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歸國學子分享留學經驗 「菁培二十」培育本土藝設人才
生活
第1798期
歸國學子分享留學經驗 「菁培二十」培育本土藝設人才
2024-11-08
【記者陳樂怡台北報導】教育部主辦的2024菁培返國學員年度成果展,於10月23日至27日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隆重展出。今年的主題為「菁培二十首部曲 造浪者」,寄望所有參與計畫的學子能為業界注入活力、激盪出新意。「希望學生把最新的學習經驗帶回台灣,就像一滴水滴引到一個水面,就會變成海浪,可能會造成更多影響。」計畫負責人之一的林友淳說。 一進入展覽,繽紛的色彩映入眼簾,許多前衛的藝術作品整齊擺放於展區的小攤位。這次的展覽共有五大設計展區,分別為數位動畫組、視覺傳達設計組、產品設計組、建築與景觀設計組以及時尚設計組。其中,曾到美國創意設計學院交換的國立成功大學學生吳宣宜,透過3D列印白色小圓形,並細心將圓點圍繞黏貼到自製的水藍色高跟鞋上。她用工藝技術結合成的鞋履,吸引了不少民眾停下腳步觀賞。 「希望可以刺激學生,將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學子帶到國際交流。」林友淳提到計畫的目的時分享。這項計畫由教育部全額資助,讓學生到海外培訓一年,以培育設計產業的人才,並拓展他們的國際視野。成果展邀請了這群歸國學子分享經驗,其中「從臺灣出發 航向異國的設計之路」主題講座,講述他們到異鄉學習的體驗,吸引眾多民眾參與。吳宣宜在講座中坦言,比起作品,留學更多的是心態上的轉換。他分享留學前的自己,常會陷入只適合設計的框架,但現在他不會為此而設限。 活動吸引了設計領域的同儕和業界人士聞名而來。來自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學生張宥羚表示,展覽讓她了解海外大學的教學方式,也更加堅定參與下次計畫的決心。這次的展覽不僅有學生,設計師也同樣前來觀展,其中一個作品重新設計韓國報復電影片頭,讓菁培計畫的評審、平面設計師何庭安印象深刻。「這個作品在保留原本亞洲風格的同時,又融入了歐美的美學」他說到。 「在美國,教授採用鼓勵式教育,這讓學生發現自身亮點,從而知道自身的優勢。」曾到美國南加州大學留學的陳幸慧分享。這群海歸學生對於能到外國留學,體驗不一樣的環境,得到更廣闊的心境。曾到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留學的建築組學生吳紀東說:「外國教授和學生的觀念會更開放、更能接納意見,所以我覺得這其實算是一個小衝擊,也是我感到與台灣較大的區別。」他期許這次的計畫能讓更多與他一樣的學弟妹,參與體驗教學上的文化差異。
複合媒材描摹回憶場域 謝志康試圖探尋「家」的意義
藝文
第1795期
複合媒材描摹回憶場域 謝志康試圖探尋「家」的意義
2024-10-04
【記者邱雅郁台北報導】 「對我而言,『家』承載著表達自我、保存記憶及提供庇護的功能。」出生於馬來西亞的謝志康,今年畢業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班。9月28日起於金車文藝中心台灣南京館舉辦個展《家-物》。謝志康過往以社會寫實風格為主題,疫情後使他開始思考「家」的意義,藉由展現自己、空間與物件三者的關係,勾勒出他的生活碎片。 謝志康兒時家人工作忙碌,與他們相處的時間很少,而在離開家後,獨自居住的生活,讓他感覺更像是自己與空間相處。因此他的作品多以對「空間」的描繪作為創作主題。與展覽同名的作品〈家-物〉是謝志康首次採用現成物創作,以母親從馬來西亞寄來台灣的感冒藥為媒材,在等比例放大的藥盒平面圖上繪出印象中馬來西亞的家中格局。疫情至今,未曾回家的謝志康以象徵母親關愛的藥盒,呈現他與家人之間的聯繫。 