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台中首場藥香市集 中國醫師生領民眾重返舊城中藥街
生活
第1783期
台中首場藥香市集 中國醫師生領民眾重返舊城中藥街
2023-10-25
【記者丁盈瑄台中報導】中藥的芳香撲鼻而來,瀰漫在日式建築的街道上,許多攤販在叫賣著。中國醫藥大學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以下簡稱中資系)於21日至22日和台中市中藥商公會、中城再生文化協會等單位一同在台中市中山路(俗稱舊城區)舉辦「藥香時光市集」。中資系主任張文德說:「希望帶領民眾回到舊城區中藥行的前世,並認識今生中藥行轉型的面貌。」 舊城區許多中藥行已退出市場,永生參藥行是現今中山路上少數仍在營業的中藥行。 圖/丁盈瑄攝「這是中資系的名字第一次被放在與中藥有關的大型活動上」,藥香時光市集的發起人張文德熱情地分享。過去中山路上中藥行林立,是全世界中醫藥場所最密集的地方,他認為這便代表中藥對台中具有歷史意義。然而,比起台北、高雄、台南等縣市,台中不曾舉辦過中藥文化的活動,藥香時光市集是第一個。而這次由於是以學校身分參與市集,他希望能和其他攤位不一樣,便決定傳遞中藥用藥安全的衛教知識給民眾。 中國醫藥大學的同學們向民眾介紹哪些中藥材屬於活血藥材,並同時介紹不同中藥的用法及用藥安全。 圖/丁盈瑄攝「中藥也是藥學系的強項,不是只有西藥。」中國醫藥學系暨碩博士班的學生紀旻翰在中藥用藥安全的攤位上,積極地向民眾介紹生薑、當歸、丹參、川芎的用藥安全。「中藥聞起來都一樣啊!」民眾Joy(化名)表示,他說自己以前都分不清楚各個中藥長什麼樣子,只覺得味道都差不多。紀旻翰談起接觸中藥的經驗,他在研究所獲得許多用藥知識,卻一直沒有舞台向民眾介紹用藥安全,而這次的市集讓他大展身手,把中藥知識及配方傳遞給不了解的大眾。他很高興能夠與深耕在地的民眾互動,讓他更認識過去台中的「中藥街」。 中國醫藥大學的同學們向民眾介紹哪些中藥材屬於活血藥材,並同時介紹不同中藥的用法及用藥安全。 圖/丁盈瑄攝市集上,有中藥行老闆在燉煮雞湯、師傅幫外國人把脈,也有民眾在體驗杵藥,人潮絡繹不絕。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學生張益維與國立成功大學藥理學科暨藥理學研究所學生張雄皓,他們共同創立新創公司「百絡生技」,在攤販上請民眾試喝他們一同研發的洛神花潤喉茶,他們以大學生的角度販賣中草藥產品,希望可以打破年輕人覺得中藥很難喝的印象。 張益維與張雄皓創辦名叫百絡生技的新創公司,一同在市集販賣有寧神、潤喉作用的草本複合配方產品。 圖/丁盈瑄攝「以前沒特別注意到舊城區的中藥行。」民眾唐洪翔一邊吃著用中藥煮的水餃,一邊回答。雖然他只是路過,但他的論文剛好是研究舊城區的影像,市集幫助他了解舊城區的中藥文化。民眾文馨表示,家裡平常就有在吃中藥,但多數的台灣年輕人應該不會注意到中藥文化,覺得就是「黑黑的一碗湯」,這個市集能讓大眾引起好奇心。藥香時光市集帶領民眾回到過去中藥行林立的時代,復甦已沒落的舊城區中藥文化。中資系將結合產官學三方不同的力量共同推廣中藥多元性,他們未來也會與無印良品、博物館、米其林餐廳等單位合作,出現在大家的生活中,成為「現今中藥文化」的開端。
凝視你的《凝視》 林聖啟以金屬再現動植物新生命
藝文
第1782期
凝視你的《凝視》 林聖啟以金屬再現動植物新生命
焦點
2023-10-18
