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挺巴行動波及法國學生受教權 學生基本權益難權衡
國際
第1796期
挺巴行動波及法國學生受教權 學生基本權益難權衡
2024-10-18
【記者王保伶報導】10月7日上午,逾三十位學生在法國史特拉斯堡大學(Université de Strasbourg)人文科學學院教學大樓Le Patio入口處擺放垃圾桶及路障,並在牆上塗鴉「一年的種族滅絕,一年的抵抗」的字樣,封鎖建築將近一天,導致數千名學生無法上課,殃及學生受教權。 這次示威活動正值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襲擊以色列一周年之際,學生們藉此表達支持巴勒斯坦的立場。校方於8日發布聲明指出,學生行為失控,也未遵守和平辯論規則,學校決定依規定處分抗議學生。「如果我因大樓封鎖而無法上課,我可能會感到沮喪。」拉羅歇爾大學(Université de La Rochelle)歷史與空間規劃系大三學生弗洛里安・塞金(Florian SEGUIN)說道。 塞金認為,大學是要求批判性思考與辯論的場所,在教育機構內抗議是正當的議題辯論方式,但即使理解封鎖行動的訴求,他仍然難以接受這對學生學習造成的影響。康城諾曼第大學(Université de Caen Normandie)言語治療系大四生洛尊(Rozenn)則表示,只要抗議沒有暴力行為,他便願意了解與支持。他也認同學生為自己所堅信的理念奮鬥,「我們已是有選舉權的公民,需要參與政治、了解世界發生的事。」洛尊補充。 「法國學生非常注重言論自由與抗議權。」塞金說明,但他仍強調,校內抗議的程度應該要有一定的限制,抗議行動必須以不破壞公物和不干擾其他學生為前提。不過洛尊指出,大學應提供更多發聲的機會給學生,若校方與學生間有更開放的對話空間,就能找到解決分歧的方法。 「封鎖建築、阻止其他學生上課的行為過於極端,最終只會損害他們原本的訴求。」法國民眾法蘭索瓦(François)說道。針對學生抗議與受教權之間的兩難,他建議校方提供公開的辯論空間,儘管在當前政治分歧嚴重的社會氛圍中,這樣的措施或許難以執行,但校方若能積極嘗試,仍有助於減少暴力抗爭並保護學生的受教權。
護言論自由 法被斬師於索邦大學舉行國葬
國際
第1734期
護言論自由 法被斬師於索邦大學舉行國葬
2020-10-29
【記者黑立安綜合報導】21日,八位身穿藍色軍禮服的軍人肩上扛著教師薩繆爾.帕蒂(Samuel Paty)的靈柩行走,閃亮的黑色軍靴蹬在索邦大學(Sorbonne University)的古老石板地上。法國總統艾曼紐.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則佇立一旁,向16日遭到伊斯蘭教激進分子斬首的帕蒂表達哀悼。 許多法國人民聚集在索邦大學外的國葬現場,一同哀悼薩繆爾.帕蒂。 圖/佛倫特.普米爾提供帕蒂為在巴黎近郊的歷史教師,由於在課堂上展示《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過去曾引起爭議的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諷刺漫畫,被伊斯蘭教激進分子認為是褻瀆先知,遭到當街斬首。事發後,法國的言論自由爭議再度浮上檯面。根據索邦大學法國文學系博士班學生金子鈞觀察,法國大多數人民尊重伊斯蘭文化,但反對暴力行為。然而,本次事件有關該名教師的言論自由,因此所有國民都相當關注政府對此問題的回應。根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adio France International, RFI)》報導,政府為了回應人民對事件的關注,選擇在具有啟蒙意義的索邦大學為帕蒂舉行國葬。