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Hi!箏想見你》 風箏節傳遞性平概念
影音
第1795期
《Hi!箏想見你》 風箏節傳遞性平概念
2024-10-04
【記者潘慧芳、張傳儀、洪翊程新北採訪報導】2024新北市北海岸國際風箏節於9月28日在石門區白沙灣舉行。風箏節以「Hi!箏想見你」為口號,延續風箏文化、推廣在地特色,也施放彩虹風箏,傳遞性別平等的概念。亞洲風箏協會理事長鄭凱元分享:「現在提倡男女平權和性別平等。所以我們也希望把這個部分融入在風箏節。不管是彩虹旗或是其他的地景裝置藝術等,我們都有這樣的佈置。」 除了推動性別平等,行銷石門區的在地特色也是活動的重要目標。主辦單位邀請了許多在地攤商進駐,販賣北海岸特產石花凍、肉粽以及鐵觀音茶等,吸引了大批民眾排隊嚐鮮。另外,民眾也可以參加闖關活動,換取紀念品。石門區長陳明惠說明這次活動的目標:「把風箏節當作石門的特色,結合當地農特產品,包括鐵觀音、石花凍還有石門粽。」在一旁農特產攤商前排隊的民眾程馨穎表示:「年輕人可能不清楚這些在地的特色,風箏節對於銜接不同世代有幫助。」 今年的風箏造型除了具在地特色的石門肉粽、萬里蟹外,還邀請來自新加坡、印尼等7國的風箏好手帶來各國風格的風箏,希望促成文化交流。鄭凱元補充:「像印尼隊的部分,他們東南亞的色彩比較繽紛、鮮豔,所以他們今年帶了童話故事的造型風箏。新加坡也有帶他們當地著名的魚尾獅。」 前來參加風箏節的泰國風箏好手Baew Spaulding也介紹了自己的特色風箏和參加活動的心得:「 今天我們帶來了大的黑章魚和一條色彩繽紛的龍風箏。這裡是個非常適合放風箏的海灘。」風箏節不僅宣揚性平觀念,也透過風箏發揚在地特色,讓世界看見台灣在地的風箏文化。
新北原民聯合文化活動 15族都原青年齊聚重拾傳統
生活
第1784期
新北原民聯合文化活動 15族都原青年齊聚重拾傳統
焦點
2023-11-01
【記者丁盈瑄新北報導】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以下簡稱原民局)於10月29日在板橋第一運動場舉辦「原住民族聯合文化活動」,響應聯合國訂定今年為「國際小米年」。原民局長Siku Yaway分享,「新北市的原住民能團聚在一起真的很不容易。」他希望活動能讓不熟悉部落的青年們接觸、傳承原住民文化。活動邀請目前居住在新北市的15個原住民族到場輪番上陣,展現多元祭儀。祭典主要是感謝祖靈過去保佑部落,同時祈求小米與獵物能豐收。現年21歲的陸軍阿美族青年陳承銘放假時,特地撥空來參與祭儀,他慎重地說:「小米是我們的作物,也是祭祀中和祖靈溝通的工具。」他在上場前灌下一大口小米酒,讓自己能跟祖靈對話,也順帶緩和緊張心情。 雖然天空不作美,但在祭儀開始前,族人在椰子殼上生火的煙裊裊上升,彷彿祖靈無論在哪,都與他們同在。 圖/丁盈瑄攝領袖一聲高呼,四位站在場中央的阿美族勇士擺出戰鬥姿勢。在一旁的阿美族青年賴旻彥表示,阿美族會按照年齡分階級,他目前19歲,是最低的階級,因此必須順從稍微年長的勇士哥哥們。賴旻彥表演後認為,「我們不只是穿上漂亮的族服而已,而是跟隨年長族人的腳步,將部落『祖靈的力量』傳揚到都市裡。」 陳承銘表示,在阿美族的部落中,阿美族共有九個階級,雖然勇士是倒數第二個階級,但也身兼打獵的責任,並且要當弟弟們的榜樣。 圖/丁盈瑄攝從家鄉移居到市區工作的太魯閣族青年呂文翔則感慨地說:「北部的(祭儀)很制式化,真正部落裡的是很盛大、嚴肅的。」不過他也坦言,如果都市裡沒有部落領袖般的召集人,族人其實很難相聚,遑論辦理大型的原住民活動。由於較少有機會團聚族人,都市原住民青年很難接觸到自身文化和族語。從小在新店長大的太魯閣族青年劉和勁感嘆,「求學時期身邊很少族人,在家也不會用族語溝通,學校更難有族語老師配合教學。」雖然綜合而言,北部的資源較發達,但不友善的環境無法讓他產生學習意願,甚至是對原住民文化的認同。 