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峽谷音樂節醞釀重生 原民歌舞再現花蓮之美
生活
第1799期
峽谷音樂節醞釀重生 原民歌舞再現花蓮之美
焦點
2024-11-15
【記者鄭孟佳花蓮報導】木琴清脆的敲擊聲在山谷中迴盪,身穿族服的年輕面孔,在綠茵上起勁的踏著舞步。2024太魯閣峽谷音樂節9日在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登場,以「韻釀太魯閣」為題,邀請國家交響樂團、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太魯閣族傳統音樂演奏家謝皓成、太魯閣好聲音甄選優勝者等表演,舞台旁也設有市集,販售部落手工藝品及特色美食。期許在0403花蓮地震後,藉由音樂節帶來人潮,重振周邊部落經濟及旅遊產業,讓眾人重新看見花蓮的魅力。 「這次的舞台沒有背景,是直接讓背後鏤空,讓大家看得到後面山的樣貌。」來自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的許競Semasiyang說。他認為,音樂節直接舉辦在因地震而受損嚴重的太魯閣國家公園,能讓民眾在來訪的路上親眼看見太魯閣峽谷崩塌的嚴重程度,理解天災帶來的影響,賦予音樂節更深層的意義。許競Semasiyang表示,地震後網路上出現許多對花蓮的負面評論,對花蓮的印象只停留在地震、颱風等天災頻仍,導致大家旅遊意願降低。他強調,花蓮還有更多值得關注之處,「我們要用比較友善的眼光去看待,不要再把花蓮跟地震綁在一起。」他說道。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的林依璇Kayting說明,花蓮原住民族多樣,各有不同的文化特色。舞團帶來太魯閣族、賽德克族、泰雅族三個紋面族群的傳統舞蹈,並邀請民眾無論年齡、性別與族群,手牽手一起跳大會舞,期盼藉表演讓更多人認識花蓮的多元文化,「我們的文化要讓更多人知道,希望遊客進來,他們才會更了解原住民文化。」林依璇Kayting說。在音樂節市集擺攤的老闆賴玉貴提到,今年的活動融入原住民歌謠等在地元素,多元化的內容更能吸引觀光人潮。身為太魯閣族人的他補充,過去在部落裡,傳統舞蹈大多為長輩在跳,舞團藉由大學生活潑的表演方式,帶動民眾一同參與,讓現場充滿年輕活力和歡樂的氛圍。 參加過多屆太魯閣峽谷音樂節的民眾方淑華認為,此次前來的心情相當沉重,「因為山已經受傷了。」他說道。舞團的表演能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透過舞蹈更加認識花蓮,這片土地的好山好水才不會因天災而被遺忘。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長劉守禮也提及,山谷的恢復需要時間與耐心等候,冀望音樂節的眾人能一起陪伴山谷的復育、一起醞釀山谷的重生。
深沉色彩畫出當代掙扎 蕭湘柔探討人生百態
藝文
第1797期
深沉色彩畫出當代掙扎 蕭湘柔探討人生百態
2024-10-25
