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攜西港文化祭融宗教與藝術 跨域現刈香多元面向
生活
影音
第1757期
攜西港文化祭融宗教與藝術 跨域現刈香多元面向
2021-11-18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羅子恆、顏婕儒台南報導】2021攜西港文化祭-回刈於13、14日在台南市西港區慶安宮前盛大舉行。主辦單位台南市西港街區繁榮發展協會,不只規劃了廟會活動與陣頭表演,更結合藝術展區與拉王船活動,呈現刈香文化的多元面向。其中,西港刈香活動包含「王醮」和「刈香繞境」兩大主軸,王醮即為請王爺、燒王船等傳統祭儀,刈香繞境則是連續三天的繞境活動。不過,今年因疫情因素導致遶境活動延期,台南市西港街區繁榮發展協會理事長曾詠瑋說:「所以我們才會用『回刈(回憶)』的方式,希望說去彌補大家心中的這份遺憾。」文化祭其中一個特色展區,是由多位藝術家與志工共同參與的「剪紙」創作。剪紙的花紋取自於廟宇元素及生活細節,呈現出地方陣頭特色以及下棋、喝茶與聚會等日常情境,期待以藝術的視角詮釋傳統,激發出全新的感受。剪藝人謝美鈴說明,剪紙是他蒐集在地元素的重要媒介,「每次只要做醮的時候,你就會看到有一條大紅燈籠高高掛,所以就把燈籠跟人放在最外圍。」參與民眾林耕合則認為,藝術與在地的結合能從不同面向去宣傳西港與剪紙,「我覺得這是兩個互相加成的。」刈香為西港珍貴的宗教活動,其中拉王船更是儀式中重要的環節。王船是承載地方信仰的載體,不過今年因疫情因素,導致許多民眾無緣參與,因此協會特別設計王船踩街,期望透過眾人攜手合作,驅趕厄運迎接希望。參與民眾陳玉蓮看見眾人齊心拉王船的景象相當感動,他更表示,「一些人幫忙指揮交通,然後大人帶著小朋友做這件事我覺得很有意義。」三年一科的刈香文化247年從未間斷,更已成為國定無形文化資產。然而,隨著當地年輕人的流失,文化傳承的機會也逐漸渺茫,為了延續地方特色,主辦方設計體驗活動,期望復蘇並傳遞在地宗教文化。曾詠瑋說明,希望通過此活動讓在地產生更多可能性,「讓學生畢業之後可以回到這邊發展。」文化祭的舉辦不僅彌補了疫情的缺憾,協會更希望透過活動,將西港著有的特色向外推廣並傳承,展現傳統文化價值與精神。
阿給、輕軌穿上身 淡水創意踩街雨中鬥艷
生活
第1730期
阿給、輕軌穿上身 淡水創意踩街雨中鬥艷
2020-10-01
【記者吳季柔綜合報導】「讓我們歡迎淡水的吉祥物,阿給先生!」熱鬧的遊行樂聲蓋過雨聲,僅管精心製作的服裝罩上雨衣,許多細節無法展示,妝容也因雨水掉色,踩街隊伍仍舊賣力演出,熱舞、踩高蹺或吹奏銅管鑼鼓。「藝術踩街」是淡水環境藝術節的重頭戲,於9月27日正式開跑,吸引滿滿人潮圍觀。 淡水吉祥物「阿給先生」乘著小舟帶領遊行隊伍,拉開淡水環境藝術踩街序幕。  圖/吳季柔攝淡水區公所為推廣當地特有的人文風情,舉辦環境藝術節,是淡水秋季的盛大活動,至今已邁入第12周年。其中藝術踩街最具代表性,由當地藝術家指導遊行隊伍,利用環保材料製作道具與服裝。報名隊伍原有45支,表演者將淡水特色穿戴上身,包括在地美食阿給、淡海輕軌,有些更融入異國文化,如泰國、巴西的音樂與舞蹈。無奈大雨滂沱,部分隊伍考量到安全未出演,但多數團體無懼風雨,展現苦練許久的演出。踩街隊伍浩浩蕩蕩從淡水老街出發,一路熱情地向圍觀群眾揮手,並於定點唱跳表演。其中淡水高蹺隊以「自由的心」為意象,戴上鳥類頭套,褲管黏貼純白羽毛,踩上高蹺,並將雨傘融入舞蹈,博得全場喝采。因應疫情,主辦單位發送口罩,鼓勵參與隊伍發揮創意,將口罩融入服裝設計。