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以童趣元素隱喻現實暴力 李兆起藉繪畫詮釋文學意涵
藝文
第1803期
以童趣元素隱喻現實暴力 李兆起藉繪畫詮釋文學意涵
2024-12-13
【記者林偌甯台中報導】「在大眾想像中,鳥在空中飛翔,象徵自由,但展中的牠卻被束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李兆起即日起於台中毛刺空間,舉辦個展《想要勾著一些樹和鳥》。李兆起結合歷史文學與個人觀察,運用壓克力顏料和裝置展現對當代社會與自我生命歷程的無力感。 談起展覽理念,李兆起表示他習慣先以直覺創作,再分析作品意涵。他提到作家羅貝托.博拉紐(Roberto Bolaño)與馬利歐.巴爾加斯.尤薩(Mario Pedro Llosa)筆下對政治暴力和權力爭鬥的描繪,使他反思當前社會危機。為此,李兆起以「無力感」為題,在作品中融入童趣元素與低對比色調,運用簡化、平面化的畫作構圖,塑造童真的外表,隱喻現實中的多重暴力。「我們現在面臨著一個大威脅,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忽視它。」他補充道。 「我喜歡文學具有的時間感和豐富內容。」李兆起說道,為呼應文學複雜的層次,他嘗試在畫布上隨機塗抹、打磨礦物粉,堆砌作品的厚度與質感。他將任意灑落於畫布上的礦物粉視作草圖,「不打草稿會不知道畫面要畫些什麽,礦物粉(在畫布)上面的隨機樣態幫我決定畫面。」作品〈小薩你是什麼時候開始倒霉的〉取自作家尤薩的《酒吧長談》(Conversaciones de bar),李兆起藉礦物粉與樹脂形成的不規則、斑駁痕跡,呼應小說主角小薩在20世紀祕魯動盪中的掙扎心境。 李兆起除了揉合壓克力顏料與礦物粉作畫,也透過讓仙人掌快速生長的種植方式「嫁接」,隱喻當代強勢文化侵略弱勢文化的常態。他說道:「嫁接是把仙人掌的頭切掉,再移植到另一株台木上,就像砍掉你的頭,換上別人的頭,讓你為它生長。」由於仙人掌外型酷似飛彈,李兆起遂將其擬態為武器,反思當代社會的威脅與衝突。 畫作〈遠離名為進步的天使〉引用瓦爾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對保羅.克利(Paul Klee)作品〈新天使〉(Angelus Novus)的詮釋:「天使背對未來,面向過去,看到歷史中的廢墟,卻被「進步」的風暴推著他向前,所以無力改變。」李兆起認為,災難不斷重演,人民在不同時代持續被政權壓迫,觀察者無法改變現狀的無力感正與「天使」相呼應。他在裝置與畫作中重複使用斷裂的房屋和手指等符號,串聯藝術家與天使共有的無力感。房屋象徵歸屬感,但畫中建築被分割,暗示社會不安;被切割的仙人掌則轉化為斷裂的手指,暗喻被侵襲的生活。 大學畢業後,李兆起經歷數份工作,深刻體會求生存時必須承受的不合理壓力,再將這份無奈體現於〈失敗的戰車〉。作品呈現出古代戰車的場景,但李兆起特意將駕馭戰車的馬匹,替換成一群被鐵鍊束縛著脖子的犬型戰士,象徵無法掌控自身生活方向的處境。觀展民眾張婷表示,作品中的留白為他帶來更多想像空間,「生而為人,進步未必是每個人的終點。」觀者小明(化名)則對作品〈Sweet Go〉提出見解,他認為作品中描繪的狗既想尋找出口又懼怕外界干擾,反映藝術家渴望突破創作卻難以接納他人建議的矛盾心境。
光雕技術結合油畫 《追光捉影》創沉浸式體驗
藝文
第1800期
