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以論壇提升原民認同 「原流」盼凝聚青年向心力
生活
第1802期
以論壇提升原民認同 「原流」盼凝聚青年向心力
2024-12-06
【記者周元曦台中報導】台中市中區區域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聯合中區各大專院校,於11月30日舉辦「原流——當代原青在時代洪流中的處境」活動,期望以論壇結合市集、社團展演形式,凝聚原住民學生的向心力、深化原住民學生對自我文化的認同、展現各大專院校原住民社團的推廣成果,並實踐全民原教。 此次活動以「原流」為主題,主辦方國立中興大學副學務長凃宏明表示,希望原住民青年無論身處何地,都能記住並延續原住民族的精神。活動上半場以「當代原青與過往文化的衝擊」與「看見部落多元性別」為題,探討現代原住民青年所面臨的衝擊,以及多元性別族群在社會、部落甚至宗教中的處境。下午則更進一步探討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與法律的互動,最後透過分組討論,讓與會的每位原住民青年發表反思與心得。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學生古林提及,身為原住民青年的他也試圖想要學習原住民傳統,但現在身處的環境常讓他感到錯亂,「我們一直強調要『復振』部落文化,但其實隨著時代不同,原住民飲食、穿著以及語言也一直再改變。」他說道。他表示「傳統」的定義非常模糊,現在年輕人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學習,並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詮釋。另一位論壇學員美美(化名)則對於多元性別議題講座非常期待,「我本身就是多元性別族群。」美美坦言道。然而迷茫的他不敢與家人坦白此事,因此在參加活動時更有感觸。此外美美也強調,原住民多元性別族群相對一般原住民來說,更容易遇到挑戰,「因為『原住民』和『多元性別』這兩個標籤都遭社會污名化,兩個標籤加起來讓我們不管去哪裡都無法被平等對待。」他說道。 談及在現代社會中,原住民青年是否對部落傳統文化的興趣漸減。現就讀中興大學國際農企業學士學位學程的何尹雲衿持反對意見,他認為現代青年都在努力將當代流行結合傳統文化,並碰撞出屬於青年世代的新特色。晚上的原住民社團表演也展現了青年文化融合的成果,有些社團以國外流行曲目再現傳統舞蹈;其他社團則是加入了非原住民學生一同參與,不僅呈現學生的活力與對原住民文化的熱忱,也體現不同文化之間的互動交流。 「原流」活動透過論壇、市集和表演,讓原住民青年思考如何平衡文化傳承與時代變遷。不管是對傳統文化的新詮釋,還是對多元性別議題的探討,都彰顯了他們勇敢面對挑戰的態度。活動不僅加強原住民青年與彼此的連結,也讓更多人關注並理解原住民的文化與處境。
台大學生社團聯發「發言守則」 籲共創多元友善抗爭現場
校園
第1793期
台大學生社團聯發「發言守則」 籲共創多元友善抗爭現場
2024-05-31
【記者何予台北報導】立法院「國會改革法案」攻防戰,在5月17日、21日、24日和28日四次審議,引發上萬民眾集結立院外抗議。除了青島東路主舞台外,在路邊野台和學生戰車上,多位學生和民眾輪番發表短講。24日,台大學生聯合組織發起「學生之聲發言守則」,要求共創更友善的抗爭現場。 由台大濁水溪社等16個組織發起的「學生之聲發言守則」,除了在網路上以圖卡傳播之外,也張貼在短講野台旁。 圖/何予攝台大濁水溪社、台大女性主義研究社(以下簡稱台大女研)等16個台大學生聯合組織,發起「學生之聲發言守則」。台大女研幹部吳佩珍表示,21日當天,聽到很多以性羞辱方式來表達憤怒,他說:「其實在現場感受到氛圍,覺得非常不友善。」台大濁水溪社成員林亮儒表示,在情緒高漲的抗爭現場,難免出現羞辱性言詞,「不希望像過去運動那樣,用情緒性字眼造成部分群體受傷害。」因此,林亮儒邀請台大校內關心不同社會議題的組織,共同編輯「學生之聲發言守則」。內容包含:「反對以性別、族群或身心條件等表達憤怒、不要以死咒罵他人、不要鼓吹群眾衝場、反對過度同質化並羞辱特定人群、不要指責未到場的人、不要再消費香港。」林亮儒說明,因為不想要再塑造對立的社會運動氛圍,除了以身作則,也會要求上台發表的民眾遵守規定。 除了以呼喊口號加入抗爭行動,現場也有民眾透過摺紙教學,讓大人小孩皆能參與其中。 圖/何予攝此外,台大女研於24日在「學生之聲」戰車上發言,提倡更加多元、包容的社運環境。同一時間,台大女研也於粉絲專頁發佈《撐起友善運動現場,重視多元異質聲音》發言稿。「我們發現身邊有一些人,是被這個運動場域排除的。」吳佩珍表示,不只是性別上的不友善,社會運動現場的悶熱、吶喊,也可能讓不同身心條件的人難以參與。比如對於不習慣大聲講話的人來說,在現場就可能感到格格不入,每一個人參與抗爭都會面臨不同的困境。「這一份聲明稿不用特别扯着嗓子念,但是會有民眾叫我大聲一點。」吳佩珍說明,雖然台大女研的聲明稿內容,跟運動現場的氛圍非常不一樣,但是民眾普遍都能理解和接受。台大女研社長賴玟臻也坦言,這份聲明稿中想傳達的精神或内容可能較難傳播到同溫層外,得仰賴我們回到日常,長期持續溝通,才能推行理念。 在立法院外,民眾用白色布條寫下訴求,綁在欄杆上,以和平、非暴力的方式表達意見。 圖/何予攝在街頭抗爭之際,發言者為了號召群眾情緒或表達自己的訴求,可能無意間使用侮辱性的情緒字眼,傷害其他社會成員。學生團體的共同聲明,提醒民眾共同維護更友善的社會運動氛圍。
「夜市大學」首辦永續生活節 逢甲開中部ESG社團先河
生活
第1787期
「夜市大學」首辦永續生活節 逢甲開中部ESG社團先河
2023-11-29
