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730期
2020-10-01

【記者周佩怡綜合報導】美國國土安全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DHS)9月24日提議下修外籍學生、學者、媒體的簽證規定。移民開放人士及高等教育團體皆不滿此草案, 認為這將使欲前往、或已在美國就讀的國際學生轉往他國深造,造成人才流失。

草案的修訂肇因於擁有此三種簽證的人數明顯上升,增加美國監督的困難、國家安全的風險。目前簽證規定,只要申請者的身分不變,且未違反相關規定(註),就能無限期留美。若草案上路,學生與學者的居留期將調整為4年,學生離境準備期也從60天下修為30天;外媒則能停留240天,可延長時限一次。若來自「高滯留率」或「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如菲律賓、越南和伊拉克等國)者,期限則縮減至2年。

註:如非法獲利、非法打工、未經核可輟學等。




草案無疑對美國高教圈帶來震撼彈。計畫前往美國讀書的國立臺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學生李昀儒認為此草案不僅讓美國國際人才流失,也會因國際居留者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引起社會問題、加重美國族群歧視。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計算暨系統生物學系學生蔡亮怡指出,目前草案尚未獲得美國各高校的支持,「可能會發生前陣子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控告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U.S. 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 ICE)的事件。」他擔心諸多美國大學會再次抗議不友善的國際學生相關政策,增加學術界和政界的隔閡。

美國國土安全部9月24日提出草案,欲修改外籍學生、學者、媒體的簽證規定。 圖/取自esta-uk.org


「雖然西元2021年才畢業、不受草案影響,但草案限制了國際學生追求自我成長的可能性。」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 NYU)化學工程系的馬來西亞籍學生黃詩表示,像醫學院、工程計畫等學位就需要超過4年才能取得。除原本就存在的高昂學費、政治與社會的反移民氛圍外,恐將因草案難以獲得簽證,或學生對於維持其身份簽證的不安全感,衝擊美國大學國際新生數量。蔡亮怡打算以五年以上的時間,將學碩博士都讀完,雖認為學校屆時會有應對方法。但他仍認為很多學生可能因雙主修或其他個人因素,選擇休學以維持學習品質,「用沒有彈性的時間來限制學生是不合理的。」

美國國際教育工作者協會(NAFSA: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ors)2019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至2019學年中,逾一百萬的國際學生為美國經濟貢獻近410億美元,佔所有高等教育學生的5.5%。據《高教洞察》(Inside Higher Ed)9月25日報導,美國國際教育工作者協會執行董事兼執行長以斯帖.布里姆(Esther D. Brimmer)對流失中的優秀國際學生與學者表達擔憂,「可悲的是,這個草案已經傳遞了一個消息:『美國不歡迎學生與學者的傑出才能、工作價值、多元觀點、經濟貢獻。』」他鼓勵國會議員應體認到上述人才的重要性,提出一個歡迎國際參與的政策。

新提案將有30天的時間接受公開意見回饋,但如果唐納.約翰.川普(Donald J. Trump)沒有連任,可能將無法在1月卸任前正式推動新規。

標籤:美國 , 學生 , 媒體 , 簽證 , 學者 , 居留期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