【記者李雨羲綜合報導】「每一位藝術家都需要花時間去凝視自己的狀態,最後再以作品投射出來。」由八位藝術家共同參展的《【凝視 Gazing Ones】動物創作聯展 2023 Animal Art Exhibiton》,於7日在富貴三義美術館開展。展覽以動物作為創作中心,透過多媒材雕塑的方式,表達藝術家各自的生命經驗與自我探索的結果。其中,來自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的林聖啟,展出了以金屬為媒材,並結合動植物元素的雕塑作品,將他所「凝視」到的生活,與內心所想像的「美好」呈現給觀眾。 林聖啟表示〈序曲〉是自己創作生涯中的一個轉捩點,也確立了他的創作風格與方向,命名靈感則源於《坂本龍一:終章》。  圖 / 富貴三義美術館提供在構思創作主題時,林聖啟從他與祖父母生活的童年經歷出發,展現植物與神話中珍奇異獸的結合。由於家中十分重視祭拜儀式,在「神明桌」的陪伴下長大的林聖啟,便對於壁畫中神明的坐騎有著深深的烙印,「很多影集都以鹿作為有神靈性的代表動物,所以一般民眾對於兩者的連結也會比較有共鳴。」在作品〈序曲〉及其續作〈序曲—春〉中,他便選擇鹿作為創作原型,以紅銅燃燒製作成的玫瑰花瓣包覆住軀體,並利用開花的樹枝製成鹿角,透過植物元素堆疊的方式,增加作品的生命力。 〈序曲 — 春〉的葉子皆是以紅銅製作,因為紅銅本身材質柔軟,無論是敲痕或紋路的變化,皆比其他金屬更加多元。  圖/林聖啟提供「在觀察鹿群的過程中,牠們總是讓我有種特別的悸動感。」創作期間,林聖啟不僅在網路上查看相關資料,甚至也到農場親自接觸鹿群,觀察牠們的一舉一動和習性。其中,最讓林聖啟有感觸的便是鹿群「飲水」的姿態。他提到,野生鹿在飲水時,仍需警惕四周有無天敵,因此神情或狀態都十分緊繃,但這樣的舉動在人類眼裡,卻流露出牠們非比尋常的纖細與優雅。因此,在作品〈鏡中花—春水〉之中,林聖啟選擇創作出人類「凝視」到的祥和瞬間。他以不同溫度燃燒後的紅銅色澤,製造如負片效果般的鹿身花紋,也利用不銹鋼光滑鏡面的視覺效果,呈現清澈的水波紋,傳達出靜謐的氛圍與感受。 專案藝術總監邱瓊儀提到,在觀眾凝視〈鏡中花 — 春水〉的同時,展場其他作品也在凝視著觀眾。  圖 / 富貴三義美術館提供而在作品〈繁榮—棠〉中,林聖啟則參考自己飼養的孔雀魚與鬥魚進行創作,他透過綻開的樹枝與花朵,呈現魚尾的延展性與游動時的動態感。不同於一般的金屬雕塑,林聖啟認為既然選擇了紅銅作為媒材,應嘗試發揮它本身的特性製作。因此,他在色彩的安排上,放棄了常見的烤漆上色,而是利用紅銅接觸到不同溫度後,所轉變的紅、金、黑色進行編排,增加作品的視覺趣味性。林聖啟解釋,魚尾的黑色玫瑰花便是將紅銅放入烤箱後,再反覆加熱而成。 〈繁榮 — 棠〉被刻意安排在落地窗前,使窗外綠意盎然的植物和它產生互動性與色彩的對比。  圖 / 富貴三義美術館提供「無論是我們對於藝術家本身的凝視,抑或是觀者對於雕塑的凝視,乃至於作品之間的互相凝視,都是展覽想要傳遞的『凝視』。」專案藝術總監邱瓊儀認為,一般人在接觸藝術時,經常覺得它過於抽象而難以理解,所以他期望能以「動物」這類大眾熟悉的主題,讓民眾能嘗試在藝術領域中,找到屬於自己與藝術家、藝術品之間的共鳴。觀眾鍾睿秀先生也說:「雖然我不太能掌握每一個作品確切的理念,但我在欣賞這些動物的時候,好像可以在牠們身上看到我某些狀態的樣子。」
台大學生成立Ptumaw食之圓滿 校園植物藏原民故事
校園
影音
第1781期
台大學生成立Ptumaw食之圓滿 校園植物藏原民故事
2023-09-28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孔德皓、杜以璇台北採訪報導】沿著臺大椰林大道,走到校園內的各個角落,總能看到一片綠意盎然,有些植物雖然隨處可見,其實背後和原住民文化有很深的連結。Ptumaw食之圓滿團隊24日在臺大舉辦「民族植物導覽活動」,透過走讀,介紹校園內的民族植物,更讓民眾品嚐原住民傳統美食——阿拜。親身體驗民族植物如何在部落中被料理及運用。講者國立臺灣大學生態演化研究所學生邱思涵解釋:「舉凡是跟人、生活有關係的,作物、植物那一些,我就會把它統稱叫做民族植物。」不但讓民眾有機會認識民族植物,食之圓滿團隊所舉辦的活動,也成為一個良好的學習機會。他更進一步提到,有一些原住民的同學或是老師們可能會發起這一些活動,也許這也是一個出發點,可以先認識這一些民族他們背後的生活、背景,再去做延伸。Ptumaw食之圓滿團隊在2021年由臺大學生創立,而Ptumaw在泰雅語中有使事物圓滿之意。他們透過在校內,種植小米、龍舌蘭、龍葵等植物,期許讓民眾即使在城市也能接觸民族植物。