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紀錄片發想自香港社運 探討顏色隱含的政治意義
藝文
第1798期
紀錄片發想自香港社運 探討顏色隱含的政治意義
2024-11-08
【記者楊凱傑台北報導】「你比誠品袋子的綠還綠。」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碩士生陳卓斯與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生王紀堯,協作紀錄片《顏色擷取樣本.mov》,透過影像探究政治立場與顏色的關係。作品入圍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影展、南方影展及金馬最佳紀錄短片,並於10月27日在府中15首映。 紀錄片發想於對香港前議員溫子衆的觀察,陳卓斯與王紀堯原本想以人物故事為創作主軸,但在拍攝過程中,逐漸意識到政治顏色在香港和台灣社會中的複雜及多樣性。王紀堯發現近期香港的政治運動,從雨傘革命到反送中都是「顏色」革命,然而過往文獻鮮少探討顏色與政治光譜。陳卓斯則從生活經驗發想,在與同學的聊天過程中,他意識到每個人對顏色都有自己的見解。經討論後,兩位導演決定將影片焦點轉向政治符號,試圖探究不同地區對同樣顏色的政治詮釋。 陳卓斯在經歷香港社會運動後,看見自由穿梭在街頭上拍攝的記者,而萌生想要成為記者的念頭。而他也分享自己因為同時具有記者與導演的身分,反能激盪出新的啟發,「不一定是紀錄片工作者拍攝的才是所謂電影。」他補充道。而王紀堯對紀實攝影有不同的看法,「記者寫的角度本身就是一個立場。」他認為紀錄片並非絕對中立,而可以融入自身的想法。 作品《顏色擷取樣本.mov》從溫子眾的專訪出發,拍攝2020年及2024年兩場台灣總統大選畫面,記錄導演連結色彩與政治光譜的過程。他們以口述形式分析並隱喻圖像,「.mov這個影像檔名,代表我們將書本、心智圖視覺化為影像的創作形式。」他們也將掃描器視作鏡頭,將筆記心智圖透過掃描如實呈現,並拍攝不同政治場域,分析畫面中顏色與政治立場的關聯性。畫面上方還附有色彩條,王紀堯補充如同印刷報紙需校正顏色,「色彩條也讓觀眾能夠對照,畫面背景對應是什麼樣的政治色彩。」而在拍攝過程中,他也對台灣的政治文化有更直觀的感受。 觀眾Jack(化名)認為紀錄片以顏色為主軸是個很好的嘗試,「以政治顏色為題材的紀錄片,在台灣中是比較少的呈現手法。」觀眾Andy(化名)表示,台灣對於顏色的討論比較僵化,「社會討論的時候可能非藍及綠,造成誤解或貼標籤。」他分享在電影中,呈現台灣與香港的政治對比,可以讓台灣人進一步了解香港的政治場域。
美國總統大選將至 華大民主行動籲學生參政
國際
第1797期
美國總統大選將至 華大民主行動籲學生參政
2024-10-24
【記者張博媛報導】美國總統大選將在11月5日舉行,華盛頓州在18日開啟為期18天的投票。為了提升學生民主參與以及總統大選投票率,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成立「2024年華盛頓大學民主參與行動計畫」,讓政治進入大學,在校園內舉行一系列民主宣傳活動。 美國總統大選與台灣選舉方式不同,須在投票前先辦理選民登記,並視各州規定,從10月開始投票。舉華盛頓州為例,華盛頓州在18日開始選舉人投票(註),接著在選舉日當天進行普選。「2024年華盛頓大學民主參與行動計畫」由華盛頓大學教職員、學生,以及社群組織「民主道格」(Democracy Dawgs)提出,致力於增進學生的民主參與。他們認為學生是被賦予權力的群體,卻在國會沒有發言權,因此視投票為表達意見管道。民主道格在選前於校園發放宣傳冊、提供工具包給教師於課堂宣傳,並在每週二與教務處合作舉辦講座。 註:美國採選舉人團制,先由美國各州公民將選票投給支持政黨,得票數較多的政黨將獲得該州總選票,即選出該州選舉人。最後選舉人在大選當天將選票投給代表自己政黨的總統候選人。 華盛頓大學生Saul(化名)認為,華盛頓大學的政治風氣濃厚,學生也多關注政治議題,校園環境言論開放。然而,多數同學並不曉得「2024年華盛頓大學民主參與行動計畫」。華盛頓大學生Ruby(化名)表示,自己先前並不清楚學校正在推行此計畫,在了解計畫後他指出,學生多忙於課業,很難騰出完整的時間參與學校講座。Ruby建議學校與時俱進,以更日常的方式宣傳活動,「例如以短片和貼文介紹候選人政見或相關議題,讓同學能使用零碎時間接觸,減少參與門檻,讓政治更融入日常生活。」他舉例。 即便多數學生並無參與計畫,他們仍對此保持正面態度,華盛頓大學生John(化名)說道:「自由的政治環境是華盛頓大學的核心價值之一,大家以開放的心態進行各種主題的討論。」Ruby則補充,學校推行計劃不僅僅是喊口號,也透過舉行活動,讓學生逐步瞭解並參與民主運作。不過他也指出,在學校進行政治活動仍存在隱憂,四月時,校方邀請共和黨員演講,正好遇上以巴衝突抗議,導致學生間肢體衝突,最終由警方介入平息,因此,舉辦活動前應仔細審視是否適合於校內舉行。 學生參與政治並投票是接受社會責任的象徵,John提到:「學生族群是掌握未來的一代,學生參與政治行動以及對政治感到熱情是件好事。」華盛頓大學的政治風氣開放,學生樂於參與民主活動,並討論不同政治議題,民主道格也期待短期內可以看見更多學生前往選民登記並投票。
