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跟靈長類一樣聰明! 臺師大研究翻轉烏龜低智力偏見
新知
第1755期
跟靈長類一樣聰明! 臺師大研究翻轉烏龜低智力偏見
2021-10-28
【記者吳姿芳綜合報導】你以為烏龜只會呆萌地在石頭上曬太陽嗎?最新研究發現,斑龜還很擅長比較數字大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專業學院研究團隊與行為獸醫團隊「會思考的狗」發現斑龜竟然能分辨微小的數量差距,成為全世界爬行動物目前所知的最高紀錄,研究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動物學前沿》(Frontiers in Zoology)。 研究結果打破過去迷思,烏龜並不是低智力動物,其能與巨猿一樣分辨到9比10,為全世界爬行動物目前所知的最高紀錄,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動物學前沿》(Frontiers in Zoology)。 圖/研究團隊提供斑龜分辨數量的能力與數感有關。數感屬於一種動物認知,與動物智商密切相關,應用於危機處理,動物可根據入侵者數量決定回擊與否。過去的數感認知研究多針對哺乳類、鳥類與部分爬蟲類,爬蟲類最高實驗紀錄能分辨數量3與4的差異。而此次團隊成功讓班龜區分數量9與10,此紀錄與巨猿持平,突破過去龜鱉類數感能力低下的偏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專業學院研究團隊由臺師大生命科學系林思民教授、李佩珍教授、生科系碩士林鳳君、「會思考的狗」行為獸醫團隊謝明穎組成。 圖/研究團隊提供實驗前,團隊會先讓烏龜與訓練員建立關係,以飼料作為誘餌,讓烏龜跟隨鑷子,到達測驗板前的答題位置。團隊獸醫師謝明穎說:「困難之處在於一開始與人建立關係的階段,有些烏龜比較害羞,會需要比較多時間,比較大膽的很快就可以追著鑷子跑了。」此外,團隊也會透過行為訓練獎勵龜鱉達成目標,意即動物做出正確選擇時,訓練員會給予食物作為回饋。 動物行為訓練不但讓動物行為豐富化,避免一成不變的生活,也激發其智力的潛能,對動物的身心健康帶來正面影響。 圖/研究團隊提供實驗題型分為固定題型與混合題型,固定題型為同樣兩數相互比較連續五天,混合題型則將各組數字打亂,如比完7比8後,接著比9和10,以測試龜鱉的數感能力。兩類題型中也包含衝突測試,例如題目由2比4變為4比5,測驗斑龜是否能分辨不同情境下的數量多寡。「有趣的是,我們發現烏龜會在實驗的時間自動游到固定區域,受過訓練的烏龜長得也比較頭好壯壯」臺師大生科系學生林鳳君說。 烏龜的學習曲線顯示烏龜面對熟悉的題目時,答題正確率上升,反之則下降,證實動物智力的可開發性。 圖/研究團隊提供謝明穎表示,此研究不但證實烏龜有能力完成訓練,也顯示動物能感知外在環境變化,因此人們不應該以動物不會感到痛苦為理由,進行野生動物貿易等違反動物福利的事情。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學生陳臻也說明,野生動植物走私除了造成被運輸動物的痛苦,也會破壞生態平衡,可能導致物種滅絕,他表示:「台灣的野生動物走私案件是值得注意和檢討因應措施的,期待台灣未來在野生動物貿易的政策制訂更進步。」研究團隊期望此研究有助於提升動物福祉,提供不同角度讓國人思考動物福利議題。此外,團隊也推測烏龜可能是透過物件的面積、密度、範圍來判斷數量多寡,未來也將嘗試控制這些因素,並透過統計分析來了解烏龜是如何進行判斷。
臺師大記憶體會發光 新材料打game工作不驚慌
新知
第1753期
臺師大記憶體會發光 新材料打game工作不驚慌
2021-10-06