部分隊伍用顏料彩繪口罩,搭配多色彩帶與鮮豔服飾,向防疫團隊致敬。 參加隊伍帶上自製的彩繪藝術口罩,穿上雨衣賣力演出。 圖/吳季柔攝台北海洋科技大學今年派出兩支遊行隊伍。表演藝術學系學生裝扮成海王子與人魚公主,頭上配戴藍色、粉色的貝殼王冠,身穿水藍長袖短版上衣,雙手黏上細長的指甲貼片,佐以鱗片與亮粉裝飾。團隊指導老師邱筱婷表示,參與藝術踩街是表藝系傳統,老師們指導方向,學長姐協助服裝設計與舞蹈編排,再由大一新生完成演出。她說明,表演者的妝容都是使用酒精性顏料,避免碰到汗水、雨水而溶妝。此外,她運用環保素材製作服裝,減少環境破壞,「譬如說我們使用的再生絲襪、玻璃纖維,都是二次再生的。」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表演藝術學系「海行俠」隊伍中,人魚公主精緻的指甲造型。 圖/吳季柔攝北海科大表藝系林晏銀從暑假就開始協助服裝設計,她覺得運用翻模技巧製做貝殼王冠特別有趣。首先以水調和石膏粉與印模粉,塑出貝殼形狀,模型冷卻後再灌入石膏水等待成型。林晏銀說:「翻模整體看起來很難,但其實很簡單。」不過她坦白表示,和去年相比今年踩街不如預期,「很冷,而且雨下得很大。」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表演藝術學系林晏銀協助貝殼翻模,製作人魚公主的王冠。 圖/吳季柔攝台北海大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與淡水原住民族發展協進會合作組成另一支隊伍,原住民學生穿上各族傳統服飾,展現「族群共榮」的造型理念。指導老師達佶祐・卡造表示,同學們害怕家傳的族服會因雨受損,只好簡單著裝,省去繁複配件。他也笑說:「原本有用紙板製作一艘拼板舟,想要向防疫團隊表達謝意,因為淋到雨溶掉了!」 台北海大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隊伍,穿戴傳統服飾參與踩街。 圖/吳季柔攝 
西螺大橋踩街 串古今中外歷史記憶
生活
第1709期
西螺大橋踩街 串古今中外歷史記憶
2019-10-16
【記者傅有萱雲林報導】響亮的鼓聲及鞭炮聲為踩街活動揭開序幕,參與的成員們各個身穿特色服飾,面對鏡頭毫不羞澀,大方地擺出原先排練好的姿勢,並大聲呼喊著:「我愛台灣!我愛西螺!」由雲林縣西螺鎮公所主辦的「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於12日正式開幕。適逢西螺大橋通車66週年,主辦單位特別加入「國際踩街嘉年華」,並在橋上設計歷史回顧攝影展,希望能喚起在地民眾對西螺大橋的情感,也吸引觀光客一同感受在地文化特色。 繽紛的鞭炮及響亮的鼓聲為活動拉開序幕,此次的開幕典禮有別於以往在舞台上舉行,首次移到西螺大橋前方開場。 圖/傅有萱攝 主辦單位將平時專門給車輛通過西螺大橋封住,讓民眾可以走上橋,感受這座已有66年歷史的建設。 圖/葉世賢提供西螺大橋全長1939公尺,橫跨雲林及彰化兩縣,有「遠東第一大橋」的美譽。民國80年初,政府開始推動西螺大橋轉型為觀光大橋,並於87年由在地的螺陽文教基金會舉辦首屆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成功吸引不少人前往參加,此後這個節日就成為西螺鎮的年度重大節日。雲林縣西螺鎮立幼兒園園長廖周全就表示,自己從小在西螺長大,學生時期的他,經常在下課的空檔跑到橋下打水漂,「每次看到這座橋就會想到小時候的日子,它就像陪著我長大一樣。」 