Ptumaw食之圓滿團隊成員林哲瑋Yukan Hayung分享:「我們也辦了滿多工作坊或是像在後面這塊田是我們共耕的區域,我們會在這邊邀請學校的學生或是教職員等等,一起來跟我們參與。」他更補充,「讓更多人瞭解民族植物背後的文化意涵,也了解原住民族,透過故事的交換或是交流,去創造更多的理解,破除刻板印象或是偏見。」食之圓滿團隊與「蹦世界」平台合作,建立「臺大校總區民族植物導覽」介面。以校內地圖作為主畫面,手繪圖標呈現民族植物所在區域,使用者可以點選圖標,選擇導航或是介紹模式,了解臺大校園內民族植物的分佈位置,只要人手一機,不論是臺大師生還是一般民眾,都可以透過手機輕鬆認識各種民族植物。深入理解植物背後的文化故事。民眾李家謙表示:「能在大安區這麼都市化的地方,認識到民族植物,是非常可貴的事情,民族植物並不是離我們非常的遠,它其實在我們的周圍而已。」未來Ptumaw 食之圓滿團隊規劃以繪本的形式,將民族植物與部落故事帶入國小校園,期望將民族植物教育向下扎根,讓學童從認識植物開始,了解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族群文化。
植物融動物特徵 陳姿妤創「模組畫」映自我潛意識
藝文
第1774期
植物融動物特徵 陳姿妤創「模組畫」映自我潛意識
2022-12-07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陳姿妤為大家介紹作品〈腦袋長草〉。 圖/詹晶雅攝【記者詹晶雅台北報導】色彩淡雅的水墨畫圍繞展場四周,畫中的植物隱約顯露動物特徵。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陳姿妤舉辦《植物模組建構》個展,運用水墨結合模組(註一)的概念,重新審視理性意識下真實的自我狀態。展覽於3日至28日在99度藝術中心展出。註一:模組帶有變形與組合的概念,源自電子、機器與軟體等領域,用於組成完整功能的系統、裝置或程式。模組的概念源自理工領域,被陳姿妤應用到藝術領域,表達可隨意變形、組合與修改的創作手法,經模組化的植物皆展露一部分動物特徵。他表示,母親的躁鬱症不斷影響他的性格與人生,讓陳姿妤覺得不輕易展露情緒才能成為正常人,因此,他以不具情感的植物作為創作主題,藉此隱藏自身情緒。隨著陳姿妤開始接觸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後,他了解到,若長期以理性意識壓抑感性的潛意識,則可能導致心靈失去健康。陳姿妤表示,「我畫植物是理性意識使然,而被理性意識占據導致身心失衡的我,透過創作試圖找回潛意識。」 作品〈兩棲擬態〉,以不同質感的畫紙,代表水平面上下兩個世界,展現植物與動物的分界。 圖/詹晶雅攝一株淡綠的草浮於水面,水面下是黑白的海底世界,海底中充滿各種奇形怪狀的水生動物。在〈兩棲擬態〉中,陳姿妤選用較為光滑的原色楮皮(註二)代表陸地,並以紅花青絲雲龍紙(註三)代表海洋,而紙上的花瓣與纖維則用以模擬微生物。整幅畫作約有4/5為海底的範疇,陳姿妤解釋,由於過去長期夢到與水相關的畫面,歷經諮商以及藝術治療等課程後,他了解水意味內心深處的恐懼,因此,陳姿妤嘗試藉創作轉念或消化恐懼。註二:原色楮皮為具有宣紙手感及溫潤觸感的白色畫紙。註三:紅花青絲雲龍紙為一種帶有花瓣與纖維絲條感的畫紙。 作品〈剖露真心〉,以傳統水墨筆法,展現理性的植物也具「偽裝」性質,呼應陳姿妤自身的內在世界。 圖/陳姿妤提供水墨畫〈剖露真心〉中,一截被剖開的樹幹露出形似動物的肉塊、血管組織與凝固的樹液。陳姿妤說明,樹幹以表層樹皮隱藏內在世界,展現「偽裝」的性質,如同他以理性的植物為繪畫主題,不過在潛意識的影響下,仍會畫出感性的動物特徵,「描繪肉體的組織感,可以使感性的潛意識有個表達窗口,反應最真實的自我。」陳姿妤說。 《植物模組建構》的展場環境,呈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陳姿妤碩班以來的作品。 圖/詹晶雅攝觀眾許嬋貞提到,「以前我覺得傳統的水墨畫就是山、水、鳥,但他(陳姿妤)用(模組)的創作方式,令人耳目一新。」陳姿妤的親友許淑貴則分享,相較於陳姿妤大學時期的作品,給人一種搖擺、迷惘的感覺,本次展覽的畫作讓他感受到陳姿妤下筆時的肯定以及對未來的方向,「我覺得他(陳姿妤)已經願意去面對恐懼,真正的成長是你完全接受自己的樣子,不管好壞。」他說。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陳姿妤為大家介紹作品〈溶生狀態 2.0〉。 圖/詹晶雅攝