政治進入大學座談風波:學生與校方立場分歧
生活
第1790期
政治進入大學座談風波:學生與校方立場分歧
2023-12-21
【記者吳玟錡、丁盈瑄綜合採訪報導】國立政治大學學生議會、政大學生會、政大研究生學會及NOWnews今日新聞,於15日合辦最後一場副總統候選人座談。政大是近日唯一成功舉辦三場副總統候選人座談的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等學校嘗試舉辦副總統候選人座談,皆面臨困境。 政大第三場副總統候選人座談由副總統候選人吳欣盈與學生對話,運用輕鬆活潑的方式讓同學理解政策。 圖/政大學生會提供各校對於政治進入大學持有不同立場,學生籌備過程因此卡關。雖然國立成功大學成功舉辦兩場總統候選人座談,但成大「青聽南成」學生團隊於19日聲明,因校方、學生、候選人團隊之間無法達成共識,決定取消第三場副總統候選人論壇。國立東華大學學生會以校方應保持行政中立為由,強烈反對候選人進入校園演講。 政大副總統候選人座談吸引許多學生與媒體前來參與,學生可在政策講述後向候選人進行提問。 圖/吳玟錡攝「政大(對政治進入大學)抱持著滿開放的態度,還提供駐警隊、場地等資源。」政大學生會長徐致遠提及,學校的輔助是座談能成功舉辦的關鍵之一。他說明,校方需遵守候選人不得進入校園、保持行政中立等原則,因此由學生會擔任主辦單位。他希望學生可以透過座談看見候選人真實的一面,而非透過新聞片面事實、政論節目間接認識候選人們。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學生李瑞霖補充,青年可以透過現場提問,更了解各個候選人的青年政策。 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會長徐致遠認為,學生會可試著透過溝通解決學校考量「行政中立」的難題,但學校不應該自我設限。 圖/政大學生會提供相比政大順利舉辦候選人座談,清大與陽明交大學生籌備過程受阻,清大自主學習小組召集人周永秦說:「看到政大有類似的講座能在學校舉辦,(我)對於清大相對保守的態度,感到可惜。」他無奈解釋,他們想舉辦副總統候選人座談,希望各候選人直接和學生對談,可惜清大校方卻以歷來不讓候選人進入校園的傳統,並以《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等規定,拒絕借出場地。清大自主學習小組之後決定與陽明交大學生會合辦座談,陽明交大學生會交通分會長麻筱祺分享,陽明交大場地租借單位也以有違行政中立原則為由拒絕出借場地。「每個學校有自己的想法和傳統,除非是多數學生的共識和期待,不然不太可能為某些學生活動去改。」清大亞洲政策中心副教授方天賜坦言。他提及,每所學校在行政規範上存在差異,決策往往需經過複雜的程序和討論。他鼓勵學生在處理候選人座談、政治交流等活動的申請過程時,可以跟學校多溝通,相信校方也期望學生能參與更多公共事務。 國立清華大學自主學習小組召集人周永秦表示,接下來會以信件向清大校長陳情,詳細講述辦理政治性座談的難處,期待透過分享國立政治大學的經驗,希望校方能抱持更開放的態度。 圖/取自清大官方粉絲專頁「 此次錯失了學生可大展專業長才,展現民主風範的好機會。」清大通識教育中心主任翁曉玲遺憾表示,校方應大方借用場地給學生們舉辦座談, 從旁觀察並適當給予指導。「大學應是促進學術對話的場域。」徐致遠呼籲各校重新思考大學存在的意義,抱持開放、多元的聲音,才能達成真正的學術自由。而對於政治人物是否可進入大學演講的相關問題,清大學生事務處和公共事務組至截稿前均未提供明確回應。
美總統候選人爭議多 大學生籲停課投票
國際
第1732期
美總統候選人爭議多 大學生籲停課投票
2020-10-15