【記者丁盈瑄台中報導】「永續生活節就是要告訴『夜市大學』使用環保餐具的好處。」工作人員游翔鈞表示。今年才創立的逢甲大學ESG永續創新社與逢甲大學大學社會責任中心攜手,於24、25日舉辦校內首屆逢甲永續生活節,提倡讓「沒有學餐」的逢甲大學學生能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陳柏鈞指出,野餐市集在招商面臨許多困難,多數攤商擔心可能會影響顧客量,較少單位願意全面使用環保餐具。 圖/丁盈瑄攝永續生活節總召蕭廷潤提及,逢甲大學是台灣少數完全沒有學餐的大學,又緊鄰學生外食綠洲——逢甲夜市,因此在校內推動使用環保餐具相當困難,外面店家也不易配合,長久以來十分不環保。游翔鈞身為ESG永續創新社員,他強調,校園裡的一次性餐具垃圾常堆積如山,且未妥善分類,而垃圾焚燒更導致空氣汙染。他認為學生可以先從餐具選擇上做起,進而改變校園環境。永續生活節的野餐市集皆未出現一次性餐具,學生紛紛排隊掃碼,向服務台租借循環餐盒、餐具及野餐墊。逢甲大學的郭執安和妹妹郭芸曦一起將租借的野餐墊鋪在大草地上,並拿出木製的湯匙與玻璃餐盒。郭芸曦透露,他們平常都外食,所以也不習慣自備環保餐具;而這次特別主動攜帶環保餐具與環保杯,未來也會更督促自己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永續生活節提供方便的服務,讓未自備環保餐具的學生掃碼就能租借循環餐具,使用後也不需自行清洗。 圖/丁盈瑄攝 郭芸曦與郭執安拿出特別攜帶的環保餐具飲食,在大草地上有說有笑地野餐,後方則是聯合國17項SDGs的旗幟。 圖/丁盈瑄攝市集的另一側是互動展覽,說明如何支持永續農業、改變飲食習慣及降低塑膠廢物量的方法。工作人員陳筑安表示,展示的野餐墊是校內的學生創業團隊「一條蟲三隻腳」研發技術,將廢棄的塑膠袋經加熱壓縮製成。逢甲大學社會責任中心兼任助理陳柏鈞提及,不管是學生或逢甲大學均致力於永續議題,彼此合作可形成一個雙向的動力。「前幾天就有一個學生自製『棧板廚餘箱』的工作坊」,陳柏鈞分享,廚餘常直接被當作垃圾焚燒,但透過棧板廚餘箱,可以讓廚餘有二次用途,且不會散發臭味,更增加土壤的有機質。 陳筑安分享,逢甲大學的學生經常人手一個塑膠袋裝著外食,把塑膠袋變成野餐墊可以減少學校龐大的垃圾量。 圖/丁盈瑄攝ESG永續創新社創辦人鄭景熙指出,北部大學擁有發達的永續性社團,而中部卻尚未形成相應的永續社群,於是他決意要成立社團。作為台中市眾多大學裡的第一個永續性社團,該社希望讓逢甲大學和其他中部大學投入永續議題。蕭廷潤則表示,未來將持續在校園附近推動循環餐具,也計畫舉辦跨校交流的活動,期望在台中共創更美好的環境。
北大調漲運動場館費 學生籲校方明定收費標準
校園
第1784期
北大調漲運動場館費 學生籲校方明定收費標準
2023-11-02
國立臺北大學通過《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區運動場館管理辦法》修正案,調整學生使用運動場館之收費。 圖/國立臺北大學會計學系學生黃子恆提供【記者杜以璇綜合報導】國立臺北大學學生會10月20日在臉書發文,指出校方在10月4日召開的第80次行政會議中通過《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區運動場館管理辦法》修正案(以下簡稱場館修正案),其中調漲學生使用三峽校區運動場館的收費價格,影響學生權益,使學生在場地上的負擔成本增加。本次場館修正案將導致學生負擔場地的成本增加,以學生社團影響最劇。就室內場地而言,經學務處課外活動指導組與體育室核可的社團,從免收場地費改為僅限戶外開放場地免費。對此,北大劍道社幹部L同學(化名)指出,劍道需要在有木地板的地方練習,練習場地選擇有限。得知校方決議取消免費使用場地的優惠後,L同學十分擔憂,「我認為可能會降低學生加入社團的意願,造成社團經營的困難。」除體育性社團,本次場館修正案亦對有租借體育場地的一般性社團造成影響。去年曾向校方租借綜合體育館場地舉辦英語夏令營的學生安吉(化名)坦言,體育場館高昂的租借價格對學生社團來說是一大負擔,若價格再上漲,因場地費而造成的虧損除了需由幹部自行吸收外,在校內舉辦活動的意願也會隨之降低。 北大體育室主任李靜雯回應,目前能免費使用體育場館的公益時段對學生已經很足夠,「過去場地的維護跟清潔費用都由校方吸收,運營上有許多經費要自籌,所以決議調整為公益時段外都要收費。」他也提到,本學期校務會議時有學生代表建議可以參考其他大專院校,在學費中統一增收場地使用費,但校方考量並非每位學生都有使用體育場館的需求,基於使用者付費原則,認為目前向使用者收取場地費用的方式較公平。 北大學生會認為校方應該明定收費項目,並對修正案有更詳細的回應。 圖/國立臺北大學會計學系學生黃子恆提供針對場館管理修正案,北大學生會權益部長呂佳倪指出,修正案最初目的是為了防堵校外機構借用社團名義獲取較優惠的場地費,但後續修正案的修正方向與該目的沒有明確關聯,呼籲校方對修正案應有更詳細的回應,並明列場館收費價格的項目,而非以場地使用費概括。北大排球系隊球員J同學(化名)則表示,北大體育場館的使用費用長期以來都較其他國立大學高出許多,認為校方應清楚說明收費依據及花費流向,讓學生更了解突然調漲的原因。
大專橋藝隊數銳減 社團傳承助橋牌發展
體育
第1768期
大專橋藝隊數銳減 社團傳承助橋牌發展
2022-10-19