不論是從小在都市長大,或是搬來都市就學、工作的原住民青年,他們均分享過去被他人開過玩笑,甚至是被歧視的經驗。 圖/丁盈瑄攝同為泰雅族青年的原民局長Siku Yaway泛淚回憶起十多年前,「上一輩的族人來到城市後,教育環境與對他們的敵意,都讓原住民後代難以傳承部落文化。」為了促進原住民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解決原住民青年身份認同的困境,Siku Yaway提及,未來會推出鼓勵大家學習族語的政策,或是給予在新北市工作的原住民補助,讓他們安居樂業。而陳承銘鼓勵,都市將來可以舉辦更多類似「國際小米年」的活動,比如不同族群間交流的競賽,讓都市的原住民青年更能融入社會,重拾自身的文化。 
融鄉土記憶 木質玩具趣味玩教育
生活
第1738期
融鄉土記憶 木質玩具趣味玩教育
焦點
2020-12-03
【記者邱海鳴台北報導】一百多件玩具整齊地排列在禮堂中,有精雕細琢的潛艇模型、整組討喜的動物公仔、還有能感應雷射移動的射擊標靶,所有作品皆以木頭製成。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與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合作,11月28日在新北市政府大禮堂舉辦第五屆「金趣咪獎」木育玩具創作競賽,鼓勵民眾創作新穎木製玩具。 大專院校組〈潛航出擊〉以雷射切割技術,製作出電影《獵殺U-571》中的潛艇模型,並以高精度的還原設計奪得第三名。 圖/邱海鳴攝此次木育玩具創作競賽一共展出124件作品,比賽會場中,有小朋友拿著自製玩具嬉戲,也有大學生正戰戰兢兢地向評審介紹作品,一旁還有幾位阿伯們研究彼此設計的玩具。主辦方、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執行長張維庭表示,相較塑膠玩具,木質玩具不僅能被環境分解,他在偏鄉巡迴時發現,木頭樸實的外貌、遊玩時厚實的手感與碰撞的聲音更受到小朋友喜愛,長輩們也熟悉木質玩具。 木質玩具特色為有別於塑料的親切,盼在顧及環保的同時,能利用木頭的溫順製作出寓教於樂的玩具。 圖/邱海鳴攝參賽者模擬台灣動物、地理景觀設計玩具外觀,藉此將鄉土元素融入玩具。大專院校組作品〈寶島漫漫〉發想自台灣地圖,設計者依照台灣各地特有種動物,製作成俄羅斯娃娃形狀的公仔,並畫上當地原住民族圖騰,與一座座「迷你山脈」排列成台灣地景。設計者、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學生楊舒涵發現,國中小學生很少接觸立體教材,所以他利用木頭親人、鄉土的特質製作一套教具,讓學生能夠動手學習。 大專院校組〈寶島漫漫〉結合台灣的山脈、特有種動物,及原住民族特有圖騰元素,製作出台灣地圖拼圖。 圖/邱海鳴攝現場也有許多玩具專為長者設計,這些玩具除了教育,更能協助長者維持健康。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學生張以平創作〈香爐晃晃插香趣〉,以台灣信仰為主要元素,且將香爐設計成不倒翁,遊玩者需透過擲筊決定插香次數,且插香過程需保持香爐平衡。他表示,長輩能夠透過遊戲訓練記憶與手部肌肉,為了讓長輩能更輕鬆接受、學習遊戲,所以他將玩具設計成長輩熟悉的民俗信仰儀式。 大專院校組〈香爐晃晃插香趣〉結合本土信仰記憶與不倒翁設計,製作出適合高年齡長輩的桌遊。 圖/邱海鳴攝此次競賽評審來自設計、玩具、教育、社福等專業領域,除了要求作品好玩、兼具教育和美感,更要具備商業化潛力。評審、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講師林士真表示,他重視遊玩者能透過玩樂學習合作、競爭,與他人互動。他舉例,〈香爐晃晃插香趣〉設計者善用台灣人的共同文化,長輩與幼兒能夠同樂,孩童更能在遊玩中認識台灣民俗。評審、廣穎電通產品經營一處產品經理林銘松則表示,他重視玩具的商業發展潛力,作品需具備能夠量產、包裝簡易及運送輕便特性。