西螺大橋陪伴雲林及彰化居民走過一甲子,讓許多民眾對這座橋有著深厚的情感。 圖/傅有萱攝 主辦單位在西螺大橋擺上此次活動相關的裝置藝術,吸引民眾前往拍照。 圖/傅有萱攝本次踩街嘉年華加入了「國際」元素,有參與隊伍穿上日本和服及美國牛仔造型服飾,象徵著西螺大橋建造時的歷史(註)。其中更有來自泰國、印尼及馬來西亞交換學生參與踩街遊行,他們揮舞中華民國與自己家鄉的國旗、戴上色彩鮮豔的花圈,與民眾熱情擁抱,現場氣氛十分活絡。參與此次踩街遊行的明道大學泰國交換生宋麗華也提到,自己剛來到西螺的第一天,便被紅色的西螺大橋吸引,「當我走在這座充滿故事文化的大橋上時,有種說不出的感動,就好像見證了它的歷史一樣。」註:西螺大橋於日治時期開始興建,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政府暫停工程,後來由美援協助完成建造。故西螺大橋邊有著美國、日本、中華民國國旗,象徵大橋由三國共同建造完成。 來自明道大學的各國交換學生們手舉國旗,熱情活潑地向一旁民眾揮手。 圖/傅有萱攝 此次參與踩街的隊伍,除了日本和服及美國牛仔裝扮外,還有來自媽媽們組成的森巴舞團。 圖/傅有萱攝 紅色的西螺大橋十分吸睛,一旁還有插著中華民國、日本及美國的國旗,象徵大橋由三國共同建造。 圖/傅有萱攝除了各式表演活動,現場也設有西螺大橋的歷史回顧攝影展,讓民眾在橋上漫步時,能夠欣賞西螺大橋從過去到現在的風貌。西螺鎮公所民政課里幹事王明正表示,西螺大橋乘載了許多當地居民的情感,是一個令西螺人驕傲的建設,「我們把橋封起來,放上很多它過去的照片,讓民眾可以上去走走看看,就好像在說它的故事一樣,讓它永遠不會被忘記。」 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為此地年度重大節日,活動從白天持續到晚上,讓夜晚的西螺鎮熱鬧無比。 圖/王明正提供西螺大橋如今已經陪伴雲林及彰化居民走過一甲子,紅色的大橋成為在地著名的打卡景點,但同時也因為觀光人潮的湧進,讓不少人質疑西螺在地民生會受到影響及破壞。對此王明正表示,政府單位未來將持續投入文化保育行動,希望這裡的文化被更多人看見的同時,不會被外界給干擾、破壞,「提升西螺能見度,同時讓在地特色永續發展,是我們持續在努力抓的平衡。」
西螺大橋踩街 串古今中外歷史記憶
生活
第1709期
西螺大橋踩街 串古今中外歷史記憶
2019-10-16
【記者傅有萱雲林報導】響亮的鼓聲及鞭炮聲為踩街活動揭開序幕,參與的成員們各個身穿特色服飾,面對鏡頭毫不羞澀,大方地擺出原先排練好的姿勢,並大聲呼喊著:「我愛台灣!我愛西螺!」由雲林縣西螺鎮公所主辦的「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於12日正式開幕。適逢西螺大橋通車66週年,主辦單位特別加入「國際踩街嘉年華」,並在橋上設計歷史回顧攝影展,希望能喚起在地民眾對西螺大橋的情感,也吸引觀光客一同感受在地文化特色。 繽紛的鞭炮及響亮的鼓聲為活動拉開序幕,此次的開幕典禮有別於以往在舞台上舉行,首次移到西螺大橋前方開場。 圖/傅有萱攝 主辦單位將平時專門給車輛通過西螺大橋封住,讓民眾可以走上橋,感受這座已有66年歷史的建設。 圖/葉世賢提供西螺大橋全長1939公尺,橫跨雲林及彰化兩縣,有「遠東第一大橋」的美譽。民國80年初,政府開始推動西螺大橋轉型為觀光大橋,並於87年由在地的螺陽文教基金會舉辦首屆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成功吸引不少人前往參加,此後這個節日就成為西螺鎮的年度重大節日。