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不戴回口罩! 加拿大師生抗議校方防疫觀念倒退
國際
第1771期
不戴回口罩! 加拿大師生抗議校方防疫觀念倒退
2022-11-16
【記者鄧芯怡綜合報導】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UW)於8日宣佈全體師生在教室內都必須佩戴口罩,因而引發熱議。該政策於9日開始實施,並將持續至學期結束。校方考量加拿大正處疫情升溫之際,除了保障師生的健康,要求他們戴口罩也是為了避免期末考受到影響。 圖為滑鐵盧大學於官方網站上發佈强制教職員及學生佩戴口罩的公告。圖/取自滑鐵盧大學官網在西方國家,政府已鮮少強制民眾佩戴口罩,突然的公告因此讓師生措手不及,也引發兩方意見的辯論。此外,校方也要求學生和助教晤談時佩戴口罩,只有教師在授課、學生進行報告時,才可以摘下口罩。滑鐵盧大學畢業生愛德華・波法・堤林(Edward Bofa Tilin)評論校方的要求過於嚴苛且沒有必要,他也補充,全世界都試圖和新冠肺炎共存,滑鐵盧大學卻反而在防疫政策上倒退。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學生需要重新適應在教室內佩戴口罩的生活。 圖/取自滑鐵盧大學官網然而,貴湖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UoG)整合生物學系副教授肖珊娜・雅各布斯博士(Dr Shoshanah Jacobs)提出不同的意見:「我認為滑鐵盧大學的考量絕對是正確的,我們都應該這樣做。」他也補充,佩戴口罩是關心社會整體健康的行為,保護自己的同時,也照顧了老人、小孩這些容易受到感染的群體。他坦言加拿大社會忽視大眾健康,這樣的環境讓深切關心民眾未來的人備感壓力。「西方國家推崇自由的風氣,因此人民應該有自行選擇佩戴口罩的權利。」堤林直言學校推行的政策侵犯了師生的自由。此外,堤林也提出目前美國數據顯示,在防疫管制上較嚴格的州與較寬鬆的州相比,新冠肺炎的傳播率並沒有太顯著的差異。因此,堤林和他的教授都認為口罩無法完全預防新冠肺炎的傳播。滑鐵盧大學的口罩政策在社群媒體Twitter及Instagram上都引發高度關注,部分家長希望加拿大學校更重視學生的健康問題,因此予以支持;學生則認為課堂上本就無法避免師生之間近距離接觸,因此佩戴口罩其實沒有實質的效益。相比西方的開放政策,台灣目前仍維持公眾場合皆須佩戴口罩的規定。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學生謝明潔支持政府的決策,因為只有遵守防疫措施才可以讓學生免於重回遠距上課的命運。面對眾多的質疑,外界都在觀望校方將會如何應對。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口罩政策一經宣佈便在社群媒體Twitter上引起廣泛討論。 圖/截自滑鐵盧大學官方Twitter 
海大造AI辨識 盼克服視障者防疫障礙
新知
第1758期
海大造AI辨識 盼克服視障者防疫障礙
2021-12-01
【記者顏婕儒綜合報導】疫情爆發至今,落實政府防疫政策已成為我們的日常,不過對視障者來說,各店家擺設實聯制的位置不盡相同,其實是一大困擾。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資訊科技組副教授謝易錚帶領團隊研發「疫起保持社交距離」人工智慧影像辨識裝置,盼能改善疫情帶給視障者的附加問題。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資訊科技組副教授謝易錚帶領團隊研發出「疫起保持社交距離」人工智慧影像辨識裝置,在競賽中大放異彩。 圖/吳家瑄提供因應當前的防疫規範,顧客進店家前都必須掃描實聯制QR code、傳送簡訊至1922,並噴酒精消毒和測量體溫。上述看似簡單的動作,卻會造成視障者諸多不便。團隊成員吳家瑄解釋,視障者會去習慣生活的地方,「但是熟悉的環境又多出這些東西,對他們來說其實很難順利地完成動作。」為此,團隊將「疫起保持社交距離」設計成簡易的面罩以及背包,讓視障者可以方便地配戴,並完成實聯制掃描。團隊利用目前速度最快、精準度最高的AI物件偵測演算法YOLO第四版(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4, YOLOv4)進行物件辨識。當辨識到QR code時,裝置會啟用立體攝影機,測量物件的距離及方位,再透過語音引導使用者靠近,「就是可能三點鐘、兩點鐘方向多少公尺這樣。」吳家瑄補充說明。最後,裝置利用內建的通訊設備傳送簡訊,並將發送結果顯示在胸前的螢幕上,供店員確認。 使用者需額外背電源用以裝置運算,團隊成員吳家瑄希望未來能朝向更精簡的晶片化發展。 