以參賽作品〈智慧燈具〉為例,他說明當中零件都是利用雷射切割製成,且拆卸後能縮小為立方體包裝,易於製成商業產品。此外,主辦單位邀請三位手做玩具專家來到現場,帶領民眾體驗製作傳統木質玩具、草編織及木頭模型。比賽場外,許多小朋友把玩平衡蜻蜓、大學生學習編織芒草蚱蜢,也有一家老小一起製作木頭恐龍模型。草編達人林三元表示,草編與木質玩具本質相似,皆為早期台灣多數人的童年記憶,「用草編織玩具的方法,常是爸爸媽媽手把手教給孩子的,所以草編技術也常是當時的小孩與爸媽的親情連結。」但他遺憾地表示,由於塑膠玩具普及,草編與木質玩具逐漸式微,草編更是即將失傳。 草編演藝的草編達人林三元帶著大學生體驗草編,第一次接觸的學生們顯得相當好奇。 圖/邱海鳴攝「其實木質玩具與草編的價值,應該是孩童能在其中學習到『自動好』的能力。」林三元說明「自動好」是自發、互動、共好的簡稱,意指玩具能使孩童在遊玩中自發學習,懂得與人分享、互動,以及了解與環境共榮的意義。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局長張錦麗表示,此次評選出的精選木質玩具,明年將在玩具銀行旗艦店「玩聚窩」展出,也會隨著行動玩具車巡迴偏鄉,藉此讓木質玩具重回大眾視野,「讓民眾玩到新奇優質的玩具,也讓長輩回味童年。」 
推翻暴力印象 泰拳成新興運動
體育
第1732期
推翻暴力印象 泰拳成新興運動
焦點
2020-10-14
【記者陳品融新北報導】會場裡響起泰拳傳統戰樂(Sarama),身穿紅色及藍色裝束的選手頭戴「蒙坤」(註一)、手佩「巴加」(註二),繞場祈福,以示對神明及師父的敬意。第二屆全國乙組泰拳錦標賽10日至11日在新北市立新北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登場,吸引許多泰拳愛好者到場參與。相比去年,此次參賽總人數從67人增至114人,顯見泰拳風氣在台灣逐漸盛行。註1:為一種結繩製成的頭飾,傳統泰拳選手多篤信泰神,他們相信在比賽進行前的祈福儀式上配戴蒙坤,可達到護身的作用。註2:為結繩製成的臂飾,同樣可起護身的功效。 比賽正式開始前,雙方選手頭戴「蒙坤」、手配「巴加」透過繞場儀式進行祈福,以示對泰拳賽事的尊敬。  圖/陳品融攝站上擂台,選手先是出拳試探,緊接著利用腳、膝、肘快速攻擊對手,台下觀眾不時大聲吆喝,場面一片歡騰。在泰拳乙組賽事中,每場比賽分為三局(註三),一局時長一分半。比賽採扣分制,雙方選手最初比數為10:10,每局結束後由五位評審分別給分,優勢者得10分,另一方依其程度得9分或8分,最終將三局分數加總,由獲多數評審支持的一方取得勝利。註3:在甲組賽事中,每場比賽分為五局,每局三分鐘,休息時間兩分鐘。 泰拳賽事採扣分制,雙方選手每局最初為10:10,優勢者該局拿10分,最終由五位評審分別計算總分,獲較多評審青睞的一方獲勝。 圖/陳品融攝 在泰拳乙組賽事中,每場比賽分為三局,每局間設有休息時間,圖為選手在賽間休息。 圖/陳品融攝新北市泰國拳協會理事長何孟霖說明,過往泰拳常被冠上血腥與暴力的負面印象,近幾年隨著越來越多拳館成立,泰拳逐漸成為新興運動。武術格鬥學院教練簡萬士則表示,泰拳在台灣起步雖晚,但中華民國泰國拳協會近兩、三年透過舉辦比賽及派設泰拳教練至各個運動中心開課,使民眾對其接受度慢慢提升。除了運動中心的課程之外,協會也曾至大專院校社團開設課程,如國立政治大學先前成立自由搏擊社、育達科技大學則設有校隊等,使大學生能透過這些管道接觸泰拳。 泰拳是源自於泰國的傳統搏擊技術,透過拳、膝、腳、肘進行攻擊,傷害力極強。 圖/陳品融攝「當初看到這個運動很特別,剛好運動中心有開課,就去嘗試看看。」就讀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的謝瑞榆接觸泰拳一年多,至今每週仍至會館訓練。她提到,自己身旁很少朋友接觸此項運動,家人有時也擔心打泰拳容易受傷,「不過他們滿開放的,所以不會有什麼刻板印象,都覺得我很厲害。」