光雕技術結合油畫 《追光捉影》創沉浸式體驗
2024-11-22
【記者林芷彤報導】光影映射於畫作之上,靜止的畫面仿若具有鮮活生命力。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生吳昱慧舉辦個展《追光捉影》,透過科技藝術與傳統繪畫的交融,呈現具動感與聲光效果的「光雕繪畫」。展覽於9日起在新苑藝術展出。 「我喜歡學習新的東西,但不必放棄過去的累積。」吳昱慧提及大學時期跨域學習新媒體技術的經驗,啟發突破過往的藝術形式。他將光雕與油畫結合,並輔以AIGC生成的音樂,使觀眾藉視覺與聽覺沉浸展覽。吳昱慧表示,由於光雕成像會持續變化,觀者可能無法分辨眼前是投影的影像還是畫作本身,視覺上的模糊與交錯,讓觀者不再只依賴雙眼,還需身體和其他感官進一步參與其中,才能完整體驗作品。 吳昱慧表示素描為其學畫生涯中的源頭,因此選擇以黑白顏料繪製的〈餐桌一隅〉作為開端。此外,吳昱慧擷取他對生活細節及日常儀式感的觀察,採用較為流動的光雕呈現,搭配藍調鋼琴曲的旋律做出變化。 置放於展場正中央是畫作〈多條平行時空的夢〉,吳昱慧繪出棒球、鮮花與大提琴等物品,訴說人於年少時期可能同時擁有多樣夢想。「我覺得抉擇的過程是痛苦的。」他補充,即便人可以擁有多種的嚮往,但時間的有限讓人們不得不做出取捨。因此在光影的設計,吳昱慧使用強烈的節奏和反覆出現的雜訊元素,具象呈現人在做出抉擇時的壓抑,而隱藏於背景的兩把鑰匙則代表家庭永遠作為後盾,提供他無限的支持與包容。 步入展場後段,繽紛色彩所構築的夢幻氛圍交織於空中。作品〈童心未泯〉承載吳昱慧對童年記憶的念想,他在畫作融入知名日本動畫《小魔女DoReMi》的元素,展現兒時對成為魔法少女的天真想像,並透過卡漫風格的光雕,搭配動感樂曲,呈現他在成長後仍保持童心的模樣。畫作背景的世界地圖,則代表吳昱慧想去環遊世界的願望。 新苑藝術負責人張學孔說:「他把一個動態的光景經過設計投射在作品上面,是比較少見的。」他認為,加上音樂的結合,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生吳佩真則表示,最吸引他的作品是〈童心未泯〉,他認為畫作、音樂與特殊設計的影像結合後,給予他無限的想像空間。
《荒誕廚房》再現生活 以油彩重譯日常經驗
藝文
第1796期
《荒誕廚房》再現生活 以油彩重譯日常經驗
2024-10-18
【記者楊凱傑台北報導】「荒謬是想尋找生活的本質,而繪畫是我們探尋本質的過程。」藝術家何思賢、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郭俊佑和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碩士生操昌紘,於8日起在台北市一票人票畫空間,籌辦聯展《荒誕廚房》,三人以畫作探討日常經驗中的荒誕之處。 對他們而言,廚房既是日常場域,也象徵著畫室,畫家便是廚房中的廚師,在此次展覽中端出名為「荒誕」的菜色。本次聯展三人皆使用油彩創作,生活經驗則是他們的靈感來源。其中郭俊佑便在作品〈存檔〉中,擷取高中學習地科的地質學知識,畫出地科學家分析地層結構的樣子,並將地層結構的圖解融入作品,化作對人類不自量力的譏諷,他認為荒謬的是只有幾萬年歷史的人類,卻想試圖理解已存在幾億年的地球。 〈蠟燭〉是何思賢的近期作品,與早期作品相比,他在作畫時會更有意識的融入想法與情感。原本〈蠟燭〉是靜物速寫,但何思賢額外將數封情書的內容,繪成桌上的文字。