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淡江排考制取消 期中考衝堂、座位不足
校園
第1785期
淡江排考制取消 期中考衝堂、座位不足
2023-11-15
【記者胡王子行綜合報導】淡江大學於112學年度取消行之有年的排考制度,改由授課教師自行安排試務。過往的排考制度施行方式為停課一週作為段考週,並由校方安排考場、時程、監考人員,所有考試皆於該週舉行。6至12日為取消制度後的首次期中週,卻因為師生不熟悉新制而導致考試期間產生衝堂、座位不足、作弊情況增加等情事。 過往校方段考時會編排學生座位,如今不再安排,學生反應教室過於擁擠,作弊情況浮現。 圖/李同學提供轉學至淡江歷史學系學生吳政純比較有無排考之差異,他認為在校方安排的排考制度下,兩堂考試中間會有緩衝時間,不必在下課十分鐘內趕去考試,且全校在段考週會有種考試的氛圍。而對於此變革,多數師生尚在適應中,淡江會計學系碩士班陳同學(化名)即表示:「大家已經習慣了考試有時程表可以查看,取消排考後可能就會有不方便的感受。」在排考制度下,學生會依照學校規定座號入座,如今則改由授課教授全權安排。淡江教育科技學系學生吳紫菲分享,自己在通識課考試時,並沒有規定座位與間隔。吳政純說:「教室容納70至100人,座位間隔非常近,我只要抬頭就能看到四周同學的答案了。」他也提到,學校交由教授處理試務後,有些教授改以投影幕投放題目,造成應試不便。淡江A教授(化名)坦言,廢除排考制度後,教師需自行監考並安排教室,但對教授大型班級或開設不同時間、同課程之教師而言,找尋合適的考場較不容易。他也推測,本次考試因座位過於擁擠,在監考不便的情況下可能助長作弊事件。 取消排考制度後,學生應試時間不一,不再有全校專注於考試的氛圍。 圖/吳紫菲提供除了作弊疑慮外,考試時程之安排也影響學生應試,淡江西班牙語文學系李同學(化名)表示,教授為了補足國慶連假授課時數,期中考改為四小時,與關乎其他考試內容的下一堂課衝堂,所幸解釋後獲得教授諒解。事實上,在過去制度下,也存有衝堂情形的發生。淡江教育科技學系B同學(化名)說道,以往如果發生衝堂問題,學校會安排衝堂考生集中在其他教室,學生可同時進行多科考試,如今缺少校方安排,考試衝堂的學生在新政策下難尋解方。因此,他建議校方可以舉行座談會,當面了解學生的需求與想法。 A教授透露校方採取漸進式取消排考,可以理解取消排考為順應多數學校趨勢,校方可利用本次經驗多加與學生溝通。 圖/吳紫菲提供淡江學生會回應,政策實行前,校方與學生的溝通僅限於課程委員會議與校務會議後之報告,並無額外蒐集學生意見。「雖然目前無直接收到學生投訴,但學生會計畫在期中考後展開相關調查,提供對策與方法予校方做出改善。」淡江秘書長劉艾華則表示,校方自去年七月便著手推廣政策,也舉辦兩場工作坊,邀請學生會及議會代表參與,蒐集問題後放置校網以供查詢。「推動期中、期末評量回歸老師自主安排,能使同學享有更多元的方式評比學習成效,對於未盡完善之處,也將規劃相關單位加強宣導。」
淡江創情緒轉換運動站 依腦波訊號改變建築構造
新知
第1773期
淡江創情緒轉換運動站 依腦波訊號改變建築構造
2022-11-30
「Emotion Sport 情緒轉換運動站」整體示意圖,在系統的推薦下,使用者可以進行最符合當下情緒的運動。 圖/賴怡成提供【記者詹晶雅綜合報導】「我們運動都關在一個封閉的盒子,心理學研究說,如果能給它更適合的環境,會增加效能。」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賴怡成帶領學生開創「Emotion Sport 情緒轉換運動站」,望能讓使用者在運動時,藉由改變空間形態,調節適宜的光線、溫度,進而平穩情緒。該作品在第十五屆「創意狂想 巢向未來」智慧化居住空間創意競賽榮獲金獎。 團隊領獎合照,左起為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長王榮進、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學生翁嘉䅿、指導老師賴怡成。 圖/賴怡成提供「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健身房、運動中心越來越多,並不僅是為了追求更好的身體狀況,有時候人們是為了要排解自己心裡的壓力、情緒。」