【記者廖澄妤綜合報導】美利堅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 AU)學生為保障自身投票權利,9月底起以連署、寄信等方式,請求校方取消總統大選日(11月3日)的課程。於此之前,科羅拉多學院(Colorado College, CC)、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 Brown)等校皆已宣布11月3日停課,美利堅大學則於5日跟進。美利堅大學學生塔米爾・哈柏(Tamir Harper)的推特(twitter)貼文是促成此決議的原因之一,他寫道:「我呼籲美利堅大學取消大選日的課程,讓學生親自投票或擔任選務志工。」據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ational Broadcast Company News, NBC NEWS)》報導,隨著貼文被轉發,哈柏進一步邀請同學們寄信給學校管理人員,表達訴求。同時,該校另一位學生凱拉・凱莉(Kayla Kelly)也發起停課連署,一週內即有超過500人響應。學生的訴求最終獲得校方認同,美利堅大學校長西爾薇亞・柏威爾(Sylvia M. Burwell)在公告中寫道:「公民參與以及對美國民主理念的追求,就像美利堅大學基因的一部分。」 因美利堅大學學生凱拉・凱莉是大一新生,再加上這學期實施線上教學,他原先擔心認識的學長姐不多,不利連署,停課訴求卻出乎意料地獲得廣大迴響。 圖/截自change.org連署獲校方回應後,凱莉表示自己真心為所有參與學生感到驕傲,「這就是集合大家聲音後得到的成果。」他十分滿意學校的決議,也很高興師生皆理解行使投票權的重要性。另一位美利堅大學學生伊莉莎・弗萊(Eliza Fry)同樣認為校方做出正確決定,並以此為榮,「我覺得特別的是,美利堅大學更進一步,未來每逢總統大選都會停課。」除了美利堅大學,科羅拉多學院也在學生的呼籲下取消大選日課程。該校請願發起人本尼特・奧昆(Bennett Okun)說:「這是個令人驚喜且正確的決議,科羅拉多學院也將持續在高教界作為領先者。」 科羅拉多大學學生本尼特・奧昆寄信給校方呼籲大選日停課,並在學校報紙刊登相關廣告。教師最終投票通過他的訴求。 圖/截自科羅拉多大學官網過去即有人提議取消大選日的課程,但一般多由教授自行決定,或僅單一學院停課。美利堅大學學生海倫娜・米爾本(Helena Milburn)指出,今年因美國總統唐納德・約翰・川普(Donald John Trump)輕忽防疫、急於選前提名新任大法官等爭議行為,大選與往年相比較受重視。其中,年輕人政治參與度提高,更促使大學必須做出回應。凱莉也認為,今年人們對政治的關注度提升,學生更渴望參與民主,且校方意識到選舉的重要性,停課訴求才得以成功。此外,美國雖有「全民郵遞投票」,然而據《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ton Post, WaPo)》報導,目前多區皆出現郵件延誤情形,造成選票失效的風險。凱莉、弗萊與米爾本都是首投族,今年選舉對他們更加意義非凡。弗萊即說:「這是我第一場得以投票的選舉,因此也是我至今最關心的總統大選。」米爾本更表示他將擔任選務人員,確保選民能夠確實投票。凱莉則指出,這次選舉令人左右為難,川普與其幕僚的政策對女性、少數族群、低收入戶不友善,然而他也不認同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 D.N.C)副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Devi Harris)擔任檢察官時的作為,「對我而言,2020總統大選就像是生或死的抉擇。」
【大選企畫】推留學補助 韓政見可行性存疑
校園
第1718期
【大選企畫】推留學補助 韓政見可行性存疑
2019-12-19
【記者姜期儒綜合報導】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為搶攻青年票,5日於「青聽我們說——2020總統大選青年論壇」中再次強調補助青年出國的政見。韓國瑜表示,若未來順利當選,政府將補助大學生及碩士生免費出國交換一年,並說:「這個預算會比較龐大,但政府不貪污、不亂搞,錢一定夠。」此話一出,便引起青年對其經費來源、補助資格的質疑與討論。近年大專校院學生出國交換人數逐年攀升,根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本國學生出國進修交流」統計資料,104學年度共有1萬420位大專校院學生出國交換,105學年度有1萬3071人,106學年度有1萬5603人。大專校院總人數雖逐年下滑,但每年出國交換的學生數卻不降反增,顯示大學生走向國際已成為一個時代趨勢。根據本報《總統大選企畫》民調蒐集的1166份有效之大學生及研究生意見中,有67.2%的學生認為於就學期間出國交換經驗是重要的,而認為不重要的僅佔4.5%。東海大學財務金融系學生郭乃華覺得出國可以培養自己的國際觀,了解世界的發展走向,待在國內只會讓同溫層越來越厚。然而,對交換經驗保持中立態度的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學生薛惟中表示,並非所有科系的大學生都需要出國經驗才有辦法面對社會,且比起出國交換,他指出大學生比較需要認識本土、關懷在地。