何思賢繪出流動的蠟滴,並將其覆蓋在文字上,他表示蠟滴是具有意識的,「燒完時,文字被覆蓋,彷彿情意就在這世界消失般,不復存在。」而蠟燭融化時流動的樣子,對他來說,就有如情感會隨著時間流動而消逝。他補充:「蠟燭在現實中是沒有意識的,但我賦予它意識,本身就是荒謬的存在。」 操昌紘將電影院隨處可見的逃生出口,作為畫作的標誌符號,他的作品〈 Exit strike 〉、〈 EXIT 〉彼此獨立卻又相互呼應,兩幅作品雖有著共同符號「出口」,卻因符號抽換到不同地方而使意義轉換。在〈 EXIT 〉作品中,操昌紘以畫中的電影院,醒目的綠色號誌標誌著出口位置,卻不見逃生門的蹤跡,創造出一個交織現實與虛幻的空間。而再放大綠色標誌,便成〈 Exit strike 〉,操昌紘把綠色小人想像為特技演員,綠色背景如同電影綠幕,對他而言,填滿畫面的逃生出口號誌,呼應被生活所禁錮的人們,試圖逃離現實世界。 郭俊佑、何思賢、操昌紘將自己的作品視為美食,而作品產出的過程,就是廚房做菜的流水線。因互為好友多年,在繪畫技法上也相互影響,顏料的質地或材質可能大同小異。但郭俊佑表示,相似處在圖像都有隱喻,「圖像如何暗示,各自都有想表達的東西。」技法儘管類似,各自對生活的體悟卻有所不同。 觀眾阿偉(化名)表示,在每件作品中,發現畫作都是以生活為場景,儘管一開始無法理解廚房在此次展覽中的意涵,但能感受到作者試圖以日常作為連結,「用以往沒有想過的角度,去詮釋日常。」觀眾融(化名)則分享對何思賢的〈 海浪邊的女子 〉的心得,「日常中荒誕的細節,作品中女子的腳印沿著海浪行走,但真實的腳印其實早已被沖刷,海浪與腳印是日常,違反物理則是荒誕的呈現。」
鄒佳哲藉繪畫表現情感 《身體・場域》揭社會扭曲
藝文
第1757期
鄒佳哲藉繪畫表現情感 《身體・場域》揭社會扭曲
2021-11-17
【記者吳姿芳台北報導】船上的愚人們緊盯薄餅、互不相讓,而四周的槍口對準他們並給予壓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生鄒佳哲舉辦個展《身體・場域》,透過粉彩與油畫作品,傳達他從生活中觀察得出的感悟。展覽於6日起在國父紀念館德明藝廊展出。 《身體・場域 》分為三大主題,為「靈魂」、「宇宙」、「他者」,創作者鄒佳哲認為身為藝術家的價值,就是將語言無法述說的情感表現出來,和哲學一樣,追求存在的真理。 圖 / 鄒佳哲提供船隻外圍的人全身赤裸排列成圈,槍口指著船上的人們,他們渴望地看向薄餅,其餘的人則在水中載浮載沉。鄒佳哲說明,〈愚人船〉這幅畫受中世紀畫家耶羅尼米斯.波希(Hieronymus Bosch)啟發,他取材自聖經的故事,比喻現代人為追求社會規範而否定自我、隨波逐流,如同古代愚人困在制度的框架中。他說明,畫中人物形象源於自己的長相,藉此將自己投射進作品中,他說 :「這些人不是別人,就是我們自己。」觀展民眾張瑋珊說 :「這幅畫讓我想到塔羅牌裡的愚人,盲目跟從社會。」 〈愚人船〉起源於聖經的故事,古代沒有精神病院,因此擁有瘋狂思想的人會被送往船上,推向大海,隨波漂流,而這些人也不曉得未來的命運會是如何。圖 / 鄒佳哲提供一滴眼淚從孩童眼睛流出,停留在他充滿笑意的臉龐。作品〈VISAGE〉靈感源於敘利亞難民的黑白照片,鄒佳哲說 :「我感受到他的靈魂在召喚我,我像是天選之人,透過畫筆說出他的故事。」觀展民眾林珏說 :「小孩的笑容很純真,可是眼睛透露了悲傷。」,而張瑋珊也說 :「這幅畫黑白之中帶有彩色的感覺,尤其是他的眼睛,代表他的眼中還是有一點希望的。」 