身為留學生,在外租屋使謝志康經常需要搬家,「遊牧式生活」是他在台灣留學的寫照。疫情這段時期凸顯空間與他的連結,促使他重新思考「家」的定義。他說:「只要有我存在的地方,那裡就是家。」在作品〈家與家〉中,畫面左右兩方分別代表馬來西亞的家與台灣的家,左方拼貼畫布,將地板延伸出畫框外凸顯家的碩大,缺少生活物件的空間代表在家中的壓抑。位於中間、佈滿各式家具的窄小房間則是謝志康在台灣的家。他回憶起小時候,父母親很嚴格也相當忙碌,家人希望他讀書而他卻只想要畫畫,使他感受到在馬來西亞無法創作的不自由。作品利用空間大小、陳設多寡的對比,傳達出儘管馬來西亞的家再大,他卻是受約束的,而台灣的家雖小,他卻在其中感到自由與愉悅。同樣在外租屋的觀眾綠豆(化名)說:「遊牧式生活讓我產生強烈的共鳴。」 對謝志康而言,所有物件都是富生命力的,超現實的強烈色彩是他表現鮮活物件的方式。雖然謝志康的畫作缺乏人物,但他認為透過物件便足以描述所有者的特質與生活痕跡,使觀者能感受到人的存在。作品〈那時候〉便以12張圖代表一年12個月,重覆著同樣的空間,卻包裹上不同鮮豔色彩。謝志康回憶起,畫中吧台是小時候因成績不好被爸爸訓斥的地方,吧台上頭的書籍,則象徵爸爸與學業。右下角不同顏色的色鉛筆隱喻著想畫畫的他。他試著透過繽紛的色彩將回憶包裹起來,以保鮮膜拓印降低深色吧台在畫中的存在度,卻沒想到在完成後代表著童年陰影的吧台卻仍突出,彷彿回憶永遠是他的一部分。 從學生時期到進社會工作,隨著心境的轉變,謝志康表示,未來將會繼續以「家」為主題,「前期作品較注重感性,現在的我會先揉合理性去構圖後才創作。」金車文藝中心策展企劃李思廷說:「謝志康的觀察敏銳、心思細膩,透過不同階段的融合與轉換,期待看到他以後的作品。」謝志康更提到未來將嘗試申請駐村計畫,體驗不同形式的「家」。
大馬選舉在即 青年自組團隊助在台選民海外投票
國際
影音
第1771期
大馬選舉在即 青年自組團隊助在台選民海外投票
2022-11-17
【記者戴婧雯、林玟君、詹晶雅台北報導】馬來西亞(以下簡稱大馬)正在進行第15屆國會大選,雖然在海外的大馬選民無法回國,但仍可透過郵寄的方式在海外投票。在台的大馬青年組成「JOM UNDI GE-15」團隊,自發性統一回收在台選票,推出一系列懶人包、說明會等,並與馬來西亞旅台同學會合作,幫助海外選民落實投票權利。民眾要先到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SPR)網站上登記,登記後選民們會陸續收到SPR寄來的選票。填好投票資料並密封後,選民可以自行快遞寄回大馬,或是交給團隊志工帶回國內,把選票送回各個行政區完成投票。「我覺得我們有必要去為自己發聲,如果你要做到為大家發聲的話,你就要做那其中的媒介,就是做這個郵寄選票的行動。」JOM UNDI GE-15團隊志工黃啟維說道。SPR在7號寄出選票,志工從11號開始回收,但截至收票日的第三天,全台卻只收到16張票,在其他國家也遇到相同問題。團隊了解後發現,有大量選票還滯留在大馬國內,導致目前約有97%的在台選民尚未收到選票,恐怕無法在選舉投票日19號前,將選票送回大馬。JOM UNDI GE-15召集人馮家樂說:「選委會把全部選票寄出後,到現在已經7天的時間,而在提出這些問題時,SPR一直都沒有做回應,所以我們覺得需要更大的力量,更大的一些施壓。」於是,JOM UNDI GE-15向SPR提出請願書,希望當局能夠重視並馬上解決問題。對照目前世界主流的海外投票方式,是由國家的選務組織,在全球各地設置「定點投票站」,投票和開票都可以在當地完成。相較於郵寄選票,投票流程更加簡單、便利,也可以降低選票運送過程中丟失,或是經有心人士塗改的風險。大馬海外選民陳佳瑜表示,「人肉送票可能存在一些風險,對於投票的人來說會覺得沒有安全感,但是如果在大使館進行投票的話,會覺得比較受到保障。」學生們自發組成JOM UNDI GE-15團隊,帶動海外選民更積極參與選舉活動。旅居海外,也有投票的權力,希望政府單位能更重視選民權益,給予協助,讓未來的海外投票更加順利。