圖/吳家瑄提供除實聯制外,防疫政策還包含配戴口罩及保持1.5公尺的社交距離,不過視障者無法得知周遭的行人是否有確實落實,因此團隊更在裝置中增加此項辨識功能。若偵測到左方有行人未戴口罩,且距離逐漸靠近,背包肩帶的左側馬達將會震動,反之亦然。吳家瑄說:「因為如果你是用語音一直跟他說『這邊有人這邊有人』,其實是一種干擾。」目前,裝置並未實際試用於視障者身上,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資訊組組長郭亦倫認為,「要試用看看才會確認實際上能不能夠指揮得很好。」他建議,裝置可以因應每個人不同的使用習慣,在開啟前多一個步驟,讓使用者自己去選擇需要偵測哪些物品以及要以何種方式提示,「或許這樣的設定也可以讓這台機器更省電。」他推測道。 各店家擺設實聯制QR code的位置都不大相同,易造成視障者不便找尋的困難。圖為示意圖。 圖/顏婕儒攝「疫起保持社交距離」使用AI深度學習的技術,因此只要蒐集足夠的資料集,就能辨識更多的物件。謝易錚期待裝置可以有更多元的用途,他舉例道:「在結帳的時候,有些硬幣、紙鈔比較難去判斷,希望以後裝置能增加辨識紙鈔的功能。」團隊也盼望,此裝置的發想能帶給政府一點啟發,謝易錚說:「任何政策都要為視障者準備配套措施,希望可以照顧到所有少數族群。」
防疫會議不容學代 南華學生會訴求屢遭拒
校園
第1755期
防疫會議不容學代 南華學生會訴求屢遭拒
2021-10-28
【記者黃弈軒綜合報導】南華大學學生會(以下簡稱南華學生會)自民國109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多次爭取防疫會議席次,但不斷遭到校方冷處理,以致學生代表無法與校方共同協議校園防疫決策。 南華大學學生會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至今,持續呼籲校方將學生代表列席於防疫會議中,但始終遭到拒絕。圖為南華大學校園。 圖/謝青龍提供新冠疫情爆發之初,臺灣學生聯合會(以下簡稱臺學聯)向教育部主張學生代表應與會校方防疫專案小組。教育部在民國109年三月也發布《大專校院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工作綱要》,明示學生會會長為防疫編組委員,然而,南華大學遲遲未將學生會會長納入該名單中。南華大學前學生會會長黃慶中於民國110年1月即向校方請求參與防疫會議,當時學務長以南華學生會幹部尚未完整為由婉拒。而後,南華學生會雖持續爭取,學務處課外活動組組長原也口頭承諾將上報高層審議,但校方依然以「開會時間無法配合學生」、「疫情升溫」等理由拒絕南華學生會訴求。黃慶中認為,校方不斷罔顧學生意見顯失公平。「如果我們能在會議上知道學校可能會做的決策,那我們當下就可以給出一個比較貼近學生的建議。」他表示,只要是涉及學生的生活事務,學生意見就不容忽視,同時也能為學校把關防疫決策。因《大學法》僅明定校務會議的學生代表佔比,其他如教務、總務會議等各級會議皆無規範,因此學生代表能夠參與討論的校園決策本就有限。南華大學生死學系教授、前學務長謝青龍也坦承,校方目前的防疫措施皆是從行政人員的角度出發制定,「防疫會議是找學校一、二級主管組成,裡面既沒有老師,也沒有學生,所以當然會漏掉學生的訴求。」5月19日,衛生福利部將防疫警戒升至三級,南華大學於當天召開防疫會議,南華學生會認為當下疫情嚴峻,參與防疫會議的必要性更為急迫。黃慶中無奈表示,「我們會內的討論決議是學生會長直接到現場,看讓不讓我進去旁聽,結果到現場我直接被學務長以肉身擋在門外。」自6月4日起,南華校方直接略過防疫會議,將相關決策改於行政會議中口頭決議,更壓縮學生參與決策的機會。而南華學生會代理會長陳昕於新學期接手職務後,也持續向校方提出訴求,但15日再與學務長面談時,卻再度遭拒。據陳昕描述,會談起初十分順利,不料一提及防疫會議相關事項,學務長突然以有其他會議需出席為由終止面談,「一部份感到失望,一部份感到疑惑,不太懂學校對這件事情抗拒的原因。」因無法直接參與防疫會議,南華學生會若見校園防疫措施不善或收到學生陳情,僅能在會議召開前嘗試與各行政單位溝通,提供相關建議。黃慶中說明,學校的防疫決策都需等到隔天才會公布於學校官網,因此學生會於每次散會時都得先向衛生保健組組長詢問決議結果,以確保能第一時間在社群平台向全校同學發佈公告。然而,就算是發布貼文也會被校方刁難,「如果措辭太針對或是太嚴厲,他們就會過來問,甚至要求你編輯貼文。」黃慶中感嘆道。面對南華學生會指控,南華大學秘書室公關組組長劉家均表明,校方不打算對外回應,但會尊重學生言論自由。 南華大學學生會需在防疫會議前主動尋求學校各級行政主管提供建議,才得以更改校方制定出的防疫決策。圖為南華大學校園。 圖/陳昕提供縱然學生代表成功進入防疫會議,也未必能直接影響決策。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會會長陳思妤透露,校方大多是先擬好決策才送至防疫會議中決議,學生代表依然無法參與決策制定過程。她進一步補充,學生代表在會議中僅有三席,若想改變防疫決策,需要額外花費大量心力,「在會議上我們就是佔少數,要花很多時間了解現況,說服行政主管們。」而南華學生會雖多次遭校方拒絕,無法參與防疫會議,但陳昕仍對此持樂觀看法,「我對學校還是抱有希望,希望他們能真正聽到我們的聲音,重新思考讓我們加入會議的可能性。」