韓國瑜的補助青年出國政見預估花費約500億,約為現行補助12億的40倍,雖立意良善,但經費來源也成為大學生關注的問題。薛惟中提到,以韓國瑜先前市長選舉政見大多跳票的前提下,他希望韓國瑜將經費來源說明清楚,才能讓人信服。政大法律學系學生吳文玎則主張不應該全面性的補助,應該針對有需求的學生,並檢討現行的補助制度才是較務實的做法。目前教育部為鼓勵國內公私立大專校院選送優秀學生赴國外大專校院研修,自民國96年起開辦「學海計畫」。其中包含選送優秀大專校院學生出國交換的「學海飛颺」,以及清寒優秀生專屬的「學海惜珠」,期盼提升青年的國際移動力。然而,即便大學生出國交換的比例逐年上升,但現今國家提供的公費交換補助人數仍未因此增加。根據教育部「學海計畫歷年選送學生出國研修或實習人數統計表」,「學海飛颺」的補助人數從103學年度的1484人,105學年度的1037人,到107學年度的1528人,並無明顯增加趨勢,且各校每年補助人數仍在30人左右。「有些學校在下學期沒有學海補助的申請,有些學校有,希望能每間學校上下學期都有學海申請資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學生林家瑜說。由於學海計畫的申請方式是由各大專校院自訂校內審查機制,公開受理在校學生申請。之後向教育部提出審查申請,提供如選送計畫之整體目標、預期績效等資料,再由教育部決定補助的學校及補助額度,並非所有學校都能分配到補助款項。因此,各校學生申請的流程與實際獲得的補助金額存在差異。政大日本語文學系學生黃明茞表示,因為會根據申請人數調整,且每年、每個學校的狀況都不同,此制度無法事先預估學生會拿到多少補助款。逢甲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學生吳安婷也有同感,他說:「補助的差異真的有點太大,因為我遇過GPA(成績平均績點)只差0.5,補助就差8萬的現象。」吳安婷說明,逢甲大學會按照成績區間給予一定補助,因此交換生對學海計畫的補助金額並沒有太多異議,然而部分大專校院因為沒有補助金額的參考標準,恐導致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韓國瑜的補助青年出國政見雖提供實際的金錢補助,然而比起補助的多寡,學生更在乎申請資格及補助效益。「優秀只單靠成績定義感覺有點武斷。」政大社會學系學生邱郁昕認為,政大禁止班排未進前30%的學生申請學海補助並不公平,他覺得相較成績,進修企畫書的內容更能夠判斷哪些學生適宜獲得補助。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學生蔡雨潔則說:「如果能對家庭經濟狀況跟目的國家的預估花費有更全面的評估會更理想。」。他直言,臺大的做法是申請資料分數較高者優先得到獎學金資格,但這樣並沒有達到獎學金真正的目的,應該提供更多機會給相對需求較高的學生。
【大選企畫】選舉劃世代傷痕 異溫層對話邁向和解
校園
第1718期
【大選企畫】選舉劃世代傷痕 異溫層對話邁向和解
焦點
2019-12-19
【記者陳子瑜綜合報導】民國107年11月24日,是許多年輕人難以忘懷的日子。107年九合一選舉公投第14案「民法保障同婚(註)」以約300萬張同意票、700萬張不同意票宣告不通過,青年與長者間,從此撕扯出一道鴻溝。隨著109年第15屆總統選舉(以下簡稱總統大選)即將到來,世代之間的傷痕仍未痊癒,又恐再度面臨創傷。註:由社會民主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提出公投第14案:「公投第14案:您是否同意,以民法婚姻章保障同性別二人建立婚姻關係?」」結果以338萬2286張同意票、694萬9697張不同意票,宣告不通過。依據《TVBS新聞網》、《品觀點》等民調結果顯示,年輕族群(20至29歲)多支持民主進步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賴清德組合,父母輩(50至59歲)則多支持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張善政組合。根據本報《總統大選企畫》民調蒐集的1166份有效之大專校院學生意見,有近三成受訪大學生與父母親政治立場不一致,顯示不同世代的政治傾向有所差異。而問卷中71.9%受訪大學生曾主動與家中長者討論政治議題,但談論狀況不盡相同:吵架、迴避、保持理性等皆有。但對於國立中興大學的大兵(化名)而言,與親戚理性談論政治、尊重彼此選擇,是不可能的事。「他們知道我要投蔡英文會殺掉我。」在支持國民黨、非韓不投的家庭當中,大兵永遠只能把話吞回肚子裡,選擇「裝死」。「跟我們家那些人講(政治議題),其實就跟中國人講差不多。」大兵無奈地表示。祖父一輩懷著對國民黨的忠心,遠從大陸遷台,那份忠誠薪火相傳,使大兵父親也同樣堅定支持國民黨。