【記者梁家柔高雄報導】中華民國大專校院 111 學年度橋藝錦標賽於14日至16日在國立中山大學學生活動中心開打,吸引各校好手組隊參賽。今年總共九組隊伍參與學生組四人隊制賽,最後由國立政治大學「我們有品璋」以八戰全勝之姿,拿下冠軍。 主辦人之一的國立中山大學應用數學系特聘教授黃毅青說明,本次比賽除了有大專院校學生組之外,也有大專院校的教職員組,再細分為「四人隊制賽」及「雙人賽」兩類。 圖/梁家柔攝本次錦標賽,學生組分為「雙人賽」以及「四人隊制賽」。四人隊制賽中,隊員分成兩桌打同樣的牌,同隊必須一桌坐東西家,一桌坐南北家,如此一來,兩隊都會持有相同牌組,以確保比賽公平性。政大橋藝社指導老師陳源宗說明,橋牌分為「叫牌」(決定主打方、指定王牌花色(註一)和約定需贏得的磴數(註二))、「主打」(主打方和防禦方比牌大小,牌最大者贏得那一磴)、「防禦」(若主打方未贏得約定的磴數,由防禦方得分)三大環節,並需要選手專心投入,否則容易出現失誤。註一:叫牌時會決定王牌花色為黑桃、愛心、菱形、梅花或無王牌。而王牌花色的任何一張牌,都比其他花色的39張牌大。註二:一場牌共有 13 磴,每一磴包含4個人一輪中各出的牌。冠軍隊伍政大「我們有品璋」隊員李柏憲賽後指出,剛開賽時狀況不太好,直到後面才漸入佳境,「主要是適應了對手強度,跟同伴的默契也越來越好。」談及屢戰屢勝的關鍵,李柏憲認為團隊合作是主因,「有一場我們失誤太多,好險其他隊友幫忙贏回分數。」此外,李柏憲與隊長陳品璋也在日前入選中華民國青年橋藝國家代表隊,有機會代表台灣參加明年的國際比賽。李柏憲表示,參加國際賽事除了奪牌外,也希望能透過切磋了解同齡的國外選手程度,並藉此提升實力。 代表國立政治大學參賽並獲得四人隊制賽冠軍的李柏憲(左一)、陳品璋(右一)表示,兩人接觸正式橋牌都是在上大學後,而提升橋藝的不二法門就是多和經驗比較多的學長姐練習,傳承他們的技術。 圖/梁家柔攝今年大專校院橋藝錦標賽學生組僅九隊參加,相比前年足足少了一半。然而,政大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卻仍維持多隊參加,針對橋藝社發展狀況,李柏憲以政大為例,表示每年約有四至八名新生加入,學長姐升研究所後也會持續參與,因此社團規模漸漸擴大;社長吳俊暉也補充,最近正積極經營相關社群,希望能讓更多人接觸相關資訊。而陽明交大橋藝社員黃懷德則分享,雖然橋藝入門時間較長,因此在校內並不熱門,但社團近兩年卻增加了許多以打牌作為日常娛樂的新生。 經過為期三天的賽程後,最後由國立政治大學隊伍「我們有品璋」拿下冠軍,是繼97學年度後第二次由政大贏得冠軍。 圖/梁家柔攝針對比賽隊伍逐年減少,承辦人之一的國立中山大學資訊工程系特聘教授,同時也是高雄市體育會橋藝委員會主任委員的楊昌彪點出原因,「現在各種娛樂越來越多,橋牌也就逐漸式微了」。雖然近年來有部分大學將橋牌列為運動績優推甄項目,但楊昌彪認為,高中生必須參加國際橋藝賽事才能推甄,同時卻難以和其他資深玩家爭取代表權,使得推甄制度招生人數並不理想,有如曇花一現。 中華民國大專校院111學年度大專院校錦標賽在國立中山大學開打,國立中山大學資訊工程系特聘教授楊昌彪認為多數橋牌隊伍來自北部大學,因此部分隊伍參賽意願較低。 圖/梁家柔攝
言論自由與管制取平衡 社群平台責任受關注
校園
影音
第1758期
言論自由與管制取平衡 社群平台責任受關注
2021-12-03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吳姿芳、陳楷霖綜合報導】「你也被『祖』了嗎?」近期成為幽默的網路鄉民用語,這句話代表發佈在Facebook社群的貼文遭官方刪除或被停權。然而,沒有違規的貼文遭Facebook誤刪的案例層出不窮。因此,社團法人台灣永社與財團法人台灣制憲基金會於11月28日聯合主辦座談會,從Facebook刪文爭議,探討如何適切管制網路言論與平台應盡的責任。主辦方社團法人台灣永社理事長黃帝穎表示,希望透過大家的討論,給予網路平台社會責任,或者其應尊重言論自由。為了避免平台成為仇恨言論與假訊息散播的場域,Facebook依文章違反社群法則的嚴重性,祭出不同程度的管制措施。此立意雖良善,卻因審查規則不明引起使用者不滿。如網紅486先生陳延昶曾發表涉及國家主權的貼文,遭Facebook認定為違反守則,而被禁言30天。黃帝穎表示,若Facebook審查人員來自海外,他們的政治思想可能導致台灣人的貼文與留言被下架。根據今年五月《華爾街日報》的報導,Facebook審查模式已逐漸轉向自動化,透過人工智慧與演算法刪除內容或增加觸及率。然而,人工智慧是否能正確判讀文字語義,也遭受許多質疑。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羅承宗舉例,「《醜陋的中國人》這本書,是很簡單的公共論述,因為臉書的AI判斷醜陋的中國人是一個仇恨言論,就把他處理掉了,但他其實是客觀存在的歷史事實。」近年來,各國為防止假訊息影響社會秩序,紛紛對社群平台祭出規範。德國於2017年通過《網際網路執行法(Network Enforcement Act)》,要求社群平台必須在24小時內刪除明顯違法的言論,否則將對平台處以罰款。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卞中佩進一步說明此法引起的爭議,「第一個就是說呢網際網路執行法審查過於快速,然後大量貼文刪除言論自由,第二個問題是選擇性的刪除行為。」美國則採較自由的態度,給予社群平台管理貼文的免責權。目前台灣國內則無類似規定,未來政府機關若要擬定相關法律,仍須借鑑國外經驗。對於如何防範仇恨言論並維護言論自由,專家認為社群平台審核機制的透明度是重點。台灣民主實驗室執行長吳銘軒解釋,「有在台灣營運的社群平台都應該有透明度的報告,更多重要的是像facebook用人工智慧的演算法去介入審查的話,他的演算法某種程度也應該公開。」社群網站已成為現代人獲取資訊的主要來源,平台官方如何管制網路言論,並同時保障使用者的言論自由,成為社會的重要議題。
成大禁羈社遭戲爆輿論 性別社團共倡性權意識
校園
第1753期
成大禁羈社遭戲爆輿論 性別社團共倡性權意識
2021-10-07