負面情緒入畫 《隱形的滿溢》以水墨映内心感受
藝文
第1774期
負面情緒入畫 《隱形的滿溢》以水墨映内心感受
2022-12-07
東海大學美術系學生林芷儀舉辦展覽《隱形的滿溢》,該展展出多幅水墨畫作。 圖/林玟君攝【記者林玟君台中報導】「在畫布上一層一層刷上水墨顏料的過程,就像層層拆解自己的情緒一般。」東海大學美術系學生林芷儀於11月28日到12月2日在東海大學A+藝術空間舉辦展覽《隱形的滿溢》,展出以「情緒」為主軸的水墨畫作品,並分為人物、動物以及植物三個系列,表達自我面對情緒時的抒發與處理。「當負面情緒幾乎要崩潰,我還是努力不要去影響他人。」林芷儀認為,唯有自己才能處理自身的情緒,當他在情緒滿溢時,他以作畫的方式抒發當下的感受,並試圖在他人面前隱藏起來,因此他將展覽命名為《隱形的滿溢》。而林芷儀之所以採用水墨的手法完成作品是因為水墨的顏色需經由層層堆疊才能達到飽和,這個過程能讓他分析當下的情緒,他解釋,「看著顏色越來越深,情緒慢慢達到滿溢的狀態,我覺得很舒服。」 〈依靠〉裡的兩個人物皆為同一人,他們冷淡戒備的眼神仿若在自身與他人之間畫出一條界線,意圖呈現在面對負面情緒時,最終能夠解決的只有自己。 圖/林玟君攝林芷儀的原生家庭並不和睦,長期積累的負面情緒促使他畫下〈關·聯〉。他說明,「如果你真的要切割,你只能把你身上所有的血抽乾,可是你也沒辦法這樣對吧?」因為無法在現實中與家人斷絕血緣關係,所以他試圖作畫來抒發內心的想法。觀眾何先生說:「在互相糾纏且雜亂的血管裡,他可能有很多的負面想法想抒發,但看完這幅畫內心又有一種莫名的壓抑。」 〈血緣關係〉將畫作中人物的血管抽離,人臉低飽和度的水墨色彩,表現出切割血緣關係當下面部的蒼白與無力感。 圖/林玟君攝林芷儀也在《恐懼與慾望之物》系列作品中結合具有侵略性的動植物如捕蠅草、虎頭蜂、螃蟹等來表達自身情緒。其中一幅無題作品將人的身軀以扭曲的姿態被食肉植物吞食,模擬自身被負面情緒吞噬的狀態,「我覺得我很像呼吸不過來,就只能被那種情緒牽著鼻子走。」他說。 《恐懼與慾望之物》系列作品中,東海大學美術系學生林芷儀結合具備侵略性的食肉植物完成創作。左圖中的植物為豬籠草,藉由人物糾纏扭曲的身體,表現被情緒吞噬當下的無奈與不情願。 圖/林玟君攝「當他(情緒)很滿的時候,你會覺得這身體不是自己的,靈魂跟身體好像是抽離開的。」另一幅無題作品將虎頭蜂的頭與翅膀分離,表現情緒滿溢時的身心狀態,但他將虎頭蜂腳的末端改畫成一雙食指互相勾住的手,表示自己意圖保留一絲理性,他補充,「我想努力保持清醒,即使可能成效不大,我還是盡些微的努力。」觀眾何先生說:「過去想表達我的情緒時,我會很有條理地講出來,但是今天看到他(林芷儀)的作品,我會想試著接受與自己不一樣的消化情緒的方式。」在細緻堆疊出的水墨深淺紋路中,林芷儀透過作品,重新去梳理自我的思緒,並嘗試去調整自己面對負面情緒時的狀態。林芷儀友人謝綺文分享,「她用身體的語言與動植物的結合,傳達出對生命的渴望和無助等情緒感受,回歸自然視角重新觀看自己。」
植物染結合車縫 鄭致廷以即興染布回溯生命記憶
藝文
第1773期
植物染結合車縫 鄭致廷以即興染布回溯生命記憶
2022-12-01