創作者鄒佳哲看見敘利亞難民的臉龐時,內心受到強烈震撼,他認為他看見的不僅是眼睛和鼻子,而是受苦的臉龐背後隱含的意義,因此畫下〈VISAGE〉此作品。 圖 / 鄒佳哲提供鄒佳哲使用粉彩創作,即使粉彩為乾性顏料,但他希望能用粉彩呈現水彩的流動性,因此他自行研磨礦石粉末,再使用酒精溶解,增加滴流感,他說 :「流動性具有詩意的美感。」他也顛覆傳統粉彩單純的作畫方式,他先鋪上對比色,藉由顏色堆疊產生厚度,再利用刮板、滴流的痕跡做出立體感,他說 :「多層基底能表現立碑式的臉龐,每個人都能拓印它,再深深地落在心裡。」鄒佳哲補充,藝術家繪畫不是情感在表現,而是表現情感,相較於畫下美麗的一面,他更希望作品能將內在情緒與畫面結合,讓觀眾直接用身體感受,再和自己的經歷融合,他說 :「我希望能在真實世界之外,用知覺體認人存在的意義,回應荒謬多變的社會價值,再以身體呼應,也意味著回歸藝術本源。」
水彩映昔情 許文昌操光影襯哀愁之美
藝文
第1753期
水彩映昔情 許文昌操光影襯哀愁之美
2021-10-06
【記者許如鎧綜合報導】光線從上而下細膩地灑落於女人秀麗的臉龐,空泛的神情在光影間顯得格外透明。玄奘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碩士生許文昌以水彩畫作〈美麗與哀愁〉,藉陰鬱色調烘托畫中主角美麗間滲透的哀愁,奪下第69屆台灣南美會南美展徵件首獎。此作品預計於十月公開展出。 許文昌〈美麗與哀愁〉柔軟的身軀、向下散落的秀髮,畫中主角姿態的美在畫布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圖/許文昌提供柔軟的身軀、向下散落的秀髮,讓女人姿態的美在畫布上顯露無遺。許文昌細筆描繪出髮絲間的細節,他也加強光影對比,藉此凸顯主體。此外,他也大量使用陰暗的藍色,試圖傳達女人憂傷的感受,搭配過曝的亮光映襯哀愁中的美麗,「哀愁裡的光是美的。」他表示。「我把他當作一種感情的釋放。」許文昌說明,〈美麗與哀愁〉起源於他對往日愛情的種種感觸,他說:「當時的我經過了某個似曾相識的地方,就想到和前情人的過往。」而他同時將這些感觸進一步投射在創作中。他說明,畫作之所以名為「美麗與哀愁」,正是因為畫中看似哀愁的美麗女孩,其實呼應著他的人生經歷,或許哀愁蓋滿名為人生的畫布,卻掩不住其中蘊含的美麗,縱使生命身處低谷也並非看不見希望。觀眾、許文昌的好友呂學儒也讚嘆地說:「意境深遠,情感深刻真的很美。」他也進一步表示,許文昌的畫作有種飄渺的美感,看得出在光線的呈現上下了許多巧思。而另一位觀眾蔡維倫也說:「評論不敢,但由衷覺得美。」「我不經意地拿起畫筆參加了比賽,拿下這個首獎是我意想不到的事。」許文昌謙虛地表示,他提及,投稿本身雖是為了得獎,但從事繪畫更大的原因,在於實踐藝術之於自己的意義,「繪畫藝術,是我人生的休閒。」 不大的畫室中,許文昌將滿滿的創作靈感在畫布上一一實現。 圖/許如鎧攝最後,許文昌談及自己對繪畫的追求,他認為,很多藝術家其實都在追求「我要畫別人畫不出來的,而我也不能重畫一張」,而他自己也不例外。對他而言,有些事自己做得到,而別人卻做不到,這就是他在這世界上的價值,也是證明自己真正存在的方式。許文昌表示,在刻畫作品細節時,不免會想起曾經在一起的過往,而產生失落的感受,但這也刺激他將情感化為畫作,他感嘆地說:「也不會想再回頭,就是將美好的留在心中。」 許文昌於畫室用心作畫,專注於創作的世界,以細膩的筆觸經營著他的藝術世界。 圖/許如鎧攝
與透明樹脂交融 顏料成繪畫主體