【記者張博涵綜合報導】國立成功大學於9月23日在Gather.Town平台舉行線上社團博覽會。過程中,提倡性別、情慾友善的成大禁羈社疑似遭成大嘻哈文化研究社(以下簡稱嘻研社)成員與社外人士言語騷擾。事後,雙方社團展開溝通,試圖釐清事發經過,卻未能達成共識。對此,成大性別平等委員會(以下簡稱成大性平會)已接獲通報並介入處理。 國立成功大學於9月23日舉行線上社團博覽會。過程中,成大禁羈社疑似遭成大嘻哈文化研究社成員與社外人士言語騷擾,引發爭議。圖為成大校門。 圖/張博涵攝因疫情影響,本次成大社團博覽會於Gather.Town平台線上舉行,在此虛擬空間中,用戶若接近其他成員,便會連上對方的麥克風和鏡頭。據禁羈社發文指出,活動開始前,兩名嘻研社幹部曾到訪禁羈社攤位,並說:「這什麼社團啊,好色喔。」等語句,使禁羈社在場社員感到不適。隨後,嘻研社社員與一名隨行的「社外人士」又再度到禁羈社攤位,並發表具爭議性之言論,如:「你們社團有沒有女的?」、「你們社課都在做愛嗎?」、「我想跟學妹愛愛耶。」事發當晚,一名稱聽見對話內容的大一新生於Dcard成大看板發文質疑嘻研社,此事件遂在網路上延燒,並引發許多輿論與公審現象。 受疫情影響,國立成功大學使用Gather Town平台舉行線上社團博覽會。圖為戴上口罩的成大魯迅像。 圖/張博涵攝而後,嘻研社便與禁羈社展開溝通並各自發布聲明。嘻研社指出,當時發表不當言論者並非該社成員,而是一名自稱學弟,並稱呼幹部們為學長的隨行社外人士。然而禁羈社反駁,在活動準備期間,就已有嘻研社幹部來訪並說出輕浮語句,且在該名「學弟」騷擾禁羈社時,同行嘻研社幹部也未制止,強調「騷擾並非只有一次,也絕非一人所為。」雙方因此未能達成共識。當天參與社團博覽會的成大不分系學生周泰全認為,相較於現實生活,Gather.Town平台上的社交較難拿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路上走路沒有悄悄話可言,你和朋友一起逛,周圍的人都會聽到(你們的談話內容)。」也無從藉由肢體語言判斷對方反應。嘻研社幹部後續向禁羈社說明事發經過時也提及,活動開始前,經過禁羈社時所說的輕浮言論為嘻研社成員間的聊天內容,當下因未留意Gather Town收音範圍,導致禁羈社成員聽見該言論,嘻研社感到相當抱歉。 因疫情影響,國立成功大學社團博覽會於Gather Town平台線上舉行,在此虛擬空間中,用戶若接近其他成員,便會連上對方的麥克風和鏡頭。此圖為示意畫面。 圖/岳讀遊戲提供禁羈社所發表的公開聲明也強調,作為一個情慾友善、介紹 BDSM(註1) 與性知識的社團,不免會面對許多挑戰。資源工程系、禁羈社當事人Oort(化名)表示,禁羈社是關注性別議題與性權,同時推廣安全性知識的社團,卻常因禁羈(Kink)(註2)一詞,遭他人以另類眼光看待,「以往舉行實體社博會時,曾有人到禁羈社攤位騷擾正在了解BDSM的學生,如何避免他人誤解社團理念,是我們須努力的地方。」註1:BDSM為一系列性行為模式之縮寫,包含綑綁與調教(Bondage and Discipline)、施虐與受虐(Sadism and Masochism)註2:Kink為「性癖」之俚語與禁羈社同樣致力於推廣性/別議題的成大TO.拉酷社(以下簡稱拉酷社)也有類似經驗。拉酷社社長黃思齊分享,過去拉酷社曾舉辦活動宣導愛滋議題及性知識,卻因於活動攤位擺放生殖器模型,遭旁人迴避。而針對社團博覽會爭議事件,黃思齊表示,由於性議題鮮少被公開討論,在推動相關運動時容易因雙方理解不一而引發對立,如今見到與拉酷社類似性質的社團遭言語騷擾,該社社員都感到相當遺憾。 致力於推廣性/別議題的成大TO.拉酷社曾舉辦活動宣導愛滋議題及性知識。 圖/成大TO.拉酷社提供目前成大性平會仍在了解此案,並記錄當事雙方說詞,尚未進入調查階段。然而,輿論卻已在網路上延燒,對當事雙方造成傷害。對此,成大性平會呼籲同學停止網路謾罵,應採取正規程序來捍衛自身權益。 國立成功大學於9月23日舉行線上社團博覽會,過程中,提倡性別、情慾友善的禁羈社疑遭言語騷擾。目前成大性別平等委員會已接獲通報並介入處理。 圖/張博涵攝
當民眾走入山林——事故增加、生態惡化,登山教育仍待落實
專題
第1752期
當民眾走入山林——事故增加、生態惡化,登山教育仍待落實
2021-06-16
行政院自民國108年起推動「山林開放」政策,民眾能更輕易地走入山岳,探索山林。 圖/范丞豐提供【專題記者詹湘淇、陳宥菘、甘媄心、黑立安綜合報導】「吁!吁!」肩負沉重的裝備,手握輔助行走的登山杖,登山民眾調配自身呼吸與腳步節奏,在台灣島內一座座林木山岳之中穿梭、探險。去年新冠肺炎(COVID-19)在全球爆發後,國人無法出國,因而帶動國內旅遊風潮,「登山」更成為戶外活動的熱門選項。此外,行政院秉持「向山致敬」的精神,於民國108年著手推動「山林開放」政策。政府檢討過去以危險為由限制人民走進山林的禁令,將農業委員會林務局(以下簡稱林務局)管轄的林道全面開放,也鬆綁過往爬國家公園前須進行的能力或經驗審查,改以登山客自行線上申報與檢核。透過大幅簡化入山條件與程序,政府解禁山林,讓民眾能更輕易地走入林地、山岳之中。但是當眾多山友紛紛走入山域,卻有不少民眾讓自己與山林環境陷入危機。根據內政部消防署「109年山域事故統計分析」,去年山域事故發生件數來到453件,較前五年平均件數竟高出兩倍以上。登山客隨意丟棄垃圾、廢棄物的狀況更層出不窮。政府開放山林,遇上疫情推波助瀾,近兩年國內入山人次大幅提升。但人群湧入山林,民眾卻缺乏足夠的登山知識與技巧,也欠缺山林保護意識。在這波登山熱潮之下,現行登山教育應如何改善並落實,已然成為當務之急。山林開放帶動登山潮 遊客未做足準備致事故頻傳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帶動國旅風潮,加上推動山林開放政策,許多部落客、網紅紛紛開始踏入未知的山域進行探索,並將過程拍攝成生動有趣的影片,逐漸吸引大批民眾走進山林。民間網站「健行筆記」當中關於登山路線的文章,點閱率亦成長約七成,足以顯示民眾對登山活動的興趣增加。然而,許多民眾在登山前並未做足準備,常將自身安全置於險境。「(有些人)搜尋資料算是比較負責任的,有些根本沒搜就上去了。」山林秘境登山社創辦人范丞豐無奈地說道。許多人準備不足卻仍上山,增加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鄰近市區的「郊山」首當其衝,發生山難的頻率最高。內政部消防署災害搶救組視察蔡明奮解釋,近年來透過戶外商業活動及網路、臉書(Facebook)、Instagram、網紅推廣,鄰近都市區的山岳因交通較為便利,紛紛湧入人潮。在此情況下,便提升事故發生機會。自108年山林開放起,相較當年全國山難救援次數為208件,去年發生的事故件數多出超過兩倍,其中又以迷路為大宗,佔41%。