她也分享,因泰拳十分耗體力,剛開始上課時容易累,但隨著每週固定訓練,也就慢慢適應。就讀政大的蕭凡奕則表示,自己原先以打棒球為主,但平時也會關注搏擊相關比賽,好奇心驅使下,便加入打泰拳的行列;而就讀銘傳大學的張國璿提到,過往因工作需長時間坐辦公室,剛好拳館離家不遠,一方面培養興趣,一方面也能鍛鍊身體。泰拳的推廣雖逐漸起色,卻仍面臨許多難題。謝瑞榆感嘆,即便至拳館參與訓練的男女比例相差不大,但在比賽現場,卻難以對上同量級的選手,「因為我是最輕的(48公斤組),去年只有一個對手,今年沒有,只能跟更高量級的打。」她因此希望未來的比賽能吸引更多女生參與。而何孟霖則坦言,由於泰拳尚未進入奧林匹克運動會(以下簡稱奧運)的正式項目,申請經費較不容易,因此難以籌備大型賽事,在大專院校內的推廣也常常無疾而終。儘管泰拳面臨資源不足的困境,何孟霖仍期許能透過廣辦比賽及活動,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乙組錦標賽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於推廣運動,讓初學者有機會證明自己的實力。」簡萬士也說道。他盼泰拳能在協會的努力下更加普及,且有朝一日能正式登上奧運及亞洲運動會的殿堂。 隨著泰拳的推廣越來越普及,泰拳不再被視為暴力與血腥的象徵,而是強健身體的一項運動,亦吸引不少觀眾前來觀賽。 圖/陳品融攝 
田徑賽「疫」波三折 選手重整步伐放眼全國賽
體育
第1731期
田徑賽「疫」波三折 選手重整步伐放眼全國賽
2020-10-07
【記者陳品融新北報導】屏住呼吸,踏穩腳步,將手中的球奮力擲出。109年新北城市盃全國田徑公開賽4日至7日在板橋第一運動場登場,集結國內各方好手共襄盛舉。其中,奧運培訓隊、就讀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的馬皓瑋及陽伯恩在公開男子組鉛球決賽中,分別以17米97及16米54的成績包辦冠亞。 奧運培訓隊選手馬皓瑋、陽伯恩分別以17米97及16米54的成績包辦冠亞。 圖/陳品融攝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國際賽事停擺。世界田徑總會(International Amateur Athletics Federation, IAAF)更宣布於4月6日至11月30日凍結世界排名及成績達標系統。原訂於10月下旬舉辦的109年全國田徑錦標賽暨排名賽也因此延至12月,此賽事將成為排名解凍後國內首場奧運積分賽。「以前12月份都是進入冬季訓練,為隔年做準備。今年12月選手反而又要把身體狀況提升上來,加上北部氣候溼冷,整體來說會有點難度。」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田徑隊總教練孫念祖坦言。「我覺得今天表現平平,就是平常訓練的樣子。」馬皓瑋說道。提及2020東京奧運延期一事,他表示心情受到影響,且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賽事,訓練皆被打亂。馬皓瑋說:「不過我們現在先把身體養好,之後也比較好面對比賽。」馬皓瑋及陽伯恩也將放眼2022年的亞洲運動會(以下簡稱亞運會),盼能有更好的表現。 公開男子組鉛球決賽於5日下午舉行,賽事一度因雨受影響,選手們仍照常出場比賽。 圖/陳品融攝賽場上另一焦點為公開女子組撐竿跳高決賽,然而奧運培訓隊、就讀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的吳家如因未調適好受傷後的心理障礙,僅以3米60的成績名列第四。吳家如曾於2018年泰國田徑公開賽中跳出4米20的好成績,至今仍是女子撐竿跳全國紀錄保持人。談及疫情造成的影響,吳家如表示,訓練期因賽事取消而拉長,加上先前的訓練強度較不足,目前教練以賽代訓後改善不少。