金子鈞分享,會在索邦大學舉行國葬是因為該校為法國歷史悠久的大學,用以代表全體法國大學,支持教師在教學上的言論自由。國葬隆重盛大,現場有許多民眾共同哀悼。馬克宏在致詞時說:「即使其他人退縮,我們也不會放棄用漫畫、素描等方式發表言論。」並追贈「榮譽軍團勳章」給帕蒂,發表了法國堅決對抗伊斯蘭極權主義的立場。 教師薩繆爾.帕蒂16日遭激進伊斯蘭分子斬首,並於21日在索邦大學舉行國葬。 圖/佛倫特.普米爾提供法國攝影記者佛倫特.普米爾(Florent Pommier)表示,政府針對事件的應對方式是,下令關閉由極端穆斯林組織營運的清真寺,並將約200名極端宗教分子驅逐出境。然而,他認為人民仍應該試著找出與穆斯林和平共處的方法,包括從教育著手,以及幫助新移民融入法國社會,才是長久的解決之道。法國根據世俗主義原則,自西元1905年起實施政教分離。因此在公共領域內,人民鮮少談論宗教相關話題,或展示具有宗教象徵物品。然而近年來穆斯林開始大量移民進入法國,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 PRC)2016年資料,伊斯蘭教為法國境內第二大宗教,生活與宗教緊密結合的穆斯林文化與法國固有文化差異逐漸顯露,衍伸出許多矛盾。 現場高舉法國國旗,總統艾曼紐.馬克宏親自到場致意,並向法國人民宣示不會放棄尊重言論自由的生活方式。 圖/佛倫特.普米爾提供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French National Centr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CNRS)附屬國際事務研究中心研究員(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CERI)王厄爾(Earl Wang)說明,言論自由和宗教中立是法國立國的中心價值,民眾也對此堅信不移。他解釋:「宗教中立意味著法國人民不公開展示宗教信仰,但人們有完全的宗教信仰自由、可以在宗教建築和組織裡舉行宗教儀式和活動。」本次帕蒂被當街斬首後,再次使言論自由與宗教文化的衝突浮現,引發廣泛討論。
法大學群聚惹學生熱議 教室擁擠恐成防疫漏洞
國際
第1730期
法大學群聚惹學生熱議 教室擁擠恐成防疫漏洞
2020-10-01
【記者廖澄妤綜合報導】法國各高等院校9月陸續開學,在各國校園戰戰兢兢面對新冠疫情時,部分法國大學教室內,卻出現人擠人的場景,引發群聚感染疑慮。今年法國因疫情取消大學入學考,改以在校成績錄取新生,導致大學新鮮人增加,加劇原先即存在的校園擁擠問題。學生紛紛在推特(Twitter)上以「#Balancetafac」標籤發佈相關照片,表達不滿。Balance Ta Fac為「譴責你的大學」之意,法國學生使用此標籤,起因於高等教育與研究創新部部長弗雷德里克・魏達爾(Frédérique Vidal)的發言。他將年輕人感染新冠肺炎歸咎於私人聚會。學生卻不滿地指出,校園防疫失當才是導致群聚感染的主因。巴黎第一大學(University of Paris 1 Pantheon-Sorbonne, Paris 1)學生妮娜・波諾姆(Nina Bonhomme)即表示,學校教室與講堂人滿為患,部分同學甚至只能席地而坐。巴黎第四大學(Paris-Sorbonne University, Paris IV)也遇到相同問題,該校學生瑪娃・桑・勒・貝雷(Maëva Seng Le Berre)還提到,教室窗戶無法全開,空氣難以流通,「有些階梯教室可容納500人,當全部坐滿時,戴著口罩實在很難呼吸。」 巴黎第四大學的階梯教室人滿為患,且窗戶無法全開,空氣難以流通。 圖/瑪娃・桑・勒・貝雷提供除了校園壅擠外,妮娜與瑪娃還提出其他防疫疑慮。瑪娃表示,巴黎第四大學雖設有酒精消毒機,部分機器卻已損壞。