其餘像是錯誤評估自身體力,或是不了解天候狀況,皆是造成山域事故增加的重要原因。蔡明奮也認為,在山林開放前,民眾長期對山域了解不足,也未受到足夠的山林教育,尚無準備進入山岳。層出不窮的山域事故,不但浪費消防資源,也使得救難隊員疲於奔命。由於事故發生地點多位於林務局林區管理處,當消防單位接獲遇難通報,通常會交由林務局協助搜救,從108年出動救援的次數來看,林務局森林育樂組組長翁儷芯證實:「林務局同仁出勤的次數比往年增加,成長了大概五成。」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遊憩服務課課長張雅慈也嘆道:「一群原本不登山的人開始登山,把登山當作另一種出國旅遊,覺得只要出錢就好,又可以在社群上發美照引人羨慕。」 民眾並未認知到登山需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能,不只消費環境也增加救難人員負擔。面對缺乏基礎登山知識與技能的民眾,國立政治大學登山社畢業社員郭沛盈認為,在山上可能面臨天候不佳、路況不清等各種狀況,即便再有登山經驗的人都可能迷路。為了預防此情形,他建議每位登山者都應在手機下載GPX(GPS eXchange Format,GPS交換格式)軌跡檔(註一),以減少事故發生。除了下載GPX軌跡檔,國立中正大學登山社社員林冠曄也建議,登山者應該具備基本的地圖判讀能力,以因應手機沒電的情況。註一:可儲存位置、海拔高程和時間,也能在不同GPS裝置和軟體之間交換資料。 遊客需在登山前充分了解山岳環境與行走路線,方能應對山間多變的地貌與天氣。 圖/范丞豐提供人為垃圾毀生態 民眾缺乏「無痕山林」意識大量登山客湧入山林,除了導致山域事故增加,民眾缺乏生態維護觀念也造成山林環境惡化。「很多人不知道擦屁股的衛生紙也要自己帶下山。」國立中興大學登山社社員陳同學(化名)說道。郭沛盈接著補充:「很多人會覺得果皮可以被土地分解,就開始把東西亂丟。」然而,這些民眾的行為與官方、民間多年來提倡的登山準則「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 簡稱LNT)」概念相違背。根據林務局台灣山林悠遊網對無痕山林的說明,垃圾、廚餘的氣味會引發野生動物好奇,動物可能因而翻找、食用。張雅慈指出,玉山國家公園園區內因登山熱度提升、廚餘增加,已改變野生動物的覓食習性,且遊客不會妥善處理排遺與垃圾,對環境生態造成不小衝擊。因此,登山客應自行將所有垃圾帶走,以避免破壞山林生態環境。翁儷芯還提到,有部分遊客會不願踩踏在步道上的泥濘,而選擇踐踏步道旁的地表植被,「但你踩下去它(植物)就死了。」步道周邊植群覆蓋減少,再加上泥濘的土壤水分蒸發後剩下沙土,植物將更難生長。因此,無痕山林的概念亦包含登山客應在既有的步道範圍內行走,且不走捷徑,盡可能留下最少足跡。具有多年登山經驗的資深嚮導梁明本也主張,此舉能避免破壞山林,他進一步說明,保護山林是登山客最基本的責任,「山是你的舞台,不保護還登什麼山?」 高山溫度低,翁儷芯將山區環境比喻成冰箱冷藏櫃,被民眾丟棄在高山的廚餘,就如同冰在冷藏櫃的果皮,難以自然分解,只會造成環境負擔。 圖/范丞豐提供關於保護山林的注意事項,也要小心林木因星星之火而被焚燒殆盡。但在今年5月,國內山林便發生三起嚴重火災,其中有兩起肇因於遊客用火不當(註二)。因登山民眾用火不慎,原本青翠的綠色山頭冒出熊熊火焰與陣陣白煙,大火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的損害。註二:5月16日,在玉山國家公園八通關古道杜鵑營地,遊客煮早餐時踢倒爐火釀禍,大火延燒超過70公頃,花費12天才被撲滅。同月19日,位於台中市的馬崙山步道附近山區,也疑似因遊客野炊不慎釀災,導致5.4公頃的林地燒毀,火勢延燒達九天。立法委員陳椒華針對5月的山林大火,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質疑當前的山林開放政策。他指出,目前政策缺乏生態視角,「這助長了登山者對於大自然的忽視與不尊重,進而製造更多無形間對於環境與生態棲地的破壞。」此外,推動無痕山林概念的相關業務,多年來僅隸屬於林務局,他也呼籲應將此概念發展成山林開放政策的最高指導原則,無痕山林的精神才得以落實。資深嚮導范丞豐則建議登山者應具備「尊重環境」的心態,他認為每個人雖有各自走入山林的原因與目的,但不該為了滿足私慾而破壞環境,「不能想要自己爽就好。」登山民眾除須具備登山知識與技能之外,也應學習如何與環境互動,以降低對山林生態的衝擊。登山資訊缺乏整合 政府應建立統一平台台灣山岳景觀豐富多元,但基於國防安全、生態保育等因素,部分山區仍有入山管制,使登山活動多受阻礙。為鼓勵民眾親近自然,行政院在開放山林的同時,也將登山教育列為政策五大目標之一。對此,教育部著手辦理校園山野教育推廣計畫、大專學生登山安全訓練、全國登山日系列活動,教導民眾相關知識。從登山倫理、裝備使用、緊急安全到必備技能,國家公園登山學校官網也詳細刊載登山須知,並與各級學校合作推廣登山教育。而林務局也建置山林悠遊網,並攜手多數登山民眾使用的網路交流平台,如健行筆記、登山補給站,一同推廣相關教育資訊。除官方活動外,民間登山團體也紛紛舉行相關教育訓練。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山林秘境、台灣生態登山學校等組織就積極辦理登山講習、培訓認證、野地工作坊,實地帶領民眾學習入山所需技能。 為推廣登山教育,許多民間登山社團結合室內課程、室外活動,培養民眾的登山技能及環境友善觀念。 圖/范丞豐提供登山教育資源看似豐富,部分山友卻認為目前資訊缺乏整合。陳同學就指出,登山初學者雖然有意願主動查閱知識,但網路上的資訊可能參雜錯誤觀念,反而容易混淆民眾認知。「現在都是各社團在各自的網站招生,沒有一個能讓大家快速找到資源的機制。」梁明本建議,政府應建置統一平台,依照山岳等級、學員程度、技能類別整合相應課程。而資訊本身的易讀性也會影響民眾接收度。