臺大推新入住措施 遭疑歧視境外入境生
校園
第1753期
臺大推新入住措施 遭疑歧視境外入境生
2021-10-07
【記者陳楷霖綜合報導】因應教育部於9月7日頒布的《大專院校110學年度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管理指引》(以下簡稱大專院校防疫指引),國立臺灣大學在9月24日針對境外入境住宿生(註1)推行全新入住措施,卻引發境外生權益小組(以下簡稱境外生小組)反彈。註1:境外入境住宿生:不分國籍,一定時間內曾自境外移入且居住於學校宿舍之學生根據臺大學務處學生住宿服務組所發布的《110學年度第1學期國立臺灣大學境外入境住宿生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住宿及入住宿舍前採檢措施》,自1日起,所有境外入境住宿生須於入住前三日至臺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疫病門診(以下簡稱臺大醫院)進行自費PCR檢測才得進入宿舍,且境外入境住宿生不得在宿舍內進行自主管理。對此,境外生小組於9月30日在臉書(Facebook)粉絲專頁上發表質疑。針對自費PCR檢測部分,境外生小組表示,境外入境住宿生已經過隔離檢疫、自主管理等流程才進入社區,期間也通過多次快篩、PCR檢測,因此若有境外入境住宿生確診,也較可能是於境內感染而非境外移入,認為校方措施恐有歧視之虞。而針對自主管理部分,境外生小組認為,學生在符合防疫規範的宿舍進行自主管理即可,校方若要求境外入境住宿生遷至校外,恐將打亂部分學生原訂的入住規劃,不僅加重其經濟負擔,移動過程中也增加染疫風險,反而與措施初衷背道而馳。對此,目前就讀臺大數學系的蕭明認同校方以防疫為前提,要求境外入境住宿生進行篩檢的作法,而臺大法律系學生周承恩則認為,校方要求境外入境住宿生負擔PCR篩檢、校外住宿等額外費用並不公平,且針對境外與境內之住宿生的處置不應有差別待遇。 太子學舍屬於BOT校外宿舍,但目前國立臺灣大學校方的宿舍防疫措施內外皆同。 圖/陳楷霖攝面對境外生小組質疑,臺大校方發表聲明解釋,該措施是為配合教育部頒布的《大專院校防疫指引》才進行改動,且因DELTA病毒傳染力強大,過去曾有確診者於14天檢疫中皆呈陰性,出外後卻造成社區感染的個案出現,故調整宿舍防疫規範。校方也說明,為減輕學生負擔,將提供境外移入住宿生在臺大醫院進行PCR檢測之優惠減免,也將給予在校外旅館自主管理者每日500元的補助。 國立臺灣大學校方表示,給予學生的補貼,為校方為學生向外募資而來的。 圖/陳楷霖攝然而,境外生小組卻無法接受校方說法,境外生小組成員阿草(化名)認為,臺大若認為現有的檢疫流程不夠安全的話,應該向中央部會提議調整,而非對境外入境住宿生增加額外篩檢的要求。至於PCR優惠與住宿補助部分,阿草表示,既然校方規定境外入境住宿生須通過PCR檢測後才得入住宿舍,則校方應自行吸收所有成本,而非僅予部分優惠。阿草進一步指出,目前在台北入住旅館一日約需花費1000元以上,即便學校每日補貼500元,也無法完全消解學生負擔。臺大校方表示,校方在9月24日便已透過官網以及學生信箱通知受影響的學生,且學校每周都會召開防疫會議,未來也將隨時因應教育部指引調整措施。 國立臺灣大學校方強調,校方絕對沒有歧視境外生,此措施不管是台生還是境外生,只要近期有境外移入經歷都必須遵守。 圖/陳楷霖攝
本土疫情下被壓抑的聲音 第一線護理師的自白
專題
第1752期
本土疫情下被壓抑的聲音 第一線護理師的自白
2021-06-16
【專題記者林子頊、吳季柔、徐宇昕、王崴漢綜合報導】「其實本土疫情爆發對我們來說不意外,我們去年就預估(今年)年初還會有一波疫情再起,沒想到是五月。」護理師孟孟(化名)說道。孟孟在北部某私立醫院任職,他描述醫療現場吃緊,儘管醫護人員備齊防護裝備,但本土確診數天天新增上百例,死亡率也居高不下,甚至有多數個案在死亡後才確診,醫療量能有限,「每天往生室都是不夠冰的。」身處抗疫第一線的護理師與時間賽跑,他們此次止血的對象,是失控的疫情。穿上厚重的防護衣,護理師維妮(化名)做足準備,接下來的幾個小時他不得喝水、上廁所,為的是減少與病毒直接接觸的風險,也省下半小時穿脫防護衣的時間。本土疫情爆發後,護理師除了在醫院服務,也被調派前往檢疫所、防疫旅館及快篩站,他們頂著大太陽協助篩檢,不用十分鐘早已汗流浹背。