他也擔心學校設備不夠衛生,上電腦科學課時,瑪娃都會自備紙巾擦拭電腦、鍵盤、桌子;妮娜則擔憂,購買口罩的費用將加深貧窮學生經濟負擔,呼籲校方免費提供口罩。妮娜認為,若防疫措施遲遲不改善,大學將成為群聚感染重地,以停課收場。瑪娃也有相同疑慮,且因家中有人身體羸弱,他擔心若染病將傳染給家人。他們都不滿校方未積極防疫,瑪娃認為,強制師生戴口罩是巴黎第四大學的唯一作為;妮娜則抱怨,巴黎第一大學對外聲稱已妥善處理危機,實則不然,「當你把上百位學生關在缺乏窗戶的教室內,不可能期望群聚感染不發生。歸咎於派對,是將責任丟到學生而非真正該負責的人身上。」 法國第一大學最大的教室可容納800人。上課前,大群學生在教室外等待。 圖/妮娜・波諾姆提供然而,校方也有其難處。據《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 AP)》報導,巴黎第四大學助理教授弗朗茲卡・海姆保(Franziska Heimburger)表示,目前實在沒有其他解決辦法,因為學校缺乏新教師、多餘空間,老師只能試著盡力教書。對此,妮娜認為,法國大學確實需要更多經費,因為學生越來越多,學校卻不加開課程或聘請更多老師。不過,法國仍有大學規劃了縝密的防疫政策。法國國立里昂高等音樂舞蹈學院(Conservatoire national supérieur de musique et de danse de Lyon, CNSMDL)學生楊舒羽說:「對我們這種學藝術的而言,網課特別不方便,所以他們(學校)很謹慎地處理這些事情。」過去通識課沒有人數上限,現在一班最多只收20幾人;以前開放旁聽,如今只有上課學生及教授兩人能在琴房內。瑪娃則指出,有些大學會將同一課堂的學生分成兩組,一組上實體課,另一組線上教學,每兩週互換,「如此一來教室只剩一半的人,安全多了,這正是我們希望學校能做到的。」
法生自焚 引眾抗貧示威
國際
第1714期
法生自焚 引眾抗貧示威
2019-11-20
【記者呂心喻綜合報導】繼黃背心運動一週年後,法國數千名學生又因經濟問題於12日在巴黎、里昂、里爾等地發起抗議活動,他們佔據各地重要據點如學校演講堂、學生中心等地發表抗議言論,為學生長期以來的貧窮問題發聲。抗議活動起因於8日法國里昂第二大學(Lumière University Lyon 2)學生阿納斯(Anas)於克魯斯學生援助中心(Crous)(註1)前自焚。他在行動前聲明,因為在學期間承受過大經濟壓力,於是透過自焚對政府提出嚴厲控訴。此事件透過社群媒體迅速傳播,引起廣大示威浪潮,法國學生紛紛建立「#焦慮殺人(#LaPrécaritéTue)」標籤,分享自己因經濟狀況而導致的求學問題。註1:克魯斯學生援助中心(Crous)為國家的公共機構,提供學生經濟上和租屋方面的幫助,致力於改善學生生活狀況。 里爾大學學生佔領教室,並在黑板上寫下「焦慮殺人」等抗議字眼,迫使前總統歐蘭德的演講取消。 圖/昆丁・賽森提供參與本次抗議、里昂第二大學心理系學生亞歷克西雅・由紀(Alexia Yuki)說:「為了謀生,我花了一半以上的讀書時間同時做四份工作。」他指出,因為學費昂貴和獎學金制度不足,導致學生長期飽受經濟壓力之苦。根據全球數據庫(Numbeo)資料顯示,法國平均生活消費較台灣高出22.63%、平均租屋費用則比台灣多59.03%。而法國學生一個月最高可獲得561歐元(約新台幣1萬8000元)的補助金,但平均貧窮線卻是1026歐元(約新台幣3萬4000元),意味著學生需用課餘時間彌補缺少近1/2的生活費。 學生在抗議現場激烈聲明,並多次高喊口號呼應「焦慮殺人」的抗議字眼。 圖/昆丁・賽森提供除了在各地發起聲援,里爾大學(University of Lille, UL)抗議學生也於12日在法國前總統法蘭索瓦・歐蘭德(François Hollande)的校內演講中佔領教室,迫使講座取消。