團隊成員翁嘉䅿表示,運動可以平復憤怒、悲傷等負面情緒,例如在生氣的狀態下,人類的肌肉會較為緊繃,此時可以透過拳擊、跆拳道等高強度運動舒緩肌肉,讓情緒歸於平穩。他進一步補充,人們的情緒會受到建築空間影響,而情緒將影響運動成效,團隊希望能透過空間型態的改變,達到運動效果事半功倍的目標。 團隊成員為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學生翁嘉䅿,以及電機工程學系學生邵才獻。圖為系統運作示意圖。 圖/賴怡成提供該運動站中包含「百葉」和「柱子」兩大結構,可用於調節光線、風量和溫度,翁嘉䅿解釋,「建築是為了服務人們,所以人的感受是最重要的,最直接反應人們的感受,當然是透過腦波偵測情緒。」進入場館前,使用者必需先配戴腦波儀,以此判斷情緒的種類,將其轉換為數據進行運算。系統再從資料庫中,推薦最符合使用者當下情緒的運動類型,並將空間轉換為適合的型態,藉此平復情緒。 「Emotion Sport 情緒轉換運動站」透過柱子可將空間變換為三角形、方形和圓形等形狀。在不同的型態中,人們可能產生防衛、安全和自由等感受。 圖/賴怡成提供翁嘉䅿說明,除了研究中的運動用途外,團隊望將情緒偵測系統,進一步推廣至長照服務。賴怡成也表示,人口老年化愈趨嚴重,失智者可能無法即時與家人、照護者溝通,傳達自己的需求與感受,「如果有這樣的裝置,我們可以透過腦波得到情緒的變化,提供他(失智者)適時的照料。」 團隊運用簡易的材料,實際模擬「Emotion Sport 情緒轉換運動站」的建築結構。 圖/賴怡成提供運動心理教練陳奕文提出,使用者可能會因不適應陌生場地而手感不佳,或是在進入場館前發生不愉悅的事情,「系統都只能判斷我是憤怒的狀態,但其實我在這些狀態裡成因是不同的。」團隊則說明,目前系統僅能依不同情緒進行分類,也希望未來能多方考量個體差異,以及形成情緒背後的原因,打造更符合個人需求的情緒轉換運動站。
淡江尖端材料學程停招程序不民主 學生代表籲對等溝通
校園
第1767期
淡江尖端材料學程停招程序不民主 學生代表籲對等溝通
2022-10-05
【記者李念庭綜合報導】9月20日,淡江大學理學院宣布,尖端材料科學學士學位學程將於113學年停招,並在隔日辦理第一次停招說明會。然而,多數學生認為消息過於突然,且在說明會中,校方態度也讓學生感到不被重視。對此,尖端材料學程學會與淡江學生會,於9月22日發布聯合聲明,希望淡江校方依循民主程序,與學生們共同討論停招、合併學系等相關事宜。  9月22日,淡江大學學生會與尖端材料學程學會發布聯合聲明,期望淡江校方重視學生意見,依循民主程序與學生共同討論停招相關事宜。尖端材料學程近年在少子化的衝擊下,出現招生率不足、缺額問題,經學程辦公室與校方討論後,決議從113學年起更改為停招不整併。尖端材料學程學會會長蘇麒耀說明,在第一次停招說明會中,校方僅做到告知義務,且會議中無校方高層出席,加上時間只有30分鐘,因此在說明會中,校方代表皆無法即時回覆問題,導致學生在過程中感到十分疑惑,也對校方充滿不信任感。 淡江大學10月3日於辦理第二次停招說明會,會議中教務長及秘書長等校方高層皆出席,與學生面對面討論溝通。圖/尖端材料學程學會提供然而,在本週一召開的第二次說明會中,淡江教務長蔡宗儒與秘書長劉艾華皆出席會議,與學生面對面討論。除了說明停招的緣由,並傾聽學生對於此事的想法。此外,校方也針對第一次說明會中,學生詢問的必修選修學分和受教權問題,以及系學會事前收集的學生意見,統一做出回覆,例如校方同意在符合學校轉系的規範之下,盡量輔導並協助學生轉系。 針對學程即將停招砍系一事,蘇麒耀提到,部分高年級學長姐擔憂停招恐影響畢業文憑的價值,以及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除了高年級學生,大一新生也不滿於校方的作為,一些大二同學則已經開始規劃轉系甚至轉學。蘇麒耀認為,第二次說明會中,校方與學生的溝通狀況已改善許多,但他表示,校方仍須進一步擬定具體保障學生權利的配套措施。 尖端材料學程2005年成立,近年因招生率不足,淡江校方決定於113學年停招此學程。