藝術家鄭致廷於開幕當天進行導覽,與觀眾分享每件作品背後不同的故事。  圖/林玟君攝【記者林玟君台北報導】染液滲透進布料參差的紋路裡,一雙手在其中探索布塊與自身的連結。藝術家鄭致廷於11月26日到12月8日在濕地紅樹林A區舉辦展覽《蛋殼堆疊的陸黏液拖行的路》,展覽作品為鄭致廷就讀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研究所期間開始的創作,以植物染(註)結合車縫法,並配合即興折疊手法完成。他透過染布,嘗試尋找自己與親人間的片刻記憶。註:植物染,是一種用天然植物染料,經過提取、製液及上色等一系列工序將織物進行染色的手工藝技術,是天然染的一種,與化學染色相對的概念。「整個過程(染布)就很像蛋殼從一顆蛋中破除,然後再慢慢拾起蛋殼。」鄭致廷解釋,在染好布塊後,看著布料上即興產出的圖案,再摸索出布塊傳達的意涵,這就如破殼而出的過程,因而以此命題。作品〈含羞草・大腿骨〉為鄭致廷試圖與過世父親連結的創作,他的父親是一名推拿師,以手整治人們錯位的關節脊椎,鄭致廷在染完這件作品後,在布料上看見了脊椎骨的圖案。鄭致廷從母親口中得知,父親生前最大的遺憾,是無法將自身的技術傳承給女兒。鄭致廷卻認為,即使父親無法將推拿技術傳承給他,但父親「手的能力」卻被變相地繼承下來。鄭致廷說明,「爸爸做推拿,我做植物染工藝,我們都透過手摸索這個世界,透過手去感受這個世界。」 藝術家鄭致廷身後的作品為〈含羞草・大腿骨〉,藉由即興創作後,布料上呈現出的脊椎骨形狀,讓他聯想到身為推拿師的父親。 圖/林玟君攝鄭致廷將這件作品結合裝置藝術,配合從布塊背後投射的光源,試圖呈現植物染料細膩的色彩變化。展覽主視覺設計者方玉如說明,打光後產生的陰影能反映鄭致廷面對父親時的心境,並呈現出他與父親陰陽兩隔的關係。展覽中的裝置藝術也使用懸吊設計,方玉如補充,「製造一種浮浮的感覺,呈現碎片從天上落下或是從地上昇華,代表有一些事情被他(鄭致廷)消化了,有些可能沒有。」 〈蛋殼堆疊的路黏液拖行的路〉為藝術家鄭致廷的植物染裝置藝術作品,將懸吊的布料比喻為人類破殼出生後的蛋殼碎片。 圖/林玟君攝鄭致廷創作的順序與常見的「先構想再創作」不同,他先浸染布塊完成創作,再從完成的作品中思索圖案與自身的連結。鄭致廷在染料選擇上也加入巧思,以植物染料取代化學染料,他點出植物染料的特性,「就算他是藍色,其實裡面的分子有紅色,有黃色,也有黑色。所以你看的時候,他不會那麼的單一、死板。」另外,他利用車縫法的特質製造布料上的圖案,「車縫機車過去的壓力會讓布非常緊實,車縫線又很細,很細的線那邊是染不到的。」他說。鄭致廷以植物染結合車縫法,再配合即興、折疊的方式,豐富藝術作品的色彩與紋路。 藝術家鄭致廷在染料選擇上,使用植物染料取代化學染料進行藝術創作。植物染料會受到空氣濕度、紫外線等不同環境因素的影響,能夠呈現出細膩的色彩變化。 圖/林玟君攝「與生命最相關的液體就是血液,他(植物染料)並不是我外部的東西,而是在我身體裡流動的。」鄭致廷說。他的植物染作品大多與生命議題相關,因而將植物染料比喻為血液,並以染料重新整理他生命路途上的記憶。觀眾謝宜蓉則分享,「我好像在這些作品裡可以看到,他(鄭致廷)與他家人那種血液裡的連結。」
熊介愷玩媒材特性 《不在場//取樣》反思人為操控
藝文
第1761期
熊介愷玩媒材特性 《不在場//取樣》反思人為操控
2021-12-22
【記者吳姿芳台北報導】植物蒸散出的水氣凝結於玻璃上,浮現出半透明的建築圖像。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創作組學生熊介愷舉辦個展《不在場//取樣》,展出一系列以植物為概念的光雕塑與版畫,藉此探討植物與人類的關係。作品於11日起在展覽空間「外子」展出。 《不在場//取樣》中/於網路索引歷史時使⽤的符號,而//為=旋轉產生,代表取出的樣本為不在場證明。 圖/吳姿芳攝螢光貼紙散發綠色的光芒,與最內層木板上的植物影子交相輝映。熊介愷說明,作品〈昨日的42*29〉靈感來自植物標本,平面的標本由立體的植物製作而成,他便反推此過程,透過數位方式將標本立體化。他說 :「標本今日與明日看起來狀態一樣,但拉長時間,沒有人類的操作,植物還是會回歸本身的特質。」觀展民眾陳頡祐說:「我覺得蠻有趣的,尤其有貼螢光的條子,如果燈光沒有的話,可以再反射出螢光。」 〈昨日的42*29〉展出於獨立的黑暗空間,透過黑鐵折射光線,呈現螢光貼紙與無酸樹脂的成像。 