,跳脫以往國畫框架,「我以前都是畫花、鳥或山水畫居多,這次採用了中西合併的方式呈現內心的女性空間。」另外,吳美華也薄塗與暈染畫作墨線,烘托出沉重的氛圍。為了致敬超現實主義大師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吳美華在〈時間旋轉〉中使用大量時鐘和沙漏,象徵時間快速地流逝。畫面中的女性周遭延伸出許多手臂,則發想自吳美華身為妻子、母親、學生、美術老師等多重身份,藉此表達女性在不同社會角色下的辛勞,「職業婦女要同時忙工作,忙家事等等,就像千手觀音一樣。」畫作下方的紅蝴蝶則象徵著生理期,是身為女性美麗與哀愁的結合,吳美華說:「蝴蝶的生命短暫,就像青春一樣,稍縱即逝。」而一旁的眼睛則代表女性常需要背負世人眼光,在社會上步步維艱地生存。 吳美華藉由〈時間旋轉〉呈現女性的辛勞,時鐘與沙漏則表達青春飛逝的傷感。 圖/吳美華提供「我幻想給自己一雙翅膀,飛去任何地方,哪怕只離開現實生活一點點也好,我也想獲得一些自由和喘息空間。」〈悲傷羽翼〉反映了吳美華內心的悲傷和孤獨。短時間內失去父母及弟弟三位至親,吳美華一度陷入人生低潮,再加上充滿壓力的生活,讓他想以創作抒發當下的悲痛。畫中女性的身體蜷曲,披頭散髮地低著臉,背景以水墨的黑色調呈現悲傷憂鬱的氛圍,與潔白豐沛羽翼形成強烈對比。 短時間內三位至親的離開,令吳美華一度陷入人生低潮,〈悲傷羽翼〉中的雙翅是他逃離現實的幻想。 圖/吳美華提供愛好京劇的吳美華,也以知名電影《霸王別姬》作為〈華麗之下〉的靈感來源,並呼應自身境況。他透過作品呈現女性在扮演各種社會角色時,背後苦楚無從宣洩的情緒,「京劇演員在台上需要扮演好角色,但是台下的心酸卻未必有人知道。」吳美華提到,自己平時並不會輕易表現負面情緒,儘管肩負各種責任,遇到挫折也只能一再忍耐。此外,畫中展翅的貓頭鷹也有另一層意義,吳美華說:「我白天都在忙,到了晚上才會像貓頭鷹,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去思考和整理一些內心的想法。」 〈華麗之下〉除了京劇演員及貓頭鷹外,吳美華也在左下角畫上被囚禁在鳥籠裡的玫瑰,象徵著婚姻的拘束。 圖/吳美華提供曾指導吳美華的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教授陳炳宏,也親自蒞臨現場欣賞作品,他觀察到展品使用許多物件或非人元素,來象徵潛意識的女性自我。而觀眾何淑貞則表示自己身為女性,在觀展後也有所共鳴,「我喜歡創作者從傳統的風格慢慢找到自己的風格,並把個人內心想法呈現出來。」
藝文
第1784期
文墨交織詮釋古典藝術 蔡長煌以詩畫致敬溥心畬
焦點
2023-11-01
【記者張雅媜台北報導】皎潔月色下,白雪覆蓋千山萬壑,純淨潔白的天地,映出白鹿冰清玉潔的心志。今年正逢書畫一代宗師溥心畬逝世一甲子,異雲書屋於10月28日舉辦《仰西山——致敬溥心畬展》,邀請四位當代藝術家共同策展,致敬溥心畬在臺灣書畫領域的成就。其中,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生蔡長煌,承襲溥心畬「想要學畫,得先讀書,而後習字,畫是末後所自能」之精神,將其水墨創作融入豐富國學學識,以自身對古典藝術的詮釋,表達對溥心畬的景仰。 蔡長煌以水墨畫及詩詞創作致敬溥心畬,作品10月28日起在異雲書屋展出。 圖/張雅媜攝在作品〈七猿圖〉中,由於蔡長煌與溥心畬同屬猴,又謹記溥心畬在《寒玉堂論畫》中提到「古人以猿鶴為君子」,因此他選擇以猿猴作為主角,除了象徵君子,也隱喻為北斗七星。