里爾高等新聞學院(Superior School of Journalism of Lille, ESJ Lille)新聞學系學生昆丁・賽森(Quentin Siason)坦言:「這是法國史上第一次有(前)總統被學生禁止發言。」他同時表示,貧窮問題一直存在,只是在阿納斯試圖自殺前,學生尚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事情發生後我們突然頓悟,『天啊!原來這真的是個問題!』」 里爾大學校園內除被貼上許多「焦慮殺人」的抗議標示外,學生更在前總統歐蘭德的照片上塗鴉。 圖/昆丁・賽森提供法國學生聯合會里昂分部(Solidaires Etudiant-e-s Lyon)在聲明中將自焚學生的舉動形容為「具高度政治性的英雄行動」。學生聯合會指控,克魯斯並未提供學生實質幫助,「最終目標是希望減輕學生的經濟負擔,不過政府目前尚未直接與我們對話。」同時他們也針對此次抗議提出幾項訴求,「增設學生薪水(註2)」、「學生能有價格合理且安全的租屋管道」、「更多醫師、心理師進駐校園」等,除保障學生求學機會,更關注於學生心理健康。註2:學生薪水,法國學生聯合會認為學生讀書花費時間、沒有辦法工作,應增設薪水項目,承認學生是工作的一種,以減輕學生經濟負擔。目前瑞典已有類似的政策。 學生於抗議現場手持大聲公宣達控訴,並將抗議旗幟掛於教室各處示威。 圖/昆丁・賽森提供一把點燃法國學生自我意識的火,背後卻點出許多生活隱憂。學生團體計劃於12月5日繼續投入「全國大罷工」行動,各行各業的工會也將一併抗議國內經濟問題。而法國學生能否透過這些抗議喚起政府對學生經濟問題的重視,爭取增設更多保障政策,仍有待關注。
林肯大學設文學販賣機 促進校園閱讀風氣
國際
第1709期
林肯大學設文學販賣機 促進校園閱讀風氣
焦點
2019-10-16
【記者傅有萱綜合報導】投入零錢、點選想要的品項,幾秒鐘後,便可以從機台中取出掉落的商品,這是一般自動販賣機簡單的操作方法。不過特別的是,這次從機台裡掉出來的,不是零食點心也不是飲料,而是「文學」。英國林肯大學(University of Lincoln, UoL)引進兩台「文學自動販賣機(Literary Vending Machine)」,並於9月16日開始免費試營運,根據8日校方提供的統計結果顯示,此機台已有超過1300次的使用量,得到學生熱烈迴響。現代人生活繁忙且步調快速,願意花時間借書、找書,以及閱讀文學作品的人日益減少。有鑑於此,法國出版社修特帝修(Short Édition)研發了文學自動販賣機,希望透過方便且輕巧的方式,增進大眾對於文學的接觸度。這台販賣機的操作方法十分簡易,只需輕觸按鈕,選擇想閱讀的文學作品長度(以時間做區別,分別是一、三、五分鐘內能夠閱讀完畢的作品),機器便會從數據庫的10萬份作品中隨機挑選一份,並以熱轉印(註1)的方式,將文字印在寬度約收據大小的環保紙張上,整個過程只需花費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註1:熱轉印為一種印刷技術,相較於傳統的墨水印刷將圖樣「印」在紙張上,熱轉印比較像是將圖樣「貼」在紙上的概念,藉此達到不破壞紙張的效果,回收時也較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 林肯大學引進文學自動販賣機,讓使用者能夠選擇長度不同的文學作品來閱讀。 圖/索菲.貝爾徹提供林肯大學為英國第一所引進該機台的大學,期望以自動販賣機這種打破傳統書籍租借及買賣的形式,將「文學」融入師生的日常生活中。為使每一張文學小紙條的價值得以延續,校方也在機台周圍設立「短故事區(Short Story Zone)」,師生除了可以將手中閱讀完的作品留於此處,也能欣賞其他人留下的小紙條,讓每一份文學作品被更多人看見。 