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中華女壘惜敗日本 持續培訓展望亞運
體育
第1797期
中華女壘惜敗日本 持續培訓展望亞運
焦點
2024-10-24
【記者吳妤潔台中報導】2024亞洲大學女子壘球賽(以下簡稱本賽事)15日到19日在台中國際壘球運動園區開打,19日登場的銅牌戰由韓國力退菲律賓,成功摘銅;金牌戰則由力求三連霸的日本對上地主中華隊,最終以1:0奪冠。 中日兩隊在上屆冠軍賽及今年的預賽都打到延長賽才分出勝負。兩隊在金牌戰再度碰頭,雙方皆派出主力投手上陣,中華隊由國立暨南大學的柯夏愛擔綱先發投手,日本則由成瀨結衣出戰。兩隊戰況一路僵持,到了五局下半,日本投手換上大一新秀佐滕希乃花,中華隊仍無法突破,比數保持0:0,再次上演延長賽戲碼。 延長賽採突破僵局制(註一)。八局上半,日本打者向田衣舞先是擊出三壘方向滾地球,攻佔一、三壘,接續的野手選擇(註二)與保送讓日本隊攻佔滿壘,接著再靠滾地球順利送回三壘跑者,取得關鍵一分。八局下半,中華隊打線未能有所建樹,吞下敗仗。日本隊總教練佐藤理惠表示,中華隊的守備和投手表現出色,使日本一直無法拿下分數。最後贏球除了在於換投時機點不錯之外,延長賽把握攻勢也是原因之一,「我們非常積極地進攻,希望給對方守備造成壓力。」 註一:指當比賽來到第七局仍未分出勝負時採用的延長賽制度,用來推進比賽的進行。第8局時會由第7局的第三出局者佔二壘。 註二:根據棒球規則,接住內野滾地球的野手不使擊球跑壘員出局,而卻企圖使前位跑壘員出局的行為,稱為野手選擇。 談到本場比賽的表現,擔任捕手的國立暨南大學林紀紜說:「他們從第一局到後面打到球的扎實度跟我們不太一樣,我們都碰不太到球。」本賽事的中華隊總教練林佩君則認為選手已有不錯的表現,雖然在場上有一些缺失,但這些經驗都能帶給選手很好的收穫,「剛剛的比賽比較是臨場反應跟訓練量紮不紮實,今天輸掉是這個原因。」 銅牌戰部分,兩隊戰況也陷入膠著。直到六局上半,韓國靠著隊長朱孝周擊出的左外野兩分全壘打鎖定勝局,最終如願拿下獎牌。韓國隊總教練禹濟德說道:「今天有派上主力投手,選手都很盡力,心情很好。」 相比棒球,壘球在韓國還不算熱門運動,禹濟德表示,因為在國際比賽中還沒有特別突出的表現,也就比較少人關注,女壘必須先取得佳績,才有機會讓政府帶頭支持這項運動。 在國內,壘球的曝光度同樣不及棒球,柯夏愛和林紀紜說:「壘球確實比較冷門,而且現在女生棒球還比壘球知名。」中華民國壘球協會副秘書長畢鈞輝則指出,透過電視或網路轉播,可以帶領觀眾參與到運動當中,「選手因為有轉播表現起來也會比較熱忱。」林佩君也提到,近年壘球運動加入企業聯賽後,一併帶動了選手的生涯發展。 接下來中華隊將備戰2026名古屋亞運,林佩君表示政府為此也積極投注裝備資源、培訓代表隊選手,喊出「勢必要奪金」的目標。
各國好手同「跆」較勁 施云偵臺北城市盃二連霸摘金
體育
第1787期
各國好手同「跆」較勁 施云偵臺北城市盃二連霸摘金
2023-11-29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選手施云偵去年於女子49公斤級摘金,今年挑戰女子53公斤級也順利奪牌。 圖/林詩祐攝【記者林詩祐台北報導】臺北城市盃跆拳道邀請賽(以下簡稱城市盃)於11月22、23日在臺北體育館4樓舉行。過去城市盃因疫情停辦2年,去年重新登場,但以國內賽形式辦理,今年恢復為國際賽,廣邀各國好手參加。其中女子53公斤級由去年在49公斤級拿下金牌,來自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的施云偵,以總分8:1和9:4連下兩局,擊敗日本兵庫縣隊選手石見舞雪(MAYUKI Iwami),笑納二連霸。決賽開局,石見舞雪快速發動攻擊,面對對手攻勢,施云偵沈穩應對,抓準時機以一記下壓踢擊對手頭部,率先拿下3分,也擾亂石見舞雪的進攻節奏。接著施云偵一路保持領先,輕取第一局勝利。第二局石見舞雪調整狀態,與施云偵互有來往,甚至一度將比分拉近至1分,但施云偵頂住壓力,以頭部攻擊和近身攻擊上端(註)連得4分,贏得冠軍。