【記者林芷彤報導】幽暗的色彩注入畫布,情感豐富的筆觸呈現人生中不同狀態。就讀國立宜蘭大學建築與永續規劃所的蕭湘柔,16日起在天成文旅-華山町舉辦個展《存在於光明之前》。蕭湘柔使用壓克力顏料結合多種繪畫手法,交織光明與黑暗,具象描繪人於生命中的多種樣態。 談及個展主題的動機,蕭湘柔表示他想展現人生中的黑暗時刻,然而將展名取為「黑暗」過於直白,因此以更婉轉的方式,盼大家在迎來光明的同時,也不忘曾於深淵中的掙扎與磨練。他的作品以兩種不同技法來呈現,奔放的線條筆觸代表打破框架後的重生,另以壓克力薄塗的手法壓制住色彩張力,暗示現代人在深淵中掙扎、無聲抗衡的狀態。 「把蝴蝶釘在最漂亮的時候,我覺得跟女生追求年輕的感覺有一點像。」他認為蝴蝶作為美麗及自由的象徵,卻也深刻映照出社會對女性的種種框架與期待。蕭湘柔在〈蝴蝶標本〉中,將蝴蝶定格在最完美的姿態,就如同現實中女性追求年輕貌美而尋求醫美手段。對他而言,社會給予女性的標籤,就如同標本中的蝴蝶,是一個難以輕易逃離的深淵。 在作品〈金絲雀〉中,蕭湘柔刻意不將金絲雀畫出,畫作僅留下一把鑰匙與籠子。談及創作歷程,他表示過往作畫、念書的過程時常是獨自一人,常有一種被關起來的感覺,然而後來他發現,其實那是自己的選擇,因此他將自己化為金絲雀,籠子則代表曾束縛他的枷鎖,「鑰匙其實在自己的手中。」蕭湘柔認為只有自己能決定要停留在黑暗,還是邁向光明。 與其他含有隱喻的作品不同,蕭湘柔在〈薰衣草花園〉中運用奔放的線條筆觸,描繪記憶中的一片美好風景,展現薰衣草隨風搖曳的畫面,與其他幅色調較為陰暗的作品相比,顯得富有生機與力量。蕭湘柔表示,他希望觀者能直觀地去感受這幅畫作想傳達的情感,經歷過黑暗而後迎來的重生。 蕭湘柔認為,觀眾不需刻意理解他的創作理念,反倒希望他們在觀看的過程中,能與自己的生命經歷產生共鳴。觀眾小郭(化名)分享畫作〈金絲雀〉帶給他掙脫束縛、重獲自由的感覺,是他最喜歡的作品。觀眾Rosy(化名)則表示他能感受到畫家創作過程中處於低潮的狀態,但〈蠟燭〉在漆黑中燃起的火苗卻又使其看見希望與光明。
讓廢棄果皮重生! 「檸檬烯」化身保鮮塗層緩水果腐敗
新知
第1783期
讓廢棄果皮重生! 「檸檬烯」化身保鮮塗層緩水果腐敗
2023-10-26
【記者邱昭華綜合報導】檸檬在食品加工後會留下大量果皮,過往只能淪為垃圾,然而檸檬果皮並非一無用處。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食品科學系的學生團隊及指導教授侯智耀研發出「奈米檸檬烯可食用塗層」,希望未來可以應用在市場上並延長水果保鮮期,為農業廢棄物找尋新出路,提升農業效益。此技術成果亦在「2023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展出。團隊發現目前市售罐裝檸檬果汁在加工過程中,果皮通常會被當成廢棄物,加工廠還需付出額外的成本處理,而「奈米檸檬烯可食用塗層」可以將果皮再利用,創造更多經濟價值。團隊的科學實驗也證實,此塗層在香蕉、木瓜、釋迦上都能有效延長約五天保鮮期。高科大水產食品科學系學生李品憲補充:「延長水果在市場上的時間,可以避免供應不足的時候價格上漲太多,所以還有助於穩定市場價格。」 有塗層(下排)及沒有塗層(上排)的香蕉比對圖。可以發現,有塗層的熟化速度比較慢,保鮮期可以多四至五天。 圖/李品憲提供 檸檬果皮其中一項成分——「檸檬烯」具有優良的抗菌性。團隊先將果皮蒸餾萃取出檸檬純露和檸檬精油,接著再從精油分離純化出檸檬烯。李品憲說明:「檸檬稀乳化後會變成奈米顆粒,並且有更強的抗菌效果。」所以再把檸檬烯與介面活性劑混合成乳化液,最後加入水、增稠劑,形成透明乳液狀的保鮮塗層。 展出在2023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的「奈米檸檬烯可食用塗層」。塗層呈現透明乳液狀,並且具有黏性。 圖/邱昭華攝水果會變老、變壞,主要原因分為水果內部的熟化及外部的微生物。侯智耀補充:「呼吸作用加快或者變慢,其實都會影響熟化的速率。」他表示,此塗層能大幅減少水果與外在空氣的接觸,有效抑制呼吸作用,不僅減緩熟化,也能因為檸檬烯的抗菌性,減少果皮上的微生物數量,達到延長保鮮期的效果。 