陳同學進一步說明,官方資源雖然詳細,卻不夠平易近人,「政府有想要做這件事,像在登記入山的區域就有一長串文字,講解很多你必須知道的事,但那就跟所有同意書一樣,你不會認真去看,只會點選『同意』。」翁儷芯也表示,在70、80年代,國內大學登山社團眾多,透過社團成員的經驗傳承,初學者可以在更安全的環境中學習登山。然而,隨著網路興起,即便是個人也能輕易取得登山資訊,許多大學登山社便陸續解散,「但加入社團不是只有取得資訊而已,經驗傳承、社會力的連結都能間接降低登山風險。」翁儷芯說。山林開放政策輔以登山教育 官民攜手守護山間美景對於線上學習資源較陌生的年長登山族群,台灣登山教育推展協會理事長張俊卿建議,政府可以按登山難易度、登山者體能程度推動分級制度,讓先前未接觸登山教育資源的民眾,在選擇欲攀登的山林時能有所參照,以降低山域事故發生的風險。至於青少年教育體制內的學習課程,台灣生態登山學校秘書長陳貞秀參考新加坡的課程規劃,「(新加坡)每個中學生畢業前會參與戶外課程,培養登山、野外探索的技能。」他強調,從教室外的場域開始,可以更深入接觸到自然生態環境,也強化實際面對各種情境的能力。事實上,登山教育落實與否,除政府方努力外,也高度仰賴登山客在同儕間推廣的力量。梁明本指出,從社團裡舉辦教育推廣成效較為顯著,像是年長者參與訓練班的機會較少,就可以透過社區的自主登山隊學習相關經驗。郭沛盈也贊同將年長者訓練課程推展成社區性課程,「如果把登山課程放到社區活動中心來上,那就可以讓講師帶阿姨伯伯們一起去爬山。」同時,郭沛盈以自身經驗分享,同一社群中若有幾位登山客具備基本知識技能、安全意識足夠,並且積極向同儕推廣,正面影響力將不遜於官方推出的政策。追溯登山教育的根本理念,范丞豐談到應從社會價值觀做出改變,「家長會說沒事盡量不要上山,也造成大家對山林充滿了未知和恐懼。」他說明,有必要讓民眾深入認識自然資源,進一步理解碰見各種狀況時的應對方式,即使要改變觀念難度較高、力道尚有不足,但至少是個好的開始。 為了讓民眾在登山時安全更有保障,許多民間團體都會開設訓練課程。然而,若要避免破壞山域環境或是發生事故,仍須從社會價值觀開始改變。 圖/范丞豐提供立意良善的山林解禁政策,還須配合登山者完備的登山知識,才得以避免山域事故及破壞環境的狀況發生。走入山林之前,若能透過政府和民間共同努力,廣納各方善言、實際看見各年齡層登山客的需求,並做出改善、徹底落實登山教育,或許能建立人與山林更緊密的關係,民眾也得以盼見更清淨美麗的山間風景。
傾聽樹木的聲音 兼顧生態友善與工作安全的攀樹師
專題
第1745期
傾聽樹木的聲音 兼顧生態友善與工作安全的攀樹師
焦點
2021-04-08
【專題記者張華真、陳品融、李加祈、廖澄妤綜合報導】攀樹師全副武裝,戴著頭盔及護目鏡、腰間緊繫各式繩索與工具,垂掛在九公尺高的半空中修剪樹木。木屑如雪花般在陽光中飄落,枝幹漸漸被鋸開,發出嗶嗶剝剝的清脆聲響。地面上,幾位攀樹師仰頭觀察樹上情形,其中,吳秉軒看準時機發號施令:「一、二、三,一起拉!」事先繫妥繩子的枝幹應聲斷裂,被緩緩拉至地面。https://youtu.be/XhdVKSQRBuM這天,吳秉軒帶領團隊來到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的中庭修樹。這棟博物館屬於直轄市定古蹟,再加上吊車無法進入中庭,成為攀樹師一展長才的絕佳場所。他們活用繩索遊走在樹冠層間,不僅機動性高,更講求安全與精工細活。以這次案子為例,吳秉軒說:「為避免撞到旁邊建築物,我們不像森林伐木時一整棵伐倒,而是小心地、一截一截切下來。」 攀樹師在鋸樹幹時,會先用鏈鋸切下一片扇形,稱為「倒口」,用來確認樹木的重心,防止樹幹直接墜落傷及樹下工作人員與民眾。 圖/陳品融攝。攀樹師運用靈活、安全且生態友善的方式修樹,還能完成樹冠層調查、救援卡在樹上的空拍機,以及協助電影拍攝等多樣工作。少了他們,許多高空樹木作業便難以順利完成。然而,大眾普遍不熟悉這項新興專業,或者將攀樹師與危險畫上等號,或者認為他們要價太高,吳秉軒感嘆道:「台灣的市場其實很大,只是很多人不知道有我們在。」<b>靈活穿梭樹冠層間 攀樹師為樹木量身修剪攀樹可分為休閒與工作兩種。前者屬於戶外活動,一般民眾也能體驗,藉此親近大自然;後者則指利用繩索攀爬上樹,在樹冠層間移動,以進行各項專業工作。目前台灣人若想成為領有證照的攀樹師,需經過國際樹藝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rboriculture, ISA)的筆試及術科考試(註一)方能獲得認證。註一:目前台灣的認證攀樹師考試由國際樹藝協會委託社團法人台灣都市林健康美化協會舉辦,應考者需具備至少18個月在樹藝方面的攀樹經驗、有效期限內之心肺復甦術(CPR)及急救訓練合格證明,且在一年內接受過空中拯救訓練。在工作攀樹的領域中,修樹的案子最常見。擔任大樓管理委員會主委的洪宗志,曾經請吳秉軒修過高達九層樓的樟樹。這棵樟樹已壓迫到大樓外牆,但梯子搆不著,又位在三棟建築物之間,吊車難以駛入,「我們一直沒辦法處理。」直到洪宗志諮詢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才找到攀樹師,終於首次修剪了這棵大樹。「沒辦法用吊車來處理的,業主通常有兩個方法,一是不做或隨便亂做,如果想好好處理,一定得找到我們。」另一位攀樹師杜裕昌說道。國立政治大學總務處環保組技術師林姿君去年也請來攀樹師修圖書館中庭的樹木。林姿君表示,中庭無法讓大型機具駛入,而且地板高低不平,梯子不易固定。若不透過攀樹技術,「就只能開窗戶勉勉強強伸出去鋸,(成效)畢竟有限。」在機動性低的情況下,工人難從適合的角度鋸除枝條,更可能在樹上留下傷口。吊車能及之處,有時也會看見攀樹師的身影。當樹木周圍有不可毀損的建物或設施,攀樹師可運用繩索控制枝條被鋸斷後的位置與方向,避免枝條直接掉落地面。如果樹木長得大且密,吊車與攀樹師則會相輔相成,前者能夠迅速修出樹木外型,後者能夠深入樹體內部修剪。 攀樹師運用繩索攀爬至山麻黃頂部,高度約九公尺,準備砍伐枝條。圖/陳品融攝。