【記者許如鎧綜合報導】記憶體負責數據儲存或是暫存的工作,在科技時代的日常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舉凡電腦、手機等3C產品都有它的身影。臺師大光電工程研究所教授李亞儒率領團隊,與日本九州大學材料化學與工程研究所特聘教授玉田薫(Kaoru Tamada)合作,研發新世代發光記憶體,讓資料能同時以電子與光學的形式傳送,進一步改善傳輸與顯示效率。此研究成果於7月登上知名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臺師大偕手九州大學開發新世代發光記憶體,於110年7月登上知名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圖/李亞儒提供0與1是電腦最原始的基本語言,讓其能儲存與表達一切文字、影像、聲音等,也因此輸入、讀取這些語言的記憶體,成為數據資料與人類溝通的橋樑。現今較為普遍的是快閃記憶體,應用於電腦、隨身碟等,以及一般性資料存取。然而,它即便在讀、寫入時能以單一位元(註)進行,刪除卻是區塊抹除,有無法單一性刪除的弊病。而目前市場預期可成為替代品之一的可變電阻式記憶體(RRAM),是利用電阻的不同來表達0與1的位元數據。然其檢測電阻的手法容易限制運行效率,雖近年已有將RRAM與LED結合的產品出現,但兩元件各為不同材質,難以整合。註:位元(Bit),亦稱二進位制,表現0與1的基本單位。為克服整合困難,李亞儒表示,團隊轉向「鈣鈦礦量子點」,希望藉由根本問題「材料」,解決眼前障礙。透過控制外加電場,團隊證明RRAM元件與LED元件均可使用鈣鈦礦,換句話說材料即可整合,讓製程簡單化,前者能夠以電子方式進行數據寫入、刪除和讀取,後者則具高速光學傳輸特性,同步傳遞存取的記憶資訊。此外,團隊也在發光元件中善用量子點的特性,進一步控制光線波長,藉此讓發光的顏色有所不同,來即時判讀發光記憶體是處於0或1的記憶狀態。而這項研究最大的特點在於,突破以往電阻式記憶體用電判別0或1的位元訊號,改為更加直觀地以視覺判斷RRAM當下的狀態。並且,此研究作為把電子學和光子學兩者整合的新範例,同時也將鈣鈦礦材料的應用範疇大力拓展,可望在未來進一步突破運算速率,如避免設備延遲等問題。事實上,成功的背後參雜許多軼事,團隊成員光電所博士生嚴孟城表示,他們時常不眠不休地研究到半夜,一天大概只睡2到3小時就起床,有時還會被誤會成很早來學校,實則是還沒回家,「到最後實驗室的夥伴都會比較誰最苦命。」嚴孟城苦笑道。他也分享,台日的遠端合作也讓其中多了阻礙,雙方的想法難以即時交流,只能盡量透過時間有限的視訊機會作溝通調整,是相當特別的體驗。 臺師大光電工程研究所研究生嚴孟城操作顯微螢光光譜系統,分析鈣鈦礦量子點的光學特性。 圖/李亞儒提供「記憶體的創新是對市場有影響力的。」YOUTUBE剪輯師林原立表示。這項具有高度潛力的創新研究,其應用範疇從高階的資料加密保護科技,到日常生活中的視訊會議系統、遠距教學或是簡單的螢幕顯示,都將可能帶來運算效率的提升。
團隊「合」作 桃市稱霸全國合球聯賽
體育
第1712期
團隊「合」作 桃市稱霸全國合球聯賽
2019-11-06
【記者姜期儒新竹報導】「做球!一男一女!」場上選手不斷傳導、跑位,尋找出手投籃的空檔。「2019年第八屆祐正盃暨第三屆全國合球聯賽」於2、3日在新竹市立體育館舉行決賽,桃園市在合球好手吳俊賢的帶領下,以5勝1敗的戰績奪下冠軍,金門縣、台北市則分別坐收第二、第三。 合球為男女混合運動,只能防守與自己同性別的球員,並禁止運球,考驗團隊默契。 圖/姜期儒攝桃園市預賽以全勝之姿晉級。第二輪中,先是以1分險勝金門縣,接著輕取新北市。雖後惜敗手感火熱的台北市,但仍以2勝1敗的戰績順利拿下冠軍。「能跟前輩打到球很開心。」2019年IKF U21亞洲暨大洋洲合球錦標賽(以下簡稱U21)國手、代表桃園市出賽的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生張家銓表示,在隊中自己的經驗相對不足,本次有幸透過比賽和前輩學習,是難能可貴的機會。同為U21國手、桃園市選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羅凱葉則將勝利歸功於團隊,不僅有好的教練、足夠的練球時間,隊上也展現良好的團隊合作。然而,吳俊賢認為,贏得聯賽只是階段性任務,真正的目標是明年的中華民國全民運動會。