不過,大兵反感部分國民黨員的親中傾向,也反對國民黨提出的「兩岸和平協議」,決定在總統大選投蔡英文。但也因此,大兵在家只能噤聲,「他們會來逼問我:『你有投票權了?那會投韓國瑜吧?』」在國立聯合大學文化觀光產業學系學生彭嘉芸的家中,則是另一副光景。他不常關心政治,和家人在客廳看電視,是了解時事、互相交流的時光。「只要尊重彼此想法不同,我都能接受意見分歧。」家人對部分政黨有偏見,彭嘉芸會開口反駁,「我會想說服對方,主要的原因是想讓家人可以容納不同觀點,並非為了說服他們採納我的政治立場。」不過,彭嘉芸也了解並非每個家庭相處模式皆是如此,「不是所有事情都能靠溝通解決,特別是本來想法就不一樣。」育有兩個女兒的母親曾玉琪也同意此觀點,「你不可能改變他們(年輕世代)。」迴避衝突,是兩個世代間自我保護的方式,同時卻也是產生隔閡的隱憂。曾玉琪的女兒會找他聊香港反送中、中國西藏問題。但自幼便生長於台灣戒嚴時期,在曾玉琪眼中,他對極權沒有實感、也從未感覺「不自由」。曾玉琪說:「上課、玩樂都沒有被限制。我們可能會唱愛國歌曲,但也沒有覺得不好。」反之,曾玉琪表示,只要完成本分,就可以安全地生活。隨時代變遷,政治不再是禁忌,資訊來源也更廣泛。但曾玉琪擔憂,媒體炒作正在影響年輕人的思想,「大家都是聽到表面上的,我們不是當局者,都只聽到一部分。」就如曾玉琪的女兒曾和朋友一起參加反核大遊行,實際上卻對核能一知半解。此外,曾玉琪也認為現在的年輕世代想法激進,「常常很激動。像是在發洩情緒。」育有一個大三女兒的母親雷光潔觀察到世代隔閡的原因,他說:「生活環境、資訊來源和同溫層差異過大。」曾玉琪也補充,世代間的經濟發展不同也是一大差異。在父母成長期間台灣正逢經濟起飛,但現在年輕人甚至已無法買到自己的房子,這都間接導致兩代想法不同。來自徹底不同的時代背景,面對不同資訊來源、經濟狀況、政治立場,青年與長者的間隙看似越來越大。於是有一群人選擇走上街頭,試圖用對話走出同溫層。 行動山棧花於6月成立,主要由年輕族群組成。成員上街隨機找陌生人,聊當時的社會議題,主題不拘。 圖/紀鈞庭提供「行動山棧花」自6月成立,由二到四人組成一小組,不定期上街找陌生人聊天。談話主題主要是各式社會議題,香港反送中、假新聞、中國紅媒等,他們希望透過實際行動,以談話取代隔閡,成為聯繫不同族群之間的橋樑。總統大選也是聊天的主題之一。行動山棧花成員紀鈞庭分享,他曾遇到政治立場不同的長者,但紀鈞庭選擇不改變對方,而是仔細聆聽他們的想法。他也分享和長者的溝通技巧,「要聽他說、要捧他。不一定要認同他。」若要嘗試反對對方言論,紀鈞庭會說:「對啊,你這樣是對的,但我這邊有個另外的想法。」另一名行動山棧花成員、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學生李立丞也分享,他曾和一位中年婦女聊假新聞,發現對方只看特定新聞頻道,獲得片面資訊。李立丞耐心和他溝通年輕人的想法,對方最後竟說:「謝謝你們喔,我們年紀大的比較不知道從哪裡看正確的資訊,會不小心被媒體帶著走。」 紀鈞庭(右二)於台北市西門進行街聊活動。行動山棧花曾就假新聞、中國紅媒、總統大選等主題,與陌生人聊天。 圖/紀鈞庭提供行動山棧花團隊,以用心聆聽,使用與長者的共通語言傳遞資訊與想法,成功打破世代隔閡。紀鈞庭也鼓勵大學生回家和長者溝通。就如大兵說:「同溫層會讓你很舒服,但永遠待在那就不會知道自己的錯誤。」世代隔閡仍是漫長又難解的議題,但唯有踏入異溫層、展開對話,才會邁向和解的第一步。
【大選企畫】青年傾向投蔡 候選人特質成關鍵
校園
第1718期
【大選企畫】青年傾向投蔡 候選人特質成關鍵
焦點
2019-12-19
【記者劉庭莉綜合報導】民國109年第15屆總統選舉(以下簡稱總統大選)倒數不到一個月,根據本報《總統大選企畫》民調蒐集的1166份有效問卷指出,大專校院學生對於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與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支持率相差74.8%。12月6日至14日,本報以20歲以上的大專校院學生為調查對象,詢問關於總統大選時的投票傾向與意願等問題。總有效問卷為1539份,符合目標對象的有效問卷份數為1166份。透過民調發現,受訪大學生對候選人組合的支持度分別為:蔡英文與賴清德78.0%、韓國瑜與張善政3.2%、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與余湘2.2%,都不支持有11.8%、無意見則是4.7%。受訪大學生支持蔡英文的前三大原因分別為「候選人特質」、「事件影響」及「政見發表」。「因為蔡英文是候選人中,唯一對香港反送中事件表態、同時也對中國表達譴責的候選人。」