<b>調查神木、採種樣樣行 攀樹技術應用多元化因應高空作業風險,攀樹師嚴格講究安全性,上樹前會進行風險評估,確認周圍環境與樹木健康狀況,避開蜂窩、電纜、易傾倒的朽木等危險因子。國際上也有針對攀樹裝備的專門規範,例如繩索的斷裂荷重應超過5400磅(註二),鉤環具備自動上鎖功能,且須經三個動作才能打開,避免摔落意外。註二:繩索至少要能負荷5400磅的重量,約為2450公斤。對攀樹師而言,繩索使用技巧、安全守則與樹藝知識缺一不可。近年隨著政府及學界看見工作攀樹的專業性,這項技術也從常見的修剪、伐除樹木逐步應用到更廣泛的領域。採種公司沐群行負責人黃群洲,近十年協助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採集種子作為育苗之用。他說,過去自己常拿尼龍繩綁住身子,靠手臂使力上樹採種,但因安全性差,又難以攀上五公尺以上的巨木。後來在林務局朋友的介紹下,黃群洲才知道攀樹技術,「像台灣杉、台灣烏心石都有八米至十米,甚至20米,我們就要請攀樹師幫忙。」考量安全,黃群洲也於三、四年前開始正式學習攀樹。在運用攀樹技術採種之前,林務局多會找原住民將「ㄇ字釘」釘在樹幹上,再一階階爬上樹,「ㄇ字釘對樹會有傷害,也比較危險,聽老一輩的人在講,就是會有從樹上掉下來的意外。」黃群洲表示。喬自然有限公司樹藝部經理許博勛則說,過去的器材和設備有限,只能鋸斷較大的枝條來獲取種子,如今攀樹師能深入樹叢中,避免過度危害樹木生態,也能符合林務局「砍下枝條直徑不得超過五公分」的規範。黃群洲更提及,近年因林務局縮編,採種工作產生斷層,「種子乾燥過後可以放20年以上,據我所知已經2、30年沒有採到台灣杉的種子了,種子庫的種子也用得差不多。」如今攀樹技術為採種與育苗工作帶來曙光,儘管攀樹成本較高,黃群洲仍說:「我們還是願意(找攀樹師)啦!」此外,攀樹師也能協助學界調查神木的健康狀況。民國108年國立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都市林研究室承接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的案子,替阿里山神木進行健康安全檢查。「我們調查完後,完全沒有樹上資料,才想說請攀樹師頭上戴運動型攝影機,爬上去看樹的情形。」研究室助理李昆祐說道。研究室於是找上杜裕昌,由他輔助過往調查不足之處。李昆祐說明,透過攀樹技術,才能確認樹木間的潛在危險,「有些枝條已經腐朽了,可能會無預警掉落,危害步道上民眾的安全,我們的檢查目的就是要預防。」杜裕昌也分享,因台灣過去未有技術進行神木研究,有些樹枯死,甚至倒塌,學界都不知道致死原因,「在爬的過程中,樹木會用肢體語言告訴我們它面臨什麼狀況,比如葉子不夠翠綠,我們才知道這棵樹不健康了。」相比只檢查樹根和樹幹,或目視樹葉狀況,攀樹師實際上樹,更能明確指出問題所在。類似的調查也應用在昆蟲研究上。中國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以下簡稱森保系)副教授謝佳宏長年致力於昆蟲調查,他提及,過往未有攀樹技術時,研究常受人類身高限制,「我們頂多加個捕蟲網,去撈撈看樹上有什麼昆蟲,但他們在樹上做什麼,也只能用猜的。」謝佳宏舉例,自己便曾請攀樹師上樹架設人工蜂巢,以觀察「獨居蜂」的種類與密度。對謝佳宏而言,攀樹技術讓調查棲地較高的昆蟲不再難以企及。 中國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教授謝佳宏請攀樹師架設人工蜂巢,將蜂巢放置在三層樓高的樹上,用以研究獨居蜂。 圖/廖澄妤攝。綜觀攀樹師的業務範圍,大至高山神木,小至庭院枝條,都能由他們一手包辦。正如杜裕昌所言:「我們的技術不是單純爬樹而已,我們希望你(客戶)的需求能被解決,我們的長才也有發揮的地方。」<b>樹找不到人修?攀樹師專業能見度低「最困難的一件事,是很多人不知道有我們這個行業。」杜裕昌說。台灣因樹木繁多,修樹需求大,民眾卻對攀樹很陌生。當業主碰上吊車和機具無法處理的樹,卻不知道有攀樹這個安全的選擇,只能冒險徒手上樹修剪或乾脆擱置修樹。樹木長年失修不只會造成景觀危害,掉落的枝條也可能殃及行人與建築。杜裕昌提起中山北路上光點台北的樹,因巷弄狹窄、柵欄環繞,吊車難以進入,長期無法修剪導致大片落葉與枝條掉落,砸在人潮眾多的街道上,危及行人安全,直到民眾建議政府找攀樹師,問題才得以解決,「你說到不了,那是因為你不知道可以用我們的方法。 」然而,大部分知道有攀樹師的民眾私底下卻很少尋求他們的幫助,因為攀樹師的價格比一般工人貴,園藝公司工人夏良勤指出相同的案子,聘請攀樹師的價格比委託園藝公司高四到五倍,因此很多民眾詢價完就不會再多問,少有人深入了解修樹的「價值」。 園藝景觀公司工人使用吊車進到樹木的中間層,進行校園樹木修剪。 圖/陳品融攝。「只是修樹,樹也都不會死掉,頂多就是修完以後樹會醜一點而已,有什麼關係呢?」攀樹師作業前會仔細評估樹木的生長狀況,但工人通常大刀闊斧直接用電鋸砍下多數枝條,雖效率較高,不當修剪卻可能對樹木造成永久傷害。杜裕昌提到,與業主溝通是最費時費力的過程,他經常遇到想把樹砍半的業主,而砍半的「斷頭」樹因為失去過多葉子,只能長出大量不定芽(註三)以吸收足夠養分。但不定芽會破壞樹木的生長結構,且容易在雨天掉落,所以攀樹師通常不會冒然「砍頭」,而是依據業者需求,找出合適解方。註三:從根、葉子或莖節間等通常不會形成芽的部位生出的芽,統稱為不定芽。<b>攀樹師盼政府規範工作安全 藉檢定認證專業面對坊間非使用安全攀樹技術而造成的意外事件,杜裕昌提到,「有需要攀樹師修剪的地方,就應該讓能做攀樹修剪的人去做。」因此,他認為政府應該立法保障安全的攀樹工作,減少意外事件,才能翻轉民眾「工作攀樹很危險」的既定印象。吳秉軒期待工作攀樹的專業能被凸顯,他認為,推廣休閒攀樹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既能讓攀樹師這項職業被更多人看見,還能傳遞保育樹木的觀念。他也提到,比起到處宣導攀樹工作的優點與重要性 ,「還不如自己實際體驗後,你覺得好玩,你就會去重視。」