雲林縣西螺鎮立幼兒園園長廖周全就表示,自己從小在西螺長大,學生時期的他,經常在下課的空檔跑到橋下打水漂,「每次看到這座橋就會想到小時候的日子,它就像陪著我長大一樣。」 西螺大橋陪伴雲林及彰化居民走過一甲子,讓許多民眾對這座橋有著深厚的情感。 圖/傅有萱攝 主辦單位在西螺大橋擺上此次活動相關的裝置藝術,吸引民眾前往拍照。 圖/傅有萱攝本次踩街嘉年華加入了「國際」元素,有參與隊伍穿上日本和服及美國牛仔造型服飾,象徵著西螺大橋建造時的歷史(註)。其中更有來自泰國、印尼及馬來西亞交換學生參與踩街遊行,他們揮舞中華民國與自己家鄉的國旗、戴上色彩鮮豔的花圈,與民眾熱情擁抱,現場氣氛十分活絡。參與此次踩街遊行的明道大學泰國交換生宋麗華也提到,自己剛來到西螺的第一天,便被紅色的西螺大橋吸引,「當我走在這座充滿故事文化的大橋上時,有種說不出的感動,就好像見證了它的歷史一樣。」註:西螺大橋於日治時期開始興建,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政府暫停工程,後來由美援協助完成建造。故西螺大橋邊有著美國、日本、中華民國國旗,象徵大橋由三國共同建造完成。 來自明道大學的各國交換學生們手舉國旗,熱情活潑地向一旁民眾揮手。 圖/傅有萱攝 此次參與踩街的隊伍,除了日本和服及美國牛仔裝扮外,還有來自媽媽們組成的森巴舞團。 圖/傅有萱攝 紅色的西螺大橋十分吸睛,一旁還有插著中華民國、日本及美國的國旗,象徵大橋由三國共同建造。 圖/傅有萱攝除了各式表演活動,現場也設有西螺大橋的歷史回顧攝影展,讓民眾在橋上漫步時,能夠欣賞西螺大橋從過去到現在的風貌。西螺鎮公所民政課里幹事王明正表示,西螺大橋乘載了許多當地居民的情感,是一個令西螺人驕傲的建設,「我們把橋封起來,放上很多它過去的照片,讓民眾可以上去走走看看,就好像在說它的故事一樣,讓它永遠不會被忘記。」 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為此地年度重大節日,活動從白天持續到晚上,讓夜晚的西螺鎮熱鬧無比。 圖/王明正提供西螺大橋如今已經陪伴雲林及彰化居民走過一甲子,紅色的大橋成為在地著名的打卡景點,但同時也因為觀光人潮的湧進,讓不少人質疑西螺在地民生會受到影響及破壞。對此王明正表示,政府單位未來將持續投入文化保育行動,希望這裡的文化被更多人看見的同時,不會被外界給干擾、破壞,「提升西螺能見度,同時讓在地特色永續發展,是我們持續在努力抓的平衡。」
變裝遊行穿梭古巷 結合APP推廣安平
生活
第1686期
變裝遊行穿梭古巷 結合APP推廣安平
2018-10-31
【記者莊珺茹台南報導】「不給糖,就搗蛋!」穿著死神服裝、手持鐮刀的小男孩,在討糖遊行中興奮地向小吃攤老闆要糖果。台南市安平商圈於10月27日舉行「安平萬聖節鯨獅人嘉年華」,除了在安平巷弄中扮鬼討糖,還加入「小鬼當家」市集與音樂表演。嘉年華活動由南台科技大學三位學生所組成的「AI Travel Assistant」團隊協助商圈辦理,欲喚醒在地民眾對安平的歷史情感。此次嘉年華由安平在地職人所組成的「安平獅樂園群聚團隊」與南台科大AI Travel Assistant的學生團隊林冠瑋、蔡沛琳、蔡鎮安一同舉辦。團隊將創意、技術與安平古蹟文化結合,希望能將台南在地特色透過應用程式(Application,  APP)加以推廣。南台科大創新產品設計系、負責總籌團隊的學生林冠瑋提到,藉由製作「安平一點送」APP,增進遊客對安平商圈的了解,協助活化商圈並發揚安平古蹟文化。 「AI Travel Assistant」團隊在活動中,與街口支付合作,並到各商家推廣APP使用的好處。 