他提到,道教星命觀念中,星斗與人的命數息息相關,而北斗實有九顆星,其中左輔右弼隱而不顯,民間傳言若能從夜空中找出這兩顆星,則能長壽。因此,蔡長煌將九隻猿猴以斗杓的形狀排列,並隱藏其中兩隻,「希望觀者閱讀畫作時能像數北斗七星一樣,數出第八隻、第九隻,就能得到庇佑。」 溥心畬曾提到一幅好的畫作要有題詩,因此蔡長煌都會在畫旁用書法寫上一段詩詞。 圖/張雅媜攝除了致敬溥心畬,蔡長煌也嘗試將現代文學融入於古典藝術中。袖珍長卷作品〈我與我〉命名自辛棄疾〈賀新郎・用前韻再賦〉中一句「我與我,周旋久」,表達出凝視自身的心境與感受。蔡長煌在一次與朋友交談過程中,受周夢蝶〈孤獨國〉啟發,認為詩首兩句「昨夜,我又夢見我,赤裸裸地趺坐在負雪的山峰上」與自身心境相似,故以此詩意作畫。《典藏・古美術》總編輯藍玉琦說:「以現代詩結合古典山水畫,是一種巧妙且有趣的安排。」 蔡長煌對照〈孤獨國〉詩中情景與氛圍,以自己對詩意的詮釋,繪出袖珍長卷〈我與我〉。 圖/張雅媜攝〈我與我〉以溥心畬著名畫作〈江山積雪圖〉為構圖基礎,引入莊周夢蝶典故,畫出蔡長煌將自己化身白鹿、與自我對話的夢境。他拿掉原畫中樓閣元素,改加入一點紅花在畫作邊緣,形塑出渺無人煙,寂靜而有一絲生機的意境。他選擇白鹿作自己的化身,則是取自佛教中的古典意涵。他表示,「趺坐」有佛教禪意,九色鹿在敦煌壁畫中是白色的,白色蘊含著無限生機,而動物不著衣裝,亦能展現出一種赤裸而真誠的感覺。而畫中白鹿佇於山間,也展現佛教「獨坐大雄峰」,以己為至尊的心境。 莊周夢蝶的典故中,莊子在夢裡幻化為蝴蝶遨遊天際。蔡長煌取其情境,將自己化作白鹿,昂首在山澗中。 圖/張雅媜攝蔡長煌也以回文詩作品〈冬〉與周夢蝶〈孤獨國〉對話,他說:「就像我和周夢蝶共賞相同雪景,他用現代的語法、我用古典詩作,抒發各自的所思所感。」他以溥心畬常用的寫作手法,將文字排列成圈,呈現回文詩迴環復沓的特色。觀者若以順時鐘閱讀,能見由天至地、由鹿至人的景物變化;以逆時鐘方向觀賞,則是透過近鄉情怯的旅人視角,在逐漸開闊的視野中,感受從孤獨到自覺獨有光潔性情的情感昇華。蔡長煌說:「像是讀者隨著自己的步伐,一字、一字被引領,進入詩的不同情境。」 蔡長煌喜愛明月高潔的形象,因此在作品〈冬〉,效仿溥心畬將文字成圈排列,形似圓扇、也似一輪明月,以呼應其詩意。 圖/張雅媜攝「這個世代有很多細膩的東西容易被忽略,希望它們可以被展現出來。」蔡長煌認為書法是從心裡發出的聲音,如同心中流瀉出的線條,而詩、畫也是這樣的藝術。收藏家楊思勝曾以「平生同日起,百世共時遊」稱頌蔡長煌與溥心畬穿越時空的精神交會。保利香港現當代藝術部門總監林亞偉也對其作品給予肯定,「他借鑒溥老,也將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
藝文
第1782期
傳統技法揉合現代元素 吳宥萱描繪女性所思所想
2023-10-19
【記者黎昕俞台北報導】「我藉由我作品裡的女性去說我想說的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吳宥萱舉辦個展《她說——來自女性靈魂的話語》,結合水墨和膠彩的繪畫手法,呈現出女性「自由與堅毅」的樣貌。展覽於7日起在金車文藝中心臺北南京館展出。吳宥萱擅長以工筆人物技法,細膩地描述人物的外觀,並搭配膠彩畫礦物原料,在畫面中進行多次的薄塗和疊加色彩,使畫作呈現出輕柔的氛圍。吳宥萱畫筆下女性人物的堅毅感則是來自細部的描繪,他說:「我其實會專注在畫人物的表情,因為我覺得表現人物內在情緒是我創作的一大主軸。」此外,吳宥萱也嘗試在畫作裡納入當代元素,讓人物的衣著或姿勢跳脫傳統畫中女性既有印象,藉此回應展覽中他認為的女性自由。 