圖/尖端材料學程學會提供淡江大學尖端材料學程畢業校友莊信偉表示,缺額、停招都已是既定事實,校方在考量經費和經營等現實因素時,也僅能做到與學生充分溝通,並保障同學的相關權利。淡江學生會會長蘇廷瑋則提到,未來校方決策與學生意見產生衝突時,應先打開對等的討論空間,讓學生瞭解停招原因,提供相關資料,並且持續與學生溝通,以維護學生權益。在現今少子化衝擊之下,許多大專院校與學程科系,都面臨停招、整併和減招的狀況。蘇廷瑋表示,教育部不應以鴕鳥心態逃避問題,而是要改變整個教育環境,並針對教育政策做出調整。而校方在因應少子化問題做出結構性改變時,勢必會有受害者出現。因此,蘇廷瑋認為,現階段校方須與師生達到雙向溝通,藉此避免雙方權益受損,才能保障學生的受教權與發聲權。
淡大工作坊探討青年貧窮 藉生活化遊戲求解方
生活
第1761期
淡大工作坊探討青年貧窮 藉生活化遊戲求解方
2021-12-22
【記者黃弈軒綜合報導】淡江大學TEDXTKU團隊學生於18日在淡江大學覺軒花園廣場舉辦「Longest Shortcut」年度工作坊,以「青年貧窮」為核心主題,帶領參與者洞察青年於台灣現今社會下面臨的困境,探求避免陷入青年貧窮的解方。 淡江大學TEDXTKU團隊今年以「青年貧窮」為題,讓參與者透過RPG遊戲、名人講座及圓桌討論認識青年貧窮議題。 圖/黃弈軒攝「青年貧窮這個議題比較生澀,但我們確實就會在生活中面對這些問題,那我們該怎麼在社會的窘境中找到屬於我們的那一條路?」TEDXTKU團隊策展人、淡大大眾傳播學系學生廖于涵提出對台灣社會現況的疑慮。他期盼藉由此活動引起大家關注青年貧窮議題,正視社會現狀,與參與者一同省思未來若面臨「青年貧窮」問題時,青年該如何應對及做出抉擇。 TEDXTKU團隊在活動當天以生活化的方式探討青年貧窮議題,讓參與者交換對未來不同職涯選擇的看法,圖為RPG遊戲活動場地。 圖/黃弈軒攝工作坊首先以RPG遊戲作為社會縮影,展開互動。各小組領有一張收入支出表,扮演剛步入社會的青年,置身於人生未來情境中,與隊員規劃職涯道路,檢視最終財產餘額。活動現場共有八道人生選擇題,分別是創業、教育、結婚、健康等主題,各主題則分別有不同岔路機會,讓參與者體驗不同決定將如何影響小組收入及支出,同時探討青年貧窮形成原因。 各小組會拿到一張收入支出表,扮演不同學歷、經濟背景的青年,一同在RPG遊戲的不同關卡中規劃人生道路。 圖/黃弈軒攝「很像是未來會碰到的狀況!」淡大公共行政學系學生田皓倫表示RPG遊戲十分貼近生活,並引起他的共鳴,帶領他以較輕鬆的方式認識青年貧窮。在「創業」關卡中,「該不該投資小組財產餘額來創業?」引起參與者熱議,組內自然而然形成保守派及冒險派兩方意見,他們互相拋出對於「創業」的想像,試圖說服對方同意自身觀點,並在最後達成共識。工作坊最終來到圓桌討論環節,參與者紛紛道出自身處境,像是目前背負的學貸壓力及畢業後將面臨的低薪問題等,此外也談論對未來理想居住縣市、青年租金補貼及青年職得好評就業計畫的看法,商討因應之道。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學生廖啟均表示平時就會關注相關議題,但卻少有機會能與同儕交換想法,「自己也會擔心未來面臨『青年貧窮』的狀況,今天跟大家討論可以讓我提早思考這些問題,看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 圓桌討論環節中,TEDXTKU團隊帶領參與者討論青年貧窮相關延伸議題,交流自身看法。 圖/黃弈軒攝除籌備RPG遊戲、圓桌討論外,淡大TEDXTKU團隊同時邀請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張烽益分析青年貧窮問題,他指出台灣青年目前所處的工作環境不僅工時長、時薪低,且經濟與薪資成長逐漸脫鉤,期望台灣未來能構建出公平稅制及穩固的勞資集體協商關係,化解青年貧窮。此次活動結束後,淡大TEDXTKU團隊後續將於社群平台更新青年議題相關貼文,並在未來持續舉辦一系列年會、沙龍等活動。「我們會去思考適合青年的時事議題或是關注的東西是什麼,去辦理吸引他們參與的活動,期望參與者對不同議題有更深入的了解。」廖于涵說道。 活動現場門口還設有留言牆,參與者紛紛在上留言,寫下對未來的自我期許。 圖/黃弈軒攝