註:上端為胸、腹部戴護具的位置。 現代賽事採取電子護具,在比賽開始前雙方互相確認護具是否正常運作和計分。 圖/CS運動攝影團隊提供施云偵在賽後分享擊敗對手的心法:「日本選手的攻擊節奏快,因此必須先壓制對手,讓對手無法順利得分。」他也提到,因為在場下看到日本選手的精采表現,決賽前得知對手為日本選手時相當緊張,「昨天看一個新加坡跟日本的選手對打,360迴旋踢、後踢一直塞一直塞,很精彩,我看都嚇到了!」以銀牌作收的石見舞雪則表示,這是他首次參與的國際賽事,對於能得到第二名感到滿意,他也稱讚台灣選手擅長近身戰,未來會針對此部分進行加強。 日本兵庫縣隊石見舞雪(MAYUKI Iwami)初次參與國外賽事,他坦言自己在冠軍賽中太緊張,沒有把握住機會。 圖/林詩祐攝「城市盃讓選手除了國手選拔賽外,還有更多機會磨練技巧和增強抗壓性。」施云偵認為能在國內參加如此高強度比賽的機會較少,也能更好的磨練選手。前來參賽的外國好手也肯定該賽事的參賽者具有多樣性,石見舞雪說明相較國內比賽,該賽事能夠在同量級中遇到更多不同身型的對手,對於未來面對大型的國際賽事更有幫助。 臺北城市盃跆拳道邀請賽匯集各國好手,今年共邀請來自18個城市的跆拳道隊伍一同共襄盛會。 圖/林詩祐攝2018年世界跆拳道聯盟(WT)主席曾受邀來台觀摩城市盃,並計畫將其納入世界跆拳道聯盟(WT)認證的國際積分賽事,然而因疫情攪局導致進度中斷。臺北市體育總會跆拳道協會代表李後坤表示,雖前方困難重重,且協會甫經人事異動,但仍努力推動城市盃,希望能朝世界跆拳道聯盟(WT)認證的國際積分賽事前進,也期待未來能夠邀請更多國家的選手,提高賽事水平。 印尼雅加達隊的Silvana Lamanda(圖左),作為唯一代表印尼參賽的選手,他不負眾望,贏得女子62公斤級金牌和女子團體成績第四名。 圖/CS運動攝影團隊提供
【大學事】日生搭VTuber熱潮 創虛擬校園大使助宣傳
國際
第1742期
【大學事】日生搭VTuber熱潮 創虛擬校園大使助宣傳
2020-12-31
【記者廖澄妤綜合報導】「我的生日是11月4日,也是芝浦工業大學的創校紀念日喔!」影片中,虛擬YouTuber(註,以下簡稱VTuber)活潑地自我介紹道。近年VTuber人氣水漲船高,除了透過直播、影片娛樂觀眾,更擔任地方或企業的形象大使,帶動產業蓬勃發展。因應此趨勢,日本部分大學生主動推出自行經營的VTuber,在校方認可下,替學校宣傳、招生。註:VTuber原文為Virtual YouTuber,是以YouTube為平台直播、發布影片的虛擬YouTuber。VTuber本身為虛擬角色,但背後有真人透過動態捕捉裝置演繹角色的一舉一動。大阪電氣通信大學(以下簡稱大阪電通大)西元2018年推出全日本首位大學官方VTuber花野天(花野てん),今年再推出第二代的初日乃憂(初日乃うい)。此為大阪電通大「電ch!」系列計畫之一,參與電ch!的學生在專業師資協助下產製各種數位內容。VTuber團隊成員仲崎章吾分享道:「『VTuber似乎越來越有名了,我們也來做吧!成為日本第一個大學官方VTuber!』聽說是這樣展開新計劃的。」花野天於2018年10月亮相,該年由網友票選出的網路流行語大賞(ネット流行語大賞)金獎,正是VTuber。從初代VTuber花野天,到現役的初日乃憂,主要工作皆類似形象公關。初日乃憂會在YouTube進行以高中生為受眾的對談節目「憂廣播(ういラジ)」,與來賓閒聊大學生活、傳遞近期的校園活動資訊,或介紹科系等。不僅如此,仲崎章吾表示,因初日乃憂的形象逐漸受到校方肯定,更於近日受託推廣入學考試資訊,相關影片已於12月16日發布。 初日乃憂(初日乃うい)為大阪電氣通信大學的第二代官方VTuber,造型與該校校徽顏色相應。 圖/截自大阪電氣通信大學官方YouTube除了大阪電通大,芝浦工業大學(以下簡稱芝浦工大)最近也推出官方VTuber芝浦綠(芝浦ミドリ),12月16日發布首支YouTube影片。芝浦綠為該校工程學院學生林響紀的畢業研究,根據官方網站釋出的消息,林響紀希望向更多考生展現學校魅力。