他期盼年輕選手能藉此累積經驗,讓桃園市在明年的全民運合球項目上有好表現。 台灣合球好手吳俊賢(右一)是台灣第一個旅外的合球選手,他披上桃園市隊長戰袍,於場上指導年輕球員。 圖/姜期儒攝談到國內比賽與國際比賽的差異,張家銓解釋,台灣合球的世界排名高,選手整體實力強勁,因此參與國內比賽不比國際比賽輕鬆。羅凱葉亦認同張家銓的看法,但他補充,即使國際賽強度不如國內,在適應比賽方面仍是一大挑戰。羅凱葉進一步解釋,國內比賽中選手彼此熟悉,較了解各隊的球風,國際賽則必須迅速適應各國的打法,需要花時間調整節奏。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生張家銓於對上新北市的比賽中,有多次精彩的得分。 圖/姜期儒攝 2019年IKF U21亞洲暨大洋洲合球錦標賽國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羅凱葉代表桃園市出賽。 圖/姜期儒攝目前台灣合球的世界排名僅次於荷蘭,並接連在世界性比賽取得佳績。中華民國合球協會理事長黃武雄說:「我們目前是坐二望一,剛剛看了這麼多場比賽,選手們有越來越好,未來一定有機會成為第一。」此外,合球協會更爭取到2023年世界合球錦標賽的主辦權,希望藉此讓國民更了解合球運動。對此,吳俊賢說:「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機會,讓合球可以在台灣被看見。」 桃園市教練李建志於白板寫上「臨危不亂」,並指導選手如何突破對手防線,最終順利拿下冠軍。 圖/姜期儒攝
攜手合作 景美師大聯隊力拔冠軍
體育
第1711期
攜手合作 景美師大聯隊力拔冠軍
2019-10-30
【記者劉庭莉花蓮報導】「108年協會盃拔河運動錦標賽」暨「2019年國際拔河邀請賽」10月27、28日於花蓮縣立體育館舉行。其中,在國際邀請賽女子組540公斤級比賽中,由集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與台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學生,共同組成的地主中華台北女子代表隊拿下勝利,而大專男子組600公斤級由台北市立大學奪冠,成功完成五連霸壯舉。 108年協會盃拔河運動錦標賽,大專男子組600公斤級比賽時,台北市立大學選手透過不斷溝通,贏得勝利。 圖/劉庭莉攝國際邀請賽女子組540公斤級決賽一開始,中華隊及韓國女子代表隊雙方迅速壓低身體,準備進攻,伴隨整齊劃一的腳步,中華隊連勝兩場,奪得冠軍。副隊長、台師大學生李庭瑄表示,平常練習會做體能、重訓及模擬拉繩訓練,而這次比賽時,雖隊友有些狀況不穩,但隊伍整體狀況不錯,得以獲得勝利。 2019年國際拔河邀請賽女子組540公斤級,由地主中華台北女子代表隊守住勝利。 圖/劉庭莉攝「比賽結果有達到預期,但姿勢、技術、耐力等,還可以更好,想向學姊看齊。」台師大學生黃方俞分享,自己常於賽前認為已準備充分,但在賽後檢討比賽、觀看比賽影片時,才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對於這次勝利關鍵,她認為,拔河的秘訣是心態,如何在隊友失誤時沉著應對,以鼓勵代替責罵,凝聚向心力才能取得勝利。 2019年國際拔河邀請賽女子組540公斤級決賽時,中華台北女子代表隊奮力喊聲,提振士氣。 圖/劉庭莉攝而大專男子組600公斤級由北市大,於三戰兩勝比賽中連勝兩場,擊敗國立體育大學,成功完成五連霸。北市大隊長傅傳隆表示,這次比賽體重處於劣勢,因此採取先防守的策略,以耐力取勝,再臨場做戰術變化。「這次比賽有許多團隊小細節要再修正,大一的動作要再調整,今日狀況不是很好,有出現一些團隊失誤。」傅傳隆認為,這次比賽北市大表現未達理想,比賽時經常重心不穩,幾乎就要壓到左邊線,而這樣的失誤本不應該發生。 108年協會盃拔河運動錦標賽大專男子組600公斤級,台北市立大學擊敗國立體育大學,成功完成五連霸壯舉。 圖/劉庭莉攝自民國94年台灣於德國杜伊斯堡世界運動會摘金後,拔河便成為台灣運動發展項目之一,成為重要的里程碑。「目前政府推廣拔河項目透過兩種管道,一是補助國體,培育拔河選手,二是補助中華民國拔河運動協會,選拔國家拔河人才。」中華民國拔河運動協會副理事長郭志輝表示,協會未來目標是拔河能於各校園內廣傳,並讓拔河選手有專門培育的管道,使台灣於拔河項目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台師大創校園定目劇 保留首演原貌願經典續存