藝文
第1739期
與透明樹脂交融 顏料成繪畫主體
焦點
2020-12-09
【記者陳嘉怡桃園報導】壓克力顏料不倚靠畫布與畫框,安然地平躺於地面。甫從日本京都藝術大學(Kyoto University of the Art, KUA)藝術研究科博士班畢業的黃冠鈞,於5日起在「2Gather藝起吧」舉辦個展《色物》,掙脫平面繪畫僅能存在畫布的束縛,將顏料形塑成如同塑膠膜般的軟材質,剖析顏料與物質之間的關係。此次展名「色物」,在日文的原意為帶有色彩的布料或紙張,黃冠鈞表示,這個名詞充分體現他長期進行的創作實驗。繪畫一般透過顏料將符號繪於畫布上,使畫布成為支撐顏料的載體。然而他揚棄平面繪畫的既定框架,在他的作品中,壓克力顏料脫離畫布,並與凡尼斯(註1)交融或流淌於其中。他提及,如此一來,顏料不再只純粹負責色彩的功能,而是透過藝術形式上的某種「力」,將顏料從畫面剝離出來,使其昇華為創作主體的探討。註1:凡尼斯為一種透明樹脂。主要用途為畫作的保護層,隔絕空氣對畫面的影響。 個展《色物》呈現出黃冠鈞對於「色」與「物」所涉及的繪畫、物本質與當代藝術方法進行探索。圖左為黃冠鈞,圖右為藝評人陳晞。 圖/陳嘉怡攝過去,凡尼斯不被藝術界視為一種繪畫媒材,而黃冠鈞卻將它視為主要的創作素材。他說:「透明色也是一種顏色。」他利用透明的凡尼斯,將其與單一色彩的壓克力顏料,堆疊成類似塑膠薄膜或布料的柔軟質地。他認為,光線通過凡尼斯後,會映照出特別的光影與色彩變化。作品《不曾被看見的光》便利用水性壓克力顏料的流動性及凡尼斯的透明質地,在光線照射下,呈現樹影婆娑的狀態。觀展民眾鄧欣榮表示,顏料像布一樣垂掛於牆面上,彷彿顏料也是一個佔有空間與質量的物件。 作品《不曾被看見的光》因水性凡尼斯的透光性,得以使陽光穿透顏料,照映出過去隱藏在繪畫底下,不曾被看見的光。 圖/陳嘉怡攝不同於以往平面繪畫的作畫方式,黃冠鈞的創作手法使作品更直接地與空間產生對話。細觀他的作品,會發現每件畫作的展出方式皆不盡相同,平放、懸掛,甚至是折成紙船,以更多元的立體形象展示。黃冠鈞說:「我希望色彩不再侷限於平面繪畫上,而是可以用單獨、立體的方式來演繹色彩。」藝評人陳晞說明,可塑性是黃冠鈞得以打破繪畫作為單一平面的手法,從有限的二維平面,透過壓克力顏料作為軟雕塑,畫作產生三維的立體效果。 紙船造型正好展現壓克力顏料在層疊的透明凡尼斯中,多變且自由的形象。 圖/陳嘉怡攝在創作實驗過程中,黃冠鈞發現台灣美術教育的侷限性。在作品《黃金比例》中,他使用日本顏料廠商的113色製成色票,而每個色票的大小尺寸皆是依照西方美學「黃金比例標準」(註2)製作。他也將其版型標準展示在牆上,標明整件作品依循的規律。台灣的美術教育鮮少讓學生從材料開始打造屬於自己的顏料與基底材,學生往往透過美術社購買畫布與顏料,或從國外訂製特殊尺幅的畫布。黃冠鈞指出,台灣的繪畫發展因此產生限制,「我們的繪畫品味會受限於進口顏料及美術用品的貿易商。」註2:黃金比例被西方建築和藝術視為最理想的比例,長寬比值約為 0.618:1。黃冠鈞在本作品則採用矩形的黃金比例標準,其比值約為1.618:1。 作品《黃金比例》使用日本好賓顏料113色製成色票,其尺寸皆是按照西方的黃金比例標準製作,以表達黃冠鈞對於完美的質疑。 圖/陳嘉怡攝觀展民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副教授江衍疇認為,黃冠鈞的作品近似在反抗當代平面繪畫的運作機制,然事實上無論作品的造型如何變化,他都沒有背離繪畫本身。黃冠鈞也說:「其實我所用的技法,都是平面繪畫上最基礎的方式。」透過多次解構與重組的實驗,呈現繪畫的另一種可能性。