〈羈絆〉為吳宥萱首次嘗試畫出背景的作品,描述一對姐妹互動的過程。 圖/王仲平攝以往習慣以單一顏色渲染畫作背景的吳宥萱,首次在作品〈羈絆〉嘗試畫出實景。畫作背景取材自吳宥萱日式建築風格的老家,並描繪出一對姐妹坐在和室前,姊姊細心幫妹妹綁髮的互動過程。此外,吳宥萱也首次在畫中結合植物的意象,他補充道:「以前的水墨畫作品的植物有其意涵,蘭花原代表兄弟之情,但是我在這幅畫裡把它解釋成是姐妹情誼。」 本身對歷史跟建築文化有興趣的吳宥萱,進一步在作品〈波瀾〉和〈寧和之下〉更加雕琢背景的描繪。作為同時創作的對話系列作品,〈波瀾〉描繪在疫情之下人們無法自由出入的限制,原本用來防禦小偷的鐵窗花,在畫中被吳宥萱轉譯為拘束人們自由的象徵,他說:「在疫情時期來看,它好像變成把我們困住的牢籠。」〈寧和之下〉的背景則是取自基隆老宅,門上顛倒的福字代表「福到」,吳宥萱也進一步思考鐵窗和屋內人們心境的關係,他說:「你可以從外面的鐵窗花了解屋子裡面的人的心境,以及他們的心願。」 〈蜜糖毒藥〉背景的窗紋由吳宥萱自行設計,以四葉草為主角,象徵健康和幸福的四葉草作為窗戶花紋的圖樣。 圖/朱淇宏攝作品〈蜜糖毒藥〉是吳宥萱首次嘗試使用絹作為媒材,因為絹的特性,讓作品的顏色更飽和輪廓也更為立體。同時,他也第一次嘗試自行設計背景,以象徵健康和幸福的四葉草作為窗戶花紋的圖樣。前景則呈現出現代社會依賴保健食品的現象,女子將各類藥品放進糖果罐裡,和背景的意象形成對比。而吳宥萱對於生死的看法,也體現在作品〈輪迴:Rebirth〉中,他將蛾的生命歷程融入至背景的窗紋,並讓畫中的女人倒臥在地上旁觀。他補充說明:「我沒有讓裡面的女人干預,是因為他干預也沒有用,生命還是會死亡。」 吳宥萱將〈輪迴:Rebirth〉蛾的生命歷程融入至背景的窗紋,並讓畫中的女人倒臥在地上旁觀,呈現人類無法干預死亡的隱喻。 圖/朱淇宏攝觀眾紀少淵認為,吳宥萱使用水墨及膠彩,精準描繪出女性脆弱和纖細的一面,也透過描繪女性的形象去訴說生死、家人等議題。觀眾朱小姐(化名)則表示吳宥萱納入老舊建築元素的作品,令自己想起小時候的回憶,讓他相當有共鳴。
藝文
第1774期
植物融動物特徵 陳姿妤創「模組畫」映自我潛意識
2022-12-07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陳姿妤為大家介紹作品〈腦袋長草〉。 圖/詹晶雅攝【記者詹晶雅台北報導】色彩淡雅的水墨畫圍繞展場四周,畫中的植物隱約顯露動物特徵。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陳姿妤舉辦《植物模組建構》個展,運用水墨結合模組(註一)的概念,重新審視理性意識下真實的自我狀態。展覽於3日至28日在99度藝術中心展出。註一:模組帶有變形與組合的概念,源自電子、機器與軟體等領域,用於組成完整功能的系統、裝置或程式。模組的概念源自理工領域,被陳姿妤應用到藝術領域,表達可隨意變形、組合與修改的創作手法,經模組化的植物皆展露一部分動物特徵。他表示,母親的躁鬱症不斷影響他的性格與人生,讓陳姿妤覺得不輕易展露情緒才能成為正常人,因此,他以不具情感的植物作為創作主題,藉此隱藏自身情緒。隨著陳姿妤開始接觸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後,他了解到,若長期以理性意識壓抑感性的潛意識,則可能導致心靈失去健康。陳姿妤表示,「我畫植物是理性意識使然,而被理性意識占據導致身心失衡的我,透過創作試圖找回潛意識。」 作品〈兩棲擬態〉,以不同質感的畫紙,代表水平面上下兩個世界,展現植物與動物的分界。 