藝文
第1709期
台師大創校園定目劇 保留首演原貌願經典續存
2019-10-17
【記者徐品蓁台北報導】舞者雙手高擺,右腳邁出,頭微微向後,將肢體延展至外,柔軟中帶著力道展現出身體線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今年首創校園的「定目劇場」,在12日於台師大綜合大樓知音劇場,演出舞劇《靈山上的獨白》最終場。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學生以曼妙身姿搭配上優美動作展現舞劇。 《靈山》。 圖/台師大表藝所提供《獨白》選自作家高行健所著《彼岸》中的一段附錄,以獨角戲的方式呈現,全程由演員與自己對話,搭配視覺設計、燈光與音響,以一位老年演員的角度闡述心聲、回憶過去的經歷。而《獨白》的導演台師大表演所教授梁志民說明,作為一齣獨角戲,演員更需要豐富的表演經驗,才能在劇中與自己對話,並且,他也形容這齣戲是「寫給演員的一封情書」。由台師大表演所教授吳義芳擔任編舞的《靈山》,則是多人演出的一部舞劇,在燈光、音樂與口白的搭配下,呈現出人與人的關係。原著的內容主要講述遊歷山水的故事及人的慾望,而吳義芳認為,舞蹈最主要能傳遞出人的情感,因此在編舞時,他選擇著重在慾望所展現的氛圍。 獨角戲《獨白》中,演員許逸聖以一人分飾多角的方式與戲中的自己對話。 圖/台師大表演所提供定目劇的特性在於將過去表演過的作品,維持原貌重新搬回舞台上演出,而在推動這次校園定目劇時,劇情、音效等編排也都嘗試與首演一致,但因演出人員不同,舞者的肢體詮釋還是會有些微調動。談及演出人員的心理壓力,參演舞者、台師大表演所碩三的劉芮慈說:「因為覺得有一個作品到自己身上要把它吃掉,就不會有比較的心態。」參演舞者、台師大表演所碩二的許漢培則坦言,他須改變習慣的舞蹈風格,以詮釋吳義芳所編制的舞蹈。今年參與《靈山》演出的舞者,皆來自台師大表演所及大學部的學生,有些舞者在排練前沒有接觸過舞蹈。提及指導過程的困難,吳義芳說:「藝術本來就是困難的,藝術就是在不斷地破壞跟創造裡面去建設出來,要去克服的。」他表示,此次聯演也是教育劇場,讓舞者從不會變會,從會變得更好,最重要的就是讓每個人皆有收穫。 舞劇《靈山》的參演學生手拉著手,於演出後向台下謝幕接受觀眾熱列掌聲。 圖/台師大表演所提供台師大表演所所長兼《靈山上的獨白》製作人夏學理指出,好的作品只演出一次過於可惜,應保留下來持續讓更多人看見,這也是他推動校園定目劇場的原因。然而,推動校園定目劇在台灣並不容易,夏學理說:「以觀光的角度來看,推廣的大多是小吃、夜市。」他也補充,通常大學舉辦的藝文活動會被定義成校園內部的活動,難以和周遭社區的居民產生互動。夏學理談到對今年演出的結論,他說:「這次演出最大的收穫就是讓許多平常沒有走進劇場、對校園的藝術教育認識很淺的的人,開始有了感動。」今年的15周年校園定目劇聯演,他十分感謝企業的支持。台師大校長吳正己也表示,期待未來還能持續發展校園定目劇,讓經典能有足量的演出機會。
首間性別友善宿舍實施 台師大盼照顧多元族群
校園
第1709期
首間性別友善宿舍實施 台師大盼照顧多元族群
焦點
2019-10-17