校方在機台旁設置了「短故事區」,供師生在閱讀完自己得到的文學作品後,可以留在此處供下個人欣賞。 圖/索菲.貝爾徹提供這項科技成為學生們熱烈討論的話題,除了新鮮的使用方法外,豐富的作家類型及作品種類也是吸引學生的原因。例如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註2)等知名作家的作品也被收錄於數據庫中,而使用者只須按下按鈕,便有機會閱讀到他們的著作。學生露西.卡特(Lucy Carter)提到,自己深受文學自動販賣機的「隨機性」所吸引,「這樣的設計讓我讀到許多過去未曾接觸過的東西,我也很期待看到不同類型作者的創作。」此外,由於透過機台取得文學的方式不必和在圖書館借書一樣,需要注意時效性,使得學生們在閱讀文學時更加輕鬆、隨性。不過,也有人持不同意見,像是學生伊甸.默瑟(Eden Mercer)就表示,這樣的機台雖然新穎,但也非常浪費紙,「或許能考慮利用電子郵件將文章寄到大家的手機裡。」學生夏洛特.史密斯(Charlotte Smith)則指出,其實校園裡的文學自動販賣機使用率不高,因此根本無法有效提升閱讀量,「我原本也覺得它很酷,但後來才意識到它其實很不實用。」註2:路易斯.卡羅為世界名著《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的作者。 文學作品會被以熱轉印的方式,印在寬度為收據大小的環保紙張上,方便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時候閱讀。 圖/索菲.貝爾徹提供校方也針對文學自動販賣機的未來規畫做出回應,林肯大學學生學習發展組主任伊恩.斯諾利(Ian Snowley)說明:「我們目前正計劃要讓師生投稿作品,希望教職員和學生都能透過提交他們的著作成為已發表的作者,進而得到成就感。」而林肯大學高階公關兼內部通訊員索菲.貝爾徹(Sophie Belcher)則表示,林肯大學將持續供大家免費體驗文學自動販賣機,日後若是真正開放師生投稿文章,也會與製造文學自動販賣機的出版社修特帝修合作,篩選一些作品至出版社的全球文學檔案館(註3)中,「這些獲選的作者便能透過這樣的管道賺取版稅收入,讓喜愛文學的人可以從現在開始,把文學創作當成未來有機會實踐的工作。」註3:法國出版社修特帝修有個「全球文學檔案館」系統,會將不同創作者的作品納入其中,而被收錄作品的作者則會得到一筆版稅收入。
伊朗生控法政府暴力鎮壓 聲援黃背心運動
國際
第1692期
伊朗生控法政府暴力鎮壓 聲援黃背心運動
2018-12-13
【記者李育軒綜合報導】伊朗德黑蘭大學(University of Tehran, UT)多名學生4日聚集於法國駐伊朗大使館外,聲援法國自11月中旬以來爆發的一系列的「黃背心運動(Mouvement des gilets jaunes)」,並抗議法國政府以暴力手段鎮壓群眾侵犯人權。 據《梅爾通訊社(Mehr News Agency)》報導,德黑蘭大學學生於法國駐伊朗大使館外高舉法國總統艾曼紐.馬克宏(Emmanuel Macron )及沙烏地阿拉伯現任王儲穆罕默德.本.沙爾曼(Muhammad bin Salman)的頭像照片,抗議這兩位罔顧人權的上位者。德黑蘭大學學生穆罕默德.海德雷薩(Mohammmed Heydarezaei)指出,馬克宏政府用暴力鎮壓抗議人群,就如同沙國王儲10月時殺害沙國記者,是獨裁的做法。 德黑蘭大學學生手持法國總統馬克宏及沙國王儲穆罕默德肖像,抗議兩人殘害人權。 圖/穆罕默德.海德雷薩提供此次聲援活動主要為抗議法國政府殘害人權,參與學生阿里(化名)表示,伊朗學生反對政府以任何形式壓迫人民權利,即使伊朗政府多次遭國際譴責侵犯人權。他更直言,法國聲稱人權國家,也曾譴責伊朗政府踐踏人民權利,卻在面對最近的抗議活動時,使用許多傷害人民權利的手段。同樣來自德黑蘭大學的學生薩拉.