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大選企畫】免息緩繳政見齊出 生憂學貸資源浪費
校園
第1718期
【大選企畫】免息緩繳政見齊出 生憂學貸資源浪費
2019-12-19
【記者支琬清綜合報導】為減輕青年學子的貸款負擔,民國109年第15屆民主進步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與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皆針對就學貸款提出新政見。蔡英文提出降低「緩繳期」門檻及延長年限,韓國瑜則提出完全免除利息,搶攻青年族群選票。 根據本報《總統大選企畫》民調蒐集的1166份有效具投票權大專校院學生意見,「教育」相關政策,如學貸、國際交換、招考制度等,在青年族群最關心的政策類型中排名第三。蔡英文於「青聽我們說─2020總統大選青年論壇」表明,未來青年月薪未滿4萬元即可向承貸銀行申請緩繳,期限最長可達八年,學貸本金及利息皆暫時不用償還。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學生樂久傳申請學貸至今,已邁入第五個學期。他表示,月薪4萬元的門檻過於寬鬆,將會吸引許多非必要的學生申請學貸,恐造成資源浪費。同樣申請學貸、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生蔡明諺也指出,家庭經濟狀況差不一定是大學生申請學貸的原因,部分學生會申請高於學費的金額,並將剩餘款項進行投資理財。未來若放寬還款條件,蔡明諺認為可能間接排擠有實際需求者,失去開辦初衷。而韓國瑜也於10月底提出「學貸免息」政見,聲稱當選後將調降學貸利息,且申請學貸者皆可完全免除利息。政大廣告學系學生簡郁翰質疑道:「這項政見是一張巨大的空頭支票。」以申請學貸學生的立場而言,簡郁翰認為政見條件相當吸引人,但因台灣目前學貸總申請金額高,政見的可行性有待商榷。國立臺北大學統計學系學生廖靖芸則提到,現今政策已針對家庭年收入、狀況等進行分級,家庭年收入114萬元以下之學生可只償還本金。廖靖芸說:「完全免息聽起來很誘人,但如有些年收入較高的家庭也申請學貸,且不償還利息,將會造成國庫的負擔。」蔡明諺亦表示,學貸完全免息恐成為銀行呆帳(註),若超過國庫負擔,可能轉嫁到納稅人的稅率上。根據教育部民國106年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學生就學貸款統計,全台大專院校申請就學貸款人數共26萬2997人,而貸款金額高達201億1004萬5347元,倘若學貸完全免息,勢必將加重銀行負擔。據《經濟日報》報導,台灣銀行自辦理學貸起至107年12月底止,呆帳餘額11.8億元。樂久傳表示,與其讓政府置辦經費投注在學貸利息上,不如將經費轉至全民健康保險等需求更大的層面。註:呆帳又稱為壞帳、呆壞帳,是應收帳款中無法回收的部分,出現在損益表中。與樂久傳持同樣觀點,政大廣告系學生陳嘉萱表示,目前學貸利率僅1.15%,對於有經濟壓力的學生而言,其實已相當實惠。現今學貸實行「只繳息不還本」政策和鬆綁「緩繳期」門檻,貸款人可依自身經濟狀況,於畢業後向承貸銀行申請最多四年的時限,先償還利息,申請期限過後再依原定借款期限攤還本息。對此,部分申請學貸的學生給予肯定。蔡明諺認為,大學生畢業後,普遍無法立即就業,以只繳息不還本政策為緩衝期,可讓學貸學生有更多餘裕進行投資理財。對於候選人的政見,陳嘉萱指出,學貸應著重在「幫助弱勢」及「長遠」,學貸的門檻以及還款方式一再下修,會讓原本沒有需求的學生也想申請學貸,恐利用學貸套利。樂久傳也直言,減輕學貸固然是一種幫助青年學子的方式,但增加就業機會或是提高基本薪資,會對青年會更有幫助。
大馬高教學貸政策惹議 大專生抗議新償還制度
國際
第1689期
大馬高教學貸政策惹議 大專生抗議新償還制度
2018-11-22
【記者劉苑杉綜合報導】馬來西亞財政部部長林冠英於2日宣布《2019年財政預算案》,他表示高等教育基金貸款(Perbadanan Tabung Pendidikan Tinggi Nasional, PTPTN)將制定全新的償還方式,月收入超過1000令吉(約新台幣7388元)者需逐步扣薪2%至15%。14日,一群大學生身穿畢業服、手持抗議標語走上街頭,控訴政府違背當初的競選諾言。但部分民眾認同借錢還錢的理念,對此持有不同看法。