【記者陳子瑜綜合報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於9日舉辦「性別友善宿舍說明會」,就下學年(民國109年8月)將於學七舍實施的「性別友善樓層」,邀請學生與校方交流意見。學生會、總務處、宿舍管理委員會等成員皆參與說明會。 9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總務處與學生會舉辦「性別友善宿舍暨宿舍改制說明會」,期許校方與學生能互相交流意見。 圖/台師大學生會提供8日,台師大總務長米泓生宣布台師大將於109學年度,於學七舍二樓實施性別友善樓層,採取「男女同層不同房」方式,期許學生能以心理性別、而非生理性別來選擇宿舍。宿舍也將以電梯分流來管制人員進出,並設下學生需到一樓會客、不可於公共空間裸露上身等規範。台師大圖文傳播學系學生鄭芊柔表示願意入住,「可以去接觸不同類型的人,以消除彼此間的誤解或是先入為主的想法。」台師大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方志軒也認為,性別友善宿舍有存在的必要性,「當一個個體回到自己的空間的時候,應該要能夠更完整地做他自己想要的樣子。」但也有部分學生與家長提出對男女混宿的疑慮。「(家人)對於性別友善宿舍的想像可能就只是男生跟女生混著住宿。長輩會擔心我一個女生跟男生住在一起,要是不懂得保護自己會很危險。」鄭芊柔說,但因為台師大是推出性別友善宿舍的首例,沒有相似案例可以說服親屬。台師大學七舍宿舍管理委員會舍長、化學系學生林采飛也在說明會上提出疑慮,包含隱私、安全、性等問題。 總務長米泓生在性別友善宿舍說明會上,除解釋性別友善樓層的運行方式外,也開放現場問答時間。 圖/台師大學生會提供 「如果想要絕對安全,相對會失去一些自由度。」米泓生在性別友善宿舍說明會上回應,原則上性別友善樓層不允許非住宿生進入,總務處也規劃調查入住生們是否同意異性進入房間,一但有人濫用權利,室友可以勇敢檢舉。此外,二樓也設有交誼廳,供住宿生交流。台師大學生會會長、台灣語文學系學生陳亮均也反駁宿委會提出的隱私問題,他表示無論在任何宿舍,本應獲得同意才可以進入他人房間,「這無關性別。」而「男女同層不同房」的設計,也被質疑是否真的能幫助跨性別族群,建立性別友善空間。跨性別者Midori(化名)表示,多元性別的空間確實可以舒緩他的心理不適,但意義僅限於此,日常生活中的公共領域仍存在問題。Midori說:「平常真的會困擾要進男廁還是女廁。如果是宿舍的衛浴設備也會吧。」陳亮均回應,學七舍二樓皆為四人套房,衛浴設備獨立。而學生會、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最初希望可混房,但總務處認為會造成推動困難,「我們也能理解,(性別友善樓層)就鬧成這樣了。」107學年度台師大學生會會長兼前性平會委員陳光耀說:「雖然就現有規劃未能真的幫助到跨性別者,但它有另一層性別教育的意義。」他提到,未來在外租屋也無法選擇鄰居的性別,性別友善宿舍有助於認識自己身體的界線。陳光耀堅定地說:「學校要可提供多元的宿舍型態,照顧多元的群體。」 性別友善宿舍的推廣與相關爭議,於各校層出不窮。106年國立台灣大學曾發生跨性別者轉宿遭刁難的衝突,最後校方駁回轉宿申請,並重申應依生理性別分配宿舍,107年長庚大學也出現相似案例。然而除了台師大、台大預定在111年新建宿舍中劃定性別友善區域,其他學校目前未有實質建設。台師大近三年在公領域推動性別友善空間,校方態度是一大關鍵。陳光耀表示,105學年度學生會推動性別友善廁所,卻遇到性平會與總務會議互踢皮球,結果不了了之。106學年度期間,台師大新校長、即現任校長吳正己在遴選期間表示支持性別友善宿舍,在學生會與校方的共同努力下,促成107學年度性平會決議,未來除了設立友善宿舍,更要在每一校區至少建置一間性別友善示範廁所。16日總務會議已正式通過實施性別友善宿舍,目前台師大林口校區已設有性別友善廁所、公館校區建置中、校本部則仍在規劃階段。
北教台師清大聯手 打造螢光飛盤秀
生活
第1706期
北教台師清大聯手 打造螢光飛盤秀
2019-09-25
【記者呂心喻台北報導】黑暗中太空人散佈在八角星的各端點,手中握著發光的飛盤,忽然間中央的表演者將飛盤向上一擲,大型的地面投影配合射出光束,全場彷彿置身太空之中。2019 SUPER STAR體育表演會於21日在台北小巨蛋舉行,其中結合螢光效果的飛盤表演由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以及國立清華大學飛盤隊成員共同呈現,透過充滿故事性的表演,拉近民眾與運動之間的距離。 飛盤隊結合螢光盤元素,在黑暗中從不同角落亮起,打造現場太空氛圍。 