而透過YouTube進行公關活動已司空見慣,且網路影片的文化圍繞著年輕人發展,於是他發想出此研究主題。芝浦綠獲得該校企劃公關課支持,林響紀表示,校方除了協助推廣計畫,也會與他討論影片內容。對此,林響紀說:「學校願意參與一名學生提出的企劃,並誠摯地應對,實在非常感激。」 芝浦工業大學近期推出官方VTuber芝浦綠(芝浦ミドリ),為工程學院學生林響紀的畢業研究,他期望以更有趣的方式替學校宣傳。 圖/林響紀提供談及芝浦綠的首支自我介紹影片,林響紀笑道:「終於開始了呀!」他從夏天起就一直在進行畢業研究,如今芝浦綠順利於YouTube登場,林響紀稍微感到安心,卻也覺得責任變得更重。至今所有企劃、製作皆由林響紀一人負責,他目前正於校內招募合作夥伴,期待匯集不同背景學生的想法,使這項計畫變得更有趣。今後,芝浦綠預計將發布學校與設計工程學院的介紹影片,林響紀表示,目前大學的官方宣傳因形象較死板,效果未必良好,期望能藉VTuber打破這種現況。VTuber本身即具有宣傳優勢,加上由大學生經營,能以較校方親近高中生的角度介紹學校。仲崎章吾指出,VTuber不同於動畫角色,能與觀眾互動;而相較YouTuber,則可透過科技形塑更有特色、吸引力的外型。另一位大阪電通大VTuber團隊成員前川結美則指出,因大阪電通大的專長領域為電腦、資訊,由學生自行經營的VTuber正能直接展現學校的技術實力。此外,團隊成員多來自遊戲與媒體系,故官方VTuber亦能呈現學生學習成果。學生參與VTuber計畫的過程中,除了應用所學,也能加強技術,前川結美說:「團隊製作影片十分困難,但完成時很有成就感。」目前官方VTuber對日本的大學而言,仍然是個新挑戰,但前川結美和仲崎章吾都認為,這將會成為趨勢。對此,林響紀則說:「希望不只是替大學宣傳,VTuber在更廣泛的領域中都能蓬勃發展。」
【專欄】職場禮儀?日揭男女儀容差別待遇
國際
第1719期
【專欄】職場禮儀?日揭男女儀容差別待遇
2019-12-25
【記者陳妍如綜合報導】穿上漂亮的高跟鞋,是許多女孩的兒時夢想。然而,當穿高跟鞋成為義務,你依然嚮往嗎?日本女演員石川優實6月提交連署書至厚生勞動省(註1),呼籲政府禁止企業強制女職員穿高跟鞋上班。然而,前任厚生勞動省大臣根本匠9月時回應,為了因應不同行業的工作性質,他認為企業指定女員工穿高跟鞋屬於「必要的業務範圍」。註1:厚生勞動省(日語:厚生労働省/英語:Ministry of Health, Labour and Welfare)簡稱為厚勞省,是日本中央省廳之一,主掌雇用、勞動、年金、健康、醫療、兒童、育兒、福祉、看護等政策領域。石川優實發起的連署運動名為「Kutoo」,是從2017年在全球各地興起的反性騷擾運動「Metoo」延伸而來,與日文中的「鞋子(kutsu)」以及「苦痛(kutsū)」諧音。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石川優實在3日召開的記者會上,批判職場中男女性在儀容規定上受到的差別待遇,「穿高跟鞋本來是為了愛漂亮,但不顧個人的喜好、將穿高跟鞋的規範強加於女性身上,這是對女性的侮辱。」穿高跟鞋已證實對健康有害、也容易降低工作效率,然而許多企業仍將此視為「職場上的禮貌」。神戶大學學生長嶺亞美則解釋道:「我不覺得這是種禮貌。但不知不覺中,在工作場合穿高跟鞋的習慣已根深蒂固。」 部分日本企業會強制女性上班時必須穿著高跟鞋,其中3至5公分的鞋跟被認為是最具職場禮貌的。 圖/取自PhotoAC事實上,日本的女大生從大學階段開始,就逐漸被形塑「穿高跟鞋才禮貌」的原則。在學校正式場合如始業式、畢業典禮等,師長也常鼓勵女大生穿高跟鞋。金澤大學學生大倉朋子提到,她曾在學期初的開學典禮時換上高跟鞋,「因為我平常沒有這個習慣,所以要特地穿高跟鞋的時候,真的很辛苦。」更有許多求職中的女大生,必須穿著高跟鞋到處奔波找工作,「如果不穿高跟鞋,面試就會落選」的觀念使她們必須承受更多身體及精神上的壓力。廣島大學學生篠原理奈解釋,雖然大眾認同穿高跟鞋會造成不便,「但這已經成為求職時的既定習慣,如果沒有遵照的話,獲得工作機會的可能性也許會降低。」