據《馬來郵報(Malay Mail)》報導,馬來西亞伊斯蘭學生組織聯盟(Gabungan Mahasiswa Islam Se-Malaysia, GAMIS)主席莫哈默・法依祖丁・莫哈默・扎伊(Muhammad Faizzuddin Mohd Zai)率領約20名的大學生代表,從馬來亞大學(University of Malaya, UM)步行九公里至國會大廈,打算呈交備忘錄給教育部長馬智禮・馬烈(Maszlee Malik)。然而,原本答應直接與大學生會面的教育部長最終並未出席,改由其代表接收備忘錄。 法依祖丁率領約20名的大學生代表,從馬大步行九公里至國會大廈,打算呈交備忘錄給教育部長馬智禮。 圖/法依祖丁提供希望聯盟政府(Pakatan Harapan, PH)3月8日在競選宣言中提到,月收入低於4000令吉(約新台幣2萬9552元)的大學生,可延遲償還PTPTN。然而PTPTN主席旺賽夫・旺簡(Wan Saiful Wan Jan)10日在公開活動中表示,PTPTN使政府負債高達400億令吉(約新台幣2955億2014萬8000元),因此無法兌現競選前的承諾,他也鄭重向民眾道歉。「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是1050令吉(約新台幣7757元),照理來說所有PTPTN的借貸者就業後,都會達到償還PTPTN的最低門檻,無論家庭、房租或交通費等其他財政負擔。」法依祖丁表示年輕人的確有責任償還PTPTN,但他也認同在生活費不斷增加的情況下,PTPTN的新償還政策對大學生而言是一種負擔,這也不符合年輕人的競爭力。對此,赤道學院(Equator College)學生楊婉欣表示對大馬政府違背競選宣言感到不滿,但他仍支持PTPTN的新償還政策。他補充,前朝政府並未妥善管理,導致PTPTN的償還狀況不佳。「如果債務人的收入比較少,又被強制扣除薪資來償還PTPTN,可能日子會過得艱難一些,但這是直接有效的方法。」楊婉欣坦言償還PTPTN會對未來的生活造成負擔,但他已做好準備,畢業後便會立即還款。「每月還150令吉(新台幣1108元)不會是個負擔,當局指定的每月償還限額算少了。」PTPTN借貸者、現任教師的陳巧慧於2016年畢業,他贊同直接從薪資扣除PTPTN貸款的政策。陳巧慧認為這可以有效抑制拖款行為,使貸款人規律地償還債務。他指出,政府在競選宣言上確實誇大其口,但也不能以薪資的多寡決定是否償還PTPTN貸款,人民仍需建立借錢還錢的意識。根據《星洲網(Sin Chew Daily)》15日的報導,PTPTN主席旺賽夫表示會檢討新政策,並在下個月重新公布PTPTN的償還方式,以不加重借貸者的經濟負擔為首要考量。他也補充,教育部已收下學生的備忘錄,進一步討論細節後將作出回應。 圖為PTPTN從3月至11月所發生的大事,PTPTN主席旺賽夫表示會檢討新政策,12月會重新公布PTPTN的償還方式。 圖/何庭賢製 
新稅加重經濟負擔 伊大生抗議
國際
第1669期
新稅加重經濟負擔 伊大生抗議
2017-12-13
【記者柯宜妤綜合報導】美國許多學生需依賴就學貸款才得以負擔學費,然而新法案將取消學貸的稅額減免。6日伊利諾州立大學(Illinois State University)學生舉行示威遊行,抗議新稅制使他們面臨極大的經濟壓力。 數百名學生聚集在伊大校園,抗議新稅制取消學貸抵免,將使他們面臨極大的經濟壓力。圖/艾比・德瓦恩提供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John Trump)競選時承諾會改革稅制,以提振國內經濟。因此,11月美國眾議院(United State Senate)籌款委員會(United Stateds House committee on ways and means)提出《減稅與就業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 ),參議院12月初便通過此案。新制包含取消學貸扣抵稅額,也預計將部分獎學金改列為收入,課徵所得稅。由於伊利諾州眾議員羅德尼·戴維斯(Rodney Davis)投票贊成該法案,數百名學生6日下午聚集在伊大校園,高喊「撤回法案」(Kill the bill)、「不要畢業稅」(No grad tax)。但根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戴維斯因支持降低企業稅率才投下同意票。而法案在交付總統簽字生效前,參眾兩院將召開會議委員會(Conference Committee),他也表示會提出討論,爭取學貸稅額減免。根據美國教育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統計,目前約有 4230 萬美國人背負學貸,約佔總人口13%。