圖/莊珺茹攝傍晚的化妝遊行是安平萬聖節鯨獅人嘉年華的一大亮點,裝扮成死神、蜘蛛人、神力女超人的孩童提著南瓜造型的籃子,與父母大手拉小手穿梭安平古弄中,過程中也不忘興奮地向商家討糖吃。遊行途中,導覽員帶著他們尋找藏匿於巷中的劍獅與風獅爺雕像,順道認識古巷弄的文化背景。而南台科大團隊的學生也跟隨踩街隊伍,一同重拾討糖樂趣。 孩子們裝扮成死神、海盜,手拿南瓜造型的籃子,一起前往安平巷弄中討糖。 圖/莊珺茹攝除了化妝遊行,南台科大也帶來樂團表演,活絡現場氣氛。他們在台南市安平區文朱殿前演奏流行音樂,新舊文化碰撞吸引許多遊客目光。南台科大熱音社副社長王聖諺認為,台南本身就是古都,擁有各式各樣歷史風情建築。他認為,團隊將在地文化與不同的外來元素結合的想法很有創意。 南台科大熱音社樂團在古色古香的文朱殿前演奏流行音樂,特殊的文化場景吸引人潮駐足。 圖/莊珺茹攝此外,文朱殿前與附近巷弄也舉辦小鬼當家市集,由媽媽們帶著變裝孩童一同擺攤,體驗當小老闆的樂趣。台南市安平魅力商圈發展協會總幹事林敬朝提到,萬聖節家庭二手市集一方面能讓孩子體驗經營樂趣,一方面也能藉由活潑的孩童帶動氣氛。市集中除了一般家庭用品,也有許多媽媽以萬聖節為主題,提供遊客變裝與臉部彩繪,增添萬聖節氣息。 小鬼當家市集,媽媽們帶著裝扮的孩子一起擺攤,體驗當小老闆的樂趣。 圖/莊珺茹攝嘉年華取名為「鯨獅人」除了台語諧音「驚死人」,也象徵萬聖節的扮裝嚇人活動,同時結合安平在地特色。主辦方希望嘗試帶動安平夜間人潮,總幹事林敬朝表示,透過嘉年華活動以及新穎的文化體驗,讓遊客更加認識安平的歷史背景。
妖怪現身斗六老街 響應公益 民眾捐發票闖鬼屋
生活
第1686期
妖怪現身斗六老街 響應公益 民眾捐發票闖鬼屋
2018-10-31
【記者林奕辰雲林報導】在雲林縣斗六市太平老街上,一隻來自海洋的美人魚穿梭街頭,遠方又有妖怪群步行前進,回過頭來一個迷你版麥當勞叔叔就在身旁。「2018萬聖節斗六太平老街公益同樂會」於10月26日登場,除了踩街活動,民眾只要手持三張發票,即可免費入場環球科技大學時尚造型設計系學生帶來的現場彩妝體驗,以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精心打造的「魔神屋」鬼屋體驗。 民眾裝扮成各種卡通人物以及妖怪,從斗六行啟紀念館至太平老街,沿途表演並募集發票給公益團體。 圖/林奕辰攝 現場也有毛小孩一同換裝參與踩街遊行,共度歡樂的萬聖節氛圍。 圖/雲林縣斗六市太平大街發展協會提供斗六萬聖踩街活動邁入第六年,今年以電影「與神同行」為靈感,發想主題「與妖怪共舞」。在太平老街上除了打扮成小美人魚、麥當勞叔叔的民眾外,更有小小兵、無臉男等各種卡通人物及妖怪,也有小狗裝扮成米奇與米妮,濃濃的萬聖氛圍環繞整個太平老街。 今年魔神屋以「魔咒音樂盒」為主題,由雲科大紅筠攜手社設計佈置,讓民眾在闖關的過程中感受驚嚇氛圍。 圖/林奕辰攝有一處特別陰森的角落,不時傳來尖叫聲,和熱鬧的太平老街特別違和,這是由雲科大紅筠攜手社設計的魔神屋。紅筠攜手社以「魔咒音樂盒」為主題,學生精心設計迷宮,而民眾只要樂捐三張發票,就能進入魔神屋內,循著音樂解謎闖關。鬼屋探險的過程中,雲科大學生也會扮成小丑、虎克船長、殭屍捉弄民眾,營造萬聖節的可怕氛圍。雲科大文化資產維護系、設計活動的學生陳宛茵表示,為了讓民眾有更真實的鬼屋體驗,成員特別從網路上學習如何做出立體道具,將平面的音樂盒設計圖,製成此次的魔咒音樂盒。 環球科大時尚造型設計系學生將可愛的元素加在恐怖寫實的萬聖妝容,畫在民眾臉上。 圖/雲林縣斗六市太平大街發展協會提供另一頭,有不少孩童拿著手繪的設計圖,要求環球科大的學生將圖案畫在臉上。