圖/吳姿芳攝長方形的玻璃箱底種滿台北草,而玻璃背面噴有能吸取植物濕氣的油墨,植物蒸散水氣後,油墨塗成的白色建築圖樣將會變透明。熊介愷為展覽空間「外子」創作〈不在場取樣-2GVR+9C,Taipei〉,外子原先為臺灣鐵路的員工宿舍,現在已無人居住,建築圖樣便取材自此,他說:「我先在房間內拍攝光影,再把照片變為黑白兩色,用雷切機切割在木板上,鏤空的部分就可以噴上感濕油墨。」另外,玻璃箱頂部的兩個凹口放置植草磚與草皮,他說:「(外子)在忠孝復興這個台北市的蛋黃區,還有這塊草地,讓我印象深刻。」觀展民眾李鎮宇說:「把擷取的事物結合成這個作品,還蠻奇特的。」 人類總以自身視角,認為與植物平和相處,作品則反思人類操作為真正的平衡,抑或是恢復自然狀態的植物。 圖/熊介愷攝熊介愷過去的作品大多以盆景植物松柏為主,傳達植物受到人類操控的現象,這次則以台北草與標本替代,他說:「養殖台北草不像盆景植物那麼困難,標本也不會有這個問題。」另外,他喜歡發揮材質的特性,如黑鐵隨時間慢慢生鏽後,將無法折射光線,玻璃上便徒留人造標本的貼痕,而玻璃背面有不透光塗料畫成的植物圖樣,如同灰塵一般遮蔽光線,照映出影子落在木板上,感濕油墨吸收到濕氣則會變透明,他說:「材料很多還保有實驗狀態,對我而言是迷人的,也打破大家的刻板印象。」 〈昨日的42*29〉中的「昨日」代表標本並非能永久保存,而「24*39」為標本製作的標準尺寸。 圖/吳姿芳攝熊介愷說明,未來〈昨日的42*29〉將會被放大布置於空間中,螢光線條的形狀也會有更多改變。而〈不在場取樣-2GVR+9C,Taipei〉為駐村作品,熊介愷說:「這系列將會在每個地方取樣不同事物,觀察不同空間而產生。」他也期許作品能在完成後不斷地變動,隨觀賞時間改變樣貌,他說:「在每個觀眾印象中產生差異的縫隙,是我覺得展覽之後蠻有趣的後續反應。」
整個城市都是你的植物園 中科大創智能生態缸
新知
第1757期
整個城市都是你的植物園 中科大創智能生態缸
2021-11-17
【記者吳姿芳綜合報導】室內景觀結合科技是人類養殖動植物的新趨勢,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智慧生產工程系團隊研發智能生態缸,利用「人工智慧結合物聯網(AIoT)」設備即時監控環境,榮獲2021 iENA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金牌。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智慧生產工程系團隊發明智能生態缸,榮獲2021 iENA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競賽金牌。 圖/研究團隊提供智能生態缸的外型起源於迷宮球(註),可分為本體和外圍。球狀本體內為熱帶雨林生態景觀,包含蕨類、青蛙和甲蟲等動植物。外圍則具有管狀水族管,能在其中養殖小魚、蝦類和水草,且內外部可以透過智能控液閥相通。此外,球狀本體也置入智能LED照明、智能溫濕度感測器等設備,能隨時隨地監控數據。註 : 迷宮球為內部含球與迷宮的裝置,能培養孩童從平面空間轉為立體空間的感知能力。 智能生態缸由球狀本體、外圈的管狀水族管和音箱空間組成,並在水族管與生態缸的連接處設計「智能控液閥」,使水族管內的生物糞便能利用智能設備送入生態缸。  圖/研究團隊提供團隊指導老師、中科大智慧生產工程系教授張源修過去曾研發人工浮島,此次智能生態缸也運用類似的原理。他利用智能LED照明及智能溫溼度感測器幫助植物行光合作用,同時將環境調整為適合動植物的狀態。此裝置也搭配專屬APP,每十分鐘傳送最新數值至手機,讓團隊不僅能隨時監控和調整設定,也會被即時通知缸內的異常狀況。 使用者透過手機即能連線AIoT設備,如智能控液閥、智能LED照明、智能溫濕度感測器、智能土壤感測器、智能音響等設備。  圖/研究團隊提供此外,水族管與生態缸的連接處設有「智能控液閥」,可利用傾斜式的水族管,讓魚蝦的糞便沉積於底層,再使用魚菜共生的環保循環技術,透過閥門將糞便與水提供給雨林生態的動植物。