伊大生艾比・德瓦恩(Abby Dewane)表示,很多學生因經濟狀況不佳辦理學貸,若是申請時符合低收入戶資格,每年最高可抵免2500美元(約新台幣7萬5052元)的稅額。「若取消減免,要自己支出這筆錢,會是很大的負擔。」抗議學生布里安娜・布萊德利(Brianna Bradley)指出,新稅制實行後,他將多繳一倍的稅額,加上學貸的負擔,令他考慮放棄學位。「政府應該要保護貧窮的青年,而不是傷害社會上脆弱的人。」他提到,遊行中大家也呼籲下次務必參與投票,「我們不需要與人民對立的議員。」不少學者也擔憂,此舉將影響美國的人才培育。伊利諾衛斯理大學(Illinois Wesleyan University)校長埃里克·延森(Eric R. Jensen)便表示,新稅法使教育變得昂貴,將想進修的學生拒於門外。然而,高等教育畢業生才是帶動經濟的主力,應該讓更多人享有教育資源。
志在學位 英生撇學貸顧慮拚入學
國際
第1659期
志在學位 英生撇學貸顧慮拚入學
2017-10-04
【記者葉穎樂綜合報導】英國教育部9月28日公佈最新數據,顯示西元2015至2016學年高等教育新生入學率為49.3%創歷年新高,今年各校入學人數更刷新紀錄。雖然英國大學生為了升學,幾乎都會申請學貸,但英國財政研究所(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 IFS)指出,如今有超過77%的畢業生將無法還清學貸,還款狀況並不樂觀。「學貸族」人數逐年攀升,而全國30歲以下的年輕人,卻幾乎有一半都選擇念大學。對此,大部分學生表示還款制度不算嚴苛,比起擔心負債,他們更重視大學學位帶來的長期效益。考文垂大學(Coventry University)學生艾西亞.雅欣(Asiyah Yassin)坦言,因為擔心學貸債務,就讀大學前曾打算在間隔年(Gap Year)考慮是否要升學。但她補充,「如果想成是長遠的投資,你就能決定要不要上大學了。」而今年29歲、育有一子,就讀伯明罕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的露碧娜.格拉維達絲(Rubina Karavidas)則解釋,債務並不影響其上大學決定,「我重視自己能擁有著名大學的學位。」但她建議未來的大學生畢業後在各個領域繼續充實自我,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找到出路。 大部分英國大學生接受父母放任式教育,成年後徹底獨立自主,靠自己換取學習機會。圖/赫爾大學(University of Hull)學生房捷敏提供英國去年正式啟動脫離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 EU)的程序,讓在英國念書、身份原本符合就學貸款政策申請條件的歐盟學生擔心,脫歐將對教育體制帶來負面影響。已成功申請全年學程學貸,就讀考大的義大利學生吉亞拉.瑪克麗(Chiara Machri)透露:「如果英國正式脫歐,讓我無法獲得相同的幫助,那我只好選擇到其他國家繼續升學。」自英國脫歐公投以來,大學生深受通貨膨脹影響,不僅學費調漲,就學貸款利率亦從4.6%調整為目前的 6.1%。據英國廣播公司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BBC)報導,英大學生畢業前平均每人背負超過5萬英鎊(約新台幣203萬元)的就學貸款,以及5800英鎊(約新台幣23.6萬元)的學貸利息。伯大學生格萊斯.達巴南依(Grace Ndabananiye)指出,學費增加及利率攀升,代表未來需要支付更多款項,她認為並不合理。「至今我仍看不到有正當理由,可以明確解釋昂貴的學費和調漲金額動機。」但為了能畢業於一流學校,即使之後需要償還更多債務,除了接受已別無他法。不過格萊斯希望畢業找到薪水優渥的工作後,再償還貸款。根據規定,申貸學生工作收入達到2萬1000英鎊(約新台幣85萬元)後,才需要開始償還,而一旦就貸時間超過 30 年,學貸餘額將會被免除。反觀申請學貸狀況也相當普遍的台灣,教育部去年8月宣佈寬限五年學貸期限,讓有經濟壓力的學生在特定條件下可申請延緩償還,最晚可以「畢業或當完兵五年後開始還」。然而在畢業成本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學生同樣有可能遇上還不起學貸的窘境。 
金融科技建構新概念 學貸償還多樣化
新知
第1643期
金融科技建構新概念 學貸償還多樣化
2016-12-28