道別學生身份 研究生繪畢業游移狀態
藝文
第1732期
道別學生身份 研究生繪畢業游移狀態
2020-10-15
【記者詹和臻台北報導】戴著小丑面具的人,後腦勺插著發條,眼神空洞地望向遠方。文化大學美術學系研究生宋其遠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研究生呂宗憲,於5日起在台北亞典藝術書店舉辦畢業預展《道別即是開始》。透過描繪兩人畢業前後的狀態,反思自身與社會的關係。 《道別即是開始》於5日開展,並且於9日下午兩點舉辦開幕茶會。 圖/詹和瑧攝宋其遠說明,原想從作品尋找共通點作為展覽主題,但因兩人風格差異過大,他們轉往思考創作背景的相同處,發現兩人都將面臨畢業難題。因此,他們討論後將主題定為《道別即是開始》,意指向學生的身份道別,新人生也將展開。兩人皆提到美術系學生畢業後,持續創作或者轉換跑道成為他們的難題,「謀職等現實面都是我們需要面對的。」 宋其遠表示發條插入後頸的想法,來自於電影《佛萊迪大戰傑森之開膛剖肚》。 圖/詹和瑧攝為呈現現代人們進入社會,總是遮掩真實情緒的現象,在畫作〈傀儡丑角-Sniper〉,宋其遠將自己以小丑的形象現身於畫中,他認為小丑在滑稽又神秘的妝容下,「心情冷暖只有自己知道。」面具戴久了,自我也會漸漸迷失。而畫中小丑的腦勺插著發條,如同被操控的傀儡,當發條被轉動才能繼續前進。觀眾王雅萱說:「硬插進去的發條似乎變成它自身的一部分,彷彿無法逃脫假面與被控制的生活。」進入社會後將與學生身份時期道別,呂宗憲運用大量冷色調創作,讓灰暗的顏色,反映出現實與理想層面的不確定性。而呂宗憲則欲透過畫作投射他如今雖已有明確的目標,但是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仍會迷失方向的人生狀態。畫作〈迷失的我們〉遠看似寫實畫,近看後作品的空間被刻意拉成幾個平面,凸顯畫中漂浮的樹影。呂宗憲提到,光影就是他內心的投射,樹影在畫中搖曳,代表著飄渺與徬徨。 〈迷失的我們〉作品背景為地下道,樹影橫跨左下方到右上方,漂浮在平面上,代表飄渺、迷惘。 圖/詹和瑧攝呂宗憲的另一部系列作品〈夜歸路〉取材自日常騎車的風景,作品〈夜歸路5〉中出現禁行機車的號誌,「半夜騎車時,路上沒車所以會騎在禁行機車的道路,也是想要表達抵制社會賦予的規範。」而畫作中充斥高指示性的交通符號,除了暗喻被迫遵守的社會規範外,他也希望透過符號來提醒自己,不可以滿足現階段的狀態。 宋其遠表示,他們的共同好友認為兩人分別代表感性、理性,宋其遠是較感性的代表,而呂宗憲則是理性的代表。 圖/詹和瑧攝宋其遠表示,兩人的共同好友皆認為他們的個性差異很大,宋其遠比較感性,呂宗憲則非常理性。但相較呂宗憲善於述說創作理念,宋其遠提到,他不擅長在眾人面前說出內心想法,創作是他訴說自身想法的方式。
剖析繪畫元素 莊大緯探討油彩特性
藝文
第1719期
剖析繪畫元素 莊大緯探討油彩特性
2019-12-25