「Kutoo」運動持續延燒的同時,企業「禁止女性戴眼鏡」的規定也造成軒然大波。不少女性質疑,為何企業以「觀感不佳」為由規定女員工不可配戴玻璃眼鏡,然而同樣的限制卻不適用於男性?兵庫教育大學學生寺西圓提到,自己曾被要求出席學校正式場合時應戴隱形眼鏡,「我覺得不應該以外在打扮來認定一個人的形象,這對我而言很不方便。」來自台灣的筑波大學交換學生劉怡萱則表示,日本社會對女生的打扮存在許多台灣人難以想像的潛規則,「她們穿高跟鞋、戴隱形眼鏡是為了迎合社會價值觀,希望能展現出『女子力(註2)』。」為配合日本的習慣,有近視的她也在參加學校的國際學生交流會時,特地改戴隱形眼鏡,「總覺得還是要入境隨俗。」註2:「女子力」一詞來自日文,主要指生理女性從內在到外在,對妝容、時尚、品味及人格特質的追求(如溫柔、美麗、優雅等特質)。 日本企業多要求職場女性不可配戴眼鏡,但對男性卻沒有大多沒有限制,差別待遇引起極大爭議。 圖/取自PhotoAC針對女性在職場的種種不平等待遇,日本政府計劃於2020年6月推動《女性活躍暨性騷擾規制法》,而厚生勞動省也預定在年底前詳細制定與該法相關的性騷擾禁止事例。對於「禁止女性戴眼鏡」的規定,現任厚生勞動省大臣加藤勝信則給出正面回應,「從事同樣的工作時,男性可以戴眼鏡、女性卻不行,這與《男女雇用機會均等法》的理念背道而馳。」然而,厚生勞動省11月所列出的性騷擾禁止事例中,卻沒有包含服裝、儀容的規定。由於日本的求職季即將到來,促使「Kutoo」連署發起人石川優實在3日時提出緊急連署書,要求政府立法以改善企業對女性儀容的不合理要求。石川優實在記者會上解釋,媒體不斷向求職中的大學生宣傳「職場禮貌」的儀容打扮,在學校也被「求職禮節講座」所規範,「學生的立場相對弱勢,要求他們承擔風險、爭取改變是不容易的。」石川優實說。目前,日本的職場文化對女性的儀容規範仍存在不友善之處,她希望政府盡快採取法律措施,讓各方媒體和教育機構不再灌輸學生帶有偏見的價值觀。
【專欄】保障跨性別者受教權 日女子大開放心理女性入學
國際
第1713期
【專欄】保障跨性別者受教權 日女子大開放心理女性入學
2019-11-13
【記者陳妍如綜合報導】為全面保障受教權,日本國內女子大學近年來逐漸開放讓生理性別是男性、心理性別為女性的學生註冊。申請者不必改變戶籍性別即可入學,對保守的日本社會而言,此舉可說是人權上的重大進步。御茶水女子大學及奈良女子大學將於2020年4月開始實施,宮城學院女子大學則預定在2021學年度開放。根據日本2004年通過的《性別認同障礙特例法》規定,日本人若想改變自己在戶籍上登記的性別,就必須進行變性及結紮手術,門檻相當高。這代表如果跨性別女性希望就讀女子大學,便得動手術切除睪丸等生殖器官,限制原有的生育能力,才能將戶籍性別改為女性。雖然國際社會質疑《性別認同障礙特例法》有侵犯人權之嫌,但日本目前已有三所歷史悠久的女子大學開放讓跨性別女性入學,且不需進行任何手術。為因應跨性別學生入學後的需要,御茶水女子大已在校內主要建築物如圖書館、學生會館等地設立性別友善廁所,往後許多學校設施將不再有明顯的二元性別之分。御茶水女子大學生沙梨奈(化名)認為,女子大學重新定義的「女性」形象已漸漸反映社會上性別觀念的轉變,「雖然日本的性別教育來得遲了些,但我認為大學有義務和責任去改變這樣的現況。」但沙梨奈也坦承,性別認同的判定並不容易,即使經過專業醫師和諮商師評估,她仍然擔心可能會有人假冒為跨性別學生,「例如學校的社群媒體上就有男性網友開玩笑地說:『我也要上女子大學!』」她因此感到有些擔憂。與奈良女子大、御茶水女子大不同的是,計劃就讀宮城學院的跨性別學生不需要上交醫師診斷書或自我聲明,以避免學生被迫向同學和老師出櫃。根據《朝日新聞》報導,宮城學院校長平川新在記者會上公開表示,期待能以最大限度保障跨性別學生的受教權,「希望學生入學時,不必再抱持著自己與他人不一樣的違和感。」宮城學院學生岩渕璃菜表示,學校已將性別教育列為大學部學生的必修科目,「學生開始認識到,性別光譜上有著像跨性別者這樣的過渡。