儘管吳家如本次的成績不如以往,但他仍對今日的身體狀態感到滿意,並期許自己能在10月底的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以下簡稱全大運)中達到亞運會參賽標準(4米10)。 奧運培訓隊選手、就讀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的吳家如撐起長竿,準備邁力向前衝。 圖/陳品融攝 吳家如因尚未克服過往受傷後產生的心理障礙,比賽過程依舊小心翼翼。 圖/陳品融攝 邁開步伐,撐起長桿,向上奮力一躍。吳家如最終以3米60的成績名列第四。 圖/陳品融攝而公開男子組跳遠決賽,最終由奧運培訓隊、就讀臺北市立大學的林佳興以7米63的成績奪冠。即使離個人最佳成績8米14尚有段距離,但林佳興仍表示,今天跑起來很順,身體狀態相較之前好很多。他也感嘆,奧運延期大大影響自己的情緒,「因為每個選手都是要拼最好的舞台,可是聽到延期之後,就不太去在乎成績好壞。」不過他同時補充,因自己尚未達到奧運參賽標準(8米22),剛好能在這段時間內增強實力。目前林佳興把目標放眼全大運及全國田徑錦標賽暨排名賽,期盼能跳過8米。儘管疫情對田徑賽事衝擊不小,隨著排名及達標系統即將解凍,選手也慢慢找回先前的步調。孫念祖表示,選手的目標多放在明年的世界大學運動會及後年的亞運會,他也強調,希望他們能依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的安排,繼續維持正常訓練。 
鐵壁防守 三多校友躲避球摘冠
體育
第1730期
鐵壁防守 三多校友躲避球摘冠
2020-10-01
【記者楊人熹新北報導】「有人偷跑!」「左撇子那個會打喔!」民國109年秋季體育活動聯合競賽躲避球錦標賽於9月27日在新北市清水國小開打。公開男子組由新北三多校友隊奪得冠軍,而新北市代表隊則拿下公開女子組亞軍。 新北三多校友隊6號選手,為球隊主力攻擊手,用兇猛的攻擊球幫助球隊拿下冠軍。 圖/楊人熹攝同為三多體系的新北三多校友隊與新北市代表隊預賽時皆以分組第二的成績進入複賽。複賽採單淘汰制,三戰兩勝。三多校友隊在冠軍賽交手桃園市隊,第一局雙方來回廝殺,始終保持平手。但三多校友隊持續掌握攻擊權,在最後關頭殺到一人,拿下第一局。第二局三多校友隊雖一開始被打中兩人,但隨後靠著幾波傳導,將人數扳平。校友隊最後一鼓作氣連續擊中對手,摘下公開男子組冠軍。 新北三多校友隊透過穩固的防守,帶動進攻,一舉擊潰對手,為球隊鎖定勝利。 圖/楊人熹攝公開女子組賽況,新北市代表隊在複賽取得二連勝後進入冠軍賽,交手竹市竹塹boba隊。前兩局僵持不下,關鍵第三局,由竹市隊率先打破僵局,打到一人取得領先。面對落後,新北市雖有機會反撲,但被對手漂亮的救球瓦解攻勢,最後氣力放盡,無緣冠軍。 新北市代表隊選手通過層層包圍,將球傳至後場,嘗試用內外夾攻的方式,趁對手防守懈怠時,來個突襲式攻擊。 圖/楊人熹攝「今天因為下雨,很多攻擊戰術上的執行就沒有了。」新北市三多校友隊、目前就讀於宏國德霖科技大學的鄧智晟表示,因為場地濕滑,球若彈到地上就無法預測方向,難以施展攻擊。談到贏球關鍵,他認為是防守,與隊友站成一排,適當攔截對手傳導的球,並轉守為攻,最後才能順利奪下冠軍。 新北三多校友隊選手們奮力一搏,合力設法將對手的攻擊球接住,避免喪失隊上強力攻擊手。 圖/楊人熹攝新北市代表隊、目前就讀於世新大學的朱雅琦談到平時練習方式,她表示多以攻擊跟防守為主。她也分享練習方法,自己將球拋給隊友,並立刻後退,設法接住或閃躲隊友的攻擊球,用來訓練防守轉身的速度;攻擊端則要求準度,她舉例,在一定的距離擺放塑膠盤,打中三個才合格。這次雖然沒能奪冠,但朱雅琦認為透過本次比賽,能在全民運動會開打前找到自己不足之處,她也提到未來將加強自身體力與力量,為全民運做好準備。 新北市代表隊朱雅琦選手用盡全身的力量,想要攻擊對手,企圖為球隊扭轉劣勢。 圖/楊人熹攝三多校友隊和新北市代表隊的教練江彥麟則認為兩隊皆綁手綁腳。他強調,若拚力量,三多體系贏不過其他隊伍,所以從防守起家,注重球的傳導。江彥麟補充,若是下雨,球的傳導不順,會限制住攻防轉換。就整體而言,他對球隊的表現還算滿意,也希望能透過這次的盃賽找回手感,備戰全民運。中華民國躲避球協會秘書長洪栢煌表示,雖然場地濕滑,但選手能針對不同場地狀況,做出調整,也能培養選手的個人適應力。 