財源銳減、人才流失 疫情下澳洲高教的雙重危機
國際
第1730期
財源銳減、人才流失 疫情下澳洲高教的雙重危機
2020-10-01
【記者黑立安綜合報導】校園空蕩蕩,四處不見學生,只有「保持社交距離」標語,充斥整個校園。這是澳洲大學的現況。從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澳洲逐漸加劇以來,許多留學生紛紛返回母國,造成澳洲大學財政及人才缺口。根據《世紀報(The Age)》報導,維多利亞州36所私立學校校長因此聯名寫信給政府,希望在澳洲疫情趨緩的情況下,開放留學生返回澳洲。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UNSW)校園,由於現已轉為線上上課,因此校園內空無一人。 圖/安卓雅.詹提供根據澳洲聯邦政府截至9月13日的統計,目前有高達10萬7363名留學生在境外無法返回澳洲。而澳洲主要的科學研究由留學生進行,加上疫情帶來的衝擊可能導致研究經費短缺,可能影響澳洲大學在國際高等教育逐漸上升的排名,以及國際聲譽,成為隱形成本。澳洲大學組織(Universities Australia, UA)執行長卡特里奧娜.傑克森(Catriona Jackson)提到,目前有新台幣676億元的研究發展基金陷入危殆,因此強烈呼籲政府制定相關政策,因應疫情對大學財政造成的短、中、長期影響。否則造成的影響不只是金錢,同時將帶來澳洲的智慧財產損失。 澳洲雪梨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USYD),為澳洲知名的研究型大學,然而肺炎疫情可能導致研究經費短缺。 圖/潔思敏.蔡提供為回應大學方的訴求,澳洲教育部正初擬將把西元2024年到2025年的部分經費提前劃撥,以支援研究經費。然而大學方面認為此舉間接增加未來的負擔,希望政府能以新資金的挹注取代此方案。澳洲大學組織溝通顧問大衛.羅斯(David Rose)則回應,目前該組織尚未接到政府正式通知,一切需等待下週的政府預算公布才有更清楚的方向。 澳洲大學上課情形,為防範肺炎疫情,現已全數轉為線上上課。 圖/吉妮.邱提供由於澳洲146萬大學生中就有高達44萬名是留學生,學生的流失使澳洲面臨高達約新台幣1兆4萬元的損失。在雪梨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USYD)就讀專案管理學士主修資訊系統的沈家維認為,澳洲是典型的移民國家結構,只靠本地人的消費撐不起澳洲的經濟結構。留學生又是經濟能力最強的一股力道,少了留學生的經濟消費,無疑是雪上加霜。疫情的出現使澳洲大學產生財政黑洞,迫使澳洲大學大舉裁員將近1萬1000人。無法返澳的留學生、於昆士蘭科技大學(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QUT)數位媒體系就讀的陳雨昊難掩無奈的心情,他表示,在台灣無法使用昆士蘭科技大學提供的教學資源;而自己雖然想返回澳洲,卻又受限澳洲鎖國政策無法如願。他呼籲澳洲政府考量到疫情逐漸趨緩,盡快開放留學生返回澳洲。    
【大選企畫】推留學補助 韓政見可行性存疑
校園
第1718期
【大選企畫】推留學補助 韓政見可行性存疑
2019-12-19