圖/體育署提供隨著交響樂聲告一段落,太空人和外星人開啟爭奪戰,數次防守、追逐、傳接螢光盤,營造出緊張氛圍。打敗外星人的堡壘之後太空人歡快地嬉戲起來,表演者因應前後兩段音樂情境的不同,做出多樣動作變化。除了翻滾、飛身撲接等高難度動作之外,太空人還排成交叉兩條線,隨著飛盤經過連續下腰後再向上跳躍,驚險的動作讓在場觀眾驚呼連連。不同於以往為比賽做訓練,飛盤隊此次表演的準備方向是為吸引觀眾目光。表演同學、台師大體育系的余義箴表示,表演與平時比賽最大的不同,在於要配合音樂與拍點計算丟出飛盤的時間,增加了幾分難度。國北教大體育系的張智祈則開玩笑地說:「有些人節奏感很差,讓我很不爽,結束後我就會嗆他說剛剛丟得有夠爛!」國北教大體育系的陳彥廷也透露,「表演和之前的競技形式不一樣,所以我很珍惜這次可以和大家一起表演的機會。」平常表演者們除了練習之外還會一起打球,在準備過程中選手們已經培養出好感情。 表演的事前練習,飛盤隊下足苦功,在體育館內彼此互相督促練習。 圖/體育署提供「對於我們來說,飛盤已經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清大的飛盤社前隊長黃嚴平說道,推廣運動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希望飛盤這項運動可以更廣為人知。余義箴強調,娛樂性質的表演可以激發民眾參與運動的興趣,「他們會發現原來運動也可以這樣玩、運動也可以很有趣。」飛盤在台灣仍在推廣中,因此也需要投注較多的心血,四位同學有志一同地表示,不管飛盤運動的前景如何,他們都會繼續堅持下去。 國北教大張智祈、陳彥廷(左一、右二)與清大黃嚴平(左二)、台師大余義箴(右一)分享個人的心得,直言飛盤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 圖/呂心喻攝運動表演會將新元素結合在內,使體育項目逐漸轉變為國民的休閒娛樂,民眾可以用全新的角度去看待各項運動。就讀國小二年級的王希瑜開心的表示,看到一些沒有看過的運動,讓她覺得很新鮮。安康高中體育老師張鈴則提到,像飛盤這種舉手可得又常見到的物品,加入螢光就會更有趣,「今年的表演項目融入許多大眾化的內容,讓民眾覺得接觸起來不是那麼困難,觀看的時候很有親切感。」
【專欄】細膩表現摘金 詹秉翔對指揮出路仍感迷惘
藝文
第1690期
【專欄】細膩表現摘金 詹秉翔對指揮出路仍感迷惘
2018-11-29
【記者倪旻勤綜合報導】「比賽這種事情有時候真的很難說,有時候就是運氣運氣啦。」就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指揮組的詹秉翔,說起話來有些散漫,他在17日台灣國樂團舉辦的《2018菁英爭揮─NCO指揮新秀選拔》指揮大賽中,獲得冠軍與最佳作品演繹獎。 詹秉翔於2017年竹塹國樂節《群音演藝》演出,指揮〈石板腰鼓〉與〈傜族舞曲〉兩首曲子。 圖/詹秉翔提供 得名是偶然?這是詹秉翔第一次參加比賽,也是第一次接觸職業樂團,但他完全不將這次的成功掛在嘴上,反而有些避諱,「評審要選你當冠軍,你可能有時候也不知道為什麼。」從報名到錄取,對詹秉翔來說,全是一場意外。詹秉翔並不熱衷於比賽,因為比賽有時限壓力,可能無法讓他深入了解樂曲;同時,詹秉翔認為自己能力不足,「我也會覺得我弄了也不會被錄取。」他表示,當時只是因為朋友鼓吹而報名,「有點制式的把東西弄一弄就交出去,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過程。」同樣就讀台師大音樂系碩士班指揮組的楊依哲認為,詹秉翔容易自我貶低,其實別人對他的想法並不如此,「他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周到,只是到自己的事情上面,他可能會要再多想一下。」楊依哲強調,詹秉翔並不如他自己認為的沒能力。 對待音樂 認真、謹慎與執著詹秉翔大學時的學長周聖文認為,詹秉翔的人格特質較為柔性,待人處事較為隨和,不像一般指揮,會認為自己在團隊中佔有地位而擺架子,「他覺得他不見得那麼重要,但他所認為的東西是不輕易被動搖的。」周聖文補充,其實詹秉翔對音樂的態度極為執著。