【大學事】校內宿舍少、校外租金高:教部失效方針映宿權難題
校園
第1755期
【大學事】校內宿舍少、校外租金高:教部失效方針映宿權難題
2021-10-28
【記者李昀璇、劉亭妤綜合報導】教育部自民國108年起執行〈弱勢學生助學計畫精進措施(校外租金補貼)暨新世代學生住宿環境提升計畫〉(以下簡稱〈宿舍提升計畫〉),期望改善學生住宿問題。然而,立法委員王婉諭於20日召開記者會質疑該計畫執行成效,使大學生住宿問題再度浮上檯面。據教育部統計,多數學校的宿舍床位數遠低於申請人數,其中尤以台北市學校較為嚴重,且表列的申請人數也難以呈現所有住宿需求。因宿舍申請多設有地區或年級限制,部分學生連申請資格都不符,或因宿舍中籤率過低而直接放棄申請。「大二一定抽不到宿舍,所以大家早就開始找房子。」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學生張芸慈坦言,東吳宿舍床位極少,順位又以大一為優先,大二以上舊生幾乎不可能分配到宿舍,因此大多提前找好校外租屋處,並未參加宿舍申請。由於宿舍床位不足,各校多僅保障大一住宿名額,舊生中籤率也因此大幅降低。淡江大學管理科學學系學生詹雅雯就表示,在淡江,多數大一生都能分配到宿舍,但大二卻只能碰運氣抽籤,自己身邊有16位同學都在大一時住過宿舍,但升上大二後,除有兩位抽中宿舍、一位享有離島保障名額外,其餘同學皆得另尋校外租屋處。國立政治大學過去雖保障大一、大二學生的住宿名額,但自110學年起,為因應捷運環狀線南環段工程,主要提供大二生的宿舍區遭到拆除,床位一夕間減少1300張,大二生住宿保障名額也就此取消。政大住宿生代表石宗霖指出,為補充大二以上舊生的床位數,校方以新生宿舍區的床位應急支援,反倒使新生床位陷入緊繃狀態,排擠設籍於台北市及新北市部分區域的大一住宿名額。即便各校祭出大一新生住宿保障政策,卻仍有新生未抽中宿舍的情況。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學生王品婾表示,自己大一時未抽中宿舍,每天需花三小時搭火車通勤上學。詹雅雯也反映,淡江宿舍男女床位數分配極為不均,許多男同學在大一時就得在校外租屋,連來自南部的學生也無法倖免。為改善床位不足問題,部分學校選擇新建宿舍,但若宿舍設計未貼合學生實際需求,新增床位也只是治標不治本。「淡江宿舍最大的問題就是CP值低,所以同學們都傾向外宿。」淡江大學學生會會長鄭兆庭以110學年剛落成啟用的女生宿舍松濤四、五館舉例說明,雖然該建物外型美觀,但10人同居的家庭式空間與每人每學期約新台幣三萬的高昂宿費,仍使學生大失所望。 淡江大學松濤四、五館為110學年啟用的新女宿,三房一廳的家庭式房型可供9至10人同居,每人每學期的住宿費為新台幣三萬元左右。圖為松濤四館。 圖/陳憲霆提供然而,也有部分學校不願正視宿舍不足的問題。臺北醫學大學居住權益小組成員潘寬說明,北醫約有6000位學生,但校內卻僅有約800張宿舍床位,居住權益小組雖曾在107年發起校內連署,抗議校方的不作為,但至今從未收到校方欲新建宿舍的消息。校內無宿舍可住,多數學生迫於選擇外宿,須另行負擔高昂租金。詹雅雯表示,自己住在淡江周圍租屋熱區中最便宜的水源街,但單人套房每月租金也要6000元以上。教育部為掌握各校周圍租金概況,曾委託北、中、南共四所具代表性的大學,提供校內外住宿費用資訊,以北部代表大學為例,該校周圍的單人套房價格就落在3000元至8000元之間。然而,多名學生都懷疑教育部數據可能失真。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學生蕭宇軒表示,世新附近的單人套房租金,從6000元到一萬元以上的價位皆有,但6000元的套房大多非正常格局,例如頂樓加蓋的房型,甚至有房間是僅用門簾隔出廁所。同就讀世新的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學生胡宸瑜也納悶道:「在台北真的找得到租金3000的套房嗎?」而政大陳同學(化名)則以自身經驗推測,3000元的單人套房可能是在地下室等較差的環境。教育部雖提供弱勢學生租金補貼,但卻不是每位弱勢學生都能受惠。政大陳同學說明,自己因不符合清寒界定標準,被拒於申請資格之外。