第一線護理師在似地獄的豔陽下完成神聖的護理工作,然而,在這群白衣天使披上制服前,有多少人重視他們的工作權益? 本土確診個案激增,位於台北重災區的醫療院所面臨隔離病房和加護病房(ICU)人力短缺的問題。此外,當前疫情防治仍處於疫苗供應不及、確診病例數逐步攀升的窘境。圖為身穿防護衣的醫護人員,位於醫院臨時搭建的戶外病房內。 圖/Daniel Ceng Shou-Yi提供醫療現場混亂失序  醫護人員處於高風險環境防堵疫情擴散的夢,在5月15日被暴增的180例確診數字粉碎, 隨後雙北進入三級警戒,單日確診數也越飆越高。隨著疫情延燒,雙北各大醫院無法應付暴增的醫療需求,口罩、酒精、隔離衣等各種防疫物資因無法重複使用,數量逐漸短缺,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陳玉鳳證實,「N95口罩是不足的,兩週才發四個。」本土疫情如無情的海浪席捲而來,這一年多來喊著「超前部屬」口號的台灣,在海浪不斷沖洗下顯露出準備不足的真相,也將護理人員曝露在危險之中。路路(化名)為北部某醫院照顧確診者的專責病房護理師,他提到,政府的防疫政策朝令夕改,首當其衝的便是第一線醫護人員,「開專責病房的流程也才兩三個禮拜就已經改了十遍。」除此之外,醫院的硬體設備及防疫物資也不充足,讓路路不禁提問:「為什麼不事先準備?為什麼這一年沒有存夠手套跟面罩?」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位處前線的醫護人員在醫療量能不足的劣勢下咬緊牙關,但事實上,他們所要承擔的風險不只如此。「我覺得醫院的感控(感染控制)並沒有做得很好。」孟孟無奈道,他指出,醫院為了疏通急診人流,安排病患於採檢結果出來前就入住一般病房,然而,這群病人並非全分流至單人房,會增加病毒感染風險。孟孟委屈地表示,有人曾向院方反應,得到的回應竟是要求醫護將防備裝穿好,「可是隔壁的人(病人或家屬)呢?有可能他是陽性,那大家就死定了。」孟孟任職的醫院在不久後爆發院內感染,其中確診者也包括護理師。 疫情突然爆發,上級政策朝令夕改導致醫療現場混亂、感染控制不佳,使醫護人員措手不及,如待宰羔羊般被送上高風險場域。圖為醫護人員接種疫苗。(圖為示意照,非當事醫院) 圖/Daniel Ceng Shou-Yi提供防護衣下的心力交瘁 護理師心理壓力無處宣洩院內感染是疫情當前醫護人員最大的夢魘,若說每一個確診病患背後都是一個家庭,那醫護人員何嘗又不是他人的心肝寶貝?除了高壓的工作環境,護理師肩上的重擔,也包含對家人的無盡思念,與家庭期盼他們安好的掛念。「吃不好、睡不好,很多護理師都瘦很多。」青姐(化名)擔任北部某公立醫院護理主管,他一語道出護理師的辛酸。除了忙碌高壓的工作,必須擔心自己影響至親的安危更是許多護理師的痛,「不確定過程中有沒有污染到,不敢回家,不想因為我讓別人受影響。」「你想念他們,但你又不想把身上的病毒給他們。」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急診護理師蘇慧容說出無數子女的思念,也笑說最想念媽媽燒的一手好菜。他打電話回家時總是報喜不報憂,「打哈哈、說好笑的事,不會講出這份工作是很辛苦的。」而護理師工作的辛勞,不僅僅是體力上的消耗,也包含著內心的折磨。身處在與生死無法切割的工作環境,如何在病患往生時自我調適是每個護理師的課題。然而對護理師來說, 比面對死亡更難的,是無能為力。「醫院的床根本不夠,可能打開門病人已經死掉了。」北部某公立醫院急診護理師小潔(化名)回憶疫情剛爆發,醫療資源難以應付急遽增加的患者需求,許多重症患者甚至無法撐過漫長的等待,還未入院就已離世;而無處收治的確診病患,只能在醫院外等待衛生局指示。他難過地說:「你明明知道病人下一秒狀況會很不好,你可以救他們,但是你沒有辦法。」「當這些東西都發生在自己身上,你會覺得做醫療人員沒有什麼作用,也幫不了任何人。」小潔吐露護理師最深的無奈。醫療現場各種無形的工作壓力,層層疊加在醫護人員身上,他們卻只能自行承擔。「醫院有社工,但他們現在應該也沒時間處理我們,就連精神科都要被指派來專責(病房)支援了。」路路說道。一名不具名醫護也表示,醫院的確有社工資源,也會辦理情緒相關的工作坊,但這些心輔協助有形無實,使用率低落,和醫護人員中間像是存有一道牆,難以發揮實際作用。「護理端有很多小團體,我們會互相激勵、互相打氣。」蘇慧容分享護理師緩解心理壓力的方式。維妮也描述急診室的醫療現場:「大家脾氣來得快去得快,上班會互罵都弄得場面很難看,但下班又是嘻嘻哈哈打成一片。」護理師僅能透過彼此扶持、互相揶揄,暫忘高壓的工作現場。然而,許多護理師仍難逃被心理壓力吞噬,最終選擇脱去承受重責、使命的盔甲,離開職場。 本土確診個案激增,位於台北重災區的醫療院所面臨隔離病房和加護病房(ICU)人力短缺的問題。此外,當前疫情防治仍處於疫苗供應不及,確診病例數逐步攀升的窘境。圖為穿著防護衣在室外病房待命的護理師。 