圖/詹晶雅攝一株淡綠的草浮於水面,水面下是黑白的海底世界,海底中充滿各種奇形怪狀的水生動物。在〈兩棲擬態〉中,陳姿妤選用較為光滑的原色楮皮(註二)代表陸地,並以紅花青絲雲龍紙(註三)代表海洋,而紙上的花瓣與纖維則用以模擬微生物。整幅畫作約有4/5為海底的範疇,陳姿妤解釋,由於過去長期夢到與水相關的畫面,歷經諮商以及藝術治療等課程後,他了解水意味內心深處的恐懼,因此,陳姿妤嘗試藉創作轉念或消化恐懼。註二:原色楮皮為具有宣紙手感及溫潤觸感的白色畫紙。註三:紅花青絲雲龍紙為一種帶有花瓣與纖維絲條感的畫紙。 作品〈剖露真心〉,以傳統水墨筆法,展現理性的植物也具「偽裝」性質,呼應陳姿妤自身的內在世界。 圖/陳姿妤提供水墨畫〈剖露真心〉中,一截被剖開的樹幹露出形似動物的肉塊、血管組織與凝固的樹液。陳姿妤說明,樹幹以表層樹皮隱藏內在世界,展現「偽裝」的性質,如同他以理性的植物為繪畫主題,不過在潛意識的影響下,仍會畫出感性的動物特徵,「描繪肉體的組織感,可以使感性的潛意識有個表達窗口,反應最真實的自我。」陳姿妤說。 《植物模組建構》的展場環境,呈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陳姿妤碩班以來的作品。 圖/詹晶雅攝觀眾許嬋貞提到,「以前我覺得傳統的水墨畫就是山、水、鳥,但他(陳姿妤)用(模組)的創作方式,令人耳目一新。」陳姿妤的親友許淑貴則分享,相較於陳姿妤大學時期的作品,給人一種搖擺、迷惘的感覺,本次展覽的畫作讓他感受到陳姿妤下筆時的肯定以及對未來的方向,「我覺得他(陳姿妤)已經願意去面對恐懼,真正的成長是你完全接受自己的樣子,不管好壞。」他說。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陳姿妤為大家介紹作品〈溶生狀態 2.0〉。 圖/詹晶雅攝
藝文
第1774期
負面情緒入畫 《隱形的滿溢》以水墨映内心感受
2022-12-07
東海大學美術系學生林芷儀舉辦展覽《隱形的滿溢》,該展展出多幅水墨畫作。 圖/林玟君攝【記者林玟君台中報導】「在畫布上一層一層刷上水墨顏料的過程,就像層層拆解自己的情緒一般。」東海大學美術系學生林芷儀於11月28日到12月2日在東海大學A+藝術空間舉辦展覽《隱形的滿溢》,展出以「情緒」為主軸的水墨畫作品,並分為人物、動物以及植物三個系列,表達自我面對情緒時的抒發與處理。「當負面情緒幾乎要崩潰,我還是努力不要去影響他人。」林芷儀認為,唯有自己才能處理自身的情緒,當他在情緒滿溢時,他以作畫的方式抒發當下的感受,並試圖在他人面前隱藏起來,因此他將展覽命名為《隱形的滿溢》。而林芷儀之所以採用水墨的手法完成作品是因為水墨的顏色需經由層層堆疊才能達到飽和,這個過程能讓他分析當下的情緒,他解釋,「看著顏色越來越深,情緒慢慢達到滿溢的狀態,我覺得很舒服。」 〈依靠〉裡的兩個人物皆為同一人,他們冷淡戒備的眼神仿若在自身與他人之間畫出一條界線,意圖呈現在面對負面情緒時,最終能夠解決的只有自己。 圖/林玟君攝林芷儀的原生家庭並不和睦,長期積累的負面情緒促使他畫下〈關·聯〉。他說明,「如果你真的要切割,你只能把你身上所有的血抽乾,可是你也沒辦法這樣對吧?」因為無法在現實中與家人斷絕血緣關係,所以他試圖作畫來抒發內心的想法。觀眾何先生說:「在互相糾纏且雜亂的血管裡,他可能有很多的負面想法想抒發,但看完這幅畫內心又有一種莫名的壓抑。」 〈血緣關係〉將畫作中人物的血管抽離,人臉低飽和度的水墨色彩,表現出切割血緣關係當下面部的蒼白與無力感。 圖/林玟君攝林芷儀也在《恐懼與慾望之物》系列作品中結合具有侵略性的動植物如捕蠅草、虎頭蜂、螃蟹等來表達自身情緒。