對我們這個世代而言,跨性別者已經是很理所當然的存在了。」她認為與過去相比,人們已開始嘗試了解跨性別者,「但我們還是能感受到,前一個世代的長輩存有比較強的偏見。」許多學生和教職員擔心女子大學是否會就此發展成男女合校,沙梨奈反對女子大學改為男女合校的制度,她表示,學生間已有共識,「在不改變我們是女子大學的前提下,性別認同為女性的跨性別者也是我們的同伴。」日本其他女子大學如東京女子大學、日本女子大學和津田塾大學也正考慮推動跨性別學生入學的制度,東京女子大學生武井愛子說:「當跨性別者認同自己是女性,因此希望就讀女子大,我們應該予以尊重;沒有任何人能以自己的意見影響、甚至剝奪她們的權利。」
地味萬聖節翻轉既定印象 民眾「妝」平凡引共鳴
生活
第1711期
地味萬聖節翻轉既定印象 民眾「妝」平凡引共鳴
2019-10-30
【記者李芸台北報導】颱風天送餐的外送員、剛慶完生的高中生、豔陽下街角的房屋廣告舉牌員,這些平時隨處可見但鮮少特別注意的角色齊聚一堂,形成一幅既熟悉又新奇的景象。10月26日台北舉行全台第一屆「地味萬聖節」,強調參加者要裝扮成生活周遭的平凡人物,越貼近日常的角色,反而越能引人注目。 參與者扮演洗澡到一半沒有熱水的人和送瓦斯的師父組合,展現最台味的生活風景。 圖/李芸攝源自日本的地味萬聖節在近五年風靡日本的社群媒體。參與者的穿著扮相沒有限制、不受評比,唯一的規則是不能打扮成特定的角色、名人。「地味」一詞在日文中的意思是樸素、不顯眼的,如同會場中參與者造型大多難以和印象中繽紛的萬聖節連結,卻更能夠引發大眾共鳴。 參加者在進場之前,必須先在名牌上寫下自己所扮演角色的描述,在場中大家可以互相猜測身份。 圖/李芸攝這是台灣第一次舉辦地味萬聖節,參與者進場時會先在名牌寫下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讓大家透過互相觀察、猜測對方身份互動交流。就讀國立台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的朱庭緯打扮成公園的下棋老人,從繡有宮廟名稱的鴨舌帽、古著外套,到些微鬆垮的內搭白衫和高腰長褲,細緻又巧妙地捕捉大家印象中的老人形象。他認為活動非常有趣,可以激發大家的創意、和不同的人互動,「不要再一直扮Elsa了!」他開玩笑地說。 參與者從自身經驗發想,或是觀察周遭人物,從頭到腳細膩展現人物特色。 圖/李芸攝現場的年輕人們也會從自身經驗發想創意,精準呈現生活中常被忽略的小事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的陳威宇扮相輕鬆居家,他戴著髮箍、穿著夾角拖,看似平凡無奇,但當他拿出半開的泡麵,秀出「尋找飲水機的大學生」的名牌時,瞬間令人驚嘆他的傳神打扮。跟一般的萬聖節變裝相比,他認為此種變裝多了幾分困難,「變成你要去思考今天做了什麼,什麼地方是讓人會有同感、很有趣的點。」他也覺得比起扮演電影、動漫角色,這樣的變裝更能引起大眾共感,「很多事不管是自己做過或是看別人做過,很容易會有連結感。」 參與者巧妙透過不同的情境組合成一幕幕生活場景,拼湊成有趣的畫面,現場交流互動多,氣氛十分熱絡。 圖/李芸攝地味萬聖節以幽默的角度,創造新型態的慶祝方式。發起此風潮的日本網站Daily Portal Z的自由寫作者西村雅之為活動元老,這次特別前來參加台灣首場活動。他表示,日本年輕人間流行熱鬧盛大的萬聖節變裝派對,但有些人卻抱有反抗心態,「覺得不要做那麼熱鬧的活動,反過來做樸素一點的萬聖節裝扮活動,結果發現得到很多年輕人的共鳴。」 來自日本網站的西村雅之為日本地味萬聖節的活動元老,特地來台參加首屆活動,並也裝扮融入其中。 圖/李芸攝台灣的主辦團隊「對流塵convection」希望透過本次活動,讓大家對身旁人物能有更深刻的觀察。活動負責人C(化名)認為以往台灣的萬聖節變裝活動參加者多是親子,「但其實年輕人是很有創意又很喜歡做的。」以台灣會出現的普通人為裝扮主題,也能促使大家思考自己想扮演什麼樣的人,在生活中去觀察他人的穿著、行動和道具。團隊合夥人劉立中則表示,希望活動能讓大家有機會體會不同角色的世界,「藉由變裝去改變你,開創一個新的社會角色。」讓活動在幽默之外,更多了一層深刻的意義。