國立中山大學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學生張益豪表示,會支持蔡英文是由於自身對近期事件的立場與他相近。與蔡英文不同,受訪大學生支持韓國瑜的原因,多為「政黨傾向」與「候選人特質」,「事件影響」及「政見發表」則並列第三。「韓國瑜先有自己的中心思想,才發散政見,再研擬細節。」認同國民黨的國立臺北大學會計學系學生劉同學(化名)認為,韓國瑜懂得如何以宏觀角度,從根本解決問題。而受訪大學生支持宋楚瑜的原因除「候選人特質」、「事件影響」外,「政黨傾向」也佔其一。支持宋楚瑜的華梵大學建築學系學生林鼎軒認為,宋楚瑜務實、有毅力又政治經驗豐富,加上親民黨關注兩岸關係經濟發展的態度與自己一致,是支持他的主要原因。不過支持候選人,似乎不代表受訪大學生認為該候選人會當選。蔡英文的支持者中,僅82.6%認為其會當選。支持蔡英文卻認為韓國瑜會當選的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學生葛玉慈說明,自己於民調公司上班,所接觸到的訊息、數據,幾乎都顯示韓國瑜會當選,「只是大學生的同溫層太厚,我覺得很無奈。」而受訪大學生中,也僅有51.4%的韓國瑜支持者認為其會當選。宋楚瑜的支持者中則有高達七成以上認為蔡英文會當選。本此選舉亦有不少受訪大學生,根據候選人的政見及針對議題的表態做選擇。平時關注性平議題的張益豪說:「台灣雖然已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又稱《同婚專法》),但本身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社會氛圍還是存在性別刻板印象。」他舉例,張善政指責蔡英文未生過小孩、無黨籍立法委員洪慈庸懷孕卻遭批評等,是整個社會厭女症的展現,所以需透過性平教育,避免性別歧視一再出現。在乎性平議題的大學生選民不只張益豪,根據本次民調,受訪大學生最關注的三大議題分別為性平(性教育、婚姻制度等)、勞權(工時、工資等)、教育(學貸、國際交換、招考制度等)。而支持以核養綠的劉同學解釋,蔡英文已執政三年半,許多政策方向與自身理念不符,如蔡英文的「2025非核家園計畫」,預計於114年停止使用核能,因此本次選舉傾向支持韓國瑜。向來關心教育議題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學生洪若菱則認為,台灣應推動母語教學,先有自身文化,才能與國際接軌,因此自己相當反對韓國瑜提出的中英雙語教育。「沒辦法讀『好大學』的人不會受益於任何形式的補助。」洪若菱表示,韓國瑜提出的免費留學存在許多問題,各校姐妹校數量差距懸殊,不僅無助於教育資源分配,更加深階級再製,只有排名前面的學校,姐妹校數量足以讓想出國的學生都有出國機會,「私立學校、排名比較後段的學校幾乎不可能。」「蔡英文在支持同婚時,他並沒有等到所有人覺得對的時候,而是他知道是對的,就去維護。」支持蔡英文、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學生薛人豪。觀察民調結果,比起政黨傾向,受訪大學生的投票意願多因特定事件及候選人特質改變。尤其性別平權又為受訪大學生中最為關注的議題,蔡英文公開表示支持性別平權,韓國瑜卻從未正面回應,甚至頻頻爆出不適切的性別歧視言論,可能為蔡英文在本次民調勝出的原因。
【大選企畫】港局勢牽動亡國感 提升青年投票意願
校園
第1718期
【大選企畫】港局勢牽動亡國感 提升青年投票意願
2019-12-19
【記者楊瑞盈綜合報導】香港自6月開始反送中運動,至今已屆半年。不少台灣人民看見香港的狀況後,發起聲援行動,甚至喊出「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口號。部分青年也因反送中事件而出現「亡國感」,呼籲大眾參與民國109年第15屆總統選舉(以下簡稱總統大選)投票,藉此選出主張捍衛台灣主權的總統,保護台灣民主。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主任蔡佳泓認為,亡國感在本次總統大選催票期間被反覆強調,是因「民眾擔心會選出向『一國兩制』方向前進的總統」,進而限制台灣的民主自由。蔡佳泓指出,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並不明確,難以釐清與中國的關係,所以台灣人民對中國提出的「一國兩制」十分敏感。擁有「亡國感」的青年不在少數。根據本報《總統大選企畫》民調(註)顯示,其中有80.2%受訪大學生認為,香港反送中情勢令他們擔憂台灣的自由民主將消失。南臺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學生楊順宇表示,他了解反送中運動後,相當憂慮台灣未來會落入「一國兩制」的狀況。