這是由環球科大時尚造型設計系學生帶來的現場彩妝體驗,遠處就可見排隊人潮。協助化妝的學生李龍武提到,他們將可愛的圖案結合恐怖寫實的萬聖妝容,讓民眾體驗到原來萬聖節也可以溫馨有趣,並藉此活化老街原本的樣貌,「重新讓大家認識到老街不同的熱情。」 本次萬聖踩街活動也結合店家舉辦「不給糖就搗蛋」活動,孩童提著糖果籃向各店家要糖果。 圖/雲林縣斗六市太平大街發展協會提供除此之外,本次活動也結合店家舉辦「不給糖就搗蛋」的踩街遊行,父母牽著孩童走遍大街小巷,向各個店家要糖果,他們沿路呼喊:「不給糖就搗蛋!」民眾廖柔婷認為,這加強了孩子與社區的連結,店家們友善的態度讓孩子對社區的感情也更深厚,「結束時,我問孩子這裡是哪裡?他們興高采烈大叫:『斗六老街!』」他認為透過此活動,能讓孩童認識老街,非常成功。 現場不只裝扮踩街,也有孩童在斗六太平老街上開了「小人商店」販售商品。 圖/林奕辰攝萬聖踩街活動和大學生合作,帶動老街的產業及社區的活力,並透過募集發票捐獻基金會,對此雲科大學生陳宛茵指出,活動不僅讓民眾募發票,玩樂的同時,也能支持公益。環球科大學生李龍武說:「(我)幫忙公益踩街是一個很棒的經驗。」不僅可以帶給民眾歡樂,同時自身也體驗到原來萬聖節是一個這麼有趣的活動。
不老溫泉季推在地特色 佛大學生踩街趣
生活
第1684期
不老溫泉季推在地特色 佛大學生踩街趣
2018-10-17
【記者莊珺茹宜蘭報導】手拿扇子,民眾穿著綠色與粉色專屬浴衣,不時拍手以及擺動身軀,踩街過程播放歌曲「來去礁溪洗魂舒」。宜蘭縣政府首度推出「2018宜蘭不老溫泉季」於13日傍晚,透過千人踩街、跳溫泉舞拉開序幕。 由溫泉飯店業者領頭,企業隊與社區隊興高采烈,準備帶給大家活力的演出。 圖/宜蘭縣政府提供 老人節與溫泉節原是宜蘭秋冬特有的兩大活動,今年更將兩者結合,成為首屆宜蘭不老溫泉季,含義是「泡溫泉不會老」。藉由簡單的舞蹈搭配琅琅上口的歌曲,讓大人小孩都能一齊同樂。踩街音樂「來去礁溪洗魂舒」是以老歌仔最重要的串仔曲「雞母調」及宜蘭民謠「五工工」為創作的基礎,譜出耳熟能詳的獨有音樂。 民眾穿著浴衣、搭配扇子與泡湯頭巾,街道上將近1500人的踩街隊伍浩浩蕩蕩地前進。在年長者眾多的踩街隊伍中,佛光大學心理學系的學生們顯得特別有活力。身為佛大領隊,心理學系學生彭兆謙今年已是第三次參加溫泉季踩街,表示溫泉季讓他更加了解礁溪的溫泉產業。同為佛大學生的劉子敬則認為,浴衣是代表礁溪平地溫泉的特色,搧扇子的動作代表泡完溫泉搧風散熱,「大家一起穿浴衣踩街,是溫泉舞最特別、最具代表之處。」而為了練習溫泉舞,彭兆謙平日晚上會帶著學弟妹一起跳舞。透過每日練舞,同學之間更有凝聚力,因而增進彼此的感情。 手拿扇子,頭戴浴巾,身穿專屬浴衣,搭配音樂,大家活力的齊跳溫泉舞。 圖/宜蘭縣政府提供 踩街活動的尾聲,共52隊的踩街隊伍整齊劃一的跳著溫泉舞,非常壯觀。代表礁溪迎賓的「礁溪溫泉水美人舞團」團長林曼玲指出,溫泉舞動作很隨性 ,讓大家可以輕易學習,音樂又有洗腦作用,「希望讓遊客也可以一起共舞、一起享樂。」主辦方也表示,透過溫泉舞蹈,讓國內外遊客認識礁溪在地溫泉的特色。 「礁溪溫泉水美人舞團」是代表礁溪的迎賓舞團,在千人踩街中一同大跳溫泉舞。 圖/宜蘭縣政府提供
蜈蚣陣尬Cosplay 南瀛藝術節破傳統
生活
第1683期
蜈蚣陣尬Cosplay 南瀛藝術節破傳統
2018-10-10