銘傳改建標準茶室 力推日本茶道文化
生活
第1692期
銘傳改建標準茶室 力推日本茶道文化
2018-12-12
【記者黃郁期桃園報導】多帖精緻的榻榻米鋪滿寬敞的空間,幾扇和室拉門設置其中,日本茶道具、掛軸和地爐在飽滿光線的映照下,將偌大的房間點綴得華麗精緻。它是銘傳大學應用日本語文學系於11月21日新成立的茶道教室,目前主要由銘傳大學裏千家茶道部學生使用並學習茶道及其他日本文化。 銘傳將原有的文化教室改建成日本茶道教室,並於11月21日舉行啟用典禮。 圖/銘傳應日系提供 銘傳將原有的文化教室改建成日本茶道教室,並於11月21日舉行啟用典禮。 圖/銘傳應日系提供茶道教室的前身為1996年所創立的文化教室,主要用於教導學生日本文化的知識。而今年在茶道愛好者的贊助下,銘傳應日系為了提升學生學習的環境品質,便將它改裝成符合日本京都茶室空間的茶道教室。銘傳應日系主任蔡豐琪表示,若要實施完整的茶道教育,一定需要有良好的設備及師資,「系上有兩位老師鑽研茶道多年且皆具有茶道教學資格,再加上改建後標準的茶道教室,可以讓學生在更好的環境下學習。」 銘傳學習茶道的學生跪坐在茶道教室內聽從老師的教導,圖中左側的學生正模仿老師指導的動作。 圖/黃郁期攝由於過去受限於文化教室較簡陋的設備,學生學習茶道文化時無法確實做好各個步驟。銘傳應日系學生邱怡婷說:「以前的教室只有四帖榻榻米,能執行的『点前(てまえ)』(沏茶的程序)比較少。」改建之後的教室不僅有八帖榻榻米,也有鑲在地板之下的地爐和正式茶會中使用的門,能夠執行的点前更多,也能更完整地學習茶道。同為應日系的學生沈昆毅也提到,教室空間的提升能夠容納更多外賓,對於推廣茶道教育也有良好助益。茶道部部長陳鈺佳也期許未來上課的學員可以自己可以舉辦一個茶會,發揮平時所學。蔡豐琪提到,日本文化十分要求成年人的冷靜沉著,然而,現在學生的生活步調匆忙,沒有時間靜下心來思考自身的學習狀況,因此茶道教育提供學生把心靜下來的機會。此外,他進一步表示茶道教育也是了解日本文化的窗口,一間茶室裡的書畫掛軸、插花和各式茶具都蘊含了茶道多年來百工的智慧與文化底蘊。應日系學生透過學習茶道,可以更進一步增進自己的專業。 銘傳學習茶道的學生(左)正聽從茶道老師(右)的指導,學習茶道程序中的動作。 圖/黃郁期攝 課堂中銘傳學習茶道的學生正全神貫注地執行茶道中的繁複程序。 圖/黃郁期攝
無聲演繹 《憂國》暗喻日本戰後歷史
藝文
第1691期
無聲演繹 《憂國》暗喻日本戰後歷史
2018-12-05
【記者謝承學台北報導】中尉舉起刀,奮力往腹部一刺,展現他殉國的決心,妻子麗子也義無反顧地跟隨其腳步。曉劇場在2日於台灣戲曲中心演出改編自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的同名作品《憂國》,此作品是首次以舞台劇呈現,且以台車為舞台,視覺效果更與眾不同。本劇以麗子的視角回顧兩人共同赴死前的畫面,影射三島由紀夫對日本衰敗的不滿。 在《憂國》中,四名男演員輪流飾演中尉的角色,其中一人在飾演時,其他人就負責旁白或是台車的移動。 圖/曉劇場提供全劇沒有對白,演員只發出台詞開頭的注音符號表示台詞,再搭配字幕和旁白,讓觀眾自行想像對話,例如:「好了,開始準備吧。」演員便以「ㄏ」表達。就讀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系的演員周均潤表示,沒有對白能讓演員更著重展現肢體。「為了完全忠於文本,不得不刪減的台詞就讓旁白來念。」《憂國》導演鍾伯淵表示,授權時對方要求不能增刪劇本內容,因此將劇中一男一女的角色,由四男二女輪流演出,剩餘的人負責念旁白和移動台車。 麗子和中尉在死前的交歡、愛撫。劇中以布簾遮擋演員在演出時裸體的身體也是一個表演的媒介。 圖/曉劇場提供中尉為了以純淨的身體自殺而去洗澡,麗子則開始整理家裡,台車開始轉圈,代表兩人各自走到浴室和客廳。