千人點燭光祈福 緬甸點燈節照亮華新街
生活
第1710期
千人點燭光祈福 緬甸點燈節照亮華新街
2019-10-23
【記者陳妍如新北報導】白金兩色相間的裙擺飛揚,緬甸傳統舞者在台上靈巧地躍動、腳尖輕盈點地,千盞祈福的燈火照亮街道上充滿緬甸風情的小吃店招牌。一年一度的「緬甸光明點燈節」於19日在新北市中和區華新街盛大登場,現場超過千名觀眾手持蠟燭,在倒數聲中點亮華新街,一同向佛祖祈求身體健康、平安。點燈節是緬甸國慶假日之一,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傳說釋迦牟尼佛這天會在眾神陪伴之下降臨人間,因此人們會以點燃燈火或蠟燭的方式歡迎佛祖到來。下午5時,由鑼鼓隊帶領的大型踩街隊伍手執燈籠、彩繪傘,身著緬甸各民族的特色服飾華麗亮相,為點燈活動拉開序幕。點燈前夕,緬甸舞團以男女雙人的點燈舞,迎來三位緬甸佛教高僧。他們手持火燭、低聲頌佛,並帶領所有與會民眾倒數,以蠟燭祈福,點亮華新街的夜晚,祈願國民幸福平安、身體健康。 由鑼鼓隊帶領的踩街隊伍於下午5時,與身著緬甸傳統服飾的居民,拉開緬甸光明點燈節的序幕。 圖/陳妍如攝新北市中和區是全台最大的緬甸華僑聚落,有超過4萬名緬甸華僑聚居於此,且多數集中在華新街一帶。而鄰近華新街的華夏科技大學也因時常接觸緬甸文化,使不少學生能在點燈節中發揮所學技能,與民眾同樂。華夏科大數位媒體設計系學生劉哲亨就在現場負責人物速寫的活動,他解釋,多畫素描就容易發現緬甸人外觀的特色,「他們的顴骨大都比較圓、五官也比較深邃一點,有些人的膚色則比較深一些。」除了擺攤進行人物速寫、手背彩繪等活動之外,華夏科大學生也開發出一款手機應用程式,民眾只要在華新街街頭、街尾「踩點」,將手機靠近當地知名的緬甸小吃店和雜貨店,就能以藍芽感應方式「簽到」並換取禮物。開發者之一、華夏科大資訊工程系學生饒廣福本身就是一名緬甸華僑,他表示,由於在年輕世代中抓寶遊戲相當盛行,所以他們設計這款應用程式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帶動大學生認識學校周遭的環境,「這次把技術應用在點燈節上,希望很多沒有來過華新街的人,希望能夠透過遊戲認識這一整條街。」 舞者在台上表演緬甸傳統舞蹈「裙擺舞」,輕巧地跳躍配合華麗衣裳,成功抓住觀眾目光。 圖/陳妍如攝點燈節會場不僅帶領民眾認識緬甸文物及語言,當地許多居民更穿上緬甸傳統服飾:顏色亮麗的無領上衣,搭配柔軟的披巾、貼身長裙,使整個華新街頭洋溢著濃濃的異國風情。現場還有緬甸奶茶、果凍、辣湯麵等當地特色料理供民眾品嚐,華新街居民蔣斌紅表示,緬甸的食物大多很甜,「剛來台灣時覺得很不甜,現在也習慣了,回去緬甸總覺得太甜!」他笑著展示自己身上的傳統披巾、無領上衣及沙龍(裙子),「現在在緬甸,很容易看到人們穿牛仔褲跟T恤。」他感嘆傳統文化正在漸漸流失,期待緬甸傳統服飾能被更多人看見。 參加點燈節的民眾手持蠟燭,與緬甸佛教高僧一同祈福,以燭火點亮夜晚的華新街。 圖/陳妍如攝台灣的「緬甸光明點燈節」今年已邁入第21屆,在居住著眾多緬甸華僑的華新街上,1000盞祈福的燈燭亮起,不但讓新北市民認識緬甸的傳統文化習俗,也讓僑胞得以抒發思鄉情懷。不論是台灣人或緬甸人,都伴隨著緬甸傳統音樂,在點燈儀式中虔誠地祈願,希望佛祖保佑全家身體健康、生活安穩。
寶可夢手遊結合在地觀光 玩家齊聚新北抓寶
生活
第1708期
寶可夢手遊結合在地觀光 玩家齊聚新北抓寶
2019-10-09