詹秉翔理解樂曲的過程,就像地毯式搜索,不放過任何細節,「我的方法是先看譜,先大概瀏覽過,像是在看小說那樣子。」詹秉翔習慣先讀譜,大致了解結構;接著用鋼琴彈奏,感覺音樂的聲響、氛圍,理解樂曲的基調;最後還要一個段落、一個段落的閱讀,尋找相似的元素,分析它們在前後有何不同,完全不馬虎。詹秉翔入圍決賽後,並未因為不喜歡比賽、沒有預料到入選而敷衍了事,他仍認真對待任務,「我躺在床上的時候睡不著,因為腦中就開始不自覺地一直轉。」他時常因為樂譜的某處沒記熟而無法入眠,最後只能選擇起床讀譜,直到凌晨兩三點。在比賽現場看完詹秉翔的指揮,楊依哲認為詹秉翔能一舉拿下兩樣大獎,實至名歸,「他在沒有看譜的狀況下,把所有指揮可以做的細節都做得比其他人好。」詹秉翔將樂曲結構連接的極為順暢,就像他待人處事的周全和細膩。「把原創作者心裡想講的東西講出來,是他覺得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周聖文認為,詹秉翔忠於作品的態度,是很難得的優勢。周聖文指出,現在許多國樂指揮家習慣以自己的想法更動樂譜,他認為這樣有失專業,「就算作品千百種,我們這一代指揮應該要對作曲家予以尊重。」 詹秉翔與姓氏拼音同為C的朋友合辦《3C Mozart Night》音樂會,於師大音樂系演奏廳演出。 圖/詹秉翔提供 迷茫的未來 出路在哪裡?然而,對更長遠的未來,詹秉翔充滿迷惘。高中讀普通高中、大學念歐洲語文學系,研究所考進台師大音樂學系,雖然進研究所圓了詹秉翔的音樂夢,卻未減輕現實給他的壓力,「大學剛念完你會不知道要幹嘛,除非去工作,可是工作你也不知道要幹嘛。」詹秉翔看似順利的升學路,有著些許無奈。現在碩四的詹秉翔,又再次面對畢業關卡,他對出路仍感到茫然,「一直當指揮就是很難啊,誰要找你去當指揮?」周聖文表示,業界並沒有足夠的樂團可以提供指揮穩定的工作。詹秉翔也提到,不管樂團、學校社團,都已經有固定的指揮,並不是想做就能做。「可以去加油站打工啊,可以去當廚師啊,指揮就是什麼都能做。」詹秉翔無謂的說著,但他其實並非表面上那麼豁達。詹秉翔坦言,自己對出國念書還是有渴望,但看著身旁的朋友,一個個都開始工作,他便有些遲疑,「我會覺得大家都在工作了,我怎麼一直在念書都不畢業,怎麼那麼廢。」詹秉翔表示,出國後面對的競爭對手更多,他懷疑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應付。「我前一陣子其實很想放棄,因為我覺得我做不到,到現在都還沒有把放棄的念頭消掉。」他害怕自己會花費太多時間在沒有相等回報的事情上,也懷疑將機會留給有天分的人是否會比較好?但對於這樣子的疑惑,他暫時無法解決。翻了翻白眼,詹秉翔似乎毫不在意地說:「反正就先這樣,畢業之後怎樣再說。」
發揮極佳默契 國北教大勇奪合球二連霸
體育
第1690期
發揮極佳默契 國北教大勇奪合球二連霸
2018-11-28
【記者李昕芸新竹報導】「這裡!這裡!」國立台北教育大學K隊選手巫佳宜在場上大聲呼喚隊友陳沁傳球,接到球瞬間,巫佳宜迅速投籃,在冠軍循環賽最終戰以21:11擊敗退役國手組成的新北市隊。國北教大K隊最後以兩勝奪得「第34屆全國中正盃合球錦標賽」冠軍,成功拿下二連霸。 本屆大專社會甲組參賽選手包含多位現任國手與退役國手,場面非常激烈,最後由國北教K隊奪下冠軍。 圖/李昕芸攝合球運動源自荷蘭,玩法與籃球類似,但禁止運球,只能傳球,隊友間的合作,成為贏球關鍵。與大多數球類運動不同的是,合球是一項男女混合運動,只能防守與自己同性別的球員,不能錯位防守,增添比賽難度。 合球是僅靠隊友彼此傳球、投籃得分的運動,相當考驗同隊選手的默契。 圖/李昕芸攝本次冠軍賽採循環積分賽,國北教大K隊第一場對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雙方一開始不相上下,最後國北教大以五分之差險勝。最終戰,國北教大對上新北市隊,儘管對手多是退役國手,國北教大仍靠著良好的溝通和戰術,一路遙遙領先新北市隊,最終以兩勝成績,拿下冠軍寶座。 國北教K隊在冠軍循環賽最終戰對上由多位退役國手組成的新北市隊,戰況一度激烈。 