【記者姜期儒綜合報導】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為搶攻青年票,5日於「青聽我們說——2020總統大選青年論壇」中再次強調補助青年出國的政見。韓國瑜表示,若未來順利當選,政府將補助大學生及碩士生免費出國交換一年,並說:「這個預算會比較龐大,但政府不貪污、不亂搞,錢一定夠。」此話一出,便引起青年對其經費來源、補助資格的質疑與討論。近年大專校院學生出國交換人數逐年攀升,根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本國學生出國進修交流」統計資料,104學年度共有1萬420位大專校院學生出國交換,105學年度有1萬3071人,106學年度有1萬5603人。大專校院總人數雖逐年下滑,但每年出國交換的學生數卻不降反增,顯示大學生走向國際已成為一個時代趨勢。根據本報《總統大選企畫》民調蒐集的1166份有效之大學生及研究生意見中,有67.2%的學生認為於就學期間出國交換經驗是重要的,而認為不重要的僅佔4.5%。東海大學財務金融系學生郭乃華覺得出國可以培養自己的國際觀,了解世界的發展走向,待在國內只會讓同溫層越來越厚。然而,對交換經驗保持中立態度的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學生薛惟中表示,並非所有科系的大學生都需要出國經驗才有辦法面對社會,且比起出國交換,他指出大學生比較需要認識本土、關懷在地。韓國瑜的補助青年出國政見預估花費約500億,約為現行補助12億的40倍,雖立意良善,但經費來源也成為大學生關注的問題。薛惟中提到,以韓國瑜先前市長選舉政見大多跳票的前提下,他希望韓國瑜將經費來源說明清楚,才能讓人信服。政大法律學系學生吳文玎則主張不應該全面性的補助,應該針對有需求的學生,並檢討現行的補助制度才是較務實的做法。目前教育部為鼓勵國內公私立大專校院選送優秀學生赴國外大專校院研修,自民國96年起開辦「學海計畫」。其中包含選送優秀大專校院學生出國交換的「學海飛颺」,以及清寒優秀生專屬的「學海惜珠」,期盼提升青年的國際移動力。然而,即便大學生出國交換的比例逐年上升,但現今國家提供的公費交換補助人數仍未因此增加。根據教育部「學海計畫歷年選送學生出國研修或實習人數統計表」,「學海飛颺」的補助人數從103學年度的1484人,105學年度的1037人,到107學年度的1528人,並無明顯增加趨勢,且各校每年補助人數仍在30人左右。「有些學校在下學期沒有學海補助的申請,有些學校有,希望能每間學校上下學期都有學海申請資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學生林家瑜說。由於學海計畫的申請方式是由各大專校院自訂校內審查機制,公開受理在校學生申請。之後向教育部提出審查申請,提供如選送計畫之整體目標、預期績效等資料,再由教育部決定補助的學校及補助額度,並非所有學校都能分配到補助款項。因此,各校學生申請的流程與實際獲得的補助金額存在差異。政大日本語文學系學生黃明茞表示,因為會根據申請人數調整,且每年、每個學校的狀況都不同,此制度無法事先預估學生會拿到多少補助款。逢甲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學生吳安婷也有同感,他說:「補助的差異真的有點太大,因為我遇過GPA(成績平均績點)只差0.5,補助就差8萬的現象。」吳安婷說明,逢甲大學會按照成績區間給予一定補助,因此交換生對學海計畫的補助金額並沒有太多異議,然而部分大專校院因為沒有補助金額的參考標準,恐導致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韓國瑜的補助青年出國政見雖提供實際的金錢補助,然而比起補助的多寡,學生更在乎申請資格及補助效益。「優秀只單靠成績定義感覺有點武斷。」政大社會學系學生邱郁昕認為,政大禁止班排未進前30%的學生申請學海補助並不公平,他覺得相較成績,進修企畫書的內容更能夠判斷哪些學生適宜獲得補助。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學生蔡雨潔則說:「如果能對家庭經濟狀況跟目的國家的預估花費有更全面的評估會更理想。」。他直言,臺大的做法是申請資料分數較高者優先得到獎學金資格,但這樣並沒有達到獎學金真正的目的,應該提供更多機會給相對需求較高的學生。