【記者楊家威綜合報導】上千名訓練師,一同現身新北大都會公園,準備與寶可夢展開一場激烈的戰鬥。「點擊,旋轉,拋擲。」在手機上執行幾個簡單的動作,就可以把路上遇到的寶可夢抓入囊中。3日至6日期間,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聯合寶可夢手遊團隊舉辦全台唯一的大型「捕捉」活動,吸引了大批國內外訓練師前來參與。 民眾三五成群聚集在會場內捕捉寶可夢,玩家展現技術把寶可夢收服。 圖/楊家威攝大量訓練師一早便湧入會場,儘管太陽曝曬仍難擋他們的熱情。參與玩家在會場中不停移動,追逐稀有的寶可夢。而他們為活動準備的裝備更是讓人印象深刻:套在頭上的雨傘、同時承載5台手機的散熱裝置、掛在脖子上的小型電扇等,把訓練師抓寶的精神具體呈現。 大量訓練師有秩序地進入新北大都會公園,準備一展身手捕獲稀有寶可夢。 圖/楊家威攝除大都會公園是活動的主要場地外,新北市政府特別挑選了60處景點,並分類為「人文歷史」、「風景名勝」、「交通節點」及「老街商圈」。每個地點都有機會遇到特定的寶可夢,希望所有玩家在遊樂的同時,也能體驗新北市的風光及文化特色,並刺激當地的觀光產業。 玩家為應付炎熱的天氣,特地為三部精靈捕捉器準備通風系統。 圖/楊家威攝活動參與者、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的鄒鎧亦認為,活動能為平日較冷門的地點帶來人流,讓參加者看到不一樣的景色。但參與者普遍著重在遊戲本身,若政府以後再次推出類似的活動,應更注重在遊戲體驗以外的安排,才能讓人真正深入了解在地文化。「以玩家的心態而言,就是想要抓寶,活動的中心思想比較難以傳達。」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顏嘉卉及溫騏弘也提及,寶可夢手遊能讓人們到戶外走動,或是與朋友連繫情感。雖然活動多少有助觀光產業的發展,但遊戲本身較難真正融入本土文化。除非當局在活動設計上有更多的佈置和巧思,否則推廣效果有限。 全台唯一的大型寶可夢捕捉活動於新北市舉行,天氣雖酷熱仍難擋玩家的盛情。 圖/楊家威攝虛擬實境等新式媒介,今漸成為許多機構推廣自身文化的管道。針對此行銷手法,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黃葳威指出,雖然活動可以帶動人流,但沒辦法讓每個參與者了解其本質。像是本次活動以精靈寶可夢作為主角,卻忽略了寶可夢與場地的關聯性。「(參與者)不能在門口抓寶而已,當地的文化故事要進入到遊戲的情節脈絡裡,才能產生更好的結合。」
馬拉松接力重團隊精神 北市大睽違12年再奪冠
體育
第1687期
馬拉松接力重團隊精神 北市大睽違12年再奪冠
2018-11-07
【記者李育軒新北報導】「2018MIZUNO馬拉松接力賽」4日在新北市金山青年活動中心開跑。台北市立大學睽違12年再度摘下大專甲組冠軍,乙組冠軍則是由國立台灣大學以2小時37分23秒成績改寫該組大會紀錄。 台北市立大學最後一棒跑者張致遠衝過終點線,拿下大專甲組冠軍。 圖/李育軒攝擔任北市大隊最後一棒選手張致遠認為,隊友皆發揮正常實力,加上加油團打氣,團隊氣氛融洽,「把榮耀歸給大家。」此次比賽是北市大相隔12年再度獲得冠軍寶座,也中斷連續11年蟬聯大專甲組冠軍的國立體育大學連霸紀錄。張致遠表示,雖快到終點時已知即將摘下冠軍,但他還是希望提升團隊成績,盡力跑到最後一刻。北市大第三棒選手邱于朕也提到,團隊在賽前就已設立奪下前三名的目標,自己在接棒時也受到隊友大喊的加油激勵,賣力向前跑,順利拉開與對手的距離。 睽違12年再度拿下冠軍的台北市立大學開心的在終點線後揮舞隊旗。 圖/李育軒攝獲得大專乙組第一名的台大以1分7秒之差打破去年國立清華大學締造的大會紀錄。被隊友稱為比賽獲勝關鍵的台大選手施正心表示,隊友間彼此信任才能造就這次的成績。她提到,自己在八、九月時受傷,因此沒有跟著隊友訓練,但自己已有多年路跑經驗,才能在比賽時發揮好表現。