為了更有效率地應用,高科大團隊用浸泡的方式將「奈米檸檬烯可食用塗層」包覆在香蕉表面。 圖/李品憲提供雖然塗層效果顯著,但若要進入市場也會遇到困難。侯智耀說:「最大的難題是銜接生產線後,要如何不造成額外支出,同時帶來經濟的效益。」目前製作塗層花費高,對於商家會是比較大的負擔。李品憲認為,當成本反映在售價,消費者可能不會買單,所以未來會繼續嘗試替換材料、調整配方,預計成本能降低兩至三成。家裡產銷柚子及酪梨的方昱昇提出他的疑慮,「滯銷問題就是供過於求,要怎麼在四、五天內突然擴增這麼大量的需求,也不太容易吧? 」家庭主婦潘桂珠也分享自己的看法:「如果是香蕉的話,一般家庭一次也不會買太多根,好像沒必要再多花這個錢。」他建議塗層可以應用在高單價的水果,像是玉荷包等等,對於水果外銷商可能比較有用。
歷經試煉再重生 黃敬中以黑炭拼出生命光輝
藝文
第1769期
歷經試煉再重生 黃敬中以黑炭拼出生命光輝
2022-10-27
【記者古宇恩台北報導】黯沉的炭時而整齊、時而紛亂地排列,在黃敬中的手下重新煥發不朽生命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黃敬中,入選本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MIT新人推薦特區,展出一系列以「炭」為媒材的作品,傳達浴火重生的意象。展覽於21至24日在世貿一館展出。「我自己詮釋不要靜靜走入就是要大張旗鼓走到最後。」黃敬中解釋,《不要靜靜走入》系列作品下方一律以馬賽克鑲嵌手法規律地排出線條,上半部則均以筒形竹炭及不規則木炭相互交錯,讓畫面展現爆炸般向外擴張的能量,鼓舞曾歷經挫折的人。他表示,此系列作品取材自詩意呼應自身背景的詩作〈不要靜靜走入良夜〉(註一),詩中書寫對象即是年衰的父親,希望他不要輕易放棄生命,並把握生命餘光。註一:〈不要靜靜走入良夜〉為英國詩人狄倫.湯瑪斯(Dylan Thomas)為鼓舞自己風中殘燭的父親所創作的詩作,內容⼤意為要為⽣命繼續戰鬥,不要輕易放棄。 〈不要靜靜走入 #5〉上方筒狀竹炭及不規則木炭相互交錯,下方以馬賽克鑲嵌技法規則排列,同時展現衝突及共榮的美感。 圖/古宇恩攝展場中另一系列作品是《止於無窮》,其概念源自於泰戈爾的詩歌〈漂鳥〉(註二),以炭的性質連結人歷經苦難、突破試煉的過程,並以作品圓形的框架呼應最終達到圓滿的狀態。本次展出的〈止於無窮 #3〉,以立體的手法將筒形竹炭及不規則木炭排列成台灣島的形貌,佇立於以馬賽克手法拼貼而成的整齊「炭洋」。黃敬中表示,這件作品靈感源於對台灣曾被多次殖民、遭受諸多天災的歷史,「我們這個世代的人,在經過這些考驗之後,重新成長茁壯,成為一個新台灣的樣子。」註二:〈漂鳥〉為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作,作品名稱取用詩中的一句:「讓生命美如夏花,讓死亡麗如秋葉,終止於衰竭的是死亡,但圓滿卻止於無窮。」 〈止於無窮 #3〉以位於畫面中央、透過筒形竹炭及不規則木炭拼湊而成的台灣島為特色,象徵台灣在經過淬鍊後,重新勃發新生命。 圖/古宇恩攝談及使用炭的契機,黃敬中表示最初想以竹創作,但礙於竹藝術品的發展已經相當廣泛,創作難以突破,於是進一步思考如何轉化,最後想到火煉後的炭。他認為炭是從有生命的有機體經過火燒形成彷彿死寂的狀態,但重新編排後,生命的力量得以再次體現。「利用曾經的苦難或是疼痛,進行轉化,使炭變成一股再生的力量。」他說。從事奈米碳管材料業的觀眾顏超德表示,這項驚豔的作品使他在閱覽整個展覽後,仍想要回頭欣賞,「炭的應用生活中無處不見,但在藝術呈現上卻從未見過。」他說。 除了透過竹炭之外,藝術家後期也運用其他種類的炭如木炭、橄欖核炭等,讓畫面的呈現充滿更多可能性。 