圖/Daniel Ceng Shou-Yi提供高離職率背後的真相 護理師長期困境難解護理師離職率高攀不下的問題在疫情風波中逐漸浮出,事實上,離職率高是護理界長期存在的現象,護理師長年被埋沒的各種聲音,才是離職率高的主因。「你有沒有帶腦袋?」、「你是笨蛋嗎,做事不會做快一點嗎?」小潔回憶起過去其他護理師因犯錯受辱。職場霸凌、無來由被針對在護理界是常有的現象,「學姊學妹制很嚴重。」蘇慧容坦言。他提到剛踏入職場的護理師對許多臨床工作不熟練,也因輪調制度需要短時間內熟悉不同單位的工作內容,學姊在高壓情況下很容易針對犯錯的新人,這也使多數護理師剛入職場就有離職的念頭。維妮提到,實際操作護理師的工作跟在訓練時差很多,「平常會對安妮(註一)練習,但面對病人實際操作又是另一回事。」蘇慧容也分享過去實習都要寫照顧計畫,而現在工作是直接向病人報告內容,會多一份責任感,不再像過去把它當作業看待,所有工作內容都是新的學習,難免會有犯錯的時候。註一:安妮是全身模擬的病人模型,設計來讓護理人員訓練護理技巧。除了要面對更高壓的職場環境,護理師平時工作繁忙,在疫情下面對朝令夕改的政策及蜂擁而入的病患,也常和病人、家屬出現溝通問題,導致護病關係更加緊張。「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護理師在醫院就是要服務,上層都會說要保持服務品質,不應該跟病人大小聲。」孟孟無奈說道。「這是一個社會常態,大家會比較崇拜醫師。」蘇慧容感嘆。維妮也提到常有患者家屬把護理師當作看護對待,翻身、灌食、換尿布等雜事也要護理師一次又一次周到款待。 民眾對護理師工作內容存有錯誤認知,在疫情的壓力下,又使醫療現場的護病關係越趨緊繃。圖中護理師正在轉送病人(圖為示意圖,非當事醫院)。 圖/Annie提供除了長期工作範疇不明確外,護理師的排班、加班問題也不容小覷。護理師常因輪值大夜班產生時差,許多女性也因作息不正常導致月經失調。此外,路路分享:「護理師比較像責任制,在下班打卡前病人狀況變糟,你只能等病人穩定才離開,醫院不會給你加班費。」而加班費的爭取之路也是寸步難行。護理師在遇到職場及權益問題時,通常會事先跟單位護理長反應,然而醫院多以院方利益為重,護理師就算鼓起勇氣申訴也無濟於事,後續回覆常杳無音訊,最多換來淺淺的關心。北部某醫學中心護理師貝蒂(化名)說:「我們單位有事情就算被呈報上去,督導那邊也會擋下來。」他也分享過去離職受阻的經驗:「不知道來來回回跟單位護理長、督導、副主任、主任聊過幾次,他們缺人會想留住你。」他了解醫院長期缺乏護理人力,但也不應影響個人未來規劃。孟孟提到,同事曾在院長至病房關心時順道反應職場問題,隔天遭受護理長責備。蘇慧容則強調:「越級呈報會傷害到你的主管,也會傷害自己。」若是越過護理長向高層主管呈報,可能使護理長感受不佳導致職場關係更加惡化。此外,他認為上級相較不了解工作現場的真實情況,遇到問題應和護理長保持彈性溝通。面對這些被存放已久的問題,護理師們一笑帶過,在繁忙的生活裡,他們不願做無謂的爭取,因為知道這些事難以被改變。 本土確診個案激增,身穿防護衣的醫護人員在快篩站替民眾進行篩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單日(5月 26日)新增確診病例 304 例,校正回歸331例,死亡病例11例。當前疫情防治仍面臨社區傳播與疫苗供應不足的問題。 圖/Daniel Ceng Shou-Yi提供「我盼的只是醫院的重視」 改善護理師工作環境刻不容緩護理師處在艱困的工作環境,在疫情期間,這些困境顯得更不容忽視。身心俱疲的護理師奮力守住防疫戰線,需要的僅是公開透明的政策和人性化的配套措施,讓他們免於後顧之憂。「很多醫院都有院內感染,卻沒有告知民眾院內感染多嚴重,這對護理人員會是很大的隱憂。」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陳玉鳳表示,甚至連護理師對院內感染的情況也毫不知情,若後續的處理不佳,恐有擴大感染的風險,他呼籲醫院應公開告知情況,不應對護理人員有所隱瞞。在一線與確診者接觸的護理師即使做好充足的防護措施,仍擔憂將病毒帶給家人,許多人因此選擇住在醫院宿舍,而陳玉鳳表示,院方除了必須提供住處,還需考量宿舍與醫院的距離,讓護理師在結束繁忙的工作後,能就近有安身之處。對於家中有小孩或長者的醫護人員,陳玉鳳進一步指出,政府必須提供配套措施協助醫護人員,才能讓他們安心上戰場。目前醫院雖有提供防疫照顧假,但在醫療量能吃緊的情況下,護理師們擔憂請假可能加重同事的工作負擔,這樣的壓力往往使防疫照顧假形同虛設,「平常護理人員請假就很困難,疫情爆發後肯定更難,人力沒辦法負荷。」孟孟坦言。而面對險峻的疫情,防疫獎金成為唯一的支持,但醫院延遲發放防疫獎金卻是常態,護理師也沒有申訴管道,只能苦苦等待。孟孟便指出:「我從去年到現在都還沒領完,有時候會突然領到,而且每次獎金數目都不一樣。」此外,疫情期間護理師面對比以往沉重的壓力,更突顯心輔資源的重要性。