深有同感的政大社會學系學生戴時與說:「因為親眼看到香港被剝奪自由而有此感。」此外,另有78.3%受訪大學生反應,親中媒體是造成他們擔憂的原因。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學生劉靜卉表示,部分媒體的報導常傾向同一陣營,使民眾在不知不覺下受該媒體的觀點薰染,進而影響投票立場。註:本報《總統大選企畫》民調問卷發放日期為109年12月6日至14日,以20歲以上的大專校院學生為調查對象,詢問其關於總統大選時的投票傾向與意願等問題。總有效問卷為1539份,符合目標對象的有效問卷份數為1166份。雖有不少人抱有憂慮,但也有些人不因亡國感而感到困擾。政大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學生黃子瑜分析,亡國感易誤導民眾,以現階段而言,美國與中國仍在相互角力,而台灣的民主意識符合美方利益,因此無論何人當選,美國都不會讓台灣的民主消亡。持相同意見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學生陳冠頴則認為,即使執政權轉換,台灣的民主制度發生改變也需要一段時間,並不會在短期內消失。儘管受訪大學生對亡國感想法不盡相同,但亡國感確實會影響選民投票意願。據本報民調指出,具亡國感的受訪大學生中,九成會因此增加投票意願。如戴時與說:「希望以自己的一票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未來。」不過蔡佳泓認為,雖因近期香港反送中事件影響,青年投票率可能有所成長,但投票意願仍受眾多因素影響,實際作用不大。
【大選企畫】免息緩繳政見齊出 生憂學貸資源浪費
校園
第1718期
【大選企畫】免息緩繳政見齊出 生憂學貸資源浪費
2019-12-19
【記者支琬清綜合報導】為減輕青年學子的貸款負擔,民國109年第15屆民主進步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與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皆針對就學貸款提出新政見。蔡英文提出降低「緩繳期」門檻及延長年限,韓國瑜則提出完全免除利息,搶攻青年族群選票。 根據本報《總統大選企畫》民調蒐集的1166份有效具投票權大專校院學生意見,「教育」相關政策,如學貸、國際交換、招考制度等,在青年族群最關心的政策類型中排名第三。蔡英文於「青聽我們說─2020總統大選青年論壇」表明,未來青年月薪未滿4萬元即可向承貸銀行申請緩繳,期限最長可達八年,學貸本金及利息皆暫時不用償還。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學生樂久傳申請學貸至今,已邁入第五個學期。他表示,月薪4萬元的門檻過於寬鬆,將會吸引許多非必要的學生申請學貸,恐造成資源浪費。同樣申請學貸、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生蔡明諺也指出,家庭經濟狀況差不一定是大學生申請學貸的原因,部分學生會申請高於學費的金額,並將剩餘款項進行投資理財。未來若放寬還款條件,蔡明諺認為可能間接排擠有實際需求者,失去開辦初衷。而韓國瑜也於10月底提出「學貸免息」政見,聲稱當選後將調降學貸利息,且申請學貸者皆可完全免除利息。政大廣告學系學生簡郁翰質疑道:「這項政見是一張巨大的空頭支票。」以申請學貸學生的立場而言,簡郁翰認為政見條件相當吸引人,但因台灣目前學貸總申請金額高,政見的可行性有待商榷。國立臺北大學統計學系學生廖靖芸則提到,現今政策已針對家庭年收入、狀況等進行分級,家庭年收入114萬元以下之學生可只償還本金。廖靖芸說:「完全免息聽起來很誘人,但如有些年收入較高的家庭也申請學貸,且不償還利息,將會造成國庫的負擔。」蔡明諺亦表示,學貸完全免息恐成為銀行呆帳(註),若超過國庫負擔,可能轉嫁到納稅人的稅率上。根據教育部民國106年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學生就學貸款統計,全台大專院校申請就學貸款人數共26萬2997人,而貸款金額高達201億1004萬5347元,倘若學貸完全免息,勢必將加重銀行負擔。據《經濟日報》報導,台灣銀行自辦理學貸起至107年12月底止,呆帳餘額11.8億元。樂久傳表示,與其讓政府置辦經費投注在學貸利息上,不如將經費轉至全民健康保險等需求更大的層面。註:呆帳又稱為壞帳、呆壞帳,是應收帳款中無法回收的部分,出現在損益表中。與樂久傳持同樣觀點,政大廣告系學生陳嘉萱表示,目前學貸利率僅1.15%,對於有經濟壓力的學生而言,其實已相當實惠。現今學貸實行「只繳息不還本」政策和鬆綁「緩繳期」門檻,貸款人可依自身經濟狀況,於畢業後向承貸銀行申請最多四年的時限,先償還利息,申請期限過後再依原定借款期限攤還本息。對此,部分申請學貸的學生給予肯定。蔡明諺認為,大學生畢業後,普遍無法立即就業,以只繳息不還本政策為緩衝期,可讓學貸學生有更多餘裕進行投資理財。對於候選人的政見,陳嘉萱指出,學貸應著重在「幫助弱勢」及「長遠」,學貸的門檻以及還款方式一再下修,會讓原本沒有需求的學生也想申請學貸,恐利用學貸套利。樂久傳也直言,減輕學貸固然是一種幫助青年學子的方式,但增加就業機會或是提高基本薪資,會對青年會更有幫助。