其中一幅無題作品將人的身軀以扭曲的姿態被食肉植物吞食,模擬自身被負面情緒吞噬的狀態,「我覺得我很像呼吸不過來,就只能被那種情緒牽著鼻子走。」他說。 《恐懼與慾望之物》系列作品中,東海大學美術系學生林芷儀結合具備侵略性的食肉植物完成創作。左圖中的植物為豬籠草,藉由人物糾纏扭曲的身體,表現被情緒吞噬當下的無奈與不情願。 圖/林玟君攝「當他(情緒)很滿的時候,你會覺得這身體不是自己的,靈魂跟身體好像是抽離開的。」另一幅無題作品將虎頭蜂的頭與翅膀分離,表現情緒滿溢時的身心狀態,但他將虎頭蜂腳的末端改畫成一雙食指互相勾住的手,表示自己意圖保留一絲理性,他補充,「我想努力保持清醒,即使可能成效不大,我還是盡些微的努力。」觀眾何先生說:「過去想表達我的情緒時,我會很有條理地講出來,但是今天看到他(林芷儀)的作品,我會想試著接受與自己不一樣的消化情緒的方式。」在細緻堆疊出的水墨深淺紋路中,林芷儀透過作品,重新去梳理自我的思緒,並嘗試去調整自己面對負面情緒時的狀態。林芷儀友人謝綺文分享,「她用身體的語言與動植物的結合,傳達出對生命的渴望和無助等情緒感受,回歸自然視角重新觀看自己。」
藝文
第1771期
還原未被定義的「她」 盧芛反思藝術中的女性自主權
2022-11-16
【記者古宇恩高雄報導】以不同紙質展現肌膚質地,透過水墨勾勒女性容貌。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學生盧芛,入選本屆高雄漾藝術博覽會藝術新銳區,展出一系列以傳統水墨結合剪影、絹印(註)等技法的作品,探討女性在藝術中的主體性。展覽於11至13日在駁二藝術特區蓬萊區B4倉庫展出。註:絹印是一種孔版印刷,藉由印製壓力讓墨穿過孔洞所呈現的平面印刷技法。 〈聖母花園〉結合中西方母神形象,並將背後的花紋透過日常植物代換,傳達女性最原始的樣態。 圖/古宇恩攝聖母矗立畫面中央,植物剪影四圍環繞。〈聖母花園〉參照中世紀以聖母和獨角獸為主軸的掛毯畫作,原作中花園象徵母神所處的精神世界。盧芛將掛毯畫中的千花紋抽換成台灣常見的植物,他認為這些花草雖遍布在生活中,卻難以被人記憶。藝術家將對植物的觀察延伸到家中女性長輩,「好像他們做了很多事情,但沒有人記得他們。」他說。盧芛透過剪影的手法讓植物的圖像留白,給予觀者自行思考其背後樣貌的空間。中央的母神則融合西方基督宗教藝術中的聖母及東方漢代繪畫中宇宙女神西王母的形象,以暈染手法抹除主體與背景間的隔閡,來降低女神的神格,表現原始女性尚未被加諸任何定義的狀態。 〈牽著她的獨角獸〉將獨角獸的角淡化,抹去陽性特徵,強調母神與獨角獸的互動性。 圖/古宇恩攝展場左側的〈牽著她的獨角獸〉與〈聖母花園〉取材自相同的文本,並以聖母與獨角獸為主角。盧芛表示獨角獸在藝術中有陽性的意涵,此作中他將獸角淡化,轉移觀者在世俗定義下的目光焦點,試圖去除兩者被普世價值定義的角色。〈花紋空間的獨角獸〉將獸角和獸身分開,前者融入絹印的光環塑造成如套圈遊戲的畫面,母神雖未呈現在作品中,卻彷彿遊戲中的玩家,展現女性的主動性。在獸身部分,盧芛則以傳統水墨中獸馬的形象為基底,加入許多女性化的裝飾,如耳環、項鍊等,翻轉觀者對事物的刻板印象。觀展民眾高耀宏認同經驗會左右人對於事物的界定,「藝術家的作品讓觀者可以滲透其中,去想像經驗外的可能性。」他說。 〈聖母花園〉結合中西方母神形象,並將背後的花紋透過日常植物代換,傳達女性最原始的樣態。 圖/古宇恩攝盧芛表示,這系列創作的契機主要是因為過去在研讀藝術史時,發現極少有女性藝術家的名字被留存,特別在中國水墨藝術史中,女性藝術家會以男性附屬品或無名氏的名義被記錄,即便留下名字,也大多是因為其名妓的身份。