雖然大部分醫院都設有身心科或安排社工輔導,然而陳玉鳳指出,心輔資源若設在院內,護理師常會擔心身分曝光而不敢求助,陳玉鳳質問:「常常提出問題就會被上級盯上,這樣尋求資源有安全感嗎?」他認為應該要設置獨立諮詢平台,提供安全的抒發管道。 本土確診個案激增,位於台北重災區的醫療院所面臨隔離病房和加護病房(ICU)人力短缺的問題。此外,當前疫情防治仍處於疫苗供應不及,確診病例數逐步攀升的窘境。圖為一位女士戴著口罩坐在醫院外的臨時病房,那裡放置了許多氧氣罐及病床。 圖/Daniel Ceng Shou-Yi提供為患者及家屬提燈的白衣天使 護理師的辛勞由誰體恤?疫情嚴峻,護理師肩負重任,表面看似白淨的制服底下,內心早已滿目瘡痍。即便如此,他們仍願意額外承受醫療現場的人情負擔。「看到很多病人覺得人生快要沒有希望,我們就是給他們支持。」青姐說<b>。在醫療現場,護理師是最長時間照護患者的人,而在疫情期間不開放家屬探病的情況下,護理師更多了陪伴者的角色。他們照顧患者、陪他們康復,甚至陪伴急重症患者走完生命的最後一哩路,另外,面對心急如焚的家屬,護理師也成為家屬唯一能與患者接觸的橋樑。「我們請家屬找一隻手機,每次照顧時就會約時間打電話,讓他們跟阿公視訊,我覺得這可能是我們能盡力做的事。」路路說道。若患者不幸離世,為避免傳染風險,遺體必須立即裝入屍袋並火化,對於家屬來說往往難以接受。蘇慧容說:「我們要好好地衛教,我相信家屬都可以接受。」而路路也提到,疫情下面對生命更頻繁地凋零,他們也只能盡可能達到家屬的需求,「家屬覺得逝者沒有穿鞋子離開會走不好,我們就會讓他(逝者)套著(鞋子),就是盡力做到。」護理師是防疫一線的戰士,他們必須堅強;而面對孤獨的患者和無助的家屬,他們成為他人的依靠。但在護理師自顧不暇的同時,醫療環境和政策沒有和他們站在同一陣線,誰來成為他們的支柱? 疫情下,醫護人員需曝露在高風險的環境。穿上防護衣後,不論再苦,為了守住防疫戰線,護理師仍咬緊牙關面對每天的防疫抗戰。圖為醫護人員面對疑似確診患者時的防護穿著。(圖為示意照,非當事人) 圖/Annie提供
疫情久無賽 冰球選手重返中正盃奮戰
體育
第1739期
疫情久無賽 冰球選手重返中正盃奮戰
2020-12-09
【記者吳冠伶台北報導】冰刀疾速劃過冰面,場上濺起陣陣冰雪,選手在衝撞下抓緊空檔射門,得分!109學年度全國中正盃冰球錦標賽5日於台北小巨蛋副館滑冰場舉行,受疫情影響,今年國內外冰球賽事陸續取消。盼了半年多終於得以比賽,所有選手卯足全力為自己的球隊奮戰。公開組決賽由去年奪下公開組冠軍的「波賽頓」對上「台北狙擊手」,兩隊一路激戰到末節卻遲遲無法突破0:0僵局。期間,台北狙擊手多次嘗試射門,但皆被守門員成功擋下。眼看比賽即將結束,波賽頓隊長沈延縉在一片混亂中殺出重圍,將球傳給後衛趙昱通,倒數六秒終於射進關鍵一球,瞬間引發全場暴動。一路苦戰終嘗勝利果實,沈延縉笑著說:「很高興啊!我們去年也是拿下冠軍,所以很高興可以二連霸。」 波賽頓在比賽最後六秒,靠著背號23號趙昱通的一記射門得分,成功以1:0戰勝台北狙擊手。 圖/吳冠伶攝波賽頓在本次中正盃奪冠實屬不易,因新冠肺炎影響,今年冰球界各項比賽接連取消,幸虧台灣疫情控制良好,這場全國最大賽事才得以如期舉行。中華民國冰球協會秘書長黃意中指出,自2月疫情爆發後,包含成年男子、成年女子、U18男子等國際賽事紛紛停辦,協會更因此損失300、400萬的機票費用。隨著疫情日趨嚴重,4月時,國家培訓隊停訓一個月,原先規劃的出國移地訓練以及青年盃更不得不停辦,「當時也是接到很多家長的電話詢問,說很可惜因為疫情賽事取消了,所以我們等疫情穩定了,今年年底的全國賽就是一定要辦。」即便國內賽事陸續恢復,明年的男子U20、女子U18等國際賽依舊取消。陷入漫長的停賽期,也導致選手心態深受打擊。「因為疫情比賽延後,所以感覺大家比較沒有積極在練球。」女子冰球國手、臺北市立大學虢怡廷表示,由於太久沒有參賽,本次上場時的狀態尚未恢復往常水準。同為國家隊、來自文化大學的守門員王鈺祺則坦言,錯失一年參與國際賽的機會,讓他感到更大的競爭壓力,「因為守門就是一個位置,不像球員那邊可以20幾個,可能(其他選手)年齡不到不能選,可是他們明年上來,等於更多人競爭這個位置。」加上他目前身體狀態不錯,卻無法參與國際賽事,心情因而更顯失落。 冰球又稱冰上曲棍球,主要盛行於北美及部分歐陸地區,近年來有許多台灣人投入此項運動。 圖/吳冠伶攝為降低新冠肺炎傳染風險,小巨蛋滑冰場曾於3月25日起停止一般民眾進場,直到6月1號才重新對外開放,但規定民眾滑冰時須全程配戴口罩。而此次中正盃為了配合12月1日啟動的秋冬防疫專案,主辦方設置出入口管制措施,並要求觀賽民眾一律戴上口罩。「因為家長跟球團也悶了很久,好不容易有一個比賽可以看。」黃意中表示,協會在賽前已事先提供選手家長防疫相關資訊,希望大家進場館都能遵守規範,安心看比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12月1日啟動中心秋冬防疫專案,將室內溜冰場列為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因此除了在場上比賽的冰球選手,觀賽民眾皆須實名制登記並配戴口罩方能入場。 圖/吳冠伶攝 冰球比賽速度飛快,為了搶球造成的肢體衝撞也是比賽看點之一,然而選手也須適度克制力道避免被判罰。 圖/吳冠伶攝