【記者洪靖淳綜合報導】巨大的蜈蚣花車迎面而來,身穿中國風服裝、頭戴亮麗假髮的角色扮演(cosplay)玩家在花車上賣力表演,新奇有趣的畫面吸引民眾目光。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7日在台南市的街道上盛大舉行,今年首創的「當代蜈蚣陣」也帶領著各國表演團體熱鬧踩街。 巨大的蜈蚣車由藝術家梁賴昌用金屬製作而成,在踩街中由人力推動前進。 圖/洪靖淳攝「蜈蚣陣」為繞境時的開路先鋒,古時蜈蚣精打擾地方民眾,王爺收服後成為開隊部將而流傳至今。有別於傳統的蜈蚣陣是用木板搭建並由人力肩扛移動,而扮成神話人物的孩童乘坐其上;當代蜈蚣陣則是藝術家梁賴昌用金屬製作,並由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學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演出,他認為,「這種新新組合會產生特別的火花,可以抓住民眾的注意力。」「這次藝術節以創新的形式宣傳蜈蚣陣,我很樂觀其成。」負責學甲慈濟宮蜈蚣陣的林雨利表示。他也嘗試用燈管和氣球將傳統蜈蚣陣做一點改變,林雨利指出,過去參與蜈蚣陣多數以中老年人為主,所以特別支持藝術節的當代蜈蚣陣,希望因此吸引更多年輕人認識蜈蚣陣。 在蜈蚣陣上賣力表演的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學生,此次角色扮演是以「東方七宿」為主題。 圖/洪靖淳攝在藝術節用角色扮演結合蜈蚣陣,南應大學生吳思潔說:「從搜尋蜈蚣陣的資訊到決定主題、設計角色、服裝製作等等,都加深了我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在這次踩街遊行中吳思潔扮演的是「東方七宿」中的兔子,他也談到,以往只有在電視上看過蜈蚣陣,但很開心能透過藝術節讓更多人喜歡上蜈蚣陣這項傳統文化,吳思潔也希望未來傳統文化可以透過與社團合作的方式,並結合年輕人有興趣的領域,讓他們更了解傳統文化。 義大利的凱塔尼旗隊在街上揮舞鮮豔的旗幟,精彩的拋接表演吸引民眾目光。 圖/洪靖淳攝除了獨特的當代蜈蚣陣,各國的踩街隊伍也是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的一大特點。來自義大利的凱塔尼旗隊熟練的將旗幟拋向天空,華麗的旗幟在空中旋轉,再俐落地接進手中,迎來觀眾的滿堂喝采。另外,海地的德斯旺舞蹈團也遠道而來參與這次踩街,富有節奏感的鼓聲搭配上輕快的舞步,充滿活力的演出也感染了參與的民眾。透過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台南市文化局希望結合在地民俗和國際表演,向更多人推廣國內外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 來自海地的德斯旺舞蹈團在街上賣力演出,與身後的當代蜈蚣陣形成文化上的強烈對比。 圖/洪靖淳攝 來自印尼的卡都里斯提瓦舞團,身穿特製的傳統服飾,在踩街中帶來精采演出。 圖/洪靖淳攝 來自塞爾維亞的西姆諾夫舞蹈團熱情地向街邊民眾揮手。 圖/洪靖淳攝 多國的表演團體在踩街中現身,捷克的春日亞洛舞蹈團帶著台灣的旗子向民眾打招呼。 圖/洪靖淳攝
岡山媽祖領coser踩街 打造東方萬聖派對
校園
影音
第1663期
岡山媽祖領coser踩街 打造東方萬聖派對
2017-11-02