哈薩妮(Zahra Hasani)則提到,學生們抗議任何傷害無辜人民的作為,法國政府野蠻的行為就是侵犯人權,「法國是否是個民主國家?(Is France a democracy?)」 德黑蘭大學學生日於4日於法國駐伊朗大使館外聲援法國黃背心運動。 圖/穆罕默德.海德雷薩提供海德拉薩強調,法國黃背心運動旨在抗議政府獨裁、資本主義,這同時也是伊朗學生的訴求。他說明,在伊朗的伊斯蘭教文化中,人們有義務反抗任何壓迫的行為。海德拉薩進一步提及,不僅限伊朗及法國,他們將聲援國際間的任何反壓迫運動,期望實現平等與正義。他也提到,希望聯合國(United Nation, UN)或其他國際組織能介入法國黃背心運動並表達支持,直到抗議者獲得他們應有的權利。 德黑蘭大學學手持標語抗議法國總統馬克宏在黃背心運動採取暴力鎮壓,罔顧人權。 圖/穆罕默德.海德雷薩提供
反漲稅 法「黃背心」抗議升溫
國際
第1692期
反漲稅 法「黃背心」抗議升溫
2018-12-13
【記者洪靖淳綜合報導】身穿黃色背心的民眾倉皇躲避,催淚瓦斯散佈街道周圍,全副武裝的警察用橡皮子彈驅趕抗議者,煙硝味瀰漫在平日充滿遊客的香榭麗舍大道。法國「黃背心運動(Mouvement des gilets jaunes)」進入第四週,8日全國各地多達13萬6000名民眾再次上街抗議,抗議內容也從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政府增加然燃料稅,擴大至貧富不均的議題,抗議過程中造成近2000位示威者被捕。 身穿黃色背心的抗議群眾聚集在凱旋門和警方對峙,警方使用催淚瓦斯驅散民眾。 圖/維特派史瓦(Victor Paques Schvartz)提供自11月17日起,鄉村和二線城市發生封街抗議,抗議者設置路障,阻擋煉油廠、港口、購物中心、高速公路收費站等機構運行。到了11月24日,抗議規模更為擴大,光是巴黎香榭麗舍大道就有近萬名抗議者上街,眾多示威群眾遭到警方毆打和逮補。對此,從法國中部前往巴黎抗議的民眾吉姆.巴提斯特(Jean-Baptiste)表示,「政府沒有傾聽民眾的聲音,他們鄙視並打擊抗議的民眾,我開始告訴自己民主已經結束。」 警方全副武裝對付抗議群眾,甚至動用催淚瓦斯和橡皮子彈,造成許多抗議民眾受傷。 圖/艾瑞克.波伽(Eric Pothier)提供黃背心(註1)運動的起因為反對「國內能源商品消費稅」(The taxe intérieure de consommation sur les produits énergétiques, TICPE)的調漲,儘管政策用意是為了將稅金挹注於發展再生能源,但這項措施將導致柴油每公升調漲6.5分歐元(約新台幣2.3元),因此引發民眾不滿,而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法國的貧富差距十分懸殊,最有錢20%人口的收入,是最貧窮20%人口的近5倍。抗議至後期,訴求也擴及至法國嚴重的貧富不均和日益增加的各種稅金,抗議者要求法國總統馬克宏恢復任內廢除的富人稅(Impôtdeolidaritésurla fortune, ISF)(註2),並提高退休金和最低工資。對此,法國民眾艾瑞克(Eric)表示,馬克宏政府對窮人和中產階級的人不斷增稅,「物價持續上漲,人民的消費能力越來越低。」法國里爾大學木橋學園(Université Charles-de-Gaulle Lille 3)的學生薩拉.蒲蒲(Sarah Poupeau)也提到深受法國高漲的物價和稅金影響,同住的母親行動不便,全家一個月的生活費僅有810歐元(約新台幣28325元),再扣掉水電費和高達250歐元(約新台幣8742元)的稅金,剩餘的生活費只剩300歐元(約新台幣10491元)。面對極低的生活費和高漲的交通費,薩拉沒有錢能夠時常前往大學上課,只能透過網路學習,「我們甚至需要借錢,才能繳稅和過每天的生活。」