【總統大選青年論壇】留學補助遭質疑 韓國瑜:錢一定夠
校園
第1717期
【總統大選青年論壇】留學補助遭質疑 韓國瑜:錢一定夠
2019-12-12
【記者朱姰霖綜合報導】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5日於TICC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出席「青聽我們說—2020總統大選青年論壇」。在論壇中,韓國瑜祭出「大學生出國留學補助」、「青年創業基金」等政見,並接受青年團體以及民眾現場提問。在青年論壇第一階段「總統候選人申論」中,韓國瑜表示,為了讓台灣與國際接軌,他若當選將實施全國國小中英雙語教育。除此之外,針對大學生,韓國瑜也提出,未來學士、碩士及博士班學生,皆可申請到國外交換一年,政府將全額免費資助。「這個預算會比較龐大,但政府不貪污、不亂搞,錢一定夠。」韓國瑜說明,當政府政策是有利於國計民生,民間很多企業家、慈善團體,也會踴躍加入,因此這項政策的預算規模不會過多。 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在論壇中強調,若當選必定以樹立中華民國發展為目標、以身作則並適當用人,解決民眾的需要。 圖/朱姰霖攝不過,部分大學生認為此政見難以實施。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學生潘俊霖表示,國家沒有足夠的500億預算來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潘俊霖指出,韓國瑜不應該預設所有學生皆需出國留學,且出國留學生需要一定資格,而非一視同仁資助所有學生。而在本次新增的「現場事實查核(Live Fact Check)」(註1)環節,沃草有限公司代表指出,韓國瑜表示,民間善心人士提供約20億幫助高雄青年創業,但根據高雄市政府青年局資料,直到11月13日的捐款基金,僅有兩千多萬。對此韓國瑜回應,目前高雄市政府有3億資金,加上善心人士捐款是2300多萬,銀行投入7億5000萬,共有10億5000萬可運用。「這是個好開始,但絕對不夠。」韓國瑜解釋,他希望能募集100億成為高雄市青年創業基金,投資來幫助年輕人去大展身手。韓國瑜表示,全球已有30個政府成立國家主權基金(註2),未來當選他也會效仿他國,成立中華民國主權基金,展開全球產業布局,提供青年創業的機會。註1:為了確認總統候選人言論的正確性,青年論壇邀請沃草有限公司,於現場針對候選人即時言論,查找資料,證實該言論的正確性,避免參與民眾被錯誤言論誤導。註2:政府為了國家總體經濟的特殊目的而發起並持有的投資基金。「韓國瑜提出的青年創業基金很吸引,但是韓國瑜的作風和執行力讓人覺得沒有信服力,所以不會帶來任何的幫助,只會加深民眾對韓國瑜愛『打嘴炮』的形象。」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會會長、法律學系學生柯嘉偉,出於好奇心而出席本次青年論壇。柯嘉偉指出,韓國瑜反應快、草根性十足,且發言方式掌握不同族群的喜好,有別於一般傳統作風穩定的總統候選人特質。但柯嘉偉認為,比較蔡英文與韓國瑜兩位總統候選人的臨場回答表現,蔡英文更具體地舉例、描述事件,讓民眾信服;反之韓國瑜的言論像選舉口號,「乍聽之下很動人卻無法帶來任何效益。」台灣學生聯合會理事長、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學生陳佑維在會後評論韓國瑜的表現,他表示,韓國瑜當天提出的政策過去幾個月前就宣布了,所以學生不會有特別的反應。陳佑維指出,韓國瑜提出的政策缺乏實質數據和背景知識,單純以情感出發,讓人難以信服。
埃及總統遭爆貪污 開羅街頭掀抗議聲浪
國際
第1707期
埃及總統遭爆貪污 開羅街頭掀抗議聲浪
2019-10-02