【大選企畫】青年向錢進 宋韓蔡推青創輔導
校園
第1718期
【大選企畫】青年向錢進 宋韓蔡推青創輔導
2019-12-19
【記者黃婕綜合報導】民國109年第15屆總統選舉將至,為搶攻青年票,總統候選人紛紛推出青年政見。民主進步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親民黨總統候選人宋楚瑜皆針對「青年創業」(以下簡稱青創)提出不同的補助及輔導機制,表達對青創的重視。根據108年全球創業精神暨發展機構(The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GEDI)發表的「全球創業精神暨發展指數(Global Entrepreneurship and Development Index, GEDI)(註)」,台灣在137個受評國家中,排名第18,在亞太區位居第3,僅次澳洲和香港。國際創新創業發展協會祕書長楊士進表示,創業的風氣和意願正逐年提高。中華民國全國創新創業總會副秘書長陳麗華也指出,108年的創業諮詢專線累積至今共有8000多通,呈現穩定上升的趨勢。註:「全球創業精神暨發展指數(Global Entrepreneurship and Development Index, GEDI)」的評比項目包含創業態度、創業能力及創業企圖心三大面向。面對持續蓬勃的創業環境,蔡英文提出若勝選將提供600億「青年貸款」供青年創業者申請、提供專案融資協助及簡化貸款程序,且未來100萬以下的小額青年貸款,將以表格申請取代計畫書。而韓國瑜則喊出300億「青年願景工程基金」,預計在當選後建立新創產業資訊平台,以爭取國外資金投資。宋楚瑜則延續過往政見,建立青創基地,並免費提供青創者使用,只收水電及管理費。人際銀行創辦人、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生蒲其磊表示,蔡英文提出簡化貸款程序及專案融資,可使青創者覺得受重視,進而提升創業意願。蒲其磊說明,當初創業時,政府提供的青年創業及啟動金貸款並非他的首選,除因申請手續複雜困難外,申請流程耗時長也是原因,「寫企畫書就要超過一週,交付審核後,還要到銀行報告,審查機制嚴格。」蒲其磊直言,若蔡英文的簡化貸款程序政見能實際執行,且履行前五年利息由政府補助的承諾,將會非常具吸引力。 現今約有三至五成的大學生具創業意圖,學生多半利用校內的培育資源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討論創業。圖為示意圖。 圖/黃婕攝現行政府推動的創業貸款有三項,分別為「青年創業及啟動金貸款」、「微型創業鳳凰貸款」和「文化創意產業優惠貸款」。三者的差別主要在於貸款對象,青年創業貸款主要針對20至45歲的國民,繳交的企畫書中除說明公司基本資料外,營收預估、損益預估、貸款金規劃都必須清楚詳列,從申請到真正拿到經費至少要60天。芙莉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所學生林嵩堉表示,曾考慮是否申辦貸款,「但企畫書必須填營收預估,在公司剛創立、收入不穩定時,無法給確切的估計數字而放棄。」然國立成功大學青年創業者K(化名)持相反意見,他說:「申請程序複雜是必然的,若想創業成功,所有事物都必須準備妥當。」面對三位總統候選人提出的青創政見,林嵩堉表示,無論誰當選都希望政府持續扶持,除資金挹注外,也提供多樣資源,「並非每位創業家都具有良好創業條件,關鍵不在能力,而是資金不足。」而K則表示,能感受到韓國瑜對於青創的重視,針對政見中多次提及的爭取國外直接投資、讓台灣創新企業加入國際新創產業鏈等,K表贊同道:「台灣人開拓國外市場才有機會更加富裕。」國際創新創業發展協會祕書長楊士進說:「目前大學生創業者的目標市場普遍偏向國內。」現今約有三至五成的大學生具創業意願,尤以國內服務業為主流。對此,全國創新創業總會副秘書長陳麗華補充,若青創者將科技結合民生性服務業,如改善賣場的行銷或是配送方式,即便是小生意,只要有特色便有機會獲利。此外,陳麗華雖樂見創業政見增加福利與資源,但政府都只是提供啟動性的協助,陳麗華說:「創業的關鍵還是在於創業家本身的決心及精神。」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