直到10日,總統馬克宏打破四週來的沉默,在電視上發表演說,承諾明年最低基本工資將調漲100歐元(約新台幣3415元)並取消加班稅和小額退休金稅,試圖減輕國內的緊張情勢,但抗議者並不領情,下一波的抗議仍將於15日上演。 註1:黃背心(Gilets Jaunes)是法國法律強制規定汽車駕駛人須放置車中的物品,當事故發生時車主須離開車內,身穿醒目的黃背心則得以保障車主安全,而這項車輛必備的物品也成為了抗議燃料稅運動的象徵物。註2:「富人稅」(Impôt de solidarité sur la fortune, ISF)是針對法國最富有家庭的多種資產課稅,於2017年9月遭到馬克宏政府於撤銷,轉為只對這些家庭的不動產課稅,這讓法國歲入減少32億歐元(約新台幣1100億元)。
政策排外? 巴一大漲外生學費惹議
國際
第1692期
政策排外? 巴一大漲外生學費惹議
2018-12-13
【記者林奕辰綜合報導】5日法國巴黎第一大學( L'université Paris 1 Panthéon-Sorbonne )學生為了抗議政府日前調漲外籍生學費,聚集在校門口,阻擋教職員通行,而校方擔憂校內發生更大型的示威活動,便於當天預防性地關閉校園。 巴黎第一大學學生於5日抗議調漲外籍生學費,為了預防衝突事件發生,校方關閉所有進入校園的通道。 圖/取自巴黎第一大學官網法國總理愛德華.菲力普(Édouard Philippe) 11月19日宣布將調漲非歐洲籍學生的學費,引發外籍生及本地生反彈,數個學生組織陸續在巴黎等大城市發起抗議。其中巴黎第一大學校方為了預防衝突事件發生,更是關閉了所有進入校園的通道,並指派保安人員作為保衛部隊,阻止學生發起叛亂。對此,巴黎第一大學學生阿加特・貝納德(Agathe Bénard)表示,現在適逢考試週,有些學生提早到校準備參加考試,而校方直到早上10點才臨時宣布閉校,「這帶給學生很大的困擾。」他更進一步提到,儘管可以理解是基於安全考量才關閉校園,但他希望校方能更快做出決策,及早公布,避免造成學生及教授的困擾。除此之外, 6日下午約2000名法國大學生聚集在國際學生服務機構「法國校園(Campus France)」巴黎總部門前,抗議學生高舉著 「我們的口袋是空的,他們的箱子是滿的」、「教育不是買賣」、「教育不是商品」的旗幟,表達對學費上漲的不滿。貝納德認為,法國本地學生因為有納稅,而擁有低學費的待遇,但他不認為這是讓外籍生支付數千歐元學費的理由,「這看起來相當排外。」但並非所有法國學生都支持此一抗議活動,巴黎第一大學學生瓦倫丁・弗雷斯(Valentin Fraisse)則認為,法國本地學生繳納相當高額的稅金,才得以有低學費的優惠,但外籍生因無繳稅的義務,「他們支付更多大學學費是正常的。」對於調漲外籍生學費的政策,法國政府表示,即使外籍生學費成長16倍以上,法國政府仍會補助約2/3的學費。此外,外籍生若在法國取得碩士學位,便能獲得居留簽證,進而在當地求職或創業。
法政府提高獎學金 盼國際生人數成長
國際
第1690期
法政府提高獎學金 盼國際生人數成長
2018-11-29
【記者黃郁期綜合報導】法國總理愛德華.菲力普(Édouard Philippe) 於19日宣布法國各大學為了吸引國際學生就讀,將會實施一系列的措施,包含大幅提升發放之獎學金以及改革歐盟外地區學生進入法國大學的學費,希望能在十年內讓留法國際學生人數成長兩倍以上。根據法國媒體《法蘭西24(France24)》報導,愛德華表示法國大學是世界上母語非英語學生的首要選擇,「然而近年在德國、俄國、加拿大及中國大學的崛起之下,前往法國留學的國際學生數量在2011年到2016年降低了8.5%。」除了各大學間競爭更激烈外,就讀法國圖爾大學(University of Tours)的阿提.德.蒙特耶(Astrid de Munter)說:「長期以來,法國政府似乎以語言隔閡為由而沒有積極招收國際學生。」