【記者林琮恩綜合報導】9月20日起,埃及爆發自2011年推翻穆巴拉克政權(註)以來最大規模的抗議,民眾在開羅等主要城市上街示威,抗議總統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Abdel Fatah Al-Sisi)挪用公款,要求其下台。註: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Muhammad Hosni El Sayed Mubarak),1981-2011年擔任埃及總統,2011年埃及國內爆發大規模抗議,要求時任總統的穆巴拉克下台。引發此次抗爭的導火線,為埃及前軍事承包商穆罕默德・阿里(Mohamed Ali)在YouTube等社群媒體上公開爆料塞西公款私用。埃及經濟近年來持續惡化,塞西政府卻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簽下借貸協議,導致埃及生活在貧窮線下的人口比率升高,加上政府長年打壓異議份子,最終引發民怨。時至今日,示威活動持續擴張,警方在開羅市中心設置大量路障,並查看行人的手機等私人物品,多名異議人士的社群帳號也遭停用,導致人心惶惶。根據半島電視台(Aljazeera)報導,截至9月27日,已有超過2000人被捕,其中包括兩名開羅大學教授,在社群軟體推特(Twitter)上聲援抗議活動的哈珊・納法(Hassa Nafaa)和哈俄奇姆・霍斯尼(Hazem Hozny)。埃及科技大學(Misr University for Science & Technology, MUST)牙醫系學生艾卜杜・剌賀曼(Abdul Rahman)曾參與在開羅解放廣場的抗議,他表示當時抗議者中亦有不少大學生,而他則親眼目睹至少16人遭警方逮捕,「我們到那表達我們的意見,告訴塞西:『滾吧!塞西,我們不要你』、『你是獨裁者』,警方卻向我們發射催淚瓦斯。」他說。 9月20日在開羅解放廣場的抗議行動,埃及警方向示威者投擲催淚彈。  圖/艾卜杜・剌賀曼提供刺賀曼認為軍人出身的塞西不熟悉經濟,導致埃及經濟蕭條、通貨膨脹,「我們要的是能改善經濟的平民總統,不要軍人或警察政權。」他表示現在埃及許多土地、公司和政府高層職位,都被軍方控制,「應該是人民支配軍隊,但在埃及卻是軍隊支配人民,我們什麼也不能做。」他就讀的埃及科技大學校方在此次抗議中完全噤聲,許多同學雖和抗議者一樣對政權心懷不滿,卻因害怕被捕而未走上街頭。儘管如此,上街的群眾卻仍以青年為主,「成年人已經對國家失去希望,認為抗議也改變不了什麼,但年輕人如我和我的朋友還抱有一點希望,或許我們可以改變、我們可以幫忙!」刺賀曼表示。在埃及讀書的國立政治大學留學生許東溢則聽到了不同聲音,「我認識的人大部分都沒有去抗議,他們說大多數人都支持總統,只有少部分的人反對。」開羅大學(Cairo University, CU)學生穆厄塔席姆(Motasem)則說爆料者阿里「是假的、不要相信他!」,他強調埃及現在景況很好,也很安全,「就算示威者、外國勢力介入想要摧毀埃及,我們還是會永保穩定。」他說。許東溢就讀的阿合蘭語言學校(Ahlan World)師生皆拒絕談論抗爭相關話題,老師也告誡學生盡量不要外出,平時也不要討論抗議活動或政治,「抗議時出去路上都沒人,在大廣場都有武裝警車,還有警察拿著步槍監視,看起來蠻嚴重的。」許東溢說。 周末的開羅街頭氣氛陷入緊張,不時出現黑衣蒙面、疑似便衣警察的巡邏隊伍、車輛。 圖/許東溢提供埃及政府除了持續派出軍警穩定局面、煽動親政府民眾組織抗爭外,更開始在社群媒體上打壓異議份子,且多人的推特帳號遭到停用。然而刺賀曼說:「我們開始抗議本就不是為了它的結束,而是為了改變國家。」他表示雖然不知前途會如何,他們仍會持續抗爭,直到國家真正做出改變。 
新南向公費留學報考率低 學生籲教育部廣宣傳
校園
第1706期
新南向公費留學報考率低 學生籲教育部廣宣傳
2019-09-26