另外,團隊在智能生態缸底部設計音箱空間,可以置入小型的藍芽音響。團隊成員中科大商業經營系學生陳炫如說 :「音樂讓人放鬆,而音箱空間可以使音樂產生共鳴,音質也會更清晰。」 都會人生活於狹窄的空間,無法隨時欣賞自然景觀,因此團隊研發智能生態缸,療癒人心。  圖/研究團隊提供近年來越來越多室內景觀產品結合科技,團隊成員中科大商業經營系學生吳哲典解釋,「我認為生態缸會很有賣點,因為現在都市人生活緊湊,生態缸能療癒身心。」樂坊水族店長陳鐸仁也提出生態缸使用方面的疑惑,他說:「如果智能生態缸的清潔不方便維護,像雨林植物會因為生態變化而變髒,可能會不被大眾接受,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 智能生態缸的半徑大約為20公分,能擺設於辦公桌上,讓上班族在工作之餘也可以觀賞動植物,放鬆疲憊的身心。  圖/研究團隊提供陳炫如說明,智能生態缸尚處初期研發階段,仍有許多問題待解決,像是生態缸內的物種該如何共同存活,以及魚類糞便該如何經過發酵處理,都還需團隊進一步優化。未來團隊希望將智能生態缸商品化,讓辦公族群也能在狹小的室內觀賞大自然。他們也計畫將智能生態缸加大,可以設置於老人日照中心,供長輩養殖動植物、調劑身心。
【大學事】清大設百蕨園 師生共護瀕臨滅「蕨」植物
生活
第1740期
【大學事】清大設百蕨園 師生共護瀕臨滅「蕨」植物
2020-12-17
【記者黑立安綜合報導】校園一隅,玻璃圍欄後的大型蕨類吸吐著白色霧氣,為校園帶來綠意盎然的生機,吸引許多校內師生停留觀賞。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李家維在園中漫步,欣賞復育的特殊蕨類;學生則在一旁澆水、撿拾落葉,悉心照料生氣勃勃的植物們。 百蕨園於8日正式落成,保存許多台灣特有蕨類,吸引許多師生停留觀賞。 圖/黑立安攝世界上超過1萬2000種蕨類植物中,台灣就擁有約820種。然而,根據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台灣將近20%蕨類植物面臨滅絕的險境。李家維為保存台灣珍稀蕨類,自10月起於清大校內規劃「百蕨園」,並於8日正式落成。李家維在屏東縣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大量繁殖瀕臨絕種的植物,並選定清大旺宏圖書館旁空地展示蕨類,他說:「蕨類是大家比較忽略的類群,因為他沒有鮮豔的色彩,但是在自然界裡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他才想從蕨類開始,把它的重要性介紹給校內師生。除了期望學生認識不同蕨類植物,也呼籲大眾更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育。 百蕨園外圍設有玻璃圍牆加以保護,避免學生不小心踐踏到珍稀蕨類。 圖/黑立安攝目前百蕨園內主要保存台灣原生蕨類,像是烏來鳳尾蕨、細葉鳳尾蕨、對葉鐵線蕨、梅山口鐵線蕨等。此外,百蕨園也種植少數像是馬來黑心蕨、鹿角蕨等外來種。為實現李家維設立百蕨園的目標,清大預定將於每月第一及最後一個周三舉行導覽,由生命科學系學生孫梓云負責規劃、設計。孫梓云分享百蕨園門口的萬年松相當特殊,萬年松在台灣南部如果遇到乾季,會縮成一團,樣貌近似乾燥的海帶,「但春天一來,雨一下就會打開來變很漂亮的綠色。」 百蕨園內的鱷魚皮星蕨主要分布在南洋地區,及台灣海拔1000公尺以下地區,常作為觀賞用途。 圖/黑立安攝孫梓云回憶,她當初受邀擔任導覽工作,是因為李家維知道他喜歡植物繪畫。若孫梓云願意勝任導覽員,也可以在空閒時間到百蕨園畫畫。然而,由於他本身學習實驗教育相關領域,因此需額外花時間補足蕨類的基本知識,「因為蕨類還會有更微觀的世界,甚至顯微鏡底下的世界,也是可以介紹的。」孫梓云目前也在繪製百蕨園的明信片,預計導覽結束後送給民眾留作紀念。 