他進而提到,這對於法國學生的學習十分不利,因為他們大多數缺乏認識不同文化人群的管道。本次政策改革方向中,非歐盟地區學生的學費上漲問題最引人關注。據《法蘭西24》報導,法國政府表示,歐盟地區外的學生目前就讀法國大學學士一年的學費為170歐元(約新台幣5933元),「從明年九月開始,一年的學費為2770歐元(約新台幣9萬6683元)。」不過即使學費成長16倍以上,法國政府仍須補助約2/3的學費,且與鄰近的荷蘭一年10000歐元(約新台幣34萬9039元)與英國一年1萬英鎊(約新台幣40萬3100元)的學費相比,法國的學費仍然較便宜。此外,國際學生如果在法國取得碩士學位,便能獲得居留簽證,進而在當地求職或創業。對於愛德華宣布的政策方向,法國伯根地大學(University of Burgundy)的發言人達西亞.普朗答(Daria Plantak)表示,可以增加發放的獎學金數量,這將幫助清寒家庭的學生,「它能讓學生們免於擔憂學費問題。」圖爾大學的辛蒂西亞.庫爾法西耶(Cynthia Courvoisier)認為此政策將讓法國本地學生有更多機會認識國際學生,增進英語技巧。國立政治大學歐洲語文學系法文組的楊聿蓁說:「雖然學費大幅上升,但碩士畢業後能取得當地居留簽證十分誘人。」但他同時也擔憂,若未來更多留學生前往法國念書,學生可能會更仰賴英文與各國的學生溝通,會降低學習法文的效益。 法國政府即將實行一系列的措施吸引國際學生就讀法國大學,圖為法國伯根地大學上課場景。 圖/達西亞提供
法難民安置惹議 蘭大生被迫停課
國際
第1658期
法難民安置惹議 蘭大生被迫停課
2017-09-27
【記者謝佩如綜合報導】來自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等40名難民湧入法國蘭斯大學(Université de Reims Champagne-Ardenne, URCA)紅十字會校區「搭帳而居」,蘭大校長以保護校園安全為由,於19日宣布閉校,導致8000名學生停課,直到21日才重新開放。校方此舉除了引發師生討論合宜性,也激起學生熱議難民是否危害校安。去年法國表示將可容納3萬名難民,至今成為合法移民者不到一成,可見申請程序十分繁雜與困難。而湧入蘭大校園的難民,原本居住在附近公園,但由於非法身份遭到政府驅趕。事後,法國學生聯盟(Union nationale des étudiants de France, UNEF)公告表示,他們決定安頓難民於蘭大,是為了呼籲蘭斯政府為難民找到適合居住的地方。蘭大學生提里歐‧加侖尼(Théo Galloni)表示,學校的處理方式太極端,儘管有難民出入校園,學生的受教權不應被迫中斷。雖然不少學生擔心難民會帶來衛生與疾病問題而持反對意見,但他認為難民只是想尋找能安身立命的地方,需要大眾的幫助。 此外,他肯定法國學聯的作法,「許多難民只能駐紮在街上,居住條件十分惡劣,幸虧法國學聯,讓當地政府正視並有效率地處理難民居住問題。」另一名蘭大學生班傑明‧布爾(Benjamin Bourreau)則不認為難民會造成校安問題。他表示很多學生並不是真心想提供幫助,「就像法國學聯為了表現對當地政府的影響力,利用難民,任憑己意安置他們。」然而,蘭大學生菲利普‧朱利安‧弗蘭德蘭德(Philippe Julien Friedlander)則反對難民進入校園,認為他們尚未成為合法移民前,就不應該非法佔據校園,法國人民沒有義務繳稅照顧外人的生活。此外,他也反對閉校期間師生照料難民,認為這會助長非法行為,也讓大眾對蘭斯政府產生負面觀感。雖然學生各持己見,但都希望法國政府能積極解決難民問題。而難民離開校園後,被當地政府安置於附近旅館,不過這仍是緩兵之計,如何長期安頓難民,尚待法國政府正視及處理。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