【記者支琬清綜合報導】因公費留學人數大幅降低,教育部日前為鼓勵公費留學,20日於《青年學生國際連結成果展》宣布降低公留報考門檻,包含外語能力檢定標準及保證人資格,也下修延期回國的條件。然公費生其中的「新南向國家公費生」認為,比起降低測驗成績,教育部更應積極宣傳,以吸引學子報名。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教育部於民國106年新增「新南向國家公費生」10名碩士名額,鼓勵學生前往東南亞國家留學。然106及107年皆僅有20人報名,其中107年就有10人獲得公留資格,錄取率高達50%,是一般錄取率的兩倍以上。 民國106、107年教育部推行「新南向」公費留學的名額一直維持10名,但因報考人數不多,錄取率是一般錄取率的兩倍以上。目前就讀泰國朱拉隆功大學(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CU )文化管理所的廖嘉君是107年錄取的「新南向」公費留學生。雖然今年外語能力檢定標準分數降低,但其測驗並不包含東南亞語言的相關測驗。對此,廖嘉君表示,此項測驗的分數降低對於計畫前往東南亞攻讀碩士的學生較無影響,因仍要繳交東南亞地區的語言檢定證書。正於北越太原科學大學(Thai Nguyen University of Sciences, TNUS)觀光系留學的徐俊文表示,政府應要求當地的語言能力。徐俊文認為公費留學報考門檻降低會吸引更多學生報考,但教育部的宣傳不足,可能使有留學意向者錯失機會。就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且計畫前往泰國的陳怡瑄同樣認為教育部的宣傳力度不夠,他也指出學校對於留學地的選擇通常會推薦學生前往歐美等地,所以選擇東南亞的學生並不多,徐俊文及陳怡瑄皆建議教育部應多加推廣,讓有興趣的學生了解留學資訊。徐俊文也補充,新南向國家的物價不高,對於想要前往海外留學但擔憂費用的學生而言,是值得前往的地區。廖嘉君說:「(公費生)一個月的補助是四萬泰銖(大約新台幣3萬6600元),扣掉生活費、房租之後,沒有發生什麼大事,其實在泰國算是充裕。」但他也指出,補助是申請後才會匯入,學費與部分生活費還是需要先自行付款。無論是否已經出國留學,廖嘉君、徐俊文及陳怡瑄皆提及,台灣對於東南亞的學歷普遍接受度不高。廖嘉君說:「就業還是比較大的問題,花了三四年讀書,回台灣之後要解釋的事情很多,比如你為什麼要去東南亞唸書,是不是成績不好等等。」徐俊文更說:「父母輩會是前往東南亞的一大阻力,會覺得你為什麼不去美國、英國之類的地方留學。」陳怡瑄也提到台灣對於東南亞的認知仍停留在過去幾年。目前,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為了讓學生更了解東南亞地區,教育部已於新課綱中,在各級學校本土語言增設東南亞語言課程。另也於技專院校中,補助開設東南亞語言的相關課程,期望扭轉大眾對於東南亞留學的刻板印象。 儘管新南向為教育部新推行的政策,但民國106、107年報名人數僅20人。
放寬留學簽證 英新政成效待議
國際
第1671期
放寬留學簽證 英新政成效待議
2017-12-27
【記者李卓朗綜合報導】英國內政部18日公布,明年將擴大放寬留學生政策,簡化國際學生申請研究生簽證的流程,並將碩士留學生簽證效期延長六個月,給予留學生更充足的時間尋找工作。西元2016年起,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和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等4所院校試行留學生放寬政策。2018到2019學年期間,數量將新增至27所大學,課程時長未超過13個月的學生,經校方審核簽證後,能延長簽證六個月。過往英國提供留學生「畢業生實習簽證」(Post-Study Work Visa),大學及以上學歷的英國留學生畢業後可停留英國求職達兩年,但2012年政策取消後,使留學生合法居留的時間大大縮短。