圖/古宇恩攝炭單一且灰暗的性質,常使黃敬中受其他媒材吸引。然而他認為炭的作品在台灣極為罕見,抱持著期望炭在藝術界發酵的想法,會堅持目前路線。藝術經理人譚竣鴻也說:「藝術家去掉彩度上的表達,以單色系聚焦媒材意涵、家庭及詩意,反而更能體現他個人內斂的特質。」他表示,這樣的特質也是黃敬中的作品在眾多繽紛作品環伺下突出的關鍵。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黃敬中的父親為南投縣竹山鎮人,祖父曾從事竹造紙事業,因此以竹作為媒材發想的出發點。 圖/古宇恩攝
敗部重生轉念終奪冠 吳坤霖締撞球四連霸
體育
第1738期
敗部重生轉念終奪冠 吳坤霖締撞球四連霸
2020-12-02
【記者詹湘淇桃園報導】中華民國109年全國大專校院撞球聯賽(以下簡稱大專撞球聯賽)決賽於11月27日在九號颱風撞球休閒館登場。公開男子組九號球個人賽冠軍戰由素有「港都魔獸」之稱的正修科技大學吳坤霖迎戰國立屏東大學張益維,最終吳坤霖在加賽中以8:3的成績締造四連霸紀錄。公開女子組九號球個人賽部分,則由被封為「天才少女」的宏國德霖科技大學陳佳樺以6:1力退臺北市立大學江水淨,抱回個人首座大專撞球聯賽冠軍。 公開男子組九號球個人賽中,正修科技大學吳坤霖雖在八強賽意外失利,最終仍順利續寫四連霸佳績。 圖/詹湘淇攝 大專撞球聯賽9號球賽事由開球選手自行排球,一號球須位於球堆前端,九號球置中,完成後由裁判員檢視之。 圖/詹湘淇攝本屆賽會採雙敗淘汰制,選手首次落敗後將進入敗部賽,再敗一次則遭淘汰。決賽時若敗部冠軍勝出勝部冠軍,則須加賽一場。公開男子組決賽中,吳坤霖勢如破竹,在十局中搶下八局,其中更有五局在開球後一桿清檯,闖入加賽。而在加賽場次,吳坤霖起初雖取得領先,卻在3:1時跳球失敗,張益維便趁機扳平比分。然而,張益維在第七局擊一號球時拉桿失誤,又讓吳坤霖重奪優勢,一舉連掃五局,輕鬆封王。 公開男子組個人勝部冠軍、國立屏東大學張益維擊打薄球時多有失誤,於冠軍賽惜敗職業好手吳坤霖。 圖/詹湘淇攝世界級好手吳坤霖曾在2017年WPA世界花式撞球錦標賽九號球奪下季軍,此次雖在八強賽中意外敗給北市大郭泰宏,但他立即重整心態,從敗部賽一路殺回決賽。吳坤霖表示,由於八強賽對手的表現超出預期水準,才使他一時之間亂了陣腳,「再來我就想說輕鬆打吧,就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然後就比較順利。」吳坤霖平時雖已習慣職業級賽事的強度,在大專盃面對程度不同的選手時,仍須承接各方期待,不容許任何閃失空間,「壓力也是蠻大的。」 宏國德霖科技大學陳佳樺擊敗上屆冠軍江水淨,在本次賽會取得四戰全勝,如願奪冠。 圖/詹湘淇攝而公開女子組部分,上屆亞軍陳佳樺先拿兩局,卻在第三局時被判犯規,上屆冠軍江水淨接手自由球後趕緊追回一局。而在第四局,江水淨進攻六號球時犯下失誤,陳佳樺便把握機會清光檯面,最後連下四局,以6:1成功雪恥。「會在意說去年有輸過,有點小緊張,但還是抱持平常心態。」陳佳樺坦言,由於球檯較為潮濕,目標球碰顆星(註)後反彈的速度過快,不容易於短時間內適應,「很多路線都要改變,但有時候我會反應不過來。」她表示,自己的出桿須再練得更順暢,才能使母球路線趨於理想,並克服場地適應不良的問題。註:撞球檯的四邊稱為顆星(cushion),短邊為短顆星,長邊為長顆星 臺北市立大學江水淨於首日落敗後重整態勢,在冠軍戰中以俐落跳球順利化解陳佳樺守勢。 圖/詹湘淇攝而江水淨雖在個人首戰就被德霖科大陳思羽打入敗部,但她在次日賽事中回歸平時水準,於敗部賽再逢陳思羽時完成復仇,搶下冠軍戰門票。「沒有專心在球上面,然後檯子也一時之間不適應。」首日落敗後,江水淨反覆演練關鍵場的失誤球,並配合場地條件調整出桿力道,才使自己的表現回穩。江水淨認為,比賽時難免有勝負欲,但選手心情仍須保持平靜,而她也希望加強自己的調適速度,才能在不同的環境中順利打進每顆球。