生命科學院碩士班學生周巧其也在百蕨園內裝設造霧機,替蕨類保持生長所需的濕度。 圖/黑立安攝由於蕨類生長需要較為潮濕的環境,生命科學院碩士班學生周巧其在園區內安裝造霧機,以每小時噴霧約15分鐘來保持溼度。他解釋,造霧機分為內水箱跟外水箱,為保持水位,內水箱中會安裝類似馬桶的止水閥零件,「水到一個高度的時候它就會停止注水。」造霧機不只具備補充濕度的功能,在夜晚燈光照耀下,陣陣水霧彷彿雲霧繚繞般引人入勝,成為清大校園內吸引學生駐足的新地標。 目前園區內已有60多種蕨類,李家維未來計畫將持續引進不同物種,達到「百蕨」目標。 圖/黑立安攝清大物理學系學生蘇韋哲分享逛完百蕨園的心得,由於他本身就相當喜歡植物,他期望未來百蕨園可以發展成開放式空間,「更能有體會大自然的感覺。」目前百蕨園已進駐約60種較容易適應新環境的蕨類,待環境維持穩定後,李家維也將持續引進不同物種,實現「百蕨」的稱號。
向光生長的本能 丁芯奕「植」入生命科學視角創作
藝文
第1739期
向光生長的本能 丁芯奕「植」入生命科學視角創作
2020-12-09
【記者林昕璿綜合報導】幽微藍光自頂端灑落,投射於窗框下的水玉黴雖身處暗處卻仍透著光亮,黑暗中懷抱著希望。國立臺灣大學藝文中心展覽「白日夢百科全書Vol.1﹔向光性」於11月30日起展出,參展學生之一、臺大生命科學系學生丁芯奕,透過生命科學的視角,詮釋生物不同的向光性,以作品呼應自身的心境變化。植物向光而生,具有生命科學背景的丁芯奕對向光性一詞並不陌生。他將對植物向光性的了解、科學繪圖及菌學課程的修習延伸創作,透過作品把展間營造成植物科學家的研究室。他闡述,除體現平時人們不易看見,須於顯微鏡下觀察的向光性,也透過向光的意涵映照人的心境轉折。 暖黃色光自上方照下,呈現《曬日子》迎著太陽,溫暖和煦的意象。背後投影於巨大布幕上的影像詩,則是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學生董祥藩所寫《我在井底觀星》,串聯整體展演對向光性的詮釋。 圖/林昕璿攝周遭藍光圍繞,於昏暗朦朧卻有一盞暖光照耀,植物標本被封裝成片,靜靜陳列於衣架上。作品《曬日子》結合曬衣日常,呈現人同植物一般,渴望被陽光照拂。《曬日子》共同創作者、生科系學生董祥藩表示,向光的花經印壓後被晾起,象徵過往美好也被一同封存。封存植物的七張透明薄片,也反映人一周七天的作息。丁芯奕補充,植物雖緩慢向光成長,「但其實他每天都在變化,如同我們每周作息循環,但每日卻有不同面貌與情緒起伏。」 封裝成片的植物標本,丁芯奕表示,若從特定角度觀看,七個透明片相互交疊,會發現當中的植物是朝同一方向生長。 圖/林昕璿攝埋於潮濕土穰的幼苗正等待光的訊號,準備破土而出。《莖頂》藉由影像,呈現幼苗的莖頂組織,組織內的生長激素因結合螢光蛋白而發光,並隨光流動。雖依循光的方向生長,然而幼苗在出土前,生長激素卻會累積在莖頂內側抑制生長,讓幼苗彎曲。丁芯奕解釋,子葉會保護土下的幼苗,協助幼苗突破土壤,避免被堅硬的土壤傷害,「就像我們在突破黑暗、迎向陽光時,為了保護自己所採取的策略。」觀展民眾鄭卉妤聯想到自身的宗教,信仰如同光一般,對他的生命帶來不同改變。投影於牆上的水玉黴正迎光舒展,隨風擺動,而它晶瑩剔透的孢子囊炳與頂端膨脹的泡囊沾附水珠,雖處於糞土晦暗的環境仍透明澄澈。有別於對向光性只限於植物的既定印象,真菌也具有向光性。水玉黴頂端的孢子囊向著光源處,肩負傳承下一代的責任。丁芯奕認為,作品《水玉黴》象徵人受到某種程度傷害,卻能維持內心澄明,追尋光芒前進。策展團隊成員王學寧表示,能從丁芯奕不同視角認識植物,並以細微角度來看植物的向光性。 《水玉黴》投影於窗邊,迎向外頭的光,微微擺盪,而牆上因年久潮濕產生的斑駁,恰與水玉黴所生長的濕暗環境相互映照。 圖/林昕璿攝丁芯奕表示,在概念發想至創作期間,因生命中出現許多巨大變故,心境上有重大轉變。後期更因臺大校內發生的憾事,促使自己更有勇氣直視內心。他說:「我不應該回頭看過往的傷口和陰影,而是要找到希望和目標向前邁進。」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