本次雖能為留學生求職創造時間上的優勢,但未必能提供誘因。中國武漢大學學生李星河目前正在準備赴英就讀研究所,他便表示並不會偏好實施放寬政策的學校,選校主要仍考慮世界排名和科系排名。即使是就讀未列入放寬政策的學校,一般留學生仍可利用畢業後的緩衝期尋找工作機會。就讀布魯內爾大學(Brunel University)的學生陳曉欣表示,雖然畢業後不打算在當地就業,但以他的留學生簽證為例,明年5月中旬大學課程結束,簽證明年12月下旬才到期,因此,畢業後尚有半年可以留在英國。值得留意的是,雖然政策可以增加留學生求職時間,但如果學生簽證到期後才取得工作,申請工作簽證時便需要通過「居民勞動力市場測試」(Resident Labour Market Test,RLMT),但這讓取得工作簽證的難度增加不少。曾在英國就讀大學和研究所的蘭小姐表示,畢業後雖然得到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機會,但由於當時學生簽證到期,需要離境,再加上無法通過RLMT,最後只能放棄。他認為政策改變反映英國對留學生的歡迎,對於就業也有一定的幫助。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移民部部長布蘭登‧路易斯(Brandon Lewis)指出,自2010年起,留學生人數已上升24%,英國成為第二受留學生歡迎的國家。他表示,英國十分歡迎來求學的學生,未來不會限制到英國求學的人數,而擴大政策範圍是為了確保英國高等教育在世界的領先位置及高度競爭力。
IMD報告台排名23 點出國內市場留才不易
國際
影音
第1667期
IMD報告台排名23 點出國內市場留才不易
2017-11-30
【記者曾楷傑、李卓朗綜合報導】全球化趨勢下,學生出國留學、拓展視野甚至進一步留居海外已經成為普遍現象。然而,台灣學生選擇在海外就業的同時卻也造成台灣人才的流失。政治大學學生李宥誼表示,由於想多出去看看,所以畢業後並不會留在台灣。世新大學學生徐瑋廷表示大學畢業後有出國留學的打算。瑞士洛桑管理學院11月21日公布的「2017年IMD世界人才報告」,台灣在全球63個評比國家中排名第23,在亞洲地區排名第三,僅次於香港、新加坡,但報告顯示,台灣在吸引與留住人才方面表現較為不佳。中華民國移民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王權宏表示,在台灣比較有抱負的優秀人才因顧慮到台灣市場較小,因此選擇往國外發展。根據行政院統計,104年共有72萬4千人到海外工作,其中擁有大專以上學歷者,佔了至少7成。世新的陳郁潔表示,希望畢業後想出國留學,但擔心家中經濟無法負擔。世新的徐瑋廷雖然不會考慮移民,但會尋求在外的工作機會。現在學生比從前擁有更多的出國機會,到海外工作已經成為不少畢業生的選項。對此,移民顧問公司表示,民眾辦理移民除了工作,學習也是重要因素,之所以選擇先移民後留學,是考量學費,因為本地生與留學生的學費,最多可相差台幣百萬元。移居美國的陳小姐表示,因台灣的天氣和空氣污染,讓他在學生時代就有移民的打算。台灣人才外流的情形日益嚴重,關鍵因素是薪資太低。政府資料顯示,2011到2015年大專以上畢業生滯留國外者有7.6萬人,佔過去五年總畢業生百分之五,其中以商管和理工科系為大宗。政大社科院院長江明修表示,台灣面對人才流才,應考量如何成為一個吸引世界人才的平台。全球化加速人才在國際間的流動,政府應該思考如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留住國內人才的同時也吸引海外人才,避免未來面臨人才赤字的危機。https://youtu.be/dtKcimCZD7U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