但他無法申請補助的主因,房東為逃稅而禁止他申請租屋補助,但為了能有居住空間,也只好接受條件。為解決校內宿舍不足與校外租金過高的問題,教育部鼓勵各大學租用民宅興辦學生住宅,並在〈宿舍提升計畫〉中祭出補助,但計畫實施至今卻未有學校提出申請。政大住宿輔導組輔導員張君豪說:「不是錢的問題,提高補助也沒有用。」政大住宿組組長林宗憲解釋,學生社會住宅得符合學生的交通、價位需求,房東也未必願意配合,他也坦言,目前在政大周圍並沒有適合的標的物。林宗憲也建議教育部提供廢棄或閒置的公有地,讓校方與公家單位交涉。他認為,按此作法,不僅標的物較能貼近學生需求,一對一的交涉方式也較易達成共識。政大住宿組輔導員張君豪補充,若教育部能尋找多所學校之間的公有地,讓各校合作興辦學生社會住宅,較有機會滿足學生們的住宿需求。前政大學生會會長黃承瀚則認為,教育部必須重新檢討〈宿舍提升計畫〉的補助款問題,並給予校方更多的籌款彈性,讓校方在維持學生可負擔基礎宿費的前提下,擴增具有基礎居住品質的床位數,保障學生的居住權益。
境外生防疫居所價格高 淡江未履約補助
校園
第1734期
境外生防疫居所價格高 淡江未履約補助
2020-10-29
【記者吳嘉倪綜合報導】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許多原先在台灣讀書的境外學生被迫延遲返台就學。14天檢疫期間將被安排入住政府提供的集中檢疫所或校外的防疫旅館,但價格從2萬1000元起跳,對學生而言恐造成經濟負擔。淡江大學9月初承諾將於10月中公布境外生檢疫補助方案,卻又改口延至「最慢11月中公布」,淡江學生會呼籲校方盡快履行承諾。 淡江大學在108學年度有多達近2000名境外生,其中最多境外生的科系為國際企業學系。 圖/夏晨飛提供根據淡江國際暨兩岸事務處(以下簡稱國際處)統計資料顯示,108學年度淡江共有1912名境外學位生,而據《淡江時報》報導,至9月21日止,一共有518位境外生返台。境外生返台後檢疫入住的地點可分為兩種,其一是政府提供的集中檢疫所,費用為每日1500元,但供給數量較少。另一種是校方安排的防疫旅館,費用較高且價格不一,住宿14日總金額約3萬元,供給數量較多。另外,境外生持有居留證者,政府將提供每人1萬4000元的防疫補償金。 下飛機後,淡江大學經濟學系學生夏晨飛坐上學校安排的車輛,前往位在新北市新店山區的集中檢疫所。 圖/夏晨飛提供淡江境外生檢疫費用在學期初的校務防疫會議中即已納入討論,當時淡江校長承諾,除了政府的防疫補償金外,也將給予境外新生每人每日補助600元,舊生亦提供補助,但金額未定,相關辦法最遲於10月中公布。但校方日前又改口「最慢11月中」給予回覆,至今尚未兌現承諾。檢疫高額費用著實對學生造成經濟負擔。來自中國南京的經濟學系學生夏晨飛表示,入住集中檢疫所14天須花費2萬1000元,已相當於他在台灣兩、三個月的生活費、淡江一學期學費的1/3,認為負擔有點重。此外,中國學生無法取得台灣居留證,所以不能請領政府的防疫補償金,且無法打工增加收入,更增添經濟壓力。來自香港的國際企業學系學生李卓齡提到,除了14天檢疫費用,他還必須先預繳外宿房屋半年的房租等,「剛回到台灣,開銷真的很大。」 各地集中檢疫所環境不同,淡江大學經濟學系學生夏晨飛認為自己運氣不錯,入住房間的環境比想像中好。 圖/夏晨飛提供相較於淡江迄今尚未公告補助辦法,不少學校在108學年度下學期就已完整規劃境外生來台入住防疫旅館的費用補貼。例如東吳大學提供每人每日500元的補助;慈濟大學與佛光大學則針對入住校外防疫旅館、且無法領取政府防疫補償的境外生,分別提供1萬4000元及1萬元的補助。對此,淡江秘書長劉艾華回應,補助金仍在向校友募款,且由於境外學生分為新、舊生,集中檢疫所和防疫旅館所需費用也不一,因此每位學生可領取到的補助金額不同,須經過縝密計算。他表示,校方預計將於12月11日舉行說明會,屆時將公告詳細的境外生來台檢疫費用補助金實施辦法。 淡江大學經濟學系學生夏晨飛入住集中檢疫所的第一餐,進行檢疫的14天中,伙食部分大多是便當配上水果。 圖/夏晨飛提供對此,淡江學生會權益部部長魏雋庭呼籲校方儘快履行諾言。夏晨飛表示,希望學校能補貼檢疫費用的40%至50%,減輕學生負擔。從日本來台就讀日本語文學系的小倉麟表示,最理想的情況是希望校方能補助1萬元,若財務不允許,至少也需有5000元。夏晨飛也期盼校方讓所有境外生都擁有領取資格,「中國學生很常被排除在外。」李卓齡則提到,距離開學來台檢疫已時隔許久,期望申請的程序能夠簡單快速,讓學生們盡快領到補助。