台車舞台有兩面,一面代表一個場景,中間有門可以讓角色穿梭,隨著台車轉圈,場景也跟著轉換。觀眾趙亞娟認為,台車舞台的移動和反轉能突破空間限制,「讓換場的過程中不會冷場。」 中尉深情地看著義無反顧將要與他一起自殺的麗子,對於這種純粹的信賴感到欣慰。 圖/曉劇場提供「每一個台車都像是一座島,就像日本有很多的島嶼,每次換場都像是到另一個島嶼。」鍾伯淵解釋,台車的滑動和轉圈,表現出描寫女性視角時最重要的意識流動,例如等候丈夫回家時,麗子以打理家中各處來掩飾自己的焦慮不安,「台車的舞台設計是練習中最難克服的。」他補充,台車位置、大小、演員走動方式都要很講究。趙亞娟表示,移動台車舞台,使他能更明白劇情發展,進而專注欣賞。 中尉決定以切腹自殺來殉國,看著身邊的妻子,也不動搖自己尋死的意志。 圖/曉劇場提供本劇以「二二六事件(註)」為背景,反映出三島由紀夫對於日本自衛隊自貶主權的行為非常不滿,他試圖以演講勸說日軍卻失敗,最後決定自殺明志。「堅持自己所相信的,就算不是當前的主流想法。」鍾伯淵期待觀眾能重新審視內心,堅信自己的想法。「自殺不是最好的辦法,但可以看出麗子對中尉的絕對信任。」就讀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飾演中尉的演員李廷羿認為,劇中中尉陷入兩難時選擇自殺,妻子大可獨活,卻義無反顧追隨,「在隨波逐流的世風下,這種純粹追求信念的表現值得現代人反思。」註:二二六事件是指1936年2月26日發生於日本東京的一次失敗政變,日本陸軍部分「皇道派」青年軍官率領數名士兵,刺殺政府及軍方高級成員中的「統制派」,最終政變遭撲滅,直接參與者多判死刑,相關人物亦非貶即謫。二二六事件是日本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叛亂行動,也是19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義發展的重要事件。
東京醫大入學爆性別歧視 女考生集體求償
國際
第1686期
東京醫大入學爆性別歧視 女考生集體求償
2018-11-01
【記者林奕辰綜合報導】東京醫科大學(東京医科大学)於8月7日,舉行記者會承認自2006年起調降女考生成績,刻意降低女性入學比率。參加東京醫科大學入學考試落榜的女性於10月24日委託律師團召開記者會,向東京醫科大學請求賠償,同時呼籲東京醫科大學公布她們的原始考試成績。記者會上,律師團要求校方給予每位受害者10萬日圓(約新台幣2萬7500元)的精神賠償,並退還考試報名費、往返考場的車費和留宿的費用。律師團表示,若東京醫科大學在兩週內沒有提出令人滿意的答覆,將會提起訴訟。根據日媒《朝日新聞(あさひしんぶん)》報導,東京醫科大學指出,附屬醫院常接收該校畢業生,但女性醫師可能因結婚、生產等理由而離職,導致醫院的醫師人力不足,校方考量後才決定降低女性入學人數。對此,於日本就讀醫科的女學生念念(化名)表示,許多學姊曾告訴她必須仔細考慮未來的醫生生涯,以及如何管理婚後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她認為,至今在醫院仍然沒有完善的制度,來配合女醫生的身體和休息時間,甚至還有部分男醫生認為女醫生不會是良好的人力資源,只因為女性會在懷孕後離職,他們聲稱這會造成男性同事的精神負擔,「但在日本,男性投入育兒照護尚未普及,我認為這也是女醫生離職率高的原因之一。」 受委託的律師團也發起了網路募款活動,希望透過募資獲得更多資源,替受害者爭取權益。 圖/板倉由美(Yumi Itakura)提供而受委託的律師團也發起了網路募款活動,希望透過募資獲得更多資源,替受害者爭取權益。目前此募資活動已獲得267人支持,並募得450萬日圓(約新台幣125萬元)。其實自今年8月起,東京醫科大學就被日媒《讀賣新聞(読売新聞)》多次揭發違規處理女性考生成績。受害者與聲援者在經過抗議遊行後,組成「東京醫科大學入學考試歧視問題當事者與支援者之會(東京医大等入試差別問題当事者と支援者の会)」(簡稱東京醫大考試歧視問題處理會),並在社群網站推特(Twitter)上發文協助受害者尋求補償,期望聲援曾報考該大學的女性考生。