【記者吳曼嘉台北報導】男子坐在椅子上,他頭髮上的油彩似乎未乾,在畫面上營造出油亮的效果。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西畫組的莊大緯,21日起在臺師大德群畫廊D廳舉辦個展《場域》,他剖析繪畫中油彩的肌理、筆觸和色彩,探討油彩在不同畫作中,相較於其他元素的重要性。 民眾正在欣賞〈工作室〉,此圖跳脫現實光線,呈現偏藍的色調,表現油彩特殊的肌理質感。 圖/吳曼嘉攝莊大緯偶然看到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所著《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提到的「場域」概念,布赫迪厄認為當代社會由不同場域組成,而場域中的個體握有不同資源,具有階級差距。莊大緯說:「我覺得畫布裡的各種位階關係,跟布赫迪厄所提的場域概念相通。」他認為,畫作中油彩的位階關係,可對應到社會存在的權力關係,因此,他在此次展覽便以「場域」為理念討論畫作。其中,莊大緯著重探討「油彩」此種媒材,他發現不同時代的藝術家都會使用油彩創作,他說:「不管是印象派,或是巴洛克風格的繪畫,都展現油彩不同的位階關係。」他進一步解釋,畫家繪畫時的感受和畫布的材質,都會影響油彩呈現乾、濕、厚、薄的肌理質感,他關心油彩更多元的可能性,使油彩獨具的肌理質感得以展現。 莊大緯正與看展民眾介紹他的作品,並闡述畫布中「場域」的概念。 圖/吳曼嘉攝展覽中並非每件作品皆著重在油彩元素,例如作品〈彼時〉運用透視法描述空間,油彩的肌理質感反而不是重點。而作品〈工作室〉整體呈現偏藍色調,並非現實生活可見的景象,油彩的肌理質感在此作品則成為畫面主要元素,為最高位階,透視法或寫實效果不再是畫面重心。看展民眾尤鈴雅因莊大緯的畫作,改變對油畫的認知,尤鈴雅說:「以前只會注意畫框裡的敘事,現在才知道原來油彩的筆觸也是繪畫中很重要的部分。」 〈靜物圖組〉可以置換其中的作品,讓畫面產生新的可能,如場域概念所提,力量關係會不斷更新變化。 圖/吳曼嘉攝除了油彩的位階關係,莊大緯也嘗試調整畫布懸掛位置,讓觀者的目光隨畫框移動。例如他將五幅畫作組成的作品〈工作室圖組〉中最左側的畫布往上移,以符合觀者站立時平視的角度,而最右側以女孩為主體的畫布位置則偏下方,試圖形塑觀者從上往下觀看女孩的視角。臺師大美術學系博士班美學、媒體藝術與藝術史組學生劉佳宜提到,平常自己在掛靜物畫時,不會注意到畫框高度,只會欣賞畫框裡的構圖,莊大緯的作品則點出觀看畫作角度的問題。 〈工作室圖組〉配合觀者視點,調整畫布的高度,讓畫面形成多視點的特別空間感。 圖/吳曼嘉攝
碎花散落 莊道明繪自我療癒歷程
藝文
第1715期
碎花散落 莊道明繪自我療癒歷程
2019-11-28
【記者蔡淳宇台北報導】百合花碎片四散在畫面各處,伴隨斷裂的線條與破碎的色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莊道明,協同藝術家張競芝舉辦雙個展《237-41-01-110 body ver.》。其中莊道明的最新系列作品《碎花季》,結合影像與繪畫,講述治癒心靈的過程,並於新北市庶民美術館展出。對莊道明而言,影像具有強烈的視覺性與包裝性,在當今社會中,影像不再只是單純呈現事實的媒介,而能成為造假的工具。上述特質與他生命中的謊言性質相似,謊言表面上極其華麗,背後卻是扭曲而空洞的狀態。相對於影像,莊道明敘述,繪畫則是追求真實的過程,當他獨自一人勾勒、描繪作品,就像正在自我凝視,因謊言而受傷的心靈,也透過繪畫受到療癒。創作系列作品《碎花季》時,莊道明先在電腦上繪製出作品的輪廓,接著投影於畫布上,再透過壓克力手繪出來。他說明,雖然創作過程像在模擬影像,但由於意識到自己渴望能跳脫完全仿作的模式,他在手繪時加入一些線條,使畫作不同於影像。