境外生防疫居所價格高 淡江未履約補助
校園
第1734期
境外生防疫居所價格高 淡江未履約補助
2020-10-29
【記者吳嘉倪綜合報導】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許多原先在台灣讀書的境外學生被迫延遲返台就學。14天檢疫期間將被安排入住政府提供的集中檢疫所或校外的防疫旅館,但價格從2萬1000元起跳,對學生而言恐造成經濟負擔。淡江大學9月初承諾將於10月中公布境外生檢疫補助方案,卻又改口延至「最慢11月中公布」,淡江學生會呼籲校方盡快履行承諾。 淡江大學在108學年度有多達近2000名境外生,其中最多境外生的科系為國際企業學系。 圖/夏晨飛提供根據淡江國際暨兩岸事務處(以下簡稱國際處)統計資料顯示,108學年度淡江共有1912名境外學位生,而據《淡江時報》報導,至9月21日止,一共有518位境外生返台。境外生返台後檢疫入住的地點可分為兩種,其一是政府提供的集中檢疫所,費用為每日1500元,但供給數量較少。另一種是校方安排的防疫旅館,費用較高且價格不一,住宿14日總金額約3萬元,供給數量較多。另外,境外生持有居留證者,政府將提供每人1萬4000元的防疫補償金。 下飛機後,淡江大學經濟學系學生夏晨飛坐上學校安排的車輛,前往位在新北市新店山區的集中檢疫所。 圖/夏晨飛提供淡江境外生檢疫費用在學期初的校務防疫會議中即已納入討論,當時淡江校長承諾,除了政府的防疫補償金外,也將給予境外新生每人每日補助600元,舊生亦提供補助,但金額未定,相關辦法最遲於10月中公布。但校方日前又改口「最慢11月中」給予回覆,至今尚未兌現承諾。檢疫高額費用著實對學生造成經濟負擔。來自中國南京的經濟學系學生夏晨飛表示,入住集中檢疫所14天須花費2萬1000元,已相當於他在台灣兩、三個月的生活費、淡江一學期學費的1/3,認為負擔有點重。此外,中國學生無法取得台灣居留證,所以不能請領政府的防疫補償金,且無法打工增加收入,更增添經濟壓力。來自香港的國際企業學系學生李卓齡提到,除了14天檢疫費用,他還必須先預繳外宿房屋半年的房租等,「剛回到台灣,開銷真的很大。」 各地集中檢疫所環境不同,淡江大學經濟學系學生夏晨飛認為自己運氣不錯,入住房間的環境比想像中好。 圖/夏晨飛提供相較於淡江迄今尚未公告補助辦法,不少學校在108學年度下學期就已完整規劃境外生來台入住防疫旅館的費用補貼。例如東吳大學提供每人每日500元的補助;慈濟大學與佛光大學則針對入住校外防疫旅館、且無法領取政府防疫補償的境外生,分別提供1萬4000元及1萬元的補助。對此,淡江秘書長劉艾華回應,補助金仍在向校友募款,且由於境外學生分為新、舊生,集中檢疫所和防疫旅館所需費用也不一,因此每位學生可領取到的補助金額不同,須經過縝密計算。他表示,校方預計將於12月11日舉行說明會,屆時將公告詳細的境外生來台檢疫費用補助金實施辦法。 淡江大學經濟學系學生夏晨飛入住集中檢疫所的第一餐,進行檢疫的14天中,伙食部分大多是便當配上水果。 圖/夏晨飛提供對此,淡江學生會權益部部長魏雋庭呼籲校方儘快履行諾言。夏晨飛表示,希望學校能補貼檢疫費用的40%至50%,減輕學生負擔。從日本來台就讀日本語文學系的小倉麟表示,最理想的情況是希望校方能補助1萬元,若財務不允許,至少也需有5000元。夏晨飛也期盼校方讓所有境外生都擁有領取資格,「中國學生很常被排除在外。」李卓齡則提到,距離開學來台檢疫已時隔許久,期望申請的程序能夠簡單快速,讓學生們盡快領到補助。
法大學群聚惹學生熱議 教室擁擠恐成防疫漏洞
國際
第1730期
法大學群聚惹學生熱議 教室擁擠恐成防疫漏洞
2020-10-01
【記者廖澄妤綜合報導】法國各高等院校9月陸續開學,在各國校園戰戰兢兢面對新冠疫情時,部分法國大學教室內,卻出現人擠人的場景,引發群聚感染疑慮。今年法國因疫情取消大學入學考,改以在校成績錄取新生,導致大學新鮮人增加,加劇原先即存在的校園擁擠問題。學生紛紛在推特(Twitter)上以「#Balancetafac」標籤發佈相關照片,表達不滿。Balance Ta Fac為「譴責你的大學」之意,法國學生使用此標籤,起因於高等教育與研究創新部部長弗雷德里克・魏達爾(Frédérique Vidal)的發言。他將年輕人感染新冠肺炎歸咎於私人聚會。學生卻不滿地指出,校園防疫失當才是導致群聚感染的主因。巴黎第一大學(University of Paris 1 Pantheon-Sorbonne, Paris 1)學生妮娜・波諾姆(Nina Bonhomme)即表示,學校教室與講堂人滿為患,部分同學甚至只能席地而坐。