【記者薛若儀台北報導】根據教育部統計,民國103年台灣高中職以上學生申請就學貸款總金額約新台幣233億元。大同大學資訊經營學系的團隊「學願貸」結合FinTech(金融科技),提出改善學生貸款的機制,並在28日獲得「FINTECH校際總動員金融科技創新競賽」銀牌獎。「不單只是傳統金錢償還,也可以透過企業實習、或產學合作作為償還機制。」隊長鄭如涵解釋,學生提出學貸申請後,企業可以透過團隊設計的信用評等機制從學業成績、社交平台使用狀況、個人專長等面向綜合考量該名學生投資的可能性。鄭如涵也提到,現階段的計畫若要發展,需要校友及投資方的加入,「因為需要學費的人不少,但是投資方並不多。」「因為我本身也有申請學貸,所以想要探討這個問題。」鄭如涵表示,由於就讀私立大學,負擔較公立大學更沉重,因而規劃此項系統。對此,已申請三年學貸的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學生李盈萱則持不同看法,「如果有辦法還完我就不會選擇這個方案,」她認為即便企業能提供學貸,若相對應的償還措施不符時間成本,她仍會循學校管道申請學貸。「其實像『普惠金融』的概念,就是讓每一位大眾都能享受金融服務。」華南金控董事長吳當傑提到,近年來興起的FinTech風潮,強調運用科技改善現有的金融服務項目,達到其人性化、便利的目標。本次由華南金控與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合辦的FINTECH校際總動員金融科技創新競賽召集大專院校學生,提出金融科技的創新應用,切中民眾需要,也看見學生團隊的潛力,讓金融科技真正深入校園。
美生抗漲學費 扮喪屍諷沉重學貸
國際
第1638期
美生抗漲學費 扮喪屍諷沉重學貸
2016-11-24
【記者曾智怡綜合報導】15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長堤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校園一角佇立多個墓碑、染血衣物散落地面,更有人扮成知名電視劇《陰屍路》(The Walking Dead)的喪屍,如此聳動的行動是一場拒絕學費上漲的抗議。加州大董事會15、16日在長灘市召開會議,商議西元2017年度增加學費事宜,引起學生不滿,「喪屍」抗議者用紅色染料塗滿全身,以「The Walking Debt」表達背負學貸的沉重,諧音諷刺意味濃厚。抗議者高喊「學生不是顧客」等口號,批評校方視學生為生財工具,絲毫沒有站在學生立場進行評估。加州大學費已凍漲近六年,如今突然增加,令許多學生無法接受,紛紛罷課抗議。加州大長堤分校醫療管理學系學生林亭儀表示,學生有權透過和平抗議表達意見,「我很多朋友都要打超過一份工才能負擔學費。」加州大校方回應,州撥款占營運開支的比例已從1990年代的80%降至50%,校方得依賴學費來支付教職員薪資等,也須擴建教學設備以維持教學品質。但林亭儀提及,學校行政高層薪資比教授高出許多,州大教授今年也因此發起罷工行動,她認為校方應該平衡教授與行政高層的收入,「我們付學費不是為了支付行政高層的高額薪水。」除了加州大(California State Univetsity)系統,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系統的洛杉磯分校17日也發生學費抗議行動,許多南加州學生花費數小時北上參與抗議,高舉「Food or Fees」(食物或學費)標語,表達只能二選一的窘境。據加大調查,有40%的學生長期缺乏高質量、健康和多樣化的飲食,學費一旦增加,恐加深現況。就讀加大戴維斯分校營養學系的學生黛比‧噹(Debbie Dang)說:「學生不應該為了付學費而挨餓。」她表示,戴維斯分校為了讓學生擁有健全的飲食,健康中心成立市集長期提供免費的蔬果,促進均衡飲食、降低學生挨餓率。黛比‧噹認為其他加大分校都應效法此舉,在提升學費之餘做好配套措施。加大河濱分校電腦工程學系學生麥可‧陳(Michael Chen)表示,增長學費固然不合理,但學生仍可善用學貸與獎學金等制度彌補學費缺口。但令他質疑的是,雖然大學董事會成員保證增收的學費會被用來提升教學品質,但新教室、設備的建設往往耗時多年,「等到都蓋好,那些付過上漲學費的學生早就已經畢業了。」為了與因應學生人數的攀升、補足年年遞減的州撥款,全美兩大公立大學系統皆預計增加學費,州大調漲美金270元(約新台幣8100元)、加大則是美金280元(約新台幣8400元),但最終決議仍待明年一月由董事會投票表決。
愛爾蘭萬生上街爭免費高教
國際
第1634期
愛爾蘭萬生上街爭免費高教
焦點
2016-10-26