「在畫水墨時會有點焦慮,我不知道怎麼去理解我自己的角色。」盧芛說,因此,他想要透過創作來找回女性在藝術中的主體性。尤其懷孕進而成為母親的經驗,更驅使他重新思考女性對創作、自身的意義。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學生盧芛,透過水墨的性質結合自身經驗及對於藝術史的觀察,反思女性在藝術中的主體性。 圖/古宇恩攝銷售經理陳佳佩表示,盧芛是個很用功的藝術家,他不僅會研究傳統歷史,也會將不同文化下的藝術進行對照,「畫的雖然是最傳統的水墨,卻將世界和自身經歷融入,讓畫作多了屬於盧芛的印記。」
藝文
第1761期
水墨仿製鏽蝕青銅 劉威成喻社會型塑人性
2021-12-22
【記者顏婕儒綜合報導】一個個空罐以水墨層層疊加,仿造出各種顏色的青銅鏽蝕感。剛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的劉威成舉辦創作個展《掩埋,然後鏽蝕》,刻畫人與社會環境相互影響後,呈現出的不同面貌。展覽於19日起在台北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展出。 《掩埋,然後鏽蝕》暗喻人如同青銅,與環境相互影響後,將呈現出不同的樣貌。 圖/顏婕儒攝展覽主視覺系列作品〈青銅囊〉中的人物和動物,神情歡愉地被像是羽絨衣造型的外衣包覆。劉威成說明,青銅最外層的專有名詞其實為「皮殼」,不過他認為保護在人們外層的材質,應該是柔軟且具變動性的,他說:「我們面對社會其實一直在隱藏自己、修飾自己,讓我們自己不要這麼赤裸裸地面對大家。」因此他在創作時,將太空衣、毛皮、氣球等樣貌畫成青銅的質感,並取名為青銅囊。 〈青銅囊〉系列作品中,創作者劉威成以青銅質感的柔軟外衣,象徵著人們在面對大眾時的保護層。 圖/劉威成提供一般大眾熟知的青銅器為青綠色,不過其實青銅會根據掩埋的土壤濕度、溫度、以及不同的成分,再氧化出各種顏色,劉威成說:「我覺得這跟我們人也很像,一個環境給我們每個人的塑造其實是很大的。」他補充,從出生那一刻起,人在每個階段都會受到各種環境的影響,就如同青銅掩埋、鏽蝕的過程,最後形成各自獨特的樣貌。 創作者劉威成仔細地向觀展民眾講解作品中的細節,以及其中蘊含的意義。 圖/顏婕儒攝除了平面作品,展覽另有以現成物堆疊出的半立體以及立體作品。劉威成先以易開罐作為打底,接著以顏料擬造出青銅鏽蝕的質地,再利用樹脂土與石粉黏土翻模,添加各式物件及花樣於空罐上。觀展民眾賴子桓認為,作品層層堆疊中充滿著創作者的人生經歷,「應該都是一些比較有趣的小事情,想要把它挖出來。」 創作者劉威成以空罐打底,一層層疊加上各色的水墨,仿造出青銅鏽蝕感。 圖/顏婕儒攝劉威成期許,觀眾不一定需要理解其中的理念才能看懂,他說:「我希望他看到我的畫覺得很好玩,或是很有趣,然後他自己可以有一些想像。」因此,他以磁吸的方式,在作品中增加可活動的物件,增添滑稽與可愛感。觀展民眾王仕凱也表示,仔細去看就能發現作品中藏有許多的小巧思,「有一些小朋友也會很喜歡的那種可愛的氛圍,各種年齡層都值得來看。」 創作者劉威成以風獅爺的形象搭配上滑稽吐舌,讓作品在神聖莊嚴中增添風趣。 圖/顏婕儒攝劉威成更透露,在創作過程中,成品都會一次比一次更接近他心中所想像的樣貌,「每次當我覺得這個東西好像走到底的時候,就會有一些新的嘗試讓我覺得很棒。」因此,他未來也將持續以青銅元素創作,不過他表示,要如何在細膩與趣味中達成平衡是一大考驗,「因為我覺得有時候有趣的東西在精緻度上會有一些衰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