社團學分列必修 南臺科大生憂課外安排受限
校園
第1730期
社團學分列必修 南臺科大生憂課外安排受限
2020-10-01
【記者王崴漢綜合報導】南臺科技大學學務處課外活動組於9月10日提出「社團學分化」新學制,其中適用於大一新生的「社團參與課程」引發學生質疑,新制要求學生參與社團活動以獲取必修學分,可能影響學生自由安排課外活動的權利。根據南臺科大官網資訊,學校針對不同年級規劃社團學分。其中大一新生適用的「社團參與課程」最受爭議,學生加入社團並參與四次以上社課,每學期能得8分;另外,也可參與學校核可或舉辦的活動,例如校園新生演唱會等,每次可得2到10分。學生需得60分,才可修得必修學分。 南臺科技大學學務處課外活動組於9月10日提出「社團學分化」新學制,其中為促進學生積極參與社團活動,規劃大一新生適用之「社團參與課程」。圖為示意圖。 圖/國立政治大學韓流舞蹈社提供 南臺科技大學大一新生適用「社團參與課程」,學生加入社團並參與四次以上社課,每學期能得八分;另外,也可參與學校核可或舉辦的活動,例如校園新生演唱會等,每次可得二到十分。學生需得60分,才可修得必修學分。圖為示意圖。 圖/國立政治大學韓流舞蹈社提供南臺科大多媒體與電腦娛樂科學系學生顏慈亮表示,他原計劃課後打工或加入讀書會,新制恐影響他安排活動的時間。該校設計相關科系學生A(化名)更指出,系上學生作業量龐大,平時缺乏閒暇時間,他個人在課餘也接設計案,社團學分將壓縮原先就不足的休息時間。新學制亦有內容訂定模糊的問題,例如每個活動獲得的確切分數為何,尚無統一規範。南臺科大學生麥麥(化名)直指,學校將社團納入學分雖有背後考量,但目前對學生而言恐徒增畢業門檻。 南臺科技大學學生麥麥(化名)直指,學校將社團納入學分雖有背後考量,但目前對學生而言恐徒增畢業門檻。圖為示意圖。 圖/國立政治大學愛愛會提供針對學生質疑,南臺科大學生會會長葉羽彤則回應,學校推出此政策,是希望社團學分能促進學生活躍於校內活動,而非3C產品。且校方亦開放活動等管道獲取分數,並非強制學生參加社團,而學生會與學校目前皆尚未接獲不滿新制的投訴。南臺科大學務處課外活動組組長詹志明則表示,未來將提供新制更多公開說明。 南臺科技大學學生會會長葉羽彤回應,校方並未限制學生必定參與社團才能得分,只要是校內單位經過申請核定所辦理的活動,學生都能藉由參與活動獲得分數。圖為示意圖。 圖/國立政治大學交響樂團提供事實上,南臺科大並非首間推行社團學分化的學校,淡江大學、大仁科技大學亦規劃必修社團學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則開設社團專業培力學程。其中,推動社團學分化已達第九年的淡江,規定學生須在畢業前至少參加三次、主辦一次社團活動。淡江經濟學系學生陳昱瑄表示,由於原先就規劃參與課外活動,對他而言影響不大,但他認為,若學生無意願參與社團,學分化反而將淪為形式上的認證。而淡江管理科學學系學生胡䜜潣更進一步指出,部分社團為了招生或取得社費,提出「買認證」方案,只要交社費,不需參加活動就可得認證。他建議,學校可考量改為選修學分或放寬標準。
「感SENSE」結合AI深度學習 打造居家4D觀影新體驗
新知
第1713期
「感SENSE」結合AI深度學習 打造居家4D觀影新體驗
2019-11-14
【記者張佳琪新北報導】數位時代來臨,大眾的觀影體驗不再受限於視覺與聽覺。淡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周建興指導該系學生許哲儒,研發居家4D觀影裝置「感SENSE」,外觀如同喇叭,只消將其連接電腦,看影片時便能隨場景變換體驗暖、涼、熱、潤、味、震等不同感受。此裝置於3日獲得「2019第24屆大專院校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資訊應用組五」第三名。 「感SENSE」是桌上型立體裝置,包含以深度學習(註)打造能夠辨別影像物件的程式軟體,和給予觀影者觸覺、味覺的回饋硬體。