【記者毛凱恩、李昶毅高雄採訪報導】coser踩街,媽祖繞境。2017岡山媽祖螺藝文化節10月28日在岡山壽天宮盛大開幕,除了搭配動漫元素,更融入萬聖節氣氛,打造「東方萬聖」的熱鬧場景方萬聖節,然後犬夜叉是日本的妖怪。義守大學學生林慈恩表示,今天扮演的是彈丸論破的江之島盾子。「就是因為萬聖節的活動,所以頭上有特別帶了南瓜造型。」大葉大學學生許芷葳表示,這次是扮演犬夜叉這個角色。因為這次是萬聖節活動,東岡山螺絲產業發達,壽天宮與岡山地區出名的螺絲工業合作,打造「螺絲媽祖」,更與遠道而來的各種cosplay角色齊聚一堂,浩浩蕩蕩的在岡山市區遊行,廣大的隊伍吸引沿途民眾目光。岡山壽天宮主委表示,今年最大的特色和主題是cosplay PK大賽,「我們的內容可以說是非常的豐富和多元化,希望在這個活動可以來提升咱大岡山地區的文化藝術的氣息,並且可以來帶動到岡山地區的觀光,以及經濟的效益。」除了踩街遊行,現場還有結合媽祖傳說和在地歷史的闖關活動,以及各種祈福儀式,讓民眾更了解在地的媽祖文化。攤販林淑芬表示,很多元化,各個團體都很用心,每一年的話造型都不一樣。https://youtu.be/IYGT7iF_ae8今年的岡山媽祖螺藝文化節,除了新增cosplay大賽,更結合西方的萬聖節,打造廟會新亮點,讓民眾更重視地方產業,並提升在地文化認同。
環保踩街趣  妝點萬聖節
生活
第1663期
環保踩街趣  妝點萬聖節
焦點
2017-11-01
【記者李卓朗嘉義報導】「萬聖節公益變妝彩街園遊晚會」10月28日於嘉義熱鬧登場,今年首度加入環保元素與學生合作,設計出不同風格的造型。化身成喪屍的踩街模特兒身上浮誇的衣服和色彩繽紛的頭飾,其實全都來自回收場。活動舉辦至今邁入第三年,今年邀請了四所學校,200多位造型系的師生到活動現場為市民變裝,吳鳳科技大學美容美髮造型設計系學生更在踩街活動中展示以環保素材創作的造型,吸引了不少民眾的目光。 吳鳳科大美容美髮造型設計系的學生以環保為主題,在踩街活動中展示他們的創作圖/李卓朗攝利用鋁箔罐剪綵、拼貼創造出一件全新的上衣,成功營造華麗的風格和搶眼的效果。臉上的傷妝和蓬鬆頹廢的髮型,在模特兒身上卻意外地顯得協調。設計者、吳鳳科大美容美髮造型設計系學生盧晏宣、江怡君在創作過程中也經歷了一些困難,她們表示,鋁箔罐較難剪裁,不易營造出美感。回收場收集回來的資源並非全都能利用,有些鋁箔罐已發霉,需要挑選還能用的部分。而且使用鋁箔罐的素材,在舒適度方面就要稍作犧牲。 吳鳳科大美容美髮造型設計系的學生盧晏宣、江怡君以鋁箔罐創作出環保的萬聖節造型。圖/李卓朗攝吳鳳科大美容美髮造型設計系學生陳佩吟因為想做一些另類、特別的作品,所以選擇用保麗龍杯作造型。「杯子一般只聯想到裝水、其他器具,或當筆筒,比較少聯想到做造型。」她表示,保麗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也是她選擇這個材料的原因,加上材質相對較輕,不會造成模特兒的負擔。作品雖只運用保麗龍杯一種材料,但經過切割、著色,穿到模特兒身上卻毫不單調。對於運用廢棄物品做造型,吳鳳科大美容美髮造型設計系學生林采褣說:「就是把它經過改造,讓它有第二個的生命。」以往做了許多環保造型的推廣,吳鳳科大美容美髮造型設計系老師葉鎧瑜坦言,她喜歡運用廢棄的資源創作。加上學生每次做造型都需要花費很多錢買材料,才會鼓勵學生去回收場撿廢棄物創作,既省錢又環保。她表示,學生可以在過程中學習到如何運用不同的資源作變化,也希望培養學生這方面的喜好。2000位民眾組成的踩街隊伍,吸引大批民眾在文化路的街道上圍觀。主辦單位、郭文居議員服務團執行長簡國輝表示,民眾對於環保造型反應熱烈,明年希望再與大學團體合作。他說:「很多民眾搶著跟他們合照,希望了解他們為什麼會用環保的材料做造型。」他更盼望大學生能結合專業,每年將不同的議題帶進活動。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