謝佳宏補充,有些文大森保系畢業的學生會開樹木工作公司,舉辦推廣休閒攀樹的活動,「我們這些學生都是種子,從事各行各業,只要有用到(攀樹)這個技術,就算推廣出去。」大學森林相關科系近年也逐步增設攀樹課程,如文大森保系自105年開始教授攀樹學,授課教授謝佳宏提到,因應近年逐受重視的都市林經營管理,學生可以運用攀樹技能,在未來從事樹藝、採種、休閒攀樹等多元的樹木工作。 中國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學生修習攀樹學課程,學習利用繩索攀爬上樹。 圖/陳品融攝。不只藉課程培養專業樹木工作者,謝佳宏更期盼政府增設攀樹技術士認證考試,「就像你要當公務員,要考過高普考才可以進去,那代表你有一定的水準。」目前在紐西蘭執業的樹藝師(註四)酈學文也說明,以紐西蘭為例,除了ISA國際攀樹證照,還有國內的分級資格規範,類似台灣的職業訓練。而酈學文建議,可以統合各縣市舉辦國家考試,或者將ISA國際證照直接轉換成台灣的執照,「這樣會比較多人可以理解,知道這個執照不是什麼工人,而是一個專門技術。」註四:紐西蘭將樹木工作者統稱為Arborist,並沒有區分攀樹師與樹藝師,Arborist需要同時具備樹木知識與攀樹技巧。相較歐美國家,台灣攀樹師的專業還未被看見和重視,但他們仍期望藉相關休閒活動與課程,搭配政府政策,做到「每棵樹都能被好好對待」。烈日下,吳秉軒和團隊成員剛結束半天的工作,一面清理地面上的落葉枝條,一面向業主細細說明方才修剪的過程,並強調生態友善、重視安全的理念,把握讓大眾更認識自己的機會。面對未來,攀樹師們也沒想太多,戴上護具、繫緊繩子,繼續穿梭在樹冠層間,迎接一次又一次的新挑戰。對吳秉軒而言,儘管專業尚未被大眾認可,仍要保有自己的堅持,「要保持當初出來工作的初心,才能持續做,才不會為了賺錢,去改變對待環境的方式。」&nbsp;
橋藝牌技門檻高 大專社團推廣不易
體育
第1733期
橋藝牌技門檻高 大專社團推廣不易
2020-10-22
【記者陳品融台北報導】靜謐的會場裡,選手們四人成圈,專注於牌桌上的情勢,伺機而動。中華民國大專校院109學年度橋藝錦標賽(以下簡稱大專盃)16日至18日在國立政治大學四維堂開打,廣邀各校好手前來切磋牌技。橋牌雖已在2018年亞洲運動會中首度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然而因其難度高,在大專院校的推廣往往遭遇瓶頸。 中華民國大專校院109學年度橋藝錦標賽16日至18日在國立政治大學登場,此次賽事共分為學生組及教職員組,再細分為「四人隊制賽」及「雙人賽」兩類。 圖/陳品融攝合約橋牌共分為「四人隊制賽」及「雙人賽」兩類。裁判、中華民國橋藝協會理事羅勝群說明,合約橋牌賽事會事先做好牌,而在四人隊制賽當中,同隊隊員會被分配至兩桌,其中一桌坐南北方,另一桌坐東西方,同樣的牌會在兩桌上輪流出現,「橋牌之所以能進入亞運項目,正是因為它避免了運氣成分。」 四人隊制賽中,南、北方為一隊,東、西方為一隊,過程中兩人必須非常了解對方想法,是項非常考驗默契的活動。 圖/陳品融攝本次四人隊制賽共有20隊,初賽第1至8名進入甲組,第9至16名進入乙組。其中,國立臺灣大學共組四隊參賽。臺大「BTU社長躺著打」隊員施慧君說明,橋藝社內有不少碩士班、博士班的社員,因此人力方面算充裕。他也指出,社團內眾多出賽隊伍中,部份選手以打甲組賽事為目標,另一部份則由有經驗的學長姐帶領新手,讓學弟妹有機會體驗比賽氛圍。 比賽現場分為公開室及關閉室,關閉室的賽事不開放他人觀看。此次特別在門口設置轉播螢幕,並有賽評即時為觀看者講解。 圖/陳品融攝除了臺大,政大、長庚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交通大學等校也都是長年穩定出賽的隊伍。四人隊制賽季軍、政大「開陽白菜」隊長劉子豪表示,由於橋藝社部分成員從小即接觸橋牌,相較他校多為初學者組成的社團,人員相對穩定。「臺清交很多人會繼續讀碩士、博士,而長庚因為有醫學相關科系,所以較多人能持續打個六、七年。」長庚橋藝社指導老師陳振彥也分析。他坦言,因橋牌規則十分複雜,得先完全理解規定才能進行,需花很多時間精通。因此,學生若四年就畢業,社團便容易產生斷層。 選手提到,由於社團內部分成員從小即接觸橋牌,亦有幾位曾為青年國家隊國手,因此相較多為初學者的社團,在人力方面較為充足且穩定。 圖/陳品融攝然而,即使每年皆有學校穩定出賽,橋牌在大專院校的發展卻逐漸式微。羅勝群感嘆,由於橋牌門檻太高,想在比賽中取得名次,勢必得先經歷多次失敗,初學者因此容易打退堂鼓。他也提到,過往大專盃是橋牌領域的最高殿堂,如今報名人數不僅呈現雪崩式的下滑,就連選手也不再積極,「像今年報名了20隊,中途就有四隊隨意棄賽,可見很多人是抱著娛樂的心態來比賽。」劉子豪也提到,相比圍棋、西洋棋等活動,橋藝較為冷門,進步幅度非常慢,許多人一遇挫折便會中途放棄。 多數人提到,橋牌因規則複雜且進步幅度慢,且需投入很多時間,許多人往往會中途放棄。 圖/陳品融攝除此之外,經費不足也是推廣上的一大難題。羅勝群說明,中華民國橋藝協會因規模較小,成員大多是兼職,在推廣橋藝方面就顯得有心無力。而政大橋藝社指導老師陳源宗則指出,由於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橋藝委員會一年的經費僅有兩萬元,因此也僅能籌辦大專盃,難有更多交流活動。即使面臨許多資源方面的挑戰,多數人仍對橋藝發展抱有希望。清大橋藝社社長、「大清華共榮圈」隊長陳敬霖分享,最近社團內正草擬要透過創辦粉絲專頁來推廣橋牌,「即使很多人沒有加入橋藝社,他一樣能從我們的粉專上學到一些基礎知識,這是我們樂見的。」陳源宗也提到,校內統計系教授正計劃開設橋牌通識課,將「社團知識化」,帶領學生進一步探討橋牌內的哲學與邏輯,同時推廣這項活動。而政大「開陽白菜」隊員李慶泓則建議,學校應成立橋牌校隊,同時可以抵免體育學分,或許能吸引更多人加入打橋牌的行列。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