以3D列印的六個白色圓筒及兩個半球形底座為外殼,內部包含會發熱的「夜光爬蟲燈」、「冷暖風扇」、製作水霧的「超音波震盪片」,以及「共振式喇叭」。程式首先辨識影片包含的物件,而後根據結果釋出水霧、香氛、啟動風扇或開啟照明等,加深使用者在觀影時的感受。 「感SENSE」回饋裝置,由上至下內裝素材分別為:夜光爬蟲燈、超音波震盪片以及冷、暖風扇,底下半球形則是共振式喇叭。 圖/張佳琪攝註:深度學習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分支,程式分析資料後建立模型,最終給予使用者需要的答案。其中,共振式喇叭能夠產生震動,利用吸附物品便能產生震動的特性,將其安設在桌上便能發出極大震動與音效。許哲儒表示,他選擇較大瓦數的共振式喇叭,以得到較大的震動效果,他使用課桌椅測試,搖晃的程度大到超乎想像。現有提升觀影體驗的技術包括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及配有4D裝置的電影院,但目前VR設備昂貴,且仍是針對視覺升級。因此,許哲儒往觸覺與味覺發想,研發「感SENSE」,達到在家就能觀賞4D電影的效果,他舉例,影片中出現飛機時,風扇就會轉動,而畫面出現水時裝置就會釋放水霧。 當畫面場景為樹或森林時,裝置藉由超音波震盪片釋出精油,讓觀影者彷彿置身其中。 圖/張佳琪攝許哲儒說:「因為就讀比較偏重硬體學習的科系,平常較少接觸軟體。」因此軟體在製作的過程中嘗試比較多次。周建興則表示,設計上需要考量外觀、功能、尺寸及成本,融合各項條件是此次的挑戰。 影片中出現火焰的場景時,「感SENSE」會啟動最上方燈具,讓觀影者體驗有如置身火焰旁的感覺。 圖/張佳琪攝 「感SENSE」的成本大約為高階電競滑鼠的價格,許哲儒說:「此次發明過程將許多現成的材料拆除、組合。」目前仍在測試階段,未來若大量生產,成本將會降低。周建興提到,未來可能利用AI技術更精準地分析電影的場景,讓硬體裝置啟動的時機更為精準。 試用者、淡江電機工程學系許庭展則分享,自己曾有觀看4D電影的經驗,而「感SENSE」不用到電影院就能體驗相似的觀影感受,並對此裝置的水霧體驗特別印象深刻。
遠端遙控 APP助植栽照顧
新知
第1713期
遠端遙控 APP助植栽照顧
2019-11-14
【記者張佳琪綜合報導】許多人可能因忙碌而疏於照顧家中植物,致使其枯萎死亡。為解決此問題,淡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鄭啟斌,指導六位該系學生,結合基礎型的輪型機器人(又稱自走車)與智能運算系統研發「e定養的活」,能透過App遠端遙控以移動植栽與澆水,該裝置3日於「2019第24屆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資訊應用組一」獲得第三名。 淡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學生團隊結合自走車及智能運算系統,研發「e定養的活」,讓照顧植物增添趣味。 圖/郭思佑提供該裝置結合通訊軟體LINE,在聊天機器人中設定植物品種,系統根據不同植物的特性,設定合適的光照時間以及土壤溼度。再藉由光敏電阻(註)感測陽光強度,於日照過多或過少時發出提醒,使用者接到通知後,便可下達指令使自走車移至其他位置。透過裝置中的土壤溼度感測器得知水分含量,缺水時亦會由聊天機器人傳送訊息,使用者便能依此判斷是否需傳達澆水指令,指令送出後馬達抽水,並由土壤上方的水管孔洞中滴水。註:利用光電導效應的一種特殊的電阻,簡稱光電阻,又名光導管。它的電阻和光線的強弱有直接關係。光強度增加,則電阻減小;光強度減小,則電阻增加。「e定養的活」操作簡易,使用者只需連接無線網路,便能以LINE聊天機器人傳送移動及澆水指令給裝置。團隊成員張惠茹說:「植物能夠藉由社群軟體與照顧者互動,讓使用者有類似照顧寵物的感覺。」團隊更運用雲端服務平台豐富的語彙及字串,讓聊天機器人的回覆更擬真,而相較於市售產品,能夠遠端遙控自走車,便能克服沒有光照的困難。 「e定養的活」運用土壤溼度感測器測得溼度,並藉由通訊軟體LINE的聊天機器人以人性化的語彙互動。 圖/郭思佑提供張惠茹說:「一路上都是慢慢摸索出來的。」