集剩餘材料創作 北藝大生使藝術品重生
藝文
第1706期
集剩餘材料創作 北藝大生使藝術品重生
2019-09-26
【記者劉書妤台北報導】沾滿顏料的帆布、木板和幾幅油畫拼湊而成,看起來像個奇異的舞台。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學生李秉璈、林芃、黃泓栩和陳冠霖組成「泥濘派」團隊,收集校內各系的藝術剩餘材料,打造新作品〈泥濘派2.0〉,22日起於人文廣場草皮上展出。 多種藝術剩餘媒材匯聚成的〈泥濘派2.0〉靜靜地座落於草皮上。  圖/劉書妤攝泥濘派一詞出自日本攝影師森山大道的書,李秉璈解釋,最初沒有多想便選為團名,而隨著團隊共同創作的日子愈長,愈覺得這名字與團隊正進行的事密切關聯。李秉璈認為,「泥濘」代表混亂翻攪且未定義的狀態,「派」字視覺上則代表一種聚合。團隊將多種媒材擺放在一起,以看似雜亂的擺放方式匯聚四人的美感經驗。 四位美術系大四的學生因專題課而認識,進而組成「泥濘派」團隊共同創作。 圖/泥濘派團隊提供「『藝術剩餘』這件事對我們來說很真實深刻。」李秉璈提到,身為美術系的學生,每天都看見各種作品堆積在系館,因此讓團隊萌生以藝術剩餘材料創作的念頭,並公開向各系募集廢棄的媒材。團隊今年二月主動撿拾物品創作〈泥濘派1.0〉,接著將其結合成一台車的模樣作為過渡期,〈泥濘派2.0〉則於暑假開始向校內系所徵求藝術剩餘材料。作品主體由木板堆疊出多變的造型,三角錐、路燈和車輪等完全不同領域的元素組合,意外地有種衝突的美感,既震撼又吸睛。黃泓栩談到,他預設部分觀眾為美術系的學生,也就是原作品的作者,來見證那些廢棄的藝術品歷經死亡,並在此作品中再生。 油畫、水管、車輪等奇異的組合,看似雜亂卻另有一番美感。  圖/劉書妤攝陳冠霖分析,多數人對創作帶有特定的價值觀,當觀者產生「這算是藝術品嗎?」的疑惑時,便受定義藝術的刻板框架所侷限。有些創作者被要求打造精緻的藝術作品,讓他們開始思考,究竟一件作品的好壞與否應單由外表定義,還是應與其訴諸的理念相關。而林芃則說:「可能破敗的東西也是好看的。」泥濘派團隊希望打破民眾對藝術的看法,給觀者帶來不一樣的美學體驗。參觀民眾、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資訊工程系學生陳冠頴也認為,〈泥濘派2.0〉跳脫一般藝術品的模樣,乍看作品像大型廢棄物,須細心觀賞才能體會其特別之處。〈泥濘派2.0〉展現藝術的可能性,讓藝術殘餘物再次被觀看或審視,也使藝術工作者省思創作這麼多作品有沒有意義。指導老師、北藝大美術學院助理教授涂維政說:「這體現出現在學生藝術家的一種處境和焦慮,另一方面也反思藝術創作的無用論。」學生藝術家在求學階段會生產許多作品,但最後可能化為垃圾。此外,涂維政也坦言學校是教學為主的單位,缺乏足夠儲藏作品的空間,每年高額的清運費用也成為系上棘手的問題。
「棄物」危機與重生 看見遊民的生活、創作與勞動
生活
第1606期
「棄物」危機與重生 看見遊民的生活、創作與勞動
焦點
2015-10-29