最後衝過終點的台大學生洪嵩麟雖然在最後上坡時已耗盡腿的力量,但場邊隊友的吶喊讓他覺得有望破紀錄,因此開始加速,在看到終點的計時器後全力衝刺,衝過終點刷新紀錄,他說:「跟隊友一起破紀錄才有意義。」 拿下大專乙組第一名的國立台灣大學最後一棒洪嵩麟雖然已耗盡腿的力量,還是全力衝過終點。 圖/李育軒攝有「台版箱根驛傳」之稱的MIZUNO馬拉松接力賽是國內著名馬拉松賽事,吸引各地跑者參與。相較於一般個人馬拉松,接力賽需要隊友相互配合及支持。施正心表示,接力賽有隊友一起朝同個目標前進,所以較喜歡接力賽;張致遠則認為,國內接力賽事較少,但比賽過程較刺激。此外,張致遠提到,自己目前訓練以場內賽為主,強度較無法負荷全程馬拉松賽事,若之後有能力,會朝全程馬拉松挑戰。 大專甲組頒獎,由台北市立大學奪下第一名,睽違12年再度奪得冠軍寶座。 圖/李育軒攝 國立台灣大學以2小時37分23秒刷新大專乙組成績,團隊開心拍大合照。 圖/李育軒攝
捍衛龍埔土地正義 北大生聲援反拆遷
校園
第1682期
捍衛龍埔土地正義 北大生聲援反拆遷
2018-10-03
【記者郭又華新北報導】「農地農用,守護家園!」國立台北大學翻牆社社員和三峽龍埔里反迫遷自救會,大聲控訴新北市政府強行通過徵收案,欲在新北市龍埔里私有土地興建捷運站。北大翻牆社與龍埔里居民9月29日一同上街拍攝社區紀錄片,期望民眾重視龍埔里的土地權益。「我們反對的是蠻橫的政府、不合理的公共建設與行之有年、殺人無數的土地掠奪政策。」身兼北大翻牆社社員與自救會秘書的王晨翔表示,受到過去板橋大觀社區自救會的紀錄片啟發,且土地徵收議題面向複雜,翻牆社因而想以拍攝龍埔里紀錄片的方式,呈現當地居民對土地的情感、抗爭歷史及與土地共存的經驗。他也希望能用更「軟」的方式,引起更多人共鳴並加入抗爭的行列。1980年代起,龍埔里曾四度被徵收土地,興建為農業改良場、國家教育研究院、台北大學特定區、北大聯外道路。2016年,新北市政府以麥仔園都市計畫案,欲再度徵收龍埔居民的私有地,並透過解編特別農業地(註一)、資訊不積極通知等政治手段,強勢推動行政程序。當時因市府行政程序未得內政部核准,計畫暫緩。如今,政府又規劃在農地中兩公里內興建三座捷運站,引起居民大力反對。註一:相對於一般農業地,特別農業地需要經過中央政府的批准等更加繁複的手段才能徵收。紀錄片訪談對象之一、自救會會長的劉秉峰,1995年就淪為龍埔里土地徵收受害者。他回想,他為了連年的抗爭無暇顧及工作和私人交際,「半個人生就被政府間接摧毀掉了。」至今抗爭尚未成功,劉秉峰擔心抗爭到最後,居民仍會是輸家。同為訪談對象的地主陳心婕則表示,希望政府能更負責,並和居民正面溝通。針對區段徵收的問題,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徐世榮點出,最近的社子島案、新北市八里台北港案,乃至於苗栗大埔案,都是政府不斷「掠奪」土地的例子。他呼籲,土地影響到人民的居住權與生存權,當政府不得不限制人民權益時,應當符合《憲法》第23條的要件(註2),不得「浮濫」的徵收土地。「土地跟人民的連結,遠遠不只是一坪多少錢而已。政府不能以為給了錢,就能把土地收走。」註2:憲法第23條所提為防止妨礙他人自由、避免緊急危難、維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面對政府及居民雙方不肯讓步的局面,翻牆社社員兼自救會秘書慕宇峰表示,未來會廣邀其他同學拍攝紀錄片與參訪社區,並尋求環境法律人協會、土地正義聯盟等外部協助,持續替居民爭取權益,直到政府聽進民意的一天。  翻牆社社員們探訪龍埔里地主,記錄他們的心聲與生命故事。 圖/郭又華攝 北大藉由開放同學參觀紀錄片拍攝與社區巡禮,期望讓更多人了解土地議題。 圖/郭又華攝 拍攝紀錄片時,當地的農民也十分樂意將自己與土地的感情分享給北大同學。 圖/郭又華攝 當地地主與翻牆社同學一同紀錄被徵收的土地,圖為捷運站預定地址。 圖/郭又華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