團隊成員郭思佑則表示,團隊成員是來自較偏重軟體的科系,但此次的研發著重在硬體,過程中幾乎都是初次嘗試,因此請教了許多外系的學長姐。中國醫藥大學藥用化妝品學系學生林昀霏說:「有時過於忙碌容易錯過適合澆花及曬太陽的時間。」此裝置除了提醒照顧者外,也能讓不擅長判斷植物需求的人放心地養殖。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學生張安認為,此裝置提供了種植的樂趣,但希望能夠增加手動調整設定的功能。「植物長大後會盤住整個土壤,有時需要換更大的盆栽,但裝上自走車可能就有困難。」中興園藝學系學生賴俊廷說,他也提到,此裝置的發想很有創意,設計也能滿足一般民眾需求,但此系統的種植資訊若能針對特定品種量身訂做,將會增加其實用性。 日常照顧植物示意圖。許多人可能因為平日忙碌,而未注意到植物是否有獲得充足的日照以及足夠的水分。 圖/張佳琪攝
原創曲目取代宗教詩歌 《島語》頌馬偕精神
藝文
第1711期
原創曲目取代宗教詩歌 《島語》頌馬偕精神
2019-10-30
【記者徐品蓁新北報導】「你叫做什麼名?外國來的魔神仔!」台上的學生逗趣對唱,演出喬治.萊斯里.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逐漸被台灣居民接納的過程。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學士後跨藝合創音樂學士學位學程(以下簡稱IMPACT音樂學程)、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與新北市淡水區公所合作,於10月26日在淡水遊滬旅遊中心三樓,展演戲劇《島語--馬偕故事X跨界展演》,劇中使用學生的原創音樂,傳達馬偕對在台居民的付出。 飾演馬偕的北藝大學生坐在椅子上左右搖晃,配合動畫的投射,表達馬偕從加拿大遠渡重洋來到福爾摩沙——台灣。 圖/吳子齊提供劇情改編自劇本《馬偕:真情在台灣(Kai the Barbarian)》,講述馬偕在台傳教的故事。原著來自加拿大長老教會,具宗教色彩,著重闡述基督教的教義,並穿插許多詩歌。然而,導演、北藝大IMPACT音樂學程學生吳子齊認為,原著的宗教詩歌無法與台灣文化產生共鳴,因此,他以原創歌曲取代詩歌,並加入學生樂手現場演出,讓整體演出更有臨場感。在馬偕試圖親近台灣居民的一幕中,馬偕與居民對唱吳子齊創作的歌曲〈你叫做什麼名?〉,內容描寫馬偕與居民從衝突到和諧的相處過程。吳子齊說:「我希望歌曲是一個任何觀眾都很好入口,不要有太多壓力的方式。」將歌詞中提到的「他真奇怪」、「你麥過來」等帶有攻擊性的話語,以詼諧的旋律與節奏,增加整體的趣味性,讓觀眾更好吸收劇情。 導演吳子齊在演出後的座談會中,與觀眾說明《島語》希望傳達的意涵。 圖/吳子齊提供「平凡的我親像一支蔥仔,無人在意,無值錢。」這是原創歌曲〈一支蔥仔〉中的歌詞。劇情講述馬偕說服漢人女子阿蔥與他結成連理,但身為侍女的阿蔥因為自卑頻頻婉拒馬偕,直到雙方對唱這首歌後,阿蔥才接受馬偕的心意。〈一支蔥仔〉詞曲創作人、北藝大IMPACT音樂學程學生李崇銘說:「阿蔥這個人其實就是我們很多沒有自信的人的心聲,周圍的人再怎麼樣鼓勵自己,自己都會覺得不夠好。」當序幕的音樂響起,動畫投影在布幕上,隨著旋律,動畫中的煙霧也不停變換顏色。民眾許華如認為,動畫與音樂的結合非常切合主題,他說:「雖然劇場小,但是透過後面影像的投射可以很快把我們帶到那個場景。」帶領學生設計動畫的淡江資傳系助理教授林俊賢也回應,開場時將有色煙霧融合設計,象徵台灣是許多民族融合的地方,他說道:「那些顏色是有選過的,是那些統治過台灣的國家國旗的顏色。」 戲劇《島語》的工作人員與演出人員在演出後合照留念首次的跨界演出。 圖/吳子齊提供「我期待大家都能夠從馬偕熟悉的故事再反思到我們的社會。」吳子齊說。他指出,不論是文化或是社會議題,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從衝突到融合的過程。他希望現代人可以重拾馬偕的精神,願意以他人的角度互相理解,這便是他編導《島語》的核心概念。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