【記者洪婉恬綜合報導】「我們現在要免費的教育!(Free education, now!)」愛爾蘭學生聯盟(Union of Students in Ireland, USI)號召全國上萬名大學生,於19日下午走上都柏林(Dublin)街頭,高舉旗幟與標語向政府喊話,爭取免費的高等教育。 大學生高舉布條,抵制將在他們畢業後造成至少2萬歐元債務的貸款制度。 圖/USI提供這場示威的導火線源自7月,由愛爾蘭政府委任專家小組制定的改革高教方案報告書(The Report of the Expert Group on Future Funding for Higher Education),當中「先上課後繳費」(Study now, pay later)的貸款制度,將使大學畢業生背負至少2萬歐元(約新台幣69萬6400元)的債務。USI副會長傑克・萊西(Jack Leahy)提到,資金短缺導致愛爾蘭高教質量及全球排名逐年下降,目前USI已收到超過1萬5000份要求政府投資高教的請願書,因為學生無法接受政府把負擔轉嫁到他們身上。不只大學生,家長及教育相關的工會團體也站出來聲援。USI會長安妮・霍伊(Annie Hoey)在現場大聲疾呼:「今天你可能是父母、學生或老師,因為都堅信著教育應該成為公共財,所以我們齊聚在此。」就讀戈爾韋梅奧理工學院(Galway-Ma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MIT)的奧菲・麥克瑪宏(Aoife McMahon)表示,因政府逐漸刪減對高等教育的投資,過去三年內學費就漲了1000歐元(約新台幣3萬4820元),調幅達50%。若實施貸款制度,將擴大貧富差距,助學津貼也會被取消。愛爾蘭教育技能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kills)透過公關單位回應,教育委員會(Education Committee)已開始審查該報告書內的方案,將接納各方意見,力求取得廣泛共識。 示威遊行中,愛爾蘭大學生高舉的標語寫著:「教育是所有人共有的,而非獨厚富者。」 圖/USI提供 10月19日於愛爾蘭舉辦的全國大學生示威,規模高達上萬人。 圖/USI提供
馬國學貸欠54億 高教局將減少發放額
國際
第1630期
馬國學貸欠54億 高教局將減少發放額
2016-09-28
【記者陳思慧綜合報導】馬來西亞高等教育部長拿督斯里依德利斯朱索(Idris Bin Jusoh)於24日表示,由於馬國經濟狀況低靡且高教貸學金繳還狀況欠佳,使高教基金局決定降低學貸的總發放額,並提高申請學貸的門檻。根據馬國高等教育基金局調查顯示,截至2月,共有66萬1262人無法償還貸款,拖欠的款額更多達馬幣54億(約新台幣413億元)。因此,馬來西亞高等教育基金局發出新聞稿聲明,拖欠學費貸款的借貸者若不盡快償還貸款,將會被列入中央信貸資訊系統黑名單,銀行信用評級也將列為「不良拖欠者」,更會被移民局禁止出國。馬國高教基金會副首席執行員瑪斯杜拉(Mastura Binti Mohd Khalid)說:「我們並非一開始就會把欠貸者列入黑名單,我們會先針對各種高等教育貸學金欠貸者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方式呼籲他們還錢。」他表示,若委婉的方式無法得到回應,高教基金會才會進行懲處。大學畢業兩年的陳仁禮也曾被高教基金會列入黑名單。他認為,高教基金會並沒有明確標示在什麼條件下拖欠貸款會被列入黑名單,也不積極向借貸者催收貸款,以致部分欠貸者不清楚自己是否會成爲黑名單一員,「高等教育基金會在作業上有相當大的疏漏。」現在就讀於馬來西亞英迪國際大學(INTI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飛機工程學系的陳俊傑也是貸學金的受惠學員之一,他說:「若無法依約償還貸款,就必須要主動和高教基金會溝通,而非不償還貸款。這會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也會導致未來想要申請學貸的學子無法如願深造。」他表示,高教基金會採取的方法也許不被大部分人接受,但如果這些措施能夠解決拖欠貸款的問題,那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反觀台灣,面對學子拖欠貸款的問題,台灣教育部採取的應對措施則為針對家庭年所得調降學貸利率,或根據借貸者的經濟能力批准延長學貸緩繳等等。另外,為了根本解決學貸問題,教育部也在學雜減免的政策有所調整,這降低了清寒學生的就學壓力,也讓申請學貸的學子人數逐年下降。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