巴黎第四大學(Paris-Sorbonne University, Paris IV)也遇到相同問題,該校學生瑪娃・桑・勒・貝雷(Maëva Seng Le Berre)還提到,教室窗戶無法全開,空氣難以流通,「有些階梯教室可容納500人,當全部坐滿時,戴著口罩實在很難呼吸。」 巴黎第四大學的階梯教室人滿為患,且窗戶無法全開,空氣難以流通。 圖/瑪娃・桑・勒・貝雷提供除了校園壅擠外,妮娜與瑪娃還提出其他防疫疑慮。瑪娃表示,巴黎第四大學雖設有酒精消毒機,部分機器卻已損壞。他也擔心學校設備不夠衛生,上電腦科學課時,瑪娃都會自備紙巾擦拭電腦、鍵盤、桌子;妮娜則擔憂,購買口罩的費用將加深貧窮學生經濟負擔,呼籲校方免費提供口罩。妮娜認為,若防疫措施遲遲不改善,大學將成為群聚感染重地,以停課收場。瑪娃也有相同疑慮,且因家中有人身體羸弱,他擔心若染病將傳染給家人。他們都不滿校方未積極防疫,瑪娃認為,強制師生戴口罩是巴黎第四大學的唯一作為;妮娜則抱怨,巴黎第一大學對外聲稱已妥善處理危機,實則不然,「當你把上百位學生關在缺乏窗戶的教室內,不可能期望群聚感染不發生。歸咎於派對,是將責任丟到學生而非真正該負責的人身上。」 法國第一大學最大的教室可容納800人。上課前,大群學生在教室外等待。 圖/妮娜・波諾姆提供然而,校方也有其難處。據《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 AP)》報導,巴黎第四大學助理教授弗朗茲卡・海姆保(Franziska Heimburger)表示,目前實在沒有其他解決辦法,因為學校缺乏新教師、多餘空間,老師只能試著盡力教書。對此,妮娜認為,法國大學確實需要更多經費,因為學生越來越多,學校卻不加開課程或聘請更多老師。不過,法國仍有大學規劃了縝密的防疫政策。法國國立里昂高等音樂舞蹈學院(Conservatoire national supérieur de musique et de danse de Lyon, CNSMDL)學生楊舒羽說:「對我們這種學藝術的而言,網課特別不方便,所以他們(學校)很謹慎地處理這些事情。」過去通識課沒有人數上限,現在一班最多只收20幾人;以前開放旁聽,如今只有上課學生及教授兩人能在琴房內。瑪娃則指出,有些大學會將同一課堂的學生分成兩組,一組上實體課,另一組線上教學,每兩週互換,「如此一來教室只剩一半的人,安全多了,這正是我們希望學校能做到的。」
防疫自由難兩全 蘇格蘭擬限制大學生社交
國際
第1730期
防疫自由難兩全 蘇格蘭擬限制大學生社交
2020-10-01
【記者林子頊綜合報導】為避免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英國蘇格蘭各大學校方於9月25日聯合訂立嚴苛的指導方針,限制學生週末的社交行為,更不允許住宿生離開宿舍,違規者將受嚴重處分,甚至退學。學生不滿政府特別管制學生族群,認為政府過度限制學生的日常生活,犧牲了學生的權益。蘇格蘭全國學生會(National Union of Students Scotland, NUS Scotland)會長馬特・克里裡(Matt Crilly)對此於學生會官方網站公開發布回應,表示許多學生仍需打工賺取生活費,而禁止學生出門將影響其生活,甚至是整個家庭的經濟狀況。學生會也回應將為學生爭取中斷住宿合同的退款權益。此外,亞伯泰丹地大學(Abertay University, AU)學生歐文・賴特(Owen Wright)說:「若是學生的行動受限,將可能遭遇社交困難或適應不良的狀況,因此校方應更加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賴特不認同政府為了維持面授而將學生強制留於宿舍,認為學生滯留校園將增加不必要的傳染風險。他鼓勵蘇格蘭政府應增加遠距教學課程。英國開放大學(The Open University, OU)學生喬什・加爾(Josh Gall)則認為,學生若是想行使自己的受教權,應遵守法律做出一些必要的犧牲,以降低將病毒傳遞給親友的可能性。加爾認為大學校方應採取更加積極的方法使疫情易於管理。他認同政府加派人力監控住宿環境,並且遣散不遵守社會距離準則的學生。加爾認為:「若要持續學業,安全的情況是必要的。」因此他鼓勵不需進入大學的學生返鄉持續在線上學習;而需使用學校資源的學生,可少量散居於大學宿舍內,以減少受感染的可能性。蘇格蘭政府回應學生的建議,表示要求學生留在宿舍內降低流動率,是為了減少將病毒傳播給家人的風險。政府說明,學校及宿舍提供者將協助學生解決自我隔離時遇到的問題及突發狀況。若學生因特殊狀況必須回到家中,也應遵守更新的自我隔離指南。蘇格蘭政府訂立嚴謹的法律,是為了年底聖誕節期間,學生皆能安全順利地返家。然而,由於疫情走向無法預測,蘇格蘭政府表示將依實際狀況持續更新該指南。&nbsp;
置頂