圖/李昕芸攝最終戰個人得分最高的國北教大學生林雅雯非常開心能衛冕,她強調贏得比賽的關鍵在於隊友間的默契,「我們沒有分誰是主攻,我們信任每個球員的投球能力,只要誰有空檔就傳給他,相信他的能力。」林雅雯與國北教大八位球員本次也被選入中華代表隊,將代表台灣參與2018國際合球挑戰賽,在荷蘭與世界好手一較高下。 國北教K隊選手林雅雯與隊友靠著絕佳的合作默默契,一舉奪下四分,最終以21:11奪得本屆冠軍。 圖/李昕芸攝國北教大教練黃英哲也肯定球員表現,他認為,選手們靠著良好的溝通與戰術獲勝。同時,他也稱讚本次所有參賽隊伍的實力,「其實大家以為我們贏得很輕鬆,但其實打得很辛苦。」黃英哲指出,本次參賽隊伍實力皆有提升,證明台灣合球總體實力正持續穩定發展。台灣合球近年越來越受大專院校關注,除持續有大學設立專業合球隊伍,大學開立的合球體育績優生總名額更是逐年上升,今年增加至38個名額,創下歷年最高。中華民國合球協會副秘書長黃智宏樂見這樣的現象,「台灣合球在國際上已經很厲害了,現在更要抓緊機會向下紮根,培養更多人才。」他提到不少現役、退役國手現在都擔任國高中合球教練,期望能培養更多年輕專業合球選手。
盼重振木球風氣 台選手培育競技實力
體育
第1690期
盼重振木球風氣 台選手培育競技實力
2018-11-28
【記者郭又華台北報導】「2018年第二十三屆臺灣國際木球公開賽」24日在台北田徑場開打,有來自14國,共206名選手參與。其中,由13所高中大學學生為主要組成的台灣選手,拿下除長青組外所有組別的冠軍。亞洲木球總會秘書長鍾天祥表示,儘管國外木球風氣較盛,但各國木球文化不同,不少參賽國的運動員只把木球當休閒,並未積極訓練。台灣身為木球發明國,選手普遍球齡長、訓練以競技為導向,因此表現較他國出色。木球由現任國際木球總會會長翁明輝發明,推廣至今已逾二十年。木球規則簡單,只要用啤酒瓶狀的球桿將球擊入球門即可,且場地無特殊規定,可因地制宜。翁明輝回憶,推廣初期,他在世界各地介紹木球及協辦比賽,使木球現已在世界各國逐漸成為熱門運動。他感嘆,木球因非亞、奧運項目,在台灣既無媒體關注,更不得政府協助推廣,去年甚至險遭教育部體育署除名全民運動會項目。中華民國木球協會裁判李隆德表示,台灣木球從大學開始扎根,藉由體育老師向學生介紹此運動,並成立木球隊伍,再透過大專院校間的競賽吸引更多運動人口。在大學推廣至一定程度後,再逐漸往更低年齡層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江佳玲指出,她和許多木球運動員都是幼時由體育老師啟蒙的。她解釋,台灣木球運動員訓練內容大多為競技導向,且許多運動員球齡很長,因此台灣籍選手在本次比賽中成績十分亮眼。烏干達選手、聖馬克拿馬溝馬大學(St. Mark's College Namagoma)學生保基莉亞‧巴絲李‧丹尼斯(Pulkeria Baxley Denise)表示,在烏干達,木球是一項相當熱門,且熱度持續成長的運動。她觀察,木球先在烏干達的大學社群興起,並藉由大學間的競賽引起更多人關注,加上烏干達在國際比賽上成績斐然,因此成為全民運動。她補充,在非洲的訓練及比賽中,球道的地形都十分複雜且充滿障礙,與台灣平坦的賽道相差甚遠,因此來台比賽時被迫適應不同場地,表現受限。鍾天祥說明,木球兼具成本低與場地要求低的優勢,因此又被稱為「平民高爾夫」。在木球推廣者不斷爭取木球項目進入大型國際運動賽事下,木球將能在世界各地更蓬勃發展。他認為,儘管木球在不同地區發展出不同文化,運動員們都能因其能「簡單帶來快樂」的特性,用自己的方法享受此項運動。  在隊友把球打到L型球道直角處後,台體大選手黃家畯挑戰第二桿就遠距離狙擊進門。 圖/郭又華攝 來自烏干達的南傑魯選手半蹲,將竿子跟球門擺在一直線以目測擊球距離與角度。 圖/郭又華攝 台師大江佳玲在球門遠到看不見的球道上開球。在狹窄的球道上大力擊球必須非常精準,否則容易出界。 圖/郭又華攝 台體大選手陳繹仲在隊友的加油下漂亮展現擊球的精準度,在擊球點與球門有角度的情況下將球擊入球門。 圖/郭又華攝 來自烏干達的木榖美選手展現自信揮出球桿,成功從遠距離擊球進門。 圖/郭又華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