張競芝則認為,過去人們多以電腦科技去模仿畫作,但莊道明反而以手繪方式描摹電腦上的畫面,扭轉科技與藝術作品的互動關係。 系列作品《碎花季》之一。莊道明先以電腦構圖再手繪出作品,並在過程中加入線條,使畫作不同於影像。 圖/莊道明提供此外,在《碎花季》中,莊道明以碎裂的百合花,呈現破碎的理想與幸福,並以花為輪廓勾勒出斷裂的線條,象徵生命中經歷的傷痕。莊道明提到,隨時間推移,作品中的線條數量大增、也更加糾纏在一起,代表自己越來越清楚認知到傷痕的存在。觀眾方牧凡表示,繁複的線條使畫面變得更複雜,且他本身患有飛蚊症,平時視線中會出現多餘的線條或黑點,而創作者所描繪的畫面與他所見的景象十分相似,因此讓他感到焦慮。 畫面中的花朵彷彿即將被藍、紅色塊吞噬。莊道明以極其鮮豔的色彩,作為視覺上的刺激。 圖/莊道明提供此系列的最新作品,在眾多花朵碎片、斷裂線條中,出現一朵粉色而含苞待放的百合花,畫面也綴上點點星光,莊道明描述,花苞與星光都比喻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與仰望。儘管生命中有許多傷痛與遺憾,但正如同他取名「碎花『季』」的緣由,隨著四季更迭,花朵依然可能綻放,他說:「我相信生命還是有慢慢變好的可能。」 系列作品《碎花季》最新創作之一。含苞待放的花朵與點點星光,象徵莊道明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與渴望。 圖/莊道明提供
《兩極》褪去媒體包裝 壓克力展現集體記憶
藝文
第1688期
《兩極》褪去媒體包裝 壓克力展現集體記憶
2018-11-14
【記者許芷瑄台北報導】畫布上,一層層的壓克力顏料使平面的畫作產生厚度,堆疊出繽紛漸層的色彩,再利用類似像素的方格組成圖形,呈現創作者對於科幻領域的想像。甫畢業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的黃芷葳以太空為創作主題,舉辦壓克力個展《兩極》,於3日起至12月30日在金車文藝中心南京館展出。 利用壓克力堆疊漸層感,作品<宙之嶼>有別於娛樂媒體利用黑灰白三色的詮釋方式,打破對於宇宙的既定印象。 圖/許芷瑄攝有別於常見科幻電影元素,此個展多用不同圖像表現科幻題材。黃芷葳童年時期深深受到娛樂媒體影響,她說:「自己混淆了媒體營造出的世界與現實世界的真實性。」因此她從童年經驗出發,反思現代娛樂媒體如何呈現大眾共有記憶,並將其影像重現在作品上。堆疊多種壓克力顏料而成的〈信號之巒〉呈現電腦繪圖中的「圖層」概念,除了傳遞出山巒綿延的感覺,更融合電視節目停播時出現的檢測圖做為大眾觀看媒體的共同記憶。黃芷葳表示,由於創作時不希望受到傳播媒體常見的題材所侷限,因此以山巒象徵娛樂媒體。在剝除媒體的層層包裝後,山巒底下的檢測圖即為大眾共有記憶,兩者的圖像元素皆以圖層為概念,呈現她對於太空的幻想。 作品<信號之巒>中將電視檢測圖作為創作元素,傳達出大眾共有記憶之觀看經驗。 圖/許芷瑄攝展覽選用壓克力為創作媒材,除了豐富作品的多元性、展現科幻的空間感,顏料乾了之後更能夠重複堆疊。黃芷葳表示,壓克力的速乾特性很適合代表現代人快速的生活方式,以及呈現日常接收到大量更新資料、訊息的狀況。民眾吳柏毅認為,「使用壓克力創作使畫作有種拼貼感。」並能藉此在平面的畫作中看到具有層次感的太空意象。金車文藝中心員工周芷慧則表示,觀展後會從畫作中的極簡元素反思現代娛樂媒體運用的技巧與手法。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