攝影作品<家當心情>,讓遊民朋友以上半身赤裸的方式揹著家當,表達「從開始在外流浪的那刻,它們就成為我身體的一部分」。 圖/鄭晏欣攝【記者鄭晏欣台北報導】「東西沒地方放,隨時會被清掉。你只能靠自己隨時盯著它們。」台灣當代漂泊協會主辦的《棄物展》17日起至11月15日於剝皮寮展出。《棄物展》共分為棄物危機和重生兩大主題,展出遊民的家當及創意作品。協會盼藉此展,讓民眾了解遊民的生活困境及心聲,扭轉過往刻板印象。 郭盈靖手上拿著遊民自製的枕頭。遊民使用報紙包住兩包平板衛生紙,再以橡皮筋固定。 圖/鄭晏欣攝「大家猜一下這個是什麼?」當代漂泊協會執行委員郭盈靖在導覽時發問。她表示,這個展覽品不是廢棄物,「而是遊民朋友在街頭睡覺時用的枕頭。」許多遊民會利用周遭物品,製成生活必需物,同時也成為他們的「家當」。根據西元2014年當代漂泊協會針對台北車站遊民所做的生活調查,有近八成遊民提出「家當被丟棄」是露宿街頭時,最困擾的事。郭盈靖表示,展覽主題「棄物危機」傳達的就是「遊民朋友其實和我們一樣。」他們的生活中也有衣服、圍巾、碗盤、毯子等各種生活所需及情感所繫的物品,「而這些必需品,在他們露宿街頭的過程中,常會被視為廢棄物丟棄。」家當隨時可能被丟棄的威脅,使得遊民的生活非常不安定。過去曾陪遊民朋友找工作的郭盈靖提到,因家當無處可放,他們只好提著大包小包去應徵,雇主辨識出他們的身分,因刻板印象而降低聘僱意願。這些家當牽絆著他們,形成惡性循環,使遊民更難擺脫經濟弱勢。「儘管遊民朋友生存處境艱難,但各種突圍求存的努力並未曾間斷。這正是本展的另一主軸『棄物重生』。」策展人鄭怡雯在策展人序中提到。為了讓遊民能為自己發聲,習得一技之長,當代漂泊協會分別於2008年及2015年成立「紀錄人生攝影班」及「漂泊工站」。遊民能透過相片、藝術創作,呈現他們所看見的世界,以他們的視角定義自己,撕下汙名標籤。而高齡失業及居無定所者,也能以協力工作搭配技術學習,將舊家具和食用回收油,改造成富含巧思的生活用品和家事皂,創造屬於他們的勞動價值,也賦予棄物重生的機會。 漂泊工站成員將回收物品改造成杯墊、相框等生活小物。 圖/鄭晏欣攝攝影班成員的作品紀錄了遊民的真實生活,如白天、晚上家當放置的位置,甚至是勞動的身影。根據當代漂泊協會於2014年的遊民流浪期間工作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遊民以打零工維生,工作類別包含舉牌工、出陣頭、工地粗工及清潔工等。不穩定的工作,往往使得遊民的勞動不被社會看見。於是成員們拿起相機,紀錄生活,用自己的角度向社會說出心聲。這些攝影作品,現在擺設在漂泊工站利用廢棄窗框或回收木板製作而成的相框中。從影像拍攝、內容到陳列,都展現屬於遊民自身的真實勞動及創作。 追影的剪報藝術作品<閉嘴>。 圖/鄭晏欣攝今年70歲的追影(化名),過去曾是刺青師傅,他在加入攝影班後,重新活躍本身的藝術細胞,並發揮於創作中。<閉嘴>就是追影的創作之一,他將報紙上人物的嘴部剪下,只留下眼睛,製作成精細的剪貼藝術。追影說:「在以往權威時代,不管是街友、遊民或社會上大眾,各個階層的人都只能用眼睛看,不能用嘴講出來。」除了描繪當時代的社會氛圍,策展團隊人員李宛真表示,這幅作品亦反射多數遊民無法自由發聲、僅能任由他人詮釋、再現的真實處境。 追影向民眾介紹自己的創作。 圖/鄭晏欣攝《棄物展》所呈現的生活、創作和勞動成果,銘刻著遊民朋友奮力改變處境的印記,盼民眾能拋開過去眼不見為淨的想法,了解他們在困境中的努力及勇氣,彼此尊重並共創友善的公共環境。展覽志工、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系學生蔡承宏表示,經由此次展覽與遊民朋友相處、了解他們的故事後,發現他們並非自己過往聽聞的不事生產,而是和一般人一樣很努力地在社會生活著。他認為社會大眾並非察覺不到,而是缺少契機主動接觸,「我覺得我們不只要用眼睛去看,而是要用心去看,把這些議題看進心裡。」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