對於差別待遇,東京醫大考試歧視問題處理會成員北原美乃里(Minori Kitahara)表示,現在組織內已經集結了過去12年來,受害的120多位女學生,並且正在與律師共同籌備下一步,「不只有東京醫科大學,也有許多大學更改女考生的入學考成績,我們的行動將會愈來愈大,且愈來愈廣。」北原美乃里也提到,在醫學大學大多數教授和醫生仍是男性。在日本,也有一群醫科學生組成「醫學生反對不平等和貧困組織(Medical Students Against Inequality and Destitution, MSAID)」,旨在幫助弱勢者更尊重生命意義,並對抗社會上的不公。針對入學考試歧視女性的問題,該組織也在網站上發布文章,表示組織內曾有女性成員在入學考的面試中,被教授詢問結婚生子後是否還會繼續留在醫院工作,顯示女性在醫學界上存在著的不平等待遇。對於日本許多醫科大學歧視女性的現象,熊本大學(熊本大学)醫學部學生城戸初音(Hatsune Kido)提到,早在消息被揭發前,醫科大學的學生就幾乎都知道這個真相,「我和朋友對於這個醜聞並不感到訝異,這很常見。」她也指出,日本嚴重的父系社會,讓女性在醫學領域很難發展,「我們醫學部內幾乎都是男性教授,女性教授只有兩個。」比例懸殊更突顯日本醫界根深蒂固的性別偏見。 
日本踩舞入台灣 盼發揚在地化特色
生活
第1666期
日本踩舞入台灣 盼發揚在地化特色
2017-11-22
【記者李卓朗台中報導】「2017台中國際踩舞祭」17至19日於台灣大道市政廣場登場,活動邀請到台灣團體表演踩舞並與民眾互動教學。台北市立大學舞蹈學系學生在〈高山青〉的背景音樂下起舞,學生通過敲擊、跳躍,展現踩舞的力與美,表演的最後更用道具拼成一幅巨型的鳳凰,讓現場民眾驚呼連連。 北市大舞蹈學系在表演的最後更用道具拼成一幅巨型的鳳凰,讓現場民眾驚呼連連。圖/李卓朗攝「踩舞祭」源自日本高知縣于蘭盆節舉辦的「夜來祭」,後來逐漸擴散到日本各地,台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去年首度把踩舞祭帶到台中。台灣各大專院校舞蹈系學生歷年都受邀赴日表演,作為文化交流。北市大舞蹈學系學生鄭援蓁認為雖然台灣採舞祭的表演內容具在地特色,但目前踩街的模式和舞台的設計都是仿效日本,希望台灣可以發展更在地化的踩舞祭形式。 北市大舞蹈學系在編舞上加入敲擊和口號,展現踩舞的力與美,並加入民俗舞的元素。圖/李卓朗攝參與表演的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為了呼應明年舉行的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運用台中市花「山櫻花」作為服裝和道具設計。山櫻花的粉色搭配互補藍色,令表演顯得更亮眼,學生手中三層漸層的長飄扇,表現流動之感,營造飽和的視覺效果。為了展現在地文化,表演加入台灣廟會文化中「老背少」的元素,更委託專業的中國音樂創作人為表演量身打造踩舞表演的音樂,從服裝道具到音樂都充滿巧思。 南應大舞蹈學系在表演加入廟會文化「老背少」的元素,並將台中市花三櫻花加入服裝和道具的呈現。圖/李卓朗攝南應大更動員系上約60人參與這次表演,南應大舞蹈系學生黃靜慈表示,為了練出整齊的隊型和口號,他們從6月就開始練習,暑假更是每天都要練習「雖然很累,但觀眾很熱情的面對我們,就是我們繼續跳的動力」。台中市政府觀光局局長陳盛山表示,踩舞在日本是全民運動,他認為踩舞祭可以提升社區凝聚力 。南應大舞蹈系老師、編舞老師顧哲誠認為,台灣的踩街文化常見的是廟會活動的形式,而日本表演團體在踩街規畫上相較於台灣更完整、嚴謹和精緻,「日本從街道,從組織規劃,從舞台設計完全都是從大學生裡面自發性地去規劃